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毒品基本认识

毒品的认识

毒品是人类的公敌、全球的公害,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宁。近几年来,在我国已绝迹30多年的吸毒现象,又在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下沉渣泛起。吸毒人数在迅速增多。在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

毒品正猖狂危害着我们的社会,危害着我们的青少年。禁绝毒品,扫除毒害,是关系着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关系着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品。

一、危险的好奇心和无知心理的诱导

青少年思想激进,少有保守思想,对于未知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旦把握不好,很容易失足。据深圳戒毒所统计,1991年至1995年收戒的3006人中,因好奇心而染上毒瘾的占70%。

一家报纸的调查显示,竟然有73%的中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尝尝毒品。”

好奇心的强弱程度是与外界环境的刺激相关的,越是政府明令禁止的,越是能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毒品买卖活动一般都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即使看到,也多是电视、电影中的镜头,绝大多数人没有体验。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在别人的唆使和引诱下,青少年很容易走上吸毒的道路。另外,有些人还存有侥幸心理,明知吸毒的危害,但经不住别人的劝诱,竟天真地认为尝尝无妨,即使成瘾也能戒掉,结果以身试毒。

云南戒毒中心1999年调查表明,当熟悉的人向你提供毒品时,认为吸一口不会上瘾的竟占75%。

二、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地方,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培养。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受家庭因素影响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父母本身有吸毒的行为。孩子看到父母吸毒,耳濡目染,便由模仿到吸毒成瘾。在这种家庭里,父母是最大的教唆犯。

2.家庭结构残缺或破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如父母离异,使青少年缺少情感交流的环境,感情长期压抑,容易产生反社会的越轨行为。

广东省1999年查获的吸毒人员中35.7%是由于家庭破裂或家庭关系紧张造成精神空虚,最后坠入毒潭的。

3.家庭教育方法的失误。吸毒的青少年多数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父母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则过分地溺爱,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有的粗暴管教。

无论是暴力式、放纵式、还是教唆式的教育,都会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青少年吸毒与犯罪中,有87.5%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是人生阶段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最“危险的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容易出现逆反、对抗等心理,是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与依赖最为错综复杂的时期。这个时期又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情感上的急风暴雨”期,正体验着人生最激烈的情绪变化。

这一时期,人最易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不法分子的影响,很容易误入歧途。目前社会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错误的观念引导。

不少吸毒青少年在“享乐主义”的错误观念引导下,认为吸毒是一种高级的享受,是有金钱和地位的象征,他们以吸毒为荣,相互攀比吸毒。在吸毒人员中,这种盲目效仿“时髦”、寻求个人感官刺激的违法犯罪心理普遍存在。

四、个人交友的不慎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然要和周围的同类发生关系,形成各种各样的联系,如血缘关系、工作关系、地缘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而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人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交友在人生道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上一个好朋友,可以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产生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交上一个坏朋友,就有可能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是误入歧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吸毒青少年的情况来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交友不慎,才走上吸毒歧途的。据武汉市戒毒中心调查,第一次吸毒时的毒品由朋友提供的占81.9%,可见交友不慎对青少年吸毒行为影响有多大。

毒品的分类

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

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

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

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生理依赖性的药品,如鸦片类。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流行较早的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毒品的种类

一、海洛因

海洛因是半合成的阿片类毒品,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主要来自“金三角”,也就是缅甸、泰国、柬埔寨三国接壤地带,有的来自黎巴嫩、叙利亚,更多的来自巴基斯坦。产品的颜色、精度和纯度取决于产地。

白色的来自泰国,既纯又白的来自黎巴嫩,褐色的或淡褐色的来自叙利亚、巴基斯坦或伊朗。后来根据用途和纯度不同又分出“2号”、“3号”、“4号”海洛因。

用海洛因静脉注射,其效应快如闪电。整个身体、头部、神经会产生一种爆发式的快感,如“闪电”一般。2~3个小时内,毒品使用者沉浸在半麻醉状态,唯有快感存在,其他感觉荡然无存。心醉神迷过后,别无他念,只对白粉感兴趣,一心只想重新吸白粉。这就是“沉醉”。由于快感很快消失,接着便是对毒品的容忍、依赖和习惯。

随着使用毒品时间的迁延,需要越来越多的毒品才能产生原来的效应,不然过不了瘾。毒品耐受量不断增大。此时,一旦切断白粉进入体内,成瘾后的戒断症状十分剧烈,痛苦难忍的折磨正等待着他。对“闪电”的留恋,而对戒断的痛苦体验,使吸毒者身陷毒潭,身不由己,难以自拔。此时已适应了毒品的身体,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毒者精神和身体慢慢开始崩溃。

二、杜冷丁

杜冷丁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地美露。其盐酸盐为白色、无臭、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作为人工合成的麻醉药物,杜冷丁普遍地使用于临床,它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痛、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1/8,作用时间维持2~4小时。毒副作用也相应较小,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均较轻微,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及过量使用等问题。

杜冷丁的滥用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毒品问题之一。据上海戒毒康复中心的调查,部分人是从治疗某些疾病而逐渐上瘾的,但大多数吸毒者滥用杜冷丁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

杜冷丁有一定的成瘾性,连续使用1~2周便可产生药物依赖性。研究表明,这种依赖性以心理为主,生理为辅,但两者都比吗啡的依赖性弱。停药时出现的戒断症状主要有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不适、流泪流涕、呕吐、腹泻、失眠,严重者也会产生虚脱。

三、K粉

K粉是氯胺酮的俗称,英文Ket amine,属于静脉局麻药,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潜力。近年来在一些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发现了氯胺酮的滥用现象。2001年5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局将氯胺酮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四、美沙酮

美沙酮又作美散痛,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其盐酸盐为无色或白色的结晶形粉末,无臭、味苦,溶解于水,常见剂型为胶囊,口服使用。美沙酮在临床上用作镇痛麻醉剂,止痛效果略强于吗啡,毒性、副作用较小,成瘾性也比吗啡小。

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多次出现非法服用美沙酮的吸毒者,特别是一些原来吸食、注射海洛因或杜冷丁的人,一旦中断药物供应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便会服用美沙酮替代。口服美沙酮可维持药效24小时以上,但由于它的作用比海洛因弱,故只要能重新获得海洛因,这些吸毒者又会转而复吸海洛因。

五、大麻植物

大麻在我国俗称“火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原产于亚洲中部,现遍及全球,有野生的,有栽培的。大麻的变种很多,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之一。大麻的茎、秆可制成纤维,籽可榨油。作为毒品的大麻主要是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大麻类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THC)。

大麻类毒品分为三部分:

大麻植物干品:由大麻植株晾干后压制而成,俗称大麻烟,其中THC含量为0.5%~5%。

大麻树脂:用大麻的果实和花顶部分经压搓后渗出的树脂制成,又叫大麻脂,其THC的含量为2%~10%。

大麻油:从大麻植物或是大麻籽、大麻树脂中提纯出来的液态大麻物质,其THC的含量为10%~60%。

大量或长期使用大麻,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主要症状是:

造成神经障碍。吸食过量可发生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等,对人产生敌意冲动或有自杀意愿。长期吸食大麻可诱发精神错乱、偏执和妄想。

造成记忆和行为损害。滥用大麻可使大脑记忆及注意力、计算力和判断力减退,使人思维迟钝、木讷,记忆混乱。长期吸食还可引起退行性脑病。

影响免疫系统。吸食大麻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造成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毒、细菌感染。所以大麻吸食者患口腔肿瘤的多。

吸食大麻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比一支香烟大10倍。

影响运动协调。吸食大麻过量时可损伤肌肉运动的协调功能,造成站立平衡失调、手颤抖、失去复杂的操作能力和驾驶机动车的能力。

六、鸦片

鸦片为医学上的麻醉性镇痛药,是从一种草本植物——罂粟中提炼出来的。

罂粟,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一般种植在海拔300~1700米的地方,其植株约高1.5米,每年二月播种,四五月份开花,花呈白、红、紫等颜色,每朵花有4个花瓣,其叶子大而光滑,呈带有银色光泽的绿色,当其果实成熟时,花瓣自然脱落。罂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鸦片制品的原料,从罂粟中可得到像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等毒品。

鸦片有生、熟之分。生鸦片的获取,是用小刀将罂粟的蒴果轻轻划破,搜集其白色乳汁,暴露于空气中,由于氧化作用,乳汁干燥凝结后变成褐色,有些品种则呈黑色;可制成圆块状、饼状或砖状。

生鸦片一般表面干燥而脆,里面则保持柔软和有黏性,具有强烈的、令人作呕的气味,有点像氨味、陈放的尿味,味很苦。为保持湿润,通常用玻璃纸或塑料纸包装。

生鸦片中除了15%~30%的矿物质、树脂和水分外,还含有10%~20%的特殊生物碱。这些生物碱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吗啡类生物碱,其中又包括三种成分,1.吗啡,在鸦片中含有10%~14%;2.可待因,这是吗啡的甲醚,在鸦片中含1%~3%;3.蒂巴因,在鸦片中约含0.2%。一类是罂粟碱类生物碱,在鸦片中的含量为0.5%~1%。一类是盐酸那可丁类生物碱,在鸦片中的含量为3%~8%。生鸦片需进一步加工处理后,方可供吸毒者使用,可吸鸦片即熟鸦片。

一个烟瘾不大的吸烟者每天吸10至20次,而烟鬼每天得吸百余次。当前最普遍的吸食方法,是一下吃上一两个小鸦片丸,或把鸦片溶于水中,注射其溶液。有些吸烟者还把鸦片燃烧后的残渣保存起来,以备犯烟瘾时重新使用。

如果吸烟太多,人会变得瘦弱不堪,面无血色,目光发直发呆,瞳孔缩小,失眠,对什么都无所谓。长期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因而人体的整个衰弱使得鸦片成瘾者极易患染各种疾病。吸食鸦片成瘾后,可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造成呼吸抑制而死亡。

七、冰毒

冰毒即脱氧麻黄碱methamphet amine,为甲基苯丙胺的一种,属某丙胺系列的效力强大的兴奋剂。因其形状呈白色透明结晶体,与普通冰块相似,故又被称之为冰毒,亦称为“艾斯”。

冰毒为1919年首先由一名日本化学家研制合成,194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或用于治疗麻醉药过量、精神抑郁症及发作性睡眠等,亦被用作遏止食欲药以治疗肥胖症。

由于冰毒可消除疲劳,使人精力旺盛,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日本曾被广泛用于疲惫的士兵和弹药厂的工人提神。大战结束后,冰毒已成为日本最为流行的毒品。

八、摇头丸

继鸦片、杜冷丁、吗啡、海洛因、大麻等毒品在我国出现后,1996年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型毒品“摇头丸”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治安。其传播速度之快始料不及。服用者大多是涉足舞厅的青少年,引发的社会问题极为严重。

摇头丸20世纪90年代初流行于欧美,是一种致幻性苯丙胺类毒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有幻觉和暴力倾向,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具危险性的毒品。

九、吗啡

吗啡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1806年为德国化学家F.W.A·泽尔蒂纳分离出来。作为鸦片的主要有效成分,吗啡在鸦片中含量为7%~14%。由于纯度关系,吗啡的颜色可呈白色、浅黄色或棕色,可将其干燥成结晶粉末状,也可做成块状。吗啡味道微酸。因其极易吸水,故作为毒品用的吗啡一般需用聚乙烯或赛璐玢包装,以保持其干燥。

吗啡是从割罂粟的蒴果收集的生鸦片或者从罂粟秆(鸦片罂粟的蒴果和茎的上半部分)中提取的。后一方法避免了鸦片膏的生产,限制了非法交易的规模。目前世界上用于医学目的吗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

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药用其盐酸盐、硫酸盐、醋酸盐和酒石酸盐。具有镇痛及催眠作用,其镇痛作用是自然存在的化合物中无可匹敌的,因而一直被视为解除剧痛最有效的传统的止痛药,一般可用于肾绞痛和胆结石、转移癌所致的剧痛及其他镇痛药无效的疼痛。具有镇静作用,可缓解机体因外伤性休克、内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某些消耗性疾病(如伤寒的某些类型)所引起的疼痛。吗啡最通常的给药方法是注射,以便迅速生效,但口服亦有效。用药后可见欣快感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肠胃系统的副作用。吗啡还有催吐作用,是一种全身抑制药。其最大缺点是易成瘾。

吸食吗啡,可产生人体上的一系列副作用。在神经中枢方面,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格的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惬意和欣快感觉;在大脑皮层方面,可造成人的注意力、思维和记忆功能的衰退,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引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幻觉;在呼吸系统方面,因吗啡能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改变呼吸的自动控制,因而大剂量吸食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吗啡的极易成瘾性,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毒物癖,从而迫使吗啡瘾者不断地增大剂量以期收到相同的吸食效果。

戒绝吸食吗啡,会伴随着明显的身体症状:流汗、颤抖、发热、血压高、肌肉疼痛和挛缩。这些紊乱构成了戒绝吗啡后的综合病症。

十、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种微细、白色结晶粉状生物碱,具有麻醉感觉神经末梢和阻断神经传导的作用,可作为局部麻醉药。

可卡因由古柯树叶中提取。古柯树是一种常绿灌木植物,广泛地生长在南美洲地区,尤其是在秘鲁、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国。古柯树两年可采摘4次树叶,平均每片古柯叶中含可卡因生物碱0.5%~1%。

几百年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印第安人一直就有咀嚼古柯叶的习惯,用以增加力量,消除疲劳,增强耐饥渴的能力。到21世纪初,可卡因的功效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滥用它的情况逐渐增多,以后很快发展为一种震撼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毒品。

非法制作、贩卖的可卡因一般有三种类型:坚硬块状,大量销售的往往是此种可卡因。薄片状,此种可卡因一般纯度较高,被吸毒者视为可卡因精品。粉末状,这往往是用于零售而被稀释的可卡因。

毒品的特点

毒品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市场,世界各地屡禁不止,是与其独特的特点分不开的。我们只有认识了它,剖析了它,才能有效地控制它,禁止它。

一、生理依赖性

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功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二、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恢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一而再、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三、对人体机理的危害

我国目前出现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肽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

四、对市场的浸透力强

据北京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钩。

一是社会、学校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毒品对青少年的引诱力是相当大的。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饮料、啤酒中放置冰毒或摇头丸的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加上娱乐场所管理混乱,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社区工作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因而造成青少年涉毒问题愈演愈烈。

二是受毒品暴利引诱,毒品犯罪分子猖獗。我国已处于毒品的四面包围之中。

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与境外贩毒分子勾结,致使毒品犯罪呈现职业化、扩展化、武装化、国际化的趋势。毒品滥用、多样化和制毒、贩毒、吸毒一体化,加大了禁毒工作的难度。

如广东警方破获贩运的冰毒一年竟达5吨之多,可见毒品犯罪何等猖狂。毒品犯罪分子的手段之一,是利用一些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为他们走私贩运毒品,以他们年龄小,处于无刑事责任和只承担相对刑事责任及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段,可以逃脱罪行为诱因,引诱他们参与犯罪活动。

这样一来,一些青少年不仅仅自己成为毒品犯罪的受害者,同时也成了毒品犯罪的“害人者”。

五、对社会极具诱惑

构筑拒毒心理防线——正确把握好奇心,抑制不良诱惑。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好奇是青少年的共同特点,对于没有体验过的东西,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愿望。

但是,一定要明辨是非,把握好奇心。面对毒品,一定要态度鲜明,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以好奇为由去尝试,要自觉抑制不良诱惑,千万不要吸食第一口。

六、破坏人体健康

无论是哪一种毒品,都可以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血红蛋白减少,各种生理机能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当前,吸毒人员趋向低龄化,吸毒方式趋向静脉注射,毒品原料向海洛因蔓延,对吸毒者的危害更为剧烈。

毒品经吸食或注射到人体后,能破坏人体的消化系统,使消化系统功能失调;能破坏人的内分泌系统,使人反应迟钝,神经衰弱、失眠;能破坏人的生殖系统功能导致畸胎、死胎、流产……吸毒过量还会使人中毒死亡。

有确凿的资料表明:静脉注射毒品是艾滋病在我国产生和传播的主要渠道,海洛因依赖者的平均寿命一般在30岁左右,吸毒者一般在长期吸毒后8至12年死亡,平均死亡率高于正常人群的15倍。可见,让人能“飘飘欲仙”的“白面”,实际是严重损伤人体毁灭生命的“白色恶魔”,是人类的杀手,是世界性的公害。

毒品上瘾原因

一、生理因素

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了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达到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

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二、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环境能否获得毒品,社会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哪些人易成为毒品的俘虏,社会法律对毒品的态度等。

三、个人心理因素

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在不同性格的人当中易冲动,对社会常规模式具有反抗性,以及对挫折忍受差者这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的危险度,即具有较高的滥用药物成瘾的易感性。

海洛因毒品具有舒适和欣快感的药理学特征。吸食海洛因毒品初始有一种强烈的欣快感,实践表明,多数成瘾者第一次吸毒后就有浑身困乏、非常难受的感觉,而渴望第二次吸毒,从而导致成瘾。

因人已适应了药物,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依赖。因此说吸3次海洛因就会上瘾是有大量例证的,那些认为偶尔吸一下海洛因无所谓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毒品成瘾问题,往往是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毒品的危害

吸毒会使家庭、社会、国家都造成巨大的危害,青少年吸毒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具体原因如下:

一、对家庭造成危害

凡亲属中有吸毒者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这个家便不称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着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严重境地。吸毒者丧失了自身劳动能力,也严重破坏着生产力。

1.吸毒导致了吸毒者自身发生疾病,从而最终完全丧失了劳动力,这必然给家庭造成严重经济负担。

2.吸毒往往导致家庭暴力与犯罪,这又必然破坏家庭的和睦,甚至导致家庭的破裂。

3.一些吸毒人员会把毒瘾“传染”给家庭成员。大量案例说明,很多吸毒者都是从丈夫、兄弟及其他亲属那里获得毒品,从而沾染恶习的,有的甚至出现了全家吸毒的现象。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家庭的彻底毁灭。

4.父母吸毒,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无论是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还是家庭的破裂,都必然给儿女造成伤害。

二、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据联合国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数字,世界上吸毒人员超过5000万人。每年有几十万瘾君子因吸毒丧命。全球毒品交易额达8000~10000亿美元,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毒品消耗着人类的财富,使全世界每年有1000亿美元化为灰烬。

1.为了与毒品作斗争,各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美国为例,自1981年以来政府每年平均投入3亿美元用于禁毒教育、治疗和研究项目,1989年布什总统又提出320亿美元的扫毒计划,此外还每年另拔10多亿美元援助拉美国家的禁毒、扫毒。

在东南亚,缅甸政府近年来仅用于戒毒的费用就已高达数千万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我国在挽救、治疗吸毒者、开展禁毒教育和科研、加大缉毒力度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开设的600多个戒毒所,年戒毒能力已达10万多人次的事实就是一个证明。

2.吸毒者大都无意从事生产劳动,不能创造社会财富,即使还在劳动、工作,也极易发生种种意外事故。据报道,美国吸毒者的生产事故要比常人高出3~10倍,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有260亿美元。

我国吸毒严重的西南边境地区曾出现过农田荒芜、工厂停工的情况。严酷的事实表明,凡是吸毒严重的地区,劳动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经济状况因此而急剧衰退。

3.毒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各种化学配剂,同时排放出有毒的“三废”物质,破坏了自然资源,污染了生态环境,有的已造成严重的后果。玻利维亚环保部门1990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全国每年由于生产、制造可卡因而倾入河中的有毒废渣、废水已达3.8万吨,使水生物、植物大量死亡,农田被污染,农作物受到毒害,最终将影响人的健康。该报告还预计数年之后该国肥沃的查帕瑞平原将变为有毒的荒漠。

我国华南、华东沿海的部分城镇还出现了境外贩毒组织渗透入境,与境内不法分子互相勾结,非法加工、生产冰毒,严重污染环境的案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吸毒者吸食、注射毒品,需要大量的金钱,吸毒者面对这样高额的费用和强烈的诱惑,会丧心病狂、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进行抢劫、盗窃、诈骗、贪污、卖淫甚至杀人等违法犯罪活动,许多瘾君子五毒俱全,给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危害。大量事实证明,吸毒已成为诱发犯罪、危害社会治安的根源之一。

1.诱发财产型违法犯罪。财产型违法犯罪是指以强烈的物质占有欲为动机,以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用非法手段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取公私财物占为己有的违法犯罪行为。如走私、抢劫、盗窃、贪污、诈骗等。吸毒者常和刑事案件联系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支付昂贵的毒品费用。

2.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所有的吸毒者都希望发展新的吸毒者,因为这样,可以把自己本来已经高价买来的毒品用更高的价钱卖给新的吸毒者,用赚来的黑钱买更多的毒品。这种做法,在吸毒者队伍中普遍称为“以贩养吸”,由此,不仅导致了更多的人陷入毒窟,还导致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及强迫他人吸毒的犯罪现象的蔓延。

3.“以淫养吸”,道德沦丧。一些女性吸毒者在丧失了劳动能力,耗尽家庭财产之后,仍不能控制强烈的觅毒欲望,当无钱买毒品缓解毒瘾时,她们就会无所不为,甚至走上出卖自己肉体赚取毒资的悲惨之路。

四、对青少年的危害

毒品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概括起来可以用12个字来表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毁灭自己。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各种皮肤病、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艾滋病。百年前就有诗曰“剜骨剃髓不用刀,请君夜吸相思膏(相思膏,即鸦片)”。

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的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2.祸及家庭。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卖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3.危害社会。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

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缉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目前我国流行滥用的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多发生在娱乐场所,西方社会称之为“舞会药”或“俱乐部药”。

“舞会药”的滥用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主要在夜总会、酒吧、迪厅、咆哮舞厅中被滥用。

20世纪90年代后,“舞会药”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势头,滥用群体从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和一些精神堕落群体蔓延至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社会各阶层,“舞会药”滥用种类越来越多。

根据此类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舞会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包括甲基苯丙胺(我国俗成“冰毒”)和可卡因;

第二类是致幻剂,包括植物来源和化学合成的,代表物质有色胺类(如裸盖菇素)、麦色酰二乙胺(LSD)、苯烷胺类(如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己哌啶和氯胺酮);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我国俗称“摇头丸”);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氟硝安定、γ-羟基丁丙酯和酒精。

毒品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毒品犯罪往往与黑社会、暴力、凶杀联系在一起,是许多严重刑事犯罪和治安问题的重要诱因。各地由毒品问题引发的刑事案件普遍增多,竟占全部刑事案件的70%到80%。

截至1998年底,全国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639例,其中,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的近70%。据专家估计,全国每年由毒品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

我们不能不清醒地意识到,毒品犯罪形势严峻,禁毒斗争任重而道远。毒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肆虐横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震撼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家庭和个人。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吞噬着人类的一切文明和希望。

网络、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变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方面又影响和腐蚀着人们的心灵。色情、赌博、毒品等有害信息乘隙传播,部分学生逃学泡网吧、电子游戏厅,沉溺于网络和电子游戏,荒废了学业、损害了身心,有的甚至走向吸毒犯罪和参与淫秽活动的深渊。

吸毒引发的疾病

专家指出,吸毒对于身体、心理上的伤害不容忽视,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容易造成各种吸毒并发病。

一、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居吸毒并发症的首位。吸毒可引发呕吐、食欲下降,抑制胃、胆、胰消化腺体的分泌,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时间一长,造成吸毒者普遍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吸毒者,到最后大都骨瘦如柴。

二、损害呼吸道

零售的毒品中大都掺入了滑石粉、咖啡因、淀粉等粉状杂物,吸食后可引起肺颗粒性病变、肺纤维化、肺梗塞、肺气肿、肺结核等肺部感染。由于海洛因具有镇咳作用,当吸毒者肺部病变时,并无明显咳嗽等表现,易掩盖病情,往往临床上发现吸毒者有肺部感染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

三、易患各种性病

吸毒者大多是性乱者,尤其是女性吸毒者,大多滥交、卖淫,极易交叉感染各种性病。

四、感染性疾病

不消毒的静脉注射易引起皮下脓肿、蜂窝组织炎、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

五、损伤血管

静脉注射毒品,可引起局部动脉栓塞、静脉炎、坏死性血管炎和霉菌性动脉瘤等。

六、损害神经系统

如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感染性神经炎、细菌性脑膜炎等。

七、造成性功能障碍

男性多表现为阳痿、早泄、射精困难;女性多表现为闭经、痛经、停止排卵、性欲缺乏和不孕。吸毒孕妇分娩婴儿死亡率高。

八、精神病症状

由于毒品的作用以及吸毒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吸毒者多出现人格改变和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如自私、冷漠、社会公德意识差,有的还会出现幻觉冲动,发生攻击行为,自残、伤人或自杀。

九、肾脏疾患

如急性肾小球性肾炎、肾衰竭和肾病综合症等。

十、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英文缩写是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最后导致死亡。

目前,全世界尚无一种有效的手段治疗和控制艾滋病,故被称之为“世界超级瘟疫”。吸毒易导致艾滋病的传播,是因为吸毒者之间常常共用一支注射器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

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  )是人类的公敌、全球的公害,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宁。

2.(  )为医学的麻醉性镇痛药,是从草本植物——罂粟花提取出来的。

3.我国目前出现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  )。

4.毒品上瘾的原因有(  )、(  )、(  )。

二、问答题

1.中小学生受到毒品的危害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2.毒品具有哪些特点?

3.毒品的危害有哪些?

4.吸毒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