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药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火药最初主要用于医药和娱乐表演,后来才用于军事。

自我国的炼丹家发明了火药之后,各种利用火药的军事武器开始陆续出现。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广泛使用,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对人类历史的演进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黑火药兵器时代,火炮以其强大的爆破力被誉为“战神”。

炼丹术与火药的诞生

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最初是方士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在很久以前,我国古代的炼丹家们便对组成火药的木炭、硝石、硫磺这3种物质有了一定认识。

古代炼丹家在长期的炼丹中,将硝石、硫磺、雄黄和松脂、油脂、木炭等材料不断地混合、煅烧,这就使火药的发明成为了必然。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深受百姓的爱戴。后来由于年事渐高,精力日衰,就想去追求一种长生不老的境界,于是拜仙翁容成子为师,跟随他学道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

容成子对他说:“修道炼丹,一定要选择灵山秀水,丹药才能炼成。”

于是黄帝就跟随容成子外出寻找炼丹胜地。

他们跋山涉水,遍历五岳三山,最后选定了黄山。从此以后,他就和容成子同住此山炼丹。他们每天伐木烧炭,采药煮石,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丹药必须反复炼9次,才能炼成,这叫“九转还丹”。他们炼了一次又一次,越炼难度越大,但黄帝的决心也越大。经过多年,那闪闪发亮的金丹终于炼成了。黄帝服了一粒,顿觉身轻如燕。

就在这时,黄山的崖隙间,突然流出了一道红泉,热气熏蒸,香气扑鼻。于是容成子让黄帝到这红泉中沐浴。

黄帝在红泉中连浸了七天七夜,全身的老皱皮肤都随水漂去,他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上去满面红光,青春再现。

黄帝炼丹成仙只是传说,但我国炼丹之术却由来已久,而恰恰就是炼丹术为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配制成火药需要木炭、硫磺和硝石。其实,我国古人对这三种原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在烧制陶器时就认识了木炭,把它当做燃料。木炭灰分比木柴少,温度高,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硫磺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很早人们就开采利用它了。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接触到硫磺,如温泉会释放出硫磺的气味,冶炼金属时,逸出的二氧化硫刺鼻难闻,这些都会给人留下印象。

古人掌握最早的硝石,可能是墙角和屋根下的土硝。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它的颜色和其他一些盐类区别不大,在使用中容易搞错,在实践中人们掌握了一些识别硝石的方法。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草木经集注》中就说过:“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这和近代用火焰反应鉴别钾盐的方法相似。

硝石和硫磺一度被作为重要的药材。在汉代问世的《神农本草经》中,硝石被列为上品中的第六位,认为它能治20多种病;硫黄被列为中品药的第三位,也能治10多种病。这样,人们对硝石和硫黄的研究就更为重视。

虽然人们对木炭、硫磺、硝石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放在一起制成火药还是炼丹家的功劳。

我国古代黑火药是硝石、硫磺、木炭以及辅料砷化合物,油脂等粉末状均匀混合物,这些成分都是我国炼丹家的常用配料。把这种混合物叫作“药”,也揭示着它和我国医学的渊源关系。

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已有方士向西汉时期开国功臣刘贾献不死之药的记载。汉武帝也奢望“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亲自炼丹。

从此,炼丹成为风气,开始盛行。历代都出现炼丹方士,也就是所谓的炼丹家。炼丹家的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但这样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

炼丹术流行了1000多年,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但是,炼丹术所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它显示了化学的原始形态。

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火法炼丹。它直接与火药的发明有关系。所谓“火法”炼丹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

火法大致包括:煅,就是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就是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就是局部烘烤;熔,就是熔化;抽,就是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就是加热使物质变性。

这些方法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也是炼丹术这种职业能够产生发明的基础。

炼丹家的虔诚和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挫折,使得炼丹家不得不反复实验和寻找新的方法。这样就为火药的发明创造了条件。在发明火药之前,炼丹术已经得到了一些人造的化学药品,如硫化汞等。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

据宋代类书《太平御览》记载,春秋时期的“范子计然曰:消石出陇道”,以及“石硫磺出汉中”,可见我国使用硝石和硫磺是很早的。至汉代,炼丹家已经开始使用硝石。《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日夏至而流黄译。”

上述史载都说明,包括硝石在内的原料,由于其强氧化性使火法反应进行激烈,在当时还没有很好地驯服它,掌握它。

以东汉炼丹理论家魏伯阳到东晋著名炼丹家葛洪,炼丹术方兴未艾,炼丹著作由《周易参同契》中的“火记六百篇”至《抱朴子·内篇·金丹》中的“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这一段时间内,有许多炼丹家在进行试验。

硝石炼雄黄,应该得到氧化砷。葛洪记载的三物炼雄黄的成功例子,是引入了松脂、猪大肠等有机物,可使氧化砷还原为砷单质。但仍然要控制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就会起火爆炸。

古代没有温度计,必定有超过的时候,也就是制炼单质砷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时候,后一情况正是火药产生的萌芽。后来的火药成分,也是积极利用这一实验现象的结果。

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因此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工序称为“伏火”。

唐代初期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载: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3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点燃硫磺和硝石,一起烧焰火。

等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炭消去1/3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唐代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

他用马兜铃代替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炭起燃烧作用的。

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炭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炼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

唐代炼丹者已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炭3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

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等。火药没有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但炼丹家对火药原料的研究,最终促成了火药的诞生。

黑色火药的最初应用

我国发明的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用在节日庆祝时候的娱乐表演上。

火药在娱乐表演上的应用,主要是放爆竹、放烟火,以及杂技演出中的烟火杂技和表演幻术等。举行这些娱乐活动的方式和规模,历史上各个时代都不一样。

火药被引入医学后,成为药物,用于治疗疮癣,以及杀虫、辟湿气瘟疫。

清乾隆年间,北京圆明园以西有座名叫“山高水长”的楼阁,楼前有宽阔场地,宜于施放烟火。在每年重要传统节日,皇宫文武百官就在这里观赏烟火。

乾隆皇帝观赏烟火的御座设在山高水长楼的第一层。在观赏烟火时,当乾隆皇帝在欢乐声中就座以后,晚会旋即开始。

首先是文艺节目,有乐队合奏、摔跤表演、射击演练、外国艺术家演唱等。

文艺节目结束后,乾隆帝亲自宣布烟火戏开始,各木桩上的合子花引药线同时引燃。顷刻间,只见无数条金蛇风驰电掣,奇妙的焰火光芒耀眼,万朵奇花次第盛开,夜空流光溢彩,如同白昼。

接着,身穿貂皮蟒袍的卸前侍卫每人手持合子花,连接燃放,合子内跃出各类人物和花鸟,活灵活现。

当最后一个合子花“万国乐春台”燃烧时,布置在西厂沿河一线的所有花炮同时点着,顿时万响爆竹齐发,汇成烟花怒放的海洋。

其实,火药在研制发明过程中,它的实际应用先是被用于医疗,然后被用于娱乐和表演,后来才扩展到军事领域。

烟火又称“烟花”、“焰火”、“花炮”等。节日放烟火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新春、元宵或逢重大喜庆节日时,各式各样的烟花如火树银花、鱼龙夜舞。

世界上最早的烟火记载当属西汉时期《淮南子》中“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毕之家”的说法。这便是后来烟花的雏形。这类烟火,火药剂用量非常少,但足以供炫耀表演幻术之用。

在隋代时,烟火的制作方法已经变得更加复杂,成为宫廷娱乐中御用的新鲜玩意儿。后来的宋代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认为:“火药杂戏,始于隋炀帝。”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段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火药出现了。

唐代京都长安元夕烟火十分壮观,当时的烟火表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过,由于唐代的火药制作工艺相对落后,烟花并没有普及,而爆竹工业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唐代“燃竹驱祟”的方法很普遍。唐代开始有了火药,人们把硝磺填入竹筒中引火燃烧,其爆裂的响声更大,威力更强。

据传,唐代的李畋就是制作硝磺爆竹的始作俑者,民间称他为“花炮始祖”。唐代人所撰《异闻录》对李畋其人有过记载。

李畋的驱祟办法,不是简单地“用真竹箸火爆之”,而是使用了“硝磺爆竹”,所以才把它当作一件新鲜事而记载下来。硝磺爆竹是爆竹的雏形,这也是“爆竹”一词最初的来历。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从远古至先秦,从汉代至南北朝,再至唐代初期所谓“爆竹”,都还不是用火药为原料制造的,只有到了唐代的李畋时期,用火药为原料的爆竹才开始出现。不过,这还不是纸卷火药的爆竹,而是用真竹填硝磺制作的。

正如清代人翟濒在《通俗篇》中写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箸火爆之,故唐人诗也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又曰爆仗。

翟濒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我国爆竹发明的来龙去脉。

至北宋时期,烟火文化粗具规模,已经出现了烟火专业作坊和烟火技艺师,烟火技艺经过发展衍化日臻成熟。

艺人们用竹片扎成卷筒,或扎成人或物,将纸卷裹烟火药剂,用引线点燃,在地上、水上乃至低空幻化为各种五彩缤纷的形象。这种娱乐方式,是民俗节日、戏曲文化娱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宋代皇帝也很欣赏烟火、爆仗与戏曲融为一体的联袂表演。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皇宫在重大节日前总要买进爆竹烟火。

每当元月十六之夜,烟火灯彩令汴京成为了一座不夜城。繁华景象让人向往而流连忘返。游人能在临安观赏到“烟火、起轮、流星、水爆”等表演。

《后武林旧事》记载有宋孝宗观看海潮放烟火的情景,书上说:宋孝宗观看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水军演习时,点放5种色彩的烟炮,等到烟花燃烧的烟散去后,江上已经看不到一艘船了。由此可见,当时的烟火表演规模是十分宏大的。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曾经写过一首词《青玉案·元夕》,其中有一句描绘元夕夜灯彩烟火的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句话把火树写成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烟火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令人读后充满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烟火在元代杂剧与诗文中也不乏描写,最有名的数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赠放烟火者》一诗,其中有一句“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诗人观赏了各色烟火,感到美不胜收,以“巧夺天工”称誉烟火技艺师,确实是恰如其分。

明代烟火文化最丰富,虽然当时的烟火还是以单个施放居多,但烟火名目繁多,而且多以花卉命名。同时,明代烟火技艺的高超发达,在世界工艺史上堪称一大创造发明。

明代官员沈榜曾详尽披露燕城即现在福建省永安市烟火的制作方法:“用生铁粉杂硝、磺灰等为玩具,其名不一,有声者曰响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带炮连声者曰三级浪,不响不起旋绕地上者曰地老鼠。”

明代还发明了更为复杂的烟火戏,即利用火药燃烧的力量推出一些小型木偶运动,甚至还演出一折折故事情节。

后来,明代中叶又创新了合子花,这种烟花方便保管、便于运输,使用灵活,成为清代高档烟花中的主要品种。还出现在水中燃放的,那是制成防水型的各类水鸟形状。

明代的烟火戏技艺为现代火箭复杂程序的设计提供了实用参考模式。现代火箭复杂程度的设计原理,脱胎于明代烟火戏技艺,两者都是利用燃烧速度控制程序。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沿革,至清代,烟火技艺已经更加精妙,几达炉火纯青的境界。

清时已有作坊场所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葡萄架、旗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官、匣炮、天花灯等种类。还有炮打襄阳、火烧战船等,展示出两军交战拼杀、炮箭交驰的场景,令人惊心动魄,眼花缭乱。

清代宫廷喜庆烟花规模庞大,场面壮观,代表了当时烟火设计、生产、演技的最高水平。每年从正月十三至十九,连续几夜燃放,正月十九晚是放烟火的高潮,内廷王公大臣、在京外国贵宾均被特邀观赏。清代的京城固然是烟火繁盛的地方,但南方的苏州城也毫不逊色。城郊、乡村社庙元宵烟火会,保存了朴实的民俗活动风貌,别有一番节日的热闹和欢喜。老百姓们在这一段时间倾家出动,赶赴社庙烟火会。

春节期间,大凡宾客进门、出门,人们都要以鞭炮欢迎欢送,皇帝更是讲究。

民间虽然没有这样在举步之间燃放鞭炮的习俗,但春节期间头一次来家拜年的亲人或朋友,主人家也要鸣放鞭炮,用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祝福。尤其是对春节时拜访岳丈的新女婿和外孙、外孙女,鞭炮放得更为热烈、喜庆。

于是,鞭炮把寒冷的冬天煽动得热闹而富有亲情,如温暖的春风沁人心脾,使人备感惬意。

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

在火药发明之前,攻城守城常用一种抛石机抛掷石头和油脂火球,来消灭敌人;火药发明之后,利用抛石机抛掷火药包以代替石头和油脂火球。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到宋代已经广泛应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自从火药被用于军事后,对战争的胜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万户是明代人,他热爱科学,尤其对火药感兴趣,想利用这种具有巨大能量的东西,将自己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1483年的一天,万户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47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很害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那仆人接着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地面上的人群发出欢呼。紧接着,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飞车继续飞升。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这样,勇敢的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

万户乘坐火箭飞天,承载了人类的飞天梦想。他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事实上,火药发明后,经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据宋代史学家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即今江西省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能是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

至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据《宋史·兵记》记载,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献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镞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冯继升的祖父是一个炼丹家,冯继升从小就在火药堆中长大,他最初制成类似现在的鞭炮之类的物品,以供玩耍。后来渐渐发现火药的膨胀力足以使房屋炸毁。

经过慢慢地摸索,发明了火箭。这种火箭是把火药绑在箭头上,用引线点着后射向敌人。引起大火而烧杀敌人或粮草等。

冯继升把此方法献给当时的皇帝,皇帝大悦,遂封给冯继升一个专门监督制造火箭的中级官职。冯继升上任后,曾为北宋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皇帝的嘉奖。

宋太祖灭南唐时,曾经使用过用弓弩发射的火箭和用火药抛射的火炮,正是因为改用装有火药的弹丸来代替石头。

原来古代人打仗,距离近了用刀枪,远了用弓箭,后来还用抛石机,把大石球抛出去,打击距离较远的敌人。

抛石机大约在我国春秋末期就出现了。《范蠡兵法》中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射二百步。”

抛石机就是最初的炮,炮就是抛的意思,最早抛的是石头,所以是“石”字旁。至于“火”字旁的“炮”字,本来指一种烹饪的方法,或者一种制药的方法。把这个“炮”字也作为武器的名词来用,那是用了火药以后的事情了。

第一枚以火药作推力的火箭是宋代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于公元1000年制造的。使用方法是:点燃竹筒内的火药,使其燃烧,产生推力,使火箭飞向敌阵,之后箭上所带的火药再次爆炸燃烧,杀伤敌人。

不久,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

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

硝石、硫磺、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火药,被称为“黑火药”或者叫“褐色火药”。这种混合物极易燃烧,而且烧起来相当激烈。

如果火药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就会发生爆炸。火药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原来体积很小的固体的火药,体积突然膨胀,猛增至几千倍,这时容器就会爆炸。这就是火药的爆炸原理。

利用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火器。北宋时使用的那些用途不同的火药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制造的。蒺藜火球、毒药烟球是爆炸威力比较小的火器。至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较大的火器向“霹雳炮”、“震天雷”也出现了。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攻坚或守城。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围攻的。

北宋与金的战争使火炮进一步得到改进,震天雷是一种铁火器,是铁壳类的爆炸性兵器。元军攻打金的南京时金兵守城时就用了这种武器。

《金史》对震天雷有这样的描述:“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这样的描述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这是对火药威力的一个真实写照。

火器的发展有赖于火药的研究和生产。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是一部军事百科全书,书中记载的火药配方已经相当复杂,火器种类更是名目繁多。如蒺藜火球,敌人骑兵奔来的时候,就将火球抛在地上。马蹄被刺痛烧伤,马就狂蹦乱跳,骑兵就神慌手乱,以致人仰马翻,自相践踏。此时,我军乘机袭击,必可获胜。

又如铁火炮,火药中掺进细碎而有棱角的铁片,铁片借助火药巨大的爆炸力,四处迸射。这很像现代的手雷、手榴弹。

又如霹雳炮,10多层纸里面装上火药和石灰,火药爆炸,石灰飞扬,可以灼伤敌人的眼睛。

《武经总要》中记录了3个火药配方。火药中加入少量辅助性配料,是为了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等效果。可见火药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

宋代由于战事不断,对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这些都促进了火药和火药兵器的发展。南宋时期出现了管状火器,1132年陈规发明了火枪。火枪是由长竹竿做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燃火药喷向敌军。陈规守安德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20余条”。

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作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的是,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子巢”就是原始的子弹。

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大飞跃。

突火枪又被称为“突火筒”,可能它是由竹筒制造的而得此名。《永乐大典》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说道,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杀伤登上城头的敌人。

至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铸成大炮,称为“火铳”。1332年的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管状火器实物。

明代在作战火器方面,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如同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32支箭的“一窝蜂”;最多可发射100支箭的“百虎齐奔箭”等。

明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就曾使用了“一窝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发齐射火箭,堪称是现代多管火箭炮的鼻祖。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当时水战中使用的一种叫“火龙出水”的火器。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器可以在距离水面三四尺高处飞行,远达两三千米。

这种火箭用竹木制成,在龙形的外壳上缚4支大“起火”,腹内藏数支小火箭,大“起火”点燃后推动箭体飞行,“如火龙出于水面。”火药燃尽后点燃腹内小火箭,从龙口射出。击中目标将使敌方“人船俱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级火箭。

另外,《武备志》还记载了“神火飞鸦”等具有一定爆炸和燃烧性能的雏形飞弹。“神火飞鸦”用细竹篾绵纸扎糊成乌鸦形,内装火药,由4支火箭推进。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火药筒并联火箭,它与今天的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