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绘画

初期基督教绘画

从1世纪末到4世纪初,罗马教皇禁止基督教的传播,于是基督教转入地下活动,并在意大利各地挖了许多地下穴道,制作了许多“墓室壁画”,这便是初期的基督教美术。这些壁画的表现技法和罗马时代的绘画相似,并采用象征性手法,内容则同表现基督教教义有关;此外,也有以大理石为材料的“镶嵌画”。

墓窟壁画

基督教在1世纪秘密流行于罗马帝国的疆域。由于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后为逃避官方搜查,转移到公共地下墓窟,在墓窟的天顶和四壁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

这些地下墓室里的壁画作品,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仅出于装饰目的,而是从属于基督教思想,担负着宣传教义和祈祷死者灵魂升天的任务。在表现手法上。这些壁画作品比较简单幼稚,好像是信徒们描绘的,艺术形式和手法远不能与后来的教堂壁画相比拟。

虽然这些壁画作品艺术手法比较简单,看上去和古代末期罗马时代的绘画有相似之处,但他们有着基督教精神的内在意蕴,其作品往往包含更深刻的寓意和经常采用象征性手法。如画一肩扛羔羊的青年牧人,作为基督的象征,羔羊象征人民,孔雀象征永久,鸠鸟象征圣灵等等。

墓窟壁画主要流行于罗马城区,在这里发现了卡里斯托、多米特拉、普拉特克斯托拉、普里斯拉等地下墓窟,其中著名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约建于3世纪,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天顶画《善良的牧人》。这是早期基督教绘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在造型手法上还继承了古典的传统,形象准确而逼真。基督肩托羔羊站立,生气勃勃,线条简明流畅。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瓶画,四周的图案暗示出基督教最重要的象征十字架。

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后,它的集会和仪式就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早期的基督教堂搬用了罗马的一种常见建筑“巴西里卡”式建筑,只不过在它的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的绘画。

镶嵌画

在罗马,有很多巴西里卡式教堂,其中以罗马城外的圣保罗教堂最引人注目。另外,圣玛利亚·马卓列教堂也同样可作范例。在这些巴西里卡式的基督教堂里,最突出的是以基督为内容的镶嵌画。这种镶嵌画在古代希腊罗马已广泛用来铺地面或小型的墙壁装饰,在罗马和拉文纳等处都可以看到。

早期的基督教镶嵌绘画不像古代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风格,而是按照教会的要求采取了严格的教会图像公式。这种形式与宗教思想内容相结合,更加强了教堂的神秘感。人物被表现为正面,严肃古板的形象,在布局上必须遵守对称的法则,强调平面构图和金色背景,使画面距离自然生活越远越好,这样才能有远离尘世向往天国的感觉。

罗马和拉文纳尚保存了一些基督教早期的镶嵌画。罗马的君士坦察圆墓中的装饰性镶嵌壁画,绘有葡萄藤和采集葡萄的场面。圣普丁齐安教堂中的镶嵌画,体现出由于基督教地位的加强所引起的艺术上的变化:基督不再是善良的牧人,而是有权利的主宰者。基督坐在中心的圣座上,周围是为它加冕和忏悔的圣徒;背景是圣城耶路撒冷,同样显得严峻冷清。基督的形象是带有严厉的目光,留着长髯的东方长者。在他的头顶上是大十字架,在云彩里有4个象征福音传道的天使、虎、牛和鹰,画面呈现出一股浓厚的宗教色彩。罗马君士坦察圆墓和圣普丁齐安教堂的镶嵌画可以说是4世纪的代表作品。

5世纪时,镶嵌画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以及以后一些时期的镶嵌画则是典型的中世纪艺术了。5世纪时拉文纳地区的镶嵌画,虽然从艺术风格上看,其基本特征还是近似同时代的罗马美术,但是它具有罗马美术所没有的自然气氛。如普拉契奇亚陵墓(建于5世纪中叶),这是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小型建筑,外观朴素,室内装饰着镶嵌画。镶嵌画的背景是深蓝色的。陵墓有许多小窗户照明,室内充满影影绰绰的光线。拱顶和发券上都是用植物纹装饰,泉水旁有金鹿和金红色的鸽子,富有抒情味,尤其是信徒形象的自由自在姿态,使画面更富诗意。全部镶嵌画装饰,既有基督教象征意义,又有生动的情感内容,确实创造了一个具有精神美和宗教思想观念的特殊世界。《善良的牧羊人和羊群》是在陵墓入口上方的弧形窗上的一幅镶嵌画。扮作牧人的基督坐在羊群中间,他的身体形成既有正面又有侧面的双重姿态,天蓝色的调子统一了整幅画面。基督的脸和身子的轮廓仿佛消融在半明半暗的光影之中,用红色线条把脸部特征显示出来,形成画面色调中响亮的重音。可以说,拉文纳普拉契奇亚陵墓的镶嵌画是5世纪镶嵌画的代表作品。

初期基督教美术中的镶嵌画色彩灿烂,创造了超自然美的典范。画面在空间处理上是完全抽象化的,与之并行的是概念化的空间色彩的处理。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种是金底的,它是太阳的光色,是光荣而神圣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第二种是蓝色底子的,纯粹的蓝色显示了神灵控制的宇宙的色彩。这些色彩绚烂的镶嵌绘画,曾经启示了19世纪印象派绘画的画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