7、训练说话能力

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语言训练与受过良好语言训练,具有天壤之别的关系。面对同一件事,没受过语言训练者的表述,有可能是语无伦次的、杂乱无章的,即使说上一大堆话,也只会是废话一堆,若是受过良好语言训练的人,他可能只须很少的语句,就会十分简炼、完整且合乎逻辑地抓住主要情节和情节之间的关系,将事件表述出来。两者之间,差别之大,不由得不引起我们对口才训练的重视。

在着手训练自己的讲话能力之前,不妨自己对自己先做个摸底。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1. 是不是见了别人,觉得无话可说?或只对一部分人才有话说?

  2. 是不是很难找到一个使说、听双方都很有兴趣的话题?

  3. 能否将自己所谈的意思,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以满足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需要?在遇到别人的反驳时,是否一再重复说过的老话?

  4. 能否调动别人与你谈话的兴趣?

  5. 能否使谈话顺利而不致中断?又不会被人认为“固

  6. 改变话题是否自然、巧妙?

  7. 能否根据对方的态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

  8. 口齿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悦耳?

  9. 应当知道在何处结束自己的谈话?

此外,必要的训练还包括诸如概括力、条理化、用语准确生动等基本内容。

你完全有必要根据上述要求来检审一下你自己,看看你具备些什么,又缺乏些什么?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总之,你要自己给自己的讲话能力作个诊断,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当你发现自己在口述方面有哪些欠缺之后,你不妨先从你身边口才好的人学起。

说话时要:

1、善于聆听,准确捕捉交谈几方的反应和敏捷地作出相应的对策,力争主动权,便整个谈话充满活力。

2、陈述自己的话时要有实在的内容、清晰的观点、严密的逻辑、中肯的分析;意思要集中连贯,语脉流畅;用词要妥帖,句式要有变化。

  1. 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在限定的时间里,可以简明扼要地把自己的思想完整地表达出来。

  2. 有吸引人的气度,包括有饱满的情绪,诚恳的态度,热情的气氛和幽默的语调。

适当地动用语句,是先从心中的酝酿开始的。当然,除思想观点正确、思维严密有序外,首先要正确理解语句的含义。但是,有时你本身使用的语句是正确的,也可能造成误解。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是你出现“口误”。由于环境的干扰、精力的分散,会造成这样想那样说的情况。其二是倾听的一方由于理解上出了问题,没能正确领会你的含义,因而出现语言误会。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请不要在咬文嚼字上兜圈,说者和听者都要抱着宽容的态度,重新再交流一次,遇到重要问题,听者还应把说者的话重复一遍, 以检验是否有错误的理解。

语句的准确,不能单从语法的意义去理解。说话是离不开环境和对象的, 如何使语句恰如其分地表现此时此刻你的思想,往往有更高的要求。

话要说的准确,还包括要说的得体。如有些人爱加重语气,每次说的都“真话”、“非常重要”的消息、“最动听的故事”,等等,常用“最”、“极”、“非常”、“无限”之类的字眼,显得非常平庸,到真的有值得称“最”的时候,就无法表示了。因此,说话者不仅要考虑主观方面的要求, 还要兼顾到客观方面的要求,只有两者统一了,才会使表达的效果更好。

如何选择话题

最普遍的误解是,以为只有那些不平凡的事才值得谈。因此,朋友见了面想开口的时候,就会在脑子里苦苦思索,企图找一些怪诞的奇闻、惊心的事件或者刺激性的新闻当话题。

可是,要知道,这种话题毕竟是不多的。

其实,人们除了爱听一些奇闻轶事外,更大量的是爱听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普通话题。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必须谈一些深奥的、能显示学问的话题,才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但这类问题,即使准备充分,一般也很难找到知己。

因此,对话题的选择,大可不必作茧自缚。在这方面,国外许多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做法和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他们在开展工作时,有一个必须遵奉的准则:若想与顾客交易,先要学会面对任何人都能开口说话的胆量和本事。美国俄亥俄州一家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安德鲁斯说:“从事我们

这一行工作,每一个人都想和别人取得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有些人彼此面对面,却不知道如何寻找话题。其实,只要有心与别人接触,话题实在多得垂手可得。”

不错,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身边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物都是很好的话题。

但是,有一些话题你却必须小心避免;

  1. 不要对你不知道的事情冒充内行;

  2. 不要向陌生人夸耀你的成绩,诸如个人成就,富有程度等;

  3. 不要在公共场合去议论朋友的失败、缺陷和隐私;

  4. 不要谈容易引起争执的话题;

  5. 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骚。开场白的选择

第一句往往是难的,往往又是最重要的。因为你若说得不好,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从而打消了与你继续交谈的兴致。

以下几种开头方法可供你参考: 1.说些幽默、有趣的事情,使对方心情放松。

  1. 引起对方的好奇心。

  2. 先扼要提出问题的要点。

  3. 先把一些非凡事件的结果说出来,使听者想知道这件事的经过情形,

    从而引起听者的好奇心。

  4. 先提出一个问题,请对方帮助你共同思考,在取得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挥你的话题。

  5. 说一些与听者切肤相关的话。不要用重复的字眼

话未说出口时,先在脑海里打好一个腹稿,然后根据这个腹稿叙述出来以免表达不流畅。

最重要的是,说话时,字句不可经常叠用。“为什么”一语,用一次就够了,有些人却偏爱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答应别人某件事时,最多说两个“好”,如说成“好好好好好好”,那就不精炼了。叠句的使用是为了引人注意,起一种强调的作用,所以,非必要时,这种语句还是少说为佳。

还有些人,由于词汇贫乏,以致把本来可以丰富的表述,简单化了。如某些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于是,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起来。“你太伟大了”,“这出戏真是伟大”,“我见到一个伟大的场面”,“吃了一顿伟大的午餐”等等。某些字眼不分场合的重复使用,使你的表述显得呆板、拖沓,明智的做法是,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变化。

还有一些近乎口头禅似的字眼,也是不可多用或重叠使用的。如:“那个⋯⋯那个⋯⋯”、“基本上⋯⋯”“反正”“就是说⋯⋯”这类没有意义

的口头禅是思维出现障碍时用来填空的,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话。

与口头禅类似的,还有诸如“自然啦”、“当然啦”、“坦白地说”、“老实说”、“你明白了吗”、“你说是不是”这一类不必要的话,都造成语句芜杂的现象。

苏格拉底曾说:“别说‘我想’,而说‘你想呢?’”他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在表述中“我”字当头。

因为突出“我”的人,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自高自大的感觉。“我认为”、“我需要”、“我⋯⋯”都使人认为你是“自我中心”,从而产生疏远感。

不要用鼻音说话

用鼻音说话,具有破坏性的效果。尤其是初次与人交谈时,往往会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厌烦之感。

纠正鼻音必须努力减低心理紧张,放松你的下颚、舌头,张开喉咙,使声音可以由此散发,而不从鼻孔中遁出。

不要用尖音说话

尖音给人的感觉是不愉快的。因为尖音刺耳,使人神经紧张,容易破坏谈话的气氛。

尖音的消除当然也离不开心理因素,因此要做到心平气和。此外,平时还应多作放松喉咙的训练。下列方法可供你训练时参考:

1.轻闭双目,合上嘴唇;2.放松下巴,嘴唇仍闭着;3.打一个懒洋洋的大呵欠;4.张大嘴巴及至喉咙深处,感受到肌肉的伸张,张开喉咙。

尽量避免使用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在作文时应用得很多,尤其在叙述前因后果时,似

乎非用这两上连接词不可。不过,我在这里要奉劝各位,在谈话中少用这两个词句,尤其是在说理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把事情弄砸。

比方说你迟到了,站在上司面前解释:“因为公共汽车抛描,所以我迟到了!”听起来好像是小学生在向老师报告迟到的原因,不然就像个死不认错的人在为自己作辩解,有理直气壮之嫌。如果你面带一点笑容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公共汽车抛锚了⋯⋯”就显得很婉转,也恰当地表现出你的歉意。最重要的,不要说“迟到”两个字,否则等于在宣判自己的罪名, 会令上司觉得你是罪不可赦。

这种说话的方式称之为“暧昧的说法”,最适合用于初次见面这种微妙的交际场合中。

“因为”、“所以”是用于说理的连接词,只能用于理论性的交谈上。如果一般的会谈中常用这种词句,会抹煞掉原来的主题,使彼此的立场变得尖锐,和谐的气氛因而荡然无存。彼此都用心于理论,如果顺利的话,也许可以得到一致的理论,但如果不顺利,不但无法达到原来的目的,也有造成反效果的可能。

因此在初见面的场合上,最好少用“因为”、“所以”这一类不婉转的

词句,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和警戒心,两方面都要注意“暧昧说法”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