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寺庙的集中发展

元代年间,僧孚中托钵江南,见姑苏盛产美石,便立志建塔。

孚中是浙江奉化人,被元顺帝赐号为“广慧妙语智空宏教禅师”。他住持普济禅寺14年,以勤俭简朴著称,为兴建名山道场,多次外出云游募化,得到江南诸位藩王的隆重接待,太子宣让王等出资建造多宝塔,故又名“太子塔”。

元代时普济寺与对面的梵山之间,是一条长长的沙滩,紧连百步沙,面临大海,潮水一涨,滔滔白浪就会涌到普济寺山门跟前。

至农历八月大潮汛时,更是风狂浪高,飞沙走砾,这给清静的普陀山带来了不少灾难。

有一年中秋节期间,元朝皇太子宣让王到普陀山游山玩水,一天夜里,正当他兴致勃勃地坐在普济寺山门前听潮赏月时,突然一阵狂风把他吹倒在地,他那顶太子帽也被狂风刮到了海里。

太子惊恐万状,忙问住持孚中禅师:“这是何物作怪?”

孚中禅师见太子动怒,便告诉他说:“山门前的沙滩下蛰伏着一条小怪龙,每到中秋节时它会喘气、打滚,舒展一下龙身,进而引起山上起风,海上掀浪,给人们带来祸害。”

太子听了,大吃一惊,急忙问道:“小龙如此作孽,可如何是好?”

孚中禅师说:“要镇住孽龙并不难,只要建一座塔就可以了。”

太子高兴地说:“此法如行,我愿奏明父皇,传旨造塔,镇住孽龙!”

第二天,孚中禅师带着几个泥工匠,来到梵山口的沙滩上,抓一把泥沙放到鼻子下闻了闻,蹲下身子,把耳朵贴在沙滩上听了听,然后用禅杖在地面上画了个圈说:“就在这里打桩造塔!”

太子不解其意,正想问明原因,孚中禅师连忙凑了过去,轻轻地说:“要造塔镇住孽龙,这塔就要造在龙的咽喉7寸之处。”

时隔一年,一座四角玲珑的佛塔造好了,这就是现在的多宝塔。多宝塔完工那天,正好又是中秋佳节,蛰伏在普济寺山门前沙滩下的小龙又苏醒过来了,它想伸伸腿,舒展一下龙身,却感到浑身不自在,睁开眼一看,见有4根又粗又长的石柱,紧紧地卡住了自己的咽喉部位,无法动弹。

从此,恶浪难越百步沙,狂风远避普济寺。

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全用太湖石砌成,呈方派共5层,高32米,台面栏柱刻有护法神狮及莲花。座基较宽,平台的转角处及四周栏下饰有螭首,做张口吐水状,造型生动,具有浓郁的元代建筑特色。

第二层的蟠龙柱,体态雄健,纹饰线条流畅。塔上身三层四面各镂古佛一尊,全伽趺坐式,瑞容妙丽,形象生动。

塔刹为仰莲宝瓶,整座建筑造型别致,雕工精巧,具有浓郁的元代风格,十分罕见,是昔日景观“宝塔闻钟”的所在地。

法雨寺又称“后寺”,距普济禅寺2800米,创建于1580年,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所以取“法海潮音”之义,取名为“海潮庵”,后改为“海潮寺”,最终更名为“护国镇海禅寺”。

此后,历代都对护国镇海禅寺进行重建和修葺,清康熙年间,明益禅师孤身入闽募资,历时3年,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奉诸位菩萨。

后来,清朝康熙皇帝特赐金修寺,并修缮了大殿,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使之成为名扬江南的一代名刹。

法雨寺占地33000平方米,存有殿宇294间,依山取势,分列6层台基之上。

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其中,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从南京明代宫殿拆迁而来。

法雨寺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势超凡。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

北宋的文学家王安石曾写诗称赞道:

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从普济禅寺前往法雨寺,要经过一段名为“玉堂街”的香道,香道的尽头是一片名为“日莲池”的池塘,莲池汇聚锦屏山南麓诸溪之水,水从山岩迸出,清冽异常,历久不竭。此处所产的莲子,历史上曾被列为贡物。

池上有座海会桥,是进入法雨寺的正路,是后来光绪年间法雨寺的住持化缘募修而成的。桥前古木参天,幽静淡雅。

“海会”意指诸佛菩萨聚会在一起,其德之深与数量之多,犹如大海之广阔无边。

海会桥横跨日莲池上,将池分割为东西两潭。桥为单孔石拱桥,长约20米,宽5米,两侧栏板的双面浮雕上刻有各种戏剧故事、竹木花卉、飞禽走兽、虾蟹鱼鳖等图案共52幅,雕刻精致,栩栩如生。

法雨寺的寺门不同于一般寺庙的山门,不在中轴线上,而在东南角上,一条青石板路蜿蜒而上,弘一法师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山门主建筑为重檐方亭,匾额青蓝底镶金字,上题“天华法雨”4个字。

方亭西是影壁,原为砖雕三龙壁,上书梵文“唵嘛呢叭弥吽”,用60块0.7米见方的青石浮雕砌成,全壁雕刻镶嵌精致,不露缝隙,犹如一整块大石板雕刻而成。后改建为九龙壁,高两米,宽12米,厚一米,极富立体感,壁中九龙昂首舞爪,腾云戏珠,形象逼真。

九龙壁对面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檐间额题“天王殿”,殿前古樟成林,甬道两侧竖有两根旗杆,十分特别。

其中的一根已经变换过七八次,而另一根虽常被香客当做神物,剥皮做药,但仍然巍峨高耸,故有“后寺活旗杆”之称。殿内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与众不同,据说是为了避免与普济寺重复。

天王殿后的玉佛殿面阔3间,外加围栏,黄琉璃顶,是一座小巧玲珑的重檐歇山式建筑。大殿东西有钟楼和鼓楼各一,月台上有古柏一棵,苍老劲健,西侧植罗汉松一棵,围粗一米多,颇为罕见。

玉佛殿原供有清朝光绪年间从缅甸请回的释迦牟尼玉佛像一尊,像高两米,玉色皎洁,雕琢极精。被毁之后,供奉的是从北京永乐宫移来的玉佛。

九龙殿又称“圆通殿”,是法雨寺的主殿。殿前有古树10余棵,其中两棵大树古银杏和古桧柏高入云天。西侧的银杏粗约3米,树龄约有500多年。

东侧的龙凤柏苍老劲健、蟠屈如虬螭,形状独特,是宝陀山上最有名的两棵古柏。

大殿台前三面石栏板上分刻着“二十四行孝图”,取自元代郭居敬编撰的古今24个孝子的故事。这些浮雕构图完整,线条流畅,是明代石刻浮雕中的精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殿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增建的。

1699年,康熙皇帝赐“法雨禅寺”额时,下发“拆金陵旧殿以赐”令,拆金陵城内琉璃瓦12万张,仿金陵明故宫的九龙殿盖成。殿分7间,高22米,面阔35米,进深20米,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大殿内无一梁、一钉,堪称一绝,是我国寺院建筑中规格最大和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佛殿。

九龙殿内最有名的当数“九龙藻井”,藻井按古朴典雅的九龙戏珠图案雕刻而成。

一条龙盘顶,8条龙环,8根垂柱昂首飞舞而下,8根金柱的柱基是精致的雕龙砖,正中悬吊一盏琉璃灯,宛若一颗明珠,组成九龙戏珠的立体图案,造型优美,刀法粗犷,成于明代初,九龙殿之名便因此而得。

大殿正中供奉6.6米高毗卢观音坐像,后壁为大型海岛观音群塑及善财童子群像,两旁列十八罗汉。

御碑殿殿宇5间,黄瓦盖顶,西侧楼屋内有门可通上佛顶山的香云路。大殿面宽5间,进深4间,前有外廊,斗拱承担,殿中供三世佛。

殿东耳殿3间,为三圣殿,供三圣立像。西耳殿3间为关帝殿,供关公金坐像,两侧配房各5间。

1605年,明朝万历皇帝赐宝坨观音寺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宝陀山自此更名为“普陀山”。

之后,明代僧人圆慧在海拔300米的佛顶山右上方建造了一石屋,取名“慧济庵”,俗称“佛顶山寺”。至清朝时期,禅宗临济派能积禅师扩庵为寺,首创圆通、玉皇两殿,又建钟楼、大悲楼和斋楼,慧济寺从此声名远扬。

后来,德化禅师请得御赐《大藏经》镇寺,德化禅师圆寂之后,其徒文质主掌法席,对慧济寺大加修建,一切规制皆与普济寺、法雨寺相同,成为普陀山的第三大寺院。

慧济寺占地面积为18000多平方米,有殿堂灯阁共145间。布局因山制宜,中轴线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方丈室等列同一平行线,与左右厢房互为表里,颇具浙东园林的特色。

明末张苍水有诗说:

绝磴凌云嵌佛龛,扪天住笏恣豪探。

写出了佛顶山寺的奇妙景趣。

由法雨寺到慧济寺需经一段石级小道,人称“香云路”,全路共有1088级石阶,此路细如羊肠。

后来在住持文正的带领下,募资砌石而成,路旁又设铁栏杆,一路上可见青山绿水,可闻鸟语花香;路西的青玉涧,自山巅至山麓,涓涓细流,淙淙汩汩之声时隐时现。中途的香云亭呈长方形,建于路中,下有溪涧穿行而过。

过香云亭向前,在一个陡坡的转弯处,一方呈方形的巨岩矗立在路侧,岩石的垂面上刻有数尺见方的“海天佛国”4个大字,为明朝参将侯继高所书。

相传当年侯继高在普陀山抗倭之际,佯装上佛顶山礼佛,吸引倭寇入山,并一举歼之,这4个字就是当时所书写的。“海天佛国”石上又叠一石,其形如即将倾倒之钟,高插云天,石上题款“云扶石”3个字,非常奇特。

慧济寺的山门极为简朴,上书“慧济禅寺”,与普陀山其他的寺院不同,慧济寺的主殿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两边侍立佛弟子阿难与迦叶。

大殿两厢各塑有10尊塑像,是佛教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则供奉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大雄宝殿屋顶以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各色琉璃瓦铺成,阳光映照下,往往能映出万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观。

慧济寺后门左侧有一棵树,是普陀鹅耳枥。该树从地表处分两杈并列长出,在3米多高处又分两杈,往上再有规律地一分为二,故又称为“夫妻树”。这棵树是200多年前由缅甸僧人来普陀山朝拜时携来,是我国没有的稀有植物,仅存一颗,十分珍贵。

还有一棵被誉为“佛光树”的新姜子木,也是稀有树种,它如同一名使者,每当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大士圣诞之日,它的嫩梢枝叶就会披上金黄色的绒毛,在阳光里熠熠闪光,仿佛佛光临世,为佛国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佛顶山是普陀山的最高处,在这里举目四望,大海山礁,仿佛向眼前奔来。每遇山雨将来,雾霭围绕山腰,渐至朦胧,此时,山腰的“云扶石”如青帆一片,出没于云涛,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充满诗意,形成“华顶云涛”的壮丽景观。

在普陀山上还有许多天门,如东天门、西天门、南天门等。

东天门有两处,一在光熙峰右;一在虎岩侧,两岩突起如门,仰看不高,俯瞰则岩壑深杳。

西天门对峙的两石间仅容一人伛偻而过,危石横亘其上,额曰“西天法界”,左右石上分别题刻“振衣濯足”和“同圆种智”。

南天门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由普济寺住持通旭正式题名的。南天门孤悬入海,正南有小石桥与本岛相通,因桥似龙,故称环龙桥。岛上有梵刹,又有观音大士坟。入门有巨石矗立,清总兵蓝理题名“海山大观”4个字于其上,体势苍劲。

这些门并无绳墨规矩,彩拱飞檐,不过是巨石突兀,相对耸峙而类似于“门”而已,但三天门名立,普陀山便俨然一海天净国了。

在南天门旁,是普陀山南海观音立佛之地,面朝大海,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南海观音铜立像气魄宏大,雕制精巧,世所罕见,是普陀山标志性的建筑物和海天佛国的象征。

南海观音立像双目垂视,眉如新月,左手托起法轮,右手施无畏印,显现大慈大悲相。总高33米,其中像身高18米,是由96块厚0.001米的亚金铜壁板组成,总重70吨,其中面部重1.5吨,高2.6米,宽2.4米,含纯金6500克。

南海观音立佛下是礼佛广场,宽51米,长111米,花岗石布地,石板泾渭分明,板缝衔接细密。广场南侧东西置“四大天王”花岗岩石雕像,像高3.9米,雕塑像近看直赞夺天工,远观威武真神。

南海观音立像基座分两层,第一层为功德厅。厅内正中直径5.6米的铜柱上铸有20幅观音说法图和妙善大和尚像,两壁悬挂着“观音送饭”、“二龟听法”、“飞沙连海”和“蓝公护法”的大型木刻壁画,雕刻极为精细。

基座的第二层为观音堂。堂内供奉着500尊各具妙相的紫铜观音像,中音铜柱铸刻着“观音三十二应身像”。

普陀山南海观音铜像造型尽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柔美,形象端庄,线条流畅,金光闪闪,是海天佛国宗教艺术的一大瑰宝。

【旁注】

藩王 介于地方长官与独立君主之间的统治者。他们可能是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长官,或者由某强国册立统治某地区的半独立君主。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并非一般的地方长官职衔,而是比地方长官职衔较为尊贵的封号。久而久之,这些名衔会演变为真正的君主称号。

太子 古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周时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为太子或世子。汉时称为皇太子,金元代时,皇帝的庶子称为太子,明代以后皇帝的嫡子称皇太子,亲王的嫡子称世子。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并且拥有自己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螭首 又叫螭头,螭是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属传说中的蛟龙类。龙为炎黄子孙最崇拜的神兽,把它装饰在碑头上成为螭首,碑的身价就变得更为高贵。

庵 “阉”意为“关门”。“广”指“房屋”。“广”与“阉”联合起来表示“关门的房屋”。本义是指不对外开放的房屋,后来特指女性修行者居住的寺庙。

藻井 我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的部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也擅长,而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九龙壁 影壁的一种,即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以作为屏障的墙壁,俗称“照墙”、“照壁”。影壁是由“隐避”演变而成。门内为“隐”、门外为“避”,以后就惯称影壁。

郭居敬 元代尤溪人,字义祖。他所著的《二十四孝》,其中所列的榜样十分典型、突出,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孝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

参将 明代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无定员,位次于总兵、副总兵,分守各路。明清漕运官设置参将,协同督催粮运。清代河道官的江南河标、河营都设置参将,掌管调遣河工、守汛防险等事务。清代京师巡捕五营,各设参将防守巡逻。

总兵 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之分,但是并没有人员限定。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后渐成一种常驻的武官。

施无畏印 佛教的手印之一。右手前臂上举于胸前,与身体略成直角,手指自然向上舒展,手心向外。这一手印表示了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使众生心安,无所畏怖,所以称为施无畏。

【阅读链接】

普陀山在东海,为什么要称为“南海普陀山”呢?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的记载,以为古代称普陀山为南海。

二是因为在唐朝以前,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陕西西安,普陀山在其南边,因此,唐朝之前的普陀山一带海面被称为南海。后来,随着朝代的变迁,政治中心前往北京,从明朝始普陀山一带海面改名为东海。但由于南海观音的叫法深入人心,所以,尽管海面易名,南海观音的称谓还是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