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已经衰落,代之而起并取得重要成就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四五十年代,英国出现了狄更斯、夏洛蒂、勃朗台(著有《雪丽》,1849) 和盖斯凯尔夫人(著有《玛丽·巴顿》,1848)等出色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查理·狄更斯(1812~1870)于 1831 年进入报界,开始文学创作,最初的一些杂记收集为《博慈杂记》(1836~1837),1837 年出版《匹克先生外传》,这部小说令他一举成名。1842 年出访美国,回国后发表《美国札记》

(1842)和《马丁·朱什尔维特》(1843~1844)。1869 年狄更斯写完他的最后一部小说《爱德温·德鲁特》后去世。

狄更斯在 30 多年中创作了 14 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

广泛和生动地反映了 19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面貌。从创作的发展过程来说,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的创作包括 19 世纪 30~40 年代初的作品。这是资产阶级进行议会改革的年代,也是宪章运动活跃的年代。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包括《匹

克威克先生外传》(1836~1837)、《奥利佛·推斯特》(1838)、 尼古拉斯·尼古贝》(1838~1839)、《老古玩店》(1841)和历史小说《巴纳比·拉奇》(1841)。狄更斯初期作品一般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如《老古玩店》。在艺术手法上擅长用夸张和重复来达到讽刺效果,如:《奥列佛·推斯特》。

狄更斯第二时期的创作包括19 世纪40 年代中的作品。代表作有《马丁·朱什尔维》(1843~1844)和《董贝父子》(1846~1848)。40 年代中值得注意的另一类作品是中篇小说《圣诞之歌》(1843)和《钟声》。这一时期作家对资产阶级的认识比较现实和深刻,艺术风格也更丰富了。

第三时期的创作包括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这一时期狄更斯作品的题材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代表作除近自传体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外,还有三部狄更斯作品中批判性最强的作品:《凄凉院》(1852~1853)、

《小杜丽》(1855~1857)和《我们共同的朋友》(1864~1865)。狄更斯的创作后期还有三部情节比较集中的小说:《艰难时期》(1854),另一部历史小说《双城记》(1859)和《伟大的期望》(1861)。

《艰难时期》出版于 1854 年,这部小说批判的对象主要是功利主义哲学和曼彻斯特政治经济学。小说塑造了庞德贝和葛雷梗两个资产者的形象,他们是功利主义哲学和曼彻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化身,小说原名《葛雷梗的哲学》,明确表明了他的创作意图。

总的来说,狄更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同情资本主义社会中受迫害、受剥削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是多方面的。

这一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还有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1811~ 1863),他的早期作品是一些讽刺短文和中短篇小说。萨克雷的第一部代表作品是《势利者集》(1846~1847),《名利场》是他的主要作品,副标题为《没有主人公的小说》。作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真正的主人公只有金钱。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还揭露了英国维多利亚鼎盛时代外表体面的市侩主义和宗教、道德、法律、教育制度的伪善。如:夏洛蒂·勃朗台的代表作

《简·爱》,乔治·艾略特(1819~1880)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1880) 和《米德尔马契》(1871~1872)。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梅瑞狄斯

(1828~1909,著有《利己主义者》)、哈代(1840~1928,著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玖德》)、高尔斯华绥(1867~1933,著有《有产者》和长篇巨著《福赛蒂世家))、威尔斯(1866~1942)和削伯纳。

乔治·伯纳·肖(1856~1950)于 1876 年发表第一部小说,1892 年开始发表剧本,以后专门从事戏剧创作,到 1950 年去世,共写了 51 个剧本。

《鳏夫的房屋》(1892)是削伯纳写的第一部剧本。同一时期还有主题思想与其相似的著名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这两部戏无情地揭露了“体面的”资产者的财富来源。

肖伯纳在 90 年代后期的戏剧中,思想有妥协倾向。这一时期作品有《侃第达》(1895)、《不可预料》(1897)、《勃拉旁德队长的转变》(1900)、

《魔鬼的门徒》(1901)和《人与超人》(190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十年的作品里,削伯纳投降与妥协的思想又有了更复杂的表现,这一时期的代表剧本有《约翰牛的另一个岛屿》(1904)和《巴巴拉少校》(1905),他的思想矛盾也表现在《伤心之家》(1913)一剧中。

1927 年,肖伯纳又写了暴露资产阶级弊病的《苹果车》。

肖伯纳擅用夸张手法写作,这种手法使之成为现代国资产阶级社会最辛辣的讽刺者,他的语言机智灵活,被公认为英国口语和对白的大师。

这一时期,除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外,还出现了帝国主义文学,代表有吉卜林(1865~1933)和他的小说《莽林之书》《1894~1895》。与此同时, 在法国颓废派的影响下,90 年代也出现了以王尔德(1856~1900)为代表的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文学。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 19 世纪 30 年代,随即迅速走向繁荣,直

到 20 世纪初才趋于没落。

俄国解放运动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是:贵族时期,大约从1825 年到 1861 年;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大致上从 1861

年到 1895 年;无产阶级时期,从 1895 年到现在。这三个阶段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生、发展和没落的三个时期。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以前,在 19 世纪初叶,先后有古典主义、感

伤主义、浪漫主义几种文学流派,到 20 年代,浪漫主义占主导地位。其中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是十二月党诗人雷列耶夫、奥陀耶夫斯基等和普希金。

农奴制危机的加深,促使一部分作家转向现实主义。二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文学盛行时,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其代表作品有克雷洛夫的寓言,格里鲍耶多夫的戏剧《聪明误》,普希金的后期创作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奠定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此外,莱蒙托夫、果戈里等在早期创作以浪漫主义见称的作家,也在 30 年代转向现实主义,其中果戈里的讽刺作品确立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加强了普希金奠基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这时,文艺批评家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1811~1848) 坚决站出来支持“自然派”(即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以革命民主主义观点阐明了“自然派”批判倾向的意义,他的理论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到 40 年代已完全形成。

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 19 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811 年,普希金开始受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从学生时代开始写

诗,一生写有 800 多首抒情诗。

普希金青年时代的诗,如《自由颂》(1817)、《童话》(1818)、《致恰达耶夫》(1818)、 《致普柳斯科娃》(1818)、《乡村》(1819)等, 都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人从 1820 年起,在南俄渡过四年放逐生活,其间创作了号召反对农奴制、杀死暴君的著名诗篇《短剑》

(1821),浪漫主义抒情诗《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和一组叙事长诗:《高加索俘虏》(1822)、《强盗兄弟》(1822)、《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1824)、《茨冈》(1824)。长诗《茨冈》是诗人过渡到现实主义创作以前的最后一部浪漫主义叙事诗。

普希金于 1826 年回到莫斯科,写了《先知》一诗,而后又写出《阿里昂》

(1827)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著名诗篇。于 1830 年末完成了被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还

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四个小悲剧(《石客》,《吝啬的骑士》、《莫扎特和沙莱里》、《瘟疫流行日的宴会》)和近 30 首抒情诗等等。

30 年代普希金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如抒情诗《我又重新造访》(1835), 优美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 等,此外,还写了一些文学论文。他在 1833 年写的《青铜骑士》,与长诗《波尔塔瓦》(1828)合成一组歌颂彼得大帝的作品,30 年代除了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别尔金小说集》外,还有通过历史题材反映农民问题的小说,如《杜布洛夫斯基》(1835)和《上尉的女儿》(1837)。

1823 年 5 月到 1831 年秋,普希金写成他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

于 1833 年出版,小说是用诗体写成的,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作者广泛地反

映了从首都到外省的社会生活,塑造了 19 世纪初叶俄国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它的发表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确立的标志。

小说的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女主人公达吉亚是普希金心目中理想的贵族妇女形象。这部小说具有现实主义的鲜明特点,忠实地描写了 19 世纪 20 年代俄国地主贵族的社会生活,简洁地描绘了俄罗斯的民族习俗,它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的奠基作品,对俄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他以“极度忠于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和笑中含泪的讽刺手段著称,在 1830~1842 年间,写出了一部比一部更深刻的揭露专制农奴制黑暗现实的文学作品。

他的第一部成名作是《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1832)。给果戈理带来“文坛盟主”声誉的中篇小说集《密格拉得》(1835)和《彼得堡故事》

(1835~1842),标志着他的创作向现实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与《彼得堡故事》在主题上十分近似的剧本《钦差大臣》(1836),标志着果戈理的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已完全成熟。这部剧本深刻揭露了整个俄国农奴制专制制度的黑暗,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842 年,果戈理出版了《死魂灵》第一部。

果戈理晚年之后思想充满矛盾,最初表现在《与友人书简选》(1847) 中。1842~1852 年,果戈理全力写作《死魂灵》第二部,却于完成后不久烧毁,后与世长辞。

《死魂灵》(第一部)(1835~184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

乞乞科夫是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俄国资本主义积累时期,从地主贵族过渡到新兴资产者的典型。小说通过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刻画了一连串具有鲜明个性的地主典型;通过乞乞科夫结交官吏办理买卖死魂灵的法律手续, 还描绘了一幅丑恶的官吏群像,与地主官吏和新兴资产阶级相对立,小说还描写了人民和“俄国”的形象。

《死魂灵》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含泪的讽刺。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五六十年代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作家众多,优秀的长篇小说相继出现,如最著名的有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1859), 屠格涅夫的《前夜》(1860)、《父与子》(1862),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186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4),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1869)等。此外还有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戏剧,其中著

名的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1847~1852),谢德林的《外省散记》(1856),奥斯托洛夫斯基的剧作《大雷雨》(1860),涅克拉索夫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1863~1877)等等。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 1855 年发表的论文《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是对唯物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

到了 80 年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他们的艺术更加成熟了。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继续繁荣,列夫托尔斯泰写出了反映俄国社会大变动本质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和否定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小说《复活》,达到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这时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个新特点是增加了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如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的早期中篇小说

《穷人》和后来写的几部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罪与罚》《白痴》。

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不仅是文学理论家、作家,而且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农民革命家,还是一位彻底而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的活动主要在 19 世纪 50~60 代初期。

1853 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写成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又译为《生活与美学》)。这篇论文是唯物主义美学的纲领。

1856 年,他成为《现代人》杂志的政治评论栏负责人。由于他的革命活

动,1862 年沙皇政府将他逮捕,从 1862 年到 1883 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监狱、

苦役和流放中度过了 21 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写出了《怎么办》《序

幕》这样充满乐观主义调子的作品。1889 年 6 月他被允许回到故乡,同年 10 月去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进行了广泛的文艺活动,如果说《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从理论上捍卫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话,那么他著的《俄国文学的果戈理时期的概观》(1855~1856)则是用俄国文学史 30~40 年代的历史,捍卫和促进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这部著作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运用他的美学理论所做的一次重要的文学批评实践。

长篇小说《怎么办》(副标题《新人的故事》)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狱中写成的。这部小说的显著特色就是以欢乐的情调,明朗的画面展示了“新人”的故事,人物新、故事新、思想新,正是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的反映。作者塑造了具有求实精神、高尚品质的普遍新人(如薇拉)和升华了的具有革命思想的特殊新人(如拉赫美托夫),这种特殊新人代表着未来和新生的社会力量,是非常典型的。

《怎么办》不仅在思想上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而且在艺术上也别具特色,在国际上,它产生了极大的思想影响,培育了无数的革命者。

列夫·尼古拉也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844 年入喀山大学,1851~1854 年服兵役,他的自传体小说《幼年》(1852)、《少年》(1854),《青年》(1857)三部曲细腻地描写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阶段。

托尔斯泰的早期作品《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1855~1856)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另外,1857 年作者出国旅行时写成的短篇小说《流森》和《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自传三部曲以及《哥萨克》(1852~

1862),反映了站在贵族立场上的托尔斯泰对贵族命运的思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探索。

1860~1861 年,托尔斯泰为考察欧洲教育再度出国。这一时期,力求解决国家与人民的问题成为作家创作的主旨。后来,他确定以 1812 年卫国战争为中心,以 1805~1820 年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一部表现人民历史作用的长篇小说,这就是《战争与和平》(1863~1869)。小说突出描写了三个中心人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彼尔·别竺豪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通过他们探索俄国的出路问题。这部小说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矛盾的加深。

托尔斯泰在 1873~1877 年完成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通过安娜追求爱情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情节线索,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和作家世界观的尖锐矛盾,在托尔斯泰创作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托尔斯泰以前的作品(特别是《战争与和平》)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技巧,鲜明的对比手法和辛辣的讽刺笔调,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有着鲜明的表现,在晚期作品《复活》中更得到精湛的发展。

后期创作由于平民化思想和贵族家庭生活的冲突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出现尖锐的矛盾。反映在剧本《黑暗的势力》(1866)、《教育的果实》(1890)、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尔奏鸣曲》(1887~1889)、

《哈吉·穆拉特》(1886~1904),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作品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情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以强烈的愤怒,揭发农奴制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复活》中作家塑造了两个丰满而又复杂的形象——聂赫留夫与玛丝洛娃。他们的命运和生活道路, 是 19 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艺术概括。托尔斯泰塑造普通人的悲剧形象,目的在于揭露悲剧的社会根源,同时也在于揭示为普通人所特有的不可摧毁的精神气质。《复活》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细微的心理描写是它的一大特点,另外,小说中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托尔斯泰继承和发扬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在艺术上善于创新。他扩大了艺术的表现领域,反映了广泛的社会层面和丰富的生活内容。他擅长于细腻的心理描写,善于表现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极为生动逼真。他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鲜明,他的作品深入地反映了 1861~1905 年这个历史时期俄国社会复杂的矛盾,成了反映 1905 年俄国革命的力量和弱点的一面镜子。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他以擅长写短篇小说著称,也写过剧本。1880 年开始发表作品,80 年代曾先后汇集出版过三本短篇小说集,即《梅尔波美娜的故事》

(1884),《杂色的故事》(1886)和《在昏暗中》(1887)。他一生创作了 470 多篇小说,多为短篇。

契诃夫早期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些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

(1883)、《变色龙》(1884)、《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等; 另一类是反映劳动人民的贫困痛苦的生活的,如《哀伤》(1885)、《苦恼》

(1886)、《万卡》(1886)等。

中篇小说《草原》(1888)的出版,是契诃夫 80 年代创作中的一件大事, 作者通过主人公叶果鲁希卡的幻想,表示希望未来俄罗斯大地应当由人民来主宰。

90 年代是契诃夫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他写的许多优秀名篇都产生于这个时期。其中暴露社会黑暗和错误思想的作品占相当大的比例,如《第六病室》(1892)、《挂在脖子上的安娜》(1895)、《带阁楼的房子》(1896)、

《醋栗》(1898)、《套中人》(1898)等。

《第六病室》通过写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主人公格罗莫夫遭到残酷的迫害,显示出统治阶级的罪恶。小说的描写使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激励人们起来和反动势力作斗争。

《带阁楼的房子——艺术家的故事》的主题是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小事论”的。

《套中人》鲜明地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者、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形象,拿出别里科夫这个典型来加以鞭挞,正是要激发人们起来改变这种窒息创造精神的社会。

这时期,契诃夫也对知识分子的空虚无为和小市民的庸俗丑恶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这表现在《跳来跳去的女人》(1892)、《文学教师》(1894)、

《姚尼奇》(1898)等作品中。

90 年代契诃夫的创作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农民问题。在《农民》

(1897)中,作者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的贫困生活,在《峡谷里》

(1900)则描写了 90 年代资本主义在俄国农村发展的情景。

契诃夫还写过不少剧本。在 80 年代,他写过一些独幕剧,其中较著名的有:《蠢货》(1888)、《求婚》(1889)等,他在创作后期开始写多幕剧, 一共写了五部:《伊凡诺夫》(1887)、《海鸥》(1887)、《万尼亚舅舅》

(1897)、《三姊妹》(1927)、《樱桃园》(1903),其中《樱桃园》是最有名的一个剧本,描写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贵族庄园彻底崩溃的情景。

19 世纪末,俄国文学分成三个主要潮流,即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颓废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

  1. 世纪最后十年以及 20 世纪初,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科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还在继续创作,同时新出现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如绥拉菲莫维奇、魏烈萨耶夫、安德烈耶夫,库普林等。

  2. 世纪初,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日益没落,虽颓废文学风行一时, 但以高尔基为代表的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已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

东、北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 世纪末、19 世纪初东欧许多国家和民族仍处于外族的统治之下。反对异族奴役和封建专制,争取自由和独立,是这一时期东欧各国文学的共同主题。18 世纪中叶和末叶,随着民族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产生了许多启蒙作家和诗人,号召为民族独立而斗争。

从 19 世纪初开始,浪漫主义在东欧各国兴起,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19 世纪前半期以波兰的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为代表。他的早期作品是《青春颂》,代表作是《先人祭》第三部(1832)和叙事诗

《塔杜施先生》(1834),密次凯维支不仅是波兰积极漫主义奠基者,而且为波兰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 世纪后半期,东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发展,东欧各国涌现出一批著名作家,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亨利克·显克微支(1846~1916)是这一时期波兰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他的最有价值的作品是他在 1871~1882 年,写了论文《旅途书简》和一组短篇小说,如《为了面包》、《奥尔索》、《灯塔看守人》、《酋长》等。后期作品中,比较重要的是长篇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1900)。

赫里斯多·保特夫(1849~1876)是保加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之一, 又是杰出的革命诗人,留下了 20 多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代表作是《哈吉·季米特尔》和《瓦西里·列夫斯基的绞架》,保特夫的作品为保加利亚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加利亚的另一位作家和诗人是伊凡·伐佐夹

(1850~1921),他的著名诗篇《战时》,后来成为 1876 年 4 月起义的战斗进行曲。1876~1878 年伐佐夫在流亡罗马尼亚期间出版了三本诗集——《旗与琴》、《保加利亚的悲哀》和《解放》,他还创作了许多小说,最著名的是《轭下》,这部小说不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匈牙利的裴多菲是这时期东欧文学中成就较高的一床头上挂的字画写的也是龙。这消息很快传遍楚国内外,天上的真龙也听到了这消息,于是就从天上降落到他那儿,头探进窗口,尾巴拖在厅堂,想亲眼目睹一下楚国这位崇拜它的人。

叶公看到这光景转身就跑,脸无人色,六神无主。由此流传下来“叶公好龙”的故事。

在宋国有专门从事绘画的“画图众史”就是专职画家。一年到头就是画画,由国家负责他的温饱。这就是以后各朝代院体画派的萌芽。

晋国绘画方面也不示弱,从史书记载的晋国宫殿中有彩绘藻饰的“雕墙”,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齐国,画鬼、画马、画狗等动物的很多。幻想题材也很普遍。至于人物画就更加突出了,据刘向《说苑》记载,齐国有位出色的画家敬君,基本功很扎实、画技很高,他的人物肖像不但造形准确而且默写能力特别强。一次齐王要建造一座九重台的建筑,就特意召敬君去画九重台建筑上的壁画。因工作量很大,敬君就没有空回家了。于是敬君将自己漂亮的妻子的像画在墙上用以寄托思念之情。可万万没有料到,齐王从画像上得知敬君妻子长得如此之美,于是就“与钱百万纳之”,把敬君妻子占为己有了。由此可见, 当时的著名画工默写肖像水平之高和地位的低下。

许多绘画是以文学作品为题材,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的却是根据绘画而写或受绘画的启发激励而产生的灵感。据说当时有一幅辉煌的巨大绘画作品——《山海图》。它描绘的内容很广,东南西北、天地四海、万事万物、神话传说无所不容。但《山海图》早已失传,可是据说现存的《山海经》便是《山海图》的文字记述和说明。屈原的千古名篇《天问》据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记载,是屈原在放逐期间,见楚先王庙及卿祠堂壁画诱发出创作激情而写的。

汉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绘画艺术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力加以提倡。他们役使大批美术工匠从事绘画活动。武帝时有“黄门画者”;元帝时设“尚方画工”;明帝“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集奇艺,天下之艺云集”。毛延寿、攀育、陈敞、刘白等都是后世知名的御用画工,分别擅长人物肖像

及飞禽走兽。

东汉中期以后,少数上层人物也开始参与美术活动,桓帝时的张衡、蔡邕等都是兼擅绘画的科学家或官僚文人。张衡主张绘画要面向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丰富而生动的现实内容。蔡邕善辞赋、工篆隶“书画与赞,皆擅名于时,称‘三美’”。他的《讲学图》与《小列女图》一直流传到唐代。这也说明了绘画在当时运用的广泛性。

两汉晚期我国已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随着国内各民族交往的增加,绘画也起到了各民族交往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不通,绘画常被用作传递信息和交往的工具。汉末三国时期,绘画更为广泛,知名画家,除曹不兴之外,几乎都不是专职。他们的画名,主要是附属于他们的政绩、武功或身份、地位而流传后世。这些绘画活动,审美意义虽不大,但也记载着当时的绘画广泛性。也有很多与绘画有关的故事流传,如“落墨成蝇”的故事,说的是三国时期吴国最有名的一个画家名叫曹不兴。他的线描画的很好,据记载他是最早的以佛像画知名的画家,他能在长数十尺的绢上绘佛像,心敏手捷、须臾即成,而且头胸四肢比例准确。其写实功力和技巧的熟练可以想见。相传曹不兴曾为吴国孙权画屏风。这期间他的功力已经相当雄厚,无论是线描、写意,或者是兼工代写都是运用自如, 有一次不小心在画面上污一墨点,这个墨点正好落到了画面的最工细的部位,又无法洗掉,于是他灵机一动,就其形状添改为蝇,孙权以为是真蝇落在屏风上,急忙用手去掸。从此“误落墨而成蝇”,便成为画史趣谈。因此他是当时最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他的擅画被当时列为吴国“八绝”之一。

魏晋时期确立了士族制度特权,士族的思想和优裕的生活环境影响了文学艺术,出现了一大批士族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美术在汉代传统的基础上获得了发展,佛教、儒学、玄学对文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此时儒学的影响已减弱了。

此时的绘画形式以长卷式为主,形成了传统。这不仅表现在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作品中,而且孝子棺石刻画,《竹林七贤图》也采用了这类形式。

这类绘画的构图技巧有了提高,绘画风格也呈现多样化,表现人物面貌、精神气质上有着“张(僧繇)得其骨、陆(探微)得其内、顾(恺之)得其神”的区别;而在表现技法上则更为突出,有顾恺之、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也有张僧繇“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有用线如“春蚕吐丝”的传统表现方法,也有其体稠叠,衣服紧窄的“曹衣出水”;在形象创作上, 陆探微创作的“秀骨清象”概括了同时代社会名流的类型,无疑是十分成功的。

魏晋南北朝继承和发扬了汉代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尤其是专业画家的出现,促进了创作队伍的形成,这样画家之间往往还有一定的师承关系。在师承的基础上,也了解一些外域画家的特色,同时也特别注意民间之长。这样看来美术的发展是依靠民间活动和专业创作相互促进而形成的, 有别于汉代。这时期的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了,它一方面发挥教育作用,一方面又成了使人可以得到美感享受的艺术品而成长起来。在题材多样化过程中已经显出表现当代生活的兴趣,在这种倾向里尤其是肖像画得到重视。另外,来自中亚一带的域外画家,他们注重解剖和光影效果的画法, 对于工笔画晕染技艺的兴起,有深刻的影响。

由于帝王贵族对绘画的喜好,对于欣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势必要求画家们改变两汉以来的粗犷古拙的风格,要求创作风格与绘画精神相一致,这种改变便使士大夫画家应运而生。另外,这个时期的画家的师承关系不是单纯的继承而是在继承中有发展,据记载曹不兴在 50 尺的大幅上能一挥而就。到了卫协就改变了这种粗犷和简略的作风,开始创造精工细密的表现手法。顾恺之说他的《北风诗》一画:“巧密而精思”,这正是由民间豪迈的风格开始走向士大夫画家的精思巧密的风格。

前面提到,佛教、儒学、玄学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表现在佛寺的修建。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载入张颜远《历代名画记》卷七。故事说的是“武帝(梁武帝)非常爱修饰佛教寺院,这些寺院大多数都是由张僧繇来画壁画;有一次金陵的安乐寺有一块墙壁需要画一幅画,武帝又请张僧繇去完成这一任务。于是张僧繇就在这寺壁上画了四条活灵活现的巨龙, 可是他画完之后就是不肯点画龙的眼睛,有很多人问张僧繇不点龙眼的原由,张僧繇的答复是:怕画完眼睛龙就离墙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这样张僧繇就其中两只点上了眼睛,“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 两龙未点者见在”,“画龙点睛”的成语即由此而来。

隋统一之后,四方画家云集京师,他们是继南朝之后在绘画发展上一批承上启下的画家,如郑法士、董伯仁、杨契丹、展子虔等。这些创作者擅长宗教壁画,如展子虔便长期漫游在外,除长安、洛阳之外,先后到过江都、浙江、川蜀等地,给一些寺庙画壁画。这些画家也从事现实生活题材的创作, 大多是描绘上层社会生活,表现出比南北朝更为关注现实生活的倾向。在艺术上则受东晋南朝影响为多,张彦远称:“田僧亮、杨子华、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孙尚子、阎立德、阎立本并祖述顾、陆、僧繇。”他们的创作初步表现出各人专长。如:“杨契丹则朝廷簪组为胜;郑法士则游宴豪华为胜;董伯仁则台阁为胜;展子虔则车马为胜。孙尚子则美人魑魅为胜。”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优越的创作条件。改变了以往那种“生长江南不见北朝人物,习熟塞北不说江南山川,游处江东不知京洛之盛”的状况。画家们一起交流经验,又暗取对方长处,彼此影响,相互竞争,促进了他们的技艺的提高。

隋统一之后,一些南朝和北朝的画家仍在继续创作,如展子虔“历北齐、周、隋”,从“初董与展同召入隋室,一自河北,一自江南。初则见轻,后乃颇采其意”的记载来看,展子虔在北朝时已颇具盛名,他画过的《北齐后辛晋阳图》,应该是北齐时的重要创作。郑法士“在周为大都督左员外侍郎建中将军,封长社县子。入隋授中散大夫”。他画的《北齐畋游像》《杨素贺若弼像》,可能也是北朝末期完成的作品。因而在注重六朝画风对隋唐画家直接影响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北朝艺术的作用。确切地说,著名的展子虔、郑法士等人事实上是北朝末期至隋代的画家,他们的创作生涯说明了隋代美术的过渡性。由于南方画家延续了几个朝代的不断努力,终于使隋代出现了绘画创作又一次向鼎盛时期发展的趋势。

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此时经过贞观之治,社会秩序大定,经济恢复,政治步入了偃武修文的

阶段。这种新的社会基础,自然同美术繁荣发展的新面貌联系起来。因此这个时期的绘画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以宣扬教化辅佐政治为主。国家的富强昌盛,社会的和平安定,生活的富裕安乐,不仅使诗人们能够“仗剑去国,辞

亲远游”,去经历尝试丰富的生活,同样在这个欣欣向上的时代里不能不感召画家以乐观的精神,以建功立业理想的内容为前提,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这就使一些宫廷画家在艺术创作上享有许多有利条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分别是“将作大臣”和“工部尚书”,其中立本的官职相当于宰相的品级。同时还有受于阗国王的推荐而在唐朝为官的新疆画家尉迟乙僧,继其父尉迟跋质那之后到中原做官。他们是分别代表内地汉族和西部少放民族两种绘画风格的重要画家。因此他们的艺术情绪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初唐画坛,存在两种不同的画派,从绘画风格来说,一种是以阎立本为代表的中原画法,一种是以尉迟乙僧为代表的西域画法。通过作品可以显然看出阎立本的风格是继承顾陆以来以线为主的传统,如健劲的线描,沉着而稍显板滞的没色以及如前述的各个方面。但是尉迟乙僧遗作无存,据文献所载,他代表以色彩晕染表现手法的西域风格,属于所谓的凸凹一派,不仅两者风格不同,而且创作倾向也有区别。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争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首都汴京,画家云集,名手如林,是继唐代长安之后的又一古代绘画中心。中原一带绘画成就突出,并与辽金地区形成艺术交流,但江南一些地方绘画也有一定实力,1127 年宋室南迁,绘画的中心又转移到杭州。

宋代绘画与社会各阶层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贵族、文人士大夫及商人市民等对绘画的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世俗美术的发展和宫廷绘画的繁荣,使绘题材更加广泛,风格多样。画家们注意观察生活形象及精微生动的塑造形象,画风严谨,精密不苟,技巧上有不少新创造。

宋代在建国之初就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先后集中了社会上的名手及西蜀南唐两地的画院画家。宋代皇帝又都不同程度地爱好书画,重视画院建设, 因此,画院体制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尤以徽宗时最为突出,成为中国古代宫廷绘画最为繁盛的时期。南宋画院则沿袭了北宋画院的体制。

宋徽宗时对画院的画家待遇十分优越,在经济待遇上享有较高的“奉值” 而区别于一般工匠的“食钱”。对画家的选拔也十分严格,尤其是“画学” 并入画院后,“画院”又有了新的制度,与科举制相同。

画院从民间选拔画师,院中画师的职位晋升,一般要经过严格的考试, 所试题目往往摘取古人诗句如“踏花归去马蹄香”——本来,“香”字就很难用视觉形象加以描述,马蹄之香更无法具体画出。有的考生画马骋花草丛中,鲜花被踏得满目狼藉,不仅画面缺乏美感,也使诗意荡然无存。一位高手则画了几个飞舞的蝴蝶追逐着奔驰的马蹄,引起观者对“蹄香”和“踏花” 的联想,不但表现了命题的要求,也开拓了画面的意境。这样使画家不断充实文化修养,因此出现了士大夫的绘画。

宋代文人士大夫把绘画视为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的重要部分,出现了很多收藏家、鉴赏家和画家。司马光、欧阳修、沈括、黄庭坚等人都是绘画爱好者,在他们的著述中也有对绘画的精辟见解。

宋代绘画题材的内容广泛在古代绘画史中很突出。因题材扩大,所以绘画分科变细,计有佛道、人物、山水、屋木、走兽、花卉、翎毛、蔬果、墨竹、龙水等门类。优秀画家往往各有专长而又兼善其他,但总的趋势是向专门化发展。工笔绘画有突出成就,青绿重彩仍然流行,但水墨着色在山水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形简意赅的写意画也开始抬头。宋代绘画体裁样式多种多

样。巨幅壁画,高屏大帏流行,长卷立轴亦颇常见,画在团扇、灯笼及屏风上的小幅及册页形式也受人欢迎,白描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优美朴素的艺术形式。

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堂饰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在贵族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山水画主要沿袭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着重塑造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形象。宋初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李成尤负盛誉。中后期山水名家许道宁、翟院深、郭熙、王洗等人皆不同程度受李成影响,同时又出现以燕文贵的集山水画于一体的“燕家景致”;以赵令穰为代表的富有诗情的小景山水;米芾父子创造的表现江南烟雨迷濛的米点山水及王希孟、赵伯驹等人以臻丽细密著称的青绿山水。山水画创作的活跃促进了对山水画经验的整理研讨,出现了《林泉高致集》《山水纯全集》等重要论著。清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虽然表面看来江山一统,但其本身制

度已经十分腐朽,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为了延续封建专制,挽救局势, 清王朝继承了明代的文化专制政策,从康熙帝开始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大小“文字狱”冤案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士人学子如同戴着沉重的精神枷锁,自己的真才实学没有用武之地,因此绘画的发展比较缓慢。

明清的改朝换代并没有造成艺术传统的中断,清初的绘画中心仍在江南。

到清代中期,绘画中心变成了两个:北京与扬州。北京是帝都,是皇家绘画机构所在地,山水花鸟大致沿袭清初“四王”与恽寿平的画风而流于僵板,呈现了宫廷绘画文人化的现象。人物肖像画则因外籍画家供职宫廷而融入了部分西洋画法;杨州是东南商业重镇,物阜民丰,吸引集中了大批文人化的职业画家与职业化了的落拓的文人画家。最有代表性的“八怪”继承发扬了清初“四僧”的传统,把写意花鸟画发展得更加豪纵、古拙而充满个性, 也更雅俗共赏或更关注现实,写意人物画亦在写意花鸟画的带动下有所变异。“八怪”以外的职业画家则在肖像画(如丁皋)或界画(如袁江、袁耀) 领域取得了新的成就。

进入 19 世纪之后,随着扬州经济地位的衰落,在江南一带比较富庶的城市中,又出现了以黄易为代表的讲求以书法金石入画的金石书画家,也出现了继承吴门传统却又重视外师造化的以张琦为代表的“京江派”,还出现了适应市俗审美趣味的肖像与仕女画名家张琦、弗丹旭等人,从不同方面为近代上海诸画派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清初山水画直接继承了董其昌的理论与实践。“四王”是依董其昌开辟的道路,力图集古人大成的代表。四王之中包括两代人。第一代是董其昌的朋友王时敏与王鉴,第二代是王时敏的孙子王原祁及王时敏与王鉴的学生王翚。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江苏太仓人;王鉴(1598~ 1677),字园照,号湘碧,与王时敏同籍贯。他们都是明代文人名宦之后, 在明为官,入清隐居不仕,虽属遗民但无意在作品中表露遗民意识,而且也不反对后辈与学生供事新朝。第二代已非遗民,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入仕清廷,位至高官,并任集古代书画著作大成的书画史论汇编《佩文斋书画谱》编篡官和为康熙祝寿所画《万寿圣典》的说裁官。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等,江苏常熟人。初为职业画家,为前二王发现,声誉渐高,又被荐入宫,为康熙皇帝主绘《南巡

图》,颇获称誉,但在艺术上仍沿着第一代的路数前进。

清初“四僧”,“四僧”指八大、石涛、髠残、弘仁四个和尚。八大(1626~ 1705),谱名朱统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图1,名耷,号雪个、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石涛(1641~

1707),原名朱若极,法名原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大涤子等,广西全州人。他早年云游四方,40 岁后往来南京、扬州,去京二载,晚年居扬州; 髠残(1612~1673),俗姓刘、又号石溪,电住道人等,湖南醴陵人,长住南京;弘仁(1610~1663),原名江韬,字六奇,为僧后号浙江,安徽歙县人。他们多数具有较强的反清意识,于明亡后出家为僧,以示不臣服于清廷。八大、石涛又是明代宗室,国破家亡之庸,感触尤深。这些“金枝玉叶老遗民”起伏跌宕的身世,使他们的内心无法平静,反映在画中,或抒写身世之感,寄托亡国之痛,或表现不为命运屈服的旺盛生命力。

进入 18 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商业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对艺术的需求,加上此时民族矛盾下降,各种社会矛盾包括封建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带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思想文化的抬头。在石涛以及那些清初富于创新精神的画家画风影响下,在盐商富贾聚集、思想活跃,已成绘画商品市场的扬州,出现了各家各派。其中的扬州八怪,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

近代画家的高峰期以“三任”为代表,即任熊、任薰、任颐(任伯年), 此时工笔线描技法理论知识已经很普遍了,如“人物十八描”的灵活运用都给重彩人物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