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英国

在俄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是以雷列夫(1795~1826)为首的十二月党人和普希金。

英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

浪西·比希·雪莱(1792~1822)的第一篇论文是《无神论的必然性》

(1811),1812 年他带着自己的小册子《告爱尔兰人民书》到爱尔兰,1813 年雪莱到意大利,初期完成了抒情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达到他创作的高峰,是雪莱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1819 年,雪莱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充满战斗号召力的政治诗歌,其中有著名的《给英国人民的歌》、《 1819 年的英国》、《“虐政”的假面游行》《写于卡斯尔累执行时期》等。此外, 雪莱的许多抒情短诗在他的创作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西风歌》(1819)、

《云雀》。雪莱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反映这一思想的作品有《麦布女王》和《伊斯兰的起义》(1818)。1822 年 7 月 8 日于海中遇难。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诗人, 也是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

拜伦的第一部诗集是《懒散的时刻》(1807),1809 年出版的《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反映了拜伦特有的辛辣讽刺才能。“卢德运动”时期, 他发表了著名诗篇《<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1812)。之后,他写了一系列传奇诗,这就是所谓拜伦的《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1813),

《阿比道斯的新娘》(1813)、 海盗》(1814)、《莱拉》(1814)、《柯林斯的围攻》(1815)和《巴里西耶》(1816)等,在这些诗篇中,拜伦塑造了文学史上有名的“拜伦式英雄”。

1816 年拜伦离开英国,最初住在瑞士,写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的著名诗篇,如《锡庸的囚徒》(1816),《普罗米修斯》(1816),《卢德分子之歌》(1816),以及表现诗人反叛主义精神的《曼弗雷德》(1816~1817)。

1817 年拜伦迁居意大利,在意大利定居时期是他的创作高峰。著有诗剧

《马利·法利哀洛》(1820)和《该隐》(1821),讽刺诗《别波》(1818)、

《审判的幻景)(1822)和《青铜世纪》(1822)以及诗体长篇小说《唐璜》

(1818~1823)。其中《青铜世纪》是拜伦讽刺艺术的高峰。

拜伦的诗作还有攻击反动统治者的《温莎的诗意》(1814)、《给一个哭泣的妇人)(1812)和反映诗人为自由而斗争的思想的《耶夫萨的女儿》、

《你的生命完了》。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的积极浪漫主义代表作品之一。《游记》共四章,4700 多行,它是拜伦两次游历欧洲时的诗体记录,它不仅反映了 19 世纪初英国社会生活的面貌,也反映了当时南欧一些国家的民族斗争; 它既是一篇生动热情的旅途抒情日记,也是一篇评论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

《游记》有两个主要人物,即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通过对抒情主人公的评论,对欧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给予了同情、赞扬与声援。

《游记》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自己的主观抒情在诗中突出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