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树木类

1.巨杉树

常绿针叶乔木,树冠塔形,树皮呈红棕色,最高可达76米,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松科植物(寿命在3200年左右)所以称其为“世界爷”系杉科,巨杉属。又名:世界爷,北美巨杉。在原产地高达100m,胸径达10m,干基部有垛柱状膨大物;树皮深纵裂,厚30~60m,呈海绫质;树冠圆锥形。冬芽小而裸;小枝初现绿,后变淡褐色。叶磷状钻形,螺旋状排列,下部贴生小枝,上部分离分离部分长3~6mm,先端锐尖,两面有气孔线。雌雄同株。球果椭圆还,长5~8cm,种磷钝形,顶部有凹槽,幼时中央有刺尖,发育种磷有种子3~9;种子长圆形,淡褐色,长3~6mm,两侧有翅,球果次年成熟。子叶4(3~5)。强阳性树,生长快,而树龄极长。播种繁殖,但幼苗容易生病害。

园林用途

阳性树,生长快,而树龄极长。播种繁殖,但幼苗易生病害。我国杭州等地引种栽培,可作园景树应用,为世界著名树种之一。巨杉,是所有树中最粗大的一种。位于内华达山红杉国家公园中的“谢尔曼将军”至少已有3200年的树龄,也有可能达到了4000年。它不仅是最大的红杉,而且也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并且尚存活着的生物。树高83米,树干围长24米。

在美国克拉马斯有一棵树名叫“大教堂树”,从同一根系长出了9棵树,围成一圈,就像一座大教堂。加利福尼亚人有时挑选此地举行婚礼。红杉能从树桩上重新再长出。当伐木工人用红杉给自己筑小木屋时,所用的原木会长出幼苗,于是经常要修剪房屋,好像修剪树篱一样。世界爷Sequoiadendrongiganteum(Lindl.)J.Buchholz,或称为巨杉,属柏科。主要分布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西部。平均可长到50到85公尺,直径约5到7公尺。纪录中树高最高可达93.6公尺、直径最大可达8.85公尺。其中一棵叫"雪曼将军树"的树,其体积达到1,489m³,是地球上最大的单一有机体。最老的世界爷根据其年轮可达到3,200岁。我国江苏南翔曾发现过两株。

2.柏树

柏树名字的由来

柏树斗寒傲雪、坚毅挺拔,乃百木之长,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柏在国外是悲哀和哀悼的情感载体,所以柏树总是出现在墓地。古罗马的棺木通常用柏木制成。希腊人和罗马人习惯将柏枝放入死者的灵柩中。而中国人在死者的坟上及坟地栽柏是寄托一种让死者“场面不休”的愿望。柏数学名Cupressaceae,系引申自Zyparissias(赛帕里西亚斯)。希腊神话载,有一名叫赛帕里西亚斯的少年,爱好骑马和狩猎,一次狩猎时误将神鹿射死,悲痛欲绝。于是爱神厄洛斯建议总神将赛帕里西斯变成柏树,既不让他死,又让他终身悲哀,柏树的名字即从少年的名字演变而来,柏树于是也就成了悲哀和哀悼的象征。

柏科植物的通称,裸子植物门,松杉纲的一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形或刺形,在枝上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有时在一株树上兼有鳞叶和刺叶、称异型叶。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于枝顶或叶腋。雄球花具3~8对交叉对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6花药,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每珠鳞腹面有1至多枚直生胚珠,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球果球形,成熟开裂或肉质合生成浆果状,发育种鳞有1至多个种子;种子周围具窄翅或无翅。22属,约150种,分布南北两半球。我国有8属,29种,广布全国。木材具树脂细胞,无树脂道,纹理直或斜,结构细密,材质好,坚韧耐用,有香气,可供建筑、桥梁、舟车、器具、文具、家具等用材;叶可提芳香油,树皮可提栲胶。多数种类在造林、固沙及水土保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科通常分为3个亚科。侧柏亚科:球果种鳞木质,当年成熟、开裂,种鳞不为盾形,主要有侧柏属、崖柏属、罗汉柏属和翠柏属;柏木亚科:球果次年成熟、开裂,种鳞木质、盾形,主要有柏木属、扁柏属和福建柏属;圆柏亚科:球果肉质球形,成熟不开裂,仅圆柏属和刺柏属。翠柏、红桧、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鲜崖柏、崖柏等列为我国首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在我国的园林寺庙、名胜古迹处,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参天,荫蔽全宇。生长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皇帝陵的庙院内的黄陵古柏,高达20米,胸围10米,传说为轩辕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历史。著名的台湾“阿里山神木”——红桧,高58米,胸径6.5米,材积504立方米,树龄3千多年。古人赞誉柏树为“百木之长”。孔子曾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孔子崇尚松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庙院内,至今古柏林立。

柏树家属中,著名树种有:

(一)侧柏

侧柏又称扁柏、香柏,常绿乔木,是我国特产树木。树皮灰色,小枝扁平,排列成复叶状,叶全为鳞片状,雌雄同株。花期4-5月。侧柏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毒气体具有中等抗性,吸滞粉尘的性能较强。中医以嫩枝、叶、种仁入药。枝叶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鼻衄、便血、尿血及慢性气管炎。种仁性平味甘辛,有安神、润燥的功能,主治失眠、便秘等症。用叶水煎外洗,可治漆疮、皮炎。侧柏的枝叶揉碎,有浓香,可提取芳香油。侧柏木材坚实、细致,有香味,是建筑、造船、制家具等的材料。

(二)刺柏

刺柏为常绿乔木,高达12米;树皮褐色,纵裂成长条薄片脱落;大枝斜展或直伸,小枝下垂,三棱形。3叶轮生,全为披针形,长12—20毫米,宽1.2—2毫米,先端尖锐,基部不下延;表面平凹,中脉绿色而隆起,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的边带宽;背面深绿色而光亮,有纵脊。球果近圆球形,肉质,直径6—10毫米,顶端有3条皱纹和三角状钝尖突起,谈红色或淡红褐色,成熟后顶稍开裂,有种子1—3粒。种子半月形,有3棱。

(三)地柏

地柏一般无直立主干,枝叶茂密,层次分明,叶小翠绿,四季常青,姿态雅致,寿命较长,易于造型。地柏适应性强,喜阳光也能耐阴,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微酸、微碱性土壤中均能生长。

(四)桧柏

又名圆柏,是柏科桧属的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老树广卵形。叶2型,幼树或基部徒长的萌糵枝上多为三角状钻形,3叶轮生,基部有关节并向下延生;老树多为鳞形叶,对生,紧密贴于小枝上;亦有从小一直全为钻形叶的植株。花雌雄异株,雄球花秋季形成,次年开放,花黄色;雌球花形小,球果次年成熟,浆果状不开裂,外被白粉。性喜光、耐荫,对土壤选择不严,要求深厚、肥沃、稍湿而排水良好的土质;深根性长命树种。

由于栽培历史悠久,为人注意,各地栽培的品种、变种很多,最常见的有:

1.球桧,为丛生圆球形或扁球形灌木,叶多为鳞叶,小枝密生。

2.金叶桧,栽培变种,植株呈直立窄圆锥形灌木状,全为鳞形叶,新生也全部为金黄色。

3.金心桧,栽培品种,为卵圆形无主干灌木,具2型叶,小枝顶部部分叶为金黄色。

4.龙桧,树形不规正,枝交错生长,少数大枝斜向扭转,小枝紧密多为鳞叶,仅有时几部萌生糵枝上有钻形叶。

5.鹿角桧,丛生灌木,中心低矮,外侧枝发达斜向外伸长,入鹿角分叉,多为紧密的鳞叶。

6.塔桧,树冠塔状圆柱形;枝不平展,多贴主干斜生,小枝密集,2型叶,以钻形叶为多。亦名圆柱桧。

柏树盆景的制作

柏树主要指侧柏,又名扁柏,扁松,属柏科侧柏属,为常绿乔木。干耸直,编辑树冠呈尖塔形,老杩为球形冠。树皮为浅褐色,呈薄处状剥落。树枝开展,大侧枝较少,斜向生长;小枝直伸,互相紧靠,合成树冠。叶为鳞片状,鳞叶两面均为淡绿色,有线斑,枝叶十分密集。3~4月开花,雌雄同株,单生,球花生于小枝顶端。果实肉质。种鳞顶端反曲,成熟后变木质,开裂,红褐色。种子长卵形,无翅。

柏树品种有千头柏:从生灌木状,无明显主干。金叶千头柏:为矮型紧密灌木,叶终年金黄色。洒金行头柏:叶为淡绿色。

柏树枝干苍细,气魄雄伟,树冠参差,枝叶低垂,四季常青,宛若碧盖,寿命长,姿态美,是重要的盆桩材料。

柏树原产于我国,为温带树种。喜光,但有一定的耐荫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也适应干冷及暖湿的条件。抗严寒,可在-25度条件下生长,在寒冷条件下叶变褐色。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生长。抗盐性能很强,在含盐量达0.2%的土壤中也能生长.耐干旱瘠薄,在山岩缝中也可生长.但也有一定的耐湿能力.根系发达,须根多,耐移植.寿命长,生长慢,泰山,曲阜等地多有两千年以上的柏树.柏树的繁殖主要采用播种法.种子保存期2年左右,一般11月采收,晒干贮藏,为能受潮。春季浸种后播种,2周后发芽。柏树先出的叶为针状叶,以后出鳞状叶,2年以后全部为鳞状叶。一般在幼年和青年阶段生长较快,成年以后生长速度中等而偏慢,老树生长更缓慢。

柏树病虫害主要有锈病,柏毒蛾和红蜘蛛等。

锈病:病菌侵入嫩枝,并在其歧视冬,小枝上病瘿成串,叶丛逐渐呈枯黄色,进而小枝死亡。防治方法:可于7~8月在树干上喷100倍等量式波而多液,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洒3次。在3~4月,可用1~3度石硫合剂。

柏毒蛾:发生虫害后,可以喷洒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柏树盆景的制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选择:柏树盆景材料的来源,一是采用播种法,从幼苗开始进行培育造型。由于小苗耐移植,易造型,可以按设计要求,逐渐进行加工,整型。虽然时间漫长,但制作的盆景比较理想。另一种方法是从野外挖掘。在自然界中有些老的柏树桩,经过数年风吹雨打。雷击有及动物或人为的破坏,形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断裂,有的中空,有的悬根,有的枯干,这些都是制作盆景的理想材料。柏树根系发达,尤其是须根丰富,挖掘时,可先断其主根,保留须根。地上部分要短截枝干,并前剪除簇生于枝干上的杂乱枝叶,以及秆长枝,并列枝,注意保留枯干。因柏树生长较慢,要尽量多保留枝条。挖掘时间以初冬以后和早春尚未萌发之前为宜。移植时要带土球,保护根系。无法带土球时,要尽力保证须根完整,并采用喷水,遮荫措施,要尽快上盆,减少离土时间。裸根移植可在雨季进行。

(2)审树定势:柏树不畏严寒,雪打冰冻,依然悴绿如常,故有松柏长青的赞誉。柏树盆景的制作,多突出其苍劲挺拔,气势雄伟的特点。有的古柏皮层已经剥裂,或者中空,但依然枝叶繁茂,雄姿不衰,这样的古柏可以制作成枯干式。有的树干自然倾斜,树皮斑驳极富苍古之气,可制作斜干式,并可根据枝干的状况确定独株或双干。有的古柏生长在山崖,山涧或石缝之中,树干从根颈部呈大幅度弯曲,似飞瀑直下,气势磅礴,可以制作成悬崖式。有的柏桩枝干盘曲,左弯右旋,势若游龙,形态奇特,自然,可以制作卧干式或蟠干式。有的根系外露或悬提,老根纵横,可以制作露根式盆景。总之,要根据柏桩的自然形态,顺其形势,夺其神韵,突出其性灵。

(3)修剪定型:柏树由于生长缓慢,一般不作重剪,多采用以培养为主,结合修剪调整的方法,使其具有自然神态,而又不呆板,生硬。柏树古桩具有旋转扭曲的特点,具有天然的韵律,独特的风姿。所以柏桩造型不采用旋扎方法,使树干形成螺旋式纵裂,呈现出优雅的弧形曲线。有的树桩的枝干和根枯朽,肃蚀,可以因势利导,随类赋形,并适当进行人工雕琢,达到顺其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效果。新挖的树桩,枝条比较杂长,过密的枝条,保留下垂及树冠下部枝条,抑制强枝,使主干与侧枝结构紧凑,分布自然,并可采用传统的绑扎,吊拉技术,按自然生长规律进行加工。

3.银杏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我国园艺学家们也常常把银杏与牡丹、兰花相提并论,誉为“园林三宝”,并把它尊崇为国树。

银杏树为高大落叶乔木,躯干挺拔,树形优美,抗病害力强、耐污染力高,寿龄绵长,几达数千年。它以其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受到世人的钟爱和青睐。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作诗咏曰:“银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宋代大诗词家苏东坡有诗赞曰:“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银杏树不仅以其俊美挺拔、叶片玲珑奇特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她适应性强,药用功效大,经济价值亦非常可观。银杏树的果实--白果,品味甘美,医食俱佳。经过加工之后,可以制成色泽鲜艳,气味浓郁,香甜可口的各种风味饮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银杏的根、叶、皮也含多种药物成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据研究,银杏类起源于石炭纪(3.45亿年)、银杏目起源于二叠纪(2.5亿年)以前,银杏属则起源于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现存的银杏其历史可追溯到7000万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纪早期)。到了白垩纪后期及新生代第三纪银杏逐渐由盛变衰,第四纪冰川之后,在中欧及北美等地的银杏全部灭绝,只在我国保存一种。银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跨越“有史时期”而生存下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这漫长的“地质时期”保持该物种的遗传稳定。

银杏的价值

1.银杏浑身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科、经济、药物和生态利用价值

银杏科研价值:银杏树是世界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第四世纪冰川以后成为我国独特的树种,在学术界一直被誉为“活化三古”。郭沫若称之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明的有生命的纪念塔”,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珍奇”,是“随中国文化以俱来的恒古的证人”。

2.银杏果价值:银杏果为上等干果,营养丰富,味道甘美,药食俱佳

(1)银杏果的食用价值:银杏种仁中含有淀粉、粗蛋白、核蛋白、粗脂肪、蔗糖、矿物质、粗纤维等,是高档滋补果品。

(2)药用价值:自古医食同源。银杏作为食疗用品,滋补保健已有悠久历史。

银杏叶价值:银杏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中国有关专业机构和药科大学等单位检测,其主要成分黄酮甙可达35%以上,总萜内酯可达10%以上,其中白果内酯可达3.5%以上,银杏酸<5ppm,干燥失重,炽灼残渣,重金属含量驻卫生学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3.银杏木材价值:银杏木材质地优良,易干燥,速度快,不翘裂,兼有特殊之药香味,素有“银香木”之称。切削容易,切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良好。胶粘容易。握钉力弱,不劈裂。常用于建筑、癫狂、镶嵌、各种雕刻工艺、高级文化和乐器用品以及工业特殊用具等。

4.银杏观赏价值:银杏树体高大,伟岸挺拔,雍容富态,端庄美观,季相分明且有特色。

银杏生态价值:银杏抗病虫害,耐污染,对不良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银杏树的特点

银杏,属仁杏科、银杏属,是裸子植物银杏纲中唯一存活下来的树种,为中国所特有,有活化石之称。

银杏,又名公孙树,是果树中寿命最长的树种。据西北农业大学孙云蔚教授考证,山东宫县定林寺的一株雌性银杏树,系商代所植,树龄已达3000年以上,树高24.7米,干周17.5米,树冠面积占地667平方米以上;现在,此树仍"枝叶扶苏,繁荫数亩,(1公顷=15亩)自干至枝,并无枯朽",年年结果,已作为重点文物进行保护。

银杏树生长缓慢,结果晚,但结果寿命极长。由种子播种繁殖的苗木,一般20年才开始结果,所以有公孙树之称;若用树干基部萌蘖分株繁殖,再经嫁接后,3~4年便可结果,结果年限最多可达3000年以上。

采用种子繁殖和自然生长情况下,干性很强,树冠高大,主枝分枝少;人工栽植的银杏树,为提早结果和管理方便,一般都控制树干不使过高,而使分枝向四周扩展。过去栽植银杏,干高多为2.5~3.0米;现在一般为1.0~1.5米,树干较矮,利于加速树冠生长,利于早果丰产,也利于管理和采收。

采用嫁接繁殖时,所用接穗不同,对树冠的发育和产量,也有不同影响。嫁接时,一般在1个砧木上接2~3个接穗,接穗成活后,先从接穗上抽生骨干枝,着生于顶端的骨干枝长势较强,可形成1~2个主枝,以后,这些主枝上再抽生枝条,形成多个向外扩张的分枝群,以后再继续抽枝,扩大成为树冠。

高干嫁接,基部抽枝少,先端枝条多,结果较晚;低干嫁接,基部抽生枝条多,树冠扩展快,结果早,产量也高。初嫁接的银杏树,年生长量较大,可达1.0米以上,以后便逐步减弱。

银杏的枝条,可粗分为长枝和短枝两种;根据枝条抽生的性质,又可分为:延伸枝、顶侧枝、细枝和短果枝等。

长枝,主要是延长生长和分权。

短枝,每年的生长量很微弱,叶片丛生,结果成束,落叶或采果后,短枝上留有鱼鳞状痕迹。

延伸枝,属于长枝类型,是从上年生枝条顶端的芽抽生的长枝,形成骨干枝的延伸长枝。

顶侧枝,是由顶端附近几个侧芽抽生的枝条,数量为2~4个不等,也是长枝类型,主要是增加主枝及分枝和形成侧枝。

细枝,常发生在去年的延伸枝中部,枝条细长而弱,往往下垂,每年也可由顶芽向前延伸,但少有增粗;细枝上也可发生弱小的短结果枝。

短果枝,是由延伸枝、顶侧枝或细枝中、下部的侧芽萌发而成。枝条较短,每年由顶端抽生的枝也很短,叶片成束着生,落叶后叶痕成鳞状,所以俗称鳞枝。

银杏每年只抽梢一次,无夏、秋梢之别;主枝、侧枝、副侧枝,都可抽生短枝,细枝上抽生的短枝,结果后容易枯死。

延伸枝和顶侧枝,生长3年以后,便成为结果基枝,第1年在叶腋中生有腋芽,第2年由腋芽抽生很短的枝条,有叶片5~6枚,冬季落叶后,便成为短枝台,上面的顶芽变为混合芽,第3年短枝台继续生长,腋芽开花,抽枝结果后,变为短果枝台。顶芽有苞保护,发芽后苞脱落,留有线状苞痕;叶痕为肾状,有2个突起,为维管束痕;花和幼果脱落后的痕迹略呈圆形;成熟果实采收后,果痕较大,也呈圆形。1个短果枝台的寿命,可长达10余年,根据苞痕可以看出短枝的年龄和每年结果多少以及着果的情况,因而也可以推测出历史上的大小年结果及隔年结果等情况。

不论延伸枝或顶侧枝,除了顶端数芽抽生长枝外,每节上的腋芽,都可抽生短枝,成为结果枝台,但枝条基部的芽,常因营养条件较差不能成枝而枯死,即是有的能成为短枝,结果数年之后也易枯死,所以,银杏树的层性明显,骨干枝也较为稀疏。

细枝的顶芽极易枯死,所以短枝也相当细弱,结果数年之后,粗度虽可增加,也可再生细枝,但仍不能延伸而增加结果枝台。

老龄银杏树的短枝,常有分歧现象,通常为单分枝和双分枝,少数也有三分枝,而且常在有大枝的主枝基部发生奶状枝,这种奶枝常呈筒状而向下垂挂。

银杏树很易发生萌蘖,萌蘖上的腋芽可以抽生枝条并一再分枝,形似树冠。银杏在结果期前发生萌蘖较多,尤其是在新嫁接的砧木上,下部更易发生萌蘖,成龄结果树发生萌蘖较少,可用于分株繁殖。

银杏为雌雄异株,雌雄花都着生在短枝上,这种短枝多由长枝中、下部的芽萌发长成,这种短枝需经2~3年的生长,叶片达5~6枚以上时,才能形成花芽。短枝的顶端是一个较大的混合芽,短果的连续结果能力很强,一般可达25年左右,30年生以上的短枝,仍有结果能力,但以3年生以上15年生以下的短枝结果最好,15年生以后开始衰弱。

短果枝的延伸能力很弱,年生长量仅0.2~0.3厘米,但中心生长点遭受刺激后,也可抽生长枝;短枝的顶芽遭受损伤或枯死后,短枝上的休眠芽还可萌发形成新的短枝。

在一个长枝上,可在同一年内形成若干个短枝,这些短枝除同龄外,其长势、结果能力和衰弱的时间也很一致。所以,在短枝衰老之前,可不必进行修剪,即是短枝的结果能力衰退需要更新时,也不必对每个短枝逐一更新修剪,只对同龄枝段进行更新即可。这是银杏不同于其他果树的独特之处。由此可见,银杏树的结果枝组稳定,生长量很小,连续结果能力强,易于培养,也易干更新。

银杏的发育枝少,对修剪的反应也不像苹果、梨那样敏感,长枝也能自然抽生短枝,所以,修剪较为简单。修剪主要是培养骨干枝,配置和调整结果枝组,理顺从属关系,调节枝条的平衡长势。

银杏的结果短枝是由长枝上的芽萌发而成,所以,长枝长势越壮,萌发的短枝也就越多,结果也越好,因此,修剪时应注意选留长枝;银杏树的隐芽寿命很长,而且较易荫发,萌发后也易成花结果,因此,银杏树更新也很方便;树冠内部和主枝下部,也不易光秃。这也是银杏树的特异之处。

银杏树的种植

1.播种育苗种子宜采收颗粒大,树龄在80年左右的母树最好,采收的种子去皮阴干。南方可以秋播,北方以春播为宜。苗床宜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沙质壤土。

2.利用萌蘖繁殖苗木在2月前后(北方化冻后)挖取基部半边带根的萌枝条,栽在苗圃里,直径1厘米至4厘米均可。此法容易成活。约10年左右即可开花结果。

3.扦插育苗在5月至6月份选用当年生软枝,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上留3叶至4叶,插入士中一半经常喷水,保证叶片不干,约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即可生根。

4.苗木移植银杏直径在5厘米以下可以裸根种植,6厘米以上一般要带土培。裸根栽植的苗木,当年是缓苗期。而带土坨的苗木当年能生长。小苗成行栽好后用水漫灌。而大树栽植,最好是栽前将坑中灌满水,待坑中水渗完后,将大树植入坑中捣实,让坑中的水返上来滋润根部。下次浇水宜在坑边挖引水沟盛满水,让水慢慢渗透到银杏的根部。千万不要大水漫灌,很多人移栽银杏不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干死的,而是泡死的。因为银杏的根系呼吸量大,大水漫灌,使根系缺氧窒息而发不出新根,根系逐渐腐烂。有些银杏即使死了,它的叶子还能展开,甚至第二年、第三年还能发芽,但是叶子很小,待它体内的营养耗光了,它才不发叶了。这就是银杏的“假活”现象。而有些银杏种下后第一年不发叶,甚至第二年也不发叶,如果掐皮,会发现皮是新鲜的,枝条也不干缩,这种树不一定是死的,说不定第三年就能发出叶子来。这种现象又称为银杏的“假死”现象。确定银杏假死还是假活,不能光看叶,重要的是看根。所以购买大苗,特别是从外购进的假植苗,一定要看根是否发黑,如果是,说明这苗是假活苗,再便宜也不能要。新鲜的苗应该是根的木质部发白,根皮略呈红色色和木质部紧贴。

5.苗木的管理

(1)银杏成活后无须经常灌水,北方地区,化冻后发芽前浇一次水,5月如果天气干旱,可浇一次水,因为这是银杏—年中的生长高峰期。到了秋天,8月中旬是银杏一年中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可浇一次水,两次灌水都可结合施肥进行。

(2)施肥:苗圃地施肥可在春、夏两季进行,春季在两行间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000斤至10000斤,然后用小型旋耕机旋耕一遍,使肥均匀捣入土中,大苗可开放射状沟数条,将有机肥和表土拌匀填入沟中,春季施肥如果量大,一年一次即可,量小则在8月中旬补施一次。

(3)修剪:银杏一般不用修剪,因为银杏新梢抽发量少,即使是苗圃里的苗木,也应尽量地保持多的枝叶,以利其加速增粗。将要出售苗木的前一年,将1.8米以下的枝条剪去,经过一年的生长,可将剪口长满,表皮光滑,枝干直立。

(4)中耕:适当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条件,中耕对银杏的须根起到了修剪作用,可以刺激更多的须根萌发,中耕的次数春秋各一次即可。

(5)防病治虫:银杏的病主要是幼苗期的立枯病。大田里苗木的主要虫害是金龟子幼虫(蛴螬)。幼苗期注意通风排湿,疏松表土,喷施波尔多液,防止立枯病。防治蛴螬的办法是尽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在施肥时,全园喷施一次3911农药500倍液,然后旋耕一遍,将喷施过药的肥料,旋进土里。另一种办法是将麸皮、米糠等拌湿后,拌上敌百虫药,用桶装两天,让其充分吸收了农药后,撒进地里,然后中耕。还有一种办法是每隔10米左右,埋一堆枯草,枯草上经常浇些水,每隔两个月掀开枯草,下面会有许多蛴螬,集中杀灭。

(6)结果树的培养:银杏为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所以结果树应配置授粉树,银杏的授粉能力很强,在微风下顺风25公里都是有效的授粉区,雄树和雌树的区别是:雌树枝条轮生明显,枝条平展生长,叶色浓,而雄树枝条直立互生。银杏果园种植的间距为4米×6米,实生苗生长速度快,选取胸径3厘米至4厘米的苗木,截头进行嫁接,一般用枝接,接穗选用3年生,皮色有光泽,并带有3个至6个短枝,结果颗粒大的优良品种为好。嫁接后3年至4年即可挂果。

4.杨树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是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一共有100多种,它们广泛分布在中国(江苏大丰杨树基地),欧洲(东非林场),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木材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杨树的叶子,利用起来还是良好的饲料。在现实生活中,杨树还是用材林、防护林和现代绿化的主要树种。

在我国,杨树的分布可以说是非常广泛的,从新疆到东部沿海,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不管是营造防护林还是用材林,杨树都是主要的造林树种。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杨树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杨树的名源

按照《说文解字》中对“杨”字的解释,杨树生长速度极快,是最早能形成遮阳作用的树,因此“杨”字的繁体写法“杨”的右边部分取自“阳”字的繁体写法“阳”。还有一种说法是: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这就是杨树得名为“杨”的原因。“杨”字和“扬”的读音一样,“杨树”即“扬树”,意思就是表示树冠高扬的一类树。

杨树的用途

在有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种植杨树主要是为了生产木材加工业所需要的原料,比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和作为火柴工业的原料,通常采用大株行距栽植。而在发展中国家,又是另外一种做法,通常是密植,轮伐期短,木材中径材以供民用。杨树可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杨树作为道路绿化、园林景观用也是一个很优秀的树种,它的特点是高大挺拔、整齐标志、迅速成林,可防风沙,吸收废气。

杨树的成就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在杨树科学研究上取得很多成就,成功地引进和自己选育出一批杨树优良无性系品种,经大面积推广,已形成巨大生产力,经济效益显著。进行了丰产栽培技术组合成丰产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缩短了轮伐期,提高了产量了木材质量。在杨树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了一些确实有效的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正是因为采用了优良的杨树品种与中产栽培举措,十几年来我国的新造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以前都有所提高,轮伐期也在不断缩短。

杨树的发展史

在1991~1995年林业部实施的中国国家造林项目,得到世界银行对这个项目的贷款支持。项目规定5年内营造277万亩杨树丰产林,造林规模超过以前。中国国家造林项目强调实行集约经营,重视科研成果及技术的推广。林业部及各有关省市县建立了专门机构以加强管理。这一批200多万亩杨树丰产林由于采用了配套的先进技术,造林质量超过以往。1996~2002年我国执行世界银行贷款的“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就在河北和辽宁两省造100多万亩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于是,在90年代单世界银行贷款的两个项目就营造杨树丰产林将近400万亩,这也表示我国营造杨树人工林实现大规模,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就中国来说,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每年国家都需要进口大量木材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大力营造用材林,用丰产栽培方式种植速生树种,是在短期内解决国家木材短缺的重要途径。种植杨树,利国利民。杨木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但可以用作木材,而且主要用于加工业用材。现在,杨树已经成为纤维板、胶合板、造纸火柴、卫生筷和包装业的重要加工原料。

栽培杨树,不但能够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伴随还有很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用科学的方法种植杨树,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较高的经济收入。搜索大丰林业基地可以轻松找到新老品种杨树.种杨树的最大好处就是杨树成材快,轮伐期短,通常5~8年到12年间便能采伐利用,投资回收快,而且收益极大。在人的一生中,能够种植并收获成材杨树4~5次,由上述可知,种杨树于自己于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

杨树是喜光的植物,生长需要温带气候,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对水分要求也很严格,因为它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比其他阔叶树均高。杨树种子小,蒴果成熟即开裂,因此采种用剪采果穗法或从地面收集。种子极易丧失发芽力,宜随采随播。在含腐殖质多的砂壤土上播种育苗。杨树育苗更多的是无性繁殖法。容易生根的树种如青杨、小叶杨、欧美杨用扦插育苗。生根难的树种,比如毛白杨在扦插前先用生长调节剂处理穗条,或用嫁接法,把难生根的杨树枝条嫁接到易生根的杨树上,再扦插育苗。如果是对根蘖萌芽力强的杨树可以在大树附近开沟,需要切断其侧根,或者是在苗床上切断根,从而促进根蘖苗的发生。

要想造林,要求必须要有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华北平原以砂壤质潮土或潮褐土为好。假如地下水位过高则必须开沟排水。杨树树种的改良方法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杨树的病害不但种类多,而且危害严重,常见的主要有叶斑病、叶黑星病、烂皮病、溃疡病、根癌病和紫根腐病。对杨树有极大危害的害虫主要有杨白潜蛾、杨枯叶蛾、杨扇舟蛾、杨笠圆盾蚧等。

杨树在林业中地位和发展概况

作为全球分布范围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它们主要分布北半球温带、寒温带森林树种,北纬22°~70°,从低海拔到4800米。杨树天然林分面积约2000多万公顷(世界天然林中以杨树为优势种林分),天然的品种大约有100多种。总结起来,杨树天然树种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

相比其他的国家,中国的杨树资源可谓是很丰富,我国天然林面积约300万公顷。我国天然林有53种之多,分布很广。从我国最北的大小兴安岭的甜杨、大青杨,直到南方的滇杨。由东部到西部,在西部不但有耐干旱、耐盐碱的胡杨,而且也有银白杨、银灰杨等。

在1947年的时候,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成立了以树种为划分的国际杨树委员会,中国于1980年加入该组织,并成立了中国杨树委员会(也是我国以树种划分的唯一学会)。由于杨树具备早期速生、无性繁殖容易两大特点。因此人们渴望利用杨树解决快速恢复植被,优化生态环境,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种植形成人工林,解决木材问题。

总结一下全世界的人工杨树林面积,仅有140万公顷。而我国的人工杨树林大约有600万公顷,占全国人工林总面积的19%,也是世界杨树人工林面积的4倍。现在,世界和中国人工杨树林70%以上使用黑杨派树种,也就是欧美杨和美洲黑杨的树种。

在杨树人工林建设中,我国东西部地区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三北防护林中杨树问题:三北防护林中杨树人工林是400万公顷,每年2/5的资金和劳力投入杨树发展,占同期造林面积的27%。目前存在严重问题是小老头树多达到140万公顷;天牛、木蠹蛾危害严重,受害县由30个发展到240个,面积约60万公顷。原因是因为环境恶化导致的;在不适当的地方种树;集约栽培水平低。

第二个问题是是东部商品林生产力低下,真正形成商品林的占人工林总面积不到30%,原因是因为品种单一;品种逐渐老化;生产力低;集约栽培水平很低。

5.槭树

槭树是槭树科槭属树种的泛称,其中一些种俗称为枫树。全世界的槭树植物有199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北缘,中国是世界上槭树种类最多的国家,目前已有151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是世界槭树的现代分布中心。从海拔高度来看,我国槭树的分布非常广泛,从海滨到400米的高寒山区均有分布。

槭属植物中,有很多是世界闻名观赏树种。槭树观赏价值主要由叶色和叶形所决定。在世界众多的红叶树种中,槭树的秋叶独树一帜,极具魅力。树姿优美,叶形秀丽,秋季叶渐变为红色或黄色,还有青、紫色,为著名的秋色叶树种。可作庇荫树、行道树、或风景园林中的伴生树,与其它秋色叶树或常绿树配置,彼此衬托掩映,增加秋景色彩之美。在我国,古人对槭树红叶的观赏价值早有认识。如西晋人潘岳在秋兴赋中有“庭树槭以洒落”之句,可见在西晋(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人民已将槭树栽在庭院中观赏。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士、骚人墨客便对槭树的秋叶十分青睐,呤咏描绘之诗文屡见不鲜。如明人的“萧萧浇绛初碎,槭槭深红雨复然,染得千秋林一色,还家只当是春天。”由于槭树之美得到历代人们的共识,在各地园林风景中栽培的槭树也较普遍。

近百年来,槭树作为观叶园林树种,对它的栽培工作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公园、风景名胜区,特别是植物园,都十分重视槭树的引种驯化工作。欧、美、日本的槭树资源和我国相比数量较少,且开发利用也较晚,但近二、三百年以来,他们在槭树红叶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选种育种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早已形成遍及各地的秋景红叶风光大型和微型景观。

日本是引种、培育红叶槭树最好的国家,可以说日本的秋天是槭树红叶海洋。如果说日本人民早春主要欣赏娇艳可爱的樱花,那么他们晚秋最欣赏的美景就是如火焰般烂漫的槭叶了。在加拿大,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槭树节”,以槭叶为标志的商品和印刷品比比皆是,国旗上也飘洒着一片红艳的槭叶,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对城市绿化质量和新园林树种推广工作的重视,人们也把目光投向了仍在山林中孤芳自赏的槭树。

在众多的槭树中,观赏价值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五角枫(地绵槭、色木)

产地分布:

广布于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苏联西伯利亚东部、蒙古、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是我国槭树科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多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在西部可高达海拔2600~300m之高地。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对生,掌状5裂,伞房花序,花冠黄白色,花期4-5月,翅果,果期9-10月。弱阳性,耐半荫,耐寒,较抗风,不耐干热和强烈日晒。本树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秋季叶又变成黄色或红色,为著名秋季观红叶树种。

生长习性:

弱阳性,稍耐荫;喜温凉湿润气候,过于干冷及高温处均不见分布。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上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及湿润之地生长最好。自然界多生长于阴坡山谷及溪沟两边。生长速度中等,深根性;很少病虫害。

木材坚韧细致,可供家具及细木工用;种子可榨油。

2.鸡爪槭(鸡爪枫、青枫)

产地分布:

产中国、日本和朝鲜;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山东、河南、浙江也有。多生于海拔1200m以下山地、丘陵之林缘或疏林中。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冠扁圆形或伞形。小枝光滑。细长,紫色或灰紫色。单叶对生,掌状七裂,基部近楔形或近心脏形,裂片先端尾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尾状,边缘具锯齿,嫩叶两面密生柔毛,后叶表面光滑。5月开花,花紫色,伞形状伞房花序。翅果平滑,10月果熟,棕黄色。

鸡爪槭的变种很多,常见的有:

①红枫:(cv. atropurpureum。又名红槭,紫红鸡爪槭。叶深裂几达叶片基部,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叶红色或紫红色。枝条紫红色,叶掌状裂,终年呈紫红色;羽毛枫,枝条开展下垂,叶掌状7—11深裂,裂片有皱纹;蓑衣槭,叶较小,掌状7深裂,基部心形,先端长尖,翅果短小。

②细叶鸡爪槭:(cv. dissectum)。又名羽毛枫、羽毛槭、塔枫。叶掌状深裂达基部,为七至十一裂,裂片又羽状分裂,具细尖齿。树冠开展,枝略下垂。

③深红细叶鸡爪槭,(cv. ornatum)。又名红细叶鸡爪槭、红羽毛枫。外形同细叶鸡爪槭,但叶片呈紫红色。

生长习性:

喜温暖气候,适生于半荫环境,要求疏松、肥沃之地。不耐水涝,较耐燥,在阳光曝晒及潮风影响的地方,生长不良。

喜光,忌西射,西射会焦叶、生长不良。较耐阴,在高大树木庇荫下长势良好。对二氧化硫和烟尘抗性较强。

园林用途:

鸡爪槭叶形美观,入秋后转为鲜红色,色艳如花,灿烂如霞,为优良的观叶树种。无论栽植何处,无不引人人胜。植于草坪、土丘、溪边、池畔和路隅、墙边、亭廊、山石间点缀,均十分得体,若以常绿树或白粉墙作背景衬托,尤感美丽多姿。制成盆景或盆栽用于室内美化也极雅致。

繁殖培育:

一般原种用播种法繁殖,而园艺变种常用嫁接法繁殖。秋天果熟后采收,晾晒去翅后即可秋播,也可以藏至翌年春播。条播行距15~20cm,覆土厚约1cm。亩播种量4~5kg。幼苗怕晒,需适当遮荫。当年苗高30~50cm。移栽要在落叶休眠期进行,小苗可露根移,但大苗要带土球移。嫁接可用切接、靠接及芽接等法,砧木一般常用3~4年生之鸡爪槭实生苗。切接在春天3~4月砧木芽膨大时进行,砧木最好在离地面50~80cm处截断进行高接,这样当年能抽梢长达50cm以上。靠接虽较麻烦,但易保证成活。芽接根据南京经验,时间以5、6月间或9月中、下旬为宜。5、6月间正是砧木生长旺盛期,接口易于愈合,春天发的短枝上的芽正适合芽接;而夏季萌发的长枝上的芽正适合在9月中、下旬接于小砧木上。秋季芽接应适当提高嫁接部位,多留茎叶,能提高成活率。鸡爪槭定植后,春夏间宜施2~3次速效肥,夏季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入秋后土壤以偏干为宜。

3.元宝枫(平基槭)

元宝枫又名元宝树,是槭树科槭树属的一个落叶乔木。元宝枫树冠荫浓,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入秋后,叶片变色,红绿相映,甚为美观,是营造风景林的主要树种。自90年代以来,元宝枫被开发为集油料、药用、化工、生态、水保、风景观赏等多用途、多效益于一体的经济树种。

元宝枫是良好的生态树种。试验表明:元宝枫根系发达,具有VA菌根和外生菌根,耐干旱瘠薄和适应性较强,是劣质山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元宝枫是高效的经济树种。元宝枫种子颗粒大,种仁含油率达48%,高于油菜籽出油率32%,油橙黄色,其物理、化学性质可与食用植物油媲美。试验证明,在荒坡、荒沟、退耕还林地上发展元宝枫,用良种嫁接苗造林3一5年后,可亩产元宝枫翅果800公斤一1000公斤,榨油150公斤左右,是种植油葵的5.5倍。元宝枫种子除榨油外,种皮中单宁含量高达60%,3年一5年生树,亩产单宁120公斤。元宝枫单宁是优质的鞣料原料。元宝枫叶含7.26%的黄酮,高于银杏叶黄酮含量,叶子中还含有类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等12种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矿物质元素,可生产系列保健茶和保健品。总之,元宝枫开发的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可作为高效经济林栽植。

4.三角枫(丫枫、鸡枫)

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暗灰色,片状剥落。叶倒卵状三角形、三角形或椭圆形,长6—10厘米,宽3—5厘米,通常3裂,裂片三角形,近于等大而呈三叉状,顶端短渐尖,全缘或略有浅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有白粉,初有细柔毛,后变无毛。伞房花序顶生,有柔毛;花黄绿色,发叶后开花;子房密生柔毛。翅果棕黄色,两翅呈镰刀状,中部最宽,基部缩窄两翅开展成锐角,小坚果突起,有脉纹。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产各地,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北达山东,甫至广东。

木材优良,可制农具;南京地区有栽培作绿篱。

5.茶条槭〔华北茶条〕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通常叶片3(一5)羽裂,中裂片突出,两侧直伸或不明显,裂缘不整齐的缺刻状重锯齿,羽状脉,基部三出。果两面突起,果翅长为果体的2倍,直立成锐角,内缘多重叠。产东北、华北,亚种苦茶条,产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

6.复叶槭(白蜡槭、糖槭)

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9),卵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不规则缺刻,顶生小叶常3浅裂。花单性异株,雄花序伞房状,雌花序总状。果翅狭长,张开成锐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原产北美,我国华东、东北、华北有引种栽培。

大苗育苗槭树主要是用种子来进行繁殖,翅果成熟后脱落期较长,逐渐随风飘落,故应及时采集。采后晾晒3—5天,去杂后所得纯净翅果即为播树材料,种子含水量一般为9—11%,在低温下密封干藏时可保存3年,在15℃下可保存2年,普通干燥不超过1年。千粒重一般为元宝槭136—186克,鸡爪槭为11—13克,色木槭为90—110克,青榨槭为29—33克,在播种前大部分种子都需要进行低温层积催芽,因种子内部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层积温为O—10℃,一般层积需40—50天,元宝槭播种重为23-28克/平方米,鸡爪槭为3-4克/平方米,色木槭为13-20克/平方米,茶条槭15-20克,一年生苗高为60-80厘米,园林、城镇绿化苗木2年生即可出圃应。

6.枫树

枫树(Aceracede)(又名糖槭树)

枫叶为掌状5浅裂,长13厘米,宽略大于长,3枚最大的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脉腋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树皮灰褐色,光滑随树龄增长而出现沟纹和鳞片。花黄绿色,小,无花瓣,下有垂于细长柄上,春季随幼叶开放,呈开放型花序。果实具平行的翅,长2.5厘米。高度30米,宽柱形,落叶。平常我们食用的白糖、红糖和冰糖等主要是用甘蔗、甜菜熬制。用树分泌的汁液来熬制糖,在我国还是新鲜事。在北美温带地区的林木中,有一类能分泌糖液的糖槭树,俗称枫树,其中以加拿大最为著名。糖槭树有几个品种,如糖槭、银糖槭、和红糖槭,以前2种产糖著名。枫树的木材用于建筑材料或器材材料,乐器材料,雕塑材料等,也可以以观赏的目的种植。为了采伐而种,用于烧火。

枫树汁含有水(大约是97%)、矿物质、有机酸和枫树味道剂。从3月初开始,树汁会在树的体内流动6~8个星期,促进树的生长。所有的树都产树汁,但枫树的汁更多更甜。在加拿大有12,000多枫糖生产者。加拿大枫糖的产量占世界的85%,美国占15%。魁北克(93.3%)、安大略5.5%、钮勃朗司维克(1.1%)和诺瓦思可齐亚省(0.1%)盛产枫糖。根据加拿大数据显示,加拿大2000年的枫树产品产量是40,196吨(8千8百40万磅),预期农业产值是1亿5千1百50万。枫树在生长期聚集淀粉。随着春天积雪融化,酶把淀粉转化成糖,糖被根部吸收的水溶解,形成了淡淡的甜味。枫树汁含有水(大约是97%)、矿物质、有机酸和枫树味道剂。从3月初开始,树汁会在树的体内流动6~8个星期,促进树的生长。所有的树都产树汁,但枫树的汁更多更甜。产枫糖的主要树种是糖枫树、红枫树和银枫树。据说,本地的13种枫树中,只有硬枫、黑枫和红枫三种枫树可产糖浆。一棵大枫树每天可采集4公升的树液。根据现在的制做方法,大约每40公升的树液可制成1公升的枫树糖浆。有趣的是,据主人说,世界上只有北美地区的枫树可产枫糖浆。于是,枫糖浆也就成了加拿大享誉世界的特产。从魁北克到尼亚加拉大瀑布,行程800公里,是加拿大有名的枫树大道。多伦多、金斯顿、渥太华、蒙特利尔等大城市都分布在这条枫树大道上。著名的圣劳伦斯河起源于碧波荡漾的蓝色安大略湖,与枫树大道平行,1000多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般散落在枫树大道旁,因而形成了湖畔、河边、路旁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观。灿烂的枫叶映红了蓝天碧水,染红了城镇村庄,红透了整个加拿大。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惊叹道:“这儿太美了”,其实这一惊叹在不同的地方已经惊呼多次了。

渥太华附近的赫尔市著名的赏枫景点——卡蒂诺公园的赏枫观景台,鸟瞰渥太华河水载着枫叶染就的瑟瑟江水缓缓流淌。乘坐小轿车从渥太华市到蒙特利尔市,再从蒙特利尔回到渥太华,往返500多公里。公路两旁,枫树千姿百态,亭亭玉立,车似游龙在一条优美的走廊里穿行。原野上,枫树一排排,一棵棵,一簇簇,一片片,花团锦簇,飞驰而过。真有未饱眼福之缺憾。从渥太华上高速公路,花3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安大略省省立阿尔贡昆公园。阿尔贡昆公园是7725平方公里的广阔森林公园,从规模上说,它在加拿大的省立公园中位居第二,有100多年的历史,园内通往各天然湖泊、丛林、沼泽、河流、悬崖、海滩景点的车道纵横交错,总长达2400公里。

枫树的种类

北半球的枫类植物有140种之多,日本的枫树,大致说来有伊吕波枫、大枫、板屋枫、羽扇枫以及来自中国的唐枫。还有一些高大的落叶乔木,像白桦和银杏,其金黄的叶子也是秋季景色中不可缺少的一员。除了落叶乔木,还有一些蔷薇科、锦葵科、杜鹃科等落叶灌木,到了秋天叶子会转红。

在众多的枫树中,观赏价值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五角枫(地绵槭、色木)

落叶乔木,高可达20厘米。树皮薄,小枝内常有乳汁。单叶对生,裂片径达7厘米——15厘米,通常掌状5裂,基部常心形,裂片卵状三角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仅下面脉腋有簇毛。花杂性,伞房花序顶生。果扁形,果翅张开成纯角,翅长为坚果的2倍。花期4—5月,果期9—10月。主产长江流域、西南、华北及东北南部,西至四川,陕西分布最为广泛。

2.鸡爪槭(鸡爪枫、青枫)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7厘米—8厘米,树冠伞形或圆球形,小枝纤细,紫色或灰紫色。叶片径6厘米—10厘米,掌状5厘米—7厘米深裂,通常7深裂,裂状,裂片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叶缘具细重锯齿,下面仅脉腋有簇毛,花杂性,紫红色。果球形,两果翅张开成直角至钝角,幼时紫红色,成熟后棕黄色。花期5月,果期9月。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各地。

3.元宝枫(平基槭)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冠伞形或倒广卵形。叶掌状5裂,裂片全缘,裂片间成锐角。叶基通常截形。果核扁平,两果翅展开约成直角,翅较宽,等于或略长于小坚果。主产华北及东北南部一带,内蒙古、陕西、山东、江苏、安微亦有分布。

4.三角枫(丫枫、鸡枫)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薄条片剥落,树冠卵形。叶先端3浅裂或不裂,全缘或略有疏浅锯齿。果两面凸起,两果翅近于平行。产长江流域各地,华北、华南、西南各地有栽培。

5.茶条槭〔华北茶条)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通常叶片3(一5)羽裂,中裂片突出,两侧直伸或不明显,裂缘不整齐的缺刻状重锯齿,羽状脉,基部三出。果两面突起,果翅长为果体的2倍,直立成锐角,内缘多重叠。产东北、华北,亚种苦茶条,产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

6.复叶槭

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9),卵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不规则缺刻,顶生小叶常3浅裂。花单性异株,雄花序伞房状,雌花序总状。果翅狭长,张开成锐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原产北美,我国华东、东北、华北有引种栽培。

大苗育苗槭树主要是用种子来进行繁殖,翅果成熟后脱落期较长,逐渐随风飘落,故应及时采集。采后晾晒3—5天,去杂后所得纯净翅果即为播树材料,种子含水量一般为9—11%,在低温下密封干藏时可保存3年,在15℃下可保存2年,普通干燥不超过1年。千粒重一般为元宝槭136—186克,鸡爪槭为11—13克,色木槭为90—110克,青榨槭为29—33克,在播种前大部分种子都需要进行低温层积催芽,因种子内部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层积温为O—10℃,一般层积需40—50天,元宝槭播种重为23-28克/平方米,鸡爪槭为3-4克/平方米,色木槭为13-20克/平方米,茶条槭15-20克,一年生苗高为60-80厘米,园林、城镇绿化苗木2年生即可出圃应。

7.榆树

榆科(Ulmaceae)榆属植物的通称。全世界约有40余种,主产北温带,在美洲南至墨西哥、在亚洲南至喜马拉雅地区。中国有24种。

多为落叶乔木,稀灌木和常绿树。多单叶、互生,叶具羽状脉,复锯齿,稀单锯齿。花芽球形,多在春季开花,个别树种在冬季(如越南榆U. lanceaefolia)或秋季(如榔榆U. parvifolia)开花。花两性,簇生或成短总状花序;花谢后1个月内即果熟;翅果扁平,果核周围具薄翅,顶端有缺。风播。

在中国分布几遍全国,如北方有白榆(U. pumila)、黑榆(U. davidiana)、大果榆(U. macrocarpa)、脱皮榆(U. lamellosa)、裂叶榆(U. laciniata)、旱榆(U. glaucesicens)等;南方有台湾榆(U. uyematsui)、多脉榆(U. castaneifolia)、长穗榆(U. elongata)、杭州榆(U. changii)等;西南有昆明榆(U. kunmingensis)、小果榆(U. microcarpa)等。在榆属植物中,以白榆在造林上最重要。

白榆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1米,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具不规则复锯齿及单锯齿,无毛或叶下面脉腋微有簇生柔毛,叶柄长2~6毫米;花簇生;果近圆形或倒卵状圆形。主要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多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流两岸和山麓、田边;在新疆天山可达海拔1500米,陕西秦岭达2400米。喜光。对气候适应性强,在寒温带、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均能生长,能耐冬季绝对低温-40℃严寒;也能适应南方暖热湿润气候;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50%以下,夏季绝对最高气温达45℃的西北沙区均能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轻壤土生长最好。深根性。生长迅速。抗城市污染能力强,尤其对氟化氢及烟尘有较强的抗性。翅果成熟后,在自然状况下容易降低发芽率。如采取密封、低温(5℃以下)贮藏可保持发芽率1~2年。造林时可用种子育苗,每亩播种量2~3千克,覆土0.5~1厘米,约7~10天出苗。苗圃宜经常保持湿润,并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促进幼苗生长。一般采用2~3年生苗栽植,株行距2×2或2×3米。在盐碱地上造林,轻盐碱地头1年要冬季挖穴、围埝蓄水、洗碱脱盐,秋季栽植;重盐碱地可挖深沟或修窄台田,灌水洗盐或蓄淡水压碱,使土壤含盐量降至0.3%以下后挖大穴栽植。白榆害虫种类很多,食叶害虫有榆树叶甲、沙枣尺蠖、大袋蛾等,蛀干害虫有木蠹蛾等。榆荷兰病是世界性严重的病害,但中国尚未发现。白榆木材纹理直、结构粗,花纹美观,稍硬重,有韧性,弯曲性能好,耐磨损,较耐腐,是建筑、造船、室内装修、地板、家具等优良用材。树皮纤维强韧,可作人造棉及造纸原料。树叶含淀粉及蛋白质、可作饲料。皮、叶、果入药,种子可榨油,是医药及化工原料。

榆木,素有“榆木疙瘩”之称,言其不开窍,难解难伐之谓。其实,用现在的目光来看,老榆木更象一个善解风情的“市场”老手,不管是王榭堂前,还是百姓后院,都见它的潇潇伫立的身影,豪放爽朗的笑声,点缀装饰的才情。雅俗共赏的老榆木,以自己坚韧的品性,厚重的性格,通达理顺的胸怀,占据着市场巨大的份额,赢得了众人一致的好评和赞赏!

榆木,榆科,榆属,主产温带,落叶乔木,树高大,遍及北方各地,尤其黄河流域,随处可见。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硬度与强度适中,一般透雕浮雕均能适应,刨面光滑,弦面花纹美丽,有“鸡翅木”的花纹,可供家具、装修等用,榆木经烘干、整形、雕磨髹漆、可制作精美的雕漆工艺品。在北方的家具市场随处可见。

榆木与南方产的榉木有“北榆南榉”之称。且材幅宽大,质地温存优良;变形率小,雕刻纹饰多以粗犷为主。是木中的伟男,大丈夫。

榆木有黄榆和紫榆之分。黄榆多见,木料新剖开时呈淡黄,随年代久远颜色逐步加深;而紫榆天生黑紫,色重者近似老红木的颜色。所以,北方家具以榆木为最大宗,有擦蜡做,也有擦漆做。榆木与其它材质共生,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古家具大省随时可见榆木家具的踪迹。榆木家具制作年代跨度也大,从明早期至清晚期从未停止生产,其演变过程、地域特点都非常清晰。早期的榆木家具以供奉家具为主,比如供桌供案,形制古拙,多陈设在寺庙、家祠等处,因而才能保留至今。有一榆木雕制的木盆,无漆无饰,经长久抚摸和空气氧化,包浆油亮夺目,木纹苍老遒劲。百年遗物,完整无缺,抚之心动如酥。仿佛抚摸岁月沧桑的容颜。

现在市场上有一个说法,白木也可以收藏,是指明朝的榆木和清朝的楠木。但由于榆木的天然纹路美观,质地硬朗,纹理直而粗犷豪爽,再加上榆木所特有的质朴天然的色彩和韵致,无不与古人所推崇的做人理念相契合。所以,从古至今,榆木倍受欢迎,是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制作家具的首选。

就其历史而言,从有了家具的时代开始,便有了榆木家具。榆木家具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品味,一种格调。所以,榆木家具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并玩赏。因此,在收藏榆木家具时,必须从工艺着手,雕工既要细腻,线条还要流畅;既要看品相是否完整美观,还要看做工是否精细完美,如供桌用具的制作一般比较精细,其价值甚至要比一大件家具都要高。收藏家看它能否保值,主要有以下的考虑,一是形态美,家具的造型,无论繁复、简洁,都要看它是否耐看。二是材质优异,原木材料可以长久保存,这样,愈用愈温润。三是做工考究,典雅大方,清秀隽逸,审美意向好。当然要想得到一批雕工好、品相完整的古典榆木家具,也是难能可贵的。即便如此,若能拥有一两件榆木家具,也足以点缀居室,蓬荜生辉了。

生态习性

喜光,耐寒,抗旱,不耐水湿。能适应干凉气候;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干旱、瘠薄和轻盐碱土也能生长,生长较快,30年树高17m,胸径42cm。寿命可长达百年以上。萌芽力强,耐修剪,主根深,侧根发达,抗风、保土力强。对烟尘及氟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

繁殖培育

繁殖以播种为主,分蘗亦可。榆树种子易失去发芽力,宜采后即播。北京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翅果由绿变黄白色并有少数飞落时采种。播前不必作任何处理。床播或大田播行距约20cm,覆土0.5~1cm。播种量每亩5~7kg。苗期管理要注意经常修剪侧枝,以促其主干向上生长,并保持树干通直。1年生苗高1m左右,最高可达1.5~2m。作为城市绿化用苗需分栽培育2~3年方可出圃。榆树常见虫害有金花虫、天牛、刺蛾、榆天社蛾、榆毒蛾等,应注意及早防治。

园林用途

榆树树干通直,树形高达,绿荫较浓,适应性强,生长快,是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栽作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用无不合适。也可在庭园孤植或群植。在干瘠、严寒之地常呈灌木状,有用作绿篱者。又因其老茎残根萌芽力强,可自野外掘取制作盆景。在林业上也是营造防风林、水土保持林和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8.垂榕

垂榕又名垂叶榕,为桑科榕树属植物。垂榕树形优美,叶片绮丽,耐阴性好,是目前室内装饰十分流行的盆栽观叶植物。

垂榕在欧美栽培十分普遍,大型盆栽植物常摆放在机场的候机厅、银行的接待厅、酒店的大堂,中型的点缀高速公路的服务站、音乐茶座、小型礼品店,小型的布置居室的窗台、书房和客室,十分清新悦目,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为此,1995年荷兰榕树的盆栽植物销售额达到7120万美元,列荷兰盆栽植物销售额之首。另外,美国、日本、英国、丹麦、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等国不仅广泛应用垂榕,也是生产垂榕的主要国家。如美的赫梅特国际公司和奥格尔斯比植物实验中心生产垂榕种苗和组培苗,荷兰的门•范文公司和克•萨欣•扎登公司生产榕树的种苗和种子,澳大利亚的伯班克生物技术中心和埃利森园艺公司为世界提供组培苗和种子,以色列的亚格苗圃和本泽苗圃生产优质的实生苗和扦插苗。另外,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和丹麦的戴恩费尔特公司都是欧洲著名的花卉专业公司,为用户提供组培苗和种子。目前,各公司又向开发适合家庭观赏的迷你型榕树方向发展。

我国栽培榕树的历史较早,如垂榕(F. benjamina)、榕树(F. microcarpa)、山榕(F. wightiana)和大叶榕(F. alfissima)等都原产我国。同时,引进的印度橡皮树(F. elastica)、菩提树(F. religiosa)和琴叶榕(F. lyrata)等,有的在南方已长成大树,有的已在北方作盆栽观赏。总之,榕树在我国的应用十分普及,从东北至广东,成为最常见的盆栽观叶植物。

形态特征与品种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特征植株可达数十公尺,树干直立,灰色,树冠锥形。枝干易生气根,小枝弯垂状,全株光滑。叶椭圆形,互生,叶缘微波状,先端尖,基部圆形或钝形。以观赏为主,属于观赏植物。花特征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梢展叶较为明显。

常见栽培的有黄果垂榕(var.nuda),枝条细软下垂,叶小而细长,常用于吊盆观赏。斑叶垂榕(Variegata),叶面有黄绿相杂的斑纹。花叶垂榕(Goldenprincess),叶卵形,叶脉及叶缘具不规则的黄色斑块。另外,荷兰还选育了迷你星(Ministar)、迷你黄金(Mini Gold)、奇异(Exotica)、黄金之王(Golden King)、星光(Starlight)和夏威夷(Hawaii)等新品种。

同属观赏种有印度橡皮树(F. elastica)、花叶印度橡皮树(F. elasticavar. variegata)、菩提树(F. religiosa)、澳洲橡胶榕(F. rubiginosacv. Australia)、三角榕(F. triangularis)、琴叶榕(F. lyrata)和黄金榕(F. macrocarpacv. Golden Leaf)。

生物学特性

垂榕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垂榕的生长适温为13~30℃,其中2~10月为24~30℃,10月至翌年2月为13~18℃。在温室栽培时,3~9月为16~21℃,9月至翌年3月为13~16℃。冬季温度不低于5℃。同时,夏季温度在30℃以上,垂榕生长还是很好。

垂榕对水分的要求是宁湿勿干。生长旺盛期需充分浇水,并在叶面上多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对垂榕新叶的生长十分有利。如果盆土干燥脱水,易造成落叶,顶芽也会变黑干枯。冬季温度偏低时,要控制盆内水量,以免盆土过湿,出现烂根现象。

垂榕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对光线的要求不严格,夏季适当遮荫,其他时间不需遮荫。但黄斑品种不适宜强光暴晒,因为在直射光下黄斑极易枯黄。

土壤以肥沃疏松的腐叶土为宜,pH在6.0~7.5,不耐瘠薄和碱性土壤。盆栽土以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为好。

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压条、播种、嫁接和组培繁殖。

扦插繁殖:宜5~6月进行。剪取顶端嫩枝,长10~12厘米,留2~3片叶,下部叶片剪除,剪口要平,剪口常分泌乳汁,应用清水洗去、晾干后扦插。室温以24~26℃为好,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30天可生根,45天左右栽盆。

压条繁殖:在5~7月进行。选择上年生的健壮枝条,离顶端15厘米处进行环状剥皮,宽1.5厘米,用腐叶土和塑料薄膜包扎,在25℃的条件下,15~20天生根,30天后剪离母株直接盆栽。

播种繁殖:在春季进行,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为24~27℃,播后覆土0.5厘米,保持湿润,约20~30天发芽。

嫁接繁殖:在春、夏季均可进行。采用2~3年生有独立主干的橡皮树作砧木,将长15~20厘米的垂榕接穗用枝接法嫁接,成活率高。接后培育1~2年成商品。

组培繁殖:以茎尖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和吲哚丁酸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经培养60天后形成大小不等的丛生苗。选3厘米以上的苗,在无菌条件下将苗的基部浸入0.01%吲哚丁酸的溶液中,立即取出移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15~25天后长出新根。

栽培管理

盆栽垂榕常用15~20厘米盆。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或用”卉友”15-15-30盆花通用肥。茎叶生长繁茂时要进行修剪,促使萌发更多侧枝,并剪除交叉枝和内向枝,达到初步造型。平时对密枝、枯枝应及时剪除。以利通风透光。15厘米盆的垂榕每年春季换盆,20厘米盆的垂榕每2年换盆1次。

病虫害防治

常见叶斑病危害,发病初期可用200倍波尔多液喷洒2~3次防治。生长期有红蜘蛛危害,则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杀。

产后处理

垂榕枝叶浓密,全年常绿,叶色清新,适合盆栽观赏,常用来布置宾馆和公共场所的厅堂、入口处。也适合家庭客厅和窗台点缀。垂榕对乙烯属中等敏感,在贮运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土壤不能干燥或浇水过多以及13℃以下低温,否则都会引起叶片黄化和产生斑点。贮运中以温度13~16℃、相对湿度80%~90%为最佳。

9.铁树

铁树(Cycasrevoluta)又名苏铁、凤尾蕉。

苏铁的株形美丽、叶片柔韧、较为耐荫,其既可室外摆放,又可室内观赏,由于其生长速度很慢,因此售价较高。苏铁喜微潮的土壤环境,由于它生长的速度很慢,因此一定要注意浇水量不宜过大,否则不利其根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从每年3月起至9月止,每周为植株追施一次稀薄液体肥料,能够有效地促进叶片生长。苏铁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尽量保持环境通风,否则植株易生介壳虫。苏铁喜温暖,忌严寒,其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混度不宜低于5℃。

苏铁又名凤尾蕉、避火蕉、金代、铁树等,在民间,“铁树”这一名称用得较多,一说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而得名;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即使是衰败垂死的苏铁,只要用铁钉钉入其主干内,就可起死回生,重复生机,故而名之。

其实,苏铁不只是一个种,而是一个大类群,人们常称之为苏铁科植物或苏铁类植物,在植物学上,它属于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苏铁纲、苏铁目植物。

苏铁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被地质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它起源于古生代的二叠纪,于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2.25亿年)开始繁盛,侏罗纪(距今1.9亿年)进入最盛期,几乎遍布整个地球,至白垩纪(距今1.36亿年)时期,由于被子植物开始繁盛,才逐渐走向衰落。到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冰川来临,北方寒流南侵,苏铁科植物大量灭绝,但由于青藏高原、秦岭等的阻隔,在四川、云南等地有部分苏铁科植物幸免于难。今天,苏铁科植物共保存约10属110种,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野生的有1属(苏铁属)约10种,分布于云南、广东、福建、台湾、贵州、湖南、海南等地。

苏铁树干髓心含淀粉,可食用,又可作酿酒的原料,能提高出酒率;叶为羽毛状,向四周伸展,如孔雀开屏,极富观赏性,西双版纳有的少数民族采其嫩叶作蔬菜;种子大小如鸽卵,略呈扁圆形,金黄色,有光泽,少则几十粒,多则上百粒,圆环形簇生于树顶,十分美观,有人称之为“孔雀抱蛋”,在贵州,有的农民将其剥皮后与猪脚一同炖吃。

俗话说“铁树开花,哑巴说话”、“千年铁树开了花”或“铁树开花马长角”,比喻事物的漫长和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出现。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尤其是在热带地区,20年以上的苏铁几乎年年都可以开花。苏铁雌雄异株,花形各异,花期6—8月,雄球花长椭圆形,挺立于青绿的羽叶之中,黄褐色的花球,内含昂然生机,外溢虎虎生气,傲岸而庄严;雌球花扁圆形,浅黄色,紧贴于茎顶,如淡泊宁静的处女,安详而柔顺地接受热带、亚热带阳光的照射。

植物园内有三株巨大的铁树,一雄两雌,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从野外引种而来,是云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铁树,树龄近千年,被广大中外游人誉为“铁树王”,堪称稀世之宝。它们的学名叫篦齿苏铁Cycas.pectinata Griff,目前,这种植物已濒临灭绝,被国家定为二级保护植物。

铁树原产热带。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台湾。各地常栽培。四川渡口市有一片天然铁树林,约5万株,是我国已知的最大铁树林。为优美观赏树种。茎内髓部富含淀粉,可供食用。种子含油和淀粉,微有毒,供食用和药用,有治痢疾、止咳和止血之效。

形态特征

苏铁为常绿木本,秆为圆柱形,有显著之落叶痕迹,全株呈伞形,叶丛生茎端,为大型羽状复叶,长可达2—3米,由数十对乃至百对以上细长小叶组成;小叶线形,初生时内卷,成长后扯直刚硬,深绿色,有光泽。花顶生,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黄色;雌球花头状扁球形,密生褐色绒毛。种子倒卵形,略扁,棕红色。花期6—7月,种子10月成熟。

同属植物还有:华南苏铁,亦称刺叶苏铁,羽状叶片长1.2—1.5米,小叶80—120对,叶轴两侧有短刺;种子成熟时呈暗橙色,产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四川苏铁,与苏铁极相似,羽状叶片较大,革质,微弯曲,产四川峨眉山、乐山及福建南平。

铁树的栽培和管理

铁树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低于0度时易受冻害);好阳光,耐半阴;生长缓慢,寿命可长达200年以上。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中。

家庭栽培铁树,一般不宜选购太大的植株,花盆通常选用口径20~30厘米的中等盆。栽前盆底放2厘米厚的粗沙或碎石作渗水层,培养土宜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骨粉1粉、河沙2份、锈铁屑200克混合配制,用腐熟的豆饼肥作基肥。栽好后浇透水,放阴凉处半个月,以后移置北风向阳处养护。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要过湿,4~5月一般可2天浇一次水。铁树不耐水渍,雨后要注意及时排水。6~8月生长较快,这时气温长高,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增加,除雨天外,每天应浇1次水。9月后控制浇水,掌握“间干间湿”的原则。生长季节,每15~20天追施1次液肥。入秋后停止施肥。

铁树喜阳光,在春、秋季,幼苗期最好放在阳光直射处(但不可曝晒)养护,待新叶长成后再移入室内观赏。冬季气温低于0度时应移入室内越冬。室湿保持在5~10度。翌年4月出室,每隔2~3年换盆1次。铁树生长过程中,当植株主干高达40~50厘米,新叶长成时,应将下部枯弱黄叶割除一轮或至少两年进行1次,以保持树形的整齐丰满。

铁树在正常发育的情况下,每年春季可生2轮新叶。如发现植株2~3年不发新叶或叶片发黄干枯,应及时检查根系是否腐烂。若有根系腐烂情况,要将腐烂部分除掉,移入室内用素沙栽植,控制浇水,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继续生长。有的铁树叶片卷曲是人工用铁丝弯成的。

铁树性喜光照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所以,平时应该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但是却不耐烈日暴晒,特别是新叶极易灼伤、枯黄,因此,新叶期应给以一定的遮蔽条件。今年夏季气温特高,空气过分干燥,容易引起铁树叶片焦枯,应尽量避免烈日暴晒,并且多向地面浇水,增加空气湿度,多向叶片喷雾水,以防叶子发黄焦枯。养护铁树需每2-3年换盆换土一次,用疏松、微酸性沙质壤土、混入20%有机质腐熟基肥,生长期施少量追肥,每年施1-2次200-300倍的硫酸亚铁水防治铁树黄叶病(缺铁症)。如果你的铁树叶片已经焦枯,失去观赏性,可以将老叶剪去,加强日常管理,待天气凉爽时,铁树会重新长出新叶来的。

铁树出现黄叶,视其发生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水黄。因浇水过勤引起,其特点是老叶无明显变化、幼叶变黄;此应立即控水;

二是旱黄。因缺水、干旱引起,其特点是自下而上老叶先黄,若缺水时间稍长,则会全株黄叶,甚至死亡,应及时浇水;

三是肥黄。因施肥过勤或浓度过高引起;特点是幼叶肥厚,有光泽,且凹凸不平;应控肥、中耕、浇水;

四是饿黄。因肥料不足、施肥浓度偏低,且施肥间隔时间过长而引起;其特点为幼叶、嫩茎处先黄,如见此现象后不及时施肥,也会造成全株黄叶甚至死亡;对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浓肥,以免造成烧根;

五是缺铁性黄叶。温室中木本花卉等,由于土壤肥力条件变化大,常会出现黄叶现象,特点是幼叶明显,老叶较轻,叶肉黄色,叶脉绿色,并形成典型网络;可施用硫酸亚铁水溶液来解决,其方法为:饼肥7份,硫酸亚铁5份,水200份配成倍液浇之。

10.桑树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蚕的饲料。我国劳动人民对桑树作了改良,培育了许多产量高,质量好的品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采用了压条繁殖法,为繁殖良种桑苗开辟了新途经。在桑地间作绿豆、大豆作绿肥、以蚕粪肥桑、桑树剪伐等栽培技术,都对蚕桑的生产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诗经》所载各种植物中,桑出现的次数最多,超过主要粮食作物黍稷。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既有大面积的桑林、桑田,亦广泛在宅旁和园圃中种桑,桑树的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也是宋以前中国最主要的蚕桑产地和栽桑技术的中心。唐宋以后,南方蚕业赶上并超过北方。随着蚕业的发展,南方的栽桑技术亦逐步改进。南方的蚕农选育了多种优良的桑树品种,桑苗的繁殖和桑树栽培管理等技术,包括施肥、中耕、除草、修剪、整枝等,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和蚕桑发展的区域相适应,中国古代桑树的品种也形成了南北两个中心。南北朝以前,山东是蚕桑业很发达的地方。古籍中常说到的鲁桑,就是山东地区多种桑树品种的总称。《齐民要求》中说:“黄鲁桑不耐久,谚日:“鲁桑百,丰绵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这里说的黄鲁桑,就是鲁桑中的一个丰产、叶质优良的品种。从宋代起,全国蚕桑业重心已移到杭嘉湖一带来。出现了众多的桑树优良品种,统称为湖桑。

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都曾用于桑苗繁殖。其中种子繁殖是古代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氾胜之书》就记载了一种桑黍混播的方法,播下后“桑生正与黍高平,因以利镰摩地刈之,曝令燥,后有风调放火烧之。”古人认为,如此处理,明春桑苗萌发可较繁茂。陈旉《农书》说:育苗先整治苗圃,“预择肥壤土,锄而又粪,粪毕复锄,如此三四转,踏令小紧。平整了,乃于地面匀薄布细沙,约厚寸许,然后于沙上匀布椹子,令疏密得所。”书中又说,播种用的种籽,“择美桑种椹,每一枚剪去两头,两头者不用……唯取中间一截。”无性繁殖主要包括:扦插、压条和嫁接。《务本新书》说;如果有较多桑树供截取插穗,则用扦插法繁殖。不过较多的截取插穗,将影响次年养蚕,那么便用直播育苗或压条的办法。宋元以后浙江嘉湖一带常用嫁接以繁殖桑苗。陈旉《农书》最先谈到桑树嫁接,书中说,湖州安吉人都能用嫁接繁殖桑树。《农桑辑要》论述嫁接的效果时说,把鲁桑接在荆桑上能改变接本的品质,并指出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两种桑树“功相附丽,二气交通,通则变,变则化”,使砧木的不良品质,“潜消于冥冥之中”。宋元时代就已创造了多种嫁接法。如插接、劈接、搭接、靥接和皮接等。靥接今称片芽接,皮接俗称抱娘接,搭接现在一般称为合接,劈接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嵌接。《农政全书》强调嫁接时要“皮肉相向”、“皮对皮”、“骨对骨”,“更紧要处在“缝对缝”。”皮指表皮及韧皮部,肉和骨指的是木质部,而“缝”,指的是产生愈伤组织的形成层。古书中的这些记述,表明古人已基本上明白嫁接的奥秘,掌握嫁接的成败关键。古代桑园施肥除施用人粪尿、饼肥、厩肥等外,在蚕桑的主产区太湖地区用得最多的是塘河泥。据《沈氏农书》所说,施用过塘河泥的桑地,具有“土坚而又松,雨过便干”的特点,这非常适合桑园的要求,因为“桑性喜燥,易于茂旺”,相反“不罱泥之地,经雨则土烂如腐,嫩根不行,老根必露,纵有肥壅,亦不全盛。”塘河泥主要用作冬肥,而人粪尿则主要用作春肥和夏肥。夏肥又称为“谢桑”,在剪桑完毕后立即肥下,《沈氏农书》说:“谢桑尤是要紧功夫,切不可因循。”为了防止杂草和桑树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把杂草翻入土中,使杂草转而成为桑树的肥料分,桑园还要中耕除草。从明清嘉湖地区的情况来看,桑园中耕除草还有一层作用,即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因此,除倒(用锄锄地以松土)和#(用刮子刨土以除草)之外,还有垦(用铁搭深翻)。《沈氏农书》中说:桑园一年要垦两次,一次在夏伐后,称“垦蚕罢地”;另一次在冬至前,即所谓“垦过冬”。垦过冬最重要,书中说:“垦地须在冬至之前,取其冬日严寒、风日冻晒。”

我国收集保存的桑树种质分属15个桑种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的变种)、大叶桑(白桑的变种)、垂枝桑(白桑的变种)。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中部,有约四千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围广泛,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内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南至广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以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垂直分布大都在海拔1200m以下。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6m,胸径1m。树冠倒卵圆形。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花期4月;果熟5~7月

生长习性

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不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0.2%)。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是可达千年。

园林用途

桑树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适生性强,管理容易,为城市绿化的先锋树种。宜孤植作庭荫树,也要与喜阴花灌木配置树坛、树丛或与其它树种混植风景林,,果能吸引鸟类,宜构成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居民新村、厂矿绿地都可以用,是农村“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染料用途

桑树的枝叶和桑皮都是几号的天然植物染料,染料使用部位:枝叶、树皮。

桑叶染色,在丝布与棉布的呈色很接近,可染出卡其黄,其中铝、锡媒染呈色稍鲜明些。黄褐色,呈带黄味的灰色。

利用桑树枝叶染色为桑树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天然植物染色提供了新的原材料。

桑树的栽培

桑苗的繁殖

1.播种繁殖(有性繁殖)。将本地桑树上采集紫黑色的桑椹捣烂、漂洗、阴干贮藏后所得到的黄褐色饱满种子于4月下旬到6月上旬进行播种,培育出实生苗来。

2.营养繁殖(无性繁殖)。

嫁接育苗:一般是利用本地品种的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作砧木,利用产量高、叶质好的优良品种枝条作接穗。在接后的10至15天检查是否成活,未活的需补接。还要注意防病虫,摘除砧芽,及时灌水、施肥等促进新梢生长。

扦插育苗:硬枝扦插是利用春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于4月初扦插,绿枝扦插是利用夏伐剪下的新梢作穗条于5月下旬扦插。扦插前将枝条剪成16-20厘米长,每枝上端剪口要横截,离剪口1厘米处要有一个饱满的芽,下端的剪口要接近叶痕并剪成一个平滑的斜面,然后放在室内砂藏15-20天。具体方法为:将砂藏后的枝条根一捆,放在50ppm浓度的ABT生根粉液浸35小时,倒竖埋入细砂铺成的露天催根池中,上盖砂15厘米,再用尼龙薄膜覆盖,经天后取出枝条栽入苗床,栽后不露芽。

桑树栽培技术

1.时期:桑树春秋两季可以栽种,秋桑在桑树落叶后即可种植。春桑在2月下旬到清明前栽种。

2.整地:种桑先要整地,春季种植,先在上年十二月或当年一月份深耕土地,经过一冬晒垡风化后,再依预定距离开沟掘穴。

3.栽法:深沟栽。如土质粘硬,开穴要大,宽70厘米,深50厘米;土质较松或熟地的,穴宽各50厘米。栽植深度以30厘米为宜,栽植株行距为:行距3~4尺,株距2.5~3尺,每亩500~800株。

4.水的管理

满足桑树对水分的要求,是增产和改善叶质的重要措施,桑园对水的管理要掌握好两点:

(1)防积水。桑园积水后,土壤缺乏空气,根系呼吸困难,影响桑根吸收养分,光合产物减少,出现桑叶萎蔫黄落,同时产生有毒物质,桑根腐烂。所以桑园要开好排灌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桑地积水。

(2)掌握桑树发芽开叶期和夏秋期满足桑树用水。这两个时期对水需求大,如缺水,会影响桑树的生长和降低桑叶质量,这两个时期可通过排灌沟灌跑马水满足桑树的用水要求。

肥的施用

我们可根据施肥原则“上三造攻肥,重施春芽肥,下三造肥水兼施”造桑造肥做好施肥工作。在施肥措施中,应掌握好上三造的施肥量要占总量的70%。具体的施肥方法如下:

(1)冬肥:冬肥是桑园基础肥,在桑树休眠时期开沟施下,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冬肥以腐熟的家栏肥和土杂肥为主。

(2)春肥:春天桑树发芽,枝叶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在新梢长出5~10cm时,及时重施速效肥,亩施复合肥200斤+尿素100斤+麸肥50斤。

(3)造桑造肥:2~3造亩施复合肥200斤+尿素50斤,4~6造亩施复合肥200斤。

疏芽、摘心、修剪

桑树夏伐后,定芽、潜伏芽大量萌发。由于芽量过多,强弱芽混生,消耗大量养分,导致产叶量不高。同时,由于桑芽密生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降低叶质,影响蚕体健康。因此,疏除弱芽、过密芽,适量留芽,合理分布,养分供应集中,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利于桑芽生长,从而形成良好的丰产群体结构,对于提高当年夏秋季产叶量乃至翌年春季的产叶量具有重要意义。

桑树去芽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里留外,密集处多疏少留,空隙处少疏多留。一般分2次进行。在桑条高7-10厘米时进行第1次疏芽,留芽量为每株目的留芽量的2倍。以亩栽1000株湖桑32号的桑园为例,若平均每株桑树目的留条为8根,第1次疏芽则每株桑树平均留芽16个。具体方法是:在过粗桑条(条径1厘米以上)的四周选留4-5个健壮芽,在中条(条径在1厘米左右)的四周选留2-3个健壮芽,弱条的可酌情留1个位置好的健壮芽。第2次疏芽是结合夏秋季大蚕用叶,将细弱、横生、下垂、过密的桑条用桑剪从基部剪下喂蚕。方法是:在过粗桑条周围选留2-3个壮条,以利长成中条,避免出现过粗条。中条的选留1-2个壮条,弱条的根据桑树长势全部疏去或选留1个,避免再出现弱小条。

疏条程度应根据桑树品种特性、栽培株数、肥水条件、桑树长势等灵活确定留条数量、疏芽多少。湖桑32号单株发条数多,枝条开展,可适当少留;肥水条件好、桑园长势旺的可多留,肥水管理差、长势弱的桑园应少留。缺株现象较重的桑园在压条补株的基础上应少疏多留。

摘心

摘心就是把枝条是新梢顶端的嫩头摘去,抑制其伸长生长,使原来供给嫩头生长的水分、养分集中供应到幼叶中去,促进嫩叶生长,使新梢上的叶片成熟度趋于一致,以提高实用叶比例。摘心合理,还有增产桑叶的效果。

摘心时期和摘心程度,主要根据用桑时期来确定。春壮蚕用桑一般在用叶前10~12天进行,摘心程度,以摘去鹊口状嫩头为度,用叶旱的可摘去一片嫩叶,用叶迟的以只摘去顶芽为宜。

在树型养成阶段采用摘心措施,能促使腋芽萌发分歧,加速养成树型。

修枝

主要是对桑树上着生的细弱小枝条、密集枝、下垂枝、病虫危害枝干桩,用锐利桑剪、桑锯,修剪、锯去,以使枝条分布均匀,树体养分供应集中,减少来年病虫害发生。修剪中要剪锯口平齐,避免剪锯不当造成新的伤疤、干桩。修剪下的废弃物应收集烧毁。

剪梢

是利用打破桑树枝条顶端生长优势的植物学原理,剪去徒长部分,使树体养分供应集中在枝条中下部分,减少冻害,提高来年春季发芽率,叶片厚大,对山桑系的桑树还可以减少桑花桑果,多长多产桑叶。剪梢的长度要据不同的品种而定,对湖桑系统的桑树可剪去枝条上部的嫩绿部分,对花果多的山桑系统的桑树可进行重剪梢,其长度为枝条长度的1/3—1/2。

定形

对未投产的小桑树应从培养目标树形为主,即在冬季按照高、中、低干桑的养成要求,分别按应有的主干、第一支干、第二支干的高度、条数,剪去多余的枝条,最后培养成树形整齐、生长潜能大的“三杈六拐十二拳”的丰产树形。

冬伐

对生长势弱和老弱衰败桑树,为了恢复树势继续使用,可用“冬伐轮歇,调整养蚕季节时间”的办法来解决。即冬季对这类桑树上的枝条从基部全部剪伐,同时做好提拳补拳工作,在肥培管理中偏吃偏喝,也不再搞夏伐,让其充分恢复生长。对这类桑树可不养春蚕而用叶养晚春蚕或夏蚕,就能达到条粗条壮、桑叶增产。

刷白

这是一项美化桑树、树体消毒的农业技术措施。方法是用20倍的新鲜石灰水,加入2%的食盐或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对主干进行均匀的刷白处理。

桑园中耕除草

桑园中耕除草每年进行春、夏、秋、冬四次,尤其以冬、夏较为重要,一般中耕除草与施肥结合进行,冬耕是来年桑创高产的基础,要求冬耕深度达到15~20cm,春、夏、秋耕深度以5~10cm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