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 几种聚光式太阳能热利用设备

太阳能设备名称

原理、结构简介

性能、用途

太阳灶

聚光器:抛物面反射镜吸收器:锅底

跟踪系统:手动跟踪

焦斑温度为 40 ℃~

800 ℃,功率为 0.5 ~

1 千瓦,用

太阳能锅炉

(及热发电)

在地面上布置一个周心圆的多反射镜列阵,按照不同倾角将太阳光汇聚到塔顶蒸汽锅炉(吸热器

产生蒸汽可驱动热机,或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热发电)

太阳炉

在远离抛物面镜的山坡上,设有台阶,每台阶上装有大量平面反射镜,将阳光反射到抛物镜面上, 经聚焦后集中在焦斑处

焦斑温度达3000 ℃以上,可熔炼高纯难熔金属

**热发电:**通常所说的太阳能电站,指的是太阳能热电站,这是因为这种 发电站先将太阳光转变成热能,然后再通过机械装置将之转变为电能。一般来说,太阳能电站多采用塔式,即在地面上设置许多聚光镜,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把太阳光聚集起来,集中反射到一个高塔顶部的专用锅炉上,使锅炉里的水受热变成高压蒸汽,用来推动汽轮机,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除了塔式太阳能电站外,还有太阳池发电、太阳能汽流电站等,均为利用太阳热能进行发电的装置。

**光发电:**通过特殊的光电器件(主要是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称为太阳能光发电。太阳电池是当前太阳能光电利用的最基本方式, 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用于制造太阳电池的半导体材料已发现十几种,但迄今技术上成熟,可付诸应用的要算硅太阳电池。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结晶太阳电池和非结晶太阳电池两种。光电转化效率是衡量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指标,其理论极限值为28%左右。目前一般的太阳能电池可把入射到表面的太阳光的 10%转换成电能,最大的可达到 20%左右。由于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很精细,要求很严格, 原材料价格较昂贵,因而成本较高。目前普及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是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时不断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这正是各国科学家不断进行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主攻方向。

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的硅太阳能电池是 1954 年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诞生的。随后,1958 年就被用作“先锋 1 号”人造卫星的电源上了天。太阳能电池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能源动力。我国从 1958 年开始太阳电池的研制工作,1971 年,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卫星上装有 20 多块单晶硅太阳电池组合板,这套太阳电池装置不断向卫星舱内的银锌蓄电池充电,在空间运行了 8 年,性能良好。世界上 90%的卫星使用太阳电池。太阳电池除应用于空间技术外,在地面上可作为小功率特殊电源使用,如无人管理灯塔和海上浮标灯,无线电中继站,山地气象观测站,以及在无电或少电的山区、农村中作为照明电源。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作为一种现实可行的辅助能源,已被人们普遍关注,对太阳能利用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

目前,光热转换和热利用技术已有重大进展。新型的集热器、采光材料不断出现,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太阳能热利用在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逐渐发挥作用。特别是热能发电,自试验成功后,发展很快。如美国,到 1994 年,仅在加利福尼亚就建造了商用太阳能发

电站 11 座,总装机容量已达 35 万千瓦。此外,日本、法国、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国家都建有试验性或实用性的太阳能发电站。90 年代, 全球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已有几十座,并且,多个国家正在投巨资建造或拟建太阳能发电站,如英国、法国等。

太阳能电池除应用于人造卫星外,其应用范围正在日益扩大。世界上第一架完全利用太阳能电池作动力的飞机“太阳挑战者号”已经试飞成功,在它的尾翼和水平翼表面上,装置了 16000 个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推动螺旋浆,使飞机飞行。日本、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家均试制成功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小汽车。美国甚至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建立一个巨大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其方案是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安置两个 5.92×4.93 平方千米的太阳能电池列阵,它永远对着太阳,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再通过巨大的列阵天线送发到地球,地面站再将收到的微波转换成直流电,有效输出可达 500 万千瓦。此外,太阳能电池还应用于微波通讯、交通信号灯、电视差转、钟表、计算器等许多领域。

太阳能利用从理论上来讲非常经济,可以满足任何形式的工业加工用热需要。但是从目前的工艺水平来看,效率还很低,而且在太阳能利用的设备中,一些材料还不够理想,成本太高,无法和常规能源竞争。因此,在太阳能利用研究方面,还需作出很大的努力。但我们可以相信,通过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太阳能必将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