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火箭梦之幻

正当科罗廖夫童年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科罗廖夫在这一冤案中险些送命。

1937 年,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使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无端丧失性命,甚至连一些科学家也未能幸免。当时,陆军参谋长屠哈切夫斯基被误认为通敌而被立即处决。受他的牵连,著名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被捕,因国家需要飞机而未被处死,囚禁在监狱工厂进行飞机设计。

当时,科罗廖夫已是火箭主设计师,同样受牵连而被判为死罪,押赴西伯利亚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挖掘金矿。图波列夫很赏识科罗廖夫的科学才能和组织才干,多次提出请求,使得科罗廖夫得以脱离死牢,转到第 4 号特种监狱,重新开始研制火箭。虽然他们从事的是科研设计工作,但身份仍然是囚犯,每天工作长达 12 小时,工作和住地警卫森严,他们之间不得随意聊天, 毫无行动自由。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科罗廖夫先后成功地设计了苏联第一代导弹和中程导弹,充分表现出为科学而献身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

在这以后,科罗廖夫担任试验设计局设计师,时间是 1938——1942 年,

而 1942——1945 年任试验设计局副总设计师。

1938 年,科罗廖夫主持“PП—318—1”火箭飞机试验台点火试验。

1939 年,由科罗廖夫设计的“212”地对地飞航式火箭顺利完成飞行。

1940 年,“PП—318—1”火箭飞机完成首次飞行。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军队侵犯苏联,苏军奋起抵抗。苏德战争爆发。眼看自己祖国的土地被法西斯匪徒蹂躏,人民遭受敌人涂炭,科罗廖夫才萌生了在原有的飞机上安装喷气发动机作为推进器这一设想,用以加快飞机速度。由科罗廖夫担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的试验设计局承担了这一极其重要而技术又十分复杂的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任务。

科罗廖夫不仅组织研制火箭发动机,而且亲自作飞行试验。当把试验设计局制造出来的火箭发动机安装在“ПЕ—2”飞机上时,科罗廖夫毅然决然地参加随机试飞试验。内行人都懂得,研究所、实验室里算出的数据,提出的理论再有把握,再合乎逻辑,也必须经过无数次实践的检验,经过不断修正错误后,才可能有成功的把握。装上火箭发动机的飞机在空中会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在一次调整飞行时,发动机突然发生爆炸,飞机尾翼被炸坏,但飞机却安全着陆了。人们认为,这次事故后,科罗廖夫再也不会参加试飞了。可是,当他走下飞机时,竟高兴地说:“我好像找到了原因。我信任这台发动机。明天再来一次试验。”果然第二天,科罗廖夫又随机试飞了一次。

科罗廖夫表现出来的这种坚毅顽强、勇敢无畏的精神,是令人赞佩的, 也是每一个致力于科学事业的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在科研事业中取得半点成绩。

1943 年 10 月 10 日,装有火箭装置的“ПЕ—2”飞机完成了第一次单

独飞行。借助喷气发动机,飞机起飞滑跑距离缩短 70 米,能比其它飞机更快地升空。

从 1941 年开始,科罗廖夫组织试验设计局研制了“PД—1”、“PД—2”、

“PД—3”飞机辅助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系列,它们均为自动点火,具有 300

——900 公斤可调推力。

科罗廖夫在设计火箭助推器的同时,还在竭力实现制造火箭飞机的设想。1942 年 12 月 16 日,科罗廖夫在“PД—1”型喷气发动机截击机的设计说明书中指出:这种飞机将用于保卫地面目标,以及对敌机进行空战,而且也将是对敌坦克、火炮和高炮阵地,以及渡口等地面目标实施突然而迅猛的攻击手段。这种火箭截击机,能在两分钟内上升 10 公里的高空,水平飞行最

大时速为 1000 公里。飞机续航时间为 30 分钟。它可装备两门 23 毫米口径机

关炮,备有 150 发炮弹和一挺机枪。

科罗廖夫认为,只要必要的条件予以保证,这种火箭截击机可望在短期内高效地用于对德作战。但是,由于一连串科罗廖夫无法得知的原因,制造这种火箭截击机的设想在当时未能实现。后来,这种类型的飞机终于制造出来了,证明了科罗廖夫的设想是完全正确的。另外,能够使科罗廖夫得到安慰的是,火箭研究所研制的火箭炮在 1941 年就装备了部队。苏联人民把这种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能好,适用于大面积目标射击的火箭炮亲切地称之为“喀秋莎”。

1944 年,在远离莫斯科的设计局工作时,科罗廖夫把自己全部的意志、力量和知识贡献给了卫国战争。而在难得的短暂时间休息时,科罗廖夫依然向往着那最令人神往的事业——冲出大气层、飞向宇宙。科罗廖夫坚信,人们总会有一天要飞到火星、金星等星球上去的。科罗廖夫像个孩子似地说: “我睡觉也要梦见火箭。”1945 年,由于科罗廖夫顺利完成飞机火箭助推器的研制工作而荣获第一枚“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