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在当代的大型公共建筑里,悉尼歌剧院的情形,最为独特,要论名声响、构思奇、建筑之难、气象之壮,都要算它是头一号。它引发的是非争论,更是旷日持久,而且牵涉极广。当事者之一的建筑家耶尔恩·乌特松,直至今日,对当年往事,仍视为终生遗憾,不能释怀。

回首当年,悉尼这座新南威尔士州的都市,直到 50 年代,还不曾有过一座永久性的大歌剧院,也没有一个永久性的演出团体。悉尼人欣赏歌剧,长久以来,看的是外国剧团的访问演出。这与悉尼市的声望地位,大不相称。话虽如此,事实上,盖一座悉尼市自己的设备齐全的大剧院,早已有计

划,只不过实施起来,总是波折丛生,困难重重。到 1952 年,墨尔本的国立歌剧院,并入新南威尔士州的歌剧团,3 年后,州政府计划盖一座新悉尼歌剧院,向全世界征集方案。有 30 余国的建筑师,223 份设计图纸,参加竞赛, 结果却被年轻的丹麦建筑师耶尔恩·乌特松(Jorn·Vtzon),戏剧性地中得了头奖。

说戏剧性,因为乌特松的参赛作品,根本算不上正规制图,只不过是一张素描的示意草图,放大成照片而已,所以最初根本没有入选。

但是评委中有一位美国建筑师沙里宁,迟来一步,他审阅已选出的十份方案后,都不中意,于是逐一披检剔下的作品,一下子发现了乌特松的草图, 如获至宝。沙里宁祖籍芬兰,父子两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建筑师,参加评选的小沙里宁,更是第二代现代派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亏得他慧眼识珠,认准了乌特松的创意草图,将来必是非凡的杰作,方才有了今天这座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