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以泥活字为标志的活字印刷术。其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挑选单字并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之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印刷术的人,比欧洲活字印书早400年。印刷术是在印章、拓印和印染技术的基础上发明的,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印刷术的发明是世界印刷史上伟大的技术革命。

印刷术的历史起源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

我国古代印章、拓印和印染技术,对印刷术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我国印刷术的发展经过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但它的源起却是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印章。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

阴文是指表面凹下的文字或图案。采用模印或刻画的方法,形成低于器物平面的文字或图案;阳文是指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图案。采用模印、刀刻、笔堆等方法,出现高出器物平面的文字图案等。

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黏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

古代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或木札上,发送时装在一定形式的斗槽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填进一块胶泥,在胶泥上打玺印。

如果简札较多,则装在一个口袋里,在扎绳的地方填泥打印,作为信验,以防私拆。发送物件也常用此法。主要流行于秦、汉。魏晋之后,纸帛盛行,封泥之制渐废。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据记载在北齐时期,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做得很大,这种印章就已经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铜印。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代俸禄在600石以上者佩之,南朝时期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代诸司,宋代六部以下用铜印,清代府、州、县皆用铜印。铜印的印面以方形为主,也可见到极少数的菱形和圆形铜印,印纽的形状变化较多,有瓦纽、兔纽、兽纽、柄纽、片纽等。

古代铜印从印文内容上又可分为官印、人名印、闲章、吉祥语、图案印、斋室印、收藏印,在古代遗留下的书画作品或其他文史资料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类印文。

还有一类是人们不太熟悉的宗教文字印,在宗教印中,最为著名、数量最多的是道教的秘密文字印。在当时,这类印文只有道观中的住持和少数功法极高的道士才能认得。

至清代,道教中的人开始逐渐忽视这类文字,后来几乎就没有人能认识这类文字了。

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4寸见方有120个字的大木印。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

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碑石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也很有启发作用。刻石的发明,历史很早。唐代初期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发现了10只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秦国的石刻。

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东汉时期石碑盛行。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7通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9万字,分刻于46通石碑上。每碑高1.75米,宽0.90米,厚0.2米,容字5000个,碑的正反面皆刻字。历时8年,全部刻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后来特别是魏晋六朝时期,有人趁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时,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自用或出售。结果使其广为流传。

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古人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底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

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于是,拓印便出现了。

印染技术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它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印在布上。我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至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后来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白色用硫磺熏蒸漂白法或天然矿物绢云母涂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我国古代染出的纺织品颜色也不断地丰富,出现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颜色。

我国在织物上印花比画花、缀花、绣花都晚。现在我们见到的最早印花织物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印花绸被面。

唐代的印染业相当发达,除织物上的印染花纹的数量、质量都有所提高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艺。特别是在甘肃省敦煌出土的唐代用凸版拓印的团窠对禽纹绢,这是自东汉时期隐没了的凸版印花技术的再现。

从出土的唐代纺织品中还发现了若干不见于记载的印染工艺。至宋代,我国的印染技术已经比较全面,色谱也较齐备。

明清时期,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乾隆时期的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

明清时期的印花技术也有了发展,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工艺。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手工印染技术。

造纸术发明后,这种技术就可能用于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纸,把染料改成墨,印出来的东西,就成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窟中就有唐代凸版和镂空板纸印的佛像。

总之,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即刻书,一作刻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即雕版印刷术。

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了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促进了雕版印刷的产生。

唐太宗执政时,长孙皇后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故事,编写了一本叫《女则》的书,是用来告诫自己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皇后。

636年,长孙皇后去世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到之后,热泪夺眶而下,感到“失一良佐”,从此不再立后。并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

在当时,民间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则》印出来。《女则》由此成为我国最早雕版印刷的书。

雕版印刷的发明时间是隋末至唐初这段时间。考古工作者在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同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这是当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

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手抄本并存的时期。唐穆宗时,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由于唐代科技文化繁荣,印刷术在唐代取得了长足进步,印刷业已经形成规模。

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

881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法真叫人笑掉大牙。这件事情说明,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以上印刷历书。

不仅当时印历书,还在印其他类型的书籍。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刊书考》中说:“我国印刷术之起源与佛教有密切之关系。”历史的记载和实物的发现,都证明了佛教僧侣对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是有贡献的。

唐代的佛教十分发达,曾派高僧玄奘西游印度17年,取回25匹马驮的大小乘经律论252夹,657部。

当时,各地寺院林立,僧侣人数很多,对佛教宣传品需求量也很大,因此,他们是印刷术的积极使用者。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佛教印刷物,这些即是早期的印刷物。

早期佛教印品,只是将佛像雕在木版上,进行大批量印刷。唐代末期冯贽在《云仙散录》中,记载了645年之后,“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这是最早关于佛教印刷的记载,印刷品只是一张佛像,而且每年印量都很大,遗憾的是未流传下来。

唐代印刷术的发展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印刷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雕版印刷在五代时期开始印制大部儒家书籍,以后,经典皆为版刻本。

宋代,雕版印刷已发展至全盛时代,各种印本甚多。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可见当时刻书风行一时。

雕版印刷开始只有单色印刷,五代时期有人在插图墨印轮廓线内用笔添上不同的颜色,以增加视觉效果。天津杨柳青版画现在仍然采用这种方法生产。

将几种不同的色料,同时上在一块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于纸上,印出彩色印张,这种方法称为“单版复色印刷法”。用这种方法,宋代曾印过交子,即当时发行的纸币。

单版复色印刷色料容易混杂渗透,而且色块界限分明显得呆板。人们在实际探索中,发现了分板着色,分次印刷的方法,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几块印刷板分别载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于同一张纸上,这种方法称为“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

多版复色印刷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元代,在明代获得较大的发展。明代初期,《南藏》和许多官刻书都是在南京刻板。明代设立经厂,永乐的《北藏》,正统的道藏都是由经厂刻板。明清两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

清英武殿本及雍正《龙藏》,都是在北京刻板。嘉靖以后,至16世纪中叶,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雕刻以杜梨木、枣木、红桦木等做版材。一般工艺是:将木板锯成一页书面大小,水浸月余,刨光阴干,搽上豆油备用。刮平木板并用木贼草磨光,反贴写样,等木板干透之后,用木贼草磨去写纸,使反写黑字紧贴在板面上,就可以开始刻字了。

第一步叫“发刀”,先用平口刀刻直栏线,随即刻字,次序是先将每字的横笔都刻一刀,再按撇、捺、点、竖,自左而右各刻一刀,横笔宜平宜细,竖宜直,粗于横笔。

接着就是“挑刀”,据发刀所刻刀痕,逐字细刻,字面各笔略有坡度,呈梯形状。

挑刀结束后,用铲凿逐字剔净字内余木,术语叫“剔脏”。再用月牙形弯口凿,以木槌仔细敲凿,除净没有字处的多余木头。

最后,锯去版框栏线外多余的木板,刨修整齐,叫“锯边”。至此雕版完工,可以开始印刷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盖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

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清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版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雕版印刷的印刷过程,有点像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是一项创新技术。

雕版印刷的发展,为活字排版印刷的出现打下了良好基础,此时,活字排版印刷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北宋时期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发明家,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

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其事迹见于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为书肆刻工,用新的活字印刷方法,使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他的师弟们大为惊奇,纷纷向师兄取经。

毕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黏合剂,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

待黏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毕昇把印版用火一烘,黏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昇说。“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其实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前,雕版印刷被广泛运用。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此外,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至宋代,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

北宋初期,成都印《大藏经》,刻板13万块;北宋朝廷的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10多万块。

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700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珍视。

这些都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经验、借鉴。由此可见,虽然活字印刷术是毕昇个人的发明创造,但这里面确实凝聚着前朝历代很多劳动者的智慧。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改进了雕版印刷的这些缺点。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1041年至1048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其制作程序为: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

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为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

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

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再用。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书方法,同今天印书的方法相比,虽然原始了些,但是它从刻制活字、排版到印刷的基本步骤,对后代书籍的印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印刷技术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事业的繁荣,而且很早就被介绍到国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毕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昇没有采用。

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本,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代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中间,平民发明家毕昇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可是关于毕昇的生平事迹,后人却一无所知,幸亏毕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事迹,比较完整地记录在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里。

印刷术的完善与传承

在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努力不断发展,活字原料又有扩展,制作工艺不断提高,印刷品日益丰富。

印刷术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且还同文字一道,记载、传承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印刷技术也迅速地改变着面貌。在这一过程中,扬州对传统印刷术的传承独具特色。

王祯是元代初期农学家,他结合北宋时期毕昇试验过的木活字经验,在安徽旌德招请工匠刻制木活字,最后刻成3万多个。

1298年,王祯用木活字将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试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印了100部,可见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的方志。

王祯创制的木活字,被他记录在所著的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中,书中记载了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由于在原有印刷的拣字工序中,几万个活字一字排开,工人穿梭取字很不方便。于是他设计出转轮排字盘,从而为提高拣字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条件。

王祯用轻质木材做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7尺,轮轴高3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

字盘为圆盘状,分为若干格。下有立轴支承,立轴固定在底座上。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

排版时两人合作,一人读稿,一人则转动字盘,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后,将字模逐个还原在格内。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

这样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

元初重臣和著名理学家姚枢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

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昇原有的技术。

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时期传统技术。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年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康熙年间,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

印制该书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25.35万个。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清代磁版印刷术创造者徐志定,于1718年制成陶活字,印《周易说略》。他将泥土煅烧后制成活字用以排版印书,采用的仍然是毕昇用过的方法。

清代画家翟金生,因读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昇泥活字技术,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他历经30年,制泥活字10万多个。最终于1844年印成了《泥版试印初编》。此后,翟金生又印了许多书。

后来的研究者在泾县发现了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数千枚。这些活字有大小5种型号。翟金生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毕昇的发明泥活字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对泥活字可行性的怀疑。

铜活字印刷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万至200万个。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我国古代传统印刷术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这之中,扬州对传统印刷术的传承独具特色。

扬州剪纸传承人张秀芳,扬州玉雕传承人江春源、顾永骏,扬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张宇、赵如柏,他们是扬州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其中著名的是扬州雕版印刷“杭集刻字坊”第三代传人陈义时。

杭集镇,是扬州最为著名的雕版印刷之乡,早在清光绪年间,陈义时的爷爷陈开良即开办了杭集镇最大规模的刻字作坊,当时的娴熟艺人达30人之多。

后来,陈义时的父亲陈正春再接拳刀,接刻了《四明丛书》、《扬州丛刻》、《暖红室》等扬州历史上一批著名的古籍,再次将陈家“杭集刻字坊”的牌子做响。

陈义时从13岁时起正式跟父亲学习雕版刻字。当时陈家在杭集开有刻字作坊,陈父则是远近闻名的雕版师。他们家曾修补了《四明丛书》、《扬州丛刻》、《暖红室》等著名的古籍。

陈父在弥留之际,把陈义时叫到床边,叮嘱他:“一定要将祖传的雕版绝技传下去。”陈义时含泪允诺。

陈义时后来来到了广陵古籍刻印社,专门进行雕版刻字。一盏台灯、一只时钟、一桌一椅、一把刻刀、一把铲凿,这就是陈义时工作的全部。经他的巧手刻补,许多古籍重现生机。

陈义时一生都和雕版打交道。在刀刻的一笔一画中,他感受到了我国文字艺术的无穷魅力。

作为一位我国当代雕版大师,也是全国唯一一位雕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陈义时有信心让这朵“广陵奇葩”绽放于文化百花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