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方化解会谈矛盾

  • 刘少奇指出:“我们是带着真诚的团结的愿望来的。”
  • 周恩来在电话里只说了一句话:“已商量过,同意你们的意见。”
  • 在讲话最后,邓小平郑重宣布:“我们要为反对这个草案斗争到底。”

邓小平参加起草委员会会议

1960年10月2日至22日,由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14个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代表组成的起草委员会在莫斯科展开工作,为11月份的世界各国兄弟党会议做准备。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为全世界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准备一个声明草案。

邓小平再次率中共代表团参加起草委员会会议。

代表团成员有,李井泉、陆定一、刘宁一,另外,胡绳、熊复、张香山、王力、姚溱、范若愚、朱庭光等人做为顾问也一起赴苏联。

在中国抵达莫斯科的当天晚上,赫鲁晓夫举行宴会欢迎邓小平一行。

会议讨论的声明草案是由苏共准备的。

由于中国共产党给苏方《答复书》中和中苏两党会谈中,批评了苏共的不少错误观点,所以苏共提出的声明删去了一些有明显错误的观点。但是,这个草案仍然有不少错误。

在起草会议上,与会代表对苏共提出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草案和告世界人民书草案等两个文件进行讨论,围绕时代、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起草委员会上争论的问题大致同中苏两党会谈时争论的问题差不多。起草委员会工作进展缓慢,声明草稿改动非常多。

在会议的讨论中,苏共代表团态度强硬,使起草委员有破裂之虞。

中共代表团的与会方针是一定要在筹备会上达成协议,使81国兄弟党会议能够开成开好,以中苏团结为核心,形成国际共运团结的新形势,并在这一形势下逐步改善中苏关系。

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代表团要利用这次会议抓团结旗帜,对苏联采取和缓方针,策略要灵活些。因此,有必要主动做出一些让步,这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

中国代表团经过商量认为,在会谈中,中方也可以暗示苏方哪些可以协商互相让步,达成协议,哪些可以达成折衷方案。对于赫鲁晓夫,到一定程度时要主动采取和缓态度,对他略让些步,给赫鲁晓夫面子,让他也作出让步。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在布加勒斯特会议时被孤立的形势已不复存在,26国起草委员会中,已不再是对苏联一边倒的局面。日本、朝鲜、印尼、越南,以及阿尔巴尼亚和澳大利亚等几个党,基本与中国代表团意见一致。

当时,赫鲁晓夫在第十五届联大上就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裁军等问题与美国代表激烈冲突,苏美关系极为紧张。

因此,赫鲁晓夫不想把中苏关系搞得太僵。经过激烈的辩论,起草委员会已就草案的95%达成一致意见,只留下全面肯定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一大、集团活动与派别活动等几个问题,到11月举行大会时解决。

赫鲁晓夫从参加联合国大会回来以后,苏方在草案里肯定苏共二十大的路线是完全正确,不指名地攻击“派别活动”,谴责个人迷信,鼓吹世界战争可以避免,以此为借口指责不听苏共指挥的兄弟党。

对于这些,中方当然是不会接受的。起草委员会开了3个星期,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同意的声明草案。

在会议上,许多兄弟党的代表提出要向他们的党中央报告,才能确定自己的态度。因此,会议决定告一段落,把修改过的稿子和争论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一起提交11月间召开的全世界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

这时,在中国国内,《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强调,靠发动战争推进革命是根本不可设想的。如果这样,就要引起世界大战。

当时,陈毅在会见英国客人时说:

国际共运只能以苏联党为中心,不能以别的党为中心。铁托想做中心,是不行的。中国也不能够做这个中心。

根据陈毅的谈话,中苏之间的分歧已不是原则性的根本分歧,中苏两党总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具体政策不一定相同。

中国做出的努力,为世界兄弟党会议的顺利召开创造了轻松、友好的氛围。

刘少奇率团抵达莫斯科

1960年11月5日,刘少奇、邓小平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乘坐飞机抵达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3周年庆祝典礼,并出席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中国出席81党莫斯科会议的代表团阵容十分强大。刘少奇为团长,邓小平为副团长,正式成员包括政治局委员彭真、李井泉,候补委员陆定一,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胡乔木,还有3位中央委员,他们是刘宁一、廖承志和中国驻苏大使刘晓。

除了这些正式成员以外,还有一大批顾问,包括冯铉、乔冠华、熊复、姚溱、张香山、王力等。另外,还有一批翻译人员,包括俄文翻译、英文翻译,还有法文、德文、日文、朝文和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的翻译,为的是便于在会议期间和各兄弟党交换意见。

苏联派来两架图-104专机接载中国代表团。

周恩来与朱德到机场送行。

翻译李越然跟随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等乘一架飞机,代表团成员彭真等乘另一架飞机。

代表团出发前,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开了几次会议,对当前局势作了分析。大家认为,赫鲁晓夫仍然顽固地要贯彻他的修正主义路线,仍然坚持要对中国进行压服。

在会上,大家估计,在81党会议上,赫鲁晓夫可能对中国进行轮番围攻。但是,他是否准备破裂还很难说。因为中国党不是小党,不是可有可无的党,而是在国际共运中处于重要地位,有广泛影响的大党。同中国党决裂,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会大大削弱,国际共运对亚非拉的影响也大大削弱。

毛泽东强调说:

81党会议会有一番恶战,辩论会非常激烈,甚至可能发展到破裂边缘,因此我们要有破裂的思想准备,但是也不一定就会破裂,仍有可能争取达成一定的协议。

毛泽东再三指出:

我们的方针应当是坚持原则,坚持团结,放手斗争,不怕破裂,以斗争求团结,力争达成一定的协议。

会议同意毛泽东的意见,要求代表团本此方针,相机行事,重大问题电报请示中央,并授权代表团在情况紧急时先行处置,事后报告。

1960年11月5日早上,刘少奇乘图―104飞机飞往莫斯科。

因怕气候不好,在刘少奇动身之前,由彭真带领代表团其他人员在4日先行飞莫斯科。

专机由北京西郊机场起飞,照例先经伊尔库茨克。在伊尔库茨克机场短暂休息时,当地州委书记来迎接中国代表团。

专机由伊尔库茨克飞抵莫斯科伏努克夫机场,赫鲁晓夫、伏罗希洛夫、苏斯洛夫、科兹洛夫、葛罗米柯等苏联领导人到机场迎接。

刘少奇到达莫斯科时,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去迎接了。当时,勃列日涅夫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这是赫鲁晓夫仅有的一次出面迎接外国党的代表团。伏洛希洛夫、苏斯洛夫也在接待人员的行列。

当专机到达莫斯科伏努克夫机场时,机场十分冷清,没有仪仗队也没有红地毯。刘少奇先走下飞机,然后是邓小平。双方礼节性地握了握手,没有拥抱。

赫鲁晓夫对刘少奇说:“欢迎你到莫斯科来,在你到达之前,26国党的起草委员会已经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在刘少奇同志来了,我相信会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果。”

刘少奇说:“我们是带着团结友好的愿望来的。我相信经过我们双方以及各兄弟党的领导共同努力,可以把这次会议开好。”

接着,勃列日涅夫致欢迎词,表示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到来。然后刘少奇答词。

刘少奇说:

亲爱的赫鲁晓夫同志:

亲爱的勃列日涅夫同志:

亲爱的同志们:

我们中国党政代表团应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邀请,满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莫斯科。我们将同伟大的苏联人民一起,欢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3周年。我们代表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你们,并且通过你们向伟大的全体苏联人民、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表示热烈地、衷心地祝贺。

在伟大的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联人民所进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它开辟了人类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整个时代。十月革命的道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普遍规律,发扬光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学说,成为全世界一切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道路。

……

中国人民衷心感谢苏联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给予的巨大援助。在共同对敌的斗争中,中苏两国人民结成了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团结。这种团结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并且在以后还将受得起历史的考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世界上是否发生巨大的风波和巨大的困难,人们都会看到,中苏两国八亿六千万人民总是站在一起的。加强中苏两国的团结,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可靠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贯维护和加强这种团结,并且相信,这种团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万岁!

伟大的苏联万岁!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万岁!

中苏两国人民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

世界和平万岁!

刘少奇致词结束后,机场的人群发出热烈的掌声。

接着,中苏领导人互相握手见面后,便驱车前往列宁山苏共中央的别墅。赫鲁晓夫陪同刘少奇同乘一辆“吉斯”车。

车上,赫鲁晓夫和刘少奇礼仪性地寒暄后,便出现片刻沉默。赫鲁晓夫打破了沉静说:“这次开会,凡是取决于我们的事,我们都做了,现在就看中国同志的了。”

刘少奇回答说:“不是看我们,我们是带着真诚的团结的愿望来的。希望苏共能带个团结的好头。”

然后,刘少奇默默地向窗外望去。赫鲁晓夫也随刘少奇的目光朝外望,说:

上次毛泽东同志来,我向他介绍过。这几年我们盖了许多新居,你看到的这些楼房都是新的职工住宅楼。我们的城市发展正由以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为主的中心区,发展为多中心区,特别是在郊区建设了大量民用住宅,以满足人民需要。总的来说,我们的形势很好,只有农业收成不太好,我们这里主要是天气的原因。

赫鲁晓夫把苏联的农业困难归咎于天气不好,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刘少奇。

刘少奇不简单地说了一句:“我们也是严重歉收,困难不少,我们正调整政策,解决这些困难。”

赫鲁晓夫接着说:“关于这次各国共产党会议,虽然经过了起草委员会的协商讨论,仍然遗留了一些问题。我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相信中国同志能够理解我们的立场。”

刘少奇不动声色他说:“小平同志讲过了我们的意见。”他瞥一眼赫鲁晓夫,诚恳地说:“希望在这次会议上,苏联同志还是从大局出发,尽量协商,取得一致,不要出现大的争论,使得会议不好进行。”

赫鲁晓夫习惯性地转动几下腕子上的手表,又说:“取决于我们的事我们都做了,现在就要看中国同志的了。”

刘少奇说:“我们是坚持团结的,这个立场早已讲过,也是这样做的,对尚存在的几个原则问题,我们的立场是明确的,我们坚持。”

赫鲁晓夫扬眉耸肩,不再做声。这样,中苏双方已经初步探明了对方的立场和态度。

中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以后,分住在列宁山上的3栋别墅里。

刘少奇到达莫斯科第二天,就去拜会赫鲁晓夫。

随同刘少奇拜会的有中国党政代表团副团长邓小平,团员彭真、李井泉、陆定一、杨尚昆、刘晓、廖承志、刘宁一。

当时,赫鲁晓夫大讲中苏团结。他说:“我们两方谁也离不开谁,争吵是免不了的,有时候也会抓掉几根头发,但总还是要团结的。”

不一会儿,赫鲁晓夫话锋一转,开始大骂阿尔巴尼亚。他说苏联丢掉阿尔巴尼亚没有什么损失,中国得到阿尔巴尼亚也收获不大。他还大骂斯大林。

刘少奇回答赫鲁晓夫说:“你们这样一个大国,对阿尔巴尼亚那样一个小国,一点肚量都没有,怎么能以你为首呢?你是老大哥,应该宽宏大量一些,何况阿尔巴尼亚并不是错了呢?”

不仅如此,赫鲁晓夫还公开表示不赞成中国的百花齐放、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并说希望“你们不要强加于我”。

刘少奇说:

这些事情我们在国内正在试验,说完全成功还早,说完全不成功也太早。我们没有一点意思要强加于人,这完全是我们中国的事情。但是,你们实际上是公开批评了我们,你们在这个问题上是很不慎重的。

刘少奇和赫鲁晓夫的这次谈话已经有点火药味了。

当天晚上,赫鲁晓夫宴请中国代表团时,又谈起斯大林。他说:“列宁是圣人,斯大林是强盗,列宁是我们苏联人的,斯大林不是。”

赫鲁晓夫的言辞说明,苏联在开始时欢迎中国代表团的热情只是一种假象。

刘少奇参加十月革命庆典活动

1960年11月6日,莫斯科各界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3周年大会,当天16时在列宁中央运动场体育宫隆重举行。

在体育宫内,主席台上悬挂着“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三周年万岁”的标语,两旁“1917—1960”几个大字。主席台正中悬挂着列宁巨幅画像,两旁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国旗。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出席了当天的庆祝大会。参加庆祝大会的还有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首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及其他国家的代表团。

当苏联党政领导人、中国代表团团长刘少奇、副团长邓小平和其他各国代表团团长等出现在主席台上的时候,全体到会者起立,会场上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出席庆祝大会的还有各国驻苏联的外交使节、苏联和外国的新闻界代表。

出席庆祝大会的共有1.2万多人。

大会由莫斯科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波布罗夫尼科夫宣布开幕后,乐队高奏苏联国歌。

接着,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科兹洛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3周年的报告。科兹洛夫讲话结束后,全场起立,热烈鼓掌。

庆祝大会在再次响起的苏联国歌声中结束。会后,举行了盛大的音乐晚会。

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阅兵和群众游行,热烈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3周年。

当天早晨,在阅兵开始前,成千上万的莫斯科人站满了红场的观礼台。观礼台上还有许多外国来宾以及各国驻苏联的外交使节和武官。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前来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3周年庆典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代表团团长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团长出现在检阅台上。这时,红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10时,阅兵开始。

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在阅兵总指挥克雷洛夫大将的陪同下,检阅了排列在红场上和红场附近街道上的部队,并向军人祝贺节日。

随后,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登上了检阅台,向苏军士兵和军官、苏联劳动人民和外国来宾发表演说。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说,苏联人民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杰出的新成就来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节。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出:

苏联人民充满决心,要以英勇的劳动来实现人类的伟大理想——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

马利诺夫斯基说: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对整个国际事态的发展进程起着日益强烈的影响,它是和平、自由和进步的可靠堡垒和旗手。

……

忠于列宁遗训的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着和平共处政策,坚决揭露战争挑拨者的阴谋。

……

苏联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遇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激烈的抗拒。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不得不在今后继续加强自己国家的国防力量,加强苏联武装部队,并使之进一步完善。

马利诺夫斯基的演说结束后,阅兵分列式开始。

在整个游行过程中,红场上一直回荡着乐声、歌声和笑声。

当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旗在红场上出现时,人们高呼“万岁”,欢呼同伟大的中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越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的劳动人民的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友谊。

在红场举行庆祝十月革命节阅兵和游行时,赫鲁晓夫让刘少奇首先登上列宁墓,他自己走在第二,并且把刘少奇放在勃列日涅夫和他之间。

到庆祝活动结束以后,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苏斯洛夫就在苏共中央大厦会客厅里同邓小平举行会晤。

苏斯洛夫对邓小平说,他们将要答复中方的《答复信》。他还说其中有些辣椒,因为中共的《答复书》中间有许多辣椒。

双方就会议通报了一些情况和想法后,苏斯洛夫说:“我们准备了一份材料,全面阐述我们的立场和观点,不是为了争论,而是会谈和讨论。”然后又补充一句:“不过里面也加上了一些辣椒。”

邓小平听后幽默地说:“哦?那倒要尝尝是什么滋味。”

苏方的做法,必然会在会上引发争论。

中国代表团在会前布阵

1960年11月7日下午,中方收到苏共送来的《答复信》以后,中国代表团立即组织翻译,翻译一页大家传看一页,工作十分紧张。

苏方的《答复信》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大肆攻击,还挑拨中共跟兄弟党之间的关系,说中国在兄弟党间制造分裂。苏共的《答复信》还特别着重攻击阿尔巴尼亚,其实是在指桑骂槐,把矛头对准了中国。

整个《答复信》态度恶劣,苏共在各国共产党、工人党莫斯科会议前夕散发这样一封《答复信》,制造出紧张气氛,对于会议谈判极度不利。

代表团成员看过苏共的《答复信》后,确定要加强中方在大会上发言稿的内容,要把调子提高,同时要回答苏方对刘少奇的攻击。

代表团经过商量最终确定,针对这份《答复信》,中方在会议上的讲话应着重讲四个问题:

第一,讲中苏之间的争论从何而来;第二,讲争论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争论;第三,讲中苏关系时,既要表示我们的团结愿望,又要说明中苏两国关系、两党关系发展到今天如此恶化地步,首先是由苏共挑起和造成的;第四,要强调兄弟党关系的原则是平等的、独立的、协商一致的,不是父子党,不是指挥棒一统天下。

代表团还确定,发言的整个调子要着重说明中方是处于被攻击的一方。

l1月9日,在会议正式开始的前一天,苏联代表团的苏斯洛夫、科兹洛夫和米高扬3个人来到中国代表团住处。邓小平、彭真和他们进行了谈话。

谈话时,他们说,赫鲁晓夫明天在大会上的讲话是强调团结的,口气是友好的,不涉及中苏争论的问题,只谈声明草案中间的有关问题和苏联的国内问题。

在谈话中,他们3人反复讲这个意思,说苏共不希望在会议上挑起争论,从现在起就转向团结,向前看,不向后看。

他们还说,苏共也愿意跟阿尔巴尼亚党改善关系。希望中共了解苏共这样的愿望。

米高扬最后说:“我们开完这次会议以后就专门来谈中苏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援助问题、专家问题,要好好把这些问题解决。苏联还是要继续援助中国建设的。”

邓小平明确地告诉他们:

我们原来就是要团结的,我们是带着团结的愿望来的,希望能够消除过去的分歧,能够开好这次会议,能够达成一个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协议。但是,你们11月5日的复信毒化了会议空气,是苏共首先发难的,所以我们不能不在会上做答复。

邓小平还说:

你们不援助我们,你们不派专家,我们还是跟你们讲友好。我们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建设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

同苏斯洛夫等谈话以后,代表团齐集中国大使馆开会。代表团研究形势后认为,中方不能上当,要乘势反攻,把争论端到大会上去,这样有利于团结左派,争取中派,孤立右派。

后来,德国历史学家乌利·弗兰茨在《邓小平传》中,用了一个很有趣的词语“龙逐熊”,来形容中国的这次出访。

弗兰茨说:

龙逐熊开始于1960年的初冬。中国的共产党人感到在思想上和物质上都受到了他们苏联兄弟的欺骗。11月中旬,邓总书记怒火填膺,带着一大堆批评意见前往莫斯科参加8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第二次国际会议。不到4个月前,苏联一夜之间撤消了343个合同、纪要以及257个经济技术项目,从中国召回了1390个援助专家。另外,他们还要求迅速归还经济援助和朝鲜战争中买武器欠下的债务。而对这种敲诈勒索,不仅是邓怒火万丈,就是毛和中央委员会里以陈云为首的亲莫斯科派也是如此。当赫鲁晓夫身不由己地走出这一步时,想必他知道,中国的经济濒于崩溃,成百万人要挨饿。

赫鲁晓夫将在这次会议上真正领教邓小平的厉害。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当赫鲁晓夫得知邓小平将做为中共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参加起草委员会后,就与邓小平谈什么的问题,在克里姆林宫主持召开过好几次会议,和苏联的最高领导们一起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邓小平在81党会上慷慨陈词

1960年11月10日,81国党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隆重举行。

会议开始,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斯洛夫代表起草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起草声明的经过。苏斯洛夫说,他是代表起草委员会向大会报告起草声明的经过。但是,他在报告里面只谈苏方的观点,不谈或者少谈不同意苏方的观点,特别是中国代表团的观点。

苏斯洛夫讲到起草过程中有分歧,但他又不说那些有分歧的问题是什么。他这样做,是企图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只有少数、几个、个别的不赞成声明草案。

苏斯洛夫汇报后宣布休息15分钟,然后复会。

复会后,第一个发言的是赫鲁晓夫。在赫鲁晓夫两个多小时的发言中,他的基调根本不是要缩小分歧、寻求团结,而是借题发挥,不指名地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一系列的攻击。

赫鲁晓夫在讲话中说:

现在的时代不能只说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不能只说帝国主义的本性没有改变,这都不符合当代的实际……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搞分工协作,单独建设社会主义是不成功的,单干是民族主义……苏联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关系中有个别错误,有粗糙的现象。

赫鲁晓夫说,帝国主义的局部战争、解放战争可能发生,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战争不可避免。他一方面说不要害怕战争,一方面又大谈核战争的恐怖。

赫鲁晓夫在讲话中坚持说,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总路线是和平共处。这样,他就把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运动、支持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都排除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总路线之外。

接着,赫鲁晓夫又强调:裁军是防止战争的根本道路,是反映人类的最高理想。他指出,新独立国家向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平过渡的可能性。

赫鲁晓夫不顾1957年《莫斯科宣言》指出当前主要危险是修正主义,硬说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也会成为主要危险,特别是极端革命性、“左”倾冒险行动等等。他还特别强调要反对派别活动,不仅在各个党内部,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要反对派别活动。

最后,赫鲁晓夫还提出不要再写以什么“为首”,他说苏共当不了头。但是他又提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国党之间应该“对表”,就是说要同苏共“对表”,跟它保持一致。

中国代表团当晚在大使馆商量,一致认为,赫鲁晓夫在报告中大部分都在攻击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因此决定,中方在会上的发言要公开指名跟赫鲁晓夫展开争论,要让到会的兄弟党都知道中国的立场。

代表团还根据在国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确定刘少奇在第二线,邓小平和彭真在第一线的方针,决定由邓小平首次发言。

11月11日,大会继续进行,有11个党的代表在会上发言。

12日上午,有7个党的代表发言。其中荷兰党的总书记鲁克曼旗帜鲜明,尖锐地批评修正主义,主张维护团结。

12日下午休会,13日又休会一天。

11月14日复会。上午,朝鲜代表团的金一发言。他在发言中两次提到中苏为首,两次提到中国对朝鲜的援助,强调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确信中国党是忠于革命和忠于国际主义的。

然后,金一详细讲到朝鲜国内在建设中反对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他还强调各兄弟党之间是平等的,要实行协商一致的原则。金一的讲话占了一个上午。

按议程安排,中国代表团在14日下午发言。这天下午,乔治大厅坐得满满的。苏共中央主席团所有成员都到会了。邓小平走上讲台,开始发言。在邓小平的整个发言过程中,会场一直鸦雀无声。

邓小平的发言内容是中共9月10日给苏共《答复书》里的内容,一共讲了10多个问题。

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

中苏两党的分歧首先是由苏联挑起的,把中苏分歧拿到国际会议上并组织对中国的突然袭击的也是苏共搞的,把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撕毁中苏签订的所有协议、合同,从中国撤走全部苏联专家的,也是苏联,把中苏之间的分歧首先公开在全世界面前的,也是苏联……赫鲁晓夫搞什么分工协作完全是假话,搞什么平等协商也是假话,他就是要大家听他的指挥棒,不听的他就打击你,压迫你。

邓小平尖锐地指出,1956年苏联准备出动军队压服波兰,干涉波兰共产党内部事务,本来我们是帮助苏联做好这件事情,推动他们搞好跟波兰的关系的。但是他们却反过来恨我们,一直恨到现在,就是因为我们严肃地批评了赫鲁晓夫的大国主义。

在谈到匈牙利事件时,邓小平说:苏共原来是要从匈牙利撤兵的。当时以少奇同志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莫斯科调解苏波纠纷,知道此事后劝苏联不要抛弃匈牙利人民不管,不能置匈牙利这个社会主义阵地于不顾。当时他们不听,说什么也要从匈牙利撤兵。只是到了第二天,他们才接受我们的意见,重新派军队帮助匈牙利人民平息暴乱。

邓小平说:

这两件事情我们都是帮了苏联同志的,但是赫鲁晓夫同志一直到现在还怀恨在心。他多次说我们给他上大课,特别是咬牙切齿地讲周恩来同志1957年1月间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时在莫斯科给他们上大课。这实际上就是赫鲁晓夫同志在兄弟党之间所采取的大国沙文主义、老子党的态度,挥动指挥棒要大家都服从他,就是赫鲁晓夫同志说的所谓“对表”。

邓小平还讲到,赫鲁晓夫对我们这么恨,可是他对美帝国主义却那么爱,对我们的敌人竭尽美化之能事。

这时,邓小平列举了赫鲁晓夫在戴维营和艾森豪威尔见面前后大肆吹捧艾森豪威尔,说艾森豪威尔“跟我们一样爱好和平”。

邓小平还提到,赫鲁晓夫对敌人的这种观点早在1955年9月跟阿登纳会谈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他当时对阿登纳说,中国人口太多,发展起来不得了,那样就会发生“黄祸”。

邓小平的讲话对会议产生了很大影响。

11月15日上午继续开会。有些党的代表听从赫鲁晓夫的指挥棒,在会上公开指名攻击中国党。在15日发言中6个党的代表指名批评中国。

在16日的大会上,有8个党的代表发言。其中阿尔巴尼亚党的霍查发言时,列举了一系列事实,充分揭露赫鲁晓夫搞大国主义,干涉阿党内政,搞颠覆活动。

霍查指出:苏共中央违背国际主义的原则,以断绝对阿援助相威胁,对阿党施加压力,背弃列宁主义,背叛十月革命。

会议开始阶段气氛紧张,争论很激烈。中国代表团主要是邓小平发言,刘少奇偶尔在关键处插几句话。但是,刘少奇在会下一直进行着紧张的工作。

刘少奇坚持以诚待人。他再次向刘晓大使说:“你去找赫鲁晓夫,你告诉他,81国党的会议开成功了,也就是中苏关系改善的一个转折,因为有了共同基础。”

刘晓建议说:“这要看机会,还是顺乎自然地向他们透露好。”

刘少奇点点头说:“要相机行事。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同赫鲁晓夫谈谈中苏关系问题。”

于是,刘晓很快便择机向米高扬、科兹洛夫透露了这个意思,他们很快报告了赫鲁晓夫。可是,苏方顽固不化。由于双方分歧尖锐,刘少奇与赫鲁晓夫会面时,用劝说的口气说:“你们不要在这次会议上谴责中共,不要谴责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这样后果不好。”

赫鲁晓夫坚持说:“我们只是讲明情况,讲明自己的观点。”

刘少奇说:“我们一再讲明了,我党代表团对81国会议的方针,就是以互让互谅的协商精神达成协议,使81国会议开好,并在这一基础上改善中苏关系。从一下飞机我就对你讲过,我们是抱着团结的愿望到这里来的。”

赫鲁晓夫仍然用怀疑的目光去看刘少奇:“并不是没有人攻击苏联共产党啊。”

刘少奇仍然诚恳地说:

现在会议上有些过左的思想,也有一些过右的思想。我们对于左派的合理意见是支持的,对于某些过左思想我们有我们的见解,我们要对他们做工作。但他们是处于一个特殊的斗争环境中,所以对他们的意见中苏双方都应予以谅解。会议中所出现的较右的思想,也不利于团结,这也是因为他们的斗争条件和传统思想所形成的,对他们也应谅解,多做工作,特别是苏联方面要对他们多做工作,因为他们和苏共有历史关系。

对于刘少奇的诚恳劝说,赫鲁晓夫听不进去。

邓小平的第一次发言充分揭露了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面目。尽管在赫鲁晓夫的指挥棒下,有不少人攻击中国共产党,但是讲来讲去没讲出多少道理,以致引起一些立场处于中间状态的代表团不满,要求不要再采取这种方式开会,要真正协商解决问题,要好好协商。

邓小平第二次在会上发言

1960年11月14日晚上和15日晚上,中国代表团接连开会分析第一回合的斗争。

赫鲁晓夫发言后,许多兄弟党跟着赫鲁晓夫的指挥棒走,甚至有些过去对苏联意见很大的兄弟党的代表发言时,也跟着起哄。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代表团认为,要找到和兄弟党在思想上的共同点。

代表团还注意到,一些态度处于中间状态的兄弟党很担心,他们生怕会议破裂。他们对苏共指挥的一些党的代表在会上根本不讲道理,采取肆意谩骂、乱扣帽子的做法,很不以为然。

代表团还注意到,左派兄弟党感到中方指名批评赫鲁晓夫很痛快,替他们出了气,另一方面又感到事情发展下去不好办,如果会议破裂,后果是严重的。

于是,中国代表团经过讨论,作出两项决定:

第一,在起草委员会中,代表团要公开宣布,我们代表团绝不在指责我们党的声明上签字。声明草案上虽然没指名,但是会议上一些党的代表在发言中还是把声明草案中提出的罪名加在中国共产党头上。如果不拔掉这些“钉子”,中方绝不签字。

第二,代表团要准备会议破裂,因为如果苏联坚持不拔掉这些钉子,中方不签字,会议也就破裂了。所以要有会议破裂的充分思想准备。

中国代表团在15日晚上急电中央,请示是否可以采取这样的方针。

第二天上午,周恩来从北京直接打电话到中国驻苏大使馆找杨尚昆,先询问代表团的生活状况,然后只说了一句话:“已商量过,同意你们的意见。”

得到中央批准后,代表团决定团中所有人员,在16日、17日、18日分头同西欧的、拉丁美洲的、亚洲党以及东欧兄弟党的代表团接触,向他们宣布中方的坚决态度。

经过3天的活动,左派态度更加坚决,他们说要坚决把声明草案中的钉子拔掉;中间派也考虑劝说苏共让步,跟中国党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跟随赫鲁晓夫走的右派表现得很沉闷,可能他们也考虑会议破裂的后果。

苏共代表团成员连续几天脸色阴沉,似乎心事重重,碰到中国代表团人员都装着看不见。

81党会议从11月10日到11月22日,除13日和20日休会以外,每天上午、下午都开会,各个代表团的团长或者代表轮流上台做或长或短的发言。

20日休会一天,21日复会。

在这天的会议上,匈牙利党代表团提出一个关于兄弟党关系的决议草案,要求大会通过。匈牙利代表解释说,这是一个内部决议,不公开发表,但要在会议上通过。这个决议草案一共有6条,主要的一条居然规定国际会议要少数服从多数,要根据多数意见来作最后决议。

还有一条是,两个党有意见分歧不能解决时,请第三党仲裁,再不行就提交国际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决。

苏共想把这样的准则做为各国共产党相互关系的章程,这种做法违反了兄弟党独立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

21日晚,中国代表团讨论匈牙利党代表团提出的这个决议草案。代表团估计,匈党的这一行动,显然是苏共策划的,因此中国代表团决定,坚决反对讨论这个决议草案,如果要讨论,中方绝不参加。

22日上午大会结束后,第一轮发言告一段落。散会之前,主持人宣布第二天赫鲁晓夫要讲话。

11月23日,赫鲁晓夫作第二次发言。他首先表示支持跟着他指挥棒走的、攻击中国党的那些人的发言。

赫鲁晓夫说,这次会议是在“很高的水平”上进行,绝大多数代表的发言“对共同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接着说,只有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两党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一系列问题上不同意其他党的意见,走不健全的路子。

然后,赫鲁晓夫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问题、和平过渡问题、民族解放运动问题、批判斯大林问题作辩解。在这些问题上,他也说同意中方的一些观点。

赫鲁晓夫最后讲了这么一段话,他说:

对这些争论应该向前看,不要向后看,不能争论不休,可以让步,但苏共不能做无原则的让步。我们不怕斗争,但是我们坚持要团结,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要团结。

赫鲁晓夫讲了一个多小时,他讲完后没人发言。主持人宣布休会,第二天继续开会。

中国代表团从会场回来后研究赫鲁晓夫的发言,一致认为他发言的调子比较低,因此明天中方的发言也应该温和一些,但是原则要鲜明,要揭露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实质,要点一点态度最恶劣的人的名,比如哥穆尔卡、多列士。因为这两个人发言不好,特别攻击阿尔巴尼亚党。

11月24日上午,81党代表会议继续进行。会议开始,中国代表发言。

邓小平健步走上讲台,开始讲话。他一共讲了50分钟,会场自始至终出奇地安静。

在这次讲话中,邓小平除了重申中方关于时代、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的原则性意见,不同意苏共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意见外,着重讲了两个问题:一是着重揭露赫鲁晓夫实行的路线实质上是屈服于帝国主义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压力,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从自己不革命到反对人家革命的错误路线;二是回答赫鲁晓夫在发言中对毛泽东的攻击,驳斥他攻击毛泽东著名的“东风压倒西风”、“纸老虎”、“我不是帝国主义参谋长”这几个论点。

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赫鲁晓夫根本不了解毛泽东所讲的是什么,完全是从形而上学观点出发,采取不分是非曲直、谩骂一顿的态度对待毛泽东的重大理论问题。

在讲话最后,邓小平郑重宣布:

中国党根本反对匈牙利提出的决议草案,中国党绝不参加这个草案的讨论,我们要为反对这个草案斗争到底。

邓小平指出,苏共采取的还是布加勒斯特会议的方法,以老子党的态度,想用多数压服不同意它的意见的党。他指出,策动提出这个草案,就是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实行大国沙义主义、大党主义。

邓小平问道:

难道各国党吃大国主义的苦还不够吗?

这时,苏联代表团和他的随从们脸色十分难看。

接着,邓小平进一步质问:

共产国际17年前已经解散,情报局也早不存在,究竟什么时候兄弟党召开过什么会议同意设立一个国际组织?究竟什么时候兄弟党同意在国际会议上少数服从多数?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此时会场十分寂静。

邓小平发言之后,有10多个党的代表上台发言,他们之中有的肆意谩骂、乱扣帽子、拍桌子、跺脚,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印尼、印度、巴西等党代表上台发言,反对他们对中国党的攻击。荷兰党总书记鲁克曼最后走到讲台上激动地说,这不是兄弟党之间、同志之间讨论问题的方法。他呼吁多数党放弃那种不正确的方法,希望结束这种讨论,会下举行协商。

鲁克曼讲完后没人发言。会议暂时休会,主持人说26党参加的起草委员会从25日起继续开会。

彭真和科兹洛夫达成君子协议

1960年11月25日,起草委员会继续开会。第一天会议刚开始,争论就非常激烈,苏方毫不让步,继续坚持原来的错误观点,不同意对声明草案做任何修改。

26日,越南党主席胡志明组织一个请愿团去见赫鲁晓夫。请愿团中包括北欧一个党的代表、拉丁美洲一个党的代表,还有亚洲几个党的代表。

当天晚上,越南方面告诉中方:请愿团跟赫鲁晓夫当面谈,主要是劝苏共让步。

可赫鲁晓夫态度非常强硬,毫无商量余地。赫鲁晓夫表示,二十大一定要写,另外,反对个人崇拜一定要写,因为1957年的“宣言”里已经写了。会谈中赫鲁晓夫又对“纸老虎”、“双百方针”、“大跃进”、“人民公社”大肆攻击。

11月29日,经过了多方磋商,仍然无法达成一致协议。起草委员会继续开会讨论声明草案。

会议一开始,波兰党代表提出声明草案中关于苏共二十一大可以删掉,但是苏共二十大的措词要保留。波兰代表的提议说明,苏共终于作出让步了。

会议接着进行,这时,那些跟着苏联指挥棒转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发言,逼中方接受草案中关于苏共二十大大的措词。

当天的会议由彭真率团参加,刘少奇和邓小平没有参加。在会上,彭真看到苏共代表还是蛮不讲理,就抓住这个机会大发脾气,彭真说:

你们这样霸道,小组委员会只能按你们的方案办,亚洲方面只要中国党参加,其他兄弟党一个也没有参加,这太没道理了。我们拒绝参加。

彭真这样一说,苏斯洛夫和科兹洛夫顿时紧张起来,他们非常害怕会议真的会破裂。

就这样,会议僵持了一会儿,彭真在会上当着大家的面约科兹洛夫出去谈话。

彭真和科兹洛夫来到会场旁边另一个会议室里,彭真责问科兹洛夫:“你们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使会议破裂?如果要破裂,你们就公开宣布,我们要发表声明谴责你们。”

这时,科兹洛夫连声说:“不是!不是!我们是想搞好这个会议。”

彭真说:“既然你们要搞好会议,那我们两个人是不是可以达成君子协议。”

科兹洛夫问什么君子协议?

彭真说:

第一,不做任何内部决议,不但反华的不能做,少数服从多数的也不能做;第二,不但不能写反对民族共产主义,也不能写反对派别活动;第三,要写上协商一致的原则;第四可以同意写上苏共二十大,但是措词要修改。

科兹洛夫表示同意。

彭真看到科兹洛夫同意,马上对他说:

我们是在列宁像面前达成这个协议的,我们两个人要负责报告中央。我是代表中共中央来跟你谈的,你是不是也可以代表你们中央达成这样的协议。

科兹洛夫说,他也可以代表苏共中央达成这样的协议。但是他又说,他还要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报告,得到主席团的批准就行了。

在彭真和科兹洛夫谈话期间,起草委员会停会一个小时。当彭真和科兹洛夫谈好后,双方都在会场上各自向代表团本部打电话报告。

刘少奇促使会议达成共同声明

在会场外,刘少奇也在为会议作出巨大的努力。

当时,赫鲁晓夫坚持要在81国会议的文件中写上:世界各国共产党一致赞成苏共二十大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正确分析,苏共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理论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

刘少奇和赫鲁晓夫会谈了多次,在谈话中,中国代表团在原则上是寸步不让。

刘少奇说:

1957年《莫斯科宣言》,我们已经照顾了你们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再让步,只能照抄《莫斯科宣言》。你们不能强迫各兄弟党都接受你们一家的观点。各国情况不同,那么别的党的会议通过了什么决议,是不是也可以像你们这样提要求,让国际共运承认是总路线呢?

赫鲁晓夫说:“我们没有你们也可以,没有中国也可以生活。当年我们不愿为首,你们非要我们为首不可。我们为首了,你们又朝我们痰盂里啐唾沫。”

除了双方正式会晤外,中国代表团还让刘晓大使向苏共领导表明中方的立场和态度。哪些问题可以让步,哪些问题不能让步。

为了顾全大局,中国代表团坚持团结的真诚愿望,但苏联还是搞高压政策,在会上攻击中共,也攻击当年的阿尔巴尼亚。但中国代表团并不孤立,有不少兄弟党代表团对苏共的做法表示不满。

会议越开越紧张。苏方对中国共产党和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以及其他赞同中共观点的共产党进行指责和攻击。

在这种形势下,刘少奇请朝鲜、越南、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共产党代表到中国大使馆来,向他们阐明中国共产党的观点和态度。

刘少奇庄严宣布:

苏联坚持把他的观点强加于我们,我们不能同意。特别是苏联在会前散发文件全面攻击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无法签字。

日本共产党代表焦虑他说:“不签字就没有团结,就是分裂了。”

刘少奇表示:“苏共不放弃他们的要求,我们难以签字,但是,签字表示团结,不签字我们也要团结。”

当时,印度共产党代表高士说:“中共的态度我们理解,但我们还是希望不要破裂,不签字就破裂了。”

越南劳动党一直在中苏之间进行紧张而积极的斡旋。越南劳动党代表团知道了中共的严正立场和坚定态度后,由胡志明找赫鲁晓夫谈话。

据赫鲁晓夫后来回忆,胡志明是这样说的:

赫鲁晓夫同志,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你不能让我们的运动出现分裂,你必须使中国人同我们一起在宣言上签字。只有一致签署,这文件才会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在会议陷入僵局时,刘少奇在列宁山别墅接待苏共领导人米高扬、苏斯洛夫和科兹洛夫等人。

刘少奇仍然保持着诚恳态度,态度十分温和地对他们说:“宣言里不许谴责或影射任何兄弟党,比如你们又指责什么派别活动。你们不要带这个头。”

接着,刘少奇加重语气说:

刚一下飞机,我就明确地表示了我们的来意,热情地讲了我们的坚持友谊和团结的愿望。我劝你们不要把事情做绝了!你们要不听我们劝告,一定坚持做绝,破坏了这次会议,是要担历史责任的,要受到历史的谴责。再说一遍:不要把事做绝了!

米高扬望望刘少奇,又望望苏斯洛夫和科兹洛夫,然后说:“我们重视刘少奇同志这个讲话,但不是谴责谁,只是讲一些事实。”

刘少奇坚定地说:“你们不是讲事实,而是攻击,还没有开会,你们就抢着发那么厚的材料,6万多字,攻击我们。”

米高扬强笑道:“我们还是愿意维护苏中两党的团结友谊的。”

刘少奇说:“兄弟党之间应该真诚相待。”

刘少奇这种坚持原则正大光明的态度,对于最终达成协议有重要意义。

经过3个星期的斗争,大会最后一致同意莫斯科81党会议的声明。中苏两党在分歧最大的问题上都有所让步。在大多数有争议的问题上,还是按1957年《莫斯科宣言》那样,将双方矛盾着的观点,如时代、向共产主义过渡、战争与和平、民族解放运动、和平过渡、反对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等等,揉在了一起;在少数难以协调的问题,双方各自退让,如中国党同意保留对苏共二十大的肯定和反对个人迷信的提法,苏共则同意删去反对“集团活动”、“派别活动”等提法。这样才最终完成了文件的起草工作。

1960年12月1日,在举行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8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团长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上签字,同时签署的还有一份《告世界人民书》,前一个文件就是与《莫斯科宣言》相并列的《莫斯科声明》。

至此,第二次莫斯科会议结束。

莫斯科声明指出:

……

会议表明,会议参加者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观点是一致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一致肯定它们忠于一九五七年通过的宣言和和平宣言。这两个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当代最重要问题的原则立场,大大促进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把力量联合在一起,为共同目标进行斗争。这两个文件,仍然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战斗旗帜和行动指南。

三年来事件的进程,证实了这两个文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发展前景所做的分析的正确性,证实了创造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的科学力量和积极作用。

这几年的主要总结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威力和它的国际影响的急剧增长;殖民主义体系在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迅速瓦解;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阶级搏斗日益加剧;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更加衰落和腐朽。在世界舞台上,社会主义力量日益明显地超过帝国主义,和平力量日益明显地超过战争力量。

但是,帝国主义企图保持自己的阵地,阻挠裁军,力图延长和全力加剧“冷战”,顽固地准备着新的世界战争。因此,实际生活迫切地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工人阶级、反帝民族运动、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一切和平战士日益紧密地把力量联合在一起,采取坚决的行动,以防止战争和保障人们的和平生活。实际生活迫切地要求一切革命力量进一步团结起来,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的斗争。

……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统一的伟大的革命学说,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和平、自由和美好生活,争取建立最合理的社会——共产主义的伟大战斗的一切阶段上的指路明星。它的伟大的创造性的改造力量在于,它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在全面分析现实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起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工人运动和解放运动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并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胜利地解决摆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面前的一切任务。

会议参加者认为,各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进一步团结,是联合工人阶级的一切力量、联合民主和进步力量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在它们争取全人类的光明未来、争取和平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伟大斗争中取得新胜利的保证。

莫斯科会议结束以后,参加会议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中除了罗马尼亚之外,都召开了中央全会并都通过了《关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决议》,各党的机关刊物都发表社论,非执政的共产党也通过决议或者发表社论。

所有这些决议和社论都赞扬这次会议是一次空前团结的大会,充分显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统一,都呼吁要按照《莫斯科宣言》和《莫斯科声明》精神推进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红旗》半月刊在1960年第24期刊出社论,指出:

中国共产党派出自己的代表团参加了莫斯科会议。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同苏联共产党的代表和其他兄弟党的代表在一起,共同进行了制定会议文件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这次会议的成就感到高兴,并且一定要像过去一样,在实践中忠实地遵循中国共产党和各兄弟党所一致通过的文件。坚决地执行这次会议的声明在各项重大问题上的主张和要求,是同中国共产党历来所采取的路线、方针完全一贯的。

……

这一次莫斯科会议又一次表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和世界各国共产党的伟大团结,会议所通过的文件必然将更加促进这种团结。中国共产党历来把维护中苏两国两党的团结,维护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维护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当做自己的重要国际责任。这种团结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同基础上的团结,是在面对共同的敌人的斗争中的团结,是为争取共同的事业的胜利而结成的团结。因此,这种团结能够经过一切考验而不断向前发展,任何敌人都无法加以破坏。

有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有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就一定能够把全世界人民的最广大的力量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克服各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声明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反帝国主义的伟大号召。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的斗争,一定能够掀起新的高潮,取得新的伟大的胜利!

对于81党莫斯科会议,毛泽东在不同场合评论说

成绩大,应该说取得伟大的成果,基本上把赫鲁晓夫发动的反华攻势打下去了。

邓小平1959年腿部骨折,接起来后还没有完全恢复,参加会议时拿着一根手杖,赫鲁晓夫在中苏两党会谈时曾提出这个问题。因此,后来在谈到邓小平时,毛泽东说:

赫鲁晓夫很怕你这根棍子。你这根棍子出名了。我们党有90几个中央委员,只有4个人出面和苏方对骂,这就是彭真、胡乔木,加一个邓小平。

毛泽东充分肯定了邓小平与赫鲁晓夫的较量。

81党莫斯科会议后,中苏双方的矛盾暂时得以缓和,各兄弟党之间的争论也少了很多。

会后,刘少奇以国家主席身份应邀访问参观苏联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