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服务医疗基建
- 徐忠田说:“……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为他们做点有意义的事,我感到很充实,很满足。”
- 刘英俊这样写道:“我深切体会到西部人民生活的艰辛,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更好地为西部人民做点实事。”
- 陆世建总会对亲朋好友说:“博尔塔拉就是我的家,我已经成了一个纯粹的博尔塔拉人了。”
完善边疆的医疗事业
如果把中国地图比作一只雄鸡,那么新疆乌恰县,就位于雄鸡的尾巴上。
在这个位于祖国最西端,柯尔克孜族人口占70%的帕米尔高原,黄晖和18名参加西部建设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天都在送走中国的最后一缕阳光。
在新疆医科大学上学期间,黄晖就参加了学校里的“绿之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并担任宣传部长。
当学校号召大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黄晖的想法和大家差不多,那就是到最贫困的地方锻炼一下,考验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奉献热情。
当黄晖把报名的想法告诉家里人时,母亲表示坚决反对,父亲也让她慎重考虑。黄晖则宽慰父母说:“我生存能力强,别人既然能吃下苦,我也行!”
2003年9月,黄晖被分到乌恰县医院。乌恰县医院可不是一家普通的医院,被当地柯尔克孜族牧民称为“白衣圣人”的吴登云,曾是这里的院长。
在这样一个英雄的医院当医生,黄晖的心中自然会多出一份神圣的使命感。
在这里工作已经过去了大半年,黄晖已经被高原紫外线晒得黝黑。
黄晖说:“我在妇产科,产妇随时来,我随时就要去。经常是半夜来了电话,立刻就得起床去科里处理病人,处理一个小时后再回来睡觉,但过了一会儿又可能把你喊起床。现在和别人谈‘奉献’都不好意思,别人不相信,我觉得只要自己心里知道就行。”
乌恰县距离乌鲁木齐1500公里,境内海拔在1760至6146米之间。由于条件艰苦,乌恰县医院难以吸引人才,35名医生当中,只有两人拥有本科学历。
黄晖的业务能力得到了老医生们的赞赏。副院长胡芳贤对来访者说:“小黄不光理论基础好,而且对病人特别温和、耐心。我过几年就要退休,真希望小黄留下来,我手把手地教她几年,好接我的班。”
来乌恰的19名大学生志愿者,建立起一个临时的大家庭,其乐融融。谁下班早,谁就开始洗菜、做饭,但烧菜基本上是由来自四川的郑路平负责。
郑路平切菜动作利索,讲究造型,还会翻锅炒菜,“操练”起来火苗直蹿。
去年9月,郑路平发烧了。黄晖劝他到县医院看病,他不愿意。第二天到医院一检查: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烧40度。由于郑路平高烧期间,昏昏沉沉,洗脸只能由黄晖代劳,病号饭由大家轮流送。
黄晖说,大家在一起吃饭特别热闹,凳子不够坐,许多人都站着吃饭。
黄晖说:“乌恰县的菜特别贵,冬天时1公斤青椒可以卖到10多元,我们买的最贵的就是每公斤8元,太贵了我们就不买了。”
已经退休的老院长吴登云,注意到了新来的大学生黄晖,希望挽留住她。
老院长的话深深打动了黄晖,而黄晖最终下决心留在乌恰,还是在参加临床工作之后。
在工作中,黄晖注意到,许多柯尔克孜族住院病人的家属,为了节省每晚的陪床费,就将被子直接铺在水泥地板上睡觉,有人干脆就蹲在墙角打盹。
许多产妇只是在产前两、三个小时才来到医院,生下孩子就回去了,整个过程花费不到200元钱。黄晖说:
这里的老乡太困难了,如果我能把病人在县医院治好,那他们就不需要到大城市里就医了!
即使以后有机会深造,我还是会回到这里,在这里做医生有成就感。
献身草原的防疫工作
2003年,莫锋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
在毕业前夕,这位生于广东清远市清新县的南国青年的选择,令同学们大为惊诧,因为莫锋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这个国家扶贫县,从事为期两年的志愿服务。
一年之后,当初对莫锋的行为很是不解的同学,又投来了羡慕与敬佩的目光,因为莫锋在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站长助理这个岗位上,表现出色。在2004年2月27日,莫锋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那还是在2003年的初春,目睹了非典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恐慌,了解到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防疫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之后,还身在校园的莫锋,便腾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调研全国的疾病预防控制状况。
当获悉国家将拨巨款,用于建设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时。莫锋想到,虽然支撑西部地区疾病预防事业的坚实物质资源有了,但是,相应的人力资源仍相当匮乏。
就这样,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抱着为社会奉献青春与智慧的壮志豪情,莫锋给温家宝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愿意赴西部做一名志愿者的心意。
温家宝在百忙中做出的批示,更是给了莫锋巨大的惊喜和无穷的动力。
毕业后,莫锋便毅然放弃深圳的高薪工作机会,登上了北上内蒙古大草原的列车。
内蒙古大草原地域辽阔,乡间道路崎岖而又漫长,而且医疗环境十分恶劣。
数九寒天,室外零下20多度的气温,莫锋却冒着大漠风沙,穿着在城市买来的薄薄单鞋,奔波在农牧区的草原农家。
经常是一天下来之后,莫锋的双脚已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在酷热的盛夏,莫锋又顶着草原上强于城市数倍的阳光,骑着单车,穿梭于农牧民的家和基层卫生院。
在到巴林右旗没多久,莫锋发现,西部的卫生防疫状况比想像中还要落后。
一些地区长期受鼠疫、结核杆菌等传染病的危害,也深受高氟、碘缺乏等地方病的困扰。
于是,莫锋深入身染疾病的百姓家中,面对面地为他们讲解基本的医疗知识。
卫生院院长达林台赞叹莫锋说:
这个领导,像学生,有知识,还能吃苦,除了喝酒啥都行。
在2003年的国庆节,莫锋在翻阅计划免疫门诊记录的时候,发现一个6岁的小女孩被狗咬伤后,本应注射5针狂犬疫苗,可打了两针就再也没来。
一想到狂犬病发作时的可怕情形,莫锋便不寒而栗。他知道,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很长,现在不发病不代表以后不发病,可一旦发病,死亡率是百分之百。
于是,莫锋四处打听,独自骑车几十公里,来到女孩远在沙布台的家。他费尽千般口舌,终于说服孩子家长,同意让孩子打完剩余的3针疫苗。
这件事让莫锋明白,在西部,只要多用一份心,多尽一份力,就会改变很多。
莫锋说,他在草原的业余生活除了打乒乓球和上网外,就是每天坚持读报纸、看新闻。每一天,他都想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自己,传给别人。
走上防疫站三楼,一张《预防接种流程图》赫然映入眼帘。这张图通俗易懂地标出了接种疫苗者先后要去的科室,识字的人看了以后,完全可以流畅地办完挂号、候诊、付款、注射等一系列手续,而不必因排错队浪费时间。
防疫站站长李国璋介绍说,这个流程图是莫锋设计制作的。
跟莫锋同一个办公室的高景文,拿出一份莫锋个人编订的《巴林右旗卫生防疫通讯》,说道:“莫锋这孩子遇事爱思考,干工作点子多,电脑啥的都在行。”
这份刊物被送给各防疫员和旗卫生系统的其他单位,每期印三、四十本,反响较好。
对一些人来说,志愿者或许只是个新鲜的概念,短期试做还行,时间一长,新鲜劲过了,萌生退意在所难免。
然而,莫锋却坚定地说:“还是百分之一百。”
莫锋坦言,他想家,但他并不觉得孤单。在家乡,还有弟弟理解他的做法,敬佩他的勇气;在千千万万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中,也有很多人支持着他的选择。
用巴林右旗防疫站站长李国璋的话说,西部的医疗卫生事业,亟需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投入,特别是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热情的人才,莫锋这样的志愿者在这里大有可为。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莫锋提出想留在西部时,妈妈哭了,爸爸一个多月不接他的电话。
然而,莫锋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服务西部,留在草原。因为,吸引莫锋的,不仅是事业上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有那大草原特有的淳朴与热情,也让年轻的莫锋深深地眷恋。
2003年的隆冬时节,此时室外已经零下20多度的气温。
但是,莫锋和巴彦他拉苏木卫生院的防疫员特格希一起,仍然冒着寒冷的侵袭,骑着摩托,下农区和牧区,为那里的儿童注射疫苗。
那天,莫锋和特格希跑了160多公里路,直到晚上20时多才回来。一进卫生院大门,漆黑一片,原来停电了。
借着摩托车的灯光,莫锋看见院长达林台,带着全体职工,整齐地站在大门口,迎接他的归来。
在一刹那间,莫锋激动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夜,莫锋有生以来第一次喝醉了。
在莫锋的心中,美丽的草原已经成了他的家,成了他为之牵挂的第二故乡。
甘心服务基层的志愿者
2004年5月14日,是星期五。
17时多,准备回家看望父母的徐忠田,刚走出县政府大门,就被办公室的同事叫住了。
同事对徐忠田说:“刚接到电话,明天上级来人检查工作,得加班赶写汇报材料。”
徐忠田的家离县城不过20多里地,可回来工作9个多月了,他只回过3次家。没办法,手头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那还是在2003年9月,徐忠田从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被分配回家乡,即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从事志愿服务。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东邻天柱、锦屏县,南连黎平、榕江县,西接雷山、台江县,北靠施秉、镇远、三穗县。
距省城贵阳294公里,距州府凯里98公里。其中以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6%。县人民政府此时驻在柳川镇。
由于县政府做文字整理工作的人太少了,原本打算支教的徐忠田,就被安排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
县政府办的工作很繁杂,每天都要接收和处理各级各部门的信息、文件,起草各种公文、材料,接待各种各样的来信来访,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性事件,用办公室主任的话说就是:
每天都像打仗一样。
加班那是常事,而且往往要忙到半夜三更,甚至通宵达旦。
一次,县里要召开人代会。为整理材料,徐忠田和同事们,连续干了三天三夜,致使他的体重下降了好几公斤。
更苦更累的是要经常下乡。下乡往往要走山路,有时崎岖的羊肠小道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
有一次,敏洞乡小高丘村发生了火灾,为救助受灾群众,徐忠田和同事们摸黑徒步走了10多公里山路,把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由于山陡夜黑,加上肩挑重物,他们一个个都汗流浃背,精疲力尽,脚上和肩膀都打起了水泡。
徐忠田出生在农村,对农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说:
我最见不得父老乡亲受苦受难。
2004年年初的一个下午,徐忠田看到一位衣着破旧的中年妇女,正坐在县政府门前冰冷的水泥板上,掉着眼泪。
经过询问得知,这位妇女是久仰乡南江村的。一年前,她的丈夫因食物中毒去世,丢下她和3个孩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有时连油盐都吃不上。
这天,她将家里唯一的一头猪,挑到集市上卖,想换点油盐钱,没想到卖猪得的那100元钱是假币。
一听这话,徐忠田二话没说,跑到市场上买了4包盐和两斤油,送给这位妇女,同时塞给她5元钱车费。
工作9个多月来,徐忠田多次拿出自己微薄的志愿者生活补助费,资助当地穷苦的百姓。
徐忠田说:
家乡的条件很艰苦,工作很忙很累,但我无怨无悔。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为他们做点有意义的事,我感到很充实,很满足。
向徐忠田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他们为自己能够为家乡尽一份力量,而感到无限的光荣和自豪!
参与城市的道路建设
2003届的毕业生刘英俊,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他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建设局挂职锻炼一年后,已舍不得离开这片热土。
刘英俊与拉萨市建设局正式签约后,决定长期留在西藏。刘英俊说:
与其留沪从事与自己专业不相干的工作,让4年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还不如选择到西部,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哪怕这个地方是人烟稀少的荒漠。
2003年5月,刘英俊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同济大学第一个报名赴西藏,在拉萨市建设局挂职锻炼,担任城建科科长职务。
在大学期间,刘英俊主修的是地下工程。到了建设局,刘英俊成了局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为了让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场施工相结合,刘英俊不坐办公室,而是立足于现场解决问题。
刘英俊说,与内地相比,这里的施工技术、设备、管理,都存在着一些差距。施工现场有技术难题亟需解决,正是一个锻炼人、促进人成长的好机会。
由于单位的有些工程涉及城建和道路项目,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干,刘英俊就托在学校的同学,帮他购买一批有关城建和道路建设方面的资料,他利用业余时间,抓紧补课。
经过一年的实践,刘英俊诚恳、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在西藏,刘英俊不仅在工作中付出了极大的热情,而且还对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倾注了爱心。
在2004年的藏历年前,刘英俊组织发动了一次向下属单位困难职工和家属捐款的活动。刘英俊还经常在下班后,到困难职工的家里,为孩子们补习功课。
到达西藏后,刘英俊一直想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得知日喀则萨迦县中学的贫困学生非常多。
2003年国庆节期间,刘英俊背着行囊,只身去了一趟萨迦。去时搭的是设计院的便车。返城时,由于天气变化,萨迦通往外面的班车停开。
刘英俊从早上出来,直等到傍晚19时多,才有一辆吉普车停下来,搭载他到日喀则。
之后,刘英俊在给学校的电子邮件里,这样写道:
我深切体会到西部人民生活的艰辛,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也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更好地为西部人民做点实事。
就是那一次,坚定了刘英俊一定要把资助贫困学生的事情做下去的意愿。
2004年4月的一天,刘英俊听到一位在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卫生局工作的志愿人员说,当地的经济条件不好,农牧民的医保金都无法交齐。
刘英俊听后,随即将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500元钱,委托这位志愿者捐给了当地卫生局。
刘英俊说:
虽然在西藏工作,将放弃很多物质利益,也会付出不少的心血和汗水,但我认为在这里工作更有意义,因为与其他地区相比,西藏更需要我们这些专业技术性强,堪当时代重任、勇开风气之先的青年大学生。
大学生在参加西部的各项建设服务中,不仅使自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还让自己拥有了一份深切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承担责任,改变西部地区的贫穷和落后的面貌。
一心扑在牧场建设上
“青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然而,选择怎样的青春,才能让这份美丽如宙宇流星,在划破长空的那一刹那,仍留下一世炫美的永恒,出生于齐鲁大地的陆世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同龄人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2003年,在临近毕业时,陆世建没有选择大多数毕业生所走的路,要么就业、要么考研,而是毅然参加了首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行动。
在申请被审核时,陆世建先进入山东电建二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在那儿,他努力地工作。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当陆世建辞职时,公司人事部部长因为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不舍得放他走。于是,便极力挽留说:“新疆到处是戈壁滩,有的地方开车走一天,看到一棵小草都很亲切,很荒凉,生活很艰苦,条件很恶劣,再说凭你的能力,几年以后就可能成为项目主管,到时薪水会相当丰厚,你好好考虑一下吧!”
而陆世建的回答,令这位公司负责人至今仍惊异且感动不已。
陆世建说:
我已经决定了。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有能力去帮助像我一样生活在贫困线的孩子。
去西部正好帮我圆了这个梦,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唤醒当代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感,无论多么艰苦,我都不在乎!
就这样,在2003年9月,陆世建带着梦想,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来到了他奉献青春的第一站——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昆得仑牧场。
素有“西来之异境、赛外之灵壤”美誉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版图上最小的一个自治州,而昆得仑牧场是博州最贫困的一个国营农牧场,也是全国10个国营贫困农牧场之一。
该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少数民族占全场总人数的88%,各农牧业队相对分散,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致使该牧场经济落后,收入很低。
刚到单位的第二天,陆世建便跟随场领导,筹备县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的各项事宜,定服装、排练、演出、每一项工作都有陆世建的积极参与。
在陆世建和同事们的积极努力下,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当陆世建得知昆得仑牧场小学缺少汉语教师时,便立即要求为学校代课,圆他到西部的梦。
由于陆世建所负责的工作较忙,加上该场党委领导的信任,领导决定让他继续任昆得仑牧场团委副书记。
陆世建一上任,便走乡入户,深入调研。当陆世建看见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很落后,孩子们在架着“火炉”的简陋教室里,冻得小脸通红;有些离家远的孩子,中午就着自来水啃干馕的情形时,他的心都碎了。
从那时起,陆世建就暗暗告诫自己:
一定要为这里的孩子解决困难,踏踏实实给当地做一些事情,不枉此行。
说干就干,陆世建利用书信形式,向母校山东理工大学等20所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发起“一元钱工程”倡议书,即每人捐助一元钱,为西部的教育事业献爱心。
之所以选择高校,按照陆世建的想法,主要是因为高校是一个素质比较高的群体,一元钱不仅可以为西部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还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收到这一倡议书,立即在全校开展了“关爱西部地区的孩子,缴纳一次特殊团费”募捐活动,并将两期“特殊团费”1.2万元,汇到昆得仑牧场金新希望小学,还与金新希望小学结成长期援助贫困生的共建单位。
金新希望小学用这份“特殊团费”,创建了“希望图书室”、购置了体育器材、维修了门窗、并资助部分辍学的儿童重返校园。
大学生志愿者带来了“特殊团费”,也带来了内地大学的关怀,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许多家长也因此记住了这个高高瘦瘦的、说着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的小伙子。
每当面对老百姓带着感谢的真诚的笑脸时,陆世建的内心就会涌出一股热热的暖流,这让他决心为百姓办实事的劲头更足了。
工作中,陆世建以活跃基层、建设基层、服务基层为原则,深入开展“一个基础,两项工程”等各项工作,组织各农牧业队团支部书记进行学习培训,提高村队团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和“城乡互动”单位联系,为各队跑办公室、图书室的筹建;实施“三级联创”,制定全场及各队的创建计划,并组织实施;积极开展各项劳务创收活动,扶持各队致富能手,促使团员青年增收成才;积极有效的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及各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少先队中开展“体验教育”。
经过陆世建和其他团干部的共同努力,昆得仑牧场共青团的工作有了新起色,得到了县、州团委的肯定。
昆得仑牧场团委也因此获得2003年度温泉县“五四红旗团委”,水工队团支部获2003年度自治州“五四红旗团支部”,牧一队团支部获2003年度温泉县“五四红旗团支部”,陆世建被评为中期考核“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在2003年底,昆得仑牧场团委书记调离岗位,陆世建开始主持工作,他以“一个基础,三项工程”为总原则,制定2004年工作要点,开拓创新性地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推进团建创新:
计划在农区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无职团员设岗定责活动;在牧区人口相对分散的地区开展团青“十人团”联帮带活动,“十人团”成员之间相互加强交流,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其他各项活动,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注册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开展各项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为农村青年筹集资金,优选项目积极申请县团委的“养殖基金”,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劳务创收,为青年致富拓展劳务创收新途径。
工作之余,陆世建会徒步行走在各农牧业村队之间,继续关注金新希望小学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
当陆世建得知,牧一队的已上四年级的努尔沙吾列同学的父亲在坐牢,母亲离家出走,家中只有哥哥、姐姐,孩子们生活非常困难时,陆世建便主动提出资助努尔沙吾列上学,直到他完成全部学业。
在陆世建的帮助下,努尔沙吾列没有了思想负担,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2004年期末考试中,孩子各门成绩都在90分以上。
同时,陆世建还促成大学生志愿者江淑英,资助另一名失去双亲的哈族学生那孜尔巴依。
那孜尔巴依在给江淑英的信中写到:
爷爷、奶奶关心和照顾我,可毕竟我失去了父母的爱,就在这时,您伸出了一双手,一双像父母关心和呵护儿女一样的手,你就像我的母亲,在这里我多想叫您一声“妈妈”啊!
当陆世建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平时坚强的他,竟然激动地哭了,他发誓:
一定要在新疆留下自己深深的足迹。
陆世建常常对同来的伙伴们说:
我们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是一项阳光事业,它既惠及当地老百姓,有利于当地政府,又可以使我们增知识、长才干,我坚信这两年的志愿服务经历,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正因为陆世建的这份对西部无限的爱和脚踏实地的付出,在2004年3月,他被调入博州党委信息科工作。
到新单位后,陆世建仍然一如既往,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争取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程序,精通业务。
在工作中,陆世建努力从政治高度和领导角度思考,发掘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力争做到与党委中心工作合拍共振,充分发挥信息“耳目”作用。
平时,陆世建还积极学习,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在努力学习理论的同时,陆世建还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在2004年10月19日至11月29日,博尔塔拉州党委办公室派他去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信息处学习。
陆世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学习期间,他广泛涉猎信息处的各种刊物,详细做好笔记,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学习结束后的鉴定中,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写到:
感谢贵单位派该同志来我单位学习。
正是陆世建那种认真、执著的性格,才使他踩出的每一个脚印都能印出一个大写的“勤”字和“实”字。
谦虚热忱的态度,务实高效的工作质量,谦和平实的工作生活作风,为他在州党委赢得了一片称赞声。他的为人、处事和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被评为“2004年度博尔塔拉州党委办公室先进工作者”、“200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被推选出来的40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代表队的队长,陆世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肩负着管理并照顾好整个团队成员生活、工作的重任。
从被选为领头雁的第一天起,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陆世建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争取给全体成员树好榜样,不给所服务单位添任何麻烦。
同时,陆世建还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各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保持与其他志愿者的联系,协调处理好他们在志愿服务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让大家调整自己的心态。
志愿者病了,陆世建积极地去探望;志愿者有困难,他主动去解决。在39名志愿者的心目中,他不再是同学、校友,而成了大家的主心骨、当家人。
而昆得仑牧场的乡亲们,更是把陆世建当成在外工作的亲儿子、亲兄弟一般。
每当陆世建回昆场,乡亲们就仿佛欢迎久别在外,好不容易回家探家的亲人一样,有的给他做可口的饭菜;有的留他住宿。
维吾尔族老哥阿不力克木,一见到陆世建后,就说:“嗨,小陆,你怎么不到我家去,我家的娃娃经常提起你,想你哪!你不去,她们会生气的”。
哈沙族女孩努尔巴合提一看到陆世建,就拽着他往家拖,一定要为他做自己最拿手的抓饭……在他走时,大家把家里的肉、自个儿做的西红柿酱,给陆世建装上满满的一兜,让他带上,留着回去慢慢吃。
一提起这些,陆世建总会对亲朋好友说:
博尔塔拉就是我的家,我已经成了一个纯粹的博尔塔拉人了。
陆世建凭着一份真诚和满腔热忱,为自己、为父母、为母校、为社会、为博尔塔拉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服务西部的答卷。
把青春默默奉献给西部
西部的基础建设和工商业管理水平,与东部地区有着显著的差距。但是,志愿者的到来,为西部建设带来的很大的转变。
志愿者官红元,就服务于重庆金龙工业园区,他为园区设计道路项目20多个,外装饰项目30余起,为单位节约设计费用超过20万元。
志愿者冯佳,被选派为澳大利亚EEC等园区龙头企业的办公室负责人,帮助企业提前入园建设,为企业节约了数十万元的资金。
在湖南华容、津市等地服务的志愿者,利用远程教育优势,在网上进行农产品交易。仅保河堤防治病虫害一项,就为村民节约了8000多万元。
诸如大学生志愿者这样的故事,在湖南、重庆两地志愿者服务的乡村,早已不是新闻了。
湖南华容护城乡万圣村党支书丰文仿说,他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最大的受益者。
丰文仿坦诚地说:“如果孩子考上大学了,也让他毕业后先去当志愿者。”
李敦贵祖辈都生活在湖南津市保河堤镇花桥村,他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有机会学会计算机。
但是,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悉心帮助下,李敦贵已经能熟练地上网查询资料,甚至还能通过电子邮件或者QQ与别人交流。
湖南凤凰县黄栗村是一个土家族村寨。在大学生志愿者李君的协调下,2004年11月19日,首条通往山外的村级公路举行通车庆典。
这天,黄栗村杀猪、宰鸭、唱大戏。村民杨丙炎、杨右平说:“如果李君没有选择留下,我们也会用土家族人最隆重的仪式来欢送他。”
重庆市铜梁县委书记马平说:
这批大学生志愿者有理想,有抱负,来西部服务一到两年,本身就是对西部的巨大贡献。
有的虽然不会留下来,但也对西部充满感情,离开后依然会间接地服务西部。
湖南、重庆两地的政府,为充分地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巨大智力优势,不仅为志愿者解除了生活后顾之忧,还为留驻大学生志愿者出台了各种政策。
比如綦江县规定,单位推评先进,优先考虑志愿者;彭水县对扎根的志愿者,一次奖励一万元,5年以上奖励100平方米的住房。
尽管志愿者服务期满,有的人选择了留下,有的人则选择了离开。但是,志愿者们都肯定地说:“到西部,没有白来。”
服务于湖南吉首的大学生志愿者袁勇说:
不管以后留在这里,还是出去,这里的经历和经验都会有用的。
我来自湖南邵阳农村,家庭贫困。2003年我获得特困大学生奖8000元。我得到了国家恩惠,通过这个来报答。
杨清来自上海,他是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后,来到重庆铜梁县参加志愿者服务的。
杨清说:
我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走向西部,了解城市背后农村的现状,在西部做志愿者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与杨清一样来自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吴大优,志愿服务于重庆绅鹏工业园区产业处。他将自己的志愿服务期由一年延长为两年。
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的吴大优说:
我在铜梁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如果没有这个奇特的经历,我想我会和同龄人差不多。但到了这里,我有一种崇高的感觉。
已经在湖南凤凰茨岩中学,做校长助理的黄彬,充满信心地说:“可能一两年后,有的人会留下,有的会离开。但我相信,我们都会永远记住这段平凡灿烂的日子,记住西部。”
在祖国西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志愿者们充分放飞着自己的梦想,并将梦想不断地变成现实。他们在选择西部建设的同时,也选择了瑰丽的人生。
创建边疆县城的网站
“云南老山网”是云南边疆的一个小县城的网站。但是,它精美的网页,多彩的栏目……却让人难以想象,它竟会出自一个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盛彦明之手。
提到麻栗坡,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但是,一提到老山,很多人就会想到对越自卫反击战。而老山,就在麻栗坡。
战争的硝烟早已经散去,麻栗坡又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他们就是西部志愿者。来自江苏的大学生盛彦明,就是其中的一个。
那是在2003年5月的下旬,盛彦明从南京人口学院信息科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
盛彦明怀揣着毕业证、学位证和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一大堆荣誉证书,顺利地与南京一家全国知名的门户网站达成了合作意向,公司许诺给他很高的薪水。
但是,在2003年6月初,当盛彦明听说团中央、教育部发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时候,他开始有了新的思考:一边是体面而高薪的工作,一边是辽阔但贫瘠的西部,孰轻孰重?盛彦明一时难以做出决定。
亲戚朋友们都劝盛彦明,要慎重考虑。所在的公司得知情况后,公司副总裁,也是盛彦明的好朋友,找到他,两个人促膝长谈到深夜。
凌晨2时,盛彦明缓慢但坚决地说:
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朋友只能拍拍他的肩膀,说:“公司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盛彦明最终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亲戚朋友,他毅然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在2003年8月底,盛彦明被分到麻栗坡县发展计划局,从事为期两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从东部发达的大都市南京,一下子到了西部边疆小城麻栗坡,盛彦明一开始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
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吃惯了米饭的盛彦明,吃不惯卷粉、米线。到了麻栗坡之后,盛彦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吃饭,因为只有学会吃卷粉、米线,才能在这里待下去,才能跟土生土长的麻栗坡人一起吃饭,而能在一起吃饭,才能更好地熟悉乡情。
吃饭这个问题,还不是太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语言不通,由于麻栗坡县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语言,像壮族的、苗族的话,他肯定听不懂。
即便是当地人说麻栗坡普通话,盛彦明也很难听明白。他要别人慢点儿说,自己用心听,用心记,把方言与普通话对照,找出规律。一通百通,语言障碍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克服了饮食和语言障碍后,盛彦明开始学习单位的文件资料,熟悉情况。然后,他结合发展计划局的工作要求,了解全县经济整体状况,做到心中有底,便于以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盛彦明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对麻栗坡县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清了县上当前的工作重点。同时,也深深为全县人民奔小康,走致富道路的热情所鼓舞。
所有这些,都激发了盛彦明的工作热情,催他奋进,促他成长。
当盛彦明了解了麻栗坡县的网站建设情况,熟悉了网站软硬件情况之后,他发现了旧网站存在的很多问题。
为此,盛彦明做了大量软件升级和安装系统补充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很能考验一个人的耐性。有时候,他在电脑前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
盛彦明说:
坐得住冷板凳,才能闯得出热场面。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前期坐着冷板凳做的大量琐碎的工作,为以后老山网站的不同凡响,为他今后工作的热火朝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版老山网,是盛彦明早已定下的计划,因为对旧版老山网做了大量的“小修补”,始终不能让盛彦明满意。
于是,盛彦明决定做一次大手术。随后,盛彦明便开始认真地规划新版老山网站,为一个网页上的贴图这样的小问题,他也经常思考到凌晨两、三点钟。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盛彦明一直都忙于做网页和网页调试。在那段时间,他没日没夜地干。提到那段日子的时候,盛彦明说:“我不知道什么是星期天,在我的词典里只有星期日。”
这么大的工作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这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完成的,但是,盛彦明却做到了。
盛彦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钦佩和尊敬。
在2003年10月1日,在麻栗坡语言中心的帮助下,新版的云南老山网,完全替代了老版老山网。新版网站加强了网站的互动性,网站的参与性更强,并以此增加网站的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