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服务文化教育

  • 泾川县教育局负责人说:“志愿者的到来,为我们的教育系统注入了新鲜血液……”
  • 王炜说:“或许我的贡献是渺小的,但我真正地感觉到我们已经给西部带来了新的希望。”
  • 李远说:“大西北落后,是因为没有人才,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时,我就希望自己能永远给他们讲下去。”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从2003年夏季开始,全国各地的一些大学生,放弃了高薪工作,背起了行囊,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西部贫穷落后的地区,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始掀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在2003年6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的成金虎,终于如愿以偿,参加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被分配到甘肃省泾川县执教。

作为国家经济扶持县,泾川县在方方面面,都缺乏人才。全县有382所各类学校,有教职员工2900多名,其中有不少是“代课”教师。

初到泾川,成金虎面对着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语言不通等诸多困难。但是,他丝毫没有退缩,更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成金虎坚信只有靠顽强的毅力、不断的学习,才会很快适应环境,使自己尽快融入其中。

当成金虎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一张张可爱顽皮的面孔,那一双双明亮而又满含着渴望与憧憬的眼睛时,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工作的神圣与光荣。

透过孩子们地眼神,成金虎看到了他们对他的需要和信赖,这无疑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

因此,成金虎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刻苦地进行教学方面的钻研。

在不知不觉中,冬去春来。成金虎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很快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而成金虎的平易近人,灌注无限情感的教学模式,更让学生们喜欢接受。学生常说:

成老师在课堂上风趣幽默,在课外是我们的真心朋友!

学生在成老师出差之前,将他的讲台摆满野花,用稚嫩的笔写下:

祝老师一路平安……

在教学期间,成金虎发现孩子们大多心事重重。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厌学、说谎,甚至有暴力倾向。

为了让心理异常的学生,能够有一个心灵放松的空间,架起一座学校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桥梁,成金虎萌发了创立中学生心理咨询的念头。

于是,成金虎深入学生当中,展开走访调查,撰写了《农村中学生心理异常成因的分析》的调查报告。

在成金虎的带动下,泾川县第一个中学生心理咨询室,“心灵驿站”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还为来访的学生,一一建立了档案。同时,还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引导青少年掌握心理卫生知识。

2004年8月,在成金虎他们中间服务期为一年的志愿者,陆续离开服务岗位。

在用泪水送走昔日的伙伴后,成金虎和其他两位志愿者,毅然决定扎根在这里,继续奉献自己的青春。

泾川县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

志愿者的到来,为我们的教育系统注入了新鲜血液,激活了本地教师的职业热情,点燃了更多孩子心中的希望。

我们真正体会到,西部计划是人力资源的转移支付,是财政收入的转移支付,是精神文明的转移支付。

作为2006届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韩幼玲在服务期一年结束之后,仍选择继续留下。

韩幼玲说:“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我放不下的孩子,有我放不下的工作。”

韩幼玲和其他的志愿者在到来后不久,便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志愿者免费辅导班。

辅导班先后招收50余名中小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举办以培养课外兴趣、解决课堂疑难为主的免费课外辅导。

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各界的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在团县委的协助下,成立“扶贫济困”志愿者爱心之家,先后走访全县14所中小学,对农村偏远山区的教育进行了调查走访,并将贫困生的相关材料进行组织整理。然后,通过母校、网上宣传等途径,开展“手牵手”助学活动。

经过不懈地努力,连续4年,泾川县共争取到159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泾川县开展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到泾川县工作后,分别在县科技局、法院、农业局、检查院、各乡镇中学、党政机关、教育系统等岗位工作。

泾川县团委一位负责人,说起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时,感慨地说道:

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真是雪中送炭。

我们讲“招商引智”,4年来,159名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是我们花钱都可能引不来的智力支持。

扎根西藏一心教书育人

虽然是盛夏时节,但是,地处喜马拉雅山区、海拔4370米的边疆小镇的错那镇,四周却依然雪峰皑皑,寒气逼人。

在错那镇那条不足一公里长的唯一的街道上,套着毛衣的高原人,被飕飕的寒风,吹得缩衣抱袖,瑟瑟发抖。

而2003年的首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程平、马有德、圈发龙3个年轻人,就在错那县中学执教。

那是在2003年9月,程平他们和其他151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世界屋脊西藏,并被分配到这个高寒缺氧的边境县城,开始进行为期两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傍晚时的错那镇,风刮得更猛,让人感觉到越发的寒冷。

在破旧的二层教师宿舍楼中,马有德那不到10平方米的寝室兼厨房的木框窗户,被风沙吹打得“啪啪”作响。

只见屋内墙皮斑驳,房顶的木板已经被油烟熏成了黑色。最显眼的是门后那两只红色塑料水桶,还有一根长长的扁担,这是马有德他们每天到学校后院挑水用的。

马有德说:“这已经是最暖的季节了,冬天错那镇的气温大多在零下30度以下。尤其到半夜,火炉里的柴火烧完后,那才叫冷呢。我们经常穿着厚棉鞋批改作业,戴着皮帽睡觉。”

错那县700多名初中生,都集中在错那中学读书。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都享受国家对藏族农牧民子弟实行的包吃、包住、包学的“三包”政策。

处在边疆深山里的孩子们,经常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在英语课上,曾有同学问程平:“热狗”是不是毛很长、咬起人来很凶的狗?

每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们就耐心地讲解。在错那中学,不管是哪个班的学生,都喜欢和3位志愿者在一起。

初二(3)班的学生曲珍说:“他们就像我们的大哥哥,不管哪个同学病了,只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总会给我们药吃。他们每天烧很多开水给同学们喝。”

最让学生们兴奋的是马有德的照相机和吉他。每逢星期天,3位志愿者或领学生去拍照片,或组织学生弹吉他、唱歌跳舞。学生们可高兴了。

程平、马有德、圈发龙3个同学,一同毕业于青海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来错那之前,父母都已经在青海给他们联系好了工作单位。但是,他们还是安慰家人说,自己又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坚持来到西藏。

马有德说:“虽然我们在城市里长大,但我们同样是普通职工、老百姓子弟。”

“来到这里以后,藏族同胞的热情和孩子们的纯朴,还有学校以及地方团委对我们的关怀,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圈发龙说:“说实话,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一张文凭外,就是死知识,特别需要到基层锻炼。”

“我想,许多人如果来到这里,都会被这里的一切所感动,感到很充实。”

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这里的孩子非常地勤奋。早晨,天还漆黑的时候,他们就起来了,在教室的走廊里点蜡烛背书。

圈发龙说:“能为这样的孩子们做些事情,我们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建立新闻广播覆盖网

在2003年火热的季节里,南昌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高帆,大学毕业了。

此时,正赶上国家实行西部计划,号召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

高帆是一个十分干练的山西女孩,她一上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组织。毕业后,她毅然地选择了到西部服务。就这样,高帆成为西部计划第一批志愿者中光荣的一员。

高帆被分配到广西西南贫困的天等县广播电视局,该县每天10多分钟的本地新闻广播,用普通话录播一次,用本地壮话录播一次。

高帆刚到这里,就负责普通话新闻的录制工作。一开始,高帆还觉得挺新鲜的,工作得也十分地积极。

可是,没过几天,高帆的新鲜感就没了,而是多了各种各样的烦恼。

天等县广播电视局的录音房又小又破,外面说话、走路、开门的声音,都能传进来,影响了录制效果。有时,甚至被中断,而不得不重新录制。

这样简陋的工作环境,使得录制工作不停地被中断,一天10几分钟的新闻广播,往往要重录好几十回才行。

天等县广播电视局的录制设备,也相当的陈旧和简陋,仅有一台破旧的录音机和一个耳麦,录制起来非常吃力。但是,高帆还是克服了困难,坚持每天新闻的录制广播。

高帆在这里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她却说:

我所得到的远远大于我所奉献的。我在这里接受了艰苦的锻炼,磨练了意志和耐性。我也获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我认为我最大的收获是在天等认识了很多朋友,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高帆还说,人生的任何一种经历都不会是浪费的,这样一种付出了青春代价的经历,是与众不同的收获,在一生中更是难得。

高帆坦诚地说,虽然自己没有做出很大的成绩,但做了应该做的事,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在2004年,在同样火热的季节,志愿服务期一年已满。但是,高帆和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一样,选择了继续留在广西,服务西部。

高帆说,到广西参加志愿服务,使她有更好的机会施展身手,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果她不选择西部,而是到发达地区就业,那么一开始就职,她也许只能打打杂儿,几乎没有机会作新闻录播。

但到,西部就不一样了,西部一些不发达乡镇很缺少新闻方面的人才。高帆作为北方人,又是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去那里就显出很大的优势,因而一开始就得到了施展才华的好机会。

高帆说,服务西部虽然有困难,但难得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她希望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到西部这个大熔炉中来,使自己得到锻炼,变得更加坚强。

辛勤打造电视制作人

王炜在2005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王炜便参加了“西部计划”,到九寨沟县进行志愿服务。

在2003年至2004年,王炜曾连续两次,参加了学校在杭州上城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并被评为“浙江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一次次的志愿服务经历,吸引着王炜走上了一条无怨无悔的志愿服务之路。从那时起,王炜就下定决心,毕业后,一定要去西部,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2005年的7月,王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从遥远的江南水乡杭州,来到了风景秀美的蜀中山城九寨沟。

王炜的选择令家人和朋友们感到十分地不解,西部未知的状况令亲人父母倍感担忧。父母朋友不止一次地劝王炜放弃西部之行。

这时,只有校团委书记陈巍,在临行前对王炜说:

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吧,西部之行将会在你的生命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希望你在四川能有所成就,你只要记住,不管做什么,要做就要做好!

带着陈巍老师的期望与嘱托,王炜踏上了西去的人生旅程。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王炜被分配到了九寨沟县广播电影电视局,从事新闻采访、节目制作。

刚进广电局的时候,由于王炜没有新闻工作的经验,于是领导就把他安排在了新闻评论部,希望他能尽快的熟悉工作。

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的王炜,深知自己在业务能力上的不足。为了克服自身的不足,王炜除了向同事们学习经验外,自己还在业余时间,不断地加强对摄像技术、视频编辑知识的学习。

同时,王炜还认真的研读各种新闻报道,了解时事动态和法律法规。

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朗的性格,使王炜很快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中。王炜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一专多能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赏识。

王炜也从“学徒”升级到了“全能”,经常是哪个部门需要就往哪里顶,新闻部、制作部、专题部……每个部门都留下了王炜忙碌的身影。

由于单位人手紧缺,王炜经常一个人背着沉重的摄像器材,往来于高山大川之间。

不知道多少次的跋山涉水、挑灯夜战,节假日、双休日,加班加点地工作,对王炜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在2005年的春节前夕,王炜了解到,由于单位春节期间仍然需要进行节目制作,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所以许多职工已经好几年都没能回家过年了。

王炜想到自己是志愿者,于是他就主动向领导请求,要求独立完成春节期间节目制作部所有的工作,让同事们可以回家,好好过个年。

单位领导看着王炜那充满真诚的眼神,便答应了他的要求。由于需要一个人做3个人的工作,因此,在整个春节假期里,王炜几乎没休息过。

王炜每天最少工作14个小时,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他仍然坚持了整整12天,保证了春节期间自办节目的正常播出。

作为一名电视台的记者,王炜深感新闻工作者承受的社会责任:必须用最真实的笔触,宣传政策,反映民生。

有一次,王炜与民政部门的办事员,一起到郭元乡进行采访。在采访时,王炜了解到一个名叫唐吉林的孩子,得了急性脑膜炎,病危住院。

由于唐吉林的哥哥不久前刚因为脑膜炎去世,他的家中已经一贫如洗了,根本无力支付再巨额的医疗费。

王炜当即掏出了身上仅有的200元钱,交到唐吉林母亲的手中。

回到电视台后,王炜立即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救救唐吉林。

新闻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反响,社会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唐吉林一家度过了难关。

在2006年5月,一辆运送剧毒化学品苯二异氰酸脂的卡车,在九寨沟境内发生了车祸。21只装有化学品的铁桶,落入路边的大河中,湍急的水流瞬间就把铁桶冲得无影无踪。

事件发生后,立即引起了州、省乃至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温家宝亲自做出批示,要求必须尽快打捞起装有化学品的铁皮桶。

国务院专门下派了专业打捞队伍,并派州、县的武警、消防官兵、民兵们一起,进行紧急的打捞工作。

王炜接到消息后,立即与县领导一同赶往现场,参加打捞工作。打捞工作一直进行了整整72个小时。

在这72小时中,王炜完全忘记了危险,他戴着简易的防毒面具,与武警官兵下滩。

还和官兵一起,在路边啃干馍馍、一起席地躺下,打盹休息。王炜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小道险滩,拍下了大量珍贵的图像资料,赢得了同行的好评和赞赏。

在志愿服务的两年的时间,王炜的采访本上,记录着九寨沟县发生的点点滴滴。

王炜始终牢记着老师对他说的那句话:

做就要做好!

王炜用两年的时间,跑遍了九寨沟14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走访了上百家农户,采编、制作了上千条新闻。

在这两年里,王炜先后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出色完成了2005年、2006年两届四川阿坝国际熊猫节、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剧毒化学品泄露事故,以及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等多次重要事件的现场直播,以及宣传报道任务。

采编、制作的新闻和专题节目,多次在四川电视台、阿坝电视台播出。

其中,王炜与同事一起采编、制作的电视专题《生命无语岁月有痕》、广播专题《月飘飘——月是故乡明》、电视新闻《沼气助推九寨新农村建设》,分别获得阿坝州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一、二、三等奖。

王炜说:

在九寨沟的这段时间,我深切感受到西部人民热情与淳朴,也深切的体会到了山区人民生活的艰辛。

西部人民对人才的渴求和对西部志愿者的尊重,让我感到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快乐的。

或许我的贡献是渺小的,但我真正地感觉到我们已经给西部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相信,一批批志愿者将在西部留下一篇篇不朽的篇章,而西部也将在志愿者的努力下飞速的发展起来。

我也相信,无论自己以后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我都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在这片热土上播种过希望的种子,不会忘记这片我挥洒过汗水的一方热土!

这是王炜发自肺腑之言,在艰苦的实际锻炼中,他在不断地成长着,成熟着。同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多了一份责任,对西部人民,多了一份更深、更透彻的理解。

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对于一个年轻的志愿者来说,也许还只是人生的一个开始。更辉煌的未来,还期待着志愿者们去争取,去开拓。

教当地群众学习英语

窝在穷山沟里,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领着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能有什么出路?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白硕,是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专业的法学硕士。

在2003年,白硕同时拿到了母校法学博士的录取通知书和“西部计划”的宣传册。在继续深造和到西部锻炼之间,白硕并没有做太多的踌躇。

满怀着一腔豪情,白硕选择了到广西岑溪市岑城镇,做一名普通的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

在这里,白硕深深地体会到,应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去,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在当地领导的支持下,白硕和其他同志一起建起了青年中心,创办了“农民文化讲习所”,制作了为农民发布简要信息的“青年增收卡”。

有一天,白硕到岑溪市福利院做义工。福利院院长听说白硕是一位硕士,他真是喜出望外。院长赶忙找出一封落满灰尘的英文信函,请白硕翻译。

原来,这是一家加拿大慈善机构,想与福利院联系捐赠事宜的信函。但是,遗憾的是,由于没有人懂英文,因而无法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对方。

看到院长那失望的眼神,白硕突然想到,能不能办一个“英语沙龙”,教当地群众学些英语?

说干就干。白硕自己掏钱,买了一大摞外语书,编教案。在“英语沙龙”开办的第一天,场面有些冷清,尽管他和同伴们精心准备了咖啡、水果沙拉和英文乐曲,也只是迎来了八、九个面露羞涩的学员。

为了让更多的青年知道“英语沙龙”,白硕和其他志愿者到村里张贴活动海报。慢慢地,参加“英语沙龙”的人多了起来。

在此后的每周六下午,一群村里的年轻人都会聚在“英语沙龙”里,学习英语。

大学生志愿者们,为西部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激发起更多的人们学习知识的热情,开拓了他们的眼界,认识到自身建设家乡的责任。

创建西部志愿者网站

“记录西部计划志愿者生活点滴,见证西部计划志愿者光辉岁月”,这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之家网站:www.wew.cn的口号。

网站的创建者,就是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服务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李远。

李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誓言。

李远在读大学时,就曾担任学校校园网络编辑部主任,并创建了3个社团。同时,他还创办了两个个人网站,制作了学院10多个部门主页。

2003年6月,李远放弃高薪,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为方便大家交流,李远放弃了别人出重金收购的从1999年开始做的个人网站,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志愿者交流的网络平台,即“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之家”。

吃了近一个月的泡面后,李远终于赶在到西部工作前,完善了网站。

李远说,在这里,我们可以全程记录第一批志愿者的工作、生活、学习,给第二批、第三批以至于更多的志愿者,提供一个交流的网络平台,提供一个最直接了解的窗口。同时,还可以宣传西部计划,弘扬志愿者精神,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志愿服务。

每周李远都要坐车到50多公里外师部的另一名志愿者那里维护网站,十分的辛苦。

由于网站逐渐被大家所了解,进而对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李远来说,经费成了他最着急的事情,网站的发展举步维艰。

为了省钱,李远自己做饭、蒸馒头,每天的生活和白菜、面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后来,《中国青年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志愿者张冠宁、刘延成,在发了第一个月的补助后,就寄来250和100元。包括克尔玛依的石油工人,也都纷纷给予赞助……

继2003年7月创建西部计划志愿者之家网站后,李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

2004年4月,李远创建中国志愿者录,为各地志愿者创建第一个志愿者真正自己的交流平台,方便了没有条件建立自己网络的志愿者,后来逐渐成为志愿者的自我管理的交流平台。

2004年8月,李远创建中国志愿者博客网,为每一个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支持公益事业的朋友,免费搭建了一个可以书写的地方。

这些网站既耗费了李远的很多精力,又耗掉了他大部分的生活费。

志愿者之家网站从建立开始,从最初的简单论坛,发展到现在的综合网,主要是靠李远一个人坚持下来的。

李远定了一个原则:可以接受个人捐款和企业赞助,但不接受官方的资金。为的就是保持一种独立自主的姿态,保持纯粹和真实。

用志愿者自己的声音来宣传志愿者行动,解读西部计划,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诉说西部,宣传西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为学生撑起生命的伞

在2003年8月,李远告别了亲朋好友,登上了去新疆的列车,他的服务单位在新疆最西北的农十师一八一团中学。

初到团场,李远就被团里调到建团50周年筹备组,在短短的7天时间内,设计制作一八一团团旗、团徽和地形沙盘。

在学校,李远教9个班450多名学生的课,他和学校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感情。

李远说:

大西北落后,是因为没有人才,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时,我就希望自己能永远给他们讲下去。

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孩子们看到我冻麻的手,就拿起来放在嘴边呵气。

在很短的时间里,李远用自己的爱,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们都亲切地叫他“大哥哥”,都把他看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在一八一团短短的几个月,成了李远志愿者生活最为怀念的日子。

刚到时,因为顶着志愿者的帽子,衣着举止也与当地的人不一样,人们都用怪怪的眼神,看着李远他们几个志愿者。

李远说,我们很快就“入乡随俗了”,别人见怪不怪。

从山东来到新疆,李远和他的同伴们努力去适应一个崭新的环境。

李远他们几个都不太会做饭。但是,为了省下钱来投入到“1+1”助学活动和志愿者之家网站,李远和同宿舍的志愿者,就开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日子过得非常地节俭。

2003年9月27日,李远所在的一八一团中学,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当时,李远正在给孩子们上课,也就几秒钟的时间,人都有些坐不住了,水桶里的水都晃了出来,居民跑出了家门,冒雨站在外面的空地上。

李远心想,一定是地震了。当时,还有很多学生在上自习,如果发生混乱怎么办?

正在这时,李远镇定地说,“同学们,我们到操场上去集合做游戏。”

学生们在班长的带领下往下走,李远赶紧冲到其他教室去通知。这时,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也感觉到了地震,开始乱了起来。

楼在晃动,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李远和另外一名老师紧张地在楼上检查,看学生是否安全撤离。

当看到有两个学生还在收拾书包时,李远第一次冲着学生嚷:“书包不要了,回来老师给你买新的。”

然后,李远一手一个,抓起来就往楼下冲。孩子们的哭喊声不断,书本散落了一地。

在李远和几个老师的努力下,所有的学生都安全转移,一个孩子也没有受伤。

李远说,那次让他感受到生命和责任的重要。事后,李远和一些志愿者交流时,才知道:这次地震发生在9月27日北京时间19时33分,在俄、蒙、中交界的俄方阿勒泰自然保护区,是一次7.9级地震,震中距他们所在的学校大约200公里。

李远还有一次遇到突发事件,是在2004年除夕的晚上,新疆兵团农六师“八一”水库管涌,近7000名群众需要紧急疏散。

在五家渠二中灾民安置点,到处都可以看到李远的身影。李远春节没有回家,他是从六师一名志愿者那里,得到的消息。随后,李远便立即打车,赶到50多公里外的农六师灾区。

李远一到这里,就投入到了紧张地援助活动。当时并不宽裕的李远和胡宏锋,跑了好多地方才买到了25个囊、15公斤挂面、两箱方便面,捐给了灾区。

在灾民安置点,李远和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值班干警,轮班职守,分发被褥、洗菜、做饭、送饭、打扫卫生,饿了就啃口馕,累了就在地上靠一会,所做的点点滴滴,汇聚成爱,铭记在灾民们的心中。

农历正月初五,部分灾民被转移回家,李远这才喘了口气。但是,马上就要上班了,李远也要回到在乌鲁木齐的工作岗位了。

在新疆,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在农忙的时候,李远他们要到生产第一线去,比如说挖防渗渠,修路,收番茄、哈密瓜等,劳动的地点都比较远。

有一次要去掰玉米,几个学生看李远吃咸菜多了,就缠着他去吃哈密瓜。

小家伙们带着李远老师到了一块瓜地。一个学生下地就摘了一个,一拳砸开,递给了他一半。

李远接过瓜时,有些迟疑,孩子们爽朗地笑了起来,说道:“吃吧,没关系的!我们家的。”

在一阵狼吞虎咽之后,这时候,从不远处帐篷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喊了一声。李远心想,这下完了。

只见孩子们笑了笑,反而冲那位妇女打了个招呼。更奇怪的是,她并不恼怒,而是笑着说:“多带几个,几个瓜也不值钱,你们天天来都成!”

李远说,自己后来才明白,这里最便宜的是瓜,而最珍贵的是乡情!

在这里,李远收获了人生更珍贵的东西,更深刻地贴近和体味生活的最初的本来面貌,理解了奉献的真正意义。

经历过地震、水库管涌,经历过辛勤的劳动,做过老师,拾棉花、种地等种种的琐事,李远觉得自己的生活忙碌而充实。

青春追逐着理想,信念是永恒的支撑,铭刻孕育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磨难造就了有价值的人生。

这是热血的儿女做出的坚定的选择,屯垦戍边的激情,就这样一步步地走过……

踏上艰苦的支教征程

在2003年,赵静在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前,她就以连续4年综合测评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跨专业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

但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感召下,赵静毅然决定暂时中断学业,参加团中央第五届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远赴新疆支教,进行实践锻炼。

新疆,在赵静的心目中,是一块十分神秘的土地,是和戈壁、沙漠、风沙、驼铃,乃至贫穷落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赵静第一次亲眼看到天山,是在行驶着的从乌鲁木齐到伊宁的长途汽车上。

数千里的天山山脉,自东向西延伸,像一道天然屏障,把新疆隔成了南北两方。

赵静和志愿者们乘坐的汽车,就沿着天山北麓一路西行,一侧是高耸入云的天山雪峰,一侧是万里无际的高地草原。

整整18个小时,赵静他们越过了戈壁沙漠和九曲盘旋的山路,在一条刚刚铺上路基的半土半石的公路上颠簸着,让人感到十分地不舒服。

任何姿势都不能帮助他们缓解肌肉的酸痛,倒是窗外那绵延的天山风光,让志愿者们激动不已,欢呼雀跃。

蓝天白云,雪山草原,远处的绵羊群和天际的云团混杂在一起。真是: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赵静和支教的队友们,一下子便热爱上了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

志愿者们的支援地,就在天山脚下一个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国家四类地区,一个春秋相连、冬长无夏的高寒地带,即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

昭苏海拔1800米,紫外线特别的强烈,高海拔和一路的颠簸,让赵静长时间的耳鸣,脸也好像被撕裂了一样疼痛。

汽车还没有进县城,就不得不停下,因为公路上已经站满了迎接志愿者欢呼着的学生们。

只见一个个脸上挂着“高原红”的天山娃娃们,在正午阳光的暴晒下,已经等了老师们两个多小时了。

下车的时候,彼此无语,除了脸上的微笑,只有盈满眼眶的泪水。

赵静后来想:支教中的所有感动,就是在那一刻开始的。

支教的学校条件艰苦,赵静他们住的是70年代盖的土房子,墙上泥土已经松动。钉子挂不住,只能用木头代替,揳进墙里。用塑料布吊起的顶棚上,总有老鼠在窜来窜去。

每天,赵静他们都要从百米之外,拎七、八桶水。焖出的米饭,经常是上面夹生,下面已经糊了。

短缺的生活资源和听不明白的哈萨克族语言,也都在不时地考验着支教队员们。

在内地还可以享受到夏天的九月,但是,一场飞雪就宣告了昭苏冬季的来临。

赵静他们在大西北穿起了棉衣,他们学着砸煤、扛煤、架炉子、生火……艰苦的支教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昭苏因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从而导致师资流失严重。志愿者们的到来,为这里带来了欣喜和无穷的活力。

赵静被安排教初中和高中两个年级的语文。当赵静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看着下面的天山娃娃们那一双双明亮无邪的眼睛,和那一张张天真稚气的笑脸,心中立即涌起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但是,初为人师的兴奋和新鲜,很快就被学生的成绩冲淡了,“及格”就是他们的最高目标。汉字的拼写,连高中生也没有几个能完全写对。

有时候,一个知识点讲了一遍又一遍,批改作业时发现还是错。

这时,赵静暗暗告诫自己:

既然选择了支教,就选择了不能放弃的责任。

于是,赵静的课余时间都送给了天山娃娃们,给他们补课、和他们谈心。讲上10遍没有效果,赵静就又说上第十一遍,第十二遍。

赵静在和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感受了孩子们发自心底的呼唤:

我要读书!

在一年的支教生活中,赵静几乎走遍了昭苏的各个乡镇,到贫困学生家中走访,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

赵静看到学生手里不及小拇指长的铅笔头,看到学生当午饭的一块干硬的窝头,看到一个身体单薄的小女孩手上磨出的老茧,看到零下20多度时,学生的身上依然穿着单薄的衣服,看到家长们面对无力交纳孩子学费的那充满无奈的眼神……

赵静的心在颤抖,她深切地感受到,志愿者们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

得知班里的学生罗小兰的父母刚刚病故,于是赵静来到了小兰家中探望。小兰是家中唯一考上高中的孩子,还有4个未成年的妹妹,正在读小学。

当赵静走进一个堆满了废旧破烂儿的土墙小院,看着糊着稻草泥浆的土房子和没有玻璃的门框子,看着几个站在窗台边,借着傍晚的光线写作业的小女孩……

看到罗小兰的整个家里唯一的电器,竟是一盏破旧的台灯,就连院子里堆着的破烂儿,也是小兰和妹妹们放学后,辛辛苦苦捡来的。

赵静第一次感受到了贫困和学生即将辍学的痛苦。赵静不愿意看着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失去双亲,没钱上学而断送了大好的前途。

于是,赵静当即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可是,这点捐助的确是杯水车薪,她希望更多的人能来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孩。

赵静在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帮帮这个孩子吧,现在的一点爱心,可能会使这个孩子的一生变得不再平凡!

通过在网上发布信息,赵静的文章很快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当收到第一笔资助金时,罗小兰哭着说:

赵老师,在我心里,您是和父母同等重要的亲人!

这是赵静第一次感受到,帮助一个孤儿重返校园,是多么得幸福。后来,罗小兰顺利考入了新疆财经大学新闻系学习。

在新疆支教的一年,赵静他们经受了寒冷、风沙、积雪、缺水,还有独立生活的考验,甚至还有地方病“胆囊炎”痛苦的折磨。

赵静他们有时也非常地想家。想家的时候,几个同学也会抱头痛哭。

他们也有孤单的时候,害怕周末校园的寂静,难得的空闲,让支教的年轻人们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但是,他们从未后悔过当初支教的选择。

每当走进教室,见到这些可爱的学生,每当看到他们一点点进步,一天天长大和成熟,那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是任何物质上的享受都替代不了的。

此时,赵静真正体会到了这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付出了心血,赵静也收获了天山娃娃沉甸甸的爱和信任。

孩子们在雪中,给老师搬来炉煤,用黑黑的小手,帮老师这个从来没有生过炉子的大女孩,架起了炉火;在教师节,孩子们为赵静采摘野花,然后塞在老师的手里,随即又害羞地跑掉。

当然,赵静也忘不了蒙古族学生乌云其米姐妹,为她亲手缝制的哈达,用民族的最高的礼节,送给赵静这个支教老师最真挚的祝福。

在支教结束前,赵静还收到学生们写给她的一个留言本。但是,赵静却轻易不敢翻开,因为一句句“老师我们真的舍不得您”、“姐姐我们永远都会记得您”,让赵静连“再见”这两个字,都不忍心说出口。

夹在留言本中的一片片刻着“不要忘记曾经来过这里”的落叶,更会让赵静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在新疆,赵静觉得自己收获了太多太多的感动和真情。这些原本以为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情节,就这样真实地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呈现在自己的眼前。

那是在2003年12月1日,新疆时间7时38分,天刚蒙蒙亮。此时,赵静正在宿舍整理书本,打算去上早自习。

忽然,一股巨大的震荡,让赵静感到天旋地转。她瞬间失去了知觉,恍惚中,赵静下意识地感觉到:地震了!

周围老师们大声呼喊,赵静也推开房门,冲出了屋外。随后,赵静居住的土房子墙面上,多了几条深深的裂痕,外面顿时乱了起来。

这是赵静平生第一次经历大地震的洗礼。屋外是厚厚的积雪和零下20多度的严寒,他们就站在雪地里,经受着西伯利亚寒流的考验。

那一时刻,在离家万里之外的雪域高原,赵静的脑海里闪现着“战友”这两个字。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地甚至忘记了恐惧,赵静和支教团的同学们拥抱在一起,用颤抖的声音互相安慰和鼓励。

当天30多次余震不断,赵静他们迅速组织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

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做出了反应,第二天国家地震总局就派工作组赶到了昭苏。

随后,大量的灾后救援物资不断送到。赵静也赶到受灾最严重的七十六兵团,帮助灾户一起分发帐篷、粮油、米面,忙碌中竟忘记了随时还会发生的余震。

赵静觉得那几天精力特别的好,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她和战友们互相提携,互相鼓励,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结下了也许只有经过战火洗礼,才能体会到的友情。

在夏塔汉校的同学,地处偏远又因地震断水了,得知他们每天只能储备大雪喝雪融水,赵静立刻灌了40斤重的水,坐车给他们送去。

地震是一场灾难,但更是一次心灵净化的旅程,让赵静对生命、对人生、对年轻人和对青年志愿者,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年轻的岁月里,有那么一段,能把热情无私地奉献给祖国,把青春的足迹留在西部山区,把爱心献给如雪山般单纯朴实的的孩子们,赵静觉得自己的青春会因此而无怨无悔!

赵静他们的支教生活虽然结束了,但有很多东西依然在继续着,诸如一名青年志愿者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支教的队员们致力传递的志愿者精神,对西部、对新疆绵延不绝的永远的眷恋与牵挂。

所有的这些感念,终将伴随年轻的志愿者们一生,感动自己,感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