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
1945年11月,罗盛教进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在开学典礼上,指导员向大家阐明了“军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问题,从而使他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也引起了他的思考。他开始认识到军校不仅要培养学员懂军事,还要培养学员的纪律性和爱国主义精神。他从指导员那里得到了极大的鼓舞,热情地投入了军校的新生活。
来军校的第一课,就是参加劳动建校。罗盛教所在的中队负责搭桥,他在劳动中率领大家提前完成了任务,队里也因此赢得了校方奖给的“开路先锋”牌匾。
劳动结束后,学习生活开始了。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有活抢着干,主动热情地帮助每一个同学。但在学习中,罗盛教却遇到了困难。班上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程度也不同,但数他的水平最低。于是他就在课下积极地向同学请教,利用晚上的时间查字典、学习生字。此外,他还阅读了一些有关英雄人物事迹的书,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经过几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不久,国家发行了公债,学校响应国家的号召,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动员大家购买公债。罗盛教不仅拿出了几个月来积攒的全部津贴,还把从家里带来的两块钱也用来买了公债。他看到班上的一位同学只交了津贴的一半,剩下的要留下买烟,罗盛教很气愤,便批评了他,于是,两人争执了起来。指导员知道后,指出罗盛教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倔强的罗盛教刚开始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后来才想明白这次购买公债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就大方地向那位同学道了歉。有一次,他违反了纪律。军校规定,同学出校门买东西和办其他事情都必须经过批准。那一天,罗盛教的钢笔坏了,就向指导员申请去修笔,因为当天允许出去的人数已经达到规定的100名,他的申请便没有被批准。但他觉得自己理由充分,而且第二天上课还要用钢笔,于是就私自离开了军校。事后,指导员对他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教育。经过几天的思索,他终于认识到只顾个人需要而置集体的纪律于不顾的危害。他深深体会到:打仗要有严格的战斗纪律,平时生活上就应该形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从此,他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在思想教育活动中,他也取得了许多进步。他爱憎分明,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政策,同不良倾向做斗争。他逐渐地认识到:“作为人民解放军战士的一员,就应当为彻底改变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而斗争。”
1950年3月,罗盛教以优秀的成绩从湘西军政干部学校毕业。
毕业后,罗盛教又到某文书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他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被分到某部侦察队去当文书。由于他不熟悉文书业务,对部队的很多情况也不够了解,就虚心地向同志们学习。他所在的侦察队是非常有名的,以前湘西的土匪陈子贤、杨清漳、宗官荣等都是被这个侦察队捕获的。能和这些有着传奇般经历的侦察英雄在一起生活,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光荣感,并下定决心要向英雄们学习。
他看到了部队里的杨上士和战士们亲如一家,就请教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杨上士的回答就是真诚、平易近人,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从此以后他见到其他同志有困难就竭力帮忙;队里有的同志喜欢唱歌,他就学习拉胡琴伴奏……就这样,他很快便与战士们打成了一片。除帮助战士们外,他还热心地帮助驻地的老百姓干活。有一次,一个老乡机智地将两名土匪困在家中的土井里,然后来到部队报告情况,使部队顺利地捕获了这两名土匪。通过这件事情,他深刻地认识到群众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战争的胜利需要密切地联系群众。于是,他更进一步地深入群众,由此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教益。
剿匪斗争告一段落后,部队准备到长沙整训。战士们一致认为罗盛教工作积极,生活上艰苦朴素,能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团结群众,便为他向上级请功。上级经过审查,给罗盛教记了一功。当部队离开时,得到过罗盛教帮助的那些孤寡老人都依依不舍,很多人还留下了热泪。
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战士纷纷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
罗盛教以极为激愤的心情在报名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报名之后,他焦急地等待着上级的批准。终于,他盼来了那一天。1951年4月,他同战友们一起在抗美援朝的旗帜下踏上了征程。
部队在急速前进。进入朝鲜国土后的一天深夜,忽然下起倾盆大雨,天空被乌云遮盖,战士们根本无法看清脚下的路,他们在风雨中艰难地行走着。这时,一位朝鲜老妈妈不知从哪里走来,为战士们点亮了一盏灯,指引着他们前进。她不时地提醒战士们注意脚下,因为地上有许多被炸弹炸出的深坑,灌满了水。看着这位老妈妈在风雨中步履艰难却盛意拳拳的样子,罗盛教被深深地感动了。
部队到达了目的地南映里,在这里,罗盛教亲眼目睹了美国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扑倒在血泊中的母亲身上,哭喊着“阿妈妮”;他还在土堆旁发现了一只婴儿鞋,怎么也想像不到美国侵略者居然把不懂事的小孩子也残忍地活埋了。悲惨的情景一幕幕印刻在了他的心中。对朝鲜人民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使他热血沸腾,于是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
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
应该继续前进,
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们复仇!
在战斗中,他要求指导员让他参加抢救伤员工作。他和同志们淋了一夜的雨,修好了防御工事。战斗开始后,一个同志受了伤,他替伤员包扎好伤口,把伤员背回后方后又马上返身爬上山坡,进入工事里。敌人向工事前沿冲了过来,他举起手榴弹,奋力向敌人投去。罗盛教把心中的仇恨都化为战斗的力量,同战友们一起奋勇杀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1951年冬季,罗盛教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成川郡石田里,这是一个秀丽的村庄。没多久,罗盛教就和村里的百姓亲如一家人了。他住的那家有个老奶奶,一见到志愿军就用手比比高矮,然后竖起大拇指,她的意思是在夸“住在我家的矮个子志愿军同志真是好样的”。村里的孩子们也都很喜欢他。
来朝鲜半年了,罗盛教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已把石田里当作了自己的家,把这里的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
1952年1月2日,连长在上操时号召大家努力学习军事技术,进一步提高战斗力。罗盛数想起河边还扔着两个打不响的手榴弹,可以捡回来作练习掷弹用。于是,一下操后他就和战友小宋走向泥栎河边。冬天的早晨,寒风凛冽,河面结了一层冰,有几个朝鲜少年正在上面滑着、笑着。
突然,“喀嚓”一声,紧接着传来一声惊叫。原来,河中央有个少年掉到冰窟窿里去了,他在水面挣扎了几下,转瞬间就被淹没了。罗盛教见状立即向那少年奔去,边跑边脱自己的衣服,跑到冰窟前,他身上就只剩下一件单衣了。他毫不迟疑,纵身就跳入了冰窟。罗盛教在水底摸索了一阵后,钻出水面换气,又进入水底,此时,他的脸已经冻得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终于,罗盛教从水底把那个少年托上来了,眼看那少年颤抖地爬上冰面,忽然,“哗啦”一声响,冰的边沿又塌裂了,少年连人带冰又掉进水底,溅起了层层水花,冰窟越来越大了。罗盛教此时已精疲力竭,他把头伸出水面,急促地呼吸着,接着又一次毅然地潜入水底。过了很久,那少年才升到水面,这一回是罗盛教用头和肩把他顶上来的。小宋正好赶到,把电线杆子递入少年手中,少年得救了,罗盛教却久久不见上来。
小宋不会游泳,急忙跑回村里叫人,等人们凿开厚厚的冰层,找到罗盛教并把他抬上岸时,却再也无法将他唤醒了。他为了抢救一名异国少年牺牲在异国他乡;他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他所深爱的朝鲜人民。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时授予他“一级模范”的光荣称号。同年4月1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他牺牲的所在地,已改名为罗盛教村,村前的泥栎河,改名罗盛教河,安葬他的佛体洞山也改名为罗盛教山。人们在山上建了纪念亭,并竖起了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金色的大字,这是由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亲笔题写的:
“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