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日的工业化
美国于 1776~1783 年独立时,人口不满 300 万,只有 13 个州,其面积只占北美大陆的一小部分:从东部大西洋沿岸到西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后来领土渐渐越过山脉向西部扩张。19 世纪后半叶,向西部扩张到了太平洋海岸。所有先驱者以及紧随在他们后面的开垦土地的农民和冒险者们长达数代地向这里移民,他们开发了这一面积巨大的几乎是荒无人迹的地区。结果,这一地区的人口剧增。在这个移民种族繁多的“熔炉”里, 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年轻的国家应运而生。1800 年人口约为 530 万,30 年后约为 1300 万,1860 年,南北战争爆发前一年,已达 3100 万。
美国是一个资源和各种矿藏十分丰富的国家,比欧洲要丰富得多。移民大多来自欧洲,他们带来了旧大陆的手艺和技术。在这块处女地上,勇敢地建设新生活的人们带来了取得成绩的信心,带来了无比巨大的坚韧不拔的力量和冒险精神,准备不带任何偏见来检验一切新鲜事物,也准备凭借实际能力千方百计设计节省劳动力的装置,因为美国还到处缺乏劳动力。
美国在独立以前一直是英国殖民地。独立后,也紧紧地受着英国经济的束缚。1785 年,英国内阁宣布禁止钢铁工业的机械工和专业人员移居外国, 禁止机器、机器零件和设计图纸出口,目的是让年轻的英国工业保持其先进地位,同时防止出现新的竞争对手。这一措施恰似兴奋剂,它刺激美国人自力更生地制造机器。不久,就取得了成绩。
1793 年,惠特尼发明了轧花机,促进了美国和英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罗
伯特·富尔敦设计了第一条轮船,于 1807 年下水。这些都是早期的美国发明家智慧的证明。继这些发明之后,美国对现代技术又作过无数贡献。
1789~1860 年这一时期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主要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当然政府制定的保护新生工业的关税法案对工业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这一时期,美国制造业已初具资本主义工业之雏形。
1865~1914 年,这一时期是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的时期,也是美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的时期。美国 1865 年以后就已经是一个工业国了,从 1869
年到 1899 年,制造业产值又增长了 3 倍多,年均增长了 46.5%;1900~1914
年,产值增加了 71%。这段时间里,制造业是工业增长的主要部门。到 1914
年,工业设备投资额累计为 208 亿美元。
这段时间工业发展特点是新兴部门日益增多;现代化技术日益扩散;市场竞争激烈;生产日益集中;垄断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支配性影响。对经济力量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钢铁工业。美国的钢铁产量在 1860 年还不
足 100 万吨,但到 1915 年超过了 3,000 万吨。美国钢铁产量从 19 世纪 80 年代起超过英国居世界之首,1899 年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钢铁工业的急剧发展,产生了“向前连锁”和“向后连锁”的影响,促成了以钢铁为原料的其他工业的发展,如建筑、交通运输、机器制造等等。
这个时期还发展起来了汽车制造业、电力、电器工业等新兴的工业,为一战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4 年欧战开始时,美国经济经受了一次相当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元外
汇牌价暴跌,外资纷纷抽走,造成了 1914 年的经济活动水平竟然低于 1913 年的现象。但是,欧洲大陆的战争不久就发展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大量的消耗,使得交战协约国不得不向美国寻求补给。这一契机使美国经济衰退在短短几个月内便转为繁荣。1917 年,美国对欧洲的出口额由 1915 年的 10 亿美元猛增到 30 亿美元。1917 年 4 月 6 日美国对德国宣战。战争最后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最重大的影响之一,就是使美国工业生产力提高了将近 30%。工业增长,不仅为协约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也为美国国内人民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必需品。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国际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作为世界最富裕的经济大国和工业大国的潜力在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
-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继续增长,其突出特点是大公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著名的大公司有:卡内基钢铁工业公司,它是一个拥有矿山、煤山、
炼焦厂、矿砂货船、铁路、钢厂、轧钢厂的巨型托拉斯;福特汽车工业公司, 生产著名的福特汽车,使美国成为一个汽车王国,号称轮子上的国家;还有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石油公司,它控制了美国整个石油工业。还有许多诸如铁路托拉斯、钢铁托拉斯、牛肉托拉斯等等。这时的美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的领导国家。
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实施了历史
上第一次由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政”。到 1937 年,美国经济初步得到了恢复。这一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占西方世界工业总产值 42%,出口贸易占14%,黄金储备占 50%。1940 年美国经济才基本恢复到 1929 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疑给美国经济注射了一剂兴奋剂。由于受扩军备战的刺激,这时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1940~1944 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 56%。在此期间,美国制造业、采掘业、电力工业、煤气供应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44 年达到 1939 年生产指数的一倍以上。战后 40 多年,美国工业发展周期基本上是与整个经济周期
相一致的。二次大战后美国经济发生过 8 次衰退,工业生产衰退也是八次。
但整个战后工业产值还是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其中有 6 个年份增长率超过 10
%,在许多方面,其工业仍然居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产品、航空工业、航天工业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纵观 200 多年的美国工业发展历程,美国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一是美国人民勤奋智慧,善于吸收和应用新的科技;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抓住了历史的各种发展机遇。当然,作为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它通过经济的和军事的手段,从落后国家和人民那里掠夺的财富也为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使其钢铁工业和加工工业等几个工业部门的生产成绩已远远超过欧洲其他工业国家。1961 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这个惊人的成就轰动了整个世界,它说明除了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工业化形式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式也可以取得工业建设的巨大成绩。虽然苏联在以后的发展中出现了严重问题,导致了它实行了 70 多年的社会制度的崩溃和苏联国家的解体,但它早期的发展及其工业化的前提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苏联的西部疆界从中欧东部,经过乌拉尔、整个北亚,一直达到东方的白令海峡,像美国一样从东部的大西洋一直延伸到西部的太平洋。这两个国家在过去几十年是权力的敌对中心,在占半个洲的辽阔的国土上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矿藏,技术水平也都很高。前苏联人口约为 2.5 亿左右,美国为 2.1 亿左右,对工业发展来说是天然的前提,而欧洲古老的工业国家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
沙皇俄国在欧洲属于工业化较迟发展的国家。到十月革命前,虽然已有一定的工业和技术基础,但仍然属于技术落后的农业国。十月革命以后,紧接着就是国内战争。前苏联在新的政治制度下以计划经济的方法,开始了沙皇时代就已开始进行的工业化建设。其他所有发展落后的国家,在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工业化,这些国家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够把已在工业高度发达国家试验过的新的技术和方法在节省开支的情况下,以最现代化的形式加以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还不会受到现存的经济关系和规章制度的阻碍。前苏联
像当时的沙俄一样,毫不犹豫地利用了西方的经验,特别是在 1945 年战胜德、日以后,前苏联与美国一起瓜分了德国的技术装备和科技人员,还从远东运回了在中国东北的大量的日本技术设备来保证了工业建设对技术的要求。
1917 年的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预言的从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而是一个刚开始工业化的落后的农业国强行用中央管理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实行工业化的过程。
十月革命后的几个星期内,就宣告废除一切财产关系。国家接收了钢铁工业的大型矿山、工厂、金属加工厂、纺织厂、糖厂、粮食库、石油工业、商船、银行、交通企业和其他较大的工厂,废除了私人继承权。工厂作为公共财产被接受下来,由工人们推选出来的工人委员会管理,曾经一度出现混乱。后来新政权任命国家的特派员为企业的领导人,由个人负责,才又重新恢复秩序。
1920 年 12 月 22 日,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宣布“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提出了要巩固苏维埃人民政权,必须实现电气化和工业、农业的现代化。1921 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在一定范围内重新允许私人企业存在,并重新刺激了工商业发展。俄国开始组织大型联合企业。为了装备当时俄国还没有的新型工业设备,列宁提出了“向资本主义学习”的口号,给予外国企业以特许,这些企业要负责提供它们全部技术专业知识,并根据相应典型企业的经验来培养俄国人员。以此方式与外国企业签定了约 20 个特许契约。例如前苏联航空工业创始人是德国飞机制造者胡戈·容克斯,他从德国向前苏联供应了 50 架他设计的 F13 型飞机,以后又在莫斯科附近的菲利建造了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这个工厂后来成为俄国航空工业中心。
经过 1921~1925 年的“新经济政策”的推动后,1927 年工业生产达到战前水平,为以后的工业跃进创造了条件。1927 年开始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 年开始贯彻。五年计划像以后所有的计划一样,没有看到生产各个部门要平衡发展,而坚定不移地偏重发展重工业和军火工业,而消费品工业和住宅建设则限制在最低限度内。为了创造扩建基础工业的条件,从一开始就在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开辟了新的煤矿区和铁矿区。
通过 3 个五年计划(第 3 个五年计划因 1943 的战争爆发而没有完成), 前苏联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和电气化。工人人数也由 1,000 万左右发展到3,000 万左右。几百万农村青年被培养成拖拉机手。五年计划及其工业化纲领的完成速度是无可比拟的,因为至今的增长速度都赶不上斯大林时代的工业增长速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俄国的工业发展向后拖了 10 年。
二战后,由德国运来的设备和德国科技人员为前苏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前苏联的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以及电力工业都要感谢被没收的德国工厂设备。除此之外,机床制造、飞机工业和火箭技术也是如此。
战后,前苏联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航空、航天、核技术、军火及兵器工业的技术,在这些方面一直是世界一流水平而与美国抗衡。前苏联还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使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这为工业和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前苏联不仅发展成为工业大国,而且,也是一个科技大国。
但前苏联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未能重视与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轻工业, 农业也出现严重问题。虽然前苏联工业水平日见提高,但人民生活水平却不见进步,或进步很少。庞大的军备竞赛,耗尽了国家财力,最后终于导致严重的危机。再加上长期以来,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使得经济缺乏活力, 政治上的高压也使得各种社会矛盾在兹生,最后酿成总爆发。
1991 年 8 月 19 日,发生政变,前苏联在一片混乱中被分解成 15 个国家。
一具庞大的貌似强大的有着 70 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大国,终因内部危机而分崩离析了,这不能不令世人深思。
日本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大约 3.000 个小岛组成, 总面积 377,748 平方公里,人口 1.2 亿。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境内 3/4 为山地,平原、低地都在沿海一带。矿产资源贫乏,仅有煤、铜、锌少数几种,而且煤质差,不宜炼焦。唯有地热资源和水产资源丰富。日本约有 1,200 处温泉,北海道以东水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之一,鱼类约有
2,000 多种。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缺乏,而且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之一,战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但是,经过战后调整政策,艰苦奋斗,在短短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中。日本“流星似的上升”,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日本“奇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许多专家学者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分析日本的条件,介绍日本的经验, 展望日本的未来。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我们对日本的发展过程只做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农业经济小国。1603~1867 年为德川幕府封建统治时期。封建统治者对内实行残酷统治,对外于 1836 年实行“锁国” 政策,除允许荷兰商人在山崎进行有限贸易外,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人和传教士被逐出国境。对农民实行 5 户连坐制度,禁止日本人出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必然瓦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幕府统治后期,统治者生活日益奢靡,对农民压榨日益残酷,农民不断反抗,日本封建制度濒临崩溃。这时西方列强又乘机闯了进来。第一个用武力打开日本“国门”的是美国,强迫日本与之缔结“神奈川条约”,开放下田、函馆二港。接着又迫使日本签订“安政条约”,规定美国人在日本的种种特权,美国货从此自由流往日本,关税低于 5%,外币可在日本流通。在美国的“首创”下,英国、俄国、法国接踵而至,与日本签定类似的条约, 严重破坏了日本经济基础,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日本这段历史与中国当时的历史情况何其相似,简直如出一辙。
1868 年 1 月 3 日,日本下级武士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等,利用人民的革
命要求,发动政变,推翻幕府统治,推举 15 岁的睦仁天皇为国家元首,定国号为“大日本”,年号为明治。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的开始。明治政权建立以后就提出了“富国强兵”、“生产兴业”的口号,并进
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改革。主要内容为:一、废藩置县,统一全国政权,对政权实行改良,新政权的各级政府中仍然由原来的武士、公卿担任要职,这为以后对内实行专治统治,对外实行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种下了祸根。二、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有限的平等自由。宣布“四民平等”,取消工业行会和商业同业公会,允许人民有居住、迁移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调整经济政策,增加上层阶级的收入,使其成为银行、铁路和其他企业的投资者。这些
改革,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对外开放,引进西方文化技术。国家一方面举借外债引进外国先进装备,修建铁路,兴办官营“模范工厂”;另一方面派遣官吏、技师和职工到西方国家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聘请外国专家,开办技工学校,发放各种补助和奖金,引导私人企业发展。但是明治维新运动在全盘学习欧美文化的同时,崇拜“天皇”、“武士道”和军国主义思想也被渲染和扶植起来。四、实行了土地和租税改革,承认实际占有土地的人是土地所有者,取消旧土地所有制,取消贡赋,缴纳全国统一地税。总之,日本明治维新,一方面扫除了部分封建障碍,为此后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又在政治中保留了一些封建和军国主义势力,为其后来发展成为军事帝国主义奠定了基础。
19 世纪 80 年代,明治维新的各项重要改革都已完成,政局趋于稳定, 为发展资本主义铺平了道路。从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速度最快。1891~1899 年其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14.3%,远远高于同期英国 1.6%、法国 2.6%、美国 3.5%、德国 4.8%的水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又乘西方国家忙于战争的机会,大规模向亚非广大地区进行经济扩张,同时还不断接到英俄等国的大量军事订货,对外贸易空前活跃,从长期入超国一跃成为大量出超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在资本主义世界大体居第五位。从较高年份看,日本多项经济指标已达到钢 782 万吨,汽车 4.6 万
辆,造船 44.9 万吨,棉纱 71.9 万吨,粮食 1370 万吨,外贸进出口额 41.7 亿美元。从技术水平看,日本已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能生产飞机、汽车、轮船,具有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加以创新的能力。
但是从日本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来说,日本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日本民族也是一个勤劳自强的民族,在明治维新前后一段时间里,也是一个受外国列强欺压的国家。但是,从 1894 年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开始,就从被压迫国家向着压迫国家转变。甲午战争、对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后来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侵略,都使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尝到了甜头,公然把“人多地少”,“人口过剩”作为必须向外扩张的理论依据,对外侵略的野心急剧膨胀。1937~1941 年日本军工迅速发展,载重汽车产量由19,555 辆增加到 42,096 辆,飞机产量由 3,365 架增加到 5,088 架,军用船只由 5.5 万吨增加到 22.5 万吨,坦克和装甲车的产量 1941 年达到 6.000 辆,整个国民经济都为战争服务。虽然不断从中国和朝鲜掠夺来财富和资源, 但整个国民经济却越来越恶化。由于直接军费开支占国家总支出 70%以上, 出现巨额赤字,不得不大量发行纸币,造成恶性通胀,国家财政面临崩溃。
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遭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奋力抵抗,美国、苏联、英国也给予了有力的反击,使日本损失惨重,仅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就使 20 多万居民伤亡。一贯以侵略战争发财致富的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彻底惨败而告终。据统计,日本侵略者在杀害了亚洲各国几千万人,掠走和摧毁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把日本国家和民族推向了灾难的深渊。伤亡人数达 646 万人,2,200 万人失去了家园,国家财富的 15%以上被毁。至此,日本军国主义经济完全崩溃。
二战后,日本对整个社会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政治上,解散了日本军队,建立民主政治,实行法制;经济上,解散财阀,有效地控制垄断,分
散股份,分割大企业;实行土地改革,基本上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经济生活中,政府进了行有效的干预。可以说,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奇迹”,有其客观因素,但政府的经济行为在主观因素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政府的经济计划主要是预测未来、通报情况、协调关系,引导企业更好发展, 而不是具体操作和发号施令。
日本产业政策的形成、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是日本存在一个“官民协调体制”,或称之为“政府与产业协调”的经济体制。战后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 都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50 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建立自主产业体系。为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统制进口和限制对内直接投资,实行产业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在财政金融和产业组织政策等方面,采取必要手段,对产业进行培育和扶植。这些政策在 50 年代后期获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产业自主,国民经济开始高速增长。
第二阶段是 60 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在现有产业结构重新工业化的同时,逐步实施外贸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建立与国际相适应的产业体制。在这期间,日本实现了完全就业和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工业化,增强了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扶植产业的政策已经过时。另外,随着企业大型化,还出现了环境污染和垄断企业支配市场等弊端。因此产业政策必须有一个大的调整。
第三阶段是 70 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加强竞争,反对垄断,保护环境。伴随着石油危机而来的国际间产业调整,日本又进行了新的产业调整。70 年代初对四大公害的批判,使自然环境服从产业发展的政策转向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的产业政策。1977 年《禁止垄断法》的修改,加强了对垄断企业的限制,并使其成为产业政策的中心。
第四阶段是 80 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转变经营轨道,扩大内需,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随着贸易摩擦加剧,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产业政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实现以国际协调为目标的产业调整,日本政府正力求几十年来的经济运行轨道的转变,从出口主导型产业体系转变为扩大内需型产业体系。同时提出“技术立国”的口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战后日本经济从 1956 年开始起飞,经济增长率持续多年达到 10%左右, 而工业增长率高居 15%左右。1956 年,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当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大约有 240 亿美元,是美国的 1/15,德国的 1/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70 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列第 35 位。
在日本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按美元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看,大致是在 1966 年超过英国,1968 年超过法国和西德,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到 80 年代后期,已与美国并驾齐驱,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当今世界, 到处是日本产品的入侵,日本产品以其质量过硬、款式新、技术高、价格便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市场。其汽车、机电产品、高性能电子计算机等领导着国际新潮流。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它的能源工业、钢铁工业的原料和其他许多工业的原材料,大部分都要依靠进口。如其石油化工企业有着巨大的加工能力,但其原油的 80%以上来源于进口;日本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生产的优质钢材占世界的第二位,主要的原料都是从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日本就是
这样一个由资源贫穷国家发展起来的世界工业大国。其立国之本是它的领先于世界的工业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