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力量夺取太平洋岛屿
中途岛位于亚洲与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正中。由美国海军上尉勃洛克于1859年发现。该岛离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约2800海里,距珍珠港约1135海里。
中途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它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海洋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将暴露于日军的虎口之下。
1942年5月中旬,在情报部门的分析下,尼米兹领导的作战室不仅清楚地掌握了日军计划夺取中途岛的战略企图,而且还查明了其参战的兵力、数量、进攻路线以及大致上的作战时间。
当时美太平洋舰队水面舰只的状况十分不妙。据情报估计,日军将有10艘航空母舰出动,而美国仅有“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空母舰可以使用,而且尚在珊瑚海,正奉令急速返回。“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已经沉入海藻丛生的热带海底;“约克城号”航空母舰遭重创,修整后才能投入战斗;“萨拉托加号”于1月11日在瓦胡岛西南500海里处被潜艇击伤,尽管已经修复,但远在圣地亚哥,难以如期抵达中太平洋。
至于其他主要舰艇,日军拥有包括世界驰名的最大战舰,即新“大和号”在内的11艘快速战列舰,而尼米兹只有6艘速度缓慢、难以配合航空母舰作战的战列舰。
5月27日,“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拖着伤残之躯,驶抵珍珠港。菲奇将军估计修复这只千疮百孔的战舰起码需要3个月时间。但在整个珍珠港的美军协同作用下,“约克城号”仅用一天就修复完毕。
尚在“约克城号”驶抵珍珠港之前,尼米兹已经从情报部门获悉日军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的进攻计划。这也正是尼米兹之所以急如星火地命令部队抢修“约克城号”的原因。
情报显示,日本联合舰队将分为三大主力阵容:
一是北太平洋编队,由山本亲自指挥。包括航空母舰第二突击编队和高须四郎指挥的“阿留申警戒部队”。
山本的编队拥有战列舰“大和号”、“长门号”,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水上飞机母舰“千代田号”、“日进号”,以及若干轻巡洋舰和驱逐舰。这支兵力预计部署在中途岛北面600海里处。
高须的“阿留申警戒部队”由4艘战列舰、2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组成。任务是支援阿留申群岛攻坚战。
二是航空母舰第一突击编队,由西北方向南而下,从空中对中途岛发起主攻。由指挥空袭珍珠港的南云指挥。
这支部队包括“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4艘大型航空母舰。据美情报部门的侦听证明,“翔鹤号”和“瑞鹤号”虽划归这支部队,但已无法参战。南云编队由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护航。
三是进攻中途岛部队,从关岛和塞班岛方向出发,将从西南方向逼近中途岛。总指挥为近藤信竹。
这支部队将在海上同包括战列舰第三分队部分舰只在内的日本第二舰队会合,并由这支舰队护航,走完最后阶段的650海里航程。
在情报官莱顿的帮助下,尼米兹分析认为,在浩浩荡荡的进攻中途岛的山本舰队中,最具威胁的部分是南云率领的航空母舰第一突击编队中的4艘航空母舰。
只有这些航空母舰才具有摧毁美中途岛陆、空防御体系的实力;也只有这些舰只,才能为舰队的其他舰只提供足够的空中保护。因此,要想遏止日军对中途岛发动的攻势,必须齐心合力歼灭南云航空母舰编队。
尼米兹决定把手中的两支王牌编队,即由哈尔西指挥的第十六特混编队和弗莱彻指挥的第十七特混编队凝成一股力量,共同驶往中途岛东北海面列阵埋伏,寻机从侧翼对毫无警觉的日本舰队实施突袭。
5月26日,哈尔西指挥的第十六特混舰队的舰艇在珍珠港西南方向的海平线上隐隐出现,渐渐地越来越清晰,随后在飞溅的白色浪花中很快塞满了珍珠港。
然而,令尼米兹想不到的是,哈尔西患上了严重的带状疱疹。医生勒令他必须住院治疗。
对尼米兹而言,在危机到来的前夕,失去一位最有进取精神和最有作战经验的航空母舰指挥官,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尼米兹命令斯普鲁恩斯暂时负责哈尔西的第十六特混舰队、“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作战编队的指挥工作。
在5月下旬,为了诱使日军相信美国的航空母舰还在所罗门群岛附近,尼米兹指示在珊瑚海执勤的一艘巡洋舰使用航空母舰航空兵大队通常使用的频率发报。
与此同时,尼米兹要求中途岛官兵采取一切措施,加强岛上防务。到5月底,在水际滩头及周围水域都布设了水雷,岛上加强了海军陆战队的守备兵力,并增加了一些高炮。
6月4日凌晨6时整,南云舰队发起了空袭中途岛的第一攻击波。它们当中有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零式”战斗机担任护航。
日军以损失6架战机的很小代价完成了第一次攻击。中途岛损失惨重,机场、油库、海上飞机滑行坡道、营房、餐厅等处均遭毁坏,并有15架美战机被击落。
在中途岛战役中,尼米兹依靠破译日军侦察机发出的信号来了解美航空母舰的情况。
在6月4日10时之前,由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率领的第十六、第十七特混舰队,一直在中途岛东北海面耐心地静候日舰的到来。8时左右,筹划已久的对日攻击战开始了。尽管最初有些失误,但最终还是彻底倾覆了南云舰队的主力。
尼米兹领导的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喜讯传遍了全世界。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祝捷信函和电报。
中途岛海战的大捷使美军得到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调整时期。直至1942年年底美新的“爱塞克斯”级大型航空母舰服役之前,日海军已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役。
为了实施真正意义的反攻,中途岛大捷之后,尼米兹将目光投向西南太平洋一个小岛,即瓜岛。该岛东西长150千米,南北宽40千米,是所罗门群岛中的最大岛屿。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其为美国属地,当时被日军占领。由于它雄踞澳大利亚门户,并且临近日本,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日本人常说,所罗门群岛如同一座通向日本的梯子,而瓜岛则是梯子的第一级。
日本海军在舰队出乎意料地遭到美军重创之后,将联合舰队主力撤至南太平洋,在重新制订的新计划中,将矛头直指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和所罗门群岛。因此,图拉吉岛和瓜岛应为美、日双方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尼米兹认为,如果美军能够占领瓜岛,那么美国部队就可以一路登梯直上日本本土。这应该成为横跨太平洋、最终进攻日本的行动计划的重要步骤。
麦克阿瑟则反对尼米兹关于袭击图拉吉岛和进攻瓜岛的方案,他认为这一方案过于冒险。但他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计划。
麦克阿瑟主张立即进占拉包尔。他吹嘘如果海军愿以航空母舰和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助他一臂之力,他就可以马上突袭新不列颠岛,攻占拉包尔和俾斯麦群岛,从而迫使日军北撤700海里,退到特鲁克岛基地上去。
尼米兹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实施这一作战计划,意味着要由快速航空母舰承担任务。由于在所罗门海域仅有两艘此类舰只,尼米兹担心麦克阿瑟要把航空母舰当做“牺牲品”。他不能不顾它们的安全。
金上将也认为将航空母舰和太平洋战区仅有的一支陆战队派入日军空中火网密集的区域无异于一场大赌博。他认为应在逐步拿下所罗门群岛后再攻取拉包尔,以便能够把机场修复,用轰炸机和战斗机来支援连续的进攻行动。
金上将同时提出,参战部队来自太平洋舰队和太平洋海区,指挥工作应由尼米兹负责。
此事在美军高层中闹得沸沸扬扬,经过磋商,最终达成一项有关所罗门群岛的折中方案,即战役第一阶段是夺取圣克鲁斯群岛、图拉吉岛及其附近要地,由尼米兹将军担任战略指挥。为了便于指挥,把南太平洋地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分界线改在东经159度。这条线靠近瓜岛的西侧。
只要在图拉吉地区站稳脚跟,那么随着向巴布亚半岛的萨拉莫阿和莱城进军的开始,将战略指挥权交给麦克阿瑟,同时开始战役第二阶段,由他统一指挥沿所罗门群岛北上的作战部队。接着,盟军的两条战线对拉包尔实施夹击。
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下达命令之前,尼米兹将军已经着手拟定基本计划,并于7月的第一周大体完成。
海军中将戈姆利代表尼米兹在南太平洋地区担任战略指挥,由在珊瑚海和中途岛两次海战中威名远扬的弗莱彻海军中将担任登陆编队的战术指挥,原任海军作战部计划部部长的里奇蒙·特纳海军少将负责指挥两栖作战部队。亚历山大·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是担任登陆任务的海军陆战第一师师长。
仅在一个月时间内,既要集结部队、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又要进行两栖作战那种极其复杂的训练和战前演练,时间实在仓促。
同时,由于盟军11月将实施北非登陆,再向该地区增派部队或水面舰只的可能性极小。麦克阿瑟的3个陆军师需要镇守澳大利亚,看来也无法参战。尼米兹若想派兵加强海军陆战师,只有拆东补西,从南太平洋各地的守备部队中抽调兵力。
然而,此方案刚出炉两天,据夏威夷情报站破译的一份日军电报表明,日本海军特遣队已在瓜岛登陆,并由工兵在岛上修建机场。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尼米兹深感震惊,事态一时变得极为紧迫。假如日军建成了机场,从瓜岛起飞的飞机将能够轻而易举地袭击美在附近岛屿的空军基地,美军现有防线将受到严重威胁。
显然,美军必须立即更改作战目标,将瓜岛纳入图拉吉、圣克鲁斯群岛的作战计划之中,并在日军建成机场之前,攻占该岛。
作战规模虽然扩大了,准备时间却不能延长。金上将和尼米兹确定原计划时间一周后,即8月7日为瓜岛登陆日。
尼米兹立即传令亚历山大·范德格里夫特海军少将和第十七特混舰队司令弗莱彻,准备进攻瓜岛。
7月31日,由特纳海军少将指挥的南太平洋登陆舰队,满载160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8艘驱逐舰和1个驱逐舰警戒群以及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护航下,从斐济岛出发,进攻瓜岛。支援和护航编队统由弗莱彻指挥。编队中的航空母舰包括“萨拉托加号”、“黄蜂号”、“企业号”。
8月7日清晨,登陆舰队接近瓜岛,岛上的日军毫无防范。日军工兵被美军炮火惊醒之后,迅速放弃营地,撤入热带丛林。
8月8日,美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刚刚建成的瓜岛机场,并取名为“亨德森机场”。黄昏时分,经过激战的美军又成功地攻占了瓜岛以北的图拉吉岛。
两岛告失,震惊了日本朝野。东条英机大骂海军擅自行动,没有争取陆军的援助。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气急败坏地下令:联合舰队必须重克瓜岛,夺回机场。
于是,充满血腥的瓜岛争夺战拉开了战幕。
8月8日,在瓜岛北部爆发了萨沃湾海战,美军南区巡逻队大败,澳大利亚重巡洋舰被击沉,美“芝加哥号”巡洋舰、“帕特森号”驱逐舰被击伤。
在北区,美“阿斯托里亚号”巡洋舰被鱼雷击中,美“文森斯号”和“昆西号”均遭重创,相继沉没;“拉尔夫·塔尔伯特号”驱逐舰在警戒时也被击沉。
8月中旬,弗莱彻领导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正在瓜岛的东南海域活动,担负对所罗门群岛海上交通线的保护任务。
8月24日,特混舰队击沉日军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至此,瓜岛战役中的第二次海战,美军称之为“东所罗门群岛海战”开始。
此后,美“企业号”航空母舰被重创,弗莱彻的旗舰“萨拉托加号”也被击伤,均返回珍珠港检修。
9月,尼米兹飞往旧金山,与金上将一起举行会议。在那里,尼米兹获知哈尔西接替弗莱彻担任高级战术指挥官,指挥在南太平洋海区美军全部航空母舰作战。
9月中旬,日军沿亨德森机场以南的山岭发起突击。日军未能突破防线,并遭到重大损失。
尼米兹责令海军运输部队加速向瓜岛运输物资,使岛上供应情况稍有好转。而正当美军加紧从圣埃斯皮里图岛把海军陆战第七团送往瓜岛时,日军潜艇钻入美军护卫舰中间,相继用鱼雷攻击了航空母舰“黄蜂号”、新型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和驱逐舰“奥布赖恩号”。
“黄蜂号”供油系统起火,被迫撤离战场,由于火势无法控制,只得用鱼雷将其击沉。“奥布赖恩号”爆炸后沉没,“北卡罗来纳号”在水线以下出现了巨大裂缝,不得不返回珍珠港维修。
于是,美军在整个太平洋海域能够进行作战任务的航空母舰只剩下“大黄蜂号”一枝独秀了。
9月25日,尼米兹带领随行人员乘“科罗纳多”水上飞机离开珍珠港。
9月28日下午,尼米兹乘坐的水上飞机抵达努美阿。稍事休息,他便在戈姆利的旗舰“亚尔古尼号”上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尼米兹乘坐B-17型轰炸机飞赴瓜岛。
10月18日,被任命为南太平洋海区司令的哈尔西抵达努美阿港。在瓜岛争夺处于白热化、登陆美军岌岌可危的时刻,起用这种敢打敢拼、勇于进取的将领,收到了扭转战局的奇效。
当哈尔西走马上任之后,尼米兹下令向南太平洋增调大量的兵力,其中有战列舰“印第安纳号”、潜艇24艘、战斗机50架、轰炸机24架,以及陆军第二十五师。
被击伤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修复后,也返回南太平洋参加战斗,并同位于埃斯比里图岛以东的“大黄蜂号”航母编队取得了联系。
哈尔西命令包括“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编队在内的主力舰只在圣克鲁斯群岛以北地区进行巡逻,以便从侧翼打击从北面和西北面逼近瓜岛的日军。
10月26日,在圣克鲁斯群岛海域发生了航空母舰激战。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被日军击沉。
为了夺得太平洋战场的全面胜利,尼米兹就太平洋舰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整套构想。
1942年年底,美国已经建成或将要完工的共有22艘航空母舰,用这些舰只组成一支史无前例的大舰队,那时美军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太平洋海域。
尼米兹打算以这样一支舰队横越太平洋,打开太平洋的交通中轴线。这些地方无大片陆地,只有数百个大岛屿和环礁,可以选择许多目标作为登陆地带及作战基地。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也提出了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方案。该方案建议,以陆军为主力沿着新几内亚进军菲律宾群岛,最终以此为基地,直捣日本本土。在一系列陆军为主攻的跃进中,以海军担任陆军的人员护送和供给服务。
以庞大的太平洋舰队担任陆军的辅助手段,使海军成为陆军随意摆布的工具,这是美舰队总司令金上将和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无论如何不能同意的。
尼米兹为此辩驳道,麦克阿瑟进攻日本的方案舍近求远,耗损人员和供应,并且将旷日持久。金则认为,这是典型的麦克阿瑟主义,意在突出自己。
金返回华盛顿,向马歇尔汇报了各司令部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尼米兹的部属哈尔西进入麦克阿瑟管辖的海区作战之后的有关指挥问题。这是涉及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谁高谁下的问题。
最后,参谋长联席会议做出妥协,哈尔西在战略上受麦克阿瑟的原则指导,战术上则由他自己决定。
尼米兹为了使自己合理的作战方案能够为参谋长联席会议和他们的各小组委员会所选中,作了许多努力。最后,华盛顿接受了尼米兹的方案。
麦克阿瑟虽竭力反对,也未能劝阻住最高当局。因此,尼米兹的进攻方案为主线,麦克阿瑟则继续从南面进攻。
日军瓜岛惨败后,在俾斯麦海战中又一次遭到重创。此战迫使日本大本营把主要注意力转移到新几内亚方面,并决心集中陆海军力量在这个方向建立作战基地。山本五十六奉命用日本航空兵的精华,即航空母舰舰载机去协助海军岸基飞机作战。
从1943年4月7日起,日机空袭瓜岛,矛头对准所罗门方面。接着,日机又连续空袭了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等地。这种持续的骚扰性空袭,对美军造成了一定损失,但日军的损失大于美军。
4月中旬,山本决定亲自到所罗门群岛北部的日本基地,视察防务并鼓舞士气。
通过情报资料,尼米兹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将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通告给了第五十七特混舰队司令哈尔西将军,请他迅速制订一个能保守这一情报机密的伏击计划。
为慎重起见,尼米兹专门征求了罗斯福总统的意见。经过诸多高级将领的协商,最后罗斯福总统下令伏击山本五十六。
尼米兹接到“干掉山本”的电报后,马上电令哈尔西不惜一切代价执行行动。
伏击的成功主要在于密码分析家破译了日方密码。其实在此之前,美军已完全掌握了该秘密。
美方为了避免使日方觉察到山本毙命的真相,一直成功地隐瞒了密码被破译的事实。为了麻痹日本人,尼米兹甚至指示美航空兵部队,在伏击山本五十六的地点上空作“例行巡逻”,使日本人误认为山本之死纯属偶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