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书号的利用

索书号是查找文献的依据,也是图书馆将每本书刊具体存放架位的排架号码。它通常出现在目录卡片的左上角、图书书脊(书背)的下方(或贴书标或手写)、图书封三或封二的书袋、书袋卡的左上角。索书号由两部分组成:分类号和书次号。分类号的主要作用是将每种图书的类别加以区分,并各自归纳到统一的类号下面。如把“中国近代哲学”方面的书刊全部归纳在“B25”这个类号中,把所有有关计算技术、计算机方面的资料均归纳在“TP” 这个类号里等等。但仅有分类号,仍无法区分许多种性质相同、内容相近的图书,这时就需要用书次号再进一步区分。书次号在各图书馆中的形态是不同的。有的图书馆用书名或著作者姓名的拼音加序号作为书次号(称著者号),有的采用图书进馆后被分入各类号中先后的次序号给以序号而成的书次号(称种次号);有的采用图书到馆的年月简化而成的书次号(称年代号); 有的把图书进馆后,图书馆给每本书注册登记的财产流水号作书次号(称财产号或册次号);还有的将书名或作者的四角号码作为书次号等等,不一而足。例如黑格尔的《美学》一书,它在《中国法》中的分类号是 B83,但由于各馆采用了不同的书次号,其形式就不一样:

B83/H341 著者号(作者拼音首字母加号码组成) B83/8012 年代号(本书到馆为 1980 年 12 月的简化) B83/10521 册次号(用财产登记本的流水号代替) B83/23 种次号(据同类图书到馆先后的序号) B83/8080 四角号码号(书名首字的四角号码)

此外,对于不同卷次、册次、版本和年代的同一种书,还需进一步用数字来区分,如用汉字数字、罗马数字、加括号的数字、外文字母等。例如: 郭澄清的《大刀记》(全三卷)一书,它的索书号分别为:

I 247.5

106 大刀记 第一卷/郭澄清著

↑1

I 247.5

106 大刀记 第二卷/郭澄清著

↑ 2

I 247.5

106 大刀记 第三卷/郭澄清著

↑ 3

索书号的第一行 I 247.5,为该书的分类号;第二行 106,为该书的种次号,表示该书是这一类书中到馆的第 106 种;第三行:1、:2、:3,为该书的卷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