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

李光弼(公元708~764年),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契丹人,其父楷洛,原为契丹酋长,唐武后时入朝,官拜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李光弼自幼受父影响,通晓兵法,善于骑射。他为人坚毅果敢,不好嬉乐,富有良好的将帅素质。由左卫亲府左郎将,逐步进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府兵马使,深得王忠嗣的器重。后承袭父爵,率兵征吐蕃、吐谷浑:因功封为云麾将军。安史之乱暴发,得到郭子仪的赏识,保举为河东节度使,委以平定河北、收复东都的重任。

天宝十四年(公元775年)二月,李光弼担任着“分兵东进,先定河北”的使命,率领马步兵一万和太原弩手三千,东出井陉,直取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真定(今河北正定)城中的三千团练士兵,见唐军已到,乘机起义,与李光弼里应外合,杀尽胡兵,捉获叛将安思义,开城出降。

李光弼决定将真定作为立脚点,先稳定这里的局势,再图进取。为了知彼知己,把握战机,他采取了“恤民善俘”的政策,对饱受叛军迫害的当地百姓,给予优厚的抚恤,使他们主动为唐军出力,探听叛军动静,及时报告。对叛将安思义晓以利害,允许他将功赎罪。安思义感激不杀之恩,便主动献策,对李光弼说:唐军远来,人马疲惫,难以应付强敌的突袭;胡人的骑兵虽然骠悍,却没有沉稳持重的素质,一旦受挫,即涣散斗志,那时自有全胜的希望;史思明在饶阳(今河北中南部),距此地二百余里,昨夜已发出告急文书,估计前锋骑兵明晨可至,大军也将随后赶来。李光弼根据他提供的这些情况,决定移军入城,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后伺机出战。

李光弼在常山与史思明相持了四十多天,各自寻找战机。史思明为了扭转战局,派兵断绝了常山的粮道。真定城中战马草料将尽,李光弼决定到石邑取草。他派出五百辆粮车,用身着铠甲的士兵作车夫,命一千弩手随行护卫,结成方阵前进。沿路拦截的叛军,慑于弩箭的威力,始终不能得手。史思明又派人袭取石邑,结果也被张奉璋击退。李光弼为了打破僵局,确保常山不再得而复失,便派人向郭子仪求援。至德元年四月,李光弼与郭子仪合汉,回纥步骑兵共十余万,在九门城南,与史思明展开快战,史思明大败,收拾残部逃向赵郡,常山被彻底收复。

李、郭大军合兵攻克赵郡,史思明又窜入博陵(今河北蠡县南)。李光弼引兵围城,久攻未下。这时,唐玄宗听信宰相杨国忠的谗言,促令潼关守将哥舒翰舍关出战,以求速胜,结果使二十万官军遭到叛军伏击,哥舒翰战败被俘,举国震惊。都城长安失去了屏障,唐玄宗仓皇出宫,逃往成都。这一战略失误,使叛军得以长驱直入,所过之处,郡县不能挡其锋芒,纷纷献城请降。李光弼只得撤去博陵之围,率兵五千奔赴太原。

太原城中只有临时招慕的团练士兵,总数不过万人,李光弼的精锐主力已随郭子仪去了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史思明见太原空虚,以为吃得开唾手可得,邀集十万大军,进攻太原,企图为入侵朔方打开缺口。太原城中人心惶恐,诸将建议加固城墙,以抵挡叛军。李光弼说,“太原城周长四十里,仓猝修筑谈何容易,何况敌人即将到来,我们不能没等见到敌入先疲劳自己。”他率领士兵和民夫在城外深挖堑壕,作为第一道御敌工事。并且命令军民就便在壕中取土,制土坯数十万块。叛军来到城下,在堑壕边受阻,李光弼以小股兵力在城外负责阻击,城中军民则用事先备好的土坯从容地修缮城墙,将薄弱之处一一加固。

李光弼命人制成发射巨石的人力“大炮”,每抛掷一次,总有数十名敌人被击毙。攻城的敌军死伤至十分之二三,不得不退到“大炮”射程以外,严密防守。

史思明见抢攻不成,就派三千胡兵到山东运取攻城器械。这些人在回来的路上,遭到李光弼部将的截击,斩杀殆尽。在战斗的激烈时刻,李光弼将自己的办公和休息地点移至城楼,搭起简易军帐,虽然有时路过帅府,从不停留半步。

两军相持一个多月,史思明见太原城久攻不下,便想出一个声东击西之计,选睛锐骑兵作为“游兵”,叮嘱他们说,“我们攻城北,你们就伺机偷袭城南;我攻城东,你们就去城西,发现破绽就猛烈进攻,一举拔城。”由于李光弼治军严明,令出如山,守城士兵不敢懈怠,即使在没有敌人攻城的战斗间隙,也从未放松戒备。史思明声东击西的企图,完全落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史思明留其子史朝清守范阳,自率数万精兵进攻汴州,直取洛阳。李光弼对部下说:“敌人乘胜而来,其势凶猛,我们利在按兵不战,不利于速胜,洛阳不能固守,诸位有何高见?”有人认为应该继续后撤,凭潼关之险固守,挫敌锐气。李光弼说:“固守潼关,可能万无一失,但两军兵力相当,贵进忌退,寸土不让。现在无故弃地五百里,就会助长敌人的声势。不如移军河阳,与内地相呼应,进可攻,退可守,使敌人不敢西侵,取伸屈如意的猿臂之势。”有人质疑说:“洛阳是帝都,您怎么弃而不守呢?”李光弼说,“若想守住洛阳,则附近郡城必须派置适当兵力,敢问诸位,哪个能守住这些城邑呢?”李光弼果断地作出决策,派人将官吏的眷属转移到潼关以西,并动员洛阳城中的百姓出城避敌,只给敌人留下一座空城。又命人将大量的油、铁等物资运入河阳,以备守城之用,李光弼亲率五百骑兵,为大部队殿后。这时史思明的小股先头部队已经到了洛阳城外的石桥附近。诸将请令说:“现在我们是由洛阳向北绕行呢?还是直走石桥呢?”李光弼果断地说:“直走石桥!”天色渐暗,李光弼命士兵打起火把,缓速行军。由于队伍严整难犯,敌人只是远远地跟在后面,不敢逼近。

当夜,李光弼率军到了河阳。河阳城中,只有二万人马,所存粮草,也仅够十日食用。李光弼严格地检阅城中守备情况,合理地配置兵力,一切处理得井然有序。

史思明随后进入洛阳,这才发现是座空城,一个人、一粒米也没有留下。史思明一无所获,又怕李光弼随后掩袭,没敢进入皇宫,赶紧出城,将大军屯驻在白马寺以南,在河阳城南构筑月城,防御李光弼。

史思明有一千多匹良种骏马,每天不厌其烦地到河岸的浅滩上给战马洗澡。其目的是向李光弼炫耀实力,以瓦解城中守军的斗志。为了再教训史思明一次,李光弼想出了一条妙计,让人在军中选出五百匹母马,将它们的马驹关在城内,等到史思明的战马到了河边,把五百匹母马全部赶出城外,母马失去马驹,嘶鸣不已,史思明的战马都是公马,听到母马的叫声,纷纷浮水渡河,结果都被赶入河阳城中。

史思明弄巧成拙,反丢了一千匹良马,恼羞成怒。他见河阳城被两股河水分隔,中间有浮桥连通,便想出一条毒计,将数百艘战船列于河中,点燃前面的战船,顺流漂下,打算烧掉浮桥。李光弼用事先准备的数百条百尺长杆,根部安装巨木作支柱,杆头装上铁钗,将火船迎头叉住,顶在河心,火船无法前进,不一会便化为灰烬。然后如法炮制,后面的战船也被叉住,在桥上用“大炮”发射巨石,战船全被击沉。史思明的进攻又一次宣告失败。

史思明计计落空,只好再一次强行攻城。李光弼看到河阳城的浮桥仍显薄弱,决定亲自率兵驻守。为了争取时间,他对部将李抱玉说:“将军能为我固守南城,拖延两天时间吗?”李抱玉说:“过了期限怎么办?”李光弼说:“过期救兵不到,任凭你舍弃它。”李抱玉领命之后,引兵据守。当敌军进攻过于猛烈,城池危在旦夕时,李抱玉骗叛将说:“我们的粮草已尽,确实无力再战,请准许我们明天投降。”叛军喜出望外,收兵回营,等待李抱玉投降。李抱玉利用这点时间,抓紧做好了守城准备,第二天一早又向叛军请战。叛军上当,怒不可遏,攻打城池更加猛烈。李抱玉在夜间安排了一支队伍,作为奇兵伏在城外,这时突然杀出,与城内里外夹攻,杀得叛军措手不及,死伤惨重,只得收拾残部退逃。

史思明在邙山击败李光弼后,乘胜进军,迅速占据十三州的地域,正欲西入潼关,直捣长安。李光弼受命后,匆匆上任,奔赴前敌。途中,监军使者因兵力太少,建议据守扬州,先图自保。李光弼说:“朝廷委我重任,我再退缩不前,朝廷还有什么希望?再说,敌人怎会知道我们人数多少?如若出其不意,敌军自然溃逃。”

李光弼派兵遣将,分路出击,终于一举收复东都洛阳。史朝义屡战屡败,走投无路,自缢而死。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然而朝中佞臣对平乱功臣的迫害也随之加剧。

唐肃宗的宠臣,骠骑大将军程元振,专揽朝政,因寸功未立,深感自卑,对有功战将极为忌恨,伺机加害。节度使来填在洛阳时,程元振私下请托,来填没有答应他的要求。等他做了宰相后,屡加谗害,唆使曾经投敌的节度使王仲升诬告来填通敌,致使来填被削官流放,赐死于途中,边将们为此恨之切齿,后来吐蕃兴兵犯境,程元振隐而不报,使肃宗狼狈出逃。朝廷下诏征集诸将时,李光弼等功臣担心被害,无人敢去勤王。肃宗逃到陕州,屯兵徐州的李光弼心有余悸,徘徊不前。待吐蕃被击败后,李光弼宁愿到江淮掌管粮运,始终不敢入朝。

李光弼治军严整,每一发号施令,诸将甚至不敢仰视,他每次作战,必先深思熟虑,定出计谋,然后才遣将发兵。他善于出奇制胜,往往以少数兵力,歼灭数倍于己之敌,当时被誉为“中兴第一将”,与郭子仪齐名。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李光弼病逝,享年五十六岁。临终前,他将因功赏赐的绢帛分赠给部下,将士们得知李光弼的死讯,纷纷把这些绢帛披在身上,向主帅致哀,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三军的号哭声。代宗皇帝派使节前往吊唁,追赠李光弼太保的名誉官衔,赐谥号为“武穆”,以纪念和表彰他一生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