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霸主”觊觎中国
广州单一口岸的贸易体制,对当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资产阶级是十分不利的。
英国资产阶级在 17 世纪中叶,从封建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后,先后打败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取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1769 年,英国人瓦特完成了他所改良的第一台蒸汽机,使工业动力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而完全由人支配。蒸汽机的运用,在工业生产上引起了决定性的革命,即产业革命。蒸汽机首先应用于纺织行业,之后扩大到机器制造、运输、冶金、煤炭等。到 19 世纪 30 至 40 年代,英国资本主义完成了以
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进程。据统计,从 1788 年到 1830 年,英国棉
纺织品生产增加了 3 倍,生产成本和工业品的价格降到 1/10 至 1/20。(1835 年,英国已拥有蒸汽机 1953 台,纱锭 900 万枚,年产生铁 102 万吨,煤 3000 万吨)。它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扩大海外殖民地,以便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猎取的对象。
自 1637 年英国人威得尔率船队来华,到 19 世纪上半叶的二百年间,英国对中国的正当贸易,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当时,英国输入中国的主要货物是呢绒、棉布等纺织品。由于中国广大农民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过着男耕女织的贫困生活,他们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生活必需品,穿的是自己纺织的土布,所以对既不结实,也不便宜的洋布并不欢迎。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的销路不大,有时还得亏本减价出售。仅 18
世纪的最后 5 年,年平均亏本就达 19 万银两。19 世纪 30 年代,随着英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其工业品生产量迅速增加,机制纺织品的价格下落,大量输入中国,但始终打不开中国市场。英国运来的第二种大宗商品是铅、锡、铜等金属品,然而销路有限,年获利不过数千银两,有时也得亏本。唯一能够获利的,是从印度转贩的棉花。可是,总的算来,仍然抵不过棉毛织品的亏损。据 1820 年统计,东印度公司在广州销售英国产品的净亏损额,在前 23
年中共约 169 万镑。
与此同时,中国的茶叶、生丝、大黄等在英国市场上十分畅销。特别是茶叶,到 18 世纪后半期,已成为英国广大民众的生活必需品,输入量成倍增加。
英国资产阶级不能向中国输入足够的商品,只能用大量的现银弥补贸易逆差。18 世纪初期,东印度公司来华船只所装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白银, 商品不足十分之一。在 18 世纪的一百年间,英国输入到中国的白银达两亿多元。
惟利是图的英国商人及其政府,当然不甘心每年把大量白银运往中国。为改变这种状况,英国政府两次谴使来华。
1793 年,英使马戛尔尼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当他在热河行宫万树园正式觐见乾隆皇帝时,向皇帝提出了以下要求:1、派人来北京办理商务,并在北京设立商馆;2、在宁波、舟山、广州、天津等地自由贸易; 3、请求占用舟山附近海岛一处,留居商人,设立贮货站;4、减免货物税或减轻税额;5、请求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各省传教;6、允许英国人自由居住广州等地。结果,马戛尔尼的要求全部遭到拒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女王的信函中指出,马戛尔尼“所请多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并宣告“若将来船至浙江、天津,请求上岸贸易,守士文武必不令其保留,立时驱逐”。
马戛尔尼的出使一无所获。然而,英国政府仍不就此罢休,20 年后再度谴使前往中国,这就是 1816 年阿美士德的出使。他的具体使命同马戛尔尼一样,是力图减轻中国政府对广州贸易的限制;取得驻使北京的允许;要求开放广州以北的港口等等。1816 年 7 月 28 日,阿美士德到达天津口外,8 月29 日到达北京,因拒绝按照中国方面的礼仪,以三跪九叩大礼觐见嘉庆皇帝,被皇帝当日谴回。阿美士德出使又告失败。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华贸易的需要,殖民主义者的侵华要求日益迫切。他们积极寻找一种既能为中国方面接受,可用于支付茶价, 而且本身还可以赚钱的商品,这种商品在印度找到了,它,就是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