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
现在,到炎热的夏天,各种冷饮琳琅满目,棒冰、雪糕、刨冰、紫雪粒⋯⋯ 应有尽有。回到家中,打开冰箱,开瓶冰镇汽水或可乐、雪碧之类,一饮而尽,真是使人透心凉。
对于现代人来说,夏天吃根冰棍之类的事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但是,
在古代却只有帝王贵族才有资格享受这种奢侈品。据说在 2000 年前的大罗马帝国,冬天来到的时候,皇帝命令奴隶们将高山上的冰,分割成完整的一大块一大块,运回来放到很深的地窖里,整整齐齐地排列好,藏起来。当炎热夏天来临的时候,再把冰一块一块取出来,用来冰镇酒与牛奶,或者把冰掺在酒和牛奶里,用来款待客人和嘉宾。
到了 18 世纪,欧洲发生了产业革命,许多城市人口激增,不得不到远处去运粮食与食品(如牛肉、猪肉、家禽等),为了保证粮食和食品不变质, 因此提出了食品冷藏运输的问题。同时,世界各国对羊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养羊业十分发达,可是,成千上万头羊身上的羊毛被剪下后,剩下的羊肉怎么办?当地人口不多,根本吃不了,而远在地球的另一面——欧洲人却十分迫切的需要它。因此,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些容易腐烂的食品如何作长距离运输的问题。
1626 年,有位美国的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作过试验,把鸡肉埋在雪里,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腐败变质。之后,一些科学家也作过同样试验, 从那时起人们已经知道,食物腐烂的原因是由于人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作怪。对付它们的办法之一就是冷冻,因此用冰来冷藏食品是一个好办法。
1873 年,制成了一艘用冰致冷的冷藏船,名字叫“诺福克”号。它从澳
大利亚的墨尔本运了 20 吨冻羊肉到英国伦敦,消息传开,人们纷纷前来参观,想看个究竟,冷藏船到底能不能使羊肉不变质?
待船舱打开,真使人大失所望——羊肉已经变质发臭了!原来当船从墨尔本出发,一定要跨越炎热赤道,才能抵达英国,船上的冰耐不住赤道的炎热很快化掉了,因此试图以冰作为冷藏手段的冷藏船的试验失败了。
既然利用天然冰不能达到长期致冷,人们就另辟蹊径,开始研究制造人造冰的技术。
1822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气态的二氧化碳、氨气、氯气在加压的情况下,会变成液体,压力减少后又会恢复气体,而在这过程中伴随着吸热与放热。不久,德国化学家林德利用这个现象制成了冷冻机。他是利用氨来制冷。先给氨加压使其液化;再使它从小孔中射出,使其立即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下降,这样就达到致冷的目的。然后利用压缩机再把蒸发了的氨重新压缩,使之液化,又开始下一个吸热致冷的循环过程。
根据这个原理,1876 年制成了名叫“罗萨姆”号的冷藏船,船上安装了一台以氨作致冷剂的致冷机,船仓里用盐水来冷却盘管。该船在澳大利亚悉尼港下水,待羊肉刚刚装进船仓,准备起航,不料由于盐水冷却盘管漏水, 冷却系统失灵。结果盐水不仅污染了羊肉,而且因天气热,羊肉很快变质, 冷藏船的试验再次失败。
但是科学家们并不气馁,一方面分析原因,加以改进,另一方面继续试验。在 1879 年,终于又造了一艘名叫“斯特拉斯列文”号的冷藏船,再次从
澳大利亚的悉尼港满载了 40 吨的牛羊肉向伦敦港进发。一路上跨过炎热的赤
道,越过印度洋和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经过地中海,终于在 1880 年 2
月 2 日到达伦敦港口,行程几万里,历时几个月,当打开船舱时,人们发现牛羊肉仍然冻成一块块硬梆梆的肉冰,一点没有变质。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艘可供实用的冷藏船,从此,冷藏船的运行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到了本世纪,美国的冷冻工业迅速发展,除了制成大型的冷藏设备外, 还研究制造了小型的适合家庭使用的冷冻机,这就是电冰箱,这样一般家庭都可用来冷冻保存食品。
为了提高致冷效率,又进一步作了改进,将致冷剂改用氟利昂,这就是现在的冰箱了,其原理与林德发明的致冷机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