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姓受益
- 王诗强感激地说:“正是‘阳光工程’为我们家带来了大的改观。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
- 杨鑫坦诚地说:“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恰恰相反,自己的生命若对更多的生命担负起责任,这样的生命才是充实而美丽的。”
- 吴炎红说:“国家拨款让我们学技术,一下子,我就觉得心里亮堂了。政府是真正的为我们着想的。”
农民工向技术型行业转变
谈起“阳光工程”,从事装修行业的陈春明,一脸的笑容。陈春明高兴地说:
通过参加“阳光工程”培训,我领到了木工技能等级证,我现在帮雇主专修房子,做家具,底气足了,收入也高了。
陈春明来自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贫困山区虎贝乡南岭村。在老家,陈春明依靠5亩田,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等,一年收入才1万来元。
为了摆脱困境,几年前,陈春明来到了城关打工,凭着一身力气和勤劳,在建筑工地打零工。
在打工中,勤奋好学的陈春明边干边学,逐步掌握了木工方面的技能。可是,由于没有技能证书,他在打工过程中,常觉得不被人信任,工资待遇也不高。
在2007年,陈春明听说区里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可免费学技术,通过考核还能领到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于是,陈春明便立即报了名,参加了木工培训。学习刻苦的陈春明,最终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由此,陈春明承包工程变得轻松起来了,还在东侨经济开发区建材市场,开了家木材加工店,年收入达到4万多。
娴熟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吸引了许多新老顾客,生意常顾不过来。
于是,陈春明就从老家带了两个徒弟,共同致富,每个徒弟每月也有千元收入。
陈春明说:
在学技能的同时,我还学到了相关的法律常识,增强了维权意识。这是政府为农民工办的一件好事。
兰克忠是宁德市蕉城区城南镇坪塔村青年。他初中毕业后,就进城打工了。
因为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兰克忠在城里很难选择工作,只能凭一身力气,在建筑工地打些零工。
在打工的过程中,兰克忠学到了一些建筑方面的技能。可是,由于自己没有技能证书,他的工资一直很低。
在2006年3月,兰克忠听说区里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可免费学技术,通过考核还能领到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于是,兰克忠立即报名,参加了建筑工培训。兰克忠学习十分地刻苦,他以优秀的成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兰克忠说:
“阳光工程”培训让我真正掌握了进城务工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就业竞争力,收入也增加了。
吴秀清是漳湾镇兰田村农民。2007年1月,吴秀清参加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中心举办的“订单培训”班,取得了食品加工技能初级证书。
培训后,包括吴秀清在内的91个人,手持订单和证书,到宁德远藤食品有限公司就业。吴秀清从家庭妇女,成为企业工人,月收入800多元。
那些年,许多地方出现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一些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如饥似渴;另一方面,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很难在非农产业就业。
在“阳光工程”启动后,蕉城区“阳光办”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主动到企业搜集用工信息,按用工单位的需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订单培训”,当起农民和企业的“红娘”,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
在2006年年底,蕉城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了解到,东宁、康宁等超市需要大量营业员,夏威食品和远藤食品等企业需要工人300名。
于是,“阳光办”立刻与对方联系,确定用工人数、用工要求、用工待遇后,将用工信息发布在蕉城区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上,并联合用工单位,对报名农民工进行了培训。
经过培训合格后,有224名营业员、156名工人全部被企业录用。
为巩固培训就业成果,蕉城区“阳光办”定期到培训基地调查走访,开展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多年来,蕉城区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渠道,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使众多农民工告别“苦力型”,走向“技术型”。
蕉城区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阳光工程”。
蕉城区已建立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中心和农广校两个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培训专业涉及建筑、水产加工、美容美发、营销、旅游餐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年龄在16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都可以报名参加。
学员培训后统一考试,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通过技能鉴定的,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后,学员可选择自主择业,学校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推荐就业。
蕉城区自2006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以来,已有更多的农民通过“阳光工程”享受财政补助培训,实现转移就业。
培训促进了农民工由“苦力型”向“技术型”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农村青年借培训大展宏图
扎水塘村是湖南省溆浦县舒溶溪乡一个较为边远的山区小村,位于雷峰山腰,海拔600多米。
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加之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里的村民生活一直较为贫困。
先天严重缺水的现状,是造成这里贫穷的重要原因。由于缺水,这里的水田每年只能种一季早稻,山地也只能种些旱烟、辣椒、西瓜等经济作物。
1000多人的村子,还有近一半的农户难以解决温饱问题。
到2004年,全村还有30多位“光棍”,没有找到媳妇,成了全乡有名的“光棍村”。
这里的村民们普遍缺乏科技,难以迈开致富的步伐。由于村民不懂技术,全村喂养的猪仔成活率不到50%,出栏时间有的长达一年左右,养殖效益相当低,收支两抵,几乎赚不到钱。
初中毕业回家的舒平,也算是个文化人。目睹这种现状,舒平认识到,要摆脱困境、发家致富,先天的环境是无法更改,只有通过科技的力量,才能改变这种困境。
舒平多次找到年迈的父亲,劝说道:“爷爷种了一辈子田,连饭都吃不饱;你种了一世田,连温饱都难以解决;我们要走出困境,只有依靠科技这个法宝。”
舒平告诉父母,在无法改变先天环境的条件下,可以利用这种环境,因为这里盛产红薯和玉米,是养猪的好饲料,自己想在乡里办个养殖场,带动村民一起走养殖致富的路子。
舒平的父母听说后,摇了摇头了,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问题,更何况一没有本钱;二没有技术。
舒平说,“没有钱,我自己想办法;没有技术,我自己去学。”
舒平发誓要用科技来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靠科技走上致富的道路,在舒平内心的深处,升腾起了一股致富脱困的豪情。
舒平背着包,独自一人,来到了溆浦县、长沙市、广东省等地,一边打工挣钱,一边拜师学艺。
在2005年,国家“阳光培训工程”正式落户溆浦职业中专。听说“阳光培训”不用交钱,只要是农民就可以免费学技术。
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在不经意间,舒平听到了这个喜讯,他激动得一夜都睡不着觉。
在2005年3月的一天清晨,舒平瞒着家人和妻子,毅然来到了溆浦职中报名,参加了国家”阳光工程”培训。
舒平是个头脑灵活的人,他针对家乡实际,结合本人的喜爱,选学了“畜牧兽医专业”,参加了为期4个月的短训。
舒平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勤学好问、如饥似渴,深得培训教师的好评。
执教畜牧兽医的张安云老师,更是把舒平作为自己的得意门生,悉心传教,使他掌握了农村畜牧兽医的系列技能。
待学成归来后,舒平说服父亲,想方设法,自筹资金4500元,花了2000多元,购置了一台打米机和一台粉碎机。先是在扎水塘村办起了全村第一个家庭打米厂、粉碎饲料厂和家庭养殖场,在给山区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自己赢来了一点微利。
接着,舒平又用剩余的2500元,在舒溶溪的小街上,创办了一家饲料兽医店,撑起了依靠科技创业的第一杆旗。
在2005年9月,舒溶溪村的一些耕牛染上了口蹄疫,当时街上有3家饲料店、两家兽医店,一些村民到其他店子找不到有效的办法后,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舒平的店咨询。
舒平及时地给予配药、下乡出诊。在舒平耐心的治疗下,先后有50多头耕牛得到了及时诊治,为村民挽回了1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在2005年10月,舒平到扎水塘村8组一农户家出诊,经过两天的治疗,两头仔猪还是没有治疗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疑问,舒平第二天又跑到了“县阳光工程办”,找到了张安云老师。张老师与舒平一起耐心地分析病情,经过深入剖析,终于找到了原因。
原来是舒平把仔猪“脑炎型链球菌”误诊为“李氏杆菌”,才造成了治疗上的失误。
“技术无止境”。这件事对舒平的触动很大,为了使自己能够学到更多、更好的技术,舒平恳请“县阳光工程办”,把舒溶溪乡作为“实习基地”。碰到难题时,就请张安云老师来这里现场指导。
舒平的想法得到了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的支持,张安云老师总是在舒平最为难的时候,主动来这里,为他排忧解难,他们成了一对互帮互学的师徒。
在2005年12月下旬,舒溶溪村田万友家里的一头耕牛因农药中毒。
舒平知道,按常规打针治疗,是抢救不了这头耕牛的。只有通过静脉注射,才能抢救。而静脉注射,舒平又没有十足的把握。
在情急之中,舒平马上打电话,请张安云老师来这里“现场指导”。
张老师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冒着严寒,坐车赶到现场。通过一番“言传身教”、“精心指导”,舒平终于掌握了“静脉注射”的技能,耕牛起死回生。
在2007年,舒平看准当时市场肉猪价格上扬的趋势,利用自身过硬的养殖技术,又再一次说服家人,与人合股投资10多万元,租用原乡粮站的场地,办起了全乡第一家“三元杂交猪养殖场”。养殖场占地1800多平方米,喂养了48头二元杂交母猪,150头三元杂交仔猪。
舒平在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的全力支持下,依靠科技的力量,在偏僻山乡创造了财富传奇:
2008年,经销各类新型养殖饲料50多万吨,实现年收入20多万元;
经销兽药、农药,实现年收入7万多元;
推销各类种子,实现年收入5万多元;
创办的两个养殖场实现年收入38万多元,年总收入突破70多万元,纯收入达20多万元。
从山里长大的舒平深知,他所取得的成功,一方面,是依靠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传授的科技,而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乡亲们的支持。
“致富思源”,舒平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带动乡亲们一起,迈上科技致富的大道。
舒平以自己的经销店为“辐射点”,把科技的种子,撒遍了全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
舒溶溪村武锡平原来是乡里的一个邮递员,只懂得耕种几亩薄田,家庭情况比较困难。
武锡平有想养殖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技术,因此一直不敢“下手”。
舒平得知后,及时地向武锡平伸出了援助的双手,没有技术,就传授技术;没有资金,就借资垫付。
在舒平的倾力扶持下,在2008年3月,武锡平养殖了8头二元杂交母猪,后来又繁殖了几十头仔猪,当年实现纯利两万多元,一举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扎水塘村的“颜老九”,家里很穷。舒平帮资金,帮技术,帮项目,协助“颜老九”办起了一个有30多只羊的养羊场。
舒平经常上羊场,免费为“颜老九”的羊群配料、驱虫,做到全程跟踪、技术随访。
“科技顾问”是村民送给舒平的雅号。在舒平的传帮带下,很多村民改变了传统的仔猪“喂养法”。
原来村民喂仔猪,都是把猪潲烧开,再拌“浓缩料”,既费时又费力,还要烧柴,影响环境。
在舒平的指导下,村民们改用“全佳料”,仅此一改,每头猪仔就节约费用达10多元。而且省时、省力,又保护环境。
舒溶溪村的“田老六”,原来是跑运输的。在舒平的鼓励和带动下,“田老六”投资20多万元,办起了全乡第一个养牛场,养殖了20多头牛和60多只黄羊。
而舒平,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养殖场免费的“科技参谋”。
扎水塘村张英满、舒采伟、向理铁,自2008年5月份开始,就在舒平的支持下,合伙办起了养牛场。
舒平经常隔三差五来指导,成了养牛场的技术顾问。
为了方便乡亲们,自2008年来,舒平就自购了一台集装箱车,免费为村民送农资、送饲料;安装了一台咨询电话,配备了两台业务手机,做到随喊随到。
多年来,舒平的足迹走遍了全乡13个村,200多个村民小组,每年下乡出诊300多天以上;每个月要穿烂3双胶鞋;每年为村民养殖、种植解决疑难杂症200多个,为全乡挽回养殖、种植等方面的经济损失达20多万元。
在舒平的辐射带动下,在他的科技支持下,舒溶溪乡的村民掀起了“养殖热”,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的梦想。
一个一万多人的小乡,涌现了100多家“家庭养殖场”,每年出栏肉猪达5000多头、仔猪1万多头,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00多元。
舒平最大的愿望是:把舒溶溪乡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生猪之乡。
阳光工程成就精彩人生
“阳光工程”是一个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掌握就业技能的平台,是一个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法宝,更是一个温暖人心、照亮前程的启明灯。
黄贵强1980年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东馆乡桥下村。在中学毕业后,黄贵强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一份在抚州联通公司做电缆线保管员的工作,月薪仅为700元。
由于这份工作几乎没有技术含量可言,工资低、工作累不说,还时时面临着被他人取代的危险。
黄贵强多么希望能像别人一样,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要实现这一梦想,就必须给自己充电,必须让自己具备从事轻松工作的能力。
黄贵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再学习,才能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正在黄贵强感到徬徨之际,在2006年,黄贵强了解到,国家正在开展“阳光工程”,正在为农民工兄弟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
于是,黄贵强毅然辞去工作,来到抚州振兴科技学校,参加“阳光工程”计算机操作免费培训班。
在陈惠琴老师精心的讲解和耐心的指导下,黄贵强勤奋学习。在经过3个月的培训后,黄贵强终于掌握了系统、全面的计算机操作知识。
在技术学到手后,好运也接踵而来。在2006年7月,黄贵强又重新被抚州联通公司聘为技术员,利用学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从事通讯电缆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月薪也增至1200元左右,年收入净增6000余元。
在培训前,黄贵强是个拿低薪、干累活、默默无闻、毫无前途可言的电缆线保管员;培训后,他变成一个工作环境优越、专业对口、受人尊重的技术型人才。
因为“阳光工程”的实施,让黄贵强拥有了轻松的工作、高质量的生活。是“阳光工程”,让他插上了成功的翅膀,成就了精彩人生,引领他走向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
在山东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之一的山亭职业技术学校,还有这样两个女孩,一个因车祸导致反应迟钝,身体右侧接近瘫痪;另一个因患婴儿瘫,多年来不能走路。
两个不幸的女孩相识后,变成了好姐妹。而遭受车祸的女孩的妈妈,也成了婴儿瘫女孩的“妈妈”。
遭遇车祸的女孩叫张冬,家住山亭区冯卯镇小温庄村。在2005年2月12日7时许,她在骑自行车上学的途中,遭遇车祸,肇事车辆逃逸。
张冬在昏迷了3个多月才醒来,但她却连声“妈妈”都不会叫。因被撞时,张冬大脑缺氧时间过长,身体的右半部分受到损伤,右手和右腿都不能活动。
张冬的妈妈王秀华,开始教孩子认字、说话,王秀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并不厌其烦地活动孩子的手臂和腿脚。
一年半后,孩子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记忆,肢体也能活动了。
婴儿瘫女孩叫甘信梅,家住山亭区西集镇建新村。小梅的爸爸患有肺结核,母亲得了脑血栓。虽然家庭生活很贫困,但他们还是想方设法,为小梅买了残疾人专用的三轮车,并供她上学。
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爱心就温暖着小梅。每天上学、放学,都有同学接送她。
上了六年级后,甘信梅的个子也长高了,原来用的手摇三轮车不能再用了。班主任田传浩就发动师生,为甘信梅捐款,加高三轮车。
甘信梅说,她学习成绩很好,也很想继续上高中,但由于自己行动不便,加之家庭困难,就来到了培训基地。她说,在这里就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了,也不用再麻烦同学们了。
在培训基地,甘信梅认识了张冬和“王妈妈”王秀华。不幸使两个女孩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小冬推着小梅,小梅则与小冬聊天,训练她说话。
王秀华在照顾小冬的同时,也像照顾女儿一样照顾小梅。
王秀华说,小冬刚来时反应迟钝,手脚行动不便,几乎什么活都不能干,但培训基地没有抛弃她。
田广友校长了解到张冬的情况后,当即表示,无论如何都要把张冬母女留下来,一来让张冬学点东西,恢复正常,二来让母亲也好照顾女儿。
经过“阳光工程”培训后,张冬和甘信梅不用出校门,就直接走进绅业纺织公司,总经理陈正还给她们定了保底工资。
王秀华说,“两个女儿”都是不幸的,但又都是幸运的。残疾人找个工作不容易,如今她们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又生活的很愉快,这得感谢这么多好心人的关爱……
享受过“阳光工程”免费培训的人们,从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的这一惠民政策。
依靠技能培训改变命运
谁能想到,一个农村初中毕业生,经过广西容县电子科技学校一年的培训,会被港资企业聘请为一个分公司的总经理。这个幸运者就是广西容县浩润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生。
何永生原是广西容县黎村镇六镇村的青年农民。在2000年7月,何永生初中毕业了。他想外出打工,可又苦于没有一技之长。
此时,恰逢容县电子科技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何永生便参加了电子和电脑应用专业知识培训班。
在一年的学习培训中,何永生刻苦钻研,熟练地掌握了电子和电脑专业知识,结业后,便到广东东莞市求职。
经过考试,何永生被当地一家港资企业东莞东城区立新荣达电子有限公司录用。何永生所在企业主要生产CD机、VCD机的半成品等,专业知识要求很高。
为了使自己能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何永生一边利用在家乡职校培训时学到的专业知识,一边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很快就掌握了全新的电子和电脑知识,并大胆指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不久,公司生产的产品就畅销全国各地。
在2004年10月,公司在何永生的家乡,广西容县侨乡经济开发区,投资600万办了一家分厂,即广西容县浩润电子有限公司,全权委托何永生管理,并任命他为公司总经理。
该公司生产的CD机和VCD机等半成品的质量,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受到同行的称赞。
王诗强出生在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而王诗强则在杭州市一家电子企业上班。
在2007年国庆节,王诗强把刚领的工资,分别寄给在读大学的哥哥和远在家乡的母亲,能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王诗强心里感到非常地高兴。
王诗强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要供养他和哥哥两个孩子上学,家境十分窘迫。在父亲不幸病逝后,家里欠下了3万多元的债务。
而就在那一年,王诗强初中毕业,要升入高中,而哥哥则考取了亳州市的一所大学。兄弟俩的学费,则又成了家里的头等难题。
王诗强说,那段时间,饱受打击的母亲焦急不堪,夜里常常睡不着觉。
看到母亲的愁容,王诗强毅然决定让哥哥继续升学,自己则出门打工,挑起家庭的重担。
在无意中,王诗强从电视上看到“阳光工程”免费培训的宣传。于是,王诗强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岳西县10个培训基地之一的电脑学校报名,学习电脑安装与维修知识,想凭这个一技之长找个好工作。
经过半年的免费学习,在2006年8月,王诗强顺利毕业,并在学校的推荐下,来到杭州市嘉力讯电子科技公司,从事电子精密零配件加工,月纯收入已超过2000元。
王诗强说,自己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对于当初的选择,他一点也不后悔。
王诗强感激地说:
正是“阳光工程”为我们家带来了大的改观。对于家庭条件好的人来说,“阳光工程”培训的小小补助算不了什么,但是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就真的是雪中送炭。
培训使我有了一技之长,迅速找到工作,现在的收入不仅能供哥哥完成学业,而且还清了爸爸治病时的欠债。看到母亲的脸上愁云渐散,我也放心了。
“阳光工程”的大力开展,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解决了多少家庭的窘境。
“阳光工程”点燃了无数人心头的希望,让更多的人拥有了一片晴朗天空。
培训帮助农家妇女获自信
2004年5月,是改变吉林省双辽市玻璃山乡高凤娟命运的一个分水岭。
那年刚种完地,村里许多男女青年又像往年一样,到外地打工去了。
高凤娟已不止一次目睹这样的场景。而这一次,却让她灵机一动:我为什么不出去闯闯?年龄虽大些,可身体尚好;父母还能动,孩子也有人照看。
可高凤娟又一转念:我会做什么呢?没有一技之长,哪儿能要我?
正当高凤娟苦苦思考的时候,双辽电视台一个“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广告,一下子让她眼前一亮。
家境贫困、婚姻不幸的高凤娟,就是在那一刻,做出一个重大抉择:将孩子寄养母亲家,揣着变卖家畜的几百元钱,踏进了双辽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花都美容美发学校。
高凤娟来到学校,可年龄偏大,手上又没钱,从何学起呢?
校长李艳丽看出了高凤娟的苦衷,决定免除她的全部学费,并无偿提供技术培训。
萍水相逢,对一个农村妇女竟如此照顾,高凤娟感动得不知说啥好。在安顿下来之后,高凤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并给自己定下奋斗目标:
誓做优秀学员,决不输给年轻人;3个月学习结束时,至少能独立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学习结束了,高凤娟成了“成手”。当时,高凤娟的初衷很简单:学一门手艺,给人打工,每月千元收入。
然而,学成之后,一个新的挑战摆在她的面前。校长李艳丽找到她,给她一个建议:另立炉灶,自己开店。
这是好建议,可对于一位农家妇女来讲,几乎不可想象。没有钱,没有熟人,拿啥去干?
正当高凤娟想放弃的时候,李艳丽信任的目光,让高凤娟又鼓起勇气:人活一世,可以输了钱,却不可输了志气。不去试,怎能知道不行?
在济南亲友的建议下,经过考察和深入细致研究,高凤娟毅然变卖了家产。在2004年11月中旬,举家迁往山东济南,开始了创业生活。
高凤娟要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用双手建设自己的未来。
高凤娟经过东挪西借之后,凑了几万块钱,置办了基本用具和精细美发用品,在临街租了一间10平方米商用房,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美容美发店。
开业那天,高凤娟激动地哭了……
美容美发店营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高凤娟完成了原始积累,经营面积达到100平方米。
到2006年4月,经营面积已经扩大到200平方米。高凤娟还办起了济南“丑小鸭美容美发学校”,在宾州开了7家美容美发用品连锁店。
高凤娟,这个昔日的农家妇女,通过“阳光工程”的培训和自己的不懈地努力,她不但收获了生活的富裕,也收获了人生的自信。
身残志坚创办培训学校
四川省蓬溪县蓬南镇前锦职业技术学校董事长杨鑫,虽然只有1.4米左右的身高,但是,他看上去却很精干。
在杨鑫幼年时,一场疾病让他失去了很多身体上的优势。当时,杨鑫凭借自强不息的信念,用勤劳和勇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当成就了一番事业之后,杨鑫又把目光,投向了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他勇敢地担负起了一部分社会责任。
杨鑫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杨鑫回忆说:
在我12岁时,正在上初中。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突然觉得头部疼痛难忍。
那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我的两脚几乎完全瘫痪。
但是,并不服输的杨鑫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只要有决心,再大的困难也会战胜。
从此以后,杨鑫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坚持锻炼,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终于使自己再次站了起来。但是,右腿却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在学校里,同龄人的嘲弄与冷落,一度使年幼的杨鑫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杨鑫说:“我甚至不敢与健全人的眼光对视,连上下学都专挑人少的小路走。也就是那年,我无法再在学校待下去,放弃了高考!”
杨鑫回忆说:
在家休息的时候,父母不让干活,我一般都是看看报纸,读读小说之类的。
偶然的一天,我在自家的桌子上看到一张关于《张海迪》的报道,感动得流泪了,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位姐姐的命运苦,便立下誓言:
一定要努力地站起来,开创自己的天地!
后来,杨鑫觉得整天待在家里很无聊,于是恳请父母让他学习一门技术。
经过几次恳求之后,父母答应让他在南充服装厂学习缝纫技术。
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瞧不起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鑫的刻苦精神,让大家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但是,在杨鑫上班后不久,因为工厂倒闭,杨鑫回到家中,自学缝纫技术。
通过勤奋地学习,杨鑫仿佛找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自己内心紧闭的心门,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新方向。
杨鑫凭借惊人的毅力,使自己在缝纫技术方面,突飞猛进。
杨鑫不甘心碌碌无为地生活下去。此后,杨鑫就先后通过摆摊、租店、开铺面、办学校,逐渐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谈到创业历程时,杨鑫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他说:
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到处都是暗流险滩,但我从不畏惧困难,因为每个困难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在1986年,杨鑫开始在蓬溪县农兴乡租店赚钱,收学徒,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在2001年,杨鑫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业绩。而这个时候,杨鑫却时常感觉到,自己的体力开始有些透支。
“残疾人挣钱真的不容易啊。”杨鑫此时想到,对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来说,要想生存,将会比正常人付出更多。
残疾人要生存,靠体力劳动这条路是肯定不行的,只有熟练地掌握一门技术,才能够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杨鑫想到了关心过他的许多朋友,也想到了和他命运相同的残疾人。
此时,杨鑫萌生了新的想法:
依托自己的服装厂,为残疾人、为弱势群体办一所学校。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在2005年,杨鑫终于如愿以偿,一所投资360余万元的新学校,在蓬南镇屹立起来。
学校名叫蓬溪县蓬南镇前锦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占地10余亩。学校的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同时能容纳学员2000余人。
该校已被授予蓬溪县残联扶残工程基地、蓬溪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民工定点培训基地、蓬溪“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遂宁市劳务品牌培训基地。
全松因为身体残疾,于是蓬溪县蓬南镇前锦职业技术学校,让他免费学习技术。
在经过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以后,全松终于找到了工作。
全松感激地说:
能够自食其力,感觉当然好,但是还得感谢培训学校给的这个难得的机会。
杨鑫介绍说,为了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弱势群体、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他的培训学校把招收范围,逐步面向全社会。
学校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让学员“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
杨鑫自创业以来的20多年里,通过收学徒、办学习班,先后让两万余人学到了技术,帮助他们多了一门谋生的技术。
杨鑫坦诚地说:
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
恰恰相反,自己的生命若对更多的生命担负起责任,这样的生命才是充实而美丽的。
依靠钻研技术踏上致富路
在2007年年初,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王西刚心里感到特别的高兴,因为经过参加区里的“阳光工程”免费培训,王西刚与落户下峪村的韩国禧爱服饰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过去,王西刚到外地打工,只能干些体力活,收入低还不稳定。
在2006年秋天,王西刚听说区里实施“阳光工程”,政府出资让农民在短期内提高素质和技能,转移到二、三产业务工经商。
于是,王西刚便报名,参加了电子操作的培训,没想到由于学得好,一结业就成了一名月薪800元的“蓝领”。
像王西刚这样主动学习技术的农民,在泰山区并不在少数。
王西刚高兴地说:
以前只会干个力气活,挣点力气钱,现在却成了“蓝领”,工资高收入又稳定,有文化有学问就是不一样。
在邱家店镇南王庄村,村民程广言创建的果木科技示范园,规模发展得是越来越大,面积已经突破了200亩。
经过程广言的带动,周围40多户农民发展起了特色林果种植,平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
像程广言这样的“田秀才”,已成为泰山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泰山区健全了区、镇、村三级科技培训网络,大力培养类似于程广言这样的乡土人才。
程广言禁不住感慨地说:“农民最需要的就是新科技、新技术。俺的果木园能有这个样,主要是沾了懂技术的光。”
“二郎神”,是农民送给李炳国这样的苗木经济人的“绰号”。
对市场触觉十分敏锐的李炳国,在自己种植花卉苗木的基础上,从“面朝黄土”转向“面向市场”,一边积极引进推广苗木良种,一边多方联系各地客商,推销苗木。
由于李炳国他们常年种植、经营,信息愈灵,路子愈广,苗木常常供不应求。
许多农民看到“二郎神”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也学着种植起来。
李炳国说:
“会经营”是新型农民的条件之一,今年一号文件又特别强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人队伍”。
作为经济人,就要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本领,为农民化解市场风险,真正成为连接田头与市场的“纽带”。
国家的“阳光工程”,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使他们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电脑培训拓宽就业出路
全国“阳光工程”的大力开展,成就了许多人的梦想。
方剑文是江西省铜鼓县排埠镇人。由于读书少,方剑文很早就到外面打工了,但没有学到什么技术,后来她嫁到曾溪村。
在农村,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嫁人之后,就是在家干家务活、带小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再接触到外面新的东西,也更难学到更多的技术,慢慢的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没有技术,加上信息的匮乏,很多妇女就这样,一辈子当个家庭主妇。即使有些人想到外面找工作,也苦于没有一门专业技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当金程电脑学校将电脑搬进了村里时,很多人都踊跃地报名参加培训学习。特别是方剑文,每天早早的就到计算机教室学习,不懂就问。
由于方剑文年纪轻,又勤奋,很快她就掌握了电脑的基本运用、五笔打字。
方剑文每天高高兴兴的来学习,然后总是最后一个才走。而且,方剑文逢人就说:
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啊!这样的机会真是太难得了,一定要好好把握。
方剑文说,以前家里穷,在厂里做普通工人,也挣不来几个钱。学会了电脑后,就会找到一份更好点的工作。
在“阳光工程”培训结业后,方剑文又学了一个月的数码照片处理。
后来,方剑文在县城的一个婚妙店里,找了份工作。一个月能拿到1200块钱工资。这比在厂里做工人时,强多了,而且还可以照顾家里。
由国家出钱,让农民免费学技术,使更多的人掌握了电脑、驾驶、电焊等多种技术,他们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或更宽的就业渠道。慢慢地,这些农村人变得富裕起来。
吴炎红是铜鼓县排埠镇人,在广州一家电子厂打工3年多,一直在流水线上工作。
吴炎红在村子里参加了电脑培训班后,培训学校介绍她到一家厂做文员。
坐在阳光明媚的办公室里,吴炎红回想这一切,不禁从心里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阳光工程”。
吴炎红说,在广州打工的时候,看着办公室里的人穿着干净的衣服,不要加班,在小食堂里吃饭。而且工资还高,心里很是羡慕。
那些管生产的,在这个车间看看,那个车间瞧瞧。或者统计一些数字,轻轻松松,可是吴炎红他们的工资,都卡在这些人的手里。
在2009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吴炎红就听人说,现在可以免费学电脑。于是,吴炎红就想:过了年开班时,我一定要参加。
正巧,在春节后,电脑学校把电脑搬到了村子里,只要走一公里多路就可以到,很是方便。
吴炎红说,开班的时候,“阳光办”的领导告诉他们,这是国家的惠农政策之一,为的就是让农村人到城里打工的时候,能更好的找到工作。
吴炎红说:
国家拨款让我们学技术,不止电脑,还有做衣服的、理发的和电焊什么的。
一下子,我就觉得心里亮堂了。政府是真正的为我们着想的。
陈宗南是铜鼓县排埠镇南溪村人,40多岁了,从来没有摸过电脑。
陈宗南的儿子在学校读书,常会跟他说在网上看了什么新闻,查了什么资料。这就引起了陈宗南对电脑的好奇。
儿子也说叫父亲去学电脑,可是陈宗南总是不敢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书读得少,总怕学不会。
在2008年,陈宗南种了10多亩田的芋子,到要出售的时候,有些搞批发的找上门来,价格也还可以。
当陈宗南儿子知道这件事后,就去网上查了一下,然后给父亲一个电话,说对方可能出的价钱更高。
于是,陈宗南就试着联系了一下,是一个广东惠州的批发商过来,一次性全部收过去了,每斤价格比在县城里贵了3毛钱。
这让陈宗南打心眼感到,电脑网络时代真是好。于是,陈宗南决定要去学电脑,学上网。
过年后不久,陈宗南便到电脑培训学校学习。每天,陈宗南就到村部学电脑,而且还不要花一分钱。
陈宗南得知这就是国家的一项惠农政策,即“阳光工程”,由政府出钱埋单,免费为农民培训技能,为农民工的就业出路问题,提供技术服务。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学习,陈宗南学会了五笔打字、排版和做表格。
经过学习,陈宗南可以用电脑打合同了,排好版后,用打印机打出来,再也不用担心字写得不好看了。
陈宗南感慨地说:
我能学会这些东西,要归功于党的好政策,“阳光工程”。
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都晓得“阳光工程”,都参与到“阳光工程”的学习中来!
职业教育改变人生轨迹
在2004年9月,薛天生来到互助职校电子电器专业学习。从此,他便立志要用一技之长,改变自己的命运。
家住苏州市台子乡新合村的薛天生和哥哥薛天智,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一场飞来的横祸,让他们家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那还是在1999年的秋天,薛天生的父母一大早就去田里拉麦捆,却不幸发生了车祸,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
就在母亲遇难刚刚60天时,薛天生的父亲因为承受不了生活的打击,也离他们而去。那一年,哥哥薛天智16岁,弟弟薛天生12岁。
不幸发生以后,兄弟俩分别被大伯和姨妈收养。可是,弟弟薛天生在姨妈家寄养了一年之后,又被送回到大伯薛正才家。
当时,薛正才已经有两个孩子,4个孩子的上学费用,让这个原本就十分贫寒的家庭根本无力承受。
薛天智在初中毕业前就辍学了,薛天生坚持到初中毕业。正当家人为他俩的前途一筹莫展的时候,互助职业学校招生的信息,为薛天生送来了福音。
薛天生很快到学校报了名。
学校领导在得知薛天生的遭遇后,不但减免了他的学费,还号召全校师生为他捐款。
2006年7月,已经掌握一技之长的薛天生,和其他35名同学一起,被学校安置到嘉诠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当了一名电工。
在企业里,薛天生努力好学、工作勤奋、为人诚恳,得到了车间主管的好评。实习期满后,薛天生便成为了该公司的正式员工。
此时的薛天生,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又通过刻苦地自学,考取了低压电工操作员证书和高压电工操作员证书。
随后,薛天生的工资也相应地增加了许多。公司也为他交了“三金”。
薛天生说,在2006年3月份,他鼓励哥哥也参加了互助职校“阳光工程”电工班的培训。
学校考虑到兄弟俩的实际情况,半年后也把哥哥薛天智安置到了苏州三轴电子有限公司,在下料车间当了一名作业员,每月工资1000多元。
兄弟俩租了一间房子,虽然不大,但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爱好广泛的薛天生,还从同事那里借来了一架电子琴,吃过晚饭,兄弟俩就在一起弹琴。
薛天生说,听着悠扬的琴声在房间里回荡,也是一种享受,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如果薛天智、薛天生兄弟俩当初没有选择互助职校,没有走出过大山,那么,他们或许还不一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也无法体验到创业的快乐,更无法走出贫困。
这一切,都是因为接受了国家实施的“阳光工程”职业教育,这项教育使兄弟俩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培养专业素质的技术农民
在甘肃省庆城县的山水田园间,有3万多名“科技型”农民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多年来,庆城县围绕“苹果、黄花、蔬菜、草畜”四大支柱产业,以及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依托县农函大、农广校、职业中专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劳动力培训单位,在农村广大贫困户中,大力实施科技“培育工程”。
对有初中以上文化、素质较好的青年,邀请省、市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集中讲课。
对文化水平偏低的中年农民,则通过现场示范、发放电教片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全县几十名科技特派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儿为农民“传经送宝”。
同时,庆城县还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社科宣传周”活动,启动“万人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对农村回乡知识青年、复转军人和农民致富能人等,进行了重点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全县有3万多人在林、果、菜、家畜禽及加工等方面,掌握了实用技术,激发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一批农民依靠科技迅速走上了致富路。
驿马镇夏涝池村农民夏平,在参加县上的养殖培训后,养獭兔和毛兔300多只,养瘦肉猪10多头,年收入3万多元。
白马铺乡白马村果农肖宗耀,多次参加县乡举办的苹果无公害化生产方面的培训班,搞起了苹果滴灌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在2005年,肖宗耀的苹果纯收入达到7.6万元。
在甘肃庆城县驿马镇韦老庄村,有个叫魏德重的人,他有一个响亮的头衔:“养殖场技术总顾问”,而且是两家养殖场联合聘任的。
魏德重参加过兰州一所大学的养殖函授培训,阅读了大量养殖类书籍。
后来,魏德重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爬滚打,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养猪方法。
凭着出色的养猪本领,魏德重被多家养殖场争相聘请,成为专职的养猪技术员。
魏德重最初学养猪技术,是从接受“阳光工程”培训开始的。
这个被庆城县农民亲切地称为“富脑工程”的培训,让两万余人接受了科学技术的启蒙,由此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型农民。
凭借科技兴农脱贫致富
2009年阳春三月,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这片土地上,乍暖还寒。
但是,人勤春来早。勤劳的瑶山农家女,在田野里、山林中,掀起了春耕生产的热潮。
瑶山农家女有的在集市上,忙于选购新品良种良苗;有的则忙于测土配方施肥;有的忙于学习新型农机具的使用……
由于江华农村许多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离家外出打工,留守的青壮年妇女,则承担了大部分生产发展与管理任务。
这些妇女勤劳智慧,学科技,用科技,以科技来兴农脱贫致富,成为振兴民族农村经济的重要生力军。
一批以妇女为主的专业户,专业村层出不穷,妇女依靠庭院经济及其他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约占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广大的瑶山农村妇女,踊跃参加各类科技讲座,实用技术培训;她们积极赶科普大集,逛科技市场,乐于接受新品种、新技术;她们将掌握的新技术,新品种具体运用到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中,并积极推广。
瑶山妇女创造的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0%至60%。
自2007年以来,江华瑶族自治县近8000名妇女,接受了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其中3700多名妇女,接受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专项培训。
4400多名妇女,参加了农函大、爱德基金、湘西劳动力转移及“阳光工程”、跨世界青年农民培训、科教培训,大大提高了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
许多妇女都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与技能,以妇女为主的省、市、县各级科技示范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多达1000多户。
全县各类以妇女为主的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协会成员,达1万多人。
8000名妇女脱贫致富,在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和新农业建设中,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妇女人才脱颖出。
东田镇水东村妇女李菊英在2008年,大胆承包了304亩水田。
李菊英还在本村,率先科学种植优质烤烟。
科学技术使李菊英走上了致富路。在2008年,仅种烟一项,李菊英家就创产值55万元。
科学技术培训,使广大的农家妇女翻了身,成为了实施科学技术的模范。
一技之长带来富足人生
2009年2月20日,住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芦阳镇东街的农民工骆志浩,发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我尝到了有技术的甜头。找工作,有一技之长太重要了!
在骆志浩看来,一技在身,胜过千金。
骆志浩曾在外面奔波多年。从雅安到成都,从成都到浙江,世面是越见越多,但是收入却一直在“停滞不前”。
骆志浩说,就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无论走到哪里,干的都是打杂的活,每月1000左右的工资,根本没有节余。有时还不够开销,常常出现“前月拉过后月粮”情况。
2008年,骆志浩务工的企业开始裁员,他于9月份回到芦山。
骆志浩说:“多年在外打工的经历告诉我,没有一定的技术,只能管自己的温饱!”
骆志浩想利用返乡的这段时间,学一门实用技术,但是求学无门。此时,有人告诉他,县上免费为农民工举办根雕培训班。
骆志浩听后,欣喜万分,他马上报名,前往培训班学习木雕技术。
骆志浩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他不懂就问。白天在师傅的带领下,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晚上回家后,就啃专业书籍。
经过两个月的勤学苦钻,骆志浩终于成为了一名雕刻能手。毕业后,骆志浩被一家大型根雕企业聘用,每个月工资已达到2000元以上。
骆志浩所在根雕企业的老板,笑眯眯地说:“他不仅学到了手艺,还找到了老婆呢!”
骆志浩坦率地说:“老板的话一点不假,过去在外打工时,挣的钱连维持自己的生活都不够。自己一无所有,怎么会有女孩子看得上自己呢。
现在,我有了一技之长,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去年我找到了对象,结了婚。这就是手艺为我带来的美好人生。”
而封兴勇,也是参加技术培训之后受益者之一。
封兴勇满怀感激地说:
多亏政府举办了免费培训班,让我学会了焊接技术,今后收入有保障了。
封兴勇是天全县始阳镇新村村民。这个憨厚老实的农家汉子,曾因家庭的重担,压弯了腰:71岁的老母亲长期瘫痪在床;长女读高一,次子读初一。
因为家庭收入低,所以日子过得很是窘迫。想要买点肉吃,都要算了又算。
封兴勇帮人打过蜂窝煤,拉过人力三轮车。因为没有技术,封兴勇干的都是苦力活,尽管勤劳肯干,但收入仍然很低。
封兴勇说:“我也想找工资待遇好的工作,但我没有技术啊!”
封兴勇说,返乡后,自己在家乡一水泥厂生料车间任机修工。可是,因为自己技术不精,工作起来感到很吃力。
在2007年,封兴勇参加了镇上举办的李兆基基金百万农民培训项目的焊工培训班。
经过近两个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后,封兴勇的焊工技术有了明显地提高,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封兴勇每月的工资,达到了1600元左右。
封兴勇高兴地说:“企业离家不远,我每天下班回家,还能帮助妻子照顾母亲或种庄稼,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
天全县始阳镇兴中村三组村民高仕蓉,是当地一个饭店的老板。因为饭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她的生活也越来越宽裕。
曾经有段时间,高仕蓉的饭店因为菜肴味道一般,而难以吸引食客,生意一直很惨淡。
高仕蓉想外出打工,可又觉得自己岁数偏大,怕找不到工作,而且不能照顾家。在与丈夫思来想去之后,高仕蓉还是决定继续经营小饭店。
在2007年11月,高仕蓉参加了天全县始阳社区居委会举办的烹饪技术培训班。
通过认真地学习,高仕蓉的烹饪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做出的饭菜也色香味俱全,因此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小饭店的生意,也一天好过一天。
高仕蓉的饭店生意很是兴隆,她和丈夫每天都忙不过来,还请了小工。
高仕蓉高兴地说:“饭店营业额是以前的两倍,除了自己的努力外,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阳光工程”的大力开展,让更多的家庭获得了欢乐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