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的“歌声”
夏秋时节,你如果漫步郊外,常常可以听到许多昆虫音乐家的“歌声”: 油葫芦的悉铃铃铃声,纺织娘的轧织轧织声,螽斯的嘶嘶声,蟋蟀的哩哩哩哩声,金铃子的铃铃铃铃声⋯⋯它们都各有自己独特的节奏、频率和曲调, 在大自然中奏起了悠扬而动听的夏秋交响曲。
在所有的鸣虫中,也许你最喜爱金铃子了。因为它玲珑可爱,娴雅美丽, 鸣声清悦优美。如果你买回来几只金铃子,养在牛角或者玻璃瓶里,放在屋子里,天冷的时候,也可以随身带在身上,似铃的鸣声既给你带来悦耳的音乐,还为你增添无穷的情趣。
你如果饲养金铃子,可以给它喂些米粥、南瓜、梨、苹果、荸荠、菱角等食物,每天喂一次,要天天更换新食,保持瓶内的清洁卫生。金铃子最爱干净,有时候,你还可以把它放到盛有温水的玻璃杯里去洗个“澡”,时间不能太长,洗完再把它放回原来的瓶里去。
金铃子是直翅目昆虫,很象蟋蟀,不过比蟋蟀小得多,体长约八毫米, 黄色中微带肉红色,头上长有黄绿色的复眼一对,触角又细又长,不时地转动着,尾部有尾毛一对,微微上翘,显得很威武。它前肢长,后肢强健,善于跳跃。身上披着一对美妙的翅膀,好象一件黑色的外衣,把身体盖得严严实实的。雌虫翅短,只覆盖背腹的一半,身躯肥胖稍大,尾端还多了一个产卵管。
金铃子常常栖息在芦苇、灌木丛中,也喜欢在油绿的冬青和荆树的枝叶间爬行跳跃。鸣叫的时候,常停立不动,后肢一只微屈,一只稍伸。它在晴朗的白天唱得最欢,阴天和夜晚懒散地“歌唱”,雨天就默不作声了。
金铃子最善于“歌唱”,它一天能叫上四五个小时,声音铃铃铃铃,既清脆又响亮。歌声有长有短,短鸣大约二十秒钟,长鸣通常在一分半左右。
金铃子为什么善于“歌唱”,声音又那样动听而富有节奏感呢!
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铃子,发现金铃子的翅膀上有音锉和刮器,相互摩擦,音锉上有一排排层次细密的角质音齿,齿间有一定的间隔,每个齿的大小和高低又有差别。它好象钢琴的各个琴键发出的不同音调那样,产生了不同的音响。
金铃子的演唱时间有长有短,它就得不停地振动翅膀,摩擦好几百次, 这样高强度的摩擦,翅膀怎样能经受得住呢?科学家认为,金铃子的翅膀是很坚韧的,是由一种坚硬的角质蛋白构成的,这是金铃子在自然选择中形成的独特发音本领。
金铃子的“歌声”,同蟋蟀、螽斯等一样,是昆虫同类间相互联络、传递消息、彼此沟通情报的奇妙“语言”。每当发现了敌情,金铃子就剧烈地颤抖翅膀,音齿间不断地摩擦,“唱”出了高歌猛进、激励战斗的“歌声”。这也是一种警告声,要同伙们赶快躲藏起来。有时候,金铃子的“歌声”却是那样婉转动听,柔和抒情,这是“情歌”,引诱雌金铃子闻声前去“赴约”。
金铃子又叫唧铃子,金蛉子。它同黄蛉和墨蛉,被称为三大鸣蛉。金铃子是观赏昆虫,立秋前蜕化的幼铃,腹部灰绿色,寿命较长,饲养得当,可以越冬。头胸部和三对足黄白色占三分之一以上的为上品,触角长而全,身长、躯宽、体阔,后足紧靠身体的金铃子为佳种。眼睛,大多数为黄绿色的
翠眼,少数为绿色的碧眼,而一翠一碧的鸳鸯眼就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