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龙陵一波三折

龙陵县城位于滇缅路芒市与腊勐之间,滇缅公路从城中穿过。出城向东不远,公路分为两条,一条直通北面 100 公里处的腾冲,一条通向东面 80 公里处的腊勐,两条公路交汇点上是东山。处于山中平地的龙陵四周山峦起伏,日军的外围阵地就建在这些山头上。

6 月上旬,远征军第 11 集团军主力第 71 军的 3 个师沿滇缅公路正面向

西进攻。第 71 军除以新 28 师围攻腊勐以外,将第 87、第 88 师全部用于龙陵方面。

第 11 集团军对龙陵的进攻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术,北面攻击由第 87 师实

施,东面和南面由第 88 师负责,对龙陵以西通往芒市的公路没有派部队切

断。第 11 集团军原想速战速决,在日军主力回授之前,三面猛攻,压迫日军向西面的芒市逃窜,一鼓作气拿下龙陵。

然而,对日军第 56 师团来讲,尤陵是必守的枢纽要冲,一旦失陷,北面

的腾冲与东面的腊勐日军将被彻底孤立,西面第 56 师团司令部所在的芒市也

将裸露在远征军面前。因此,第 56 师团压根儿就没有让龙陵守备队撤退的意图。

第 11 集团军留下的西面通道,只能给日军增援龙陵提供便利。当然,第

11 集团军想速决,也有其理由,一是龙陵相对空虚;二是背后的腊勐附近的

松山仍在日军手中,无法利用公路运送充足的补给。于是,第 71 军两个师甫抵龙陵,即对外围日军山地阵地展开猛攻。

6 月 9 日,第 88 师拿下公路交汇处的东山要点。10 日,两个师的部队逐个山头地驱逐日军,全部占领了龙陵外围山地阵地,将日军压进龙陵复廓阵地。当天夜晚,配属给第 56 师团的第 2 师团藤本大队约千余日军,经西面通道进入龙陵增援,暂时稳住了战线。12 日一整天,第 71 军各部再次总攻, 连续激战 10 多个小时之后,占领了九山,日军复廓阵地全线动摇。但是,由

于人员伤亡和弹药补给问题,入夜,第 71 军停止了攻击。

影响第 71 军连续进攻的最大困难是弹药补给难以为继。龙陵日军守备部

队在人数上少于第 71 军,但阵地设施已经营了一年多,无论外围阵地还是复

廓阵地,全部用直径 30 厘米以上的原木和钢材覆盖,上面再堆上 1.5 至 2 米厚的土层,大口径炮弹即便直接命中也难以摧毁这些地下和半地下的阵地。日军凭借星罗棋市的阵地网死守不退,虽然是二三个人据守的小山头地堡,不将其全部击毙就无法进展。有时,中国部队已经攻进日军阵地纵深了, 残留在后面的孤立的日军仍龟缩在地下堡垒里,运用侧射火力不断杀伤中国部队。对这些坚固的阵地,第 71 军只能借助炮火逐一摧毁,弹药消耗大得惊人。

龙陵前线大部队鏖战激烈,然而,从怒江通往龙陵的公路却迟迟难以打通。新 28 师虽然收复了腊勐街,但日军守备队退往附近的松山高地凭险而战,始终控制着高地四周的盘山公路。怒江东岸的弹药物资堆积如山,汽车运输部队也在待机,可公路不通又有什么办法。连日来,远征军长官部集中了近千头骡马,通过险阻的山地和密林,昼夜不断地向近百公里外的龙陵前线运输弹药。只要天气允许,中美空军也抓住机会进行空投,仅 9 日一天,

就用降落伞空投了 400 多箱炮弹。尽管如此,前线的弹药,尤其是炮弹仍然

极度缺乏,第 71 军部队不得已,只好采用人海战术,用血肉之躯一波接一波

地猛攻,官兵死伤非常惨重。

6 月 12 日晚,第 71 军暂停攻击,13、14 日两天也未发起大的进攻,部队在积蓄弹药,重新部署。

15 日拂晓,第 71 军再次全面总攻。由于炮弹不足,炮火准备仅集中在

龙陵东北方。上午 10 时许,经过几次反复的波浪攻击,部队终于夺取了复廓阵地一角,突入城区,开始了逐街逐屋的惨烈的巷战。

日军守备队困兽犹斗,野战医院的军医们、野战仓库的军属们统统拿起手榴弹,参加巷战。

临近日暮,中国部队一部突入城区中心,占领了日军野战医院。日军守备队长藤木隆太郎大尉的身边仅剩下几十个人了,其他数千名守备队官兵几天来死伤大半,剩下的近千人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分处城内各点进行最后的战斗。藤木大尉听着到处爆响的枪声和喊杀声,万念俱灰。他把身边的所有人员全部撒出去,自己给第 56 师团长松山中将发出了最后的报告:

“职自第 2 师团属内归属中将阁下指挥以来,奉命驰援龙陵守军。10 日突入龙陵与守军会合,经连日激战,屡挫敌军锋芒。然而,部属伤亡太大, 职所率千名官兵已所剩无几,原龙陵守军连后方人员和家属也尽数挥就上阵。眼下敌军已攻入城内,到处都在混战,职身边仅有数十人而已,与其他部队完全失去联系。守备队命数已尽,惟剩玉碎一途,不胜遗憾。”

藤木大尉绝望之际,夜空中突然升起几颗信号弹,随即,激烈的枪炮声渐渐稀疏。第 71 军部队再次力竭,与日军脱离接触,从而夫去了当晚彻底消灭日军的宝贵时机。

第二天清晨,大雾浓重,来自腾冲的日军第 113 联队主力及配属部队全部赶抵龙陵西北面的山地外围。听着龙陵方面的隆隆炮声,松井秀治大佐不顾手下官兵连日冒雨强行军的疲惫,来一批部队就投入战场一批。

背侧遭到突击的第 87 师急忙调整部署,把大部兵力从龙陵城调往北面山地,力求拒止日军援军的进攻。但是,已在连续攻坚战中大伤元气的部队经不住日军新锐之师的猛攻,山头阵地一个接一个地失落敌军之手。16 日当天,第 87 师部队向尤陵城方向后退了 5 公里。

入夜,第 87 师师长张绍勋少将看着帐篷外再度滂沱的大雨,心绪不宁。城内日军负隅死守,外围日军猛攻不已,师部手中已没有一兵一卒的预备队了。再这样下去,部队有可能被内外之敌压迫在龙陵城下消灭。“撤退?” 张绍勋拼命抑制自己不去想这两个字。渡江以来,他反复激励部队进攻、进攻、再进攻,从未想过撤退。可眼前的现实又逼得他不得不考虑撤退之事, 而且必须尽快决断。张绍勋虽然意识到应该撤了,但他仍不甘心,因为这意味着即将到手的战果会化为乌有。此外,他还不能不顾虑责任问题。心存侥幸的张绍勋要通了第 88 师师部的电话。

“胡师长吗?”话音刚落,对方胡家骥少将的询问连珠般地传了过来: “张师长,第 87 师能不能再加一把劲用于攻城?我部 3 个团已全部投入战斗,目前已无兵可派。城内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你老兄再踩一脚就会大功告成。什么今晚能不能解决战斗?那就全看你老兄的了。⋯⋯”

张绍勋越听越黯然,连向对方通报自己当前的危急情况的心思都没有了。“强弩之末?到底谁是强弩之末。”张师长原设想只要第 88 师能负责迅

速消灭城内日军,自己就把攻城的第 87 师的部队全部用于阻击北面增援之

敌,待第 88 师结束龙陵城内的战斗后,两个师再合力反击来援之敌。可胡师

长的一番话使他信心全无,同时也坚定了一直犹豫不定的撤退决心,尽管眼前不断浮现出蒋委员长震怒的面孔。

夜深了,松井秀治大佐立于腾冲一龙陵公路边的一个山头上,透过濛濛雨幕遥视龙陵方向,不远处的几个山头上曳光弹和手榴弹爆炸的光亮像闪电一样划破夜空,再往南边看,谷地中闪烁着无数灯火,正在向东南方向移动。过了一会儿,第一线纷纷报告,中国军队似有撤退迹象。

松井大佐不敢妄动,美械装备的远征军已远非昔日的中国军队可比,对这样的敌人必须慎之又慎,更何况自己手下的官兵自 5 月中旬开战以来,几

乎没有一天不在东奔西杀。好容易等到天亮,松并确证第 87 师已向东南方撤退之后,才下令部队不要阻拦东撤的中国军队,而是绕经西北地带进入了龙陵。

第 71 军军长钟彬中将眼见各路增援日军己纷纷赶到龙陵,第 87 师已经

先行撤退,于是只好下令第 88 师也向东撤退。第一次围攻龙陵的作战遂告失败。

首战龙陵受挫,蒋介石极为震怒,发电报给卫立煌,要他迅即将作战不力的将领名单上报。第 87 师师长张绍勋得知后备感惶恐,同时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他思前想后,决心自杀,于是修遗书三封,一封致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中将,表达了自己擅自撤退,累及全军的愧疚之情;一封致全师将士,勉励他们不为一时挫折而颓丧,继续奋勇杀敌,洗雪第 87 师的耻辱; 一封留给妻儿,安排后事。写完遗书后,张绍勋换上整洁的军装,从容地举枪自戕,幸好警卫人员抢救得快,张师长免于一死。

蒋介石的严厉查究和张绍勋的自杀,对远征军全军都是一个震动。此后, 全军官兵,尤其是各级指挥官不敢稍有懈怠,作战意志更加顽强。

九陵解围之后,松山祐三中将来劲了,企图乘胜掩杀,消灭第 71 军主力, 而后直出腊勐,救出松山守备队,将南线远征军赶回怒江以东。

6 月 20 日,松山中将把师团前进指挥所从芒市进至龙陵,并命令松井联队全部,在师团炮兵和装甲兵一部支援下,沿滇缅公路向镇安街追击。松井大佐提出异议,认为第 71 军主力己在镇安街附近的黄草坝一线高地稳住了阵脚,不若等待各路兵力到来,进行充分准备之后,再行发动全面攻势,如此则胜算较大。无奈松山师团长执意认定,必须乘中国军队立足未稳之际,以猛烈地追击一举击溃之。

松井联队于 6 月 21 日开始向黄草坝方向追击,一路遇到第 71 军第 87

师部队的有力阻击,至 23 日,松井联队在黄草坝西南方受到第 87 师的连续反击,无法继续推进,只好向师团司令部紧急求援。

松山中将意识到追击掩杀己不可能,只好命令松井大佐暂缓进攻,待师团各部抵达后,再发起全线进攻。

23 日深夜,配属松山中将指挥的第 18 师团第 114 联队一部赶抵战场;

24 日晚,第 53 师团搜索联队及该师团第 119 联队一部,在奥仲寿藏中佐率

领下进入第一线。此外,第 56 师团的宫原部队及第 2 师团的藤木部队也到达了前线。这样一来,松山中将手下汇聚了第 56 师团主力和第 18,第 53、第2 师团各一部,再加上炮兵和装甲兵,用于第一线冲锋陷阵的战斗人员就达

1.5 万人左右。

松山中将把这些兵力集中用于公路正面的第 87 师的黄草坝一线,仅以藤

木和宫原两支部队,约 3000 多人佯攻黄草坝以南的第 88 师阵地。

6 月 25 日黎明,日军各部队利用浓雾掩护,开始对黄草坝以西的第 87 师阵地全线猛攻。25 日一个昼夜、26 日又一个昼夜,双方在公路两侧的高地上反复冲杀,一直不断。松井大佐在第一线亲自调兵遣将,往往一个大队还在向上攻击的时候,另一个大队已经在山脚下展开了攻击队形。一俟前一波攻击失利,第 2 个攻击波马上又涌了上去。日军企图用这种连续不断的冲击波冲垮中国守军。

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上将密切关注着第 71 军的战况,严厉命令第 11 集团军司令官宋希濂中将,必须在黄草坝正面击破日军,至少也要确保黄草坝一带阵地不失,第一线部队若有怯战后退者,无论士兵还是军官,一律就地正法。

宋希濂则组织了集团军执法队,分别布置在公路沿线和各山间隘路口, 执法队头戴钢盔,清一色汤姆式冲锋枪,杀气腾腾,令人望而生畏。第 71 军军长钟彬中将把卫立煌的命令和集团军执法队的布署晓谕全军,同时指示第 87 师各部,不可消极地蹲在工事里单纯防御,要组织部队连续逆袭。第一线部队越打越精,充分发挥了美械装备的优势。当日军攻击部队在山脚集结, 准备展开时,山上的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弹纷纷吊往敌群。当日军成散兵线爬至山腹时,守军即以射程较远的轻重机枪的点射和步枪的精确射击,逐个射杀跳跃前进的日军。当日军不顾死伤,爬到阵前 100 米左右时,守军的所有自动武器猛烈开火,手榴弹雨点般地砸进敌群。此后,又伴随着激越的号声冲下山头,进行反冲锋。无法立足的日军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在逃至山腰时,又受到中国炮兵阻隔炮火的杀伤。日军一个大队经过几次折腾,就丧失了攻击力,只好另换一支部队进攻。

  1. 日下午,第 56 师团参谋长川道富士雄大佐从龙陵前进指挥所赶至前

线,向部队传达天皇嘉勉第 56 师团官兵的通电。川道大佐登上一个刚刚夺取的高地,环顾周围到处横卧着双方尸体。其中一些显然是新尸,另一些则已经腐烂发臭,绿头大苍蝇“嗡嗡”着在尸体上爬来爬去,雨水的浸泡使大部分尸体膨胀得面目全非。川道大佐长吁一声,举起望远镜眺望前方层峦叠障的绵绵山峰。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地形上进攻,真是至难之事!皇军官兵不知还要死伤多少。”川道非常理解松井大佐的困难,可说这些理解或同情的话又有什么用?川道侧转身,正色对松井下令。

“立即把天皇御电传达至每一个官兵,告诉他们,天皇陛下正在东京时刻关注着滇西方面的战况。师团决定从南面佯攻第 88 师阵地的部队中,再抽

出宫原大队和藤木大队的主力转用于黄草坝当面。总攻定于 28 日晨,奥仲寿藏中佐负责进攻左翼达磨山之敌,松井秀治大佐负责攻占黄草坝稍南的最高峰。得手后,立即向黄草坝发展攻势。”

  1. 日凌晨,松井大佐把所有步兵,炮兵投入战斗,连续攻击 4 个多小时,

终于占领了最高峰。但是手下各中队俱已伤亡过半,许多中队仅剩下 20 来人。

情况上报龙陵后,松山师团长踌躇起来。据情报,远征军第 6 军新 39

师主力与第 87 师一部正在黄草坝以东的镇安街一带进行大规模阵地构筑,要想突破这种大纵深的阵地是根本不可能的。此外,卫立煌似乎正在策划着什么。

松山师团长情对了。卫立煌并不想一味防御,时刻都在找机会反攻。龙

陵撤退后,第 11 集团军已经稳住了阵脚,使进攻的日军遭到惨重损失。卫立煌认定日军的攻势已是“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了。他设想乘日军主力被粘着在第 87 师当面的时候,乘机从南侧的第 88 师方面侧击日军后路,一

举将日军主力聚歼在黄草坝一带。为此,卫立煌除将新 39 师用于第 87 师正

面以外,又将第 2 军的第 76 师加强到第 88 师方面,同时檄令正从昆明赶赴

滇西的何绍周中将的第 8 军 3 个师尽快抵达战场参加进攻。6 月底,全部由

伤愈老兵组成的第 8 军荣誉第 1 师率先抵达战场;7 月初,第 8 军主力也渡过了怒江。

远征军大部队的频繁调动促使松山师团长下决心放弃进攻。7 月 2 日夜晚,黄草坝至蚌渺一线的日军悄悄地脱离接触,如漏网之鱼连夜向龙陵撤退。为掩饰撤退意图,日军连战场上的上千具尸体也未掩埋或焚烧,抛下死去的战友跑了。

卫立煌得知日军撤退后,悔恨交加,急命第 11 集团军各部队向尤陵方向

猛追。各部队一路上击溃日军小部队的阻击,于 7 月 6 日再次攻抵龙陵外围。其中一部实施超越追击,绕过尤陵,直扑龙陵西南的芒市城下,旋即对空虚的芒市发起攻击。

芒市是第 56 师团本部所在地,集中了大批后方机关和供应整个滇西地区日军作战用的各类物资。而且,芒市的守备力量非常薄弱,松山中将带走了师团几乎全部的作战部队,芒市仅剩下第 56 师团兵器部长竹内好大佐指挥下的七拼八凑的混合部队。凭这些部队是守不住芒市的。松山中将急火攻心, 不待部队在尤陵休整,马上率主力回援芒市。行前,松山中将留下了师团工兵联队主力和第 113 联队、第 148 联队各一部,以及第 53 师团的野中大队和

第 2 师团的藤木大队,任命工兵联队长小室钟大郎中佐为龙陵守备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握别之际,松山中将神色悲戚地对小空中佐交待说。

“师团主力近两个月来连续转战,元气大伤。此次回援芒市后,急需休整补充,估计在一个长时期内无力增援龙陵。因此,务望小室君率 3000 健儿固守龙陵,掩护师困主力重整战力。”

7 月中旬,远征军完成了第二次对龙陵的攻击准备。此次攻击的要领与第一次不同,避免急于求成,着重发挥炮火和空中轰炸的优势,逐个摧毁日军坚固的工事后,由步兵实施占领。同时改变了一厢情愿的“围三阙一”战术,对龙陵实施四面包围。在兵力投入上,除了第 1 次攻击的第 11 集团军的

第 87、第 88 师以外,将刚抵达战场的第 8 军主力替换新 28 师攻击松山,新

28 师归还第 71 军建制,参加对龙陵的围攻。此外,还将第 6 军的新 39 师、

第 8 军的荣誉第 1 师一部也投入龙陵战场。上述部队统归第 11 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指挥。

7 月 13 日,第 87 师一部在连日攻击标高 1593 米的东山高地妥挫的时候, 美军第 14 航空队的数架 B—29 轰炸机飞临上空。地面部队连忙打开对空引导的图版,让箭头直指山顶日军主阵地,同时用迫击炮发射发烟弹,精确指示日军地下工事的位置。美军飞机晃晃翅膀,表示明白,随即向腾起烟雾的地方投弹。几天来,远征军地面炮火始终无法摧毁的日军地下工事,架不住 1000 磅炸弹的直接命中,纷纷崩坍。工事里的日军大部分被活活埋在几米深的地下,少数逃到表面阵地的日军也被一通炮火炸得身首异处。

顺利攻占东山要点的中国官兵并不急于发展攻势,而是按照稳扎稳打的新的战术要求,赶筑工事,等待日军的反扑。宋希濂根据日军的特点和第一

次攻击龙陵时的经验,知道日军上下均坚持有失必反的作战原则,尤其对各要点阵地,一旦失去,必然会反复争夺,直至力竭。而且,在如此复杂的山地作战,向上仰攻的一方无疑要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因此,宋希濂要求各部队在占领要点后,必须以逸待劳,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最大限度地杀伤反扑的日军。

这种新战术果然有效。小室中佐得知东山失守后,立即派出一个步兵中队实行夜袭。结果,一个中队的日军死伤殆尽,仅中队长一人负伤返回。

渐渐地,小室中佐也发现中国军队似乎是在有意引诱日军攻坚。第一线的报告中也说:远征军具有强大的野战筑工能力,黄昏攻占一处阵地后,当夜就可完成覆盖式火力点的构筑。到第 2 夜,这些火力点的周围就围满了鹿岩。以后每隔一天,火力点的数量都会增加,鹿砦也变成了两道乃至三道。小室中佐痛苦地意识到,要想成功地夺回夜攻占的要点,只能在阵地失

守后的当夜实施决死的逆袭,否则就会造成人员的徒然牺牲,师团长交代的尽量持久的任务也就无法实现。可是要点又不能轻易失去,如果不能掌握要点,还谈得上什么龙陵守备。小室中佐矛盾之下,只能向手下各部队发出死守要点阵地的严厉命令。

这一来,战斗就变得极其惨烈。由于尤陵外围高地大都在 1500 米左右的高度,地势陡峭,丛林茂密,地西炮火和空中轰炸很难精确,再加上雨季里一个月中有。20 天都在下雨,空中支援也大受影响。步兵仰攻更是难上加难, 一些地段坡度太大,如没有树丛遮挡,山头上的日军甩一颗手榴弹就能直落山脚。

中国远征军官兵好不容易攻上山顶,日军仍负隅顽抗,至死不退。日军利用复杂的坑道工事和各种暗堡,猛烈射击裸露在表面阵地的远征军官兵。因此,攻上山头的中国官兵必须逐个搜寻日军藏身之地,一旦发现火力点就用手榴弹、炸药炸,用火焰喷时器烧。即便这样也很难彻底肃清山头和山腰的日军,甚至在占领山头十几个小时后,还有日军伤兵苏醒过来,从很难被发觉的藏身之地投弹或射击。远征军官兵只有在被射杀的情况下,才能发现并消灭敌人。

面对如此顽抗的日军,中国士兵往往杀红了眼。尽管生俘一名日军,无论是官是兵,上级都有重赏,可在生死之地没有人去想什么赏金,也根本不可能生擒敌人。整个整个的山头都被远征军的手榴弹和炸药犁了一遍,对一些构造复杂、深入地下的坑道,火焰喷射器烧过之后,再用炸药炸坍所有的出口和通风口,无论里面有没有活人,一概封死活埋。

从 7 月中旬到 8 月上旬,第 11 集团军各部一直采用这种稳扎稳打、逐渐

推进的战术向龙陵压缩。8 月 14 日,各部队开始全面总攻。新 28 师主力攻

击古泽山要点,第 87 师主力攻击六山要点,荣誉第 1 师一部攻击北山要点,

新 39 师全部攻击西山和一山、二山要点。

当天天一亮,各部队的各种口径火炮开始猛烈炮击,中美空军的 34 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同时实施轰炸。在炮击和轰炸最炽烈的地区,常常出现横飞的炮弹与下落的航空炸弹凌空相撞的景观。龙陵城内整个被夷为平地,外围大多数覆盖阵地也被摧毁。获尾大队大队长莎尾勇少佐在这天的轰炸中被炸死。

入夜,日军守备队动员一切人力彻夜不停地从城内废墟中扒出房梁、门板等一切可以用来加固阵地的木料,悉数运往外围山地阵地修补工事。

经连日攻击,8 月 19 日,第 87 师攻占了龙陵东南、标高 1854 米的六山高地,全部击毙片山次郎大尉以下的所有日军守军。六山一失,东南方面的五山、四山、三山等一连串的高地都陷入危机。第 87 师部队冒着大雨,不停顿地发展攻势,并把火炮拽上六山,居高临下地猛轰五山等日军阵地。23 日攻陷五山,继而拿下了四山和三山,彻底肃清了东南外围高地的日军,当天又直出龙陵城东的复廓阵地,在对中学校的攻击中击毙日军永未纯一大尉。 23 日夜,小室中佐向芒市发出告急电:“龙陵连日连夜遭受优势之敌空

中和地面的猛攻,各队俗血苦战,但照目前状况,守备队最多只能坚持两天。”松山师团长接报后大惊失色,万一龙陵守备队支持不住,第 33 军司令官

本多政材中将策划已久的“断”作战,将会失去前进基地,从一开始就面临困难。

代号为“断”的反攻作战计划,是第 33 军司令官本多政材中将于 7 月间策定的。当时,缅北胡康河谷方面已经失败,密支那也行将失守,为了继续切断中印之间的陆上交通,本多中将决定对北缅方面的中国驻印军持守势, 而把第 33 军主力集结滇西地区,迅速击败中国远征军,如此则同样可以达到切断中国外援之路的目的。由于这个目的,因此将作战定名为“断”。其具体计划为:

  1. 第 33

    军主力集结于芒市周围,在龙陵方面消灭远征军主力,前出至怒江一线,在救出腊勐附近和腾冲守备队的同时,切断中印交通线。攻势发动时间预定为 9 月上旬。

  2. 第 56

    师团确保目前态势,尽量持久,将远征军抑留在自己当面,同时为而后的攻势作准备。

  3. 第 2 师团实施欺骗手段,秘密集结主力,而后昼伏夜行,一举跃进至

芒市方面,与第 56 师团一起准备今后的攻势。原防区由第 18 师团接替。

  1. 对第 18 师团残部,第 33

    军以储备物资的大部拨与之,力促其重建。重建后的该师团作为军的预备队,担负对北缅方面的守备,以阻止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会师。

  2. 击灭远征军主力,达成上述目的后,第 2 师团及第 18 师团主力迅速转

向北缅方面,对驻印军发动攻势,救出密支那及八莫守备队,与第 56 师团共同致力于巩固对中印交通线的阻断。

  1. 军司令为便于战场指挥,将推进至芒市。

由于“断”作战事关滇西、北缅全局作战能否转危为安,而且第 33 军已拼凑了所有能够机动使用的兵力,因此,本多中将产生了一种“乾坤一掷” 的赌徒心态,龙陵守备队几次告急求援,本多中将均不为所动,并严禁松山师团长前往尤陵救援的请求。他认定,“断”作战能否扭转乾坤,全在于攻势开始时的冲力是否足够大,倘若分兵四处救急,无异干将有生力量逐个消耗。可是,龙陵能否坚持到“断”作战开始,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倘若龙陵不守,远征军主力就会集中对付第 33 军的进攻。本多中将不敢深想,只好

拼命催促第 2 师团赶快向芒市集结,同时将新到的几千补充兵增拨给第 56

师团,并避开白天的轰炸,将 2000 余吨作战物资赶运到芒市。

可是,就在第 2 师团利用夜暗,逐次向芒市跃进的时候,滇西战局极度恶化。8 月 23 日,龙陵的小室中佐电告最多只能支撑两天。同日,腊励守备队从松山发来令人揪心的报告:

“19 日以来,敌人猛攻,守备队官兵除战死者之外,大部受伤。目前,

连剩只手剩只腿的官兵也在前沿死战,战况己到了最恶劣的时候。”

在此之前,腾冲方面也陷入危机。8 月 13 日,腾冲守备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战死,守备队少佐以上军官死伤殆尽,只好由军衔最高的太田正人大尉负责指挥。

松山师团长眼见自己的部下面临“玉碎”前景,忧心如焚,再次向本多中将提出,不等第 2 师团到来,由第 56 师团先行发动攻势,否则就来不及了; 并不顾本多中将的犹豫,擅自派出宫原部队先行驰援龙陵。本多中将鉴于这种情况,只好下令第 56 师团马上进攻,以解龙陵之危。

“断”作战就这样仓促开始实施。8 月 23 日夜,宫原部队约 1000 多人渗人龙陵城。26 日夜,己晋升少将军衔的松井秀治率第 113 联队和刚回归的今冈宗四郎大佐的第 146 联队,以及师团所属的特种兵部队,沿芒市至龙陵的公路两侧展开攻击。

位于龙陵以南的远征军部队是第 6 军的新 39 师和第 2 军的第 76 师各一

部,新 39 师部队负责公路西侧地区,第 76 师部队扼守公路东侧地区。从 8

月 26 日开始,公路两侧山地阵地受到优势日军的反复猛攻。到 30 日,松井

少将先后在小松山高地投入了 3 个步兵大队兵力,进行了昼夜不停的攻击。

最后,虽占领了高地四周,但小松山顶峰仍在第 76 师手中。松井少将只好留下一个大队兵力监视顶峰的中国守军,自己率主力绕过小松山向北面的双坡进攻。公路西侧的新 39 师部队则依托旧分哨山、分哨山等高地,与日军今冈

联队逐个山头的反复争夺。到 9 月 3 日,第 56 师团主力才缓慢攻至龙陵以南

约 10 公里处的双坡附近。

但到 9 月 3 日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日军第 2 师团在冈崎清三郎中将率

领下赶到战场,其中包括步兵第 4 联队一部、第 29 联队和第 16 联队主力,

以及师团炮兵联队主力。第 2 师团赶到后,从第 56 师团手中接过了对公路东

侧地区的攻击任务,使得第 56 师团得以集中兵力沿公路西侧向北发展攻势。

尽管第 2 师团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第一批组建的老牌师团,先后参加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二次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在南征北战中为大日本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此次“断”作战中却大吃苦头。

冈崎清三郎师团长接手在公路东侧向北进攻的任务后,以两个大队兵力连续 3 天突击小松山顶峰的第 76 师阵地。3 日,日军突入主峰阵地一角,但马上遭到守军交叉火网的密集射击。突入阵地的日军全部横尸山顶,无一幸免。第 2 天,日军组织敢死队率先冲锋,又在阵地前的鹿砦前全员战死。日

军投入预备队后,全力突击,好容易占领了顶峰。第 76 师马上组织反击,4 日一夜,反冲锋十余次,终于将日军从山顶赶至山腰。参加攻击的猪濑大队死伤极大,第一线部队仅剩 10 余人。另一支突击部队山岸大队第 7 中队仅剩

下 14 人和 1 挺机关枪。

冈崎中将认识到,若继续强攻小松山主峰,上述两个大队的兵力将全部耗尽,遂下令停止攻击。此后,直到“断”作战失败,小松山主阵地始终掌握在远征军手中。

小松山受阻,第 2 师团主力对小松山以北的一山、二山、三山等高地攻

击也连连受挫。扼守一山、二山等高地的是远征军第 71 军第 87 师的部队。

从 9 月 3 日一直到 15 日,第 87 师在一山、二山、三山高地,与日军第 2 师

团 2 个步兵联队及 1 个炮兵联队浴血苦战 12 个昼夜,先后击毙第 2 师团情报

参谋平松淳一少佐和苇 29 联队中队长千叶守三大尉,重伤第 16 联队长坍吉

嗣大佐和该联队第 3 大队长佐藤重雄少佐,以及第 29 联队第 3 大队长滋野正

美少佐;迫使第 2 师团主力在夺得一山、二山、三山高地之后,再也无力攻

占四山高地。第 2 师团被打残了。双方在龙陵东面高地形成对峙。

第 76 师和第 87 师顶住了第 2 师团,可是公路西侧的新 39 师以及龙陵西

北的荣誉第 1 师却吃不住劲了。面对日军第 56 师团的全力猛攻,新 39 师虽然反复逆袭,但分哨山高地及龙陵西面的一连串高地仍相继落入日军手中。新 39 师动摇了、溃败了,师长洪行少将也在撤退的慌乱中翻车身亡,成为远征军反攻中死亡的军衔最高的指挥官。

9 月 7 日,日军第 56 师团乘势渡过龙陵河。向据守龙陵西北一带高地的

荣誉第 1 师阵地猛攻。荣誉第 1 师部队在见返山、昂龙山等高地连续奋战了

三天三夜,勉强守住了阵地。可是 10 日,对第 56 师团抱有极大期望的日军

第 33 军,又将新到达的吉田四郎大佐指挥的第 49 师团的第 168 联队悉数加

强到第 56 师团方面。

面对第 56 师团 3 个步兵联队的连番进攻,再加上该师团炮兵和第 33 军

直属炮兵的狂轰滥炸,荣誉第 1 师伤亡惨重,被迫退往龙陵—腾冲公路以北。

至此,日军第 33 军在“断”作战中,已向龙陵战场投入了 5 个师团番号

的部队,其中包括第 56 师团和第 2 师团的主力,第 18 师团、第 53 师团和第

49 师团各一部,以及军属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待种兵部队。本多政村中将

抖出了全部家底,志在必得。鉴于第 56 师团已经占领了龙陵西南至西北的全

部高地,而第 2 师团仍在龙陵东南高地与第 37 师等部队僵持,本多中将下令

第 56 师冈跨过龙陵一腾冲公路,继续向北进攻,然后在尤陵以北折转向东,

从龙陵至腊勐之间切断滇缅公路,将远证军第 11 集团军在龙陵周围的部队包围歼灭。

局势非常明显,龙陵地区的会战已演变成中日双方在滇西地区的一场决战。倘若日军获胜,远征军 5 月中旬反攻的主要战果将不复存在,甚至可能

被迫再次退回怒江东岸。相反,若远征军取胜,日军第 33 军就此将丧失与远征军大规模较量的最后一线希望,充其量也只能以防御态势苟延残喘,尽可能在滇西地区拖延一段时间。诚如本多政材中将所说的,龙陵会战确实是乾坤一掷的大决战。

坐镇保山远征军长官部的卫立煌上将很清楚龙陵会战的重大后果,也非常了解第 11 集团军面临的危局。可他作为一个一生在战场上拼杀的军人,更懂得最后五分钟的至关重要,战局往往会在最后时刻发生根本性逆转。使卫立煌欣慰的是,号称中国精锐之师。曾在 1942 年首次远征缅甸中扬名中外的

第 200 师,已经昼夜兼程,从昆明车运赶到了龙陵北部战线,与第 11 集团军

部队一道将战线稳定在黄草坝以西的达磨山一带。更加令人振奋的是,第 8

军已于 9 月 8 日全部歼灭了顽抗达 3 个多月的松山日军。这不仅使第 8 军主力可以转用于龙陵战场,而且可以使后方的部队和军火物资源源不断地经滇缅公路运往前线。此外,腾冲方面的激战已进入巷战阶段,第 20 集团军已将

第 36 师抽出,派往龙陵方面,威胁了日军第 56 师团的侧背,要不了几天,

第 20 集团军主力即可全师南下,会战龙陵。“本多中将,你已是强弩之末了!”卫立煌盯着地图上的松山和腾冲两

个小点,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