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贯彻实施

  • 来自西部、东部和世界各地的嘉宾云集中国西部经贸洽谈会暨香港优势博览会。率香港特区西部访问团助威盛会的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说:“四川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 在中国的大西北地区,有一个回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歌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年种年收水浇田……”
  • 2002年4月1日,“神舟3号”无人飞船在太空飞行7天后成功着陆,其核心设备上应用的纳米金刚石材料,是一家甘肃企业研制成功的。

四川打造软硬开发环境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5月,四川,再一次聚焦了世界的目光。来自西部、东部和世界各地的嘉宾,云集中国西部经贸洽谈会暨香港优势博览会,短短4天,签约165项,总投资140亿元,为世人所瞩目。

率香港特区西部访问团助威盛会的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说:“四川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世纪之交的一次彻底的思想大解放,奏响了四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序曲。

四川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然而,与处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四川人不得不承认,这辉煌已经成为历史。

纵向看,改革开放的20年,四川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80元,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横向比,全国的生产总值增速为9.6%,四川已落在了23个省市的后面。

不发展是落后,发展慢了也要落后。

从纵向比较的单向思维到纵横比较的立体思维,四川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正视差距的同时,四川开始思索,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

如果说中国广阔的西部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富矿”,那四川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0年4010亿元的生产总值总量,在西部12省(市、区)中四分其一,独占鳌头,主要经济指标几乎都名列第一;作为中国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四川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水能资源和天然气、钒、钛等11种矿产储量富甲全国;旅游资源更是令四川人自豪,仅“世界遗产”就有四处,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7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名列全国前茅。除此之外,四川8600万人的巨大市场,商机无限,不容忽视。

与许多省份相比,四川可谓得天独厚,优势骄人。然而,四川号称农业大省,天然粮仓,四川人却不爱吃川米;天府之国山川秀美,旅游却远不如近邻云南搞得如火如荼;科技成果硕果累累,开发“包装”后推向市场赚大钱的却是沿海地区;“四川造”比比皆是,可真正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拳头产品,却屈指可数……

为什么守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却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什么阻碍了四川前进的脚步?

四川人生活悠闲,安于现状,一句话道出症结,点中要害。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等陈旧观念的束缚,使四川人失去了应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机遇面前裹足不前。

1999年底,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华夏大地。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已一日千里。

机遇再一次将红绣球抛给了四川。退,四川不甘落后;进,必须破除陋习。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一次观念的大洗礼,一场思想的大解放在全省范围内展开。

2000年春天,站在世纪的分水岭上,四川绘就了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人心思上,人心思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当四川一如既往循规蹈矩做着“规定动作”时,沿海地区已凭借“自选动作”,兀立改革开放的浪尖,肆意弄潮。

西部大开发,“克隆”东部?照搬模式?显然行不通。

计划经济条件下,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靠的是国家投资,政策支持,区位优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更多的是政策投入,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再沿袭旧的发展方式,也不能“等”、“靠”、“要”,坐等天上掉馅饼。

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尽管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成功之道却离不开“市场”。

四川要发展,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扬长避短,走特色经济之路。

农产品卖难,工业品滞销,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成为四川经济腾飞的“绊脚石”。搬开“绊脚石”,“锦囊妙计”从何而来?正是来自市场。

瞄准市场,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旅游、饮料食品、水电、机械冶金六大支柱产业,四川架构起跨世纪的“经济支点”。

农业从短缺经济背景下“种什么吃什么”,转向市场经济下“吃什么种什么”,从追求量的积累到追求质的提高。

全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大力培养扶持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效益的企业为“龙头”,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带动优质稻、油菜、水果、名茶、中药材、花卉及观赏植物、早市反季节蔬菜、畜产品、水产品九大产业化基地,实现了农民增收。

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农业大省正在逐步走向农业强省。

仅仅依靠农业成不了经济强省,六大支柱“立”起来,才能有力地支撑着四川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电子信息产业被省委、省政府列为“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川电借“西电东送”之机走出川门。

土生土长的“四川造”欲抢滩国内国际市场,川酒“六朵金花”香飘万里,川烟、川菜、肉类、饮料、绿色食品等拳头产品纷纷出击,大打“川”牌。

相比之下,川药这座潜在的“金山”更让人情有独钟。全省的药用植物达3900多种,占全国药材总数的80%以上,1992年以后全省中药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增加了10倍。

投资热点引来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资本,国内的知名企业也纷至沓来,四川变成名副其实的中国中药现代化基地。

2000年12月15日,第一辆“四川造”丰田柯斯达客车走下生产线。这不仅意味着四川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也意味着四川汽车工业获得了与世界同行对话的“平台”。日本丰田,美国摩托罗拉、宝洁、德国西门子等几十家跨国公司,均在川“安家落户”。

摩托罗拉公司在四川投资3亿多美元,公司负责人感触颇深:“中国西部市场潜力巨大,跨国公司不会放弃这里的市场和诱人的投资回报。”

毫无疑问,假以时日,越来越多“合资”、“合作”结晶出的“四川造”会打入市场。

面对市场经济规律下优胜劣汰的竞争,国有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彩电老大”、“钢铁大王”擎起巨旗。

跻身世界三大产钒企业的攀钢立足当地优势,就地取材生产出的钒钛钢轨韧性、牢度和耐磨性比普通钢轨高两倍半;投资100多亿建成的攀钢二期工程冷轧板生产线,不仅能为汽车、摩托车提供高附加值的板材,为冰箱提供镀锌板,还能生产薄板系列。

与此同时,投资80亿的攀钢三期工程正式启动,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利润11亿元,其综合竞争能力将全面提升。

而净资产130亿元,彩电年生产能力1200万台,品牌价值260亿元的长虹,尽管暂时陷入了发展的低谷,但其“老大”地位尚无人能够取代。从高新区成长起来的长虹也正通过围绕市场调结构实施新战略,开拓新产业,“树百年长虹”。2000年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长虹和攀钢对绵阳和攀枝花的贡献,分别为50%和60%。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生机。市场的威力与魅力同在。抓住机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旅游支柱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四川共接待游客727万人次,旅游收入14亿元,比2000年“十一”分别增长43.56%和16.50%。

神奇的九寨,秀丽的峨眉,清幽的青城,险峻的剑门……四川旅游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怎能不让人悠然向往?

香港、韩国与四川共谋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做大这块“蛋糕”。

开发西部,不仅重视发展的速度,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而随着西部的崛起,西部经济不仅融入了国内大市场,也正在逐步融入国际大市场。

四川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然而,有商自远方来时,往往又知难而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手续繁琐……软环境太“软”,硬环境太“硬”,成为四川发展的一大困扰。

2000年10月20日,“2000·中国西部论坛”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晚宴。江泽民为大会题名:中国西部论坛。

国内外嘉宾“会诊”西部环境“顽症”后指出:市场与政府——西部大开发的主题。

当“看不见的手”驱动着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西涌动时,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正在大力打造着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

西部铁路和公路网的密度,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至50%,沿海地区的20%左右。

“蜀道难”,让人闻之生畏。交通的“梗阻”,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梗阻”。

改变现状,四川痛下决心。2000年12月26日,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0公里,雄踞西部第一。成灌、成乐、成雅、成渝、成绵……纵横交错的“快车道”圆了川人的“高速梦”,载走了古往今来“蜀道难”的嗟叹。

高速公路浓缩了时间和空间,畅通了渠道,带来了商机。2000年1月至10月,乐山市共接待游客378.4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6.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8%和76%。其中,成乐高速公路的开通功不可没。

不只是地上,天上,广元盘龙机场、绵阳南郊机场相继建成通航,双流国际机场、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攀枝花机场新建工程正在建设中,九寨黄龙机场工程前期就绪,“天涯”变“咫尺”的梦想不再遥远。

交通有了突破,能源、水利、通信、城市环境等也不落后:二滩电站启动,城乡电网双改,拉闸限电变成历史;升钟水库、大桥水库、武都引水工程筑起现代都江堰,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之一的紫坪铺启动;县县通光缆架起通信桥梁;城市环境大大改善。

“硬件”上去了,“软件”也不能拖后腿。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全面清理了从1980年以来颁布的196件地方性法规,废止了不适应大开发的法规,新制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华侨投资权益保护条例、鼓励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西部大开发保驾护航。

省政府废止和修改了219件政策性文件和规章,并对52个省级行政部门及单位的审批事项进行了精简,第一批共取消、下放、备案行政审批事项255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天时、地利、人和是投资的决定因素。冲着投资环境而来的香港益光有限公司,在完成投资1000万美元的大手笔之后,立刻决定向更多领域拓展在川业务。

浙江、上海、广东等沿海省市大举入川抢占先机的同时,四川也走出去,到上海、深圳、韩国、欧洲“推销”自己。

长期以来,西部的发展思路中存在着一种误区:见资源就开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其结果不仅使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愈加脆弱,也大大遏制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西部省市早已形成共识,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更要走在前面。

1998年,最先从夏天那场特大洪水中醒来的四川也最早开始了行动。8月,省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决议。9月1日,四川省率先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砍树人变成了栽树人,护林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鼓点,在四川的重要日程上,生态环境建设的位置日益突出。

翻开日历,四川的几大“动作”尤为醒目:

1999年10月,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要求,3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开始实施;

2000年,全省46个县全面展开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工程,总投入1.88亿元;

2001年1月1日零时,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零点行动”拉开序幕。

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污染整治,四年四大工程,四年四大步,步步推进,奠定着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基础。

四川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着四川必须实现生态环境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打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思维定势,以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发展模式。

岷江、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及嘉陵江流域是四川的生态脆弱区,也是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的重点。其中,凉山等地的干热河谷地区更是难点。

干热河谷地区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年降水量最少的茂县仅493毫米,植被难以生长。凉山州依靠科技,推行“蓖麻+牧草”的模式,并由此延伸出“农户+企业”的产业链,既找到了干热河谷地区恢复植被的有效方法,又使农民通过蓖麻生产和种草养畜增加了收入。

洪雅县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出发,在瓦屋山旅游沿线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种植竹子和常绿阔叶树种,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扩大了旅游资源,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探索出林草牧、林竹纸、林桑蚕、林药、林茶等模式,找到了生态治理、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点。

资阳罗家湾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工程、生物、农耕三大措施齐头并举,不仅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果园,也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路。

蒲江县治理水土流失从“老大难”长秋山区入手,治出了满目青翠,治出了农民增收,治出了绿意醉人的蒲江。

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四川也愈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2000年,国务院规定的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最后期限临近,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人大组织环保执法检查,省人大、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局等十多家省级部门共同组织环保世纪行,向污染宣战。

夹江的黑烟囱倒了,宜宾长宁河流域的小硫精砂厂关闭了,内江市小青龙河沿岸的小纸厂关闭了……

截至2000年底,全省6150家工业污染企业中,验收达标6133家,达标率为99.72%。其中,治理达标的4351家,依法关停1782家。

随着“一控双达标”的全面完成,全省企业“轻装上阵”,向着清洁、高效的思路发展。

夹江借推倒陶瓷业黑烟囱之机,调整产品结构上档次,打造“西部瓷都”。

而早已成功实现达标的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则走出了环保产业链道路,对酿酒丢糟进行链式开发,变废为宝,每年增产原酒10000多吨,新增产值1亿多元。

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四川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几年来,四大工程硕果累累:

禁伐之后,全省893.3万公顷天然林管护“到位”;退耕还林还草300.4万亩,合格率、成活率分别达到99.2%和99.0%,真正做到了“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完成坡耕地治理13.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4520平方公里,建成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5个、生态示范区2个;竣工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81个,投资8.4亿元,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固体废气物综合治理率,分别达到83.0%、72.1%和46.0%。

举目四望,四川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山川更秀美了。而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也随着这青山绿水越来越深地植根于人们心中。

2000年金秋,在成都举办的首次中国西部论坛上,微软、英特尔、IBM、摩托罗拉等20多家世界IT业巨头纷纷亮相。

这次世界IT精英的“西部峰会”传递着一个讯息:IT西进“淘金”。

2001年初夏,同样是成都,在中国西部博洽会上,香港财富巨子们“跑马”四川,签下近10亿人民币的投资意向协议,首选的正是IT业。

不谋而合的选择,昭示着IT业在西部的广阔前景和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

从美国旧金山向南至圣何塞的一块樱桃谷,从没有任何大型传统工业,在西部开发中,这里借助信息技术一跃而成“硅谷”,1998年的产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同样,印度的不毛之地班加罗尔,也在发展中摇身一变,成为以软件业为主的“硅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部开发,四川也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信息产业为突破点,倾力打造自己的“西部硅谷”。

由此,“一号工程”立定目标:重点发展光通信、软件、新型元器件及信息材料、计算机与网络产品、数字化信息化视听产品的产业化,建设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西部最大软件产业化、电子信息产品生产、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国际合作研发和电子信息人才教育六大国家级基地、西部最大的网络交接和信息交换服务中心、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和信息服务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四川找到了发展的不竭动力。

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结构调整、科技教育、改革开放,五大乐章串起恢宏的西部大开发交响曲。

宁夏抓住机遇规划未来

200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宁夏,打开尘封的大门迎来新世纪的和煦春风。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宁夏成立回族自治区,开创了宁夏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宁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中央国家机关、各兄弟省区在宁夏成立前后,从基本建设投资、财政补贴到技术设备、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的调配等方面,对宁夏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给予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扶持宁夏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加快了自治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步伐。

1958年前后,一大批有志青年从五湖四海赶来,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留在宁夏。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用逐渐苍老的容颜换来了宁夏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50年前,他们在宁夏种植希望与憧憬;50年后,宁夏大地还他们收获与辉煌。

宁夏虽然地处西北边陲,党中央、国务院对宁夏的发展始终关怀备至。

1964年3月9日,革命战争年代曾数次到过宁夏的邓小平第四次来到了宁夏。陪同邓小平一起前来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

永宁县中华回乡风情园的回族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张珍贵的黑白照片,记录着邓小平在1964年前来视察的情景。

《中国共产党宁夏史》用精炼的文字记录了邓小平视察宁夏的这段历史。

在听取了自治区的工作汇报后,邓小平对宁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邓小平强调,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海固地区,一定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统战、宗教工作,回汉人民团结起来,把宁夏建设好。

邓小平还要求宁夏各级领导要搞好绿化,多种树木,搞好农业建设。

在邓小平视察宁夏后,国务院决定在宁夏安排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从1965年初开始,由沿海和内地陆续向宁夏整体搬迁或合并创建了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

1965年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了吴忠配件厂、青山试验机厂、长城机床厂、银川起重机厂、大河机床厂、银川橡胶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

1966年初,又建成投产银河仪表厂、吴忠仪表厂等企业。

那是宁夏工业发展史上的火热年代。

一批拥有较雄厚技术力量和较先进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的建成,不仅填补了宁夏新兴国内工业的空白,而且明显改善了自治区的工业布局,为宁夏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极大地增强了自治区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大江南北。

作为西北内陆省区,宁夏也开始萌动自身的改革与飞跃。

1978年,宁夏全区固定资产达到4.2719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3.8485亿元。

靠着这些“家底”,宁夏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983年初,国务院决定成立“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三西”扶贫资金,将西海固地区列入重点扶贫攻坚计划。

从1983年开始,国家每年拨给宁夏3400万元,帮助西海固地区兴修水利、种草种树、保持水土、发展多种经营,由此开始了宁夏的扶贫开发工作。

在宁南山区提起扶贫开发,当地的百姓都不会陌生,是党中央正确决策的扶贫开发工程,使这里的群众有了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梦想,并最终梦想成真。

1988年,自治区成立30周年,王震作为中央代表团团长对宁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王震说:“宁夏成立30年,是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奋斗,克服困难,胜利前进的30年。”

这样的肯定,是宁夏30年发展历程最好的注脚。

1991年6月16日至20日,江泽民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宁夏的农村、工厂、矿山、部队考察工作。

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宁夏大地,到处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活力。

在宁夏期间,江泽民来到田间地头、车间工厂,与工人、农民、基层干部谈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亲切和蔼、谈笑风生。

看到江泽民如此平易近人,干部群众都把心窝子的话向他倾诉。

江泽民在视察时指出:

要认真抓好农业这个基础和增强企业活力这两件经济工作中的大事,在任何情况下,加强农业这个基础的决心不能动摇。要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共同富裕、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个目标。

视察期间,江泽民亲笔题写下“塞上江南,再放异彩”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开放图强、日新月异的宁夏,把“塞上江南”的美誉传向世界。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闽宁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让福建与宁夏结成“亲家”。

同年11月4日,宁夏代表团从寒风凛冽的塞上来到风光秀丽的榕城,参加了两省区召开的第一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充满了浓浓真情的两地协作由此开始。“亲家”在相互往来中,捧出闽宁合作的一个个硕果。

由两省区主要领导参加的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年复一年,在两地轮流举行。

会议如此相似,签订的《协议》和《纪要》均不折不扣地落实;会议又年年不同,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干部培养等方面的扶贫协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层次越来越高,一个由各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企业、社会团体、民间参与的帮扶格局日益清晰。

闽宁牵手十几载,福建的挂职干部,科技、医疗专家,教师,政法干警,把他们的青春岁月、深情厚谊抛洒在宁夏山区的沟沟坎坎、旱塬峁梁。

1997年3月1日,全国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第一天,江泽民来到宁夏代表团,与宁夏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江泽民强调:

要逐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通过相互扩大开放和密切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000年6月14日至17日,江泽民再次来到宁夏考察。这次视察,是党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之后。

江泽民在宁夏主持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围绕如何搞好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广泛听取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参加座谈会的有自治区主要负责人,市县乡负责人,也有村支书、高校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党员。

江泽民走访了一个个村庄、企业,实地察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情况,党的总书记和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普通党员无拘无束,倾心交谈,热烈讨论。

信任是最大的关怀。敞开思想、倾心交流,江泽民坦诚的态度感动了大家。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与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国家的发展。

江泽民说: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为千千万万有志者展示才华、实现人生抱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家必须予以重点支持。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山川秀美上有一个新的良好开局。

2007年4月11日,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这希望的春天里蕴发着生机时,胡锦涛冒风沙淋春雨,足迹遍布荒漠、深山、黄河之滨,开始了令宁夏人民难忘的考察之行。

胡锦涛为宁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感到欣慰和振奋。

胡锦涛说:“宁夏在条件比较艰苦、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难能可贵。”

胡锦涛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视,风尘仆仆来到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中冶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造林基地。顶着大风扬沙登上沙丘,实地察看治沙固沙情况。并专门到白芨滩林场大泉治沙实验区,亲切看望了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

胡锦涛强调,要大力加强防沙治沙工作,依靠广大群众,运用先进技术,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

胡锦涛翻山越岭来到固原市彭阳县,察看阳洼小流域治理项目点。

看到层层梯田披绿,点缀其间的果树繁花似锦,胡锦涛十分高兴。

胡锦涛强调:

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好,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已经取得的成果得到巩固、已经确定的计划稳步推进,扎实努力,长期努力,使生态环境不断有新的改善,为建设祖国西部绿色屏障做出贡献。

胡锦涛对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牵挂于心。他走村入户,嘘寒问暖,询问村民们的收成、致富打算、困难、党和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否落实、对这些政策是否满意等,问得十分仔细。

胡锦涛指出,要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把更多资金用在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用在改善民生上,尽最大努力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让农村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胡锦涛还专门考察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情况。他说:“宁东化工基地煤、电、水等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也很多,要又好又快地建设宁东化工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胡锦涛勉励宁夏各族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宝贵机遇,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统筹抓好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工作,扎实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执著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08年8月15日9时45分,温家宝的专机抵达银川河东机场,到17日10时35分返京,温家宝在宁考察近49小时,行程1400多公里。

49个小时的分分秒秒里,温家宝不停地走、倾心地听、深情地看。万家灯火时,温家宝仍在社区、百姓家中走访。贺兰山下、六盘山区、黄河两岸留下了他的足迹。

接连两个夜晚,温家宝都在往返于银川与固原的火车上度过。

两天里,温家宝在宾馆歇脚的时间只有两小时。

萦绕在总理脑海的是关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挂在他嘴边的是宁夏老百姓的柴米油盐。

“我是来兑现承诺的。下星期研究宁夏发展问题时,我心里就更有底了。”在与自治区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座谈时,温家宝说。

所谓“承诺”,要追溯到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在2007年秋天的一次中南海之行。

2007年9月21日,一个收获希望的金秋,这个日子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相距一年零两天时间。

陈建国、王正伟带着宁夏各族群众渴望发展的强烈愿望走进中南海,开始了即将改变宁夏命运的一次“历史性工作汇报”。

陈建国、王正伟重点向总理汇报了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生态移民、南部山区人畜饮水等重点工程建设和民生问题。

发现听取的5个问题有3个都与水相关时,温家宝非常重视。他说:“你们提出要解决的五大问题,我不一一表态了。把宁夏的问题提到国务院议事日程上统筹考虑,这个办法比较实际,是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本届中央政府一定要干的一件事。宁夏是一个老少边穷地区,我们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宁夏的事情办好。”

陈建国、王正伟离开后,温家宝很快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汇报上做出重要批示:“宁夏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又是民族自治区,国家应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通过深入全面地调查研究,提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报国务院研究决定。”

温家宝还在那次汇报会上承诺,在“拍板”一揽子解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前,他要再到宁夏走一走,看一看。

宁夏,将永远铭记这个历史性的日子:2008年8月20日,总理离开宁夏3天后,在北京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主持国务院第二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9月12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份文件提出了31条促进宁夏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其他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意见。

《意见》指出,要在发展过程中,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切实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注重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意见》还提出了宁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即到2012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明显提升,基本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5%,耕地资源得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谐社会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此外,到2020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显著下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这是宁夏历史上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青海以交通带动大发展

2000年,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上,青海省借助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借助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一个个重点工程破土动工。

在空运、水运和铁路运输均不发达的青海,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就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的公路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条件差、基础薄,18679公里公路总里程中,没有高速公路,二级以上公路仅占9.8%,一些地区仍沿用着人背畜驮的落后运输方式。

据分析,青海的矿产、水电、畜牧业、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发挥,交通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2000年2月17日,青藏高原首条高速公路兰西高速公路平安至西宁段开工,标志着青藏高原即将结束无高速公路历史。

2003年6月28日,伴随着马平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提前两年呈现在人们面前。

丹拉国道主干线兰州至西宁高速公路(青海段),又称西宁至马场垣高速公路,全长118公里,项目总投资42.26亿元。其中西宁至平安段35公里,项目投资11.1亿元,平安至马场垣段83公里,项目投资31.16亿元。

而早在1997年,青藏高原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帷幕就已经缓缓拉开。

当年,丹拉国道主干线兰州至西宁高速公路(青海段)建设前期工作开始运作。

1999年,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省公路设计院,开始联合设计平安至西宁高速公路。

2000年2月,平西高速公路正式破土动工,平西段采用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主要路段于2001年“七一”提前一年半建成通车;马平高速公路紧随其后,2001年下半年开工,终于在2003年6月28日,比计划提前半年建成通车。

不同于东部和中部对高速路的司空见惯,这条高速路身上肩负着青海太多的“首次”和“第一”。

伴随着这条路成立的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时刻感受着这条路的分量,“青海穷就穷在与外界的封闭与隔绝。西部大开发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遇,如果我们不玩命干,修不好高速公路,就会愧对青海500万人民!”“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和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作业标准化、施工规范化”的四高四化指导思想和“创精品工程、名牌工程”的奋斗目标,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植入了每个筑路人的心中。

高速公路建设难度和质量要求是公路之最,而在青海省内具有承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施工单位只有一家,即青海省路桥公司。

关系到青藏高原的第一条高速路,青海不敢怠慢。面向全国进行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的招标,要为这“零的突破”选择最出色、最有经验的筑路人。

最终,157家曾转战大江南北的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投入到这次“会战”中,在这个大平台上,展示着自己的看家本领。

如中国航空港第七工程总队第八项目部,突遇暴雨,将项目部所有的桩基、预制梁厂、临时便桥、围堰等悉数淹没。

在400多万元的损失面前,工程兵们展现了“硬骨头”的精神,灾后12天开始生产自救。面对之后再次出现的几次洪水,一方面积极自救,一方面加大投入,力保工期。

同年3月30日,全长953公里、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的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气管道,在湟中县上新庄正式开工,从而拉开青海天然气大开发的序幕。

2003年7月3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这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为了扩大吸引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促进青海经济快速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依据国务院批复和西宁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部,总规划面积12.79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控制面积8.39平方公里,具体范围是东起小峡口、西至青海民族学院、北起湟水河、南至南山脚下。

2001年,适逢我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青海各项经济建设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

趁着《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的东风,青海省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生产总值增长方面渐入佳境。

2001年7月1日,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举行。

巨龙翻越“世界屋脊”,成为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这一年,涩北气田天然气输入西宁通气点火仪式,在西宁南山口的天然气门户站举行,涩宁兰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全线竣工,并在兰州输气末站正式点火。

很多青海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天然气替代传统燃料煤,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然而,短短的几年,青海的天变得更蓝,水变得更绿,生活变得更干净。

这一年,青藏高原区域内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西宁市的工业布局从此调整,一批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含量、节能环保的项目在开发区落户。

这一年,首届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宁举办。青海省从此开始了展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打造展会品牌,利用展会平台唱好经济发展大戏,成为我省招商引资的又一创举。

这一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公伯峡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青海省由此逐渐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在国家能源输送这幅蓝图中,开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2年,青海被世界瞩目。被誉为“中国自行车运动第一大赛事”和“青海奥运会”的首届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青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领略了青海的壮美景色。

这次体育盛会无疑成为了青海省的一张“金名片”,为世人了解青藏高原,宣传“三江源”、青海湖自然生态及环境保护架起一条国际桥梁。

国家西电东送北线建设的重要电源点,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的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成功截流。此次成功截流标志着黄河上游水电滚动开发,在优势资源转换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首批十大项目之一——青海100万吨钾肥项目开工,它标志着中国察尔汗盐湖资源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

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作为青海“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这项工程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加快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仿佛在瞬间打破了中国人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

然而,在连续的波动中,青海人始终没有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在砥砺磨难之中,青海人又众志成城地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轨迹,不断向前延伸、延伸。

这一年,青海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有序推进,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重点工程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和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004年,青海省紧紧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了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得到实惠的好势头,保持了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积极奋进的好势头。

“三个好势头”,带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带来符合低保条件的20.1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带来农村牧区特困人口救助制度建立,20.75万特困人口实施了基本生活和大病医疗救助。

带来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的变化,这一数字变化,让青海省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三个好势头”,表现在“两减免、三补贴”等七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实现了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表现在投资20亿元为农牧民办实事,有效改善了农牧区水、电、路以及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表现在农牧区税费改革取得新成果,“三江源”地区16个县、1个乡的农牧民减负。

“三个好势头”,反映在西宁至兰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宁至大通、西宁至塔尔寺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西宁南北过境公路、拉西瓦水电站、玉树通电工程、青海碱业90万吨纯碱项目及一批煤炭、电力、交通、城镇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这些项目建设,不仅给全省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而且也惠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机遇稍纵即逝,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当青海人把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动能,发展的速度成倍提升,一个个发展的奇迹也由此创造。

2005年是“十五”最后一年,这是一个凝聚厚重收获、展现辉煌成就的年份。而造就精彩2005、造就“十五”辉煌的,不仅仅是岁月流转简单的年份轮排,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我们赶上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战略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以及其他一些难得的机遇。

追溯历史的足迹。那是在2000年年初,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经过5年的努力,青海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呈现崭新局面,青海的形象和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省许多方面的工作都富有开创性。时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青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十五”时期,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拥有了一系列发展的新政策。因为发展的信心,青海不断地把发展的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把迸发而出的激情和动能转化为实践。5年间,《青海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文件先后出台,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青海100万吨钾肥工程、标志性工程——黄河公伯峡水电站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75亿多元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青海社会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5年,全省经济实现了两位数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00亿、400亿的台阶,继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又突破1万元人民币。

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面对历史,青海人欣慰,当拥有发展的杠杆时,青海人完成了一次次完美的撬动。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2006年7月1日,随着举世瞩目、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天路》之歌也唱红大江南北,让人耳熟能详。

甘肃实现着历史性跨越

2003年4月中旬,甘肃传出消息:世界上第一台磁致伸缩超声洗衣机在兰州研制成功。

这种洗衣机不使用洗衣粉或任何化学添加剂,比传统的洗衣机速度提高几倍到几十倍,并能对衣物起到杀菌作用。

无独有偶,2002年4月1日,“神舟3号”无人飞船在太空飞行7天后成功着陆,其核心设备上应用的纳米金刚石材料,也是一家甘肃企业研制成功的。

甘肃连城铝业公司2000年出口创汇还是零,2001年一下子就是7500万美元,2002年升至1.2亿美元。如此跳跃,令人瞠目。

改革开放,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春风劲吹玉门关,陇原大地处处春潮激荡,奇迹迭生。这片昔日“苦瘠甲天下”的西部偏远省份,正实现着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连绵起伏的荒山,不仅阻碍着甘肃人走向富裕,也遮挡了甘肃人看世界的目光。

在外人面前,甘肃人可能自认为“封闭”、“闭塞”;在外人眼里,对甘肃人的评价可能也少不了“封闭”、“闭塞”一类的词。

在西部大开发之初,甘肃省委、省政府认为:

思想不解放,社会环境不宽松,是困扰和阻碍甘肃发展的一个坎。如果这个坎迈不过去,就会处处卡壳,处处掣肘,资金来不了,人才来不了;在建的项目速度慢,新建的项目上不去;干事的人寒心,创业的人灰心,甘肃就会失去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1年,甘肃省政协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震惊了全省。

改革开放20年间,甘肃仅引进外资9.86亿美元。

2000年,外商在甘肃的直接投资仅占全国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0.15%,上交地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0.9%。

在2001年的前5年,外省投资额和户数一直呈下降趋势。

省委书记宋照肃说:

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要解决社会环境不宽松的问题,必须转变观念,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自己去找项目,闯市场;坚决摒弃“肥水不流外人田”、见人发财就眼红的小农思想,欢迎省外、境外的投资;坚决摒弃“左”的思想,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001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强力启动了营造“建设环境、投资环境、干事创业环境”的大讨论,并明确要求:讨论不能空对空,不能只打隔山炮!

随后,各地各部门开门纳谏,重新寻找角色定位。当“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处处有环境”成为共识时,一批久拖不决和决而无果的案件迎刃而解,一批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和行政审批事项相继取消,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各地蔚然形成。

南京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9200万元,在白银经济开发区建设年屠宰生猪60万头、深加工1.2万吨肉制品项目。

白银市区两级领导多次现场办公,跟踪服务,从该项目签约到投产,仅仅用了150天时间,被投资商誉为“白银速度”。“白银速度”开始在甘肃各地生根开花,甘肃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

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95家,直接吸收外商投资1.8亿美元。到2002年,甘肃引进国内外资金当年到位30亿元!

2002年9月29日,通往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柏油马路通车了。

积石山群众唱起了花儿:“喝一口泉水润一下嗓子放声唱,尕光阴赛过了冰糖。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响亮,致富路修到了咱县上。油路通到咱县上,咱们的洋芋咱们的羊,就能更快地走出去,走向更远、更大的市场。”

同一天,甘肃省另外10条公路同时通车。

西部大开发3年来,甘肃省新增、改造公路4178公里,高速公路实现了由13公里向320公里的飞跃,全省实现了乡乡通电,95%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了车,电信用户突破300万户,手机用户突破160万户。

在营造“三个环境”大讨论之后,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后基础设施的改善,伴随着物质和信息障碍的破除,群山环抱的甘肃开始打开历史“封条”,走进思想解放的新时代。

对人才、生态环境、非公有制经济,甘肃人都有了全新的理解。甘肃省领导深知,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靠事业留人,靠待遇留人,靠环境留人”成为甘肃一项重要的政策和郑重承诺。

2001年6月4日,甘肃省隆重召开科技奖励大会,授予“陇上育种王”兰州农校研究员周祥椿“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牌和60万元奖金。

在沿海地区,60万元也许并不算多,但在甘肃,2001年当年的财政收入仅仅68.8亿元。这样算来,奖给周祥椿的奖金,就接近当年全省财政收入的万分之一!

2002年,甘肃省又将同样数额的奖金奖给了第二届“甘肃科技功臣”邓元凯。甘肃省委、省政府还为12位在甘肃工作的两院院士配发了专用轿车。

甘肃人对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甘肃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634万亩,天保工程完成公益林建设532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荒漠化治理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

甘肃人的思想解放,也体现在其“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上。

丘陵山地起伏的通渭县,即便在甘肃,也算比较闭塞的地方。但走进通渭县城的大小餐馆,老板都会向你介绍烙韭饼、炸荞面圈等杂粮小吃:“城里人细粮吃多了,适当吃点粗粮好着呢!这苦荞还可以暖胃、降血压、治糖尿病!”

说起通渭县的杂粮小吃,还有一段小插曲。

在通渭县的高寒阴湿山区,当地村民一直种油麦、谷子、糜子、荞麦等作物。在调整种植结构时,农民想改种小麦:毕竟杂粮没有小麦好吃!

2001年,通渭县人在参加香港农业博览会时,带去了1公斤苦荞样品,结果被客户以8美元的价格买了去。

这件事使通渭人茅塞顿开:稀缺的就是好的!要种那些别处种不成的东西,才能卖上好价钱!

于是,通渭县杂粮面积由原来的8万亩增加到了20万亩,1公斤苦荞的价格也由2角钱涨到了2.2元。

定西地区,十年九旱,在春天更是雨水奇缺。但多年来,定西人偏要抱着“人定胜天”的信念,执意种植在春天最需水分、又从来没有高产过的小麦。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决策之后,定西人开始思考:逆天行事种小麦,难道是唯一的选择?

其实,定西地区特别适宜种马铃薯。这里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正是马铃薯旺长的季节。并且,这里土质特别,昼夜温差大,种出的马铃薯洁白细腻,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为何不顺应自然种马铃薯呢?思路一变,使定西从无到有,发展成了全国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当归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党参基地。

2001年,自古“苦瘠甲天下”的定西,靠种马铃薯和中草药整体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划时代的变革。

转变观念之后,甘肃严酷干旱的自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转化成了比较优势。张掖的制种业、草产业,康县的桑蚕,武都的油橄榄,庆阳的黄花菜,都在全国占据了重要位置。

据有关部门测算,特色经济,为甘肃农民增收做出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贡献。在“特色牌”的旗帜下,甘肃优先发展最有优势的石化、有色金属工业。

当人们不再一提“个体私营”就感到头疼和害怕时,甘肃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开始步入“阳光地带”。

2001年,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全省共培育出6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非公经济“小巨人”,有5家企业进入全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行列。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5%。

甘肃省领导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一方面提升、改造国有企业,3年来投入工业技改资金达387亿元;一方面千方百计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2002年5月,甘肃派出由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和省政协主席率领的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考察团到浙江考察,在赶回兰州的火车上,讨论、撰写了详细的考察报告。

考察团从浙江回来10天后,《甘肃省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颁布实施;一个月后,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2003年一季度,甘肃省对外贸易额同比增长近39%,增幅高于全国出口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其中集体和个体企业实现出口同比增长了近30倍。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甘肃省颇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面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巨大成就,甘肃省委、省政府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宋照肃说:“与自己相比,甘肃的变化非常惊人;但与全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十六大’之后,其他省市区更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甘肃干部群众只有也必须加快发展,实施追赶战略,才能赶上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广西的富民兴桂新跨越

2004年11月18日至19日,踏着金秋的韵律,乘着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的东风,“2004中国西部论坛”在南宁举办,使南宁再次成为风云际会的城市。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回顾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足迹,广西脚步矫健:扶贫攻坚硕果累累,西南出海大通道框架初步形成,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一桩桩,一件件,谱写了富民兴桂新跨越浓墨重彩的华章,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广西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广西东邻珠三角,南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西部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区,是我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在西安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动员令后,广西审时度势,把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区情相结合,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三五五”思路。

在重点做好的五篇文章中,“路”是其中重要的一篇。为此,广西在西部大开发中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着力构建大西南出海出边大通道,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龙头,南昆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出海大通道框架。

2004年,又建成了六景至兴业、南宁至水任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了南宁至友谊关等高速公路项目,完成了湘桂铁路黎塘至南宁段和黎塘至湛江等铁路干线的扩能改造。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超过3000公里。

南宁—广州、南宁—友谊关、桂林—梧州等高速公路纵横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沿海港口年吞吐能力达2500万吨。

2004年2月21日,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打响第一炮,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面启动。

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快广西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交通的畅通,引来了空前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南宁、桂林、北海等5个机场2003年旅客客运量达400多万人次。在北部湾畔,防城港、钦州、北海等一批新兴港口群,已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龙头”。

经防城港进出口的货物中,西南地区的货物占了90%以上。防城港已经成为西南出海通道的主要门户,云、贵、川的磷矿、磷肥、铁矿、硫磺、煤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防城港大量出口,为大西南货物外运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

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何入手?自治区党委、政府形成共识:脱贫致富,重在发展;谋求发展,先打基础。一场从根本上改变广西基础设施长期落后面貌、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的大会战打响了。

2000年8月6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东兴市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工作会议,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龙州、凭祥、东兴等边境县(市、区)开展边境建设大会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办好交通、教育、卫生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24件实事。

一时间,广西千里边境沸腾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党政军民同努力。不到两年,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工程全线告捷,极大地改善了边境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广西边境建设大会战的尘埃刚刚落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又谋划新的发展,把目光定格在革命老区东巴凤。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03年至2004年底,投入21.036亿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东巴凤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包括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12类34项7.5285万个项目。

2003年4月23日,东巴凤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的大会战打响了。

老区人民发扬拔哥的革命精神,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支持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到2004年,东巴凤大会战项目已完成98.7%,大批项目使老区人民获得实惠。

东巴凤三县的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特色产业开始发展。在东巴凤公路沿线,总面积8.93万公顷的优质板栗、山茶、八角、中药材产业带在崛起,通道经济在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抓好贫困地区的小康建设,直接关系到全区能否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自治区把扶贫攻坚拉动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从自治区党委书记到贫困村寨的基层干部,纷纷投入到挖穷根的战斗中。广西各级干部一任接一任,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费尽心血。

从1997年底到2002年底,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从366万下降1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3%下降到3%以下。

百色曾经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自大开发以来,百色连续开展了人畜饮水、村村通公路、茅草房改造、地头水柜建设等10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对8万多特困群众进行异地安置,群众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其中,田林县六隆移民开发区征地1.78万公顷,安置来自田东、田阳、田林、德保、那坡、凌云、隆林等7个县(自治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建成了连片八渡笋开发基地,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异地安置基地。

进入扶贫开发新阶段3年多以来,广西又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4亿元,贴息贷款26.7亿元,社会帮扶资金9亿元,扶持生产基地8.4万公顷,扩建通村四级公路和通屯道路2.25万公里,在贫困村建设沼气池40多万座,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000多处。

2003年底,自治区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90多万,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6%,增幅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人口众多、地处边疆、多个民族聚居的广西壮乡,基本告别了原先大范围的贫困,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自治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注重抓好生态建设,努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篇文章,大力开展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6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35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万公顷。

通过推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模式,累计建成沼气池238万座,有效带动了农户养猪业、果蔬种植业的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河池市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有利时机,新增造林面积5万公顷,封山育林5万公顷,沼气池建设21万座,沼气池入户率达20.06%。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小流域治理、珠防林工程、沼气池建设,以往裸露的石山基本得到了绿化,石山植被增加,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29.67%提高到56.92%。农民还从每年21万多座沼气池的使用中增收节支3.85亿元,每年使2万公顷林木不受砍伐,既减少了水土流失,维护了生态平衡,改善了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又解放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落实。

广西还投入石漠化治理资金4000多万元,完成石山封山造林。在2001年,东兰、乐业两个国家试点县就完成退耕还林1206公顷,宜林荒山荒坡造林5806公顷。

全区在完成退耕还林4万多公顷的同时,投入林业基本建设经费1亿多元,帮助农民营造10万公顷的速生丰产林和3.4万公顷板栗、“三木”药材等经济林。

昔日“衣不蔽体”的大石山如今披上了绿色“新装”,农民在退耕还林、营造秀美山川的同时,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西部的优势在资源,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广西拥有丰富的水能、矿产、农林、海洋、生物和旅游资源,是全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

红水河开发规划自其上游南盘江天生桥至其下游黔江大藤峡,可开发建设10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291万千瓦。

西部地区要尽快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必须走能源型新型工业化道路。

广西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培育并初步形成了以制糖、有色、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

量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广西,正由传统农业省区向工业省区健步迈进。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63.7亿元,比上年增长74.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1.6%,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西部大开放,大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动力。

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01年广西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符合自治区发展规划和布局,在自治区审批权限内,不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取消审批,改由企业自主决策,实行项目登记备案制。

截至2003年底,从自治区到各市县共取消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共近3万项,改善了投资环境。

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给广西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抓住机遇,制定了“发挥优势、东靠西联,南向发展”的战略构想,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加快广西发展。

“东靠西联”就是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粤港澳通往西南地区的通道作用,利用粤港澳的产业、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优势,以及广西自身和西南各省市的资源、政策、劳动力等优势,加强广西与粤港澳和西南各省市的经济合作。

“南向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作用,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促进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产业合作和相互投资。

抓住了对外开放,就抓住了广西加快发展的根本。2004年春节刚过,广西党政代表团就在曹伯纯、陆兵等自治区领导带领下访问广东,加强与广东的全面合作。

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率广东党政代表团回访广西,期间两省区签订经贸合作项目100项,超过前6年两广合作项目投资总额。无论从规模还是层次上,都创下国内区域合作之最。

6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又亲自率领广西代表团访问港澳,不仅推介了广西,推介了中国-东盟博览会,还与港澳一大批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4年11月3至6日,广西成功地承办了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东盟10国有5国派出了国家领导人来南宁出席博览会,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客商一万多人,参加了“两会一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广西区内各大企业和客商带来了无穷商机,也使西部地区成为国内外大企业和中外客商关注的焦点。

正是由于一大批项目投资的有力拉动,广西在经济滞后、工业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使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2006年10月28日,温家宝来到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温家宝走进两面针公司生产车间,仔细察看了陈列的中草药标本,并在生产线旁与技术人员亲切交谈。

温家宝说:“市场的竞争形成挑战和压力,我们的企业每天都在与对手赛跑。要瞄准国内外需求,积极开拓市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在富达机械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柳工集团,温家宝与企业负责人和工人交谈,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产品开发和销售情况。温家宝说:“要抓住机遇,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快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

29日上午,温家宝前往来宾市桥巩乡下料村。看到路边的稻田里农民正在收割稻子,温家宝立即停车走进稻田。

正在割稻的壮族女青年黎莉和周围的村民惊喜地向温家宝问好。

温家宝接过她手中的镰刀,割了几把稻谷,笑着说:“你看,我还没忘记使镰刀吧。”

随后,温家宝还向周围的群众询问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落实的情况。

当听说村民们都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有了基本保障,温家宝满意地笑了。

下午,温家宝来到南宁市青秀区的独岭村。

温家宝和簇拥上来的农民边走边聊,挨家挨户走访,用了近一个小时。

温家宝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投入,重点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沼气和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基本条件。”

傍晚,温家宝来到南宁市华联超市的江南店,考察市场商品供应和农副产品销售情况。

温家宝边走边看,不断同前来商场购物的群众交谈,询问他们家庭生活情况,农副产品的合格率高不高。

温家宝说:“要保证商品质量,从源头开始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让群众吃上放心肉、菜,用上放心产品。”

温家宝总理对人民群众的关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