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知识城外国科技小集成

力量的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转变前的准备

英国于 1688~1689 年“光荣革命”后,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国。由于行会的条文束缚了手工业的发展,革命以后,17 世纪末这种限制大部分已被废除。同时,由于国家方面对经济上的首创行为几乎不加监督,私人财产也得到了保障。到了 18 世纪上半叶,在英国一种全新的生活气息已经出现。

自从伟大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世界贸易航道的重点从地中海和波罗的海转移到了大西洋,不列颠这个岛国的航海民族,在地理上就处于一个相对比较有利的位置。

由于海峡阻挡入侵,以及没有卷入欧洲邻国的战争,英国很早就已拥有殖民地。早在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执政的时代——那还是 16 世纪——英国人就已定居在北美,并在那里建立了弗吉尼亚(为了向未婚的女王致敬,选用了这个名字)以及新英格兰。而在下一个世纪创立了东印度第一家商业公司, 且不久就转为股份公司。

主要由商业公司经营的殖民地贸易带来了巨额的利润。金银、香料、烟草、糖、茶、棉布、硝石(对生产火药十分重要)、中国瓷器以及其他殖民地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向英国。与之交换的是经过加工的产品,如羊毛织物, 铁器以及其他必需品。

英国在其舰队的保护下,对殖民地的商业进行垄断,排斥了其他国家在这些地区的贸易。随着商业的繁荣,商人和从事加工事业的人不断增多,其影响以及日益增加的财富在社会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由于医疗事业的进步,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在逐步上升。到 1750 年,人口已增加 100 多万——从 550 万增加到 650 万,结果是粮价上涨。因此,国会中那些对农业的较高收成和较好收益感兴趣的大地主开垦了新的可耕地。他们积极主张利用村内的公共牧地,并把这些牧地据为己有。这次圈地运动具有农业革命的作用,因为小农和一部分贫苦的乡村贵族失去了他们的牧业所需的饲料基础,也失去了森林木材,土地却日益集中于大地主手中。

因此,不少小农出售了他们的小块耕地,放弃了务农。如果他们不能幸运地成为佃户或转租户的话,有不少人倒是乐意作为长工在困苦中活下去, 也有不少人宁愿背井离乡流入城市。所以说,当制造业飞跃发展,以及首批工业地区逐步扩大时,农村的多余人口始终是常备的劳动后备军。随着十八世纪英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的解体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人口大规模的迁移——这一发展数代以后在其他国家也随着工业化的开始而出现,城市化以及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就开始了。

1707 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边界线撤除了,两个王国联盟扩展为国家的联合。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从此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区。这个地区不象欧洲大陆到处设立关卡,阻碍贸易。英国在撤除贸易关卡上也走在了前列, 这为在全国促进自由经济活动,提供了市场。

那些通过布匹贸易致富的羊毛商人,特别是那些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逐渐成为商人贵族。他们的首创精神在 18 世纪初期不断给制造业以新的激励。除了他们之外,在全国生活逐步改善时,一批中小资产阶级商人也发展起来。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固然还不如政治上占领导地位的贵族集团那样大,但是

在经营钱财和追求财富上,却逐步表现出商人讲究实际的理财本领和谋利思想。

那些在自由竞争中不断取胜,成就突出的独立创业人,成为人们思想中的理想人物。他们不依附于国家,不受国家节制,但获得了国家和法制的保护。他们把命运操在自己的手中,充满了活力和企业精神。正是他们在英国发展了生产力。虽然当时英国并不怕其他工业国家的竞争,但他们还是搞了一些发明,在制造业工厂中加以利用,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这里,还需提到的是:从 16 世纪起的工场手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培训出相当数量的技术熟练的雇工,如织工、纺工、整梳工、修剪工、染工、漂洗工。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如 16 世纪荷兰的政治动乱,法国的胡格诺战争,法对新教的迫害,使这些国家手工业技术工人和富商大量移居英国。这些因素进一步壮大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劳动力基础。

由于经营方式的改良,农业取得较高的收成。地主和租耕者都积累了资本。18 世纪中叶以后,几乎在所有的城市都建有一所银行。早在这一世纪的上半叶,英国的利息率已在下降,这就为制造业的创建和扩充提供了低息贷款。

这样,英国工业化的前提和条件比任何国家都优越。大工业生产的时机已经成熟。其他欧洲国家虽然也有杰出的能干的手工业者以及具有发明精神的人,但仅仅具有某种风格的才能和技巧还不足以解释正在开始的工业革命。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系列的情况和条件累加在一起,才足以产生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