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画

三人成虎

【释义】三个人传言市上有虎,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出现,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魏国的太子将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当人质,来获得赵国的友好,魏王决定派大臣庞葱陪同前往。

庞葱一直受到魏王重用,怕去赵国后有人背后说他坏话,魏王不再信任他。为此,临行时特地到王宫里对魏王说:

“大王,如果有人向您禀报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立刻回答说:“我当然不相信。”

庞葱接着问:

“如果第二个人也向您禀报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说:

“我将信将疑。”

庞葱紧接着问:

“要是第三个人也向您报告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一边点头,一边说:

“大家都这么说,我相信了。”

庞葱分析说:

“街市上没有老虎,这是明摆着的事。但三个人都说那里有虎,便成为有虎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郸,那里离我们魏国的都城大梁(今属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比王宫离街市要远得多,再说背后议论我不是的,恐怕也不止三个人。希望大王今后对这些议论加以考虑,不要轻易相信。”

魏王很勉强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陪公子去吧!”庞葱去赵国不久,果然有人在魏王面前说他坏话。开始魏王不信,后来说他坏话的人多了,魏王竟然相信了。庞葱从邯郸回来后,便果真失去了魏王的信任,再也没被魏王召见。

三户亡秦

【释义】原指楚国既使只乘下几户人家,也一定能灭掉秦国。后比喻暂时弱小的正义力量,也要有消灭暴力的必胜信心。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反秦,天下英雄群起响应。

广陵人邵平奉陈胜之命进军广陵,还没来得及取胜,忽然接到陈胜战死的消息。这时增援的秦兵又陆续赶到,邵平心中十分恐慌。

他久闻项梁兵威大振,顿生一计,便假借陈胜的名义任命项梁为上柱国,并命令项梁向西进击秦军。

项梁、项羽统率八千子弟兵过江往西进发,这时,陈婴已攻占东阳,声势浩大,并派专使与项梁联络,表示愿意联兵西进,以项梁为统帅。

陈婴原是东阳县的文职人员。

东阳少年杀死县令,召集数千人抗秦。这位少年知道自己缺乏领导众人的能力,便在众人之中寻找领导人物,选来选去,没有适当人选,于是请陈婴出面。陈婴推辞,众人强行拥立,陈婴只好勉为其难。不久兵士增加到2万余人,少年又打算立陈婴为王。

陈婴的母亲听说此事深感不安,对陈婴训诫道:

“自我嫁到你家,从来没听说你们祖上出过什么显贵人物。而今,你突然称王,这太危险了。还是跟随别人做事稳妥些,成功了,不失封侯,败了自有领袖去抵罪,你逃起来也方便些。听说项梁几代人为楚国大将,你不如归顺他,将来不难成功。”

于是有了陈婴与项梁联络的举动。

项梁引3万大军渡过淮水。

蒲城黥布率四五万人归顺项梁,军队一时达到八九万人,部队攻占下邳,作为屯兵之所。

范增这时已经70多岁,闲居在家,他常常会想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史书上说他“好奇计”。

他主动来到项梁营中,出主意说:

“六国灭亡,楚国最冤枉。自从怀王被秦国骗去扣留,屈死在秦国,人们至今思念他,常常在私下发誓说:‘就是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将来灭秦的也必然是楚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不是楚王后裔,却自己称王,他必然失败。您如迎立楚王后裔,拥护你的人会更多。”

项梁听从范增的意见,找到正在牧羊的怀王的嫡孙,立为楚王,算是迎合人们的心理。

项梁自称武信君,负责指挥部队讨伐暴秦。楚国将士蜂拥响应,一时间声势更加无人能及了。

三令五申

【释义】三、五:表多数。申:陈述,说明。屡次地命令告诫,再三地嘱咐。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武,春秋末年齐国著名军事家,写有总结战争经验与军事理论的《孙子兵法》。后来他投奔吴王阖闾,吴王看了他的兵书,十分欣赏,特地召他进宫,问他:“你写的兵书我都看过了,很好。但你是不是能用宫中的女子来操练一下呢?”

孙子答道:

“可以。”

于是,吴王集合了宫里一百八十个女子交给孙子指挥。孙子把她们分成两队,叫吴王的两个最宠爱的嫔妃各拿一支戟,担任队长。下令说:

“我叫前,你们看前面;叫左,看左手;叫右,看右手;叫后,看背后。”

交代清楚后,孙子命令摆下名叫钺的刑具,然后便击鼓传令。谁知那些女子听到命令,竟像做游戏一样哈哈大笑。

孙子自责是自己的过错,没有把命令交代清楚,于是又把号令再三地说明并再三告诫要守纪律,便又开始传令。谁知那些女子仍当作是在做游戏,不听号令,嘻嘻哈哈。这一下,孙子再也不原谅她们了,下令将两个队长杀头示众。

吴王一见要斩自己的宠姬,忙上前求情:“我已经知道你能用兵了,千万不要斩我的爱妾。”谁知孙武并不为之所动,仍然将那两个女子斩首。并另外指定两个队长,重新击鼓传令。这下,队伍中就再也没人敢违抗命令,全部按照号令整齐地操练起来。

虽然吴王宠妃被斩,但当他看到平日娇纵宠惯的宫女都被孙武训练得服服贴贴,发现孙武确实很有用兵的才能,便从此重用他,使吴国成为了春秋时的强国。

三缄其口

【释义】缄:封闭。用三张封条贴在嘴上。形容其言谈相当谨慎,或一句话也不肯说。

【出处】佚名《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一次到周国首都参观周王的祖庙时,看到在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有一个铜人,铜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条,在它的背上还刻着字,写道:“这是古时候说话最小心谨慎的人。”(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分鼎足

【释义】比喻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对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的大将韩信统率大军荡平了齐国,派人去向刘邦请求说:“齐国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如果不暂立一个王来镇压它,形势肯定不稳。希望让我暂代齐王,这对稳定当前局势较为有利。”

刘邦当时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处境不利,只得同意韩信当齐王。

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大势后认为,韩信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韩信说:“一个人的贵贱,看骨骼形相;喜忧,看脸上气色;成败,看他的性情和决断大事的能力,用这三条来看相,保证万无一失。”韩信就请他看相。蒯通望着韩信,良久,又让韩信转过身去,想了一会,说道:“您的面相,将来最高不过封侯,而且还有性命危险;从您的背影看来,将来却是贵不可言。”

韩信感到不可理解。

蒯通说:“楚汉相争,旷日持久,百姓怨恨。平庸无能的人,断不能平息这场战争。你如果帮助汉王得了天下,将来不过封侯,而如果背叛汉王自立,您就可以跟楚汉三分天下,像鼎的三足一样相互对峙(三分鼎足)。这样,刘、项谁也不敢先动手。以您的雄才大略,去阻止楚汉的争斗,这样做顺应了百姓的愿望,谁不感谢您的恩德?天下诸侯,一定会服从。天赐良机,切莫错过,否则,您现在帮刘邦,将来反受其祸,望您三思啊!”

韩信听了蒯通之言,觉得进退两难,最后还是决定不背叛刘邦而落不义之名。后来韩信在垓下用“四面楚歌”之计,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得了天下。韩信被封淮阴侯,但刘邦总怀疑他会造反,而且蒯通的言论也传到耳中,于是乘韩信不备,让吕后把他诱杀了。

三省吾身

【释义】经常自我检查,反省自己。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学而》。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年纪虽小,却勤奋好学,深受孔子的喜爱。

一天,同学们问他:“你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呀?”

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地这样问问自己:替别人办的事情有没有尽到力啊?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啊?先生教我的学业是不是学习好啦……如果发现哪样做得不合适,我就及时改正。这样慢慢地也就成了习惯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迁之教

【释义】迁:迁移。教:教诲。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形容希望子女成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子女的教育。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过得很清苦。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家附近是一片墓地,出殡、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孝子们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游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成材,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城里没有墓地,孟子再也不能够玩埋死人游戏。于是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日子久了,他的心思又定不下来了。原来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绝,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后来,他又和小伙伴们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

那里的环境果然不一样,学宫内书声琅琅,一派文雅气氛。孟子果然安下心来读书。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即周代传下来的有关祭祀、朝神等的礼仪)的。回到家里,竟也模仿起来。

一天,孟母发现儿子在磕头跪拜,以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游戏了,不禁板起了脸。听儿子说是在演习周礼,顿时眉开眼笑。不久,她将孟子送进了学宫,系统地学习《诗》(即《诗经》)、《书》(即《尚书》)。孟子长进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名儒。

三千珠履

【释义】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门客多而且豪华奢侈。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能言善辩,为楚顷襄王内治外交,功劳赫赫。

有一年,秦昭王联合韩、魏两国军队,任命白起为大将,共同讨伐楚国。楚王就派黄歇出使秦国,去劝说秦昭王停止发兵。黄歇陈说利害,说服了秦昭王。秦昭王命令白起停止出兵,并与楚国订立了友好盟约。楚王为信守和约,就派黄歇和太子完一道去秦国当了人质。

后来,顷襄王病重,命在旦夕,可秦昭王竟然不让太子完回国探视父王,于是黄歇就跑到秦国宰相应侯那儿去说情,黄歇说:“楚王恐怕活不长了,如果让太子完回国继承王位,将来他必定会感激秦国的恩德,与秦国亲善;但楚王若是另立了太子,楚国今后未必会与秦国友好,请您去劝劝秦王,放太子完回楚国去吧!”

可秦王听了应侯转达的话仍坚决不允太子完回国,于是黄歇就让太子完扮成楚国的使者,偷偷逃回了楚国。不久黄歇也回到了楚都。

顷襄王病逝,太子完继位,称为考烈王。黄歇因功高劳苦,被提拔为相国,并被封为春申君。黄歇名声越来越大,投奔到他门下的食客竟多达3000人。

当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手下的门客也多得不可胜数,门客的待遇都极其丰厚。有一年,平原君派他的一名门客去拜见春申君。这个门客想炫耀一番,就故意戴着一只玳瑁(形状像龟的爬行动物的黄褐色甲壳)头簪,手持一把饰有珠玉的香扇。谁知,春申君的门客一点也没显露出羡慕的神色。原来,春申君好多门客的脚上竟然都穿着缀有珠玉的鞋子(三千珠履)!平原君的门客不禁自惭形秽,忙找个借口,溜了。

三顾茅庐

【释义】三次到草屋来,表示诚心地邀请。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分争,天下大乱。徐庶辅佐刘备几次击败曹兵。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扣留,作为人质逼徐庶归顺。徐庶无奈,只好辞别刘备,奔赴曹营。临别时,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问徐庶:“诸葛亮的才能比先生你如何?”徐庶说:“不能比,我不过是萤火虫的微光,而诸葛亮则如日月的光辉。”刘备又问:“听说,卧龙、凤雏,能得到其中一个人的辅佐,就能安定天下。不知诸葛亮和这两位先生比较怎样?”徐庶说:“卧龙先生正是诸葛亮,如能得到他的辅佐,何必为天下不安定而发愁呢。”

刘备立即带领关羽、张飞到南阳请诸葛亮出山。他们第一次扑了个空,诸葛亮不在家。看门的书僮说不知道诸葛亮到什么地方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关、张三人只好扫兴回营。

后来有人报告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非常高兴,立即和关羽、张飞顶着鹅毛大雪,第二次聘请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在他们来到的前一天,又出门了。

刘备第三次和关羽、张飞来拜访诸葛亮时。正赶上诸葛亮睡觉。刘备出于虔诚和礼貌,不让惊动,静静等在门外。张飞要发火,想把诸葛亮惊醒,被刘备止住了。

诸葛亮醒来,听书僮说刘备来访,马上换了衣服,请刘备进屋详谈。

刘备向诸葛亮恳切地表明了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国泰民安的日子的决心和意愿。

诸葛亮深思熟虑后说:“曹操打着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众多,曹操本人又很有军事才能。目前,你没有力量和他争夺高低,他占着天时;东吴的孙权,凭借长江天险,统治江南,从他父亲孙坚到他这一代,已经三代,根基牢固,占着地利,也不能和他正面发生冲突。将军可以先攻取荆州,再占领蜀,然后以蜀为基地进取三秦,从荆州出兵进攻洛阳,老百姓一定会欢迎你。做到这些你就占了人和,天下也就平定了。”一番对天下形势的总体分析使刘备更加佩服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感激刘备的诚恳,同意出山辅佐,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刘备称帝,诸葛亮做了丞相。

三纸无驴

【释义】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出处】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从前有个读书人,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出口成章,有人也从中恭维他为“博士”,他就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才学渊博,无人能及。

有一次,博士到集市上去买驴,付过钱后,他要卖驴人写一份契约。卖驴人不识字,就请博士代写。博士觉得炫耀自己的机会来了,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博士写满了整整一张纸,卖驴人以为契约写好了,便连声道谢:“太好了,真麻烦您,契约我收下了!”

谁知博士紧紧地按住那张纸不放,又拿出两张纸来,一边写一边说:“别急呀,我才写了一张纸,还没写到你卖驴这件事呢!”

卖驴人听了,只好耐住性子等。过了好久,博士在三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才放下笔来。他摇头晃脑地念着自己写的契约,念完了,洋洋自得地说:“怎么样呀?你大开眼界了吧!”

卖驴人听了,轻蔑地说:“你写了整整三张纸,怎么全是废话,连个‘驴’字都没提到呀?其实,你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了一头驴子给你,收你多少钱,不就完了吗?”

围观的众人哄笑不已。博士羞愧难当,忙牵着毛驴,灰溜溜地走开了。

三衅三沐

【释义】衅,是用香料涂身;沐,是沐浴。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对人极其的尊重。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齐语》。

春秋时,齐国国君襄公在一场内乱中被杀,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当国君。当时辅佐公子纠的是管仲。他在半路上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假装中箭身亡,其实却暗地加紧回国并赶在公子纠之前登上王位,史称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想任命鲍叔牙为相国。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你想成就霸业,必得管仲辅佐才行。”齐桓公还记着一箭之仇,想起来还恨恨不已,鲍叔牙劝解他说:“这是各为其主,您如果宽宥他,委以重任,他必会对您忠心不二。”

当时管仲逃亡住在鲁国,鲁国在齐桓公的要求下,迫于无奈,只得把管仲装在囚车里,押送回齐国。囚车刚进齐国境内,鲍叔牙就来迎接。齐桓公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抹在身上。这“三衅三沐”在当时是少有的礼遇。齐桓公还亲自到国都临淄的郊外迎接管仲,管仲感激钦佩齐桓公的气度,从此尽心辅助他,使齐国日益强盛,终于称霸于诸候。

三寸不烂之舌

【释义】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时期,秦军进攻赵国,包围了都城邯郸,形势对赵国非常不利。赵国的公子平原君赵胜匆忙赶到楚国,请求派兵援救,但楚王不答应。在平原君的随从里,有一个人名叫毛遂的,自告奋勇去劝谏楚王。毛遂能说会道,向楚王陈明利害,终于使楚王答应派兵,并当场签订了盟约。平原君很高兴,连声夸奖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后人把“三寸之舌”演化成“三寸不烂之舌”。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释义】打不过就走,这是上策。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齐记七》。

王敬则是南北朝南朝齐国的一位大功臣。他曾为齐高帝萧道成登上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很受朝廷上下的敬重。萧道成死后,皇室发生内讧。萧鸾靠阴谋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明帝。他猜疑兄弟和后辈中有人企图推翻他的帝位,便残忍地杀掉了萧道成的二三十个儿孙。一些老臣旧将也被他除掉。王敬则也是被猜忌的对象。当时王敬则任会稽太守,离朝廷很远,萧鸾极不放心,他表面上对王敬则非常敬重,但暗地却派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领兵秘密防备王敬则。王敬则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气愤,领叛兵向京都建康进发。王敬则率l万兵马,渡过钱塘江,一鼓作气冲散张瑰的3000名守兵。跟随王敬则的百姓有十几万人,直逼京口。

这时萧鸾正生病卧床,听说王敬则起兵反叛,十分惊骇,满朝文武大臣也无不失魂落魄。萧鸾的儿子萧宝卷,叫人爬上房顶瞭望,只见征虏亭上火光冲天,以为叛军已到,吓得连衣服都顾不上换就要逃跑。王敬则听说此事后,他得意地说:“嘿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料他萧鸾父子惟有逃跑这条路啦(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计汝父子唯走身)……”

大巧若拙

【释义】极为灵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出处】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五章》。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他讲了许多深奥的道理。其中有不少辩证法思想。

老子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屈,最灵巧的好似笨拙(大巧若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而无为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大巧若拙”的成语由此而来。

大公无私

【释义】为公着想,毫无私心。

【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篇》。

祁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当时晋平公事无论巨细都同祁黄羊商讨,特别是对官吏的任免上。

一天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一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称职?”

祁黄羊说:“解狐才干敏练,通达政务,让他去一定能够胜任。”

晋平公听后感到奇怪:“你对解狐的印象很坏,平时你们从不交往,你怎么会推荐他去那么重要的县城作县令呢?”

祁黄羊说:“大王问我,谁当南阳县令合适,并没有问我和谁的关系好。”

于是晋平公派解狐到南阳任职。解狐到了南阳,废除许多不合理的法规,公平处理老百姓的诉讼,兴修水利,按时节督促农民种田养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南阳县的百姓对解狐非常爱戴。南阳上缴的赋税也有大幅度增加,晋平公对解狐的政绩感到十分满意,更赞赏祁黄羊荐举人才得当。

当时晋国的法纪很混乱,地方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富人为富不仁,欺压良善,经常有人到京城告状。朝中急需一名判官审理这些案件。

因此,晋平公征询祁黄羊意见说:“朝中缺一名判官,你看谁担任比较合适?”

祁黄羊说:“祁午当判官很合适。他公正廉洁,不徇私情,执法严明。”

晋平公惊讶地说:“祁午不是你的亲生儿子吗,你推荐他当法官,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从容地说:“你问我谁可以当判官,我只考虑谁当判官称职,根本没想过我与被推荐人的关系,祁午是我的儿子,但我知道他更是一名称职的判官,所以推荐了他。”

晋平公虽然任命祁午当了法官,总觉得有些不放心,就不断地派人了解祁午的任职情况。他了解到,祁午克尽职守,办事公正,很得众人的好评。从此对祁黄羊更加信任。

孔子听说这件事,评价说:“祁黄羊真是大公无私呀,荐举人才不回避仇人,也不回避亲人,完全凭才能取人。”

大义灭亲

【释义】对犯罪的亲属也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惩罚。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

州吁是春秋时卫国卫桓公的弟弟,他一心想当国君,就与自己的心腹石厚密谋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王位。

州吁当上国君以后,担心人心不服,自己的王位坐不稳,就同石厚商议。

石厚的父亲石碏是卫国的老臣,一直忠心耿耿,德高望重。深得人们敬佩。他早就告诫石厚别这样做,但石厚不听。他对州吁杀害哥哥篡夺王位十分不满,一时又没有办法,就以年老有病为由,回家休养去了。石厚就向州吁建议,利用石碏的威望,请他出来辅佐朝政,就能收服人心,州吁的王位就会安稳。

州吁觉得很有道理,就叫石厚回家去劝说石碏出山。石碏觉得这是除去州吁和石厚、为先王报仇的好机会,就答应了。石厚对石碏说:“现在人心不稳,该怎么办呢?”石碏说:“诸侯即王位,要得到周天子的批准,应该请人到周天子那儿去说情。”石厚又问:“该请谁去才好?”石碏说:“陈桓公跟周天子关系很亲密,跟我的交情也不错,你和州吁一起去见陈桓公,请他去跟周天子说说,肯定没有问题。”

石厚把父亲的意思转告了州吁,州吁很高兴,就和石厚一起到陈国去见陈桓公。这时,陈国大夫子睨已接到了石碏的密信,石碏请陈国帮忙除掉州吁和石厚。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子睨把他们两人带到太庙去见陈桓公。来到太庙门口,州吁和石厚看见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忠不孝无德无义者不准进去。”两人吃了一惊,忙问子睨:“放块牌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子睨说:“这块牌子一直就在这里,没有什么意思,你们不必多心。”州吁和石厚进了太庙,马上就被陈桓公命令武士抓了起来,陈桓公拿出石碏的密信,当众读了起来。信中说,州吁和石厚大逆不道,谋杀国君,篡夺王位,请陈国帮卫国伸张正义,除掉两人为民除害。

陈桓公打算把二人斩首,但子睨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杀他不妥当,还是让卫国自己处置,陈桓公便派人通知石碏。

石碏接到陈桓公的通知,就同大臣们商量怎么处置州吁和石厚。州吁是肯定应该杀掉的,但大臣们考虑到石厚是石碏的儿子,石碏又这么老了,想看在石碏的面子上,从轻处罚石厚。石碏却说:“州吁犯这么大的罪,都是我儿子石厚教唆怂恿的,我怎么能为了私情而不顾天下大义呢!”他又问大臣们谁去执法,大臣们都不想亲手杀死石碏的儿子,没有人响应。石碏就说:“没有人去,那我就亲自去!”他的一个家臣见了,赶紧把他拉住,表示愿意前去执法。

家臣到了陈国,当众砍下了石厚的脑袋。消息传到卫国,人们都拍手称快,称赞说:“石碏为了伸张正义而杀了自己的儿子,真是大义灭亲啊!”

大功毕成

【释义】巨大的工程或伟大的功勋完成了。

【出处】汉·班固《汉书·王莽传》。

西汉元帝时,朝政大权由外戚把持,其中尤以皇后的侄子安汉公王莽为最,其权倾朝野。

有一年,王莽上奏皇帝,提议模仿周公建造明堂,设立雍灵台,集中天下学者讲学和著作,目的无非想借此抬高身价,标榜自己是当时的周公。当时王莽为那些求学和搞研究的人盖了不少房屋,还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建立一定的制度,配置了有一定专长的教师,广泛收集了天下各类书籍。对于那些有特殊本领的人,则用公府车马将他们请来。这样,先后被网罗到这里的各种人才达几千人。这些人来了之后,王莽便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并纠正对他不利的所谓“异端邪说”。

不少大臣纷纷上书讨好王莽说:“当年周公辅政,制定制度尚且用了七年时间,后来明堂毁坏,雍灵台倒塌,千年以来未有人重新兴建。现安汉公辅佐陛下,仅仅四年时间,就功德非常突出了。”

接着,经过10多万书生及平民20天的奋力写作,为王莽歌功颂德的诗文终于全部完成(大功毕成),王莽的野心更大了,后来他毒死汉平帝,自己称帝建立大“新”朝。但坐了几年皇位后,就被赤眉、绿林起义军杀死了。

大材小用

【释义】指人才使用不当,以致造成屈才或浪费。

【出处】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曾组织过队伍抗击金人的侵略,后来接受南宋朝廷的任命,担任过湖北、江西等地的安抚使等职务。他主张训练军队,坚决抗金,受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被取消了职务。于是,他就长期在江西上饶一带闲居。

过了几年,他又被起用,担任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当时,陆游正在绍兴闲居,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已经快八十岁了。辛弃疾非常敬重他,到任不久,就去拜访陆游。经过交谈,陆游觉得辛弃疾很有才能,希望他在事业上有更大的成就。陆游还写了一首长诗送给辛弃疾,诗中说:“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是管仲、萧何一类的治国英才,现在只让他当个安抚使,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的地方,太可惜了。

“大材小用”比喻人材使用不当,屈才。也作“大才小用”。

大相径庭

【释义】径:门外小路。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也作“大有径庭”。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

接舆是战国时楚国人,他长袍不整,头发蓬乱,腰上斜挎宝剑,干瘦的手常拎一个酒葫芦,高兴时就会手舞足蹈,一饮而尽,狂唱不止。

接舆行踪不定,放浪形骸,狂妄已极。一次,他在路途中见到肩吾(人名),便一把拉住肩吾的袍袖,眯着醉意迷蒙的双眼,神秘地说:“哈,你知道吗?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位神仙,这神仙可厉害啦!她不吃五谷杂粮,只吸清风,喝露水,整天乘龙驾雾,在四海之外遨游。”接舆越说越高兴,满面红光,胡子一翘一翘的,像他亲眼所见一样。“真的,这位神仙还能使宇宙万物一切按规律正常发展,使农田大获丰收……”

肩吾越听越奇,就回来找到他的朋友连叔,说:“这个接舆可真是狂妄,他说的话今人简直不敢相信,就像天上的银河一样,连个边际都没有,与人之常情‘大有径庭’,不知道是不是他的脑子出现了问题。”

大腹便便

【释义】形容体胖肚大。现多比喻不劳而获的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

东汉未年,陈留人边韶。不仅多才多艺、学问好、文章好,而且待人和气,又非常诙谐。

这位边韶,字孝先,以教书为生,每日诲人不倦。若是谁劝他出去做官,他便皱起眉头,一个劲地摇头,一百个不愿意。

由于他育人有方,附近州县几百里的人们都仰慕他的人品和学识,纷纷将子弟送到他这里来学习。他对学生非常和蔼,从不疾言厉色。他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常常在一起相互交流思想,关系特别融洽。他招收几万名学生,尽心尽力地给他们讲书、批文。人们都说他有孔夫子的风度。

边韶厌恶做官,皇帝曾前后几次颁发诏书,要边韶进京为官。当时朝政由十常侍把持,他们欺上压下,许多正直的大臣都被他们杀掉了,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看到朝政如此黑暗,边韶不愿被卷入政治漩涡,更不甘心在十常侍把持下的朝廷做官,所以每次他都委婉地推辞了。

如此三番引起了地方官的不满,他派人威胁边韶说,如果再不奉命进京做官,就要将他抓起来押送京城。边韶不愿做官,更不愿坐牢,于是一走了之,躲到朋友家去避灾祸去了。

后来,袁绍杀死了十常恃,大患已除,朝野上下一片欢庆。文武大臣们可以安心为官,朝政也得到治理,百姓们的生活也安定了。

朝廷一有变动,州县也随之而动,陈留太守也更换了新人。新官上任后,果然将边韶的事丢到了一边。至于他几次推辞朝廷要他做官的事也就没有人再提起,他便悄悄回到陈留,重操旧业,以育人为乐。

人们听说边韶又回到了家乡,便纷纷来宴请他,为他接风洗尘。

边韶身材肥胖,不仅浑身是肉,而且肚子特别大,于是,他每天挺着大肚子,出东家进西家四处赴宴,所到之处都是笑声一片。

这一天,终于轮到了赵家宴请他,好酒好菜,边韶不禁多喝了几杯,这一多喝可不要紧,他回到家睡了整整一夜,酒劲也没过去。

第二天,他倦意犹存,刚为学生们讲了几句《论语》,便支撑不住想打瞌睡。大白天,他回到房中和衣而卧。

众弟子见边韶双手抚着大肚皮,仰面大睡,很舒畅地打着酣声,大肚皮随着酣声时起时伏,觉得十分可乐,有个调皮的学生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嘲笑边韶,他们唱道:

“边孝先,腹便便。

懒读书,但欲眠。”

边韶听了弟子们的顺口溜,也顺口开了个玩笑,他吟道:

“边为姓,孝为先,

腹便便,五经笥。

但欲眠,思经事,

寝与周公通梦。

静与孔子同意,

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意思是说:“我的肚子是大了点,不过里边装的尽是经书。我是爱睡觉,可是我在梦中会见周公。即使有片刻安静的时候,我也念记孔子的教诲哩!你们嘲笑先生,这规矩见于哪家的经典呢?”

他以幽默的口气批评弟子们,他们更加尊重边韶。

大逆不道

【释义】原指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秩序的言行。现用来形容罪大恶极。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

楚汉相争,相遇于广武城,楚军与汉军摆开阵势,项羽跃马阵前喊话:“小儿刘邦,你我二人相争,天下黎民荼炭吾心不忍,今天你我单独较量,作一了断,谁胜了,天下就是谁的,快来受死!”

刘邦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就回答说:“你不配向我挑战,你已经是个十恶不赦理该诛杀的罪人。”接着他数说了项羽的十条罪恶:“第一,你违背了我们的约定,我先攻下关中,按约应该为关中王,你却自己称王;第二,你杀死卿大夫,自己称霸;第三,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带兵入关;第四,你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第五,你杀死已投降的秦王子婴;第六,你活埋20万秦国百姓;第七,你封王封地,赶走原主,弄得天下不宁;第八,你占有了彭城,夺取韩国之地,又强占梁国和楚国的大片土地;第九,你阴谋杀害义帝怀王;第十,你作为臣子却杀死君主,为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还有何面目来向我挑战啊!”项羽一听,气得脸色铁青,拉开劲弓就射,刘邦躲避不及,被一箭射中胸口,跌倒在地。汉军将士赶紧抬起刘邦退回广武城中。刘邦以诈死来诱敌,假装被项羽射死,晚间楚军来偷袭汉军,被杀得大败。

大笔如椽

【释义】原意指所用的笔有椽子那么巨大。比喻笔力雄健或大手笔之作。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珣传》。

东晋时,20岁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官的王珣,是宰相王异的孙子,他很有才华。有一次,官员们在一起开会议事,桓温想试一下他的才学,就派人偷偷拿走了他的发言稿,但王珣发觉后并不慌张,仍旧侃侃而谈,讲出自己的观点,令在场的人惊佩不已。从此,恒温更加重视王珣。

有一天夜里,王珣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人给他一支大笔,粗大得像架在屋梁上的椽子(大笔如椽)。王珣被梦惊醒了,马上告诉家里人说:“一定又有用得上我这支大手笔的时候。”

不久孝武帝去世了,写讣告、哀策、谥议等一系列繁重而又重要的文字工作全由王珣承担了起来。王珣把这一切都做得很好,博得了大家的好评。

大器晚成

【释义】原意是大才需经长期磨炼方能成就。现指成名较晚的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东汉末年,崔琰在河北袁绍处当门客。当时袁绍的军队纪律很差,每攻陷一个地方,士兵们往往要掘开坟墓,抢夺墓中的财宝,而将尸骨弃于荒野,百姓们对此非常气愤。

崔琰见到这种情景,劝袁绍下令禁止,以免再有这类事情发生。他对袁绍说:

“古时凡是仁义之师,从来没有挖人家坟墓的残暴行为。现在河北兵如此胡来,岂不惹得天下人共愤,这实在是自取灭亡啊!”

袁绍感到崔琰非常及时地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立即命令崔琰为骑都尉。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崔琰被曹操所俘获。曹操看他是位人才,便留他在自己身边任职。

曹军几次狠狠地打击前来侵犯的匈奴人,最后匈奴派使臣向曹操求和,并送来大量贡礼。匈奴使臣回国前,要求曹操接见他们,并说:

“久仰魏王武功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来形貌一定威严,愿意一睹风采。”

曹操听了手下报告,觉得匈奴使臣的要求合理,不好拒绝,便让有关人员安排会见的时间。

会见前,曹操觉得自己的个头太小,不够威武,很难令外国使臣敬畏,便让崔琰假扮自己接见匈奴使臣,自己则扮作贴身卫土,手扶配刀,站在一旁。

会见结束后,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臣询问对曹操的印象,匈奴使臣说:

“魏王长相风流文雅,气度宽宏,可他身边手扶佩刀的卫士却很威严,令人望而生畏,有帝王之相。”

曹操听了匈奴使臣的评价,觉得此人很有眼力。

实际上,崔琰不仅长得相貌堂堂、举止不俗,分析事物合情合理,而且知人善任,爱惜人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平时说话不多,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很少在亲友之间走动,特别是成年以后淡泊功名,一时没有什么大成就。

为此,亲友们谈起崔林,都会显出一副鄙夷不屑的样子,评价崔林说:

“崔林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与崔琰比差远了。”

崔琰却有自己的主见,他每次遇到亲友,都对他们说:

“我与诸位的看法不同。我以为人的发达有迟有早,我不过早作了几年官,哪里比得上崔林。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以他的见识和才干,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崔琰的眼光果然没有错。其实崔林非常有才能,他从小虽然默默无闻,但一直刻苦学习,注意天下大事的变化,暗中积累知识,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成为利国利民的有用之材。

不久,崔林这个人才被曹操发现了,曹操先是任命崔林为主簿,后任命为御史大夫。到文帝时,崔林竟官至司空,封为安阳侯,成为魏国的股肱之臣。

成语“大器晚成”最早见于《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事不糊涂

【释义】对大事头脑清醒,毫不含糊。

【出处】元·脱脱等《宋史·吕端传》。

赵普与吕端同为宋太宗朝前大臣,两人是知心好友,赵普曾私下称赞吕端说:“吕端办事公正,为人谦和,受宠不惊,受辱不馁。事事不为自己着想,真有宰相之风。”

宋太宗在用人上还真有点本领,在他晚年果然拜吕端为宰相了。吕端不负君望,日理万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起了关键性作用。

宋太宗有九个儿子,长子元佐被废为庶民,永世不得入宫;次子元僖暴病夭折。到了太宗晚年的时候,他拿不准在剩下的七个儿子中立哪一个为太子,太宗伤透了脑筋,脾气变得很暴躁,众大臣都不敢进言。后来在寇准的推荐下,越元侃(即宋真宗赵桓)被立为太子。

赵元佐和赵元侃都是李皇后所生。宋太宗死后,做了太后的李皇后心疼长子,就指使内侍王继恩等人阴谋改立被废的赵元佐为皇帝。商议好了,李太后就命令王继恩召见宰相吕端。

吕端一听王继恩讲话口气不对,便骗王继恩与他同去书阁中寻找宋太宗的遗诏。王继恩一进书阁,吕端立刻把他反锁在阁内,然后自己跑回去面见李皇后,讲清不可改立的道理。李皇后沉默不语。吕端于是奉太子于宋太宗灵前宣读遗诏,太子继皇位,就是宋真宗。

第二天早朝,皇帝垂帘引见群臣。文武百官三拜九叩。唯有吕端肃立殿中,不肯下拜,原来他恐怕皇帝是假的(即赵元佐)。待得到恩准,吕端卷帘审视,确认是赵恒之后,他这才跪下连呼万岁。

从吕端坚持立太子赵恒为皇帝的事情看,宋太宗是说对了。宋真宗执政后,宋朝又恢复了稳定局面。

宋太宗是至道三年病死的,吕端实际上是他临死前受命为相的。当时有人说吕端“办事糊涂,不宜为相”,宋太宗说:

“我看吕端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小事糊涂,是一种谦和,或者是一种忍让;大事不糊涂,则是原则性所在,只有坚持原则,才能处理好重大事情。

万死不辞

【释义】愿意拼死效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董卓把汉献帝当作傀儡,他一人把持朝政,群臣敢怒不敢言,司徒王允决心为国除奸,杀掉董卓,但一时没有好的计策。

一天晚上,他在后花园散心,忽见府中美貌的歌伎貂蝉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就问她为什么,貂蝉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我感激万分。但我近来见大人愁眉不展,知道大人一定为国事所担忧,所以也长吁短叹起来,如果大人有用我之处,我一定万死不辞。”

王允听了,忽生一计,说:“董卓迟早要篡位,眼看汉室江山不保,我怎能坐视不管?要杀死董卓才行啊!但董卓有个义子吕布,十分骁勇,无人能敌,而吕布又不离董卓左右,因此无计可施。”

貂蝉问:“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王允说:“我想了一条连环计,但须得到你的协助。我将你收为义女,先把你许配给吕布,再暗中献给董卓。你要设法离间他们父子,让他们为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动吕布去杀死董卓。”

貂蝉依计行事,最后把董卓除掉了。

万人之敌

【释义】武艺高强能敌万人。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

项羽因祖上封地项城而得项姓,祖上几代都是楚国名将。自年少时叔父项梁就指导项羽习文练武,但项羽学文没有长进,剑术也无丝毫进展。项梁责备他说:“你学什么都学不好,真没出息。”

项羽理直气壮地说:“识字只不过记记姓名而已,剑术只能对付一个人,都没有什么意思。我要学,就学可以敌万人(万人之敌)的学问。”

项梁听了很惊奇,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对学兵法非常喜欢,可也只从大的方面学,并不深究那些繁琐的细节。

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钱塘江,项羽和项梁也在旁边观看。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严盛大,他暗暗指着秦始皇说:“此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吓得捂住项羽的嘴巴。从此,项梁认为项羽以后必定能成就大事。叔侄暗暗积蓄力量,以报秦杀祖之仇。

过了几年,大泽乡爆发反秦农民起义,项羽叔侄也在会稽起兵响应,凭借项羽的勇猛善战,在短短三年内,就从一支力量微薄的小起义头目而成为各路诸侯统帅,诸侯威服,天下响应,项羽分封王侯,政令群雄,号称西楚霸王。

万众一心

【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隽传》。

黄巢在东汉末年领导了黄巾大起义,引起朝廷恐慌,灵帝派朱隽率军镇压,大军在宛城与韩忠的起义军相遇,朱隽在探察清楚韩忠在宛城的东北守备较弱,就派一分队第二天大张旗鼓地攻其西南,然而自己却率主力突袭东北,终于攻占了外城。

朱隽不顾韩忠的谈判要求,加紧围攻内城,可一连几天都遭到了起义军的顽强抵抗。攻城屡屡受挫,朱隽又登上外城城墙向内城眺望,接着,下命令叫部队后撤几里。撤退后不久,城内守军纷纷冲出城外,试图突围,朱隽的兵马乘机从侧翼杀过来。韩忠不备,想再退回内城已来不及,起义军只得四散而逃,伤亡很大。

事后,朱隽的部下问他用的什么计谋,他得意地说:“我从高处看得很清楚,内城十分坚固,城内尽是守兵。他们想谈判谈不成,想突围又出不去,他们只有万众一心跟我军拼命。一万个人齐了心尚且势不可挡,何况他们有十万人马呢!倒不如先缓一缓,暂且松动一下包围圈,让他们产生突围的念头,然后乘乱杀上去,那么他们的士气也就瓦解了。”

万马齐喑

【释义】所有的马都肃然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的沉闷局面。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龚自珍,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龚自珍27岁中举,11年后才中进士。倒不是他不肯用心,而是因为他从小讨厌那些禁锢思想的八股文,不愿写华而不实的文章;他所钻研的,都是对兴国济世有作用的学问,并以此为傲。

参加殿试时,龚自珍交卷最早。便离开了考场,有人问他考得怎样,他把文章内容大概说了一遍,朋友们庆贺说:“龚老兄一定高中榜首!”

龚自珍哼了一声,说:“那要看清朝的国运如何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主考官选中了我,那清朝就会因为有我龚自珍而振兴;如果没有我的尽心竭力,大清的运数就尽了。

龚自珍绝无哗众取宠之心,他的文章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议论,其中关于开发西北的意见最为精当实用。

然而,龚自珍只在京中做了10年无足轻重的闲官,英雄无用武之地,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而且时常受到排挤。这10年,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认为这是一个聪明才智被扼杀的时代,所以,他刚刚48岁,就借口侍奉年迈的父母,离官回乡了。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在南下途中,共写了3l5首七言绝句。到家后整理成集,因那年干支纪年为“己亥”,故起名为《己亥杂诗》。

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出来的:那是七月初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烤得龚自珍满脸淌汗。路上行人极少。不远处却是钟鸣钹响,乐声悠扬。龚自珍举目望去,却见一座古庙前旗幡高挂,青烟缭绕,一群善男信女正在道士们引导下,向神龛里的玉皇大帝、雷公风神顶礼膜拜,乞风求雨。

龚自珍联想到这条路上所看到的田园荒芜、民生凋敝的景象,觉得在这毫无生气的时代,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来实行大的改革,才能打破这死气沉沉的局面。自己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变革现实,富国强民;这种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反而屡遭打击和迫害。此时此刻,龚自珍满腔的愤懑,顿时化作对大地风雷的殷切呼唤、对改革图新的热切要求,一词一句撞击胸膛,于是吟出一首诗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在诗中提出的革新要求,表达了人民的希望,也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心声。

诗中还引申出“不拘一格”这个成语,比喻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方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释义】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大江东去,两岸旌旗漫卷,鼓角争鸣,三方智者斗勇。孙权与曹操的大军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在赤壁北岩附近拉开了帷幕。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

战前,交战双方互相派遣间谍刺探军情。曹操派周瑜当年的同学蒋干过江,以老同学的身份住在东吴的大营之中,接着又派荆州降将蔡中、蔡和向周瑜诈降。

周瑜早已看破此计,他表面上对曹操派来的这三个人摆出一副信任的态度,暗中却对他们严加监视。然后,将计就计,巧妙地利用他们,向曹军传递虚假的军事情报,并使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东吴老将黄盖与周瑜事先定下苦肉计,由他建议东吴投降曹操,周瑜故作震怒,将黄盖一顿痛打。黄盖则以此为借口向曹操诈降。然后,由东吴的谋士阚泽替黄盖送信,表示愿意降曹,对周瑜进行个人报复。

曹操听说东吴有人来降,便亲自接见了阚泽,他先表示怀疑,可是随后接到蔡中和蔡和的密信,证实黄盖确实被周瑜狠狠地毒打过,这才信以为真。

周瑜看到黄盖诈降成功,又请住在东吴的奇士“凤雏”庞统继续用计。蒋干过江后,白天闲极无聊,便四处游逛,“巧遇”庞统。

蒋干知道庞统是一代高士,便劝说庞统投奔曹操,将来作番大事业。庞统对蒋干说,他正求之不得,便拿着蒋干的书信过江与曹操相见。

曹军中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一上船就晕船,一个个东倒西歪。庞统给曹操出主意,建议他们将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

于是曹军的士兵们在联接在一起的战船上操演阵法,与在陆地上一样平稳,曹操见了,赞赏庞统这种作法的高明。

曹操做梦也没有料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周瑜火烧曹军而预先作下的准备工作和设下的圈套。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整天北风呼啸,将火烧向曹营必须有东风吹拂,但这时却不是刮东风的时候,去哪里唤东风呢?为此事,周瑜一筹莫展,坐卧不安。因为没有东风,他以前所作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不得已,周瑜装起病来,躲在大帐中苦思冥想破曹大计。

大战在即,总指挥却病倒大帐,这可急坏了东吴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他们心中惴惴不安,惟恐破曹大事付之东流。谋士鲁肃更是万分焦急。

诸葛亮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探病的名义来到周瑜的大帐中。

诸葛亮见到周瑜,对他说:

“周将军的病,在下能治,将军只要看了我开的药方,就会立即康复!”

说完,在他手心写下“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行小字。

周瑜看罢,立刻兴奋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请求诸葛亮帮忙。诸葛亮说:

“将军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义不容辞!”

诸葛亮通晓天文,早已测出近日必有东风。周瑜凭借诸葛亮的东风,将曹操的大军烧得死伤无数,无力应战。

下笔成章

【释义】一动笔就能写出好文章。形容才华横溢,思路敏捷。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

曹植从小特别聪明,而且很爱学习,写文章很快,也很有文采。一次,曹操故意问曹植:“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写得很好,是不是找别人帮你写的呀?”

曹植跪下禀告:“父亲大人,儿能出口成论,下笔成章,为什么要请别人帮忙?父亲如不信,就请当面试试我。”

不久,曹操在邺下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曹操有心要试试几个儿子的文采,就叫他们登上铜雀台去游览,然后要每人以铜雀台为题,当场写一篇辞赋给他看。曹植一会儿功夫就交了卷,曹操读罢连连称赞,更加宠爱曹植,一度想立他为太子。

曹植虽然很有文学才华,但性情孤傲,喜欢饮酒,不如哥哥曹丕稳重、成熟、有城府,曹操通过长时间观察,最后认定曹植在政治上不如曹丕精明能干,决定让曹丕做继承人。后来曹丕做了魏文帝。曹植遭到曹丕的猜忌和排挤,只活到4l岁,就郁郁而终。他留下的《白马篇》、《送应氏》、《赠白马王彪》、《洛神赋》等作品,被誉为传世之作。

下车泣罪

【释义】表示为政宽仁,感于自己政教之责而哀怜罪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

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戴,舜便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他。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吩咐把车停下,问:“这人犯了什么罪?”

押送的人回答说:“他偷了别人家的稻谷被抓住,我们把他送去治罪!”禹听了便下车,来到那罪人身旁,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

那罪人看出问话的是个大人物,以为受到严惩,吓得低着头不敢吭声。禹对此并不生气,一面对他进行规劝,一面流下泪来。禹左右的人见了,都很不理解。其中一个问道:“这人偷了东西,该送去受惩罚。不知大王为什么流下眼泪?”

禹擦了擦眼泪回答说:“我不是为这个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从前尧和舜做首领的时候,老百姓和他们同心同德;如今我做了首领,老百姓却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来,百姓所以犯错,在于我的过错,是我对他们教育不够。所以我内心感到非常痛苦!”武士和罪犯听了都深受感动。

禹当即命侍从取出一块龟甲,在上面刻写了“百姓有罪,在予一人”几个字,然后下令把那罪人放了。

与虎谋皮

【释义】与老虎商量,要谋取它的皮。本作“与狐谋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现多用来形容跟恶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出处】晋·苻朗《太平御览·符子》。

有个书呆子想做一件用狐狸皮为原料的皮衣,因为这种皮衣很贵重,他天真地想:

“山上狐狸很多,我不如上山去和狐狸们商量商量。”

于是,他兴冲冲地来到山上,找到了一群狐狸,一本正经地和狐狸们说:

“亲爱的狐狸们,我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衣,所以特地来请你们帮个忙,剥下你们的皮送给我好吗?”

狐狸们听了,吓得掉头就跑。一眨眼工夫,便全隐没在高山深谷之中。

这人无计可施,只好垂头丧气地下山去了。

过了些时候,他准备祭祀祖宗,但是缺少羊肉。他想起山脚下经常有一大群羊在吃草,便来到羊群中,和羊商量说:

“亲爱的羔羊呵,我想祭祀祖宗,可是缺少羊肉。你们谁能行行好,把身上的肉送给我呢?”

那些羊听了,争先恐后地逃进密林中,一刹那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与狐谋皮,与羊谋羞”,“与羊谋羞”不常用,“与狐谋皮”后演化为“与虎谋皮”。

土崩瓦解

【释义】像土的崩溃,瓦的分解一样。形容彻底崩溃,无法收拾。

【出处】汉·班固《秦纪论》。

楚汉相争时,刘邦、项羽的兵马都逼近秦京都咸阳,秦二世为此谴责丞相赵高,赵高恐惧不安,暗中与弟弟赵成,女婿——咸阳令阎乐密谋,决定杀了秦二世。于是,阎乐带了l000多名官兵冲进王宫内室。秦二世知道难逃一命,只得自杀。

然后,赵高将秦二世的侄子、公子子婴立为皇帝。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赵高杀了二世,害怕大臣们杀他,才立我为王。他早晚要害我,我们不如先下手!”第二天,赵高让子婴到宗庙去拜祖先,子婴托病不去,赵高亲自来请。子婴乘机刺死赵高。子婴当了46天皇帝,刘邦就攻入咸阳,秦朝灭亡。后来项羽又进入咸阳,把子婴杀死。

贾谊与司马迁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说,子婴如果改正先帝之过,任用忠臣贤士,减轻农民苦难,天下就会归附于他,他也不致被杀身亡。

东汉史学家班固则对子婴失去天下一事,表示了不同的评论,他在《秦纪论》一文中说:

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旦之孤,误哉!

大意是:“秦朝的衰弱是长久而成的,当时天下已像土墙倒塌,房瓦破裂,即使有周公旦那样的才能,也无法施展他的良策,而贾谊与司马迁竟拿秦朝的灭亡来责备登位几天的子婴,是错误的啊!”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释义】刮目:擦眼晴,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相别不久,大有进步,不能与以前一样看待。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著名将领。此人英勇无比,武艺高超,曾经战败过曹操、曹仁的兵马,颇受吴主孙权和大都督周瑜的器重。

吕蒙是行伍出身,十五六岁时就跟随姐夫奔走沙场、横刀立马了。他的一身好武艺就是从那个时候学来的。但是戎马倥偬,从来不曾认真读过几本书。为此,鲁肃一向瞧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是草莽英雄罢了。

孙权见吕蒙年轻有为,又身居要职,就劝他应该好好读书,增长知识,扩大见闻。吕蒙说:“在军队里事情太多,恐怕没有时间再读书了。”

孙权耐心劝诫说:“我并不是让你去读经书当博士,只是让你大略地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罢了。况且你年轻聪明,才资过人,应该抓紧时间,赶快阅读《孙子兵法》、《六韬》、《国语》等书,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的。”孙权还引用孔子、汉光武帝刘秀,以及曹操读书的例子来劝导,终于感动了吕蒙。

此后,他专心致志,发奋读书,读书的范围和精辟的见解,连一些老儒生也赶不上。不久,吕蒙当上了偏将军,官职逐渐升高。

后来鲁肃接替周瑜的大都督,统领东吴三军在进驻陆口途中拜访了吕蒙。在与吕蒙议论时局、军事时,鲁肃大为惊讶,因为吕蒙已经见识非凡,自己也有所不及,鲁肃高兴地拍着吕蒙的肩膀说:“过去只听说你除了打仗,别无长处,今日一见,文武双全,才识广博,已非当年吴下阿蒙了。”

吕蒙也笑起来,诙谐地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待。”

寸草春晖

【释义】“寸草”指小草,象征子女,“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亲的慈爱。比喻父母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唐代的诗人孟郊,写过一首题为《游子吟》的诗。这首诗以富有感情的言语,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深的爱,读来令人感动。全诗只有短短六句,大意是这样的:

即将漂泊异乡的儿子啊,

你身上穿的衣裳是母亲手中的线缝做的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时让我把这衣裳缝得密密的,

怕的是在外日子久了会破损。(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

谁说做儿子的这颗像小草一样稚弱的心,

能报答得了母亲那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成语“寸草春晖”就是从这首诗中简缩而来的。

才高八斗

【释义】形容极有才华。

【出处】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叫谢灵运。他从小就很聪明,他的祖父谢玄对他特别疼爱。

谢灵运长大以后,诗写得特别好,也继承了家传书法,当时号称无人可比。宋文帝对他非常赏识,把他的诗和书法称为“二宝”。当时的文人墨客也都很喜欢他的诗,他的诗一写出来,文人雅士就会争相抄录,到处流传。

谢灵运也认为自己很有才华,有些自命不凡。他曾经说过:“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才华总共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曹植,是曹操的儿子)独占了八斗,我占了一斗,天下其他的文人共得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才高八斗”又作“八斗之才”。

干将莫邪

【释义】指好剑,也比喻贤才美器。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春秋时期,赵国出了个著名的铸剑师叫干将,再加上越地盛产质优的金铁来铸剑,所以当时以赵国剑最好。

干将与欧冶子共同拜师学铸剑。二人曾合作铸过三口铁剑,称为“龙渊”、“泰阿”、“工布”。后来干将在吴国与一个叫莫邪的女子结成夫妇,以为人铸造农具等为生,有时也铸剑。

吴国出产的金铁,质地不及越国,设备也受到限制,所以干将在这里铸的剑,比不上先前与欧冶子合作铸造的,但比当地工匠所铸的剑,也强多了。

公元前514年,阖闾即吴王即位后,要干将为自己铸一两口品质特别优良的剑,为此特地辟出一个铸剑场,调来许多工匠,还征发了300名童男童女,专门为铸剑的炉子装炭鼓风。

干将接连铸了好几把剑,都被阖闾退回来,说是质地比不上他拥有的欧冶子所铸的剑。干将对来人申辩说:“要铸质地好的剑,一定要有质地好的金铁。合适的火候和高超的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我的技术与师兄欧冶子不相上下,但这里的金铁和火候比不上越国的。”

阖闾这才同意再给三个月的铸剑时间。

但是两个月过去了,炉子中的金铁还是没有熔化。一天,莫邪问干将:“金铁至今没有熔化,是否质地有问题?”

“是啊,先师当年最后一次铸剑时,也碰到这个问题,后来,先师偕同先师母跳入炉火之中,才熔化金铁,铸出了好剑!”

“这样不是要烧死了吗?”

“铸不出好剑,越国的大王也要处死他们的。”

莫邪说:“既然先师母能做到,那我也能做到!”

干将想了想,说:“也许可以不必把身子全投入炉火之中,我以为如果把头发和指甲投入,也可能使金铁熔化。”

莫邪毫不犹豫地剪下头发和指甲,吩咐300名童男童女加紧鼓风装炭,然后把头发指甲投入,生铁果然熔化了!用此铸了两口较佳的名剑,一口称“干将”是雄剑,上面布满了龟甲纹;另一口称“莫邪”为雌,上面饰满水纹,干将莫邪也因此名传千古。

干戈化玉帛

【释义】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表示战争。玉帛:瑞玉和束帛。帛是丝织品,古代诸候会盟时的礼物。指变战争为友好相处,化敌为友。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献公把女儿嫁给了秦穆公,史称“秦晋之好”。献公死后诸王子因争王位而内乱,秦穆公帮惠公即位,并帮助晋国度过了灾荒之年。后来秦国发生了灾荒去向晋国求救,晋惠公却拒不援助,并且迟迟不肯送给秦国自己许诺过的城池,秦穆公大怒,起兵伐晋。晋军一触即溃,晋惠公带兵逃到韩地。秦兵追到韩地,结果晋惠公被俘,秦穆公打算把他带到秦国去。

秦穆公的夫人穆姬听说同父异母的哥哥晋惠公被俘,认为晋惠公忘恩负义,现在又成了俘虏,是她的极大耻辱。于是,她领着几个儿女登上一座高台,台下堆满柴草。然后,她命令人们穿上丧服迎接穆公,并且让他们传话说:“上天降下了灾难使得秦、晋两国国君不得用玉帛相见,而是大动干戈。我坚决不见晋惠公,如果大王把他带进国都,我立刻就自焚而死。”

秦穆公无奈,只好把晋惠公暂留灵台。并在不久即与晋国重修于好。

上下其手

【释义】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547年,楚国攻打郑国,楚强郑弱,最后郑国大败,楚国猛将穿封戌抓获了郑国守将皇颉。

楚国打了胜仗以后,要论功行赏。楚王的弟弟公子围也参加了这场战斗,他为了争功,就硬说守将皇颉是他抓住的。这不是明摆着要抢穿封戌的功劳吗?但穿封戌不肯相让,两人就争执起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得不可开交。士兵们知道皇颉明明是穿封戌抓住的,可公子围是楚康王的弟弟,没有人敢得罪他,谁都不敢替穿封戌说话。

正争论间,太宰伯州犁走了过来,公子围就提出由他来主持公道,因为他知道伯州犁会向着他。

伯州犁问明了情况,想了一想,觉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也不好公开帮公子围说话,就指着关在囚车里的皇颉,说:“我们让他自己说,他说是谁抓住他的,就是谁抓住的,行不行?”

穿封戌当然同意,王子围看了看伯州犁,伯州犁向他使了个眼色,他明白了伯州犁的意思,也同意了。

伯州犁走到皇颉面前,用手指着公子围,然后把手往上抬了抬,说:“这位是王子围,是我们楚王的弟弟。”又指了一下穿封戌,把手往下压了压,然后说:“这位是穿封戌,是我们楚国的方城外的一名小县尹。”介绍完了,伯州犁就问皇颉:“他们两个都说是自己抓住了你,你说到底是谁抓住的?”

皇颉这时从伯州犁的暗示中早已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向着公子围说:“我是被公子围抓住的。”

伯州犁听了,就对穿封戌说:“他自己都说是被王子围抓住的,我想事情应该很清楚了,俘虏皇颉的功劳归公子围。”

穿封戌听了,气愤得不得了,认为是公子围先与皇颉串通好了的,就要去杀公子围,公子围赶紧跑开了。

但是,抓住郑国守将皇颉的功劳仍归了公子围。

上行下效

【释义】效:摹仿。上级或上辈怎么做,下级或下辈就跟着怎样学。

【出处】春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爱穿紫衣服是出了名的,后来大臣们也纷纷效仿,跟着穿紫衣服。

城中的百姓见大臣们出出入入,来来往往,一律穿着紫色的衣服,觉得又好看,又时髦,便纷纷竞相仿效。一时之间,齐国都城临淄满街一片紫色。

紫衣服走俏了,结果将紫衣服的价格抬了起来,竟涨得一件紫衣服的价格与五件白衣服的价格相等。而且,继续上涨的势头不减。

这种情况引起了齐桓公的忧虑,他立即召见大臣管仲,不无担心地对他说:

“街市上紫衣服的价格太贵了,如此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你要想个办法控制一下。”

管仲看了看齐桓公说:

“这件事容易办,但必须从大王身上做起,所谓上行而下效,您以后不要再穿紫衣服了。而且凡是穿紫衣服的人走近您,您就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衣服的臭味。’”

第二天,齐桓公没穿紫衣服上朝与满潮文武共商国事,大臣们见了不禁心中疑惑。

齐桓公对大臣们说:

“今天有事快快奏来!”

一位大臣立即上前奏事。还没等他走过来,齐桓公立即以手掩鼻说:

“请快快站远些,我闻不了你那紫衣服的臭味。”

满朝文武大臣听了齐桓公的话,不禁面面相觑,不理解齐桓公说的话。

下朝回家,大臣们立即换下自己身上的紫衣服。当天宫中就再也见不到一个穿紫衣服的人了。

百姓们见大臣出来进去都不再穿紫衣服,一时各色衣服又都在街上出现。再看看穿紫衣服的人,他们自己都认为显得非常老气了。这样的衣服自己真的非常喜欢过、真的穿过吗?人们都不禁暗暗地问自己。

不到一个月,齐国京城临淄就看不到有人穿紫衣服了。又几个月过去了,幅员辽阔的齐国连一个穿紫衣服的人也看不到了。

随之,紫衣服价格迅速回落,很快恢复到比较合理的价格。

口惹悬河

【释义】悬河:瀑布。说话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郭象传》。

司马炎篡位之后灭蜀吞吴,一统天下,在洛阳定都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西晋初年,当时的文坛上活跃着许多有作为的作家和学者,其中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向秀在思想上推崇老庄,行为也极其相似。他不追求名利,不受当世礼节的约束,十分崇尚自然。

平时他总与思想情趣一致的好友饮酒作诗,游山玩水,而很少与高官显贵来往。

到西晋时期,为《庄子》一书作注的人很多,据说已不少于十几家。但向秀读了这些著作以后,都不大满意,认为这些都远远没有阐发出庄子思想的精髓。

向秀觉得,这些著作只是在语言、章句上作了一些皮毛论述。于是向秀有心从思想、韵味上弘扬庄子的学说。

一次,向秀将自己的这一想法向当时的另一位大学者稽康说了,征求稽康对他这一想法的意见,稽康明确地表示,他并不同意向秀的做法,他对向秀说:

“这部书不需要注解,你的做法会影响读者领略书中的奥妙。”

向秀没有采纳稽康的意见,依然埋头注释《庄子》。

向秀的注释将庄子的思想表述得非常出色,他将以往人们没有发现的妙思奇趣发挥得淋漓酣畅。以致在当时引起一股阅读《庄子》的热潮。

可惜的是,向秀的这项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便不幸逝世了。向秀病殁之后,他的儿子尚幼,不能继承父志,向秀的成果便被郭象窃取了。

郭象年轻时很好学,他也聪明,所以早早就因学问好而小有名气。他最让人看不起的是他的人品。

郭象发现向秀对《庄子》一书的注释,还有“秋水”和“至乐”两篇没有完成,而“马蹄”一篇没有写好。于是,郭象将全部书稿拿来,重新整理了一遍,又以自己的名义抄出,这使郭象的声名越发响亮。

靠这种手段,郭象名气更响,下一步就应去争取一个合适的官职了。

当时还不曾实行科举制度,谁要想做官,除非有高贵的出身,再有就是贵亲举荐。这两条路不走好,这一辈子就做官无望了。

郭象有了名气,便有州县官员来征郭象做官。郭象一看,征他做官的都只是些州县一级的官员,便嫌职务低,不肯应征,并作出清高的姿态,每天只是读读书,评论以往碑文的得失。

这种做法还真有作用,迷惑了不少人,甚至连太尉王衍那样的大官也被他的假象蒙蔽了。

一次,郭象与王衍闲聊,他们无所不谈,什么天文地理,诸子百家,行兵布阵,治乱兴亡,郭象说得头头是道。

王衍本来口才也很好,又是当时一流的学者,听了郭象的谈话也禁不住赞叹说:“听郭象说话,就像瀑布奔泻,永不枯竭(听象言,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口血未干

【释义】口血:饮血或用血涂于口旁,是古代结盟时的一种仪式。嘴上涂的血还未干。形容立盟未久,随即毁约。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九年》。

公元前64年,晋悼公拜荀偃为主师,联合鲁、齐、宋、卫、曹等诸侯国攻打郑国。郑国处于四面夹击之中。

晋悼公命令各国诸侯道:“大家修整好你们的作战器具,把干粮准备得充足,把兵士中年龄老的和小的送回去,让有病的到虎牢(今河南荥阳)去休养,宽免一些犯有过错的人。大家同心合力,包围郑国。”

郑僖公害怕了,便派人求和。

在此之前,郑国表现出亲近楚国倾向,所以引起晋国的不满,这次才纠合各国来攻打郑国,以示惩罚,因为晋国和楚国一直是互相争斗、互相猜疑和敌对的,这次表面是攻打郑国,其实,矛头是指向楚国的。

因此,晋国的三军主帅荀偃便献计说:“我们现在先完成对郑国的四面包围,等到楚国人来救郑国时,我们乘势打败楚国。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地谈和。”

晋国另一位将军说:“我们现在就应与郑国人结盟,然后撤兵。郑国与我们结盟,楚国肯定不满意,我们恰好用这个办法激怒楚国去攻打郑国,从而拖垮楚国,那时,我们再联合各路精锐部队,迎击楚军,楚国就吃不消了。这样,比急于马上就跟郑国人决战要好得多。”

晋国出于打败楚国的策略上的需要,加上各诸侯国都不愿打仗,于是便在戏地(在今河南登封县嵩山北)与郑国结盟而休战。

结盟时,郑国的大臣们随从郑僖公,晋国的士庄子起草盟书,书中说:“郑国今后如对晋国不唯命是从,或者三心二意,就要受到上天的惩罚。”

郑国的公子騑快步向前,颇为不满地说:“上天降祸给郑国,让我们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中间,而大国不但对我们不友善,反而胁迫我们结盟,让我们不得安宁,有苦无处诉说。从今以后,我们服从大国,大国如对郑国发动战争,也将受到上天的惩罚。”

荀偃听出了公子騑话里有话,便说:“修改这篇盟辞吧。”

郑国的公孙舍之也发言说:

“盟书已经报告给神灵了。如果还可以修改的话,那就意味着大国也是可以背叛的。”盟约就在这唇枪舌剑中缔结了。

随后,楚国果然转而攻打郑国。郑国的子驷打算跟楚国讲和。子孔等人担心地说:“我们刚跟晋国结盟,(口血未干而背之)订盟歃血仪式嘴边的血还没有干便违背它,行吗?”子驷等人说:“盟辞本来就是说我们应‘跟随和听从强大的国家’。现在楚军来了,晋国又不来救我们,那么楚国就是强大的国家了;何况,我们是在要挟下举行的盟誓,神灵认为这种盟誓没有诚信,所以,我们违背这盟誓也是可以的。”

口蜜腹剑

【释义】口蜜:说话甜蜜好听;腹剑:肚里藏着利剑。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

唐玄宗时李林甫任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此人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画。但品德败坏。他忌贤妒能,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的人,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有一套讨好卖乖的本领。他竭力奉承玄宗,并且采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宠爱的妃嫔以及心腹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阴险狡猾,常常两面三刀,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装做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

李适之信以为真,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

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李适之大不满意,逐渐对他疏远了。

就这样,李林甫凭借这套特殊“本领”,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

宋朝司马光评价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后演化为“口蜜腹剑”。

山雨欲来风满楼

【释义】大雨即将来临时,风声充满了楼阁。后比喻重大事件前到处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和迹象。或指不祥的预兆。

【出处】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是唐代诗人,他任监察御史时来到咸阳。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独自登上与长安仅一水之隔的咸阳古城西楼,观赏景致。这时天边飘来一片黑云,一阵凉风从西南方向刮来,越刮越大,越刮越紧,天地之间一片茫然凄凉,景色更加萧瑟肃然。诗人凭栏远眺,面对暮色之中的衰柳枯杨和河塘芦苇,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是水乡泽国的江南呀!回忆自己大半生的沧桑蹉跎,眼见朝廷的腐败,忧情愁绪顿然而升。缓缓地吟出一首诗来: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语言优美凝炼,更重要的是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句,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它既是自然现象的真实写照,又是社会重大变故的预言和征兆。后来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千里送鹅毛

【释义】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出处】南宋·罗泌《路史》。

唐朝时,每逢朝廷有什么喜庆活动,各地的地方官都要给皇上送礼,礼品主要是各地的特产。

有一年,有个叫缅伯高的南方官吏,受太守的委托,送几只活天鹅到京城去进贡给皇上。因路途遥远,还要照顾几只天鹅,缅伯高一路上是十分辛苦。

当他走到一个大湖边时,觉得很疲倦,就决定休息一下,洗个脸再走。他下了马,洗了把脸,觉得精神也好了许多。他又把马牵过来,让它也喝了点水,又见那几只天鹅身上也是灰扑扑的,就把天鹅也拿到水中洗洗,天鹅下了水,都异常兴奋。缅伯高一时疏忽,就松了手。那几只天鹅在水边游了两下,忽然翅膀一抖,飞了起来。缅伯高一见,汗都吓出来了,忙伸手去抓,哪里还抓得着,只是抓掉了天鹅的两根羽毛,天鹅则长鸣一声,飞上蓝天,一会儿功夫就踪影皆无了。

缅伯高看到天鹅跑掉了,急得冷汗直流。回去重拿吧,时间来不及,空手进京也肯定不行,怎么办呢?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鹅毛,灵机一动,心想,也只有这样了!于是就把鹅毛收好,重新上路。

缅伯高到了京城,正好赶上皇帝召见各地使者。大家都带上礼品,去朝见皇上。各地送的礼品都是像模像样的,只有缅伯高与众不同,他两手托着一根鹅毛,恭恭敬敬地呈上,说:“我们路途遥远,太守派我千里跋涉,专程送来一根洁白的鹅毛。礼品虽然很轻,但我们孝敬皇上的情意和大家一样,是很真诚的。”

皇帝听了,很高兴地收下了鹅毛,还给了他很丰厚的奖赏。

“千里送鹅毛”又作“千里鹅毛”或“千里赠鹅毛”。

千人所指

【释义】千人:是指许多人;指:是指责。比喻品行恶劣,触犯众怒,受到众人的指责。“千人所指”又称“千夫所指”。

【释义】汉·班固《汉书·王嘉传》。

西汉哀帝时侍臣董贤相貌俊美又善于奉承,很受哀帝宠信。在宫里,与他形影不离;外出时,与他同乘一车。

董贤得宠后,他的家人也跟着享福:妻子被召进宫内享乐,妹妹被选为妃子,父亲封侯赐爵,岳父和小舅子也当了高官。哀帝还特地为他造了一座富丽的住宅,宅内装饰极其考究,屋柱和窗格都用绵缎包裹;四方进贡的宝物,宁愿自己用差一些的,而把最贵重的赐给董贤。

尽管如此,哀帝觉得对他还不够好,想找机会封他为侯。不久,机会终于来到了。

哀帝没有儿子,又体弱多病,东平王和王后串通起来搞迷信活动,暗地里诅咒他早日死去,东平王好即位称帝。不料,这件大逆不道的事被两个朝臣知道了,他们联名写了一道奏章,通过太监宋弦向哀帝告发。结果,东平王畏罪自杀,王后被处死。

事后要论功行赏,有人迎合哀帝心意,建议把通过太监宋弦送奏章改为通过董贤送,这样,便可封董贤为侯。哀帝听了大喜,亲自起草了一道诏书,把董贤和那两个朝臣一起封为侯。

诏书下达后,丞相王嘉和御史大夫贾延竭力加以反对。他们建议让朝官讨论,董贤在这一事件中是否有功、该不该封侯。哀帝心虚,只好把这件事搁下来。

公元前2年,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去世。哀帝以傅太后有遗命为名,加封给董贤二千户。王嘉接到诏书,把它封起来退给哀帝,并又进行劝谏。他在奏章中写道:

“董贤靠着陛下的宠信,骄奢放纵,毫不收敛,恶名远扬,引起四方公愤。俗语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为他今后的下场寒心。望陛下考虑到祖宗创业的艰难,别再这样做了!”

王嘉这一行动,极大地触怒了哀帝。哀帝派使者逼王嘉服毒自杀,王嘉严词拒绝,在狱中绝食身亡。

哀帝治死王嘉后,没有人再敢向他直言进谏了。于是他任命董贤为三大公之一的大司马,这时董贤才过二十二岁。从此,董贤操纵朝政,所有奏章都要通过他才能给哀帝,连新任的丞相对他也惧怕三分。他的权势越来越大,几乎要和哀帝平起平坐了。

但是,好景不长,这种状况仅继续了一年多时间。公元前1年,哀帝病死,董贤失去靠山,王太后罢了他的官。被罢官的当天,董贤就和他的妻子畏罪自杀。抄没的家产变卖下来,竟高达四十三万钱。

千金买骨

【释义】用重金去买良马之骨。比喻求贤若渴。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燕策》。

在战国七雄之中,燕国最弱小,因而常受邻国欺侮。昭王即位后,想使国势强大起来,因此他励精图治,文治武力,想有一天报仇雪恨,但让他苦恼的是:燕国人才匮乏,缺少文武双全、勇猛无敌的良将。

一次,他问谋士郭隗:“燕国因弱小才被欺凌,主要是缺少人才。你看,用什么办法,能让天下有本领的人到燕国来施展才华呢?”

郭隗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君,非常喜欢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张贴告示,声称愿出一千两黄金买一匹好马,但是几年以后,仍然没有买到。国君对此深感奇怪。有一个侍臣向国君表示,他愿意带一千两黄金到各地为国君买马。国王同意了。

侍臣从国都出发,走了好多地方才打听到千里马的线索,但待他赶到时,千里马已经死了。侍臣用五百两黄金买下那匹马的尸骨,带回来交给国君。国君一见被买回来的马骨头,觉得十分不理解,他问侍臣:“这就是你用五百金买回来的千里马?”

侍臣说:“是的,大王。”

国君问:“看来这确实是千里马的骨头,不然连半两黄金也不值。只是我不懂,莫非千里马与寻常马的骨头有什么特殊差别?请你告诉我,这些马骨头对我有什么用?”

侍臣说:“马骨头确实没用,我出这么大的价钱买下来,不过是向天下表示您真的喜欢千里马。连千里马的骨头,您都不惜重金收购,活的千里马,你会不要吗?我们只要在家坐等,一定会有人把千里马被送上门来。”

果然,没多久,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昭王问:“请先生说明白点,我怎样才能觅到良才呢?”

郭隗说:“你就拿我当马骨头好了。如果我被重用,还愁比我强百倍的人不来为您效力吗。”

昭王听了郭隗的话,马上修下黄金台,请郭隗居住,并拜他为师,给了很高的待遇。

消息传出后,各地人才纷纷来燕国效力。有从齐国赶来的辩士邹衍;从越国来的谋士剧辛,更重要的是离开魏国而来的大军事家乐毅,一时之间燕国人才云集。后来乐毅统领燕军打了几次漂亮仗,几乎灭了齐国。从此燕国军威大振,邻近强国再不敢轻易对燕国用兵。

千虑一得

【释义】虑:考虑。得:得当,正确。愚笨的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正确。现在一般用为发表意见后表示自谦的话。

【出处】战国·佚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婴是春秋时齐国大夫,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生活非常俭朴。后来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相国,上至君主,下至百姓,都很尊敬他。

一天,晏婴正要吃午饭,齐景公派了一个人来见他。晏婴没有因为对方是君王派来的而特殊款待,当场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当然,他这顿饭没有吃饱。

景公知道这件事后,感叹地说:

“相国家里竟然如此贫困,我却一直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

说罢,景公命人给晏婴家送去千金,以供他接待宾客之用。不料,晏婴不愿接受,叫来人带回。景公命人再送,他仍然不肯收下。当景公命人第三次送来时,晏婴对来人说:

“请禀报大王,我并不贫困。大王给我的俸禄,不仅足够我供养家人、接待宾客之用,还可以用来接济穷苦百姓。所以,我不能再接受大王额外的赏赐了!”

送金的人也感到非常为难,对晏婴说:

“相国,我是奉命来办这件事的。您这次又不愿接受,叫我如何去回报大王呢?”

晏婴想了想,说:

“既然如此,我和你一起进宫,让我当面向大王辞谢。”

晏婴见了景公,感谢他对自己的厚爱,表示作为一个臣子,能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不能有过多的财富,请求他不要勉强他接受额外的赏赐。

景公听了这番话,对晏婴更加敬重了,但还是要把千金赐给他。景公还举了一个例子:齐国以前的贤相管仲,为齐桓公成为当时各诸侯国第一个盟主立了大功。桓公赏给他许多封地,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晏婴为什么要推辞呢?晏婴说: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圣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失误;笨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正确。(圣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也许管仲考虑这件事有失误;而我虽然笨,但这件事处理得可能正确。”

景公听他说到如此地步,只好作罢。

千军万马

【释义】形容兵马很多或声势浩大。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陈庆之传》。

南朝时梁高祖萧衍手下陈庆林长得非常威武,身高8尺,虎背熊腰,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梁朝基业立下汉马功劳,是梁朝不可多得的猛将。

这年,陈庆之据守边关。忽然北魏聚集30万兵马入侵,将陈庆之团团围住,形势十分危急。

当时陈庆之手下只有7000人马。将士们看到敌军声势浩大,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个个惊恐不安。

陈庆之想:如果让敌军突破边关,他们将长驱直入,京城和各地的百姓都要惨遭涂炭,这是多么可怕的局面啊!

然而,他显得十分镇定,每日照常起居,与将士们商讨军情;即使在亲临前沿视察敌情时,也谈笑风生,毫无惧色。将士们以为主将必有退敌之策,渐渐地也就不再怯敌了。

北魏主帅见自己兵临城下,梁军却稳如泰山,不禁疑惑起来,一时间竟不敢轻举妄动。

陈庆之趁两军相持之机,暗自察清了敌军兵力部署,同时自己军中坚甲厉兵,加强演练,并反复研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破敌计划。

一切准备就绪,这天午夜刚过,陈庆之集合全营将士,作了战斗动员。他命令立刻吃饭、喂马,凌晨时实施突围。为了便于夜战,他要全军一律身穿白袍。陈庆之说,

“我自出战以来,驰骋南北,攻战城池,博杀敌众,以寡胜众之战不止一次。各位将士精诚团结,视死如归,跟着我立下了无数战功。敌人把我们看作眼中钉肉中刺,非拔掉我们不可,我们躲是躲不过去了。眼下,敌军有30万之众,我军只有7000人,破釜沉舟,拼死一战,或许还有生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敌军有铁骑数万,在平原作战对我们不力,所以在突围之后,我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敌人城池。大家要舍命拼杀,各位将领更要身先士卒!”

梁军听了陈庆之一番话,各个精神振奋,摩拳擦掌,决心与敌军一决胜负。

凌晨之际,一声炮响,梁军7000名将士身着白袍奋勇杀出。北魏军队毫无准备,溃不成军,被梁军杀开一条血路,突围出去了。

紧接着,梁军按照既定战略,瞅准敌军兵力不足的城池,急攻而下,消灭了万余敌军,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布帛和粮草。就这样,陈庆之所率部队以运动战方式,时东时西、忽南忽北,在局部上形成对敌军的“以寡制众”,一连攻占了几座城池,逼迫敌军不得不退兵议和。

当时北魏百姓,看到陈庆之所属将士一律身着白袍,在疆场上驰来奔去,所向披靡,就编写了一段民谣颂扬他。其中有这样两句:

名师大将莫自牢,

千军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治军有方,大获全胜,受到梁高祖的嘉奖。

千变万化

【释义】形容变化极多。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

周穆王去西部巡视,途中遇到一个技艺高超、名叫偃师的工匠。周穆王问他:

“听说你是一个很能干的工匠,你到底有些什么本领?”

偃师回答说:

“君王叫我造什么,我就能造出什么。现在我已造了一个‘人’。就请您先看看吧。”

随即,偃师带了一个人来见穆王。穆王见他带来了一个陌生人,问是谁,偃师说:

“这是我造的能歌善舞的人,它能为君王表演歌舞。”

穆王惊奇地打量那个“人”,看不出是个假人,便叫偃师让它表演。偃师按了一下它的下巴,假人就唱起歌来,这歌的旋律很悦耳。偃师又按了一下它的手臂,假人就随着歌声,跳起舞来。总之,假人表演的动作和姿态千变万化,完全能按照偃师的要求来做。(千变万化,惟意所是。)

表演结束后,穆王叫偃师把假人拆开,看看它体内有些什么东西。拆开一看,里面有肝、胆、心、肺、肾、胃、肠等,但它们都是用皮、木、胶、漆和各色颜料制成的;筋络、骨头、皮肤、牙齿、头发等,也都是假的。但不仔细观看,是发现不了的。拆完后,偃师又把这些东西重新装上去。装完后,那人眨了眨眼睛,又成为一个可以活动的“人”了。

穆王觉得这玩意实在太新奇、太有趣了。他叫偃师将假人的心脏取出来,结果它就不能开口说话了;取出它的肝脏,它的双眼就看不见东西了;把肾拿走,它就不能走路了。

观看到这里,穆王赞叹道:

“这是多么巧夺天工的技艺啊!”

千钧一发

【释义】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拎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形容万分紧急的情况。

【出处】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西汉时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赋。开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乘就劝阻他说:“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是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在上边断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坠入深渊也就不能取上来了。所以,你反叛汉朝,就如这缕头发一样危险啊!”枚乘的忠告并没有得到刘濞的采纳,他只好离开吴国,去梁国作梁孝王的门客。

到了汉景帝时,吴王纠合其他六个诸侯国谋反,结果被平灭。

“千钧一发”这条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千载难逢

【释义】一千年也难遇到一次。形容机遇十分难得。

【出处】唐·韩愈《韩昌黎全集》。

大文学家韩愈生活在唐宪宗时期,那时整个国家都迷信佛教。而韩愈一直对佛教怀有非议。有一次,唐宪宗打算把一所寺院里的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迎进宫中,隆重礼拜。当时韩愈任刑部侍郎,他听说此事后就写了一篇奏章《谏迎佛骨表》来劝阻宪宗。

唐宪宗十分恼怒,要将韩愈处死。后来,亏得宰相为韩愈说情,才改为贬职,到潮州去任刺史。

宪宗后来改革了前朝的一些恶政,中央政权的统治有所加强。韩愈于是写了《潮州刺史谢上表》,恭维宪宗是扭转乾坤的中兴之主,并且建议宪宗到泰山去“封禅”。封禅,是一种祭祀天地的大典。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举行过这种大典,韩愈提出这个建议,是把宪宗当作有杰出贡献的帝王来看的。在这道表中,韩愈还隐约地表示,希望宪宗让他也参加封禅盛会,并说如果他不能参加这千年难逢的盛会,将会引为终身的遗憾。

后来,宪宗回心转意,把韩愈调回京都,让他担任吏部侍郎。

千万买邻

【释义】为选择好的邻居不惜重金,形容好邻居的宝贵。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史僧珍传》。

吕僧珍是南北朝时南朝梁的开国功臣,很受梁武帝的赏识,他为官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很受老百姓的敬重。

吕僧珍在南兖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当太守时,在当地也很受老百姓的拥戴。有一个名叫宋季雅的人,由于仰慕吕僧珍的人品,特意把吕僧珍家隔壁的房屋买下来居住,与吕僧珍做了邻居。

有一天,吕僧珍和宋季雅在一起聊天,吕僧珍问宋季雅:

“你买这幢房子花了多少钱?”宋季雅说:“花了一千一百万。”吕僧珍听了,大吃一惊,他觉得这幢房子无论如何也值不了那么多钱,就向宋季雅说:“怎么会这么贵?”宋季雅笑着说:“一点也不贵呀!我用一百万买房子,用一千万买邻居。”吕僧珍也笑了起来。

“千万买邻”又可说“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广开言路

【释义】言路:进言的道路。本义为大开进言之路。指让人们尽可能广泛发表意见。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来历传》。

东汉安帝时,有人告太子刘保谋反。当此事传到安帝耳中时,安帝气愤不已,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讨废除逆子刘保之事。

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争论不休。以大将军耿宝为首的都说太子谋反是决不能容忍的,必须废除。而大臣来历等人却说:“太子虽有不恰当的举动,但他年纪尚轻,不辨是非,一定是被人左右,一时糊涂的缘故。而且,废立是件大事应慎重对待。”

安帝经过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废除太子。来历等还不罢休,苦苦哀劝,替太子求情。安帝很不愉快,于是颁下一道诏书:“朕(皇帝的自称)以前总是尽量给大家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广开言事之路’,但是绝不能让有些人用来替别人开脱罪责。”后来太子终被废除,大臣来历也被罢免了。

亡戟得矛

【释义】亡:丢失,失掉了戟,得到了矛。比喻有失有得,得失相当。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览》。

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国和晋国发生了战争,双方战斗很惨烈。在混战之中,有一名齐兵丢失了自己的武器——戟。但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正好有一支矛,那是晋兵丢下的。于是他急忙捡起来,准备继续交战,心里却害怕这样做长官会处罚。小卒一时没有了主意,忙问道上的行人,行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一件换一件,得失相当,有什么不行的?”

这时防守高唐的齐国大夫骑马奔过来。小卒忙跑到马前,问道:“大人,我在战场上丢了戟、捡到矛,可以平安归队吗?”

大夫气急败坏地训斥道:“你这个笨蛋,戟不是矛,矛也不是戟,你丢了戟,得了矛,也是抵偿不了的。”

小卒害怕受到长官的处罚,回身又冲进敌阵,直到战死。

亡羊补牢

【释义】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栏。羊丢失后,才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也含犹未为晚之意。

【释义】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战国时楚襄王即位后,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落下去。大臣庄辛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劝襄王不要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这样下去,楚国怕是要灭亡了。

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

“你老糊涂了吧,国家明明太平无事,你却故作紧张。这样诅咒楚国。”

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结果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并长驱直入,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然如丧家之犬,逃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

“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今天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

庄辛看到楚襄王确已有悔过之心,便给他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庄辛又给楚襄王分析了当前楚国的形势。虽都城陷落,但还有几千里国土尚存。只要改正过错,励精图治,为百姓解忧,那百姓就会有依附,很快会把秦军赶出楚国。楚襄王依言行事,果然打败秦国,度过了危机,楚国也逐渐强盛起来。

亡命之徒

【释义】原指逃脱户籍改换姓名、逃亡在外的人。现指不顾性命冒险作恶的歹徒。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乐彦桢传》。

唐末的乐彦桢有个儿子叫乐从训。他不务正业,整天在外花天酒地、惹事生非,还结交了许多狐朋狗友,乐彦桢对他很伤心。

一次,乐从训听说都统王铎调往沧州,要经过魏州境内。他对王铎的家财向往已久。于是,用重金买通王铎家的歌女,说出王铎的行走时间和路线,便纠集了一批凶徒设置埋伏。等王铎一行走进他们的包围圈,便蜂拥而上,乱砍乱杀。不久,乐从训等人杀死了王铎及仆人,抢了王铎的金银财宝和歌女之后逃之夭夭。

后来,乐从训的胆子越来越大,他召集了500多个亡命之徒,为非作歹,弄得周围鸡犬不宁。州府上下怨声载道,纷纷要求严惩他。乐从训听到风声,连夜逃走了。

这时,乐彦桢被任命为六州都指挥使兼相州刺史。乐从训便打着父亲的旗号,收集兵器,聚敛钱帛,滥杀无辜,州府怀疑乐彦桢图谋不轨,便罢免了他,推举都将赵文马弁出来主持州事,乐彦桢又气又恨,不久病死。

乐从训带了3万余人来到城下,气势汹汹地来问罪。赵文马弁胆小怕事,按兵不动。上司怀疑赵文马弁与乐从训串通一气,又罢免了赵文马弁。罗弘信自告奋勇出来充任节度使,率军出击,杀得乐从训片甲不留,终于消除了地方一害。

门庭若市

【释义】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多。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齐策》。

邹忌是战国时齐国的一位大夫,人长得很英俊。有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

“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话,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家中来了几位客人,邹忌又问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呀!”

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来和自己比较。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于是,他想:“妻子说我英俊,是因为偏爱我;爱妾说我英俊,是因为惧怕我;客人说我英俊,是因为有求于我。其实我实在没有徐公漂亮啊!”

接着,他又从这件事联想到,齐威王身为一国之君,所受到的蒙蔽一定更多。第二天早朝,他就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说给齐威王听,并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

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上奏章规劝我的,受中等奖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受下等奖赏!”

大家听说这件事以后,纷纷前去进谏,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都像市场一样热闹。

门可罗雀

【释义】门口可以张网捕捉鸟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

汉武帝时的汲黯为人正直,处事公道,亲朋邻友都很尊重他,他从年轻时就研读老子和庄子的著作,但无意高官厚禄,扬名显祖。而地方官员认为国家正缺少像汲黯这样的人才,于是积极向上举荐他。

对汲黯的推荐一级一级传到上衙,最后连汉武帝都听说了汲黯的公正廉明,立即任命他为主爵都尉。不久,又调他任东海太守。

汲黯到东海上任后,他奉行简政宽刑的政策,深受他手下的官员尊敬。他属下的各县县令都向他学习,不扰民,不乱摊派。于是百姓们对汲黯更加爱戴。由于他在太守任上政绩突出,他再次被调回朝廷任职。

汉武帝初年,汉朝的北方边境经常受到匈奴的袭扰。匈奴军队经常侵入边境,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生活非常动荡,边境的地方官员无法抵抗匈奴的侵略,多次向朝廷告急。

汉武帝觉得再这样下去,不但百姓受苦,而且还会使匈奴有恃无恐,发展下去势态会更加严重,决定调集重兵狠狠地打击一下匈奴。

汉武帝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各位大臣,让他们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许多大臣觉得大汉的国力还不足以承担这样的压力,但又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时,只有汲黯直接了当地谈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他对汉武帝说:

“陛下,臣曾听说高帝(刘邦)率大军30万被匈奴围困在平城,连猛将樊哙都被围在军中,难以突围。现在,陛下勇略不如高帝,将军不如樊哙,这仗打不得!”

听了汲黯的话,汉武帝心中十分不悦,对汲黯的看法有了改变。后来汲黯被免了职。

另有一个叫郑庄的人,他作太史的时候,告诉看门人说:“凡是来见我的人都是宾客,不论贫富都要一视同仁,以礼相待。”

郑庄也很清廉,自己没有什么家财,但来向他借贷的人却不少,而他从不拒绝,借出后更不去讨要。他家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每当遇到属下对国家大事有比较高明的见解,郑庄都马上向汉武帝推荐,唯恐埋没了人才,于国家不利。

后来,郑庄的一个下属贪污了一些钱粮,被淮南太守司马安揭发,郑庄则受到撤职的处分。

当汲黯和郑庄官至九卿的高位时,每天到他们家中来访的宾客,络绛不绝。门外车马不绝,门内你进我出,有些人一时见不到主人,就坐在外面一等就是几个时辰。

但是,当他们二人都被罢官后,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几乎没有人再来他们家。

司马迁写完二人的传记,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像汲、郑这样的贤人,居官时宾客很多,一旦免职,竟无一人来探望;情形与廷尉翟公一样,丢官罢职后,门外冷落得可以设网捕鸟(门外可设誉罗),太可悲了!无怪翟公复官后在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及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啊!”

门墙桃李

【释义】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辈学生。用以尊称他人培养出来的学生。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

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曾在朝中向其他大夫说:“看来子贡要比他老师强些。”这话传到了子贡的耳朵里,他就说:“比方拿住宅四周的围墙来说:我家的围墙,才肩头那么高,从墙外向里一望,屋子里有什么东西,谁都能全部看得清清楚楚;而我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周尺七尺为一仞),要是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就根本没法看到里面祖庙的雄伟美观、各种房屋的富丽堂皇。不错,有幸认得并走进我老师的大门的人,恐怕是不多的。这样看来,武叔说出那样的话,也就难免了!”子贡这段话是说自己的品德学问都很肤浅有限,哪里比得上老师的学问那般高深渊博。

后来,人们就称师门为“门墙”。形容初步学得一点东西,叫做“入门”。

阳虎在卫国犯了罪,便逃到晋国,对赵简子说:“今后我再也不举荐人了。”

赵简子问:“为什么?”

阳虎说:“坐在厅堂上判事的人一半以上是我培养的,朝廷的官吏、边境的将士,经我举荐的也都在一半以上。可是现在,堂上之人叫国君冷落我,朝中之吏仇视我,边境之士搜捕我。”

赵简子说:“种桃李的人,夏天能够在它们的绿荫下乘凉休息,到秋天还可以有果子吃;种蒺藜的人,夏天既不能从它们那里得到乘凉的荫地,到秋天还可能会被刺着。现在看来,你所植的都是蒺藜。以后一定要先选择好对象,而后再加以培植,不要先培植,后选择。”

把“桃李”比喻为培植的优秀人才,其出典就是赵简子的这几句话。

义无反顾

【释义】为正义的事业而勇往直前。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汉司马相如才华出众,很得汉武帝赏识,便把他调到身边做事。

当时巴蜀地区因不满唐蒙高压征集民工来修治通往夜郎、僰中的西南夷道而发生骚乱。武帝就让司马相如去劝责一下唐蒙,并让他写一篇安民文告,向巴蜀老百姓解释一番。

司马相如在文告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有人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或自相残杀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刃和箭镝而上,绝不容许回头看,宁可战死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你们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义无反顾”就是从文告中“义不反顾”一句中引申出来的。

义不帝秦

【释义】义:道义。道义所在,绝不尊秦为帝。比喻不向武力低头。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赵策》。

战国时,秦大将白起率大军攻打越国,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带兵作战,因为轻敌中计,40万大军被白起、王龁坑杀,赵括也当场阵亡。接着,秦将郑安平替代了白起,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不得不向魏、楚两国求救。

魏安厘王派了将军晋鄙救赵,但又鉴于秦昭王的警告:“谁敢发兵救赵,我就在灭赵之后,必先灭之。”所以传命晋鄙屯兵荡阴不进,并派辛垣衍通过平原君赵胜见赵王,劝赵王尊奉秦王为帝,秦兵必自动解围,赵国就可以保全了。但平原君对此建议,不以为然,因此终未引领辛垣衍去见赵王。

这时齐国高士鲁仲连,正被困在城中,就求见平原君,询问国家大事,并愿意和这位辛垣衍将军见面,当下平原君引见。鲁仲连引证古今,痛陈尊奉秦王为帝之害。接着又举出齐湣王称帝不成,逃亡出国的事例对辛垣衍说:“齐湣王到鲁国,鲁国官员愿以肥牛10头供奉齐王,但齐王的侍从大声叱骂:‘这10头肥牛算得了什么供品?我大王是天子,按天子出巡的礼节,所到诸侯国家,诸侯必须让出自己的宫室,并将国库所有钥匙都呈交上来,任天子索取。诸侯要卷起袍服,捧着几案,伺候天子用膳。而你国竟用10头肥牛作供品,简直是混账!’鲁国官员听了,赶快关上城门,拒绝齐湣王入城。齐王无奈,又转往邹国。这时邹君已死,齐王欲吊丧,侍从通知邹国嗣君:‘天子下吊,主人要背向灵枢,灵位方向也要移为北向,这样才可使天子南面而吊。’邹国臣子说:‘如果要我们这样做,宁愿仗剑自杀,也不受辱。’拒绝了齐王吊丧,不许他入城。你想邹、鲁两小国都如此,而魏是大国,竟欲尊秦为帝,岂非连邹、鲁的奴仆婢妾都不如了吗?”

辛垣衍羞惭而退。

鲁仲连又对平原君说:“秦国是不讲信义、祟尚武力的国家,用欺骗手段差遣士卒,像对待俘虏一样地奴役人民。如秦王称帝,统治了天下,执掌生杀予夺大权,那我宁愿跳到东海自杀,也不做秦国顺民。”

平原君大悟,这时,魏国公子信陵君夺得晋鄙兵权,大败秦军,赵国解围。平原君要封鲁仲连官职,但鲁仲连坚决不受,飘然而去。

之乎者也

【释义】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虚词,讥讽文人咬文嚼字卖弄斯文,不讲实际。

【出处】宋·文莹《湘山野录》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南京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

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子虚乌有

【释义】子虚:不真实的事;乌有:哪有。原为假设的人名。后用来比喻假设的或不存在的人、事。

【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梁孝王有一座“梁园”,方圆三百余里,圆内美景数不胜数,著名词赋家司马相如在为梁孝王供职时,曾在此居住了三年,并写下了名作《子虚赋》。

《子虚赋》的内容是:楚王派一个叫子虚的人拜访齐王,齐王率领全国狩猎能手,陪同子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游猎活动。过后齐国乌有先生询问子虚对这次游猎活动的感受,期望得到赞扬。可是,子虚却大谈楚王的游猎活动是如何壮观,目的是贬低齐王的游猎活动。乌有先生竭力为齐王辩护,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此文写得词藻华丽,场面宏伟。汉武帝读了之后大为赞叹,下令召见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说:“《子虚赋》写的是诸侯游猎的场面,如果是天子的游猎,那场面一定还要壮观宏大。”汉武帝大喜,请司马相如再写。这样,司马相如就又写下了《上林赋》。

《上林赋》写的是亡是公听了子虚、乌有先生各自夸耀本国君主游猎盛况的对话后,认为齐、楚之事都不足道。于是,他介绍了天子游猎活动的气魄和天子花园上林苑的壮丽。文章末尾,司马相如对诸侯、天子贪恋游猎、荒废政务的行为作了讽谏,主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

马革裹尸

【释义】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战死沙场,无棺盛殓。一般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在战场上。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汉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是当时一员名将,他骁勇善战,为东汉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后来又曾多次率军抵抗外患,平定边疆。

有一次,马援凯旋回朝,快到京城洛阳时,便见大路两旁密密麻麻,站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其中有个叫孟冀的名士,也向马援表示恭贺,但无非是些此番得胜还朝,皇上定有封赏,从此高官厚禄、衣食不愁的恭维话。马援沉下脸来对他说:“我很希望先生能诚心地指教我,先生怎么也和一般人一样,尽说些恭维我的话呢?”

孟冀听了,感到有些惭愧,“嘿嘿”地笑了两声。马援接着说:“以前武帝的时候,有个伏波将军路博德,为汉朝开拓了七个郡的疆土,武帝才封给他几百户的封地。现在我的功劳比路博德的功劳小得多,也被拜为伏波将军,得到了一个大县的封地,赏大于功,受之有愧啊!这样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怎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我呢?”

孟冀说:“我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多。”马援说:“现在,北方边境还不安定,匈奴和乌桓不时要来侵扰我国边疆,我将带兵前去抗击敌寇。男子汉应该为国捐躯,战死在边疆,即使用马皮包裹着尸体回来,也在所不惜,怎么能够躺在床上,守着妻子儿女度过一生呢?”

孟冀听了马援的话,十分敬佩,赞叹说:“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马首是瞻

【释义】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释义】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

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晋悼公联合了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去攻伐秦国。

指挥诸侯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他原先估计,秦国得知诸侯联军来进攻,肯定会惊慌失措,战争很容易取胜。没想到联军内部各怀异志,并不齐心,士气也很低落,秦国得知这些情况,所以一点也不怕,根本就没有求和的表示。秦军还在泾河的上游放毒,毒死了不少联军的士兵。

看到这种情况,荀偃就想早点发动总攻,他向联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上鸡一叫,我们就准备出发,各军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布阵。作战时,大家都看着我的马头来行动,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奔向哪里。”

荀偃手下的将领听了他的话,觉得他太专横了,很反感。有个将领说:“晋国从来就没有下过这种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国,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马头可要向东,回到我们晋国去。”

其它诸候国的将领看到晋国的将领带兵回国,也纷纷撤回自己国家去了。全军登时不战自乱,荀偃眼看无法挽回,也只好狼狈地撤军了。

尸位素餐

【释义】尸:占据的意思。素:不劳,白白地。意思是官吏空占职位、白受俸禄而不克尽职守。有时也用于自谦,表示没有做什么事情,或者未尽职守。

【出处】汉·班固《汉书·朱云传》。

西汉人朱云,身材高大,勇猛过人,性格豪爽,为人正直,加之学识渊博,因此年轻时就出了名。

到了四十岁那年,朱云又去拜师学习《周易》和《论语》。这样,他的学识更加渊博了。有个地方小官竟然特地上了一道奏章,向汉元帝推荐朱云,说可以任用他为御史大夫。虽然朝廷没有接受,但也足以证明他才学之深和影响之大。

后来,朱云在一次关于《周易》的学术辩论中驳倒了元帝的一个宠臣,致使名满京城。这才被征聘为博士,不久当上了槐里县令。

县令的地位并不高,但生性孤傲的朱云却敢于抨击那些昏庸无能而又身居高位的一些大臣。当时的丞相是韦玄成,朱云多次上书指责他无所作为。为此,韦玄成对朱云非常忌恨。后来,韦玄成终于利用职权把他逮捕下狱;虽然受到赦免,但从此也丢了官。

元帝死后,成帝即位。曾经给成帝讲授过《论语》的张禹得到重用,被任命为丞相。朱云觉得张禹没有什么本事,便上书成帝,请求召见。

成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召见了他。朱云当着众大臣说道:“现在朝廷的大臣,对上不能匡正皇帝的过失,对下不能有益于百姓,全是白白地占据着职位吃闲饭。请求陛下赐我尚方宝剑,让我斩一个佞臣,从而达到以一警百!”

成帝惊诧地问:“你要斩的是谁呀?”

朱云高声喊道:“就是丞相张禹!”

成帝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喊道:“你这个卑贱小臣,胆敢口出狂言,当众诽谤丞相,侮辱我的师傅,罪死不赦!”

朱云被武士抓起来押下去,但他双手抓住殿前的栏杆不放。在拖拉之间,栏杆竟然折断。他一面走一面大声狂叫道:“我能和夏朝的忠臣关龙逄、商朝的忠臣比干一样,为直言谏君而死。我死了不要紧,但不知陛下今后怎么办!”

左将军辛庆忌慌忙跪伏在地,脱下冠带,解下印绶,向成帝叩头说:“朱云一向狂直,为世人所知。他说得对,就不该诛杀;他说得不对,也应容忍他。臣愿以死替他求情!”

成帝见辛庆忌头都叩得鲜血淋淋,受到感动,终于赦免朱云,将他释放回家。

尸居余气

【释义】人的躯体虽在,只不过比尸体多了一口气。形容人暮气沉沉,碌碌无为。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

三国时,魏国元老大臣司马懿手握兵权,把持朝政,魏昭帝临死前把八岁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皇族大将曹爽。

魏明帝死了以后,曹芳即位,就是魏少帝。因他太小,朝政就由司马懿和曹爽掌管。曹爽虽然资格和能力都比司马懿差得很远,但他是皇族,就想着要排挤司马懿,独掌大权。

曹爽先是以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夺去了司马懿的兵权,然后又把自己的心腹、亲信都安排了重要的职务,把持朝政大权。

司马懿早已看出曹爽的用意,但他不动声色,装聋作哑,不去干涉曹爽。到后来,他干脆就装病,也不去上朝,但暗中却在做着准备。

曹爽听说司马懿病了,当然高兴,但又不怎么放心,就派一个叫李胜的心腹去探探虚实。

李胜到了司马懿家里,只见他躺在床上,旁边的侍女正在喂他吃粥。司马懿好像一点生活能力都没有,粥喂到嘴里,有一半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衣服上、床上到处都是。

李胜告诉司马懿,说自己要到荆州去任职,司马懿也听不清楚,讲了好儿遍,他才听明白。

李胜回去把情况报告了曹爽,说:“司马公就像是一具尸体,只是还剩下一口气,您就不必担心了。”

曹爽听了非常高兴,就彻底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

到了公元249年新年,曹爽陪着魏少帝去祭扫祖坟,曹爽的亲信大臣们也都去了。司马懿早就得到情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等曹爽他们出了城,他马上调兵占领了兵库和城门,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罢免曹爽的一切官职。

曹爽得到消息,吓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这时才明白自己上了司马懿的当,但是已经太晚了。司马懿派人让他投降,说是只要他把兵权交出来,就不为难他。曹爽信以为真,就投降了。

后来,司马懿又以曹爽谋反为名,将他及其亲信全部处死。从此司马懿独览朝政,为他的孙子司马炎篡魏建晋打下了基础。

飞扬跋扈

【释义】飞扬:放纵,高傲;跋扈:蛮横,肆意妄为。原指意态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后形容骄横放肆,不受法度制约。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记》。

侯景原是北魏时定州刺史,后高欢篡权后,他又依附高欢做了大丞相府长史兼定州刺史,侯景为人极其残暴,又依仗手下有10万精兵,在河南13州霸道了14年。

高欢死后,高澄执政,要剥夺侯景的兵权,侯景便率兵归降南朝梁武帝萧衍。萧衍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坐镇寿阳。

但不久侯景发动叛乱,攻陷了梁都建康,改国号为汉。

每逢出兵作战,侯景总嘱咐领兵的将领攻破城池后,把城里的无辜百姓杀光,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厉害。他又禁止两人以上交谈,如有人违犯,株连九族。他建立了一个大舂碓,把对他不满的人都投入碓内捣死。但是梁朝的老百姓支持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湘东王萧绎,不久湘东王击败了侯景。侯景在逃跑途中被杀,结束了他飞扬跋扈的一生。

飞蛾扑火

【释义】飞蛾飞向火焰,指自找灭亡。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

打虎英雄武松,因杀了毒死哥哥武大郎的西门庆与潘金莲,被充军发配至孟州牢城。

武松和两个公差一路奔孟州城而来,天气炎热,便到门前有棵大树的十字坡酒店歇脚喝酒。开店的孙二娘见武松三人包裹沉重,就设计要用蒙汗药蒙倒三人,武松见孙二娘的眼睛老是盯着他的包裹,怀疑她居心不良,就假装说:“听江湖上人讲,‘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去把河填’。”孙二娘自然否认,说是黄牛肉馒头。武松又说馒头馅中有“小便处的毛”,还问孙二娘丈夫不在家,是否太冷落?

“灯蛾扑火”一词,现在一般用为“飞蛾扑火”。

飞短流长

【释义】散布谣言,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出处】清·浦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从前,在一个官宦人家,有一个叫范十一娘的美貌姑娘。有一次,她带了婢女去逛庙会,正游玩时,忽然感觉到有人注视着她。她回头一看,见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漂亮女子正对她微笑。那女子问:“姐姐莫非是范十一娘吗?”

范十一娘说:“是的。你是谁?”

那女子上前拉着范十一娘的手说:“我叫封三娘,就住在附近,早就听到过你的名字,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十一娘又问道:“你怎么一个人来逛庙会,连个陪伴的人也没有?”

三娘说:“我父母早已去世,家中只有一个老奶妈相伴。今天她要看家,所以我只有自己来了。”

分手时,两人依依不舍,十一娘邀请她到自己家去。三娘推辞道:“姐姐家是朱门富户,我家贫寒,我到你家去,恐你家人会嫌弃。”

十一娘忙说:“不会的,父母爱我如掌上明珠,我喜欢的人,他们也会喜欢的。”

三娘想了想说:“那好吧,我回去和奶妈说一声,过几天我就到你家去看你。”

十一娘回到家里,日夜思念封三娘,等了好几天,也不见她来。重阳节那天,十一娘强打起精神到园中散步。丫环在园墙边放了一张躺椅,让她躺在上面观赏园中景致。十一娘刚在椅子坐下,抬头发现有人攀着墙头往这边看,仔细一看,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封三娘,不由得大喜,急忙让丫环把她接进园中。

十一娘责怪道:“你怎么不讲信用?我想你都想病了。”

三娘流着泪说:“我也想你呀!只因我俩家境贫富悬殊,恐人家知道我俩交往,造谣生事,飞短流长,不堪忍受,才迟迟不敢来的呀!”

小时了了

【释义】小时候聪敏,长大后未必有成就。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才子,他从小就聪明绝顶,能言善辨。他随父在洛阳时才10岁,当地有个叫李元礼的名士,孔融很仰慕他,就去拜访。看门的因他只是小孩就不予理睬,也不通报。孔融说:“我是你家主人的亲戚,你这样对我,看我让你主人怎么收拾你。”那人见他大模大样,一本正经,哪还敢怠慢,急忙很客气地请他进去。

李元礼见了孔融,并不相识,就问孔融:“你和我有什么亲缘呀?”孔融就将自己的老祖宗孔丘搬了出来,与李元礼的祖先老子李聃拉上了关系。原来。孔子和老子在几百年前是有过交往的,这与亲戚关系又有什么不同呢?李元礼听了这孩子一番振振有词的话,不由得点头称是。

不一会儿,有位叫陈韪的大官也来李府拜访。众人就把刚才发生的事讲给他听。陈韪是个很傲慢的人,便瞥了一眼孔融,见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便嘲笑地对孔融说:“小时候聪明懂事,长大了未必能做出什么大事来(小时了了)。”

旁人听了,对他这种态度很不满意,李元礼也在皱眉。孔融听了倒一点不恼怒,只冷冷地回答他说:“照您的意思说来,那么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吧?”

陈韪无言以对,又不能否认自己小时候聪明,但承认就证明自己也做不成大事,一时很尴尬,众人齐声赞叹孔融回答得好,而李元礼也从此更器重孔融了。

小巫见大巫

【释义】原意是指小巫师见到大巫师,就无法施展他的法术。后用以比喻人的能力、才干相差甚远,无法比较。

【出处】汉·陈琳《答张纮书》。

张纮、陈琳为东汉末年人,他们皆是博学多才之士。

后来,张纮应邀到东吴做了孙权的长史;而陈琳则在魏国效力于曹操。二人虽然各事其主,但一直以来私交甚好,经常以诗文互会,惺惺相惜。

汉朝时,人们非常喜欢写赋体文章,身处河北的陈琳每逢读到张纮所作的赋,都会大加赞叹,向别人推荐说:“瞧,这篇赋是我的同乡张纮所作,其文取意精巧、气势恢弘,很值得一读!”

当时,陈琳也有两篇颇为人称道的赋,即《武库赋》和《应机赋》,张纮读后立即写信给陈琳,对他的两篇赋赞不绝口。陈琳则回信谦逊地说:“你对我实在太过赞誉了,事实上,我所在的河北没有多少好文章,因此我作的赋才容易出名。如今有王朗在这里、你与张纮在吴地,我与你们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啊!”

小题大作

【释义】很小的事情却大动周折,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处理。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赵策》。

赵国的孝成王,谁都知道他是个很不成器的君主。他贪图小利而不计大害,遇到重要事情却偏偏独断专行,尤其听不得正确意见。每逢大事需要决断,当正确与错误两种意见同时摆在他面前要他选择时,他都能毫不费力、十分坚定地选择错误意见。远的不说,就说他接受韩国的十六座城池,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却使赵国蒙受了致命的打击。在这些事发生之前,他还干过一件蠢事。

有一年,燕国与赵国发生领土纠纷,燕一怒之下任命高阳军为统帅,率大军十万进攻赵国。孝成王听到军报立刻吓得六神无主,他甚至认定赵国的将领都没能力与燕军对抗。他自己决定派人到齐国,聘请齐国大将田单出任赵国统帅与燕军作战。

赵国的使者到了齐国,向齐王说明来意。

齐王心想,这次可不能便宜了赵国,就对使者说:“可以让田单帮助你们,但你们必须把济水以东的三座城池和高唐平原一带的五十七座城邑、集市全部奉赠齐国。”

使者不敢擅作主张,只好返回向孝成王请示。孝成王也觉得齐国的要价太高,但担心拒绝了,燕国会把赵国灭亡,想了想,最后痛下决心,答应了齐国的苛刻条件。

他的这种荒唐决定引起了朝堂上下的巨大震动。谁也弄不清成王到底在发什么神经,纷纷在私下议论不休。

最为不满的是老臣马服君赵奢,但他也不敢公开反对,只好找相国平原君大发牢骚说:“我们赵国并不是没有能够统兵御敌的大将。为了聘请田单,居然一下子割让五十余座城池,不是太小题大作了吗?要知道,五十座城池来之不易,守之艰难,那可是用成千上万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怎么竟如此轻率地拱手让给齐国呢?”

平原君却劝慰说:“这是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何必再谈呢?”

赵奢气愤地说:“赵国兵强将勇,能征善战者不下万人。如让我为大将率兵迎敌,不出百天就能把燕军全部肃清。田单算个什么东西!他如果无能,一定会败给燕国;真的有本事也不会为赵国出力。用田单有害无利,道理明摆着,国君怎么会看不透呢?”

赵奢见平原君态度冷漠,只好叹口气走了。

小鸟依人

【辉义】像小鸟那样依偎着人。比喻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褚遂良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唐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一天,唐太宗故意问他:“你每天都要记载我的言行起居,我可不可以阅读啊?”

褚遂良答道:“自古以来,帝王的言行善恶都要如实地记载下来,但没听说过皇帝自己可以过目的。”

“那如果我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也照记不误吗?”

褚遂良又答道:“凡是皇上有过的言行,我都得写上。”

唐太宗有一次对司徒长孙无忌说:“我听说君主贤明,大臣们都能刚直不阿,人就怕缺少自知之明。你们常当面与我争论不休,评论我的功过得失,今天我也要评一评你们的长处与短处。”唐太宗先评价了长孙无忌,说他注意避嫌,才思敏捷,但带兵打仗不行;又评价了高士廉,说他遇到危难不变节,平日做官不结党营私,但不敢直谏;最后谈到褚遂良,说:“遂良的学问大有长进,性格也很刚正,对朝廷坚贞不渝,对我很有感情,平日里一副飞鸟依人的模样,不由我不怜爱他呀。”

唐太宗临终前,指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对太子说:“这两人都是忠臣,只要他们在,你就可以放心了。”

后人把“飞鸟依人”一语演化为成语“小鸟依人”。

小丑跳梁

【释义】无足轻重的坏人猖狂作乱。

【出处】元·脱脱等《宋史·张景宪传》。

宋代张景宪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当他作淮南转运副使时,山阳有个官员叫郑昉,他依仗朝廷达官里有几个亲戚就鱼肉乡里,残酷压迫百姓。

张景宪上任后不久,经过周密的查实,终于将郑昉流放到岭外。这事影响极大,一些贪官污吏只得收敛起来。

后来,张景宪因有政绩,被提升做了户部副使。元丰初年,张景宪做了河阳地区的最高官吏。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入侵,张景宪向皇上进言说:“那些骚扰边关的人,都是些跳梁小丑。但他们的老巢地处偏僻,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假如皇上下命令调动大军前去攻打,路途遥远不说,万一供应部队的粮草给养跟不上,就会影响军心,士气败落,部队将陷于重重围困之中,那样反而对我们不利。”

小心翼翼

【释义】翼翼:恭敬的样子。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出处】春秋·佚名《诗经·大雅·大明》。

在陕西渭河以北、岐山脚下,是一片黄土高原。三四千年以前,这里是周国的发祥地。周国人热爱这片国土,在这里划土田,设官吏,筑城邑,营宗室,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姬昌在周国的历史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国君,很有作为。《诗经》上说他做事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完全按照上天的旨意去治理国家,因而上天也格外保佑他。他改革周国的内政,努力发展生产,励精图治。几十年过去了,周国终于繁荣兴盛起来,邻国老百姓见到周国富庶,纷纷携儿带女来到周国。

周国的富强使姬昌理所当然成为西方诸侯各国的盟主,商朝只好封他为西伯,统一北方。后来商王对周国势力的扩大感到非常不安,一度把姬昌抓起来,因禁在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由于其他诸侯和商朝的一些大臣说情和搭救,商王又不得不释放了他。

由于纣王荒淫无道,杀戮功臣元老,欺压百姓,引起朝野一致反对。姬昌积极争取奴隶主贵族的广泛支持,积蓄力量,准备讨伐纣王,可惜尚未发兵,就去世了,周国尊称他为周文王。

他的儿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率领军队灭掉商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指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颜渊》。

一次,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先生,请问怎样立身处事才合乎‘仁’的道德?”

孔子说:“一个人待人接物,都要严肃、认真和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论在朝廷做官,还是落职在野,都不要发牢骚。”

仲弓感激地说:“我虽然迟钝,但先生的话我还是要牢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