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文坛巨匠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宋代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7岁能写文章,有人以神童推荐,朝廷召至京师考试,赐同进士出身,当时年仅14岁。在真宗朝,官至翰林学士。仁宗时,历任枢密使、三司使。庆历二年(1042)任宰相兼枢密使,起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一班贤材。后因建议不合太后意,被罢官,出外为宣州知州,后调到应天府。在任期间,复兴学校,聘请范仲淹任教。后被召还京师,为御史中丞,升参知政事。复出外任亳州、陈州知州。又还朝,再为御史中丞、三司使。庆历四年(1044),因谏官批评被罢官,再次出外为知州。因病回京师治疗,随后去世。他的诗词内容丰富,文字美丽,闲静文雅又富思想感情。著作主要有《珠玉词》、《晏同叔先生集》等。

景德初年,张知白任江南安抚使,以神童把晏殊推荐给朝廷。皇帝召他与进士一千多人在一起考试,他神态自若,执笔迅速成文。皇帝对他的文才很是称赞赏识,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说:“殊是江南人。”皇帝看着他说:“张九龄不也是江南人吗?”两天以后,又考试诗、赋、论,看到题目,晏殊说:“臣曾经私下学习过这篇赋,请考试别的题目。”皇帝喜爱他诚实,赋既成,几次称赞写得好。拔擢为秘书省正字,在皇家图书馆读书。皇帝还命令直史馆陈彭年了解与他往来的是哪些人。提起他来,每每加以称许。

第二年,召至中书省考试,升太常寺奉礼郎。因立皇太子施恩臣子,升光禄寺丞,为集贤院校理。他的父亲去世,回到家乡,守丧未满期,朝廷就起用了他,命他随皇帝祭祀太清宫。又命他修纂《宝训》,在太常礼院兼职。母亲去世,他请求守丧期满后出来做官,不许。又升太常寺丞,再提拔为左正言、直史馆,任升王府记室参军。一年之内,升尚书户部员外郎,为太子舍人,接着任知制诰兼职集贤院。过了一段时间,任翰林学士,升左庶子。皇帝每次询问事情,他大都用一寸见方的小纸片写满小字,回答完,常常连稿子都封好送上,皇帝很看重他的缜密作风。

仁宗即位,章献明肃太后遵照遗命暂时处理国家政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谈公事,没人敢于肯定这个要求对还是错,晏殊说:“群臣向太后报告事情的,应当垂帘听取,都不能面见。”议论遂即确定。晏殊升任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太后说他是太子东宫的旧臣,给他的恩典与功绩不相称,因而加任给事中。他参与纂修《真宗实录》,升为礼部侍郎,任枢密副使。晏殊上书评论张耆不应该任枢密使,违反了太后的旨意。又因随皇帝去玉清昭应宫的侍从拿笏板迟到,晏殊很生气,用笏板撞折侍从的牙齿,御史上书检举,遂被罢官,令他出任宣州知州。

过了几个月,晏殊改任应天府知府。他请范仲淹教府学学生。自唐末五代以来,全国学校废除,恢复兴办学校是从晏殊开始的。皇帝召他至京师任御史中丞,又改任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再任兵部侍郎、兼秘书监,任三司使,再为枢密副使,还未到任,又改为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太后拜谒太庙,有人建议应穿着皇帝礼服,太后问晏殊该穿什么,他根据《周官》规定回答说,应着皇后服装。太后死后,他被罢参知政事,以礼部尚书出任亳州知州,调转到陈州,后回京师升刑部尚书,并以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再为三司使。

陕西正用兵打仗,晏殊请求停用宦官监军,不要把预先绘制的作战阵形图交给领兵诸将,以便他们根据敌人情势决定攻守;同时召募弓箭手加以教练,以备战斗。又请求拿出宫中剩余物资补助边防费用,凡是别的部门有主管财物的,全部罢除交还度支部门。他的这些建议得到全部施行。康定初年,晏殊主持枢密院事务,遂任为枢密使。又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1042~1048)年间,升为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殊平日喜爱贤而有德的人,当代知名人士,如范仲淹、孔道辅都是由他扶植成长起来的。到担任宰相时,更加致力于引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都得到任用,至于尚书省内,大多是当时的贤德者。皇帝也很振奋,打算使用这众多的才德之士改革政事,而小人、权臣和侥幸得官的都甚感不便。晏殊令欧阳修出任河北都转运使,谏官向皇帝上书请将欧阳修留在京中,皇帝不许。孙甫、蔡襄上书说:“宸妃生下圣上为天下之主,而晏殊曾经接受皇帝命令为宸妃撰写墓志,对这一点他却不提一字。”他们又向皇帝上书说,晏殊役使官兵修建客舍以图利。由于以上所谓罪行,晏殊被降职为工部尚书,出京任颍州知州。可事实是因为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所以晏殊在墓志中不敢明言宸妃诞育仁宗的事实;而他役使官兵,那是根据宰相的先例,以朝廷的命令借用的,当时人们认为这些并不是他的罪过。

晏殊后来转任陈州知州,又调往许州,稍后恢复礼部、刑部尚书。参与祭祀明堂,升任户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执掌永兴军,后转任河南府知府,升任兵部尚书。晏殊因病请求回京治疗。病愈之后,又请求出京为地方官员,皇帝特别留下他侍奉自己研读经史,并命他参与五天一次向皇帝请安的礼仪,他的仪仗和侍从与宰相一样。过了一年,病逐渐加重。皇帝打算亲自去看望他,他迅即向皇帝上书说:“我这是老病,将要痊愈了,不值得陛下如此担忧。”过了不久就病故了。皇帝虽然亲自祭奠他,仍然因为没有去探视他的病而感到遗憾。特别为此罢朝二日,以示哀悼,赠他司空兼侍中官衔,谥“元献”,并亲自书写“旧学之碑”四字刻在他的碑额上。

晏殊性情刚直,生活俭朴。多次掌管州郡,官吏和百姓颇惧怕他急躁。他也善于了解人,富弼、杨察都是他的女婿。他为宰相兼枢密使,而富弼任副使,为避嫌疑,他要辞去所兼枢密使职务,皇帝不许,可见对他的信任和恩遇竞是如此之深。他的文章内容充实,用词优美,运用自如。晏殊尤其善于诗作。他的诗闲静文雅而富有情思。晚年仍然好学不倦。他有文集二百四十卷,还有删定编排南朝梁、陈以后名臣著作,名为《集选》一百卷。

儿子晏知止,官任朝请大夫。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年家贫好学,以至用荻草杆画地练字。后得韩愈稿,立志学古文,以期达到韩愈的成就。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景祜年间任馆阁校勘。因替范仲淹申辩,被贬为夷陵县令。庆历三年(1043)主持谏院。后出任滁、扬、颍等处知州十一年。嘉祜二年(1057)主持进士考试,排抑险怪奇涩的“太学体”,促使文风为之一变。加龙图阁学士,任开封府知府。升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嘉六年(1061)任参知政事。英宗初,主张尊英宗生父濮王为“皇”,遭到非议。他力求退职,出外为亳州、青州、蔡州知州。在青州任上,反对王安石青苗法。熙宁四年(1071)退职,次年去世。他的文学成就异常突出,为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发动了宋代的古文运动,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他也是史学家,与宋祁合作修《新唐书》,自撰《五代史记》。还有《集古录》、《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亲。母亲郑氏,誓志守节,亲自教他学习。家贫,无钱买纸笔,甚至用荻草杆当笔,以地为纸,学习写字。他自幼敏悟过人,读书之后就能背诵。到二十岁时,已有较高的名声了。

宋朝建立已将近百年,而文章体裁,还在承袭五代时风气。文字过分讲究雕琢对偶,文风萎靡不振,读书人大多因袭着这种陋习,不肯革新,文章立论卑下,气势萎弱。苏舜元、苏舜钦、柳开、穆修这些人,都有意振作文风,但力量不足。欧阳修游历到随州,在废旧书籍里发现了韩愈遗稿,读过之后很是敬慕,遂立志刻苦地学习探索,以至于废寝忘食,决心要赶上韩愈并和他并驾齐驱。

他参加会考,中礼部试第一名,被拔擢为甲科。调任西京推官。开始与尹洙往来,一起写作古文,议论时事,两人互为师友。他又与梅尧臣往来,互相之间用诗歌唱和,于是他以文章名冠天下。后被召入朝廷,任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向朝廷上书言事被贬谪,在朝大臣多数为他申辩救援,唯独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贬黜。欧阳修写信责备他,说他不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高若讷将信上报皇帝,因此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转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为陕西都转运使,召请他掌管书牍文件。他笑着辞谢说:“往昔我写信指责高若讷,难道是为自己的利益吗?当初我们同时退,如今不同时进是合适的”。过了很久,恢复馆阁校勘,升集贤院校理。庆历三年(1043),执掌谏院。

当时,仁宗更换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这些贤能者都在重要的位置上,要增加谏议官名额,多用天下有名气的读书人。欧阳修是第一名人选。他每次进见,皇帝都提出广泛的政事问题,征询哪些事适宜实行。从此政事多所兴革,小人们常聚合一起非议。欧阳修担心好人肯定斗不过他们,就几次对皇帝分别陈述。

当初,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时,欧阳修和尹洙、余靖都因替仲淹辨冤被赶出京城?人家说他们是“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兴起,于是他写《朋党论》上报皇帝。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君子以志同道合为“朋”,小人以利益一致为“朋”,这是自然之理。臣以为小人没有朋,只有君子才有朋。为什么呢?小人喜好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财物,当他们利益相同时,暂时伙同一起为朋,那是假的。到他们见利而争先,或利尽时,反过来互相伤害甚至残杀,纵然是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他们所坚持的是道义,所实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节,以此修养自身,则因同道而互相补益。以此为国家做事,则因同心同德而互相救助、接济,始终如一。所以说,只有君子才有朋。商纣王有臣子亿万个,心也有亿万条,可算是无朋了,商因此亡国。周武王有臣三千,唯其他们一心,可说是“大朋”了,周朝因此而兴旺。所以君子的朋,不厌其多。为君王的应当退小人的假朋,用君子的真朋,则国家定会安定清明。

欧阳修议论事情非常直率,不免得罪人,有些人把他看做仇敌,独有皇帝奖励他敢说话,当面赐给五品服饰。并对侍从大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直言敢谏,到哪里去找?”于是令他参加修起居注,并委以知制诰的重任。按照先例,这个职务必须经过考试后任命,皇帝了解他的才学品德,指示以特例直接授予。

欧阳修奉命为河东路使者。自西部打仗以来,议论这个问题的都要求放弃麟州以节省军饷。他说:“麟州不可废弃,如丢掉它,则黄河以内的郡县,人民都不能安居乐业了。不如分开兵力,驻守沿黄河以内诸堡垒,紧急时可以互相应援,平时也可以节省辗转运输,这是比较便利的策略。”由此麟州得以存留。又说:“忻州、代州、岢岚有很多朝廷禁地和荒废田土,请令百姓自由耕种它,不然,将会为敌人所有。”朝廷将这意见交有关部门研究,很久以后才得以实行,每年收获粮食几百万斛。凡是河东路地区赋税过重,人民难以忍受的,经他上书得以免除的有十几件。

欧阳修从河东回到京师,适逢保州兵乱,朝廷又命他以龙图阁直学士衔,任河北都转运使。临行前向皇帝辞行,仁宗说:“不要打算长久在那里,有话说时,就说。”欧阳修回答:“臣在谏院任职时可以批评建议。如今再议论就是越职,那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不要把在朝在外分得太清。”兵乱平息后,大将李昭亮、通判冯博文私自收纳民间妇女,欧阳修逮捕了博文把他投入监狱,昭亮因此惧怕,立即放出所收留妇女。兵乱刚起时,官方招抚他们说,投降不杀,但后来把他们都杀掉了,还有胁从二千人,是分属于几个郡县的。富弼为宣抚使,恐怕以后再生变乱,准备要求各地同一天杀掉那些胁从者,他与欧阳修在内黄相遇,半夜时,命随从退避后告诉他这个决定,欧阳修说:“祸患没有比杀掉已投降的人再大的,何况是胁从呢!既然不是朝廷的命令,假若一个地方不听从,这个乱子可不小。”富弼明白了其中利害,遂避免了这场杀戮。

正在这个时候,杜衍等人相继被污蔑为朋党而罢官,欧阳修很愤慨,上书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全国都知道他们是可用的贤者,没有听说有可以罢官的罪行。自古以来,小人谗害贤者,说法与今日差不多。想要广泛地陷害良善,无过于指为朋党。要想动摇大臣,必须诬蔑其为专权,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何在?除去一个好人,众多好人还在,于小人并不利;想要全部除掉,则善人过失又少,很难为他们一一挑出毛病,唯有说他们是一党,则可以一时全部除去。至于如自古以来的大臣,已被主上了解并得到信任,则难于用其他事情动摇他,唯有‘专权’是主上所最憎恶的事,必须这么说,才可以推倒他。正直的人在朝,为邪恶的小人所忌恨。自己的谋臣不用,那是敌国的福气,如今这四人一旦都罢官,使一帮邪恶小人互相庆贺于朝内,四方夷狄互相称贺于边外,臣为朝廷可惜。”从此邪党更加忌恨他,借他张姓外甥的罪附会到欧阳修身上,为此被降为知制诰、实任滁州知州。过了二年,转任扬州、颍州。又恢复学士官衔。在留守南京时,因母亲去世回乡服丧。期满,被召回京师就任流内铨事,这时已在外地历经十一年了,皇帝见他头发已白,问候慰劳很周到。小人怕他再被重用,有人假造他的奏疏,说他要求朝廷清洗内侍中为奸利的人。那帮内侍都对他既恨且怒,在皇帝面前诬陷他,打算赶他到外地任同州知州。皇帝因接受吴充的意见而停止。朝廷升欧阳修为翰林学士,以便命他修《唐书》。一次,欧阳修出使契丹,契丹国主命令尊贵大臣四人执掌宴会,说:“这不是常例,是因为你的名气大。”

嘉二年(1057),欧阳修主持进士考选,当时读书人还在写险怪奇涩的文章,号称“太学体”。他痛加排除压抑,凡是写这样文章的往往被黜落。考选事毕,以前那些爱吵吵闹闹的轻薄之徒等他出门时,就围聚在马头前吵闹,街上巡逻者都不能制止。可是科举考试文章的风气,从此有所转变。

朝廷加欧阳修龙图阁学士衔,任开封府知府。他在任上,承接包拯的威严作风之后,尽量减少繁琐,遵循理法,不求赫赫名声,京师也很安定。任职刚十个月,又改任群牧使。《唐书》修成,升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他在翰林院八年,知无不言。黄河在商胡决口,北京留守贾昌朝要开横垅故道,使黄河回头东流。有个叫李仲昌的,要导入六塔河,参加议论的人无所适从。欧阳修上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河水混浊得厉害,没有不淤的道理,下游淤塞,上游必然决口。从近期经验看,挖掘河口固然能解除淤塞,故道也不是不能恢复,但这些措施都不能持久。横垅功大难成,即使完成也将重新决口。六塔河河道狭小,而以全部黄河水注入其中,必然使滨、棣、德、博等地受害。不如因着水势流向,增高堤防,疏浚下游,以便使其入海,这样可收数十年的利益”。但是宰相陈执中力主按贾昌朝的意见治理,文彦博则赞成李仲昌的主张,因此议而不决,到底还是导致了河北的祸患。

谏议官员上书批评宰相陈执中错误,而执中还不及早求退,企图保留官位。欧阳修上书说:“陛下拒绝忠言,庇护愚昧的宰相,这将损害陛下圣德。”不久,执中被罢官。狄青为枢密使,掌握军权,有威武的名声,皇帝有病,谣言四起,狄青处境险恶,欧阳修请求罢除狄青兵权,派他到外地任职,以保他善终,遂罢狄青枢密使,出外任陈州知州。欧阳修曾因水灾上书说:“陛下君临天下已有三十多年,还没立太子。往昔汉文帝初即位,因群臣建议,及时立下太子,而在位长久,为西汉太宗。唐明宗厌恶别人说立太子事,不肯早定,以至引起秦王之乱,国家被颠覆。历史的经验很清楚,陛下还有什么疑虑而长久不定呢?”其后立英宗为太子,原因就在于此。

嘉五年(1060),欧阳修任枢密副使,六年任参知政事。他在军事机关枢密院,与曾公亮考查全国兵数和三路屯戍兵的数量、地理远近,制成图籍。凡是边防长期缺少戍兵的,一定加以寻找补充。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凡是兵民、官吏、财利中主要情况,中书省应当知道的,他就搜集整理,制成总目录,遇事不再到有关部门询问。当时太子还没定,与韩琦等商定对这件大事的建议。此事记述在《韩琦传》里。英宗因病没有亲自处理政事,皇太后垂帘听政,左右侍从们交相构陷,几乎造成皇太后与英宗之间的嫌隙。韩琦报告政事时,太后哭着述说原因,韩琦以皇帝有病解释,太后心里疙瘩还没解开。欧阳修进言说:“太后侍奉仁宗数十年,您的仁德为天下所称道。往时温成受宠之事,太后处理得很从容;如今是母子之间的事,反而不能容忍吗?”太后心意稍有缓和,他又说:“仁宗在位很久,所施恩泽深入人心。所以一旦去世,天下拥戴嗣皇帝,无一人敢于非议。现今太后不过一位妇人,我等不过五、六名书生,要不是仁宗留下的旨意,天下谁肯听从!”太后没话可说,时间久了这事也就作罢。

欧阳修平生与人总是把话说透,无所隐瞒。到执掌政权时,人们有所请求,总是当面说清可或不可,就是与谏议官谈事,也必定问清何者是,何者非,从不模棱两可,因此怨恨他诽谤他的人越来越多。欧阳修也极力请求罢退,遂被罢为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出任亳州知州。第二年,升兵部尚书、改任青州知州。又改宣徽南院使、兼任太原府知府。他推辞不就,转往蔡州。

欧阳修以高风亮节立身处世,既然几次被污蔑,且年已六十,当即连连请求辞官,皇帝常常是温言相劝,不许辞职。在青州任职时,又因请求停止散发青苗钱,被王安石诋毁,因此请求归乡的心意更切。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退职回乡。五年去世。朝廷赠他太子太师衔,赐谥号“文忠”。

欧阳修开始在滁州,自号“醉翁”,晚年改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知陷阱在前,也勇往直前而不顾。几次被放遂流离,志气并未消磨。当他被贬到夷陵时,因无所消遣,遂取出旧的案卷反复观看,见其中的冤枉差错多得数不清,于是仰天长叹说:“以这样荒僻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事由此可知。”从此,遇事不敢忽略。读书人求见,和他们谈话,未曾涉及文章,只谈政事。他认为文章只能有益于自身,政事可以有益于老百姓。他先后任职几个地区,虽看不出显著政迹,也不求声誉,作事务求宽简以不扰民为准,因此所到之处人民都得到便利。有人问他:“您做事既宽且简,而事情也不松弛不废置,是什么原因?”他说:“以放纵为宽,以粗略为简,那政事必然弛废,老百姓受害。我所谓‘宽’是不作苛刻峻急的事;所谓‘简’,是不作繁琐的事。”他自幼失去父亲,母亲曾对他说:“你父亲做官,常常在灯下整理案卷文书,屡次停下叹息。我问他,他说:‘这是死刑犯的文书,我要寻找可以不杀的根据,找不到啊!’我说:‘既已判死刑,怎能再找到不杀的根据呢?’他说:‘寻求生的根据而不得,则死者和我都没有遗恨。常常为他们找生路,尚且有冤死的失误,而世间办案却是寻求判死罪的根据。’他平时教育其他子弟,常说这番话,我听熟了。”欧阳修听到后终身恪守这个原则。

欧阳修写文章率性自然,详略得当。语言简要而明白,准确而通达,广泛征引事物以说理,努力使人心服。他的文学成就远远超越众人,所以全国的读书人都以他为中心,尊他为师。他奖励引导后进者,唯恐做的不多,只要他赏识的,一般都成了有名气的人。曾巩、王安石、苏洵及其儿子苏轼、苏辙,都曾经是平民,住处好象隐蔽着,没人知道他们。欧阳修就到处称赞,以扩大他们的声誉,说他们日后必定显名于世。他对于朋友情深意厚,朋友活着时尽力扶持举拔,死后则照顾他们的家属。

欧阳修还特别喜欢研习古代文化,凡是周朝、汉朝以来刻在铜器、石头上的文字,以及断残的书简,全都收集起来,研究考察他们的异同,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非常清楚准确,名为《集古录》。他又曾奉皇帝诏命纂修《唐书》中的记、志、表,自己撰写《五代史记》,章法严谨,用词简约,多采取《春秋》的文意。苏轼为他的文章作序时说:“论述基本道理像韩愈,议论事件像陆贽,记叙事物像司马迁,所作诗赋像李白。”见识高明的人都认为这是最了解欧阳修的话。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二年(1057)中进士。调福昌主簿,授凤翔府签书判官。治平二年(1065)入京师,任登闻鼓院判官,经过考试,得以直史馆。熙宁(1068~1077)年间上书,指出王安石新法不合实际,因此,被赶出京师,任杭州府通判,又先后调任密、徐、湖三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台狱。出狱后,以黄州团练副史安置。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元二年(1087)兼侍读。四年(1089),又出任杭州知府。六年(1091),召还为翰林承旨,不久又出任颍州、杨州知州。七年(1092)召还,官至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哲宗亲自执掌政权,又派他出京任定州知州。绍圣初年,御史劾奏他掌管皇帝诏令时所作文词“讥斥先朝”,被贬谪到惠州、琼州。建中靖国元年(1101)在常州病逝。

他学识渊博,文章广大深沉,纵横恣肆,为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还擅长诗词。又是著名的书画家。他著述很多,诗文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外地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人物成败得失,他能说出其中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因感慨而叹息,苏轼问:“我若是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准许还是不准许?”程氏回答:“你能如范滂,我难道不能为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博通经史,撰写文章一日可得数千字,喜爱贾谊、陆贽的奏议。又阅读《庄子》,赞叹道:“我先前有所思想,嘴说不出来,今天读到此书,正与我的心思符合。”嘉二年(1057)到京应礼部考试。正值当时文章为追求奇特而不惜割裂文义的弊病盛行,主持考试的欧阳修早想纠正这种弊病,现在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又惊又喜,要拔擢为第一名,因试卷糊名,还怀疑是自家客人曾巩所作,为避嫌疑,只好放在第二名;苏轼又以《春秋》答题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欧阳修见到他的书信,对梅圣俞说:“此人文采将比我高出一头。”听到这话的人开始反应强烈,都不满意,日子久了才信服。

苏轼为母亲去世守孝。嘉五年(1060),调任福昌县主薄。欧阳修因他才识兼优,推荐到皇家图书馆。考试“六论”,先前人们都不起草,因此文章大多不够精细,苏轼开始起草,文义十分精彩。又对制策,入三等。自宋朝初年以来,制策入三等的,只有吴育与苏轼两个人而已。

苏轼升大理评事,以京官身份出任凤翔府判官。关中地区自元昊叛变后,百姓十分贫穷,而且劳役很重。陕西岐山一带每年输送南山木排,自渭水入黄河,中间经过砥柱险区,损失极大,需要赔偿,使得负责此事的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调查这事的利害所在,修改衙规,让他们自已选择水工,根据时间宜进则进,宜止则止,从此损失减少一半。治平二年(1065),调入京师主持登闻鼓院。英宗在藩府时就听说苏轼大名,打算以唐代事例召入翰林院,任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诏令等文书。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可能成为国家栋梁,日后自当为国家所用。关键在于朝廷注重培养他,使天下官员心悦诚服,都希望朝廷用他,然后再任以要职,那时人人都没有别的话说。今天骤然放置重要地位,人们未必认为任用得当,这样,恰恰对他不利。”英宗说:“暂且让他修起居注如何?”韩琦说:“记注与制诰事极相近,也不可骤然交给他。不如于馆阁中接近皇上地方给他以兼职事务。还请让他经过考试。”英宗说:“考试不知能否通过,如苏轼不能通过怎么办?”韩琦仍坚持考试,及至考试“二论”,又列为三等,这才得以入史馆任职。苏轼听到韩琦的话,说:“韩公可算是爱人以德了。”

熙宁二年(1069),为父丧守孝期满,还朝。正值王安石当政,安石平素厌恶他与自己政见不同,就命苏轼到官告院任职。四年(1071),安石要改变科举考试内容,兴办学校,皇帝命两制、三馆人员议论。苏轼上书反对。……神宗看了他的意见,顿然明白,说:“我原来对此就有怀疑,得轼议论,心意坦然了。”即日召见苏轼,问道:“当前政令得失在哪里?纵然是我的过失,也可直接指出。”苏轼回答:“陛下生而知之,天赋予文武兼备才能,不怕不明察,不怕不勤劳,也不怕不能独断,只怕求治太急,听取意见太广泛驳杂,进升人才太急速。愿能以静制动,待事故、问题出现,然后相机处理。”神宗当即有所警惕:“卿的三句话,朕当仔细考虑。凡在馆阁任职的,都应当为朕深入思考如何致治防乱,不要有所隐瞒。”他出来把这番谈话告诉同事。安石不高兴,遂命他暂任开封府推官,企图让他事务缠身,无暇再考虑国家大事。苏轼断决公务又精确又敏捷,声名更加远播。适逢元宵节,皇帝令开封府购置浙江所产彩灯,而且令压低价格。苏轼上书说:“岂是陛下喜爱看灯?这不过是讨两位太后的欢心罢了。可是百姓不会都明白。必定说是为满足陛下的耳目欢娱,夺去他们衣食必须的钱物。此事虽小,关系甚大。愿能够追还命令。”神宗即令停罢此事。

这时,王安石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论述它的不便。

他又见王安石赞美神宗独断专任,因借考试进士出对策题机会,问:“晋武帝平定吴国因独断而成功,苻坚讨伐晋国因独断而亡国,齐桓公因专任管仲而为五霸盟主,燕哙因专任子之而失败,事情相同而功效各异。”对此,王安石暗中非常恼怒,唆使御史谢景温论述苏轼的过失上报,可是终于没有找到能定罪的事实。苏轼知道后,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得为杭州府通判。

当时实行新政的命令几乎每日下达,苏轼在执行新法过程中,以便民为准,百姓赖以安宁。又调到密州任知州。在任期间,司农实行“手实法”,并规定不按时实行的以违制论处。他对提举官说:“处以违制之罪,若是命令来自朝廷,谁敢不从?出于司农,这是擅造律令啊!”提举官很吃惊,说:“您暂且缓办。”不久,朝廷知道此法害民,罢除了它。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溢漫到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如果水只能上涨而不能及时下泄,城墙将会倒塌。当地有钱人争相出城避水患。苏轼说:“有钱人一走,百姓都会动摇,我还和谁守城!我在这里,决不能任水败坏城池。”苏轼到武卫营,告诉将士们水的危害,请求武卫营帮助护城。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避泥水,我们这些当兵的理当效命。”遂即率领部下带着工具出来筑东南长堤。从戏马台起到州城止。雨日夜不停地下着,城墙在水面上仅剩下三版。苏轼住在城上棚子里,过自家门而不入,派官吏分段把守,州城终于得以保全。又请求朝廷调来当年的工役筑老城,修木岸,以防水再来,得到了批准。

调任湖州知州,苏轼上表谢恩。在这期间,苏轼看到有些事对百姓不便,又不敢说,只好以诗寄托讽劝,希望有利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摘引表中的话,又任意曲解他的诗句,加他以诽谤朝廷的罪名,把他逮捕到御史台监狱,定要置他于死地,然而罗织罪名很久,也无法定案。神宗可怜他,最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他在黄州,与田野父老结伴,活动在溪水、山野间,建造房屋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丰三年(1080),神宗几次有意起用苏轼,总是被当权者阻止。神宗曾对宰相王、蔡确说:“纂修国史最重要,可以让苏轼完成它。”王显出不同意的表情。神宗说:“苏轼不行,暂且用曾巩。”曾巩呈进《太祖总论》,神宗有些不满意,遂亲自写书札调苏轼到汝州。上面有这样的话:“苏轼被罢黜后反思自己的过错,经历年岁已多,人材确实难得,不忍心长期废置不用。”苏轼没到汝州,上书陈述饥寒,并说有田地在常州,愿意在那里居住,很快得到准许。他到常州,神宗死,哲宗继位,恢复他朝奉郎官衔,任登州知州,后又召为礼部郎中。

当初,祖宗时代,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久发生了弊病,让编入户籍的平民充任无法胜任的差役,官府残暴地驱使他们,大多致于破产,小地方百姓甚至终年应付差役,不得休息。王安石任神宗宰相时,改为免役,使每户根据不同情况出钱雇用差役,执行这个办法的人往往超额索取银钱,因此又为百姓祸害。司马光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处,不知道它有利之处,想要恢复差役制度,派遣官员,设置机关,苏轼为人选之一。苏轼说:“差役、免役,各有利弊。免役的害处是搜刮民财,以致十室九空,聚敛财物于上,而下边的百姓总是缺钱。差役的害处是,人民常在官府服役,不能专心致力农业,而且贪官污吏得以借此为奸弊。这两者的害处轻重,大略相等。”司马光说:“你以为如何办好?”苏轼说:“法制相因袭则事情容易办成,办事情能循序渐进则人民不受惊扰,夏、商、周时代,兵农合一,至秦始皇才分开,至唐代中叶,全部变府兵为长期征战的士卒,自那时以来,百姓不了解兵,兵不了解农,农民出钱粮养兵,兵拿出性命保卫农民,天下都得到方便。纵然圣人再出世也更改不了。今天免役的办法,实在与这相类似。您想骤然罢免役行差役,正如罢长征兵而复民兵,那是不容易的。”司马光不以为然。苏轼在政事堂又陈述这意见,司马光忿怒起来。苏轼说:“从前韩魏公要铲除陕西义勇,您做谏官,谏诤的很厉害,韩公不高兴,您也不顾。我从前听您说过这事的详情,难道今日做了宰相,就不许我把话说完吗?”司马光笑了。不久升苏轼为翰林学士。

元二年(1087),兼侍读,每每给哲宗读书,到历史上治乱兴衰,邪正得失的时候,总是反复开导,希望对皇帝有所启发,哲宗虽恭敬而默默不语,却常点头肯定。有一次读《祖宗宝训》,因谈及时事,苏轼说:“现今赏罚不明,对善恶没有劝勉阻止的措施;又有黄河水势正往北流,而勉强使它往东;夏人进入宁夏固原一带,杀戮掳掠几万人,主帅却不向朝廷报告。如果长此以往,恐怕要逐渐成为国家衰落的开始。”

三年(1088),苏轼暂时主持礼部进士考选。四年,因多次批评时政,为当权者所忌恨。他恐怕不能被容忍,请求以龙图阁学士衔出外,任杭州知府。既到杭州,正值大旱,饥荒与瘟疫同时发生。他请求朝廷减免本地上供米三分之一,得到批准,又得到赐给的度僧牒,用它换米以救饥荒。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卖出常平仓米,多做厚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头治病救人,因此被救活的人很多。他认为“杭州,是水路陆路的交汇点,过往人多,得疫病死的人常常比别处多。”于是收集官库盈余银二千两,又拿出自己积蓄的黄金五十两,建造病坊,再积蓄部分钱粮,以备收养贫病的老百姓。

在杭州疏浚茅山河与盐桥河以便通漕运。又修造低坝闸门以便蓄泄湖水,江湖也不再进入市区。以剩余力量修复六井。又取杂草淤泥堆积湖中,南北长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人。堤上种了荷花杨柳,远远望去,如图画一般。杭州人名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两次任杭州知府,对人民有功德,百姓家有他的画像,饮食之前必先为他祝福,甚至建生祠来报答他。

六年(1091),朝廷召他为吏部尚书,未至京师,因弟弟苏辙任右丞,兄弟不能同在尚书省,就改任他为翰林承旨。苏辙要求辞去右丞,希望兄弟同为皇帝侍从官,未被采纳。他在翰林几个月,又因谗言请求到外地去,于是以龙图阁学士衔出任颍州知州。七年(1092),转扬州。不满一年,召回京师,任兵部尚书兼侍读。……后升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任礼部尚书。八年(1093),宣仁皇后死,哲宗亲自主持国政。苏轼请求仍到外地任职,遂以两学士衔出任定州知州。当时国家形势将大变,他想面见皇帝辞行已不可能。离开以后,上书哲宗,劝他“当以通下情,除壅蔽为急务,”又提出国事不能“轻有改变。”

绍圣(1094~1098)初年,御史论定他在掌握皇帝诏令时,所起草文词,有讥讽指斥上代皇帝的,遂以原两学士衔改为英州知州。接着降落一项官衔,还未到英州,又贬谪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发遣到惠州居住。在那里住了三年,他心地坦然无所遗憾。当地人无论贤者或愚人,苏轼都能相处得很融洽。又被贬谪为琼州别驾,住在昌化,昌化是原儋耳地方,异常落后荒凉,不是适于人们居住的地方,药物、补品全部没有。开始租赁官府的房子住,行政长官还不准许。他只好买地盖房子,当地人运砖挑土帮助他。当时只有最小的儿子苏过与他同住,他平日以著书为消遣,与当地父老往来游玩,像是要终身在这里居住。

徽宗即位,苏轼迁到廉州,又改为舒州团练副使,再次迁徙到永州。其间经历三次大赦,仅得任玉局观提举,恢复朝奉郎。他自元祐以来,十几年间,从未因按年岁课考而请求升迁,所以官位仅至于此。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去世,终年66岁。

苏轼和弟弟苏辙,自幼以父亲苏洵为师学文,后来也靠自己天资聪颖。他曾经说自己“作文如行会流水,开始并没有一定的安排,只是常常当行则行,到了不可不止的地方就结束。”虽然是他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记下来当文章诵读。他的文体广大深沉,足可称雄百代。

自有文章以来,如苏轼这样杰出的很少。父亲苏洵晚年读《易》,作《易传》没完成。命苏轼接续完成。他写成《易传》,又作《论语说》;后来住在海南时作《书传》;又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那一时期的文人如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奉、陈师道都还没出名,他对待他们像朋友,从不以师道自居。

他自中举人直到为皇帝的侍从文臣,总是以爱君爱国为本,忠心的规劝和正直的议论,都表明他大节正直,当时在朝诸臣没有比得上他的。但被小人忌恨厌恶,不断受他们排挤,不让他安稳地在朝廷做事。

高宗即位,赠苏轼资政殿学士衔,命他的孙子苏符为礼部尚书,又把他的文章放在身边,读起来终日都不觉疲倦,说这是文章的典范。还亲自为他的文集作赞语,赠给他的曾孙苏峤。并推重他,赠太师衔,赐谥号“文忠”。他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都善于写文章。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治平(1064~1067)年间进士,任叶县(今河南叶县)尉。他的才能为文彦博所重视,再任江西大和县知县。哲宗时,召至京师任秘书郎、参修《神宗实录》。《实录》修成,升起居舍人,后任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章惇、蔡卞劾奏《实录》“多诬”,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却安置到黔州等地。徽宗初年起用,后又屡次遭受贬谪,羁管宜州,在那里去世。他工于诗文,擅长行、草书法。贬谪所到之处,读书人从他学习诗文的很多。早年以文章诗词为苏轼所推重。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著作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等。黄庭坚幼小时即警敏聪悟,读书几遍就能背诵。舅舅李常到他家去,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通晓的,舅舅很惊奇,以为他读书进度是一日千里。中进士后,调任河南叶县县尉。熙宁(1068~1077)初年,考试选拔东西南北四京学官,黄庭坚的文章排列优等,遂任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他很有才能,留下再任。苏轼曾见过他的诗文,以为远远超越于众人之前,独立于万物之外,世上很久没有这样的佳作了。由此,黄庭坚的声名大震。任太和知县时,治理县里政事以平易为本,不从事繁苛。当时考查颁布食盐人的户口册籍,其他县争相占多数,唯独太和县不这样做,为此办事人员不高兴,而人民却得以安定。

哲宗即位,黄庭坚被召至京师,任校书郎兼《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升著作佐郎,加集贤院校理。《实录》成,提升为起居舍人。为母亲守孝。庭坚生性异常孝顺,母亲生病整一年,他昼夜观察颜色,衣不解带。母亲亡故,他住在墓旁棚子里,因过分哀痛得一场大病,几乎病死。服丧期满,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1094~1098)初年,出外任宣州知州,后改鄂州。章、蔡卞和他们的一伙人批评《实录》多诬罔不实之词,让原先修实录的史官分别住在京师附近等待询问,他们摘出一千多条让大家看,说是没有事实证据,后来实录院人员考查阅读发现大多数都有根据,剩下的仅32件事。庭坚执笔写过“用铁龙爪治河,如同儿戏”的话,到这时首先责问他有何依据,黄庭坚回答说:“我那时在北都做官,曾经亲眼所见,真是儿戏啊。”凡是问到他的,他都据实回答,听说这事的人都认为他直率坚强。可是黄庭坚终究还是遭到了贬谪,他被派任涪州别驾,却指定在黔州居住,行动也受一定限制。即使如此,言官还认为是把他安置在好的地方,说是枉法。因为有亲戚的嫌疑,又把庭坚迁移到戎州。对于这些迫害,庭坚淡然处之,不把迁徙贬谪放在心上。四川的读书人仰慕他的学问文章,都跟他往来,向他学习。他讲学不知疲倦,凡是经过他指教的,写出文章来都有一定水平。

徽宗即位,召黄庭坚任鄂州税监,签书宁国军判官,又任命他为舒州知州。后来,以吏部员外郎官职,召他回京师,他都辞谢不赴任。只请求到州郡地方任职,遂得为太平州知州,到任九天又被罢官,让他主管玉隆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小的隔阂,此时正是赵挺之当政,转运判官陈举揣摸上司意图,呈上庭坚所作《荆南承天院记》,说是幸灾乐祸,因此又被除名,被羁管在广东宜州,不能自由离开。三年(1104),命令他迁徙到永州,这命令尚未接到,庭坚已去世,年61。

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先天生成本性所得,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杜甫之法,学杜甫而不模仿杜甫。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跟苏轼往来密切。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在文学方面更擅长作诗,四川、江西一带的读书人以庭坚和苏轼并列,因此称“苏、黄”。苏轼为皇帝文学侍从时,曾推举庭坚代替自己,荐举的文词,有“宏伟的文章,在当代无与伦比,孝友的行为,可与古人相媲美”这样的话,就是如此推重他。当初,黄庭坚曾游历安徽霍山县、潜山县的山谷寺、石牛洞等,很喜欢那里林泉的胜美,因此自号“山谷道人”。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宋代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元丰年间进士,调定海县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年,由苏轼推荐为太学博士,升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因名列元祐党籍获罪,被逐出京师任杭州通判。又被诬告对《实录》有增减罪,贬到处州(今浙江丽水)监酒税,后被借端陷害,以请假写佛书为罪行,降职调郴州,管制在横州,又迁徙到雷州。徽宗即位,放还,召为宣德郎。在回京途中去世。他所著《黄楼赋》为苏轼所赞赏。王安石认为他的诗清新流畅,可比鲍照、谢灵运。秦观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著作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

秦观少年时就性格豪放,才智出众,慷慨之情常流溢于诗文之外,但考进士未中。他志高气盛,向往远大,见解独特,读兵家书籍常与自己的意见相合。在徐州见到苏轼,所作《黄楼赋》,苏轼读后认为少游有屈原、宋玉的才气。还把他的诗推荐给王安石,安石也说他的诗清新流畅像南朝诗人鲍照、谢灵运。苏轼勉励他参加科举考试以奉养双亲,于是秦观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浙江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1086~1094)初年,苏轼以贤良方正把他推荐给朝廷,朝廷授给他太学博士官职,让他校正秘书省书籍,后升任正字,以后又兼国史院编修官,皇帝差不多每天都赏赐给他砚、墨、器皿钱币等物。

绍圣(1094~1097)初年,因被人指为名列党籍而获罪,被赶出京师,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指责他有增删《实录》内容的罪过,因而被贬谪到处州主管酒税。朝廷派出的人揣测上边的意图,总在监视他是否有过失,但终究没有找到,只好以他请假写佛书当作罪行上报,因此被革职,迁徙到湖南郴州,继而转往横州管制,行动失去自由。后又迁徙到雷州。徽宗即位,恢复秦观宣德郎官阶,放还京师,走到滕州时,到华光亭游赏,为同伴讲述自己梦中所得的长短句,忽然想要喝水,等水送到面前,笑着看看,随即死去。以前他曾自作悼词,语言异常哀伤,读到它的人都十分悲切,秦观逝世时53岁。著作有文集四十卷。

秦观擅长议论,文字华丽而思想深邃。苏轼得知他的死讯后叹息到:“少游不幸死在路上,真是可悲啊!世上难道还能有这样贤良有才的人吗!”秦观的弟弟,一位叫秦觏,字少章,另一位叫秦觏,字少仪,都擅长写文章。

陆游

陆游(1125~1209)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应试,名列第一,秦桧孙秦埙名次在后,秦桧很恼怒,主持考试的和陆游都被黜落;秦桧死后,他才被任命为福州宁德县(今福建宁德市)主簿,后由人推荐授敕令所删定官。升大理寺直兼宗正簿。孝宗即位,陆游任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因向大臣张焘建议遭贬谪,出任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接着被免职回乡;乾道六年(1170)召起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八年(1172),任川陕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向宣抚使王炎陈述抗金策略。改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参议官。后升江西常平提举。绍熙元年(1190)升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二年(1202)被召修孝宗、光宗实录。次年书成,升宝章阁待制,后退休。嘉定二年(1209)去世。他才气超群,文学、史学都很有成就,尤其擅长写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四大家。著作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12岁即够写作诗文,以祖上有功绩得补登仕郎。参加考试,主管部门推荐为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的名次恰巧在他的后面,秦桧很恼怒,竟加罪于主持人。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持人又置陆游于前列,秦桧干脆把他黜落,从此陆游为秦桧所嫉恨。秦桧死后,才到福州宁德县任主簿,又因有人推荐被任命为敕令所删定官。

当时杨存中掌管皇帝禁军已经很久,他极力陈述这样不合适,皇帝称赞他说的对,遂罢去存中职务。宦官中有人买北方珍玩进贡给皇帝,他上书说:“陛下以‘损’为书斋名字,除经史书籍笔墨以外,都撤除不用。小臣不体察陛下的意思,每每为陛下私买珍玩,必然亏损皇上德行,请求严行禁绝。”他还响应皇帝的诏令,上书言事说:“如不是皇家宗族和亲戚,虽然真有勋劳,也不得动辄加给王爵。近来有以太师、太傅名位任殿前都指挥使的,还有以太尉官衔负责门事的,这样就亵渎混淆了国家分别等级的规矩,请求加以订正。”陆游又升任大理寺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陆游升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向孝宗推荐他善于写文章,也熟悉国家制度规定。孝宗召见他,说:“你学问深厚是有名的,言论也很切实。”遂赐他进士出身。还有一次,陆游被召进宫回答皇帝问话,他说:“陛下刚刚即位,是以诏令示信于人的时候,如今官吏将帅对待诏令有轻慢玩忽的习气,宜于找出其中阻止诏令严重的,罢他的官,并让大众都知道。”

与金人的和议将要完成,陆游又写信给国家军政二府陈述意见说:“江左自吴国以来,没有舍弃建康,建都城于别处的,皇帝暂住临安,是出于权宜之计,这里地势不险固,运送粮草军饷也不方便,海路又逼近都城,很担心会发生意外的忧患。和议完成之后,双方都立下盟誓,常常会受到拘束限制。如今应与他们约定,建康、临安都是皇帝暂住之地,北方使节来朝聘,或到建康、或到临安,如此则我方得以在空闲时建都立国,对方不会怀疑我们。”

当时龙大渊、曾觌擅权,陆游对宰相张焘说:“觌、大渊招揽权力,培植党羽,扰乱皇上的视听,您不及早说话,他日将无法除去他们。”张焘迅速将此话上报皇帝,皇帝诘问这话是从哪来的,张焘如实回答皇帝。皇帝很生气,把陆游赶出临安,打发他出外任建康府通判,接着调到隆兴府。谏议官员说他的罪行是结交台谏,搬弄是非,极力鼓动张浚用兵。又因此被免官还乡。很久之后,才被召起,任夔州通判。

王炎为川、陕宣抚使,征寻陆游为干办公事。他向王炎陈述进取的策略,认为要治理中原必须从长安开始,要取长安又须从陇右开始。应当积粮练兵,有挑衅者则进攻,无事则守卫。吴磷的儿子吴挺代掌兵权,相当骄横恣肆,并把所有财产用来交结官员,屡次杀掉仅有过错失误的人。王炎无可奈何。陆游建议他以吴的儿子吴拱代替吴挺;王炎说:“吴拱胆怯而少谋略,遇敌必败。”陆游说:“假如吴挺遇到敌人,怎能保证他不败呢?即使他取胜有功,将愈加难以驾驭。”后来,到了吴挺的儿子吴曦暗地叛变时,陆游的话终于得到验证。

范成大负责四川军务,陆游为参议官,因为他俩是文字之交,互相间不拘礼法,有人讥笑陆游颓靡放纵,他就因此自号“放翁”。后来经几次升迁,任江西常平仓提举。江西水灾,他上书皇帝,请求“拨义仓粮食赈济灾民,行文各地发粮给老百姓。”皇帝要召他回临安,被给事中赵汝愚驳回,遂罢官闲住。后来应召出任严州知州,陆游路过临安向皇帝辞行,皇帝告诉他:“严陵是山水很美的地方,职事闲暇时,可以赋诗消遣。”皇帝再召他见面,说:“你写文章能回旋自如,非他人所能及。”遂封为军器少监。

绍熙元年(1190),升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嘉泰二年(1202),因孝宗、光宗朝实录和《三朝史》没有完成,皇帝命他代理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免去参加朝见皇帝礼仪。接着兼任秘书监。三年,书成;遂升宝章阁待制,后罢职退休。

陆游的才气远远超越众人之上,尤其擅长写诗。晚年再出任官职,为韩胄撰写《南园阅古泉记》,为舆论所讥笑。朱熹曾经说过:“他的才能太高,行迹离权贵太近,恐怕被势力大的人所拉拢,不能保全晚节。”真是有先见之明!陆游于嘉定二年(1209)去世,年85岁。

李清照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少女少妇的闲适生活,格调明快,语言清新婉丽,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善用白描,刻画深刻。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他召募两千人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为掌书记。第二年奉耿京命令南下归宋,高宗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后返山东,听说耿京已被张安国杀害,遂抓获安国再到南方。初任江阴佥判、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提点江西刑狱时,镇压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军起义。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安抚使。在湖南任上,曾上书说,民为国本,贪官污吏迫使为盗,从政应以惠养百姓为出发点。又创置“飞虎军”。他先后三次被人诬劾罢官。开禧三年(1207)升枢密都承旨,没有受命就去世了。他为人豪爽,崇尚气节,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文学方面,他善于做词曲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著作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年少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是同学,当时号称“辛、党”。开始做官时,曾用蓍草占卜吉凶,怀英遇着八卦之一的“坎”,因此留在金国做官,弃疾得“离”卦,以南方为吉,遂决意回南方任职。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并起。耿京在山东聚集兵马,自称天平节度使,调度管束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担任主要撰写文字的掌书记,即劝耿京决策往南方发展。当时,有个叫义端的和尚,喜欢谈论军事,弃疾有时与他往来。到弃疾在耿京军中时,义端也聚集一千余人,弃疾说服他,使他归属耿京。义端在一天晚上偷窃印鉴逃走,耿京大怒,要杀弃疾,弃疾说:“给我三日期限,如不能抓获他,再杀我不迟。”他揣度义端必定是把这里的军事情况报告给金国主帅,就急速追赶,终于把他抓获。义端说:“我识别出你的真相,是像牛的青兕,力大能杀人,希望不要杀我。”弃疾割下他的头回来报告耿京,耿京更加称赞他勇武而又讲信用。

绍兴三十二年(1162),耿京命令辛弃疾捧着表章前往杭州,请求归向南宋,高宗到建康慰劳军队,召见了他,赞许并同意接纳他们,授予弃疾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官职,让他带回节度使的印信,并让耿京来杭州。这时,正巧张安国、邵进已杀掉耿京投降金国。辛弃疾回到海州与大家商量说:“我是奉主帅命令来归顺宋朝,没想到事情会出现如此变化,怎么再去回报我的使命呢?”于是约统制王世隆和忠义人士马全福等直奔金人军营。安国正与金国将领喝酒作乐,弃疾等人当着众人把他捆绑起来,押回营地,金将没有追上。弃疾将俘虏押送皇帝驻地,皇帝当即将安国斩首示众。朝廷仍授弃疾承务郎,改任江阴佥判。当时弃疾年仅23岁。

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他在延和殿谈话。当时虞允文执掌国家政权,孝宗一心一意恢复失去的土地,所以,辛弃疾论述了南方和北方的形势以及三国、晋、汉各朝代人才。他的论据有力,论点直率,不去迎合皇帝的心意。又撰写《九议》及《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讲述顺应与违反天意的道理,敌我力量消长的形势,彼此战术的长处和短处,各自所处地理位置的要害,论述得很完备。因为和金国讲和一事刚刚确定,他的建议没有实行。随后,弃疾被晋升为司农寺主簿,到外地任滁州知州。州里遭受战火灾害,市镇凋零残破,弃疾在人力上宽大征召,在物力上减免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招回流散在外的人,教练民兵,议行开垦土地,以充军饷,于是创建奠枕楼,繁雄馆。后来弃疾被征召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重视他,叶衡入朝为宰相,极力推荐弃疾有慷慨的志气和远大的谋略。皇帝召见了辛弃疾,升他为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因平定大盗赖文正有功,加官秘阁修撰。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差遣到江陵任知府兼湖北安抚。

改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安抚。不久以大理少卿官衔被朝廷召回,随后再出任湖北转运副使,又改任湖南转运副使,接着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盗贼接连在洞庭湖和湘江一带发生,弃疾全部平定了他们。随后,辛弃疾给朝廷上书说:“如今朝廷清明,连年以来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暗地起事,都能够高喊一声即聚集干百人众,杀掠官兵,死活不顾,以至于烦劳国家军队翦除消灭。他们之所以能聚众起事,确实是因为州里催促办理财赋太急,下级官吏残害民众之举,而州里不敢过问,县里也因征收税捐太急,办事差役有残害民众的事实,而县里也不敢过问。田野村民苦不堪言,州郡以搜刮财物残害他们,县里派收税捐残害他们,办事差役以索要财物残害他们,大地主以兼并土地残害他们,盗贼以剽窃掠夺残害他们,在这种形势逼迫下,老百姓不做盗贼,又能往哪里去呢?民众为国家的根本,而贪官污吏逼迫他们成为盗贼,今年剿除,明年扫荡,就好象树木,日刻月削,不损则折。希望陛下深入思考盗贼发生的原因,讲求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倚仗平定盗贼的军队,而且要告诫州县官,应从惠养百姓考虑,凡有违犯法律贪财冒功的,使各部门都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不要只查问检举下面办事人员以应付差事,借以掩饰自己的过失。”朝廷看到他的建议,命令奖励他。

又因湖南能够控制并带动两广,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接连,草寇时常发生,岂是只因为他们的风俗顽钝强悍不服从统治,也是因为那里武备空虚造成的。于是辛弃疾又上书提出建议。

朝廷委任辛弃疾规划那里的军事,于是丈量马殷营垒的原址,起盖寨栅,招募步兵二千人,骑兵五百人,副官、侍从之类人员还不在这个数额之内,战马和铁铠甲都置办的很齐全。他的做法是先用五万贯钱在广西买马五百匹,又请朝廷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随带买三十匹。当时,军事领导机关枢密院有人不喜欢他这样做,几次阻挠,弃疾却更加紧张进行,他们终于没有使弃疾改变主意。经过计算,置办军备需要的经费以钜万计,这个数目很难措办,但是弃疾善于周转,事情都能立即办理。可当时有人却议论说他搜刮财物,并上告给朝廷,因此他被降职为御前金字牌,企图使他闲住在临安,以束缚其手脚。弃疾接受命令以后把它收藏起来,出来责成监办人员,限他在一月之内完成飞虎营栅,违越期限要依军法治罪。结果如期完成。弃疾向皇帝陈述了经办此事的始末,并绘图上交,皇帝明白了情形也就不再怪罪他。修建营寨时秋雨下了几个月,有关部门说造瓦不容易,弃疾问:“须用瓦多少?”说:“二十万。”他说:“不必发愁。”遂即命令厢官:除官府房舍和神祠以外,到各居民家取沟瓦两片。不到两天就置办齐全。部下官员都叹服他的谋略高超。至此湖南飞虎营建成,可以雄镇一方,且为长江流域各军之冠。

朝廷给弃疾加官右文殿修撰,差遣他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安抚。当时江西饥荒严重,朝廷命他负责救荒事宜。他一到任,首先在四通八达的地方张榜说:“有粮不卖者当罪犯发配,以武力强买者斩首。”其次,命令全部拿出公家的钱和银器,召集官吏、儒生、商人、市民各自推荐有实际办事能力的人,借给他适量钱物,要求从外地买回粮食,不要他付利息,限期一个月到城下卖粮食,于是粮船接连而来,粮价自然有所降低,老百姓依靠这项措施有了饭吃。当时信州守令谢源明乞求辛弃疾借给他们适量的米以救助百姓,弃疾的部下不同意,他说:“都是上天的子民,朝廷的百姓啊!”当即以运米船的十分之三给信州。皇帝嘉奖他的义举,给他官升一级。之后因有人说他的坏话被罢官。很久以后,才命他担任主管冲佑观这种闲职。

绍熙二年(1191),辛弃疾被朝廷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受到皇帝召见,升大理少卿,加集英殿修撰,实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弃疾任提点刑狱时,曾经执掌过军事,他每每叹息说:“福州前靠大海,为贼人聚集之处,上四郡百姓愚顽强悍,易于作乱,军事将领空乏,如有紧急情况发生,可怎么办?”如今在安抚使任上从政注重镇静,不到一年,积钱至五十万贯,他在钱库门上题名“备安库”。至于这样做的用意,他说是福建地少人多,年岁收成不好时,就到两广买粮,现在幸亏连年丰收,允许皇帝的宗亲和军人入仓取米,运出去卖掉,作为生活费用和军饷,等候秋天粮价低落时,再以备安库的钱买进两万石,这样就有备无患了。又打算造万付铠甲招募强壮者补充军队名额,严加训练,那时即便盗贼发生,也不担忧了。事还未办,监察御史向皇帝上书指责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日夜想望端坐“闽王殿”。弃疾遂乞求离职回乡。

庆元元年(1195),弃疾被罢官。四年(1198),又命他主管冲佑观。很久之后,又起用他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宁宗召见,谈盐法,加官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准予参加五日一次朝见皇帝的礼仪。接着即差遣为镇江府知府,赐给金带。又因有人错误的检举,降官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后来再次被差遣任绍兴府知府、两浙东路安抚使,弃疾辞去了这次任命。升宝文阁待制,又升龙图阁待制、江陵府知府。朝廷命令他赴皇帝驻地报告公事,任以试兵部侍郎之职,他再次辞免。升枢密都承旨,在尚未接受任命时去世。朝廷赏赐对衣、金带,赐以龙图阁待制的官名,并特赠四级官阶。

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够识别举拔俊杰人材,所结交的朋友都是海内知名人士。绍兴(1131~1162)年间,他曾在皇帝诏书后面题词说:“假使此诏出于绍兴年间之前,可以没有侍奉敌人的大耻;假使此诏行于隆兴(1163~1164)年间以后,可以完成世上少有的大功业。现在是此诏与仇敌并存,真可悲啊!”人们佩服他这话警悟而切实。在长沙掌管军政事务时,有读书人向他诉说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应试《春秋》的卷子,弃疾考察以后认为真是这样,要来第二榜《春秋》卷互换位置,然后拆开密封看到考试人名叫赵鼎。弃疾发怒说:“辅佐皇帝的元勋,只有谥号“忠简”的那个赵鼎一人,那里又出来个赵鼎!”把卷子扔到了地上。其次看《礼记》卷,弃疾看到一份考卷说:“看他的议论,必定是豪杰之士,这人不可失去。”启封看到姓名,乃是后来成为名臣的赵方。辛弃疾曾经说过:“人生最重要的在于勤劳,应当,以努力种田为首要事务。北方的人务农,谋生的手段不求人,所以没有太富太贫的家庭。南方人大多从事工商,从而损害了农业,有人发了大财,于是兼并的祸患兴起,贫富悬殊就大。”故以“稼”命名他家的轩(房前的长廊)。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装敛,弃疾叹息说:“身为朝廷大臣而贫穷到如此地步,是非常廉洁的人啊!”非但自己出钱丰厚地料理了丧事,还把死者贫穷情况告诉执掌政权的人,于是朝廷命赐给吴家银钱绢布。

辛弃疾曾同朱熹游武夷山,做《九曲棹歌》,朱熹题写了“克己复礼”、“夙兴夜寐”为他的两间书斋名。朱熹死后,当时朝廷还在严禁他的“伪学”门生故旧以至于无人敢去送葬。辛弃疾却撰写悼词前往哭奠说:“所谓不朽,就是名垂万世。谁说您死了,您一身凛然正气,仍然活着!”弃疾善于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行于世。绍定六年(1233)赠官光禄大夫。咸淳(1265~1274)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暂住弃疾墓旁僧人房内,有急遽的声音在屋子里大叫,好像在申诉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自天黑到半夜不停。枋得在灯下作悼念文章,准备完成之后明早祭奠他,到文章写成声音才平息。德初,枋得向朝廷申请,遂加赠辛弃疾少师,给谥号“忠敏”。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357),字裕之,因曾在遗山读书,自号遗山山人。金代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他的祖先出自北魏拓跋氏,属鲜卑族。他七岁能作诗,20岁学业完成,贯通经史百家,名震京师。兴定五年(1221)中进士。曾任内乡(今河南内乡)县令,正大年间,为南阳(今河南南阳)县令。天兴初年升任尚书省掾,为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朝灭亡,不再做官。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精通文学的各种体裁。诗词内容多感事伤时,反对柔靡雕饰,主张清新自然的文风。他的著作留传下来的有《遗山集》。他编纂的《中州集》为研究金代诗歌的主要资料,他还曾致力于史料的搜集整理,辑成《壬辰杂编》,曾为后人修《金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元好问七岁能作诗。年十四从陵川人郝晋卿学习,不从事专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博通各家经籍传注,经过六年完成学业。下太行山,过黄河,前往京师,写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官员赵秉文见到,以为近代还没有这样的佳作。从此他的才学名气震动了京师。

兴定五年(1221)成进士,任河南内乡县令。正大年间,为河南南阳县令。天兴(1232~1234)初年,提拔为尚书省掾,不久,授左司都事,转为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朝灭亡,不再做官。

好问创作文学很有法度精通文学的各种体裁。他的诗富于变化却没有雕琢,精心修饰文字但不为华丽。五言诗高雅有古风,又蕴含着深刻的内容。七言乐府不用古乐府题目,却能独出新意。所作歌谣意气慷慨,带有幽州、并州地区悲壮豪放的气概。他的词也别具一格,自成新的声调,以写人间恩怨为内容的还有数百篇。战乱之后,老一代的文学家全都去世,好问遂蔚然成为一代文坛宗匠。各地请求代为撰写碑板铭志的全都到他家去。他所撰写的文章诗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礻几》一卷、《诗文自警》十卷。

好问晚年更以从事著作为己任,因为金源氏据有天下,国家的典章法度较完备,几乎赶上了汉、唐盛世的水平,现在国亡,应该写它的历史,这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当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府张万户家收藏,好问于是对张说,自己愿意据此撰述国史,后来因被乐夔阻止而没有进行。好问说:“不可使一代的史迹泯灭不传。严于是在家修筑一个亭子,在亭子里面进行著述,因而题名“野史”。凡是金源君臣所遗留的前言往行,无论是文字的、口头的,全都加以采集摭取。有了收获总是以片纸小字记录下来,最后收集到一百多万字。传留于今的有《牛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他68岁时去世。后来纂修《金史》,大多根据他的著作。

关汉卿

元代戏曲作家,号己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曾为太医院尹。为人倜傥风流,博学能文,滑稽多智。长期与城市戏曲艺人和书会才人为伍,倾心创作、研究戏曲,有时还亲自参加演出。在自传性质的散曲[南吕·一枝花]“不服老”里,自称是“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一生著有杂剧67部。现仅存18部。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在世时就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现存剧作以《窦娥冤》为最重要的代表。《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几部作品,也分别代表关汉卿杂剧不同方面的成就。他的作品弥漫着战斗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也总是不同程度地结合在一起。他熟悉人民语言,吸收、提炼口头语言,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在文学语言方面开一代风气。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马致远

元代戏曲家、散曲作家,晚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早年热衷功名,但仕途并不显达,晚年退隐山林。马致远的杂剧享有盛名,元代周德清以关、郑、白、马并列。他有杂剧15种,今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西华山陈搏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六种,以及和他人合写的《邯郸道省悟黄粱梦》一种(马著第一折)。其中以《汉宫秋》最有影响,作品敷演汉代王昭君和亲的历史故事,以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塑造了王昭君这一完美女性形象,表现了汉元帝对于命运的无可奈何,抒写了家国之痛和悲凉的人生感受。《汉宫秋》结构紧凑,有浓烈的抒情色彩,曲辞苍凉幽邈,其中[梅花酒]一曲脍炙人口。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在元明杂剧中有不小的影响。马致远的散曲为元代之冠,明代贾仲明称他为“曲状元”,现存120多首,代表作有套曲[双调夜行船]《秋思》,被誉为“万中无一”,小令[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也是咏景名篇,周德清赞其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评为“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王实甫

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生平资料极少,可能是仕途失意而混迹于教坊勾栏的文人。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13种。今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丞相高会丽春堂》3种,以《西厢记》艺术成就为最高,是元代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贾仲名《凌波仙》曾云“西厢记天下夺魁”。其曲词华美,“长亭送别”脍炙人口。《破窑记》写吕蒙正与刘月蛾的爱情故事,影响比较大。此外,王实甫还有少量散曲流传:小令1首,套曲3种(其中有一残套)。小令[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很有特色,辞藻绮丽,与《西厢记》曲词风格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