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除倭寇的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朝人,父亲戚景通是明朝的一员武将。戚景通一生清廉,史书上说他的家“四壁荡然,一无长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家里空荡荡的, 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戚景通临终前,把 17 岁的戚继光唤到床边,对他说:“我留给你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国家的土地,你可要好好保卫它。” 戚继光鞠了一躬,说:“请父亲放心,您的话我一定永远记在心上。”
戚景通去世以后,戚继光承袭父职当了指挥佥事(武官名)。他日夜操练兵马,整顿军纪,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为国家效力。
那时候,浙江、福建两省的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倭寇是日本的武士和无业游民,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里失了势,断了发财的路,就流窜到中国大陆来,抢夺财物,屠杀居民,掳掠人口,闹得沿海一带的老百姓人心惶惶,没有一天太平的日子。戚继光恨透了这些为非作歹的海盗,他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说他的志愿不是作官封侯,光宗耀祖,而是保卫祖国的海疆,不受倭寇的侵犯。
公元 1556 年,朝廷任命戚继光为参将,负责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他上任不久,有一股 800 多人的倭寇窜到浙江的龙山所。戚继光接到报告, 立刻率领一队兵马前去抵挡。倭寇大多是亡命徒,他们一看见明军,立刻分成 3 队,举着倭刀气势汹汹地猛冲过来。明军人数虽多,可是却被他们冲得直往后退。戚继光看到情势很危急,连忙跳到一块大石头上,嗖嗖嗖连发三箭,把三个打头的倭寇都射倒了。倭寇这才慌了神儿。先前败退的明军士兵都来了勇气,又转身杀回来,倭寇只好四下跑掉。
就在这两三年里,戚继光和谭纶、俞大猷两位抗倭名将合作,打了好几个胜仗。倭寇在宁波、绍兴一带站不住脚,就调头去打台州东南方向的海门卫,没想到戚继光又追到海门卫。戚继光先派出一小队明军,把倭寇从营盘里引出来,然后指挥预先埋伏好的三路大军一齐杀出。倭寇知道中了计,急忙退到船上,明军又用火铳攻船,烧毁了 32 只大船,许多倭寇都被烧死在船
上,还有不少掉到海里淹死,剩下 1000 多人逃到岸上,也给明军包围起来消
灭了。这一仗共消灭了 3000 多倭寇。在以后的两年多里,倭寇再没敢到浙江沿海来骚扰。
戚继光在同倭寇的作战中,感到原来的明军纪律涣散,战斗力不强,为了更有效地抗击倭寇,他决心组建一支新的军队。戚继光规定,这支军队只招收农民和矿工,决不要城市里游手好闲的人,因为农民和矿工作战勇敢, 又能遵守纪律。新兵入伍后,他对新兵说:“你们出来当兵,拿饷银,不用再耕田种地了。要知道,这都是老百姓在养活你们。他们养活你们,是希望你们能够保护他们,如果你们不能杀倭寇保护他们,他们养活你们还有什么用呢?”他还在军中制订了十分具体的赏罚条例。比如,武艺优秀的赏,作战有功的赏,遵守纪律的赏,哪怕是在日常勤务中做得比较好的也有赏。
那些作战不力或者不遵守纪律的人则要受到处罚。戚继光还根据东南沿海地区作战的特点,创立了一种名叫“鸳鸯阵法”的战术,就是让士兵们每12 个人编成一队,根据每人年龄、力气、体格的特点,分别使用不同的武器, 有的拿藤牌,有的使长枪,有的用短刀,作战的时候,可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成为一个坚强的集体。这支军队在戚继光的领导下,不但素质好,有严格的纪律和高昂的斗志,而且掌握了熟练的军事技术和阵法,在以后抗击
倭寇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天下闻名的戚家军。
公元 1651 年,有一股倭寇窜到浙江宁海,戚继光得到消息,率领戚家军赶去援救。双方在龙山展开激烈的战斗,戚家军勇不可当,打得倭寇抱着头逃跑。没想到另一股倭寇趁着戚家军离开台州的时候,来偷袭台州。戚继光接到报告,又立刻率领大军急行军 70 多里,回来救台州。倭寇在离台州不远的花街摆下一字阵,想乘戚家军饥饿疲劳的时候一下子打垮他们。戚继光看到这个情景,就把自己保存多年的一副银甲拿出来,对部下说:“谁能第一个立功,这副铠甲就是奖励。”有一个叫朱钰的勇士一听这话,二话不说, 提着一支大铁镗,第一个冲进倭寇阵中,一气杀死了好几个倭寇头目。戚家军其他人见了,也都勇气倍增。倭寇支持不住,调头往回跑,一路上把从老百姓家抢来的金银财物丢了一地,想趁戚家军争夺财物的时候,杀个回马枪。可是戚家军早有规定,每队只许留一人清理战利品,其他人仍然照样杀敌, 一直追下去 40 多里,一共杀死 300 多人,活捉两个头目,还有不少倭寇都掉在江里淹死了。
倭寇打不过戚家军,不敢再呆在浙江沿海一带,就流窜到福建,同福建的倭寇汇合在一起。 1562 年,戚继光率领 6000 戚家军进入福建,不到两个月,就消灭了倭寇在福建的三个主要据点。第二年,倭寇又集中两万多人包围了仙游,戚继光统领明军在仙游城下和倭寇大战一场,杀得倭寇血流成河,地上到处都是倭寇的尸体。从此以后,福建境内的倭患也渐渐平息了。戚继光平定了东南的倭寇,明朝政府又调他到北方镇守蓟州、昌平、辽
东、保定等地,抵抗鞑靼(蒙古的一支)的入侵。戚继光到了蓟州以后,修筑敌台(类似现在的炮楼),加固长城,还按照当初训练戚家军的方法训练北方的明军,使北方的边防得到加强。到了晚年,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个朋友看到他每次犯起病来,都不住地吐血,夜里还失眠,就劝他说:“你已经功成名就,应该享受一下安乐的晚年,何必这么苦熬自己呢?”
戚继光说:“我是一个武将,武将本来应该战死在沙场上,能活到现在, 已经是我的福气了。我守卫千里边疆,就应当让敌人一支箭也射不进来;守卫桥梁道路,就应当让敌人一匹马也不能度过;光大朝廷的恩威,就应当使塞外的部落都心服口服;安定边境民心,就应当使老百姓不再承受征战戍边的痛苦;我还应该把自己一生作战和练兵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留给后人。这是我作为朝廷大臣的职责,也是我一生报国的志向啊!”
戚继光一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他抗击倭寇 11 年,保护了东南沿海一带的安全。直到现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还流传着戚继光抗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