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黄赌毒”根治常识

根治“黄赌毒”的思考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因“黄赌毒”诱发的犯罪率逐年上升,且速度越来越快。“黄赌毒”诱发犯罪,严重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青少年陷入“黄赌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诸如家庭不和;养而不教;教育方法不当;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行为不当,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不少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放松对学生的法制和德育教育。在一些地区和学校中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重视重点学校,轻视一般学校;重视高中教育,轻视小学、初中教育;重视智育,轻视思想教育;重视尖子生的培养,轻视大多数学生,漠视“差生”。学校管理不善,措施不力。学校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一般未成年人在十四五岁时,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是不平衡的,性成熟和人格成熟不一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抓紧这一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性知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从大量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中可以看出,受不良文化影响并导致违法犯罪的情况触目惊心。不少人犯罪纯粹是对一些影视镜头的刻意模仿,尤其因“黄赌毒”而诱发犯罪的青少年则多为影视里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所诱惑。涉嫌性犯罪的几乎全部观看过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

四、青少年自身方面的原因

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交友不慎,误入歧途;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等。

警惕“黄赌毒”的侵袭

“黄赌毒”是社会的“毒瘤”。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决禁止卖淫嫖娼,赌博和吸毒,彻底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成为世界上的“无毒国”。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落后的社会沉渣,西方腐朽没落思想、生活方式也乘虚而入,“黄赌毒”现象又死灰复燃。

“黄赌毒”病疫的蔓延直接而严重地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干扰家庭幸福安宁,破坏社会秩序的稳定,冲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青少年学生要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增强法制观念,警惕“黄赌毒”的诱惑,自觉防止“黄赌毒”的侵害,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代新人。

根治“黄赌毒”的对策

一个人的教育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因此,优化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对于青少年远离“黄赌毒”,健康成长是关键。

一、优化家庭环境

优化家庭环境,让青少年在“第一课堂”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亲子观、成长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应做到要求上宽严适度,目标上难易相当,方法上循序渐进。

二、优化学校环境

优化学校环境,充分发挥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和老师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老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三、优化社会环境

优化社会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要做到“严打”与“严管”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所谓“严打”,就是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涉及“黄赌毒”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所谓“严管”,就是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坚决查处含有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残忍的有害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坚决查处宣扬色情、暴力的玩具、饰品,坚决截断色情口袋书、有害卡通画和淫秽光盘的销售渠道和网络。

所谓“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就是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惩处。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就能够筑起一道抵御“黄赌毒”侵袭的牢固防线,让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预防“黄赌毒”的措施

我国现在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比较复杂,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上长期形成的重学生文化成绩,轻学生道德品德提高的应试教育影响还未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些都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现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之势。

同时,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娇惯溺爱、任意放纵或打骂等,都可能促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由于青少年学生是一弱势群体,也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的“黄赌毒”预防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黄赌毒”预防教育,是全民法制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全民普法水平的提高;没有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就无法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针对现在学生法制意识不够强的这一新情况,学校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黄赌毒”预防教育,认真开展学生的“黄赌毒”预防教育工作。为增强“黄赌毒”预防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应制订如下计划: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切实加强对学生“黄赌毒”预防教育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黄赌毒”预防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学校要做到“两落实”,即落实课时、落实教师。

1.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识水平,将“黄赌毒”预防教育内容分解到各年级、各学期,做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目标,实现教育内容的序列化。

2.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或事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用身边的事例学法、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想学、爱学。

3.在教学中讲述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掉进“黄赌毒”的陷阱之中。

1.在学校内部,要建立教育管理网络,形成教育四条线,即德育工作线、少先队工作线、教学管理线、后勤服务线,实行全体参与,全员育人。

2.学校、社会、家庭紧密配合,建立起全方位的社会育人网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黄赌毒”预防教育渗透,形成强大的正向合力。

3.是加强阵地建设,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学校要建立德育室、法制教育室,法制教育长廊,法制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展室、板报等,充分利用广播、录像、图片等,进行法制宣传,使法制教育工作有声有色,形象感人,学生置身校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把“黄赌毒”预防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之中,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要充分利用“两会”(晨会、班会),“两活动”(队会活动、课外活动)进行“黄赌毒”预防教育。

5.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能力。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警校共建,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行机制,把“黄赌毒”预防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培养现代文明学生。

总之,学校应增强“黄赌毒”预防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远离“黄赌毒”观念的形成,实现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保持校园内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和推动“黄赌毒”预防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

网络“黄赌毒”的治理

互联网上“黄”色横行、“赌”气成风、“毒”品泛滥。网络是虚拟社会,但在现实中的真实犯罪就在以网络为载体传播。“黄赌毒”诱发的犯罪率逐年上升,且速度越来越快,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黄赌毒”诱发犯罪,严重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网络,简单地理解,就是利用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对内容进行录入管理,再动态地从数据库中提取,然后根据事先约定的模板经接入服务系统显示到Web(或Wap),最后供上网者用计算机(或手机)中的IE进行最终的复制阅读,从而互相进行信息交换。概念中的“内容录入管理和提取及事先约定的模板、计算机中的IE进行最终的复制阅读”等,其实就是软件的功能,因为它们都必须依靠软件支持才能完成。因此,网络主要是由服务器和数据库、宽带(广义就是接入服务系统)、软件、计算机(或手机)等四大部分组成。我们要治理网络,就从这四大组构着手,则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一、加强网民监督力度

服务器的使用对象就是网站,网站如果没有服务器,它想录入与输出的数据和内容就无法贮存,所以各县市级以上政府应该建立服务器备案制度和健全服务器的监管机制,制定和完善监管办法。

严格控制接入服务营运商不得为未经备案的服务器提供接入服务,严肃查处涉嫌庸俗、反动、欺诈、暴力、赌博等内容的服务器,尽可能从根源上消除不良信息和“病毒”;监管机构还应设立举报窗口,通过各种传媒形式进行广而告知,公开接受广大网民举报监督,并对举报有功者给予一定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促进网民监督力度,形成“病毒网页,人人监管”的局面。

二、开通“绿色上网”服务

我国网站接入服务商主要有“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四大机构,国家应出台“接入服务商‘一把手’接入服务负责制,接入控制措施和奖罚条例”等政策法规,以至有效地斩断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以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传播途径,把好服务器接入关。

同时接入服务营运商要不断更新相应的监控设备和技术手段,开通“绿色上网”服务和服务热线,为宽带用户过滤“黄赌毒”等网站,限制上网、聊天、游戏等时间,全方位保护网民的上网行为和净化网络空间。

三、开发“绿色”软件

引进和培养网络专业化技术人才,通过研制和开发先进的防范病毒传播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软件技术,以源源不断的新成果,大力推广和应用到网络的各个领域,为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监控与管理、拦截和过滤不良信息作坚不可摧的技术后盾。

此项工作职责应纳入科技和信息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中,以确保软件产业的发展、推广和应用。

总之,治理网络“黄赌毒”,必须依靠切实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和长期额度的政府投入,加强实施行业管理力度,号召和发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广大网民参与治网,共同构筑一道强有力的“防火墙”,这样才能长远地将网络的糟粕拒之防火墙之外!

抵制网络黄毒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思想比较单纯,容易被引诱,被利用,因此,面对防不胜防网络黄毒,最好是搞好预防工作。凡事预则立,未雨绸缪要胜过亡羊补牢。很多观点,往往先入为主,早期和提前的健康上网教育,上网方法的教育,对于正确面对黄毒赌非常重要。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有思想,有激情,有活力,辨别力相对较强,但并不是已经成熟得百毒不侵,因网络黄毒而犯罪的也不在少数,及时跟上教育,打好预防针,相当必要。这就需要着重在“提前”这个关键词上,跟上对学生的健康上网教育。

一是教会学生从网络的“正面”切入。这点很重要。现在很多孩子的上网启蒙是在网吧,是在网络老板和不良伙伴的诱导下,从不健康的游戏、聊天、视频、图片切入的,为的是让他们沉迷,以便网络老板赚取更多的金钱。而这一点,很可怕。正如我们对孩子的性教育,如果不提前跟上教育,让孩子感知性的神圣纯洁,而让他们从地摊文学、网络文学中去“补课”,无疑同样是可怕的。

二是跟上对学生的性教育。当学生有了健康的性知识,在网络上遇到黄毒时,就会多少“见怪不怪”,那种不健康的想入非非程度就会大大缩减,甚至没有。让每一个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明白了两性的特点和差异,学会了在两性交往中自然、大方和文明,这是预防和面对网络黄毒的深层举措。

三是开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知识培训班。让网络的正面而强大的作用发挥出来,让每一个学生知道网络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强大的正面的作用,懂得,会用,擅用,是强大的助手,而非邪恶的帮凶。

但是,任何教育,必须考虑方式方法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那种形式主义的灌输,要不得。那种面对学生的网瘾,斥责、批评甚至棍棒相加的办法,更是大错特错。那是教育者和家长的黔驴技穷。治疗网瘾,疏强过堵。良药苦口,我们可以加上糖衣。忠言逆耳,我们可以采取尽量顺耳的方式。智慧和方法,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四是跟上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教育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让先进思想的东风,压倒腐朽思潮的西风。让学生理解网络黄毒、沉迷游戏之所以存在的“潜在原因”,那就是利益驱使。让他们知道那是不良人群利用这些电子海洛因,做成“鱼饵”,诱你上钩,目的是为了榨取利润。五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思想引导。要抵制网络黄毒,健康的心理素质很关键。积极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加强学风建设,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在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网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

六是建设好足可以满足学生上网需求的学校网络阵地。要切实敞开学校网络教室的大门,不收费,不打烊,满足学生的网络需求,让公办的网络阵地强大起来,不要因为不能满足需求,而把学生“驱赶”到校外的黑网吧去,从而逐渐让私办的黑网吧没有了生存空间,进而有效地减少人为的黄毒诱导因素。

手机黄毒的彻底根治

解决手机黄祸,必须要下猛药出重拳才能根治。

根治的办法,应该想想当年治理传染病SARS。对付传染病有3种根治办法,一是消灭毒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用疫苗。

从办法三——疫苗看,增强青少年对黄祸抵抗力谈何容易,嘴上吹一吹牛尚可。未成年人的这种抵抗力难以普遍具备。

从办法一——消灭毒源看,黄色网站不难消灭,只是看是不是真心去消灭。

服务器在境外的,不难屏蔽,应该拿出对付邪教等反动组织的信息的屏蔽手段。

服务器在境内的,更容易对付。为了下一代,应该动用搜索、锁定电子对象的技术手段,就能够锁定和杜绝境内黄色信息源。而且,应该实行严刑峻法对付黄源。

最有效的是办法二,切断传播渠道。人类至今不知道多年前祸害全球的传染病SARS毒源何在,也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但是,广州在全城杀灭传播链条当中的果子狸以后,恶性传染病SARS绝迹,就是明证。

手机黄祸再铺天盖地,再隐蔽,都有一个躲不过的要害,这就是网络传播渠道。这就如同火车跑得再快也离不开铁轨。对于电子传播渠道,使用电子技术手段完全能将黄祸蔓延的渠道(相当于铁轨)阻断。代价只不过是网络运营商少赚一点黑心钱。

网络运营商与传播黄色信息有直接责任。因为,他们明知黄色信息在自己网络任意传播而提供渠道,尤其是与黄色毒源一起对营业收入分成,这无异于分赃。

怎样才能杀灭手机黄祸传播渠道当中的“果子狸”?看来需要网络运营商的直接参与,还要看他们是否真心实意地去做。

2009年1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针对一些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就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动进行专项治理。而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一系列的行动,对深受黄毒之苦的普通民众来说,是天降福音。

一、手机网站制作传播黄毒会受到严厉惩治

这种惩治并不是你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关一家网站再开一家那么简单,会追究到人,从制毒源头上打蛇七寸。

二、移动等运营商也会发挥很关键的作用

实际上,黄毒在手机平台上的泛滥,本应该是要受到移动的扼制的。你把黄色资源拷进U盘塞入信封,是不会流到别人手机里面去的。大多数的黄色资源,还是通过运营商的手机在线服务进行传播。但从现在开始,运营商的责任也明确了。你与顾客的交易是第一道口子,怎么可以只收收钱就高枕无忧呢?怎么可以顾客找上门来你说不关你的事呢?因此运营商们必须要监督你的房客在租的商铺里干什么,卖的什么。如果从事不良勾当,你得制止或者联合政府部门整治,任何权利都是有对应的义务的。

三、也就是最后的防线——手机用户

当某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被黄毒侵害时,去投诉或者反应情况也再不会像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如果是手机网站上传过来的,你就去扫黄办举报;如果是在小店铺里充值时店主收费给拷进去的,那更可以联系公安部门抓获不法分子。

不容置疑的是,若如我们所愿,运营一方负起责后,强力监管下的手机平台上主动传播的黄色信息必定会大大减少,这也是此次扫黄举动关键中的关键。毕竟作为一个服务商,考虑到顾客的全面利益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警惕书滩黄毒的侵袭

中小学生正是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新生事物的年龄,一些不法商人正是利用青少年的这一心理特点非法牟利。北京某中学读初二的小雪(化名)在学校附近的一动漫屋花5元钱购买了一本名为《变形金刚外篇》的漫画书,因为当时店里正在搞清仓处理,原本20多元一本的漫画书,当时只卖5元,因此很多学生都在现场哄抢,好多人怀里都抱着好几本,小雪根本就没有时间在现场细看里面的内容就买回了家。

小雪本打算看看主人公惩治坏人的英姿,没想到买回家的却是一本不堪入目、充斥色情画面的“黄书”。

据了解,与涉黄漫画书共同侵害学生的还有一些充满色情描写、携带方便的口袋书,这些颇为流行的“精神毒品”正在学校周围的小书店中涌动,毒害着中小学生纯洁心灵。

暗藏色情内容

小雪非常喜欢看《变形金刚》的动画片,但电视里的动画片不全,所以一直希望能够买一本该片外篇的漫画书,多看一点原版的漫画图片。当时在一堆特价的图书里,她一眼就看中了这本书,当时看着封面是变形金刚的像,就没想那么多,付了5元钱就拿回了家。

回到家小雪翻了两页《变形金刚外篇》后,发现书内出现了接吻、性爱等不健康的画面,里面的人物甚至一丝不挂地出现在了画面上。看到这些漫画,小雪觉得很奇怪,自己在电视画面里根本没有看到过这些镜头,否则自己也不会买这本书。随后,她找到了书店的老板,老板却轻描淡写地说:“书就是这样的,我又没有逼你买,你自己看中的,书肯定不能退。”

对于老板的蛮横态度,小雪很气愤:“如果当初知道书里都是这些色情的画面,我怎么可能买呢?谁会想到变形金刚的封面下还藏着这些画面呢?这和黄色书刊根本没什么区别!”

事实上,这本所谓的动漫书,没有任何出版单位,书内有大量色情的画面,一些人物的动作也是不堪入目。这本200多页的书内,除了开始的两页还有一些变形金刚的图片外,其余几乎全是少儿不宜的内容。

学生无意购买

在世面上,只要是电视里热播的一些动漫片,书店里的同名漫画书就会脱销。一些学生几乎每天光临学校附近的书店,抱租借的十几本漫画书来换新书,甚至有学生一个上午就能趁上课时间看完六七本漫画书。对于一些含有色情内容的漫画书,有些学生是无意中购买的,可还是有个别学生竟是冲着这些色情内容进书店选书籍。

一位初一学生曾经打算买一本漫画书回家临摹,于是就买了一本当时最流行的日本漫画书回家,本来以为可以临摹一幅逼真的人物画到同学前展示一下,没想到回家以后就发现里面都是些色情的画面。翻遍了300多页书,就没找到一张合适的图片临摹,后来这一计划只能放弃。为了不让父母产生误会,他赶紧把书扔掉了。小雪和初一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一旦发现购买这类内容不健康的书籍,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或消毁,以免在学生中间或在社会上流传。

据调查,漫画类的色情书在学生中很流行,不少同学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就只能租,一般租以后也就在路上看看。另一些同学在购买这类书后,一般都不敢带到学校里,只能放在家里偷偷看。有些男生在私下交流时,也曾经说到自己购买了漫画书,里面暗藏了一些色情的内容。有些学生是故意买这类书,因为有漫画作封面,所以往往能瞒过父母和老师。

有些学生承认现在学校附近的书店都会卖一些“比较刺激”的图书,吸引学生购买,有的就干脆就用刺激的画面做封面,那些书的名字一看就知道里面有色情的内容。书店的老板一般不会把这类图书放在柜台上,但是看到一些经常购买或者租借的学生,老板就会主动推荐一些“新货”。这类书一般大家即使看了都会心照宣,还会相互掩护,生怕让老师或者家长看到。

社会有关部门应多建一些能吸引孩子的健康书市和学习场所,同时严惩这些黑心商家,家长要多花时间关心孩子。全社会应一起努力,莫让孩子再迷失方向!

青少年网络戒黄

网络黄毒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制止网上黄毒泛滥,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从健全法律、发展技术、提高公民素质以及加强国际协作等几个方面入手,还互联网络一片蓝天。

一、提高分辨能力

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品位和素质,增强他们对黄毒危害性的认识,家庭、学校、舆论机构应教育青少年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网上色情的警惕,发现有害信息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扩散,避免黄毒的漫延。

网络色情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它有市场,因此从消费源头进行控制是打击网络黄毒的关键。

二、通过监控控制色情内容传播

网络黄毒令人工的监测和检查防不胜防,如果“网吧”统一安装了网络信息净化器,对点击有害网站者提出警告,如果再次点击,系统将向监控部门报警,从而限制未成年人观看色情内容,保护儿童免受黄毒祸害。

三、网络自律

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只单纯依靠政府介入会产生监控困难,因此行业内部应建立调控机制、投诉机制等,通过行业自律规范网上内容,以减少未成年人接触有害信息的机会。

四、重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作用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采取必要措施如监测、安装过滤软件、建立内容分级功能等,以尽可能避免未成年人在家中或其他场所接触不良信息。

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恰当、安全地使用网络,在校园计算机上安装过滤和阻碍技术,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性教育,指导未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社会各界共同防范未成年人观看、浏览、传播色情淫秽物品信息的不良行为,动员青少年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

五、严厉打击网络色情犯罪

运用法律加强管理,对色情网站的经营作出严格限制,严厉打击。我国已通过加快互联网络法律建设使网上扫黄工作逐步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正确轨道,对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查阅、复制、制造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根据具体情节给予行政制裁或刑事处罚。

关于根治裸聊的思考

根据警方破获的众多裸聊案件分析,裸聊人群主要有三种构成:一是精神空虚,为了追求自身的感官刺激;二是开办色情裸聊网站和组织色情淫秽表演的不法分子,为吸引网站人气和点击数,以吸引广告,也就是以牟利为目的者;三是以裸聊为诱惑,搞网络诈骗和实施其他网络犯罪者。

绝大多数网民都是被一步一步操纵、诱惑进行裸聊的。在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网民“夫妻秀”、“用心良苦”在某网站第二服务区通过“踢人”、“关房间”、“诱惑”、“指挥”等手段,鼓动安排其他网民进行淫秽表演,而网民“夫妻秀”利用其房主的管理权限,本人也在该聊天室内进行了淫秽表演。

据公安部门分析,类似这样的网站经营形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是以聊天和色情表演为诱惑,吸引游客进入聊天室内进行观看,当聊天室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由本聊天室管理者将聊天室入口加密。若游客要继续观看进一步的淫秽、色情表演内容,则必须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注册成为VIP会员后方可继续观看表演。

许多色情网站在首页页面上以“视频裸聊”、“电视联盟”、“视频联盟”的形式出现,诱使网民通过手机注册。网民手机一注册,就会被每月收费30元,但实际上正式进去以后,才发现该网站里面并不能进行裸聊,这种利用互联网裸聊进行诈骗的不法行为现在相当普遍。

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网络犯罪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而这个年龄段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有上网习惯。

同时,从净化网络环境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角度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视频聊天室设立主持人,并招揽会员,组织网上淫秽表演,严重污染网络环境,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裸聊不是儿戏,对于正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这类犯罪尤为值得警惕。对从事这方面的不法人员来说,这是犯罪行为。

从警方提供的资料看,在已经被抓获的多名涉案嫌疑人中,绝大多数是20岁以下的少男少女,最小的刚满16岁,有的还是某知名大学的本科毕业生。

社会学家认为,网络色情犯罪虽然没有凶杀案那样血腥,但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尤其是对青少年,他们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和抵御能力比较差,一旦沾染色情网站这种精神鸦片,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健康的网络环境关系到整个下一代的成长。不能因为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是在网上发生,我们就让它在网上消失,这更需要在网下打击。实际上互联网使犯罪分子有了更多的犯罪机会,但也让这些违法犯罪分子有了更多的网上暴露的机会,对于公安部门来说,这实际上多了一个网上追击和打击的机会!

现在很多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都深陷于裸聊而不能自拔,一些人还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一些性格比较孤僻的青少年一次裸聊可能改变他的一生,裸聊的影响更大,危害更深,可谓是“精神鸦片”。从社会层面说,对此必须坚决打击。

裸聊被人录像敲诈、甚至出人命的案子已不是少数,裸聊真是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从2005年9月份开始,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信息产业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利用裸聊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的专项行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警方成功破获了一批利用互联网视频聊天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的违法犯罪案件,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关闭清除了一批淫秽色情网站。

专项行动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有效治理还远未成功。因为为了逃避打击,许多色情网站已经将服务器转移到境外,加大了打击的难度。

目前网上裸聊一种是在网上集体视频聊天,另一种是点对点“私密”进行。

尽管法律法规制定上有些滞后,但是我们必须加大对裸聊的治理力度。有关部门应加强调研,尽快从制度上和管理上对裸聊等网络不良行为予以打击。同时,在网络文化的构建上,应注意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真善美”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积极的、向上的文化不去占领网络这个阵地,消极的东西就必然甚嚣尘上。

提升青少年的“抗逆力”

在这个网络纵横的时代,互联网是学生获取资料最便捷、最有效的渠道。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城市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己查阅资料,以补充、延伸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于是,为了学习,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机会也越来越多。而浏览过程中,一些恶意、淫秽的内容有时便会侵入。因此,家长对孩子上网常常是一百个不放心。

“我的孩子绝对是个好学生,但她单独上网时,我是既放心又担心。因为我知道,她肯定不会去上不好的网站看不该看的东西,但我不能保证那些东西不进来影响她。真是无奈呀!”一位家长道出了自己的苦恼。

虽然一些学校用的局域网采取了防护措施,如通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网络中心链接到外网,可以过滤有毒内容。但是,现在学生在校的时间表往往都是排得满满的,并且大多数中学除了信息技术课都不提供学生上网的机会,查阅资料和拓展性的学习只能在家里完成。于是,当今都是家长们“挺身而出”力保孩子安全上网。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有关网络对青少年成长起负面影响的报道也不断增多,似乎让人谈“网”色变。许多数字和案例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网瘾青少年往往伴随厌学、辍学、生理或心理的疾病,甚至有各种形式的犯罪。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单纯的“堵”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疏”和“导”方为解决之上策。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理解当今时代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但同时必须采取措施来规范网络的应用,教会孩子们辨别信息。

从国家层面采取行动净化网络是一种防范措施;对青少年自身来说,合理地利用网络也是一个方面。因为那些网络成瘾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受到淫秽色情等毒害的“高危人群”。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田国秀提出,近年来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抗逆力,成为一种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

所谓抗逆力,是指个人具有的某些特质或能力,使个人处在危机或压力情境时,能发挥健康的应对策略。要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帮助学生优化成长环境,使家庭、学校、社区的各种资源和谐匹配、优势互补;推动学生以正向的心理能量与周边资源的良性互动,达到适应性、恢复性、抗压性、胜任力等方面综合发展。

青少年戒黄对策

一、社会预防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道德教育,培养世纪新人。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增进身心健康。如开展安全守纪知识教育、法制教育等。

提供健康精神产品,净化文化娱乐场所。组织中小学生告别“三室一厅”,即:电子游戏室、录像放映室、台球室和歌舞厅。

创建“青少年维权岗”等,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二、学校预防

适应时代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净化教书育人环境。

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三、家庭预防

提高家长素质,改进教育方法。创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习教育理论、家教方法,促进家庭和睦,减少家庭破裂。

加强代际交流,缩小代际差异。

引导子女慎重交友,增强自立意识。

注重子女品德教育,增强道德法制观念。

四、自我预防

自我预防就是要自我教育,要力行十戒:戒娇、戒奢、戒惰、戒骄、戒贪、戒散、戒假、戒妒、戒黄、戒毒等。

青少年戒赌对策

青少年戒赌是全社会的大事,社会各界应共同负起责任,一起帮助青少年彻底戒赌。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远离赌博活动。

一、学校主导

2005年,教育部曾明确提出将“有无学生参与赌博活动”列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督查的重点内容,纳入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的评比指标体系进行考评。

在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创建中,应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现有学生参与赌博或学校房产、设施被利用从事赌博活动的,一律取消安全文明校园评选资格。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小学校长、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参与赌博活动。

二、学生自律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赌博活动。

三、家长辅助

同时,将禁赌教育作为家长学校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好对学生家长的禁赌宣传教育工作,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灵活运用校内橱窗展览、黑板报、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赌博活动的危害性,教育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赌博活动“既害人又害己”的本质,自觉抵制赌博活动。

中小学教师要正身垂范、严于律己,树师德风范,做文明公民表率,不参与网络赌博、六合彩等非法彩票赌博及赌球赌马等赌博活动,不纵容家人参与各类非法赌博活动,不做任何有损于教师形象的事。

学校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开一次主题班会”、“上一堂法制宣传课”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打击赌博警示教育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竞争和环境的压力下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有效预防学生沾染赌博恶习、沉溺赌博。

青少年戒毒常识

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一般应包括三个阶段:脱毒—康复—重新步入社会的辅导。

一、脱毒

为减轻吸毒者停掉毒品后出现的戒断反应,给予戒毒者以药物治疗或控制其出现的戒断反应的过程叫脱毒。脱毒是戒毒治疗的第一步和基础。

二、康复

脱毒后,吸毒者仍存在心理依赖和一定的身体依赖,对毒品的渴求和稽延性戒断反应仍要持续很长时间。所以,要对戒毒者在脱毒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以巩固脱毒效果,克服心理依赖。

三、帮教

是指在完成上述两个阶段后,重点帮助戒毒者为重返社会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准备,如开展帮教,教他们如何社交、求职、处理家庭关系和应付生活中的压力等,激发其抗拒毒品的觉悟与决心,并在他们走出戒毒所后建立固定的联系,进行定期的随访和检查。

青少年戒毒方法

一、自然戒断法,又称冷火鸡法或干戒法

是指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仅提供饮食与一般性照顾,使其戒断症状自然消退而达到脱毒目的的一种戒毒方法。其特点是不给药,缺点是较痛苦。

二、药物戒断法,又称药物脱毒治疗

是指给吸毒者服用戒断药物,以替代、递减的方法,减缓、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的痛苦,逐渐达到脱毒的戒毒方法。其特点是使用药物脱毒。

三、非药物戒断法

是指用针灸、理疗仪等,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反应的一种戒毒方法。其特点是通过辅助手段和“心理暗示”的方法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痛苦达到脱毒目的。缺点是时间长,不彻底。

四、控制复吸

戒毒过程中最难的问题就是复吸,有些吸毒者通过药物或者强制戒毒后重新走向社会,这个时候经常会有以前一起吸毒的同伴或者是贩毒者继续勾引已戒毒者重新吸毒,很多人忍受不住诱惑,很可能会有继续吸毒的行为,而且一旦复吸,再戒更加困难。

中学生吸毒现象透析

一、导致中学生吸毒的主要原因

1.受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或家庭教育失当。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的时期。他们充满热情,富有朝气,但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尽心培育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据调查,吸毒的中学生多数都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则是直接受家长的影响染上毒瘾的。他们的父母,有的整天忙于挣钱,根本顾不上孩子的教育;有的则对孩子娇生惯养,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还有的更是吃喝嫖赌,染上毒瘾,毁了自己,毁了家庭,也毁了孩子。

2.危险的好奇心和对毒品的无知。

中学生思想敏锐,少有保守思想,好奇心强,敢想敢做。但由于其年少无知,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在许多新事物面前,一旦把握不好,非常容易走入误区。在遭遇毒品之前他们很少懂得毒品的知识,即使知道“毒害”二字,但毒在哪里,害有多深,却一片茫然。

相反,他们听人吹什么“吸毒可以让人飘飘欲仙”,“想什么来什么”,“没有一切烦恼,精神特爽”等,往往信以为真,产生找一找“感觉”的强烈欲望。

3.群体之间交叉感染。

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好交往,喜欢成群结伙。但他们中有不少人自认为已经长大,什么都懂。对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不以为然,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个性独立。

特别是某些差生由于成绩不好,升学无望,在家被家长责备,在校被老师嫌弃,因而对学校、对老师、对家长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常常三五个人混在一起,讲什么“哥们义气”、“姐妹情深”,崇尚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他们当中,一旦有一个人吸毒,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4.学校教育管理存在偏差。

目前的中学,基本上都还是应试教育,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在于提高升学率。为了完成升学目标,教师们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自己的教学负担,很少有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学生的道德品质。

甚至有的学校及教师不愿意也没有精力去顾及调皮的差生,对其旷课,逃学不闻不问,任其混迹于社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染上种种恶习,其中包括吸毒。

中学生吸毒,也与不少学校不重视反毒教育有关。尽管国家已根据我国严重的毒情形势,根据吸毒逐渐低龄化的特点,将毒品知识教育纳入了教学大纲,并作为教材发到各个学校,但多数教育部门并未予以充分重视。

有的学校即使发现有学生吸毒,为了应付上级的达标检查,不是与公安机关及时联系,妥善处理,而是令其转学,致使新的污染产生。

二、中学生吸毒的特点

1.群体性。这些学生从不一个人在家里单独吸毒,都是四五个人在偏僻场所租一间房子作为大家吸毒的聚合点。初吸时,往往是你一口,我一口,一两个月后就进行注射,常常是两三个人合用一根针管。买毒品的钱也是大家凑齐买一小包来共用。吸毒后就躺在一起瞎吹昏睡。每吸一次毒,就相聚一次,而且是相对固定的几个人。若一个人进了戒毒所,其余的都要去探视。而该人一出戒毒所,几个“药娃”又会相聚一块,致使该人很快复吸。

2.隐蔽性。染上毒瘾后的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人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孤僻,以前的所有爱好和兴趣都会丧失,更不思学习,成天只想有毒品来缓解毒瘾。他们会主动回避老师,把自己与班上表现好的同学隔离开来,只和老师不喜欢的差生及“药娃”交往。而这种交往,通常只是为了打听和发展新的“药娃”。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和家长往往不易发现他们在吸毒,难以及时加以阻止和教育。

3.忧虑性。吸毒的学生上瘾后,情绪往往会逐步低落。初开始吸毒时,他们会觉得有一种“自豪”感,认为自己敢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东西。但随着毒瘾的加大,尤其是发现自己开始变瘦,而且对什么都失去兴趣以后,他们又很快会陷入一种忧虑乃至绝望之中。他们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忧虑,只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由于这种忧虑困扰他们本已十分孱弱的心理,故每天相聚时,谈论最多的就是诸如“谁吸毒而死”,“谁吸毒、贩毒而被抓”、“谁吸毒而倾家荡产”之类的话题。但在一番关于“忧虑、惧怕”的议论后,他们仍会自暴自弃,铤而走险,继续堕落。也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不健全的人格导致他们更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致使毒瘾难戒,恶疾难除。

4.反复性。吸毒的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而且几乎都尝试过自己戒毒。他们当中,有的相约到外地去戒过毒;有的不上学,躲在家里戒过毒;有的自愿进过戒毒所;有的被送强制戒过毒;还有的被家长发现后,强用铁链之类套在家中,由家长陪着戒毒。但结果是,几乎没有人戒毒成功。

他们说,每次吸毒后都希望并告诫自己是最后一次,但总是没有最后一次。往往是戒了一个星期或十来天以后,“药娃”一碰而又开始吸毒。这样反复多次,他们也就失去了信心,陷入绝望之中,只能顺其自然,活一天算一天。

三、对中学生吸毒的预防

1.提高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加大对中学生的禁毒宣传力度。

吸毒是一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要消灭这一现象,单靠一纸命令和分管部门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提高全社会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尤其要提高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认识。

对于教育部门来讲,由于直接面对庞大的中学生群体,必须按国家的有关要求,将毒品教育纳入教学日程,向学生宣传毒品预防知识,使学生从小就了解毒品,懂得毒害,自觉远离毒品。只有真正做到提高学校老师的禁毒意识,在校园内开展禁毒宣传、禁毒教育,才能在中学生心理构筑一道抵御毒品的防线,才能保住校园这一方净土。

2.开办学生戒毒点。吸毒的中学生年龄小,涉世不深,若是与其他成年人一起戒毒,不仅难以收到效果,反而会使这些学生染上其他社会恶习。

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选择一所医院或一所学校,专门建立学生戒毒点,根据吸毒学生的特点,实施专门的生理和心理治疗,力求做到学习、戒毒两不误。对经过脱瘾治疗后的学生,戒毒点应进行追踪调查,并由学校、社会(指地段、公安部门)、家长三方面联合管理教育,将帮教落实到人,严格控制学生吸毒源的扩散和复吸。

3.加强对流失生的管理。学校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搞清楚流失生的流失原因。如果发现有吸毒行为的学生,不可采取放任自流或令其转学的不负责任措施。应该积极与公安部门联系,采取妥善措施,有效地隔离毒源。对吸毒学生不能采取歧视态度。他们是受害者,应受到学校、老师、家长、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4.加强对引诱、强迫中学生吸毒的教唆犯的打击力度。中学生年少无知,抵御力弱,经不起诱惑。因此,公安、政法机关在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同时,应加大对引诱、教唆中学生吸毒案件的侦破力度,对教唆犯予以严惩,并在学校广泛宣传。从而斩断伸向学生的毒掌,杜绝流向校园的毒源。

青少年戒毒对策

一、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近几年,每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后,全国运用各类宣传机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很有成效。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要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间加强毒品危害性和远离毒品的宣传教育,使毒品的危害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1.抓好禁毒宣传的专题教育。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毒品的性能、种类、危害及预防的各种知识,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辐射到全社会。

在青少年中间尤其是在学校里开展禁毒宣传和教育。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将毒品教育纳入教学课程,把禁毒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从小了解毒品的危害,自觉地远离毒品。

2.抓好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要常抓不懈,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墙报专栏、文艺演出,宣传我国政府关于走私、贩毒、制毒的处罚决定,使青年学法、知法、守法,在心理上自觉地筑起一道抵御毒品的防线。

二、切实抓好禁毒的具体工作

抓好禁毒工作,不仅要从理论的高度充分认识,还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

1.杜绝毒品的来源。要严厉打击各种毒品的犯罪活动,具体包括走私、制作、贩卖、运输等。我们只有真正地清除了毒品的滋生地,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毒品的蔓延。

2.成立禁毒的专门机构。对于已经染上毒品的青少年,要利用戒毒机构帮助他们戒毒,早日脱离毒品的控制和毒害。

我国的戒毒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强制戒毒所。主要对注射毒品成瘾的人,通过强制措施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二是劳教戒毒所。凡戒毒复吸的,查获后送劳动教养所,进行劳动教养戒毒。三是自愿戒毒机构。

3.加大对毒品犯罪打击的财政投入,注意打击毒品犯罪中的国际合作。我国的近邻“金三角”(缅北)和“金新日”(阿富汗)是毒品生产的源头。毒源在境外很难控制,我们要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与境外缉毒部门加强联系,交流缉毒经验,以便有效地打击跨国贩毒集团,堵塞国际贩毒集团的通道。

三、全方位地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

1.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教育家长不仅要注意自身的言传身教,自觉地抵制和远离毒品,更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对自己的子女做到不纵容、不溺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注意对文化娱乐市场的整顿。目前毒品销售与文化娱乐结合,毒贩到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去销售摇头丸,毒害青少年。

3.加强社区的防毒和法制教育。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中的共同体,每个人都要受到这个特定环境风气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搞好社区建设,丰富社区精神文明的内涵,鼓励青少年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提高生活的质量,及早对试探性吸毒者进行干预、控制。

4.在学校开展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全面的素质。在未成年人的吸毒者中,多数是因各种原因辍学或失学的少年。从客观上讲,这与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教育方法的不当有关系。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搞清楚辍学的原因,加强对其管理,如发现有吸毒行为的学生,要做到既不歧视,也不放任自流,应该帮助他们有效地隔离毒源,远离毒品。

另外,有关部门还要配合学校采取措施,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及时处理学校周边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网络色情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有市场,因此从(  )进行控制是打击网络黄毒的关键。

2.组织中小学生告别“三室一厅”,即(  )、(  )、(  )和(  )。

3.我国的戒毒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  ),二是(  ),三是(  )。

4.中学生吸毒的特点有(  )、(  )、(  )、(  )。

二、问答题

1.青少年陷入“黄赌毒”的原因有哪些?

2.根治“黄赌毒”有哪些对策?

3.青少年戒毒可采用哪些方法?

4.什么是抗逆力?

5.学校对学生“黄赌毒”预防教育工作应采取哪些措施?

6.对网络“黄赌毒”的治理应该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