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悬念

人类社会的历史由于时间悠久,环境变化,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悬念,如人类起源的悬念,楼兰古国的悬念,耶稣死而复生的悬念,等等,这些悬念使历史变得扑朔迷离、莫测高深。

肯尼亚新古人类化石

发现人科成员化石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宣布,1984年2月23日,一批科学家在巴林戈湖以西的塔巴林发现了500万年前的一块人类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祖先的化石。

这块化石带有两个臼齿的上颌碎片。它在形状和大小上同南方古猿阿法种相似,南方古猿阿法种距今约300万至400万年。

发现这块化石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填补了约1700万年前至约370万年前人类起源化石记录的空白,这是人类从类人猿中分出来的时期。

再现直立人骨骼化石

1984年10月18日,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利基博士宣布,在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湖西岸发现了160万年前一具最完整的直立人骨骼化石。

直立人是早期人类的祖先。发现的这具骨骼化石是一个12岁的男孩,高1.63米。这就证明直立人实际上同现代人一样高。直立人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的,后来在我国发现北京猿人。

人类起源于非洲吗

1974年,考古学家在埃塞东北部曾发现35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现发掘出大量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以及400多万年前的类人猿化石,这些都比“北京猿人”更久远。

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较普遍的看法,即古人类的始祖在非洲。然而,“肯尼亚平脸人”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原先对于人类各部分进化顺序的推断,从而认定人类起源于肯尼亚。

但是,有一部分人不认同这一观点,毕竟一具化石的分量还不足以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就是说,它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验证。

在线小知识

南方古猿,由于其已经能够直立行走,故属于人的范畴,分类上属于人科的一个属。南方古猿包括阿法种、非洲种、鲍氏种、粗壮种、羚羊河种、湖畔种等。

失踪千年的楼兰美女

美女的相貌特征

在新疆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三角洲,曾发现了一片墓地,墓中出土有一具中年女性干尸,体肤指甲保存完好。她有一张瘦削的脸庞,尖尖的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的头发披肩。

她身上裹一块羊皮,毛织的毯子,胸前毯边用削尖的树枝别住,下身裹一块羊皮,脚上穿一双翻皮毛制的鞋子,头上戴毡帽,帽上还插了两支雁翎,透过木乃伊,仍可以找出死者生前典型的新疆美女特征,因此被世人称为“楼兰美女”。

经用她身上的羊皮残皮做碳-14鉴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尸。她是谁?为什么会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就成为考古界的谜。

历史上的发现

1980年,新疆发掘出一具女性干尸,这是至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最早的一具,距今约有3800年的历史。

科学测定该女子死时为45岁左右,生前身高1.57米,现重10.1千克,血型为O型。

出土时,她仰卧在一座典型风蚀沙质土台中,墓穴顶部覆盖树枝、芦苇,侧置羊角、草篓等。

古尸身着粗质毛织物和羊皮,足蹬粗线缝制的毛皮靴。发长一尺有余,呈黄棕色,卷压在尖顶毡帽内,帽插数支翎,肤色红褐色富有弹性,眼大窝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

有关学者的说法

曾经显赫一时的楼兰美女与其楼兰古国一起消失在大漠黄沙中,关于楼兰古国消失之谜一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据有关学者考证,共有以下说法导致了楼兰古国和楼兰美女的消失:

一是楼兰消失于战争;二是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三是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四是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五是被瘟疫疾病毁灭;六是被生物入侵打败。

当时,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在线小知识

碳-14是碳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生物由于需要呼吸,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生物死去后会停止呼吸,此时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通过测碳-14含量,可以估计古物的大概年龄。

楼兰美女是自然干尸吗

田琳研究员的发现

新疆博物馆长期从事古尸处理和研究的人员田琳,在对“楼兰美女”进行保护处理时,意外发现她身上有蛋白质类涂敷物。只是因为这层涂敷物涂得比较薄,又历经了3800年的岁月沧桑,所以很难被人发现。

文物专家这一新发现,初步否定新疆古尸是自然干尸的公认论断,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极大关注。

楼兰美女的特征

楼兰美女是我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女性干尸。这具干尸还是我国目前寄生虫学研究中,保存的最早的实物标本,考古工作者给其冠以“楼兰美女”的美称。

医学专家对楼兰美女的尸体解剖发现,其心、肝、肺、脾、膀胱、大小肠、子宫等内脏都有保存,只是变得干硬、萎缩。其头发尚有弹性。肺外形也可辨认,肺泡腔内有成堆的黑色尘粒,反映出她生前处于一个风沙很重的环境。

考古研究员的争论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对沉睡沙海3800年而保存完好的楼兰美女,最早提出了自然干尸论断。

这里气候干旱,多热风沙,使尸体来不及腐烂即已迅速脱水变干,减缓了肌体的氧化;墓地建筑在高于地面7米至8米的高台上,无水淹的危险;墓穴深仅一米,尸体上面的覆盖物为砂土、芦苇秆和红柳树枝,易于透风和水分蒸发;死亡时间在冬季,严寒的气候限制了细菌的活动。

然而,楼兰美女身上的涂敷物,就有可能打破这种论断。有的专家认为,给尸体涂敷某种物质也许是一种葬俗。

而不少专家面对楼兰美女身上的涂敷物,分析说,当时当地人们可能已经认识到通体涂敷这种动物性蛋白质,有利于尸体长期保存。

这种做法与古埃及人工精细处理干尸的方式还有某些相似之处。目前,关于楼兰美女是自然干尸,还是药物涂抹后形成的这一问题,有关科学家还在做进一步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在线小知识

1985年,在新疆南部的且末县出土了一具婴孩干尸。这具婴尸距今约3000年,年龄不到1岁。婴儿的双眼均盖有长0.03米、宽0.02米的小石片。这是一种保护灵魂免遭散佚的习俗。

耶稣裹尸布是真的吗

耶稣裹尸布的公开

1898年,意大利报纸向天主教徒们宣布亨伯特国王的一项决定:5月1日在都灵开幕的神圣艺术博览会上,他将批准把人们习惯称为“耶稣裹尸布”的那块布料公开展出。要说这一消息轰动了许多人,那肯定是言过其辞了。当时,人们对耶稣裹尸布的重视程度十分有限。人们把它看成是散布于基督教民族各地的众多圣物之一,其价值主要决定于各代信徒对它们的崇拜程度,因为信徒们比较注重朴素的信仰,而不大关心真实性。

奇特的裹尸布

由萨瓦家族自15世纪中叶以来所保存的耶稣裹尸布到底是件什么物品?那是一块布料,宽1.1米,长4.36米。它放在一个金属箱子里,箱子有几道锁,只有同时得到都灵大主教和萨瓦家族族长的批准,才能打开箱子。而在1898年,萨瓦家族的族长就是意大利国王亨伯特本人。如果相信传说的话,这块料子就是耶稣的门徒将他从十字架上解下来时,作为裹尸布来包耶稣的那块料子了,使那些极少有机会观赏这块布料的人感到惊愕的是,布上有一些棕色斑点,其分布上显示出目光可见的两个人体,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两个人的头是面对面的。

人们展开的争论

自这块裹尸布从中世纪在法国出现以来,出现了两个敌对的、有时是激烈对峙的阵营。一些人认为那块裹尸布是原件。他们解释说,那些比较粗大的斑点是血流在布上或汗弄在布上造成的,因为在裹尸时使用了香料,结果对化学反应起了催化作用。

其他人则表示极大的怀疑。他们断言,那些斑点是13世纪的一个画家所为。在中世纪,一位主教不是宣称,他听到过假造者的证词吗?另一位主教不也宣布禁止对这个所谓的圣物进行朝拜吗?人们在尚贝里城为裹尸布专门修建一座教堂,以供展出,而且越来越隆重。编年史学家安托万·拉兰曾断言:“为了证明圣物是真品,人们让它经受了非同一般的检验。”人们甚至将裹尸布放在油里和灰汁里煮了好几回,也未能够把布上的斑迹洗掉!我们能相信他的话吗?

1532年,裹尸布所在教堂发生火灾,裹尸布差一点被全部烧掉。一滴溶化了的银子将叠起来的布料的一角烧坏,结果烧了两串距离相等的洞,这些洞从照片上看得很清楚。为了灭火而浇在布上的水,在圣物上留下了对称的水渍印。由于巧合,正要烧在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的痕迹时,火就停止了。有人称这是奇迹般的巧合,尚贝里的修女虔诚地对裹尸布进行了修补。

科学家的考察研究

由于社会上对耶稣裹尸布的真伪众说纷纭。1898年,都灵大主教终于同意一批科学家对裹尸布进行考察研究。人们发现这块亚麻裹尸布上留有一个明显的影像,也就是一个裸体、有胡子、留长头发的男人的图像。其大小同实际人体相等,死者的面容安详,其身体上留有鞭痕和钉痕,布上相当于死者的头、手、腰、足部位都有斑斑血迹。

有人猜测,1357年在法国夏尔尼伯爵领地利莱教堂展出的耶稣裹尸布,是十字军东侵时从君士但丁堡窃运而来的。同时,这些相信者们还发现:裹尸布图像上的脸型、披肩的发式及胡子都属于公元初的犹太人型,并且,裹尸布上的形象与呈西娜山上叶卡捷琳娜教堂中的圣像有45处相似,而与查士丁尼二世时货币上的圣像有65处相似。

然而,不信者们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认为,裹尸布的人形属裸体形象,这与当时的习俗相违背。因此,他们认为裹尸布是伪作。

科学的再研究

正当欧洲的科学家们争执不下的时候,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却传来了不同的研究结果。首先,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一致结论,认为这块裹尸布不是一幅画,因为裹尸布上没有发现颜料的成分。至于裹尸布图像的形成,他们通过1532年的那场火灾所提供的线索得到了启发,断定这是由别人巧妙地用轻微的焦痕构成的。其次,通过对尸布上的血迹的研究表明,裹尸布上留下的血迹确系人血。

但经分析发现,血迹部分拍摄的底片上呈白色,证明尸布上的血迹是阳性的,而人体影像却是阴性的,这说明尸布上的血不是来源于尸体,而是后来加上去的。

由此,科学家断言,裹尸布上的耶稣像是伪造的,这块亚麻布根本不是传说中的耶稣裹尸布。然而,这是否就能用来完全解释裹尸布的奥秘呢?

在线小知识

1988年,英国牛津、瑞士苏黎世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3家著名实验室得出结论,都灵裹尸布出现的时间大约1260年至1390年,并非耶稣的裹尸布。

耶稣真的死而复生吗

有关学者的观点

如果真有耶稣其人,那么关于他的死,又是一个令人争论不休的问题。据《新约》中的“四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3天后,重新复活,并多次在门徒面前显现,因此使四散的门徒重新鼓起勇气,聚集起来,获得了耶稣之死不是终结而是死而复活的信念。不过这种说法自近代以来一再引起人们的疑惑。

早在1835年,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学者大卫·施特劳斯就在《耶稣传》中指出:“耶稣之死的真实性,不可能从他被钉十字架这一方面得到充分证明,而只能从他之复活缺乏证明予以说明。说耶稣还继续活着是没有历史资料可证明的,但如果认为他真的死了,那就只好把十字架之死认为是真的死了。”

英国著名的学者卡本特认为:“有关耶稣处死的情形,福音书的记述大都是为了显示其如何在细节上都实现了《旧约》的预言。”美国《圣经》文学专家莱肯指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替人类赎罪的使命,是《新约》中福音故事的基础,也是整部《新约》神学思想的基础。”

也有不少神学家和科学家用各种方法对意大利都灵大教堂的一块麻布进行测试与检验考证,据说这块麻布曾包过耶稣的尸体,究竟是真是假,众说纷纭。

《圣族与圣杯》一书的观点

在20世纪出版的两本书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它们都另辟捷径,对耶稣的身世作出了标新立异的解释。

1982年,英国德拉科特出版社出版的《圣族与圣杯》一书,由英国人林肯、美国人R·利以及新西兰人贝京三人合作撰写。作者历经数年的实地考察及查阅了大批文献资料后认为:耶稣并不是一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而是一个觊觎以色列王位的犹太贵族,其娶了一个名叫玛丽·玛格达琳的女子为妻,并生有子女数人。

因为参与贵族争权斗争遭到失败后,被迫流亡至高卢,即法国古称。为了防备政敌的谋害,他将妻子儿女留在高卢,并捏造自己被判刑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自己只身返回祖国。

他的后代在高卢生活繁衍,并在5世纪时成为法兰克人墨洛温王朝的统治者。至11世纪末,耶稣的后裔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创建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的戈德费鲁瓦·布隆即为耶稣后裔,关于耶稣家族的血统就被称为圣杯血统,它的秘密一直由秘密教会锡安山隐修会所保存。

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一些文化界名人如达·芬奇、波义耳、牛顿、诺迪埃、雨果、德彪西、科克托等人都曾是该会首领,甚至戴高乐也是该会成员。锡安山隐修会禁止普通教徒了解耶稣家族的秘密。作者甚至声称,悬挂于天主教堂的圣母像,并非耶稣母亲之像,而是其妻玛丽·玛格达琳的画像。此书所披露的耶稣身世轰动了欧美,被西方书评界称之为“20世纪最有争议的著作”。

《耶稣印度》一书的说法

与前书天方夜谭式的奇论不同的是,一位年轻的德国学者凯斯顿在1983年写出了《耶稣印度》一书,提出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说法。该书是作者1973年至1983年间数次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游历、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凯斯顿认为,耶稣在幼时为躲避罗马行省希律王的迫害,逃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并在那里学习佛教教义,12岁以后又到印度继续深造,10年以后才重返故乡以色列,自称拿撒勒人耶稣,并从事创立基督教及传教活动,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恐慌,后被总督彼拉多逮捕,判处受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

当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后,受尽了折磨,为了营救他,有人暗中在送给他喝的酸酒中投放了麻醉药物,造成了耶稣假死。后由富商约塞夫买通了当局和行刑者,得到了耶稣“尸体”,并用解毒药拯救了他的生命,使其得以“复活”。耶稣治好伤病之后,曾多次在其门徒面前“显现”。

此后便在叙利亚、波斯、土耳其一带秘密传教,直至16年之后,携其母亲一起到印度克什米尔定居,以“约兹·亚萨夫”之名著称。

据说,他曾到北印度、我国新疆等讲道授经。以年逾八旬的高龄在克什米尔的斯利那加善终。至今斯利那加旧城中央仍保存耶稣的陵墓,名为“先知约兹·亚萨夫之墓”。每年还迎来成百上千的香客朝圣。

在线小知识

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当主耶稣复活的那一天清晨,看守坟墓的兵丁亲眼看见主耶稣复活的情景,立即跑进城去,向害死主耶稣的祭司长报告。祭司长听了让他们说是被耶稣的门徒偷走的。

扑朔迷离的亚历山大墓

神秘人物亚历山大大帝

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的伟大统帅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儿子。他于公元前336年即位后,便率兵大举侵略东方。在10余年里,东征西伐把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广阔土地划归为自己的版图。

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只有一些民间的传抄本,并且与一些史籍中的记载又矛盾重重,而且带有极浓重的传奇色彩。由于历史的久远,人们无法得到更多,所以考古及历史学家把希望寄托在对陵墓的发掘上,然而人们未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证据。

1964年的一天,埃及亚历山大市的报纸发表了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陵墓找到了!这是波兰考古学家们的巨大成就!”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美国《纽约时报》立刻给波兰考古队发了一封电报,希望就这一伟大的发现写篇文章,并给予优厚的稿酬。各国记者也争先恐后地飞抵埃及。同时,大批旅游者的涌进使得埃及警方十分地紧张。

可惜,好像是历史与人们开了一个玩笑,这消息竟然是假的。原来发现的是古罗马时期的一座剧院的遗址,是波兰考古专家出的差错,把人们引向了歧途。

那么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的陵墓究竟在哪里呢?他又是怎么死的?这一谜团仍没有找到答案。

探寻亚历山大帝的陵墓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下托勒密将军用灵车把他的遗体运往埃及,安葬在亚历山大城,并为他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陵墓。

后来的凯撒大帝、奥古斯丁皇帝、卡拉卡尔皇帝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到此陵墓朝拜过,还在亚历山大的塑像头上加上一顶金冠。可是到了3世纪,有关陵墓之事,不知为什么无声无息了,甚至连有关的记载都消失了。

642年,阿拉伯大军攻占了亚历山大城,这里的辉煌历史陈迹使他们感叹不已。至1798年,法兰西拿破仑的军队进入亚历山大城时,这里已是一派衰落景象,跟随拿破仑的一些学者还看见不少古建筑的废墟。

19世纪末,这里开始建海港,古老的建筑遗址成了采石场,有许多遗迹被深埋入地下。亚历山大城很快成为地中海上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古希腊的习俗是把创建城市的国王,在他死后一般都要埋葬在这个城市的中心。根据这个理论,有的考古学家分析认为,陵墓很有可能在位于城市东部的皇宫区。也有人认为,陵墓应在两条街道的交叉点上,因为这里过去是古城的中心位置。

当时波兰的考古学家玛丽亚·贝尔德就是对当地出土的古陵灯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发现,古人在制作陶灯时,在上边绘制了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模型,根据这张图,她对陵墓的位置做了一个有趣的推测,她认为在模型内的许多建筑物之中,有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可能就是亚历山大的陵墓。

因为,奥古斯丁皇帝的陵墓是尖顶锥形建筑,这种墓形很有可能就是在仿造亚历山大陵墓。而英国人维斯曾对托勒密王朝的墓地进行过分析研究,认为这些墓应当同亚历山大陵墓相像。

他想象亚历山大的木棺是安放在一座宏伟的庙宇里,周围是一些圆柱,墓里一定有许多稀奇精美的物品。墓内还可能保存着从埃及各处庙宇送来的经书。

后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一些考古学家的发现大体上证实了这些猜想。专门研究古代马其顿历史的考古学家安得罗尼克斯依据这种推测发现了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的陵墓。陵墓大殿的中央停放着高大的大理石石棺,上面装饰着宝石的、沉重的金质瓶状墓饰。国王的遗骨就放在石棺中,他的周围是一些陪葬的珠玉金器,还有王权标志、战盔等物。

墓中有5个用象牙雕刻的雕像,制作得相当精美,引人注目的是这5个雕像是国王的一家:腓力二世本人、他的妻子、儿子亚历山大和国王的父母。这个发现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亚历山大大帝陵墓在哪里

人们在惊喜之余不禁要问:腓力二世国王的陵墓尚能找到,难道他儿子的陵墓就这么难寻觅?因此有人推测,埃及亚历山大城所谓的陵墓根本不曾存在过,它是历史学家的杜撰,真正的亚历山大尸体在那次拦截案中被托勒密秘密地转移到不为人知的地方。

那么,亚历山大城到底有什么呢?考古学家进行挖掘,发现了著名的孟菲斯神牛墓。学者又在海底进行考察,发现了埃及艳后的宫殿,都没有陵墓的踪影。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路过埃及的最神秘事就是参拜阿蒙神的活动,他进入了神庙的最里边和阿蒙对话,这次对话的内容成为千古之谜,亚历山大事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他说他只告诉母后奥林匹亚斯。

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自从踏上亚洲的土地之后就再没有回到故土。后人猜测锡瓦密谈很可能包含亚历山大的陵墓地点,甚至亚历山大本人就葬在这里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20世纪后,有一名希腊女考古学家来到这里发掘亚历山大陵墓,但无功而返。至今人们也没有在锡瓦发现任何有可能是陵墓的遗迹。

在线小知识

亚历山大大帝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18岁随父出征,20岁继承王位。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负盛名的征服者。

法老图坦卡芒是暴死吗

关于图坦卡芒的传说

关于埃及法老图坦卡芒有着两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说图坦卡芒继承的王位是由于他的稀世之美,被法老的公主选为驸马才获得的。但其继位的同一年里突然暴死,年轻的王后悲痛欲绝,以最盛大的仪式厚葬其夫。多少年以来,人们一直传说图坦卡芒法老的陵墓富丽豪华。然而盗墓者们走遍了“王墓之谷”,都没有发现图坦卡芒法老墓室的踪影。

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在图坦卡芒法老神秘地死去之后,年轻的王后给西亚的赫提国王写了一封信,请求他选一名王子前来成婚,执掌王权。可是赫提王子在赴埃及途中却遭到伏击,被人杀死。最后,老臣阿伊登基称王,原来的王后也不知所终。图坦卡芒法老和王后都死得不明不白,因此他们的墓室是否得以保存,值得怀疑。

发掘图坦卡芒之墓

20世纪初,一位美国人在王墓之谷发掘古墓,他搜索了整整5年,终于在一个小坑里发现了标有图坦卡芒字样的陶罐。当他兴致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发掘工作只好暂停。

战后一个名叫卡特的英国人接手了这一工作。经过6年的辛勤劳动,他终于发现了一组石阶引导下的王陵大门。这就是震惊世界考古界的图坦卡芒之墓。

当时,王陵的大门上还存有封泥和印章。打开封门,走过10多米长的倾斜墓道,来到那扇神秘的墓门前。

卡特手持探棒在墓门上捅开了一个小洞,先伸进一支蜡烛,然后又伸进头去。

开始他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墓中一股热气冲得烛光闪闪烁烁,慢慢地墓内的景象也从雾气中显现出来:异兽雕刻、塑像、黄金。

眼前的一切让卡特目瞪口呆,站在他身后的人急不可耐,连声催问:“看见了什么没有?”

卡特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克制住奔腾的思绪,喃喃地说:“看见了,美妙绝伦。”

当人们小心翼翼打开墓门进入前室的时候,只见门槛上散落着鲜花,似乎还是刚刚撒下的;油灯灯罩上存有新鲜的烟灰,似乎是才熄灭。

整个墓室的宁静气氛,仿佛在提示人们,葬礼是在昨天举行的,而法老才刚刚睡熟。

图坦卡芒墓的贡献

图坦卡芒墓的发现对考古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因为在图坦卡芒法老墓内,人们第一次领略到了古代埃及法老的葬礼文化:

葬制,葬服,前所未见的古代工艺品及其陈列的次序、规模等。堆积如山的龛、箱、匣、柜和各种家具,包罗了人世间一切实用的和可供观赏的华贵物品。

它们井然有序地陈列在墓室里,每一件都是贴金、镶玉、绘彩、嵌宝的。

不仅整个墓室富丽堂皇,穷奢极侈,令人惊叹不已,而且它所揭示的古埃及人的生活习俗、方式和文化水平,更使历史学家们欣喜若狂。图坦卡芒法老之墓被发掘之后,人们又花了10年的时间才清理完其中的物品,由此可见墓中珍宝的丰盛。在整个法老墓的发掘清理过程中,人们不由得对这座陵墓的主人,就是早夭的图坦卡芒法老产生了兴趣。

与图坦卡芒法老同样大小的乌木塑像细腻传神的浮雕和壁画,一次又一次地介绍人们认识这位年轻的国王,他是多么俊美、勇敢和健壮。

图坦卡芒的遗体在哪呢

图坦卡芒法老的遗体安放在哪里呢?整个王墓分前室、耳房、库房和墓室4间。墓室里没有置放多余的家具,却有一座硕大无比的贴金木龛隔出了一个室中之室。

贴金木龛的表面为这个室中之室筑起四面灿烂耀眼的黄金之墙,而在金壁之下置放着一具略小一点的4层木龛。

木龛里盛放着一具巨大、庄严的石椁。打开椁盖,使得人们惊叹不已的是一具人形的贴金木棺。

再打开这层人形木棺之后,又是一具闪耀着奇异色彩的贴金木棺。而最后一层人形棺更令人拍案叫绝,原来竟是用一整块黄金锻打而成,最厚的地方足足有0.03米。

至此为止,人们感到,以往对古墓的知识和想象都已用尽,再也无法猜测棺里还能包藏着什么令人惊奇的事物了。纯金的棺盖被掀开了,往里一看,只见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躺在里面,原来是变暗了的白色亚麻布。把6层裹布慢慢揭开,又出现了一具棺材,棺材盖上雕刻着一辉煌灿烂的黄金做的人像。

额头上有秃鹫和蛇的符号,手拿着皇家标志的鞭和笏。更令人惊异的是,金像一侧摆着一束花,虽经几千年漫长岁月,但颜色依然鲜艳。又连续打开两层棺材,只见一具黑色的东西——图坦卡芒王木乃伊安详地躺在里边。裹着亚麻布的尸体上涂满了香料和油脂,而木乃伊的头上却齐肩罩着真金的面具,黑宝石的眼睛里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移去金面具,除去一层又一层的亚麻布,取下无数的护身符、项链、戒指和耳环,终于只剩下了最后一层亚麻布……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个当年目如明星、唇如施朱、具有绝世风采的美少年,如今的面目会如何呢?

最后一层亚麻布被打开了,人们为所看到的一切惊呆了,也就是图坦卡芒靠近左耳垂的脸上有一道致命的伤痕。

这足以说明传说中的法老及王后的暴死并非谣传。

金室玉椅、珠围翠绕增添了这个年轻人黄泉丧生的悲剧气氛,但却不能给人们了解这段带有血腥味道的历史提供多少线索。也许,在这个怪石狰狞的幽谷里,在这黄沙吞噬的荒原下,会埋藏着更加令人惊心动魄的证据,能够揭开这个谜底。

在线小知识

古埃及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不仅具有行政最高权力,还是最高祭司和被崇拜的对象。古埃及历史上法老一般有5个称谓,它们分别是荷鲁斯名、两女神名、金荷鲁斯名、登基名和原名。

埃及艳后是怎么死的

埃及王位之争

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里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生于公元前69年,从小在宫廷中长大。她是马其顿人的后裔,美貌出众,姿色超群。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按照遗诏和当时法律规定,21岁的克里奥帕特拉和比她小6岁的异母弟弟结成夫妻,共同执政。由于在宫廷斗争中失败,公元前48年,她被其弟逐出亚历山大城。她野心勃勃,在埃及和叙利亚边界一带招募军队,准备回埃及跟弟弟争夺王位。

此时,适逢恺撒追击其政敌庞培来到埃及,他以罗马国家元首的身份对埃及王位之争进行调停。

克里奥帕特拉的爱情

在此过程中,克里奥帕特拉的一个党人想出了一条巧计:把女王包在毛毯里,然后派士兵化装成商人,把女王抬到恺撒的行馆。恺撒打开后,发现站在面前的是一个美貌艳丽的女子,恺撒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两人一见钟情,为后世留下了知己香艳的国际政治佳偶。克里奥帕特拉夜闯军营的壮举,后来自然得到了满意的回报。她成了大权独揽的埃及女王。

公元前47年9月,恺撒在平定小亚细亚的战乱和庞培余党后,回到罗马,但他无时不思念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公元前45年,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就应恺撒之邀来到罗马。当她进入罗马城时,恺撒亲自去迎接,同时也轰动了整个罗马上层社会,一些罗马达官贵人都以瞻仰艳后的风姿而感到荣幸。不料,恺撒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她怅然离开了罗马。

女王与安东尼的婚姻

恺撒死后,安东尼称雄罗马。当他巡视东方殖民地时,在小亚细亚的塔尔累马城,派人传达召见女王的命令。为了取得这位新贵的欢心,她刻意将自己打扮起来,显示出动人心魄的魅力。这位早在罗马时已使安东尼垂涎欲滴的美人,很快便投入了他的怀抱。

安东尼毅然放弃了他到东方的使命,乘坐女王的豪华游艇,一起回到了亚历山大城。从此,他俩如胶似漆,恩爱非凡,在埃及王宫厮混了漫长的5年。后来,安东尼违心地与政敌屋大维的姐姐成婚,但不久便找到借口回到东方,遗弃了他的妻子,与克里奥帕特拉举行了婚礼。

这种违反罗马婚俗的举动,自然遭到了舆论的谴责,加上他擅自将罗马帝国在东方的大片殖民地,送给了被他尊奉为“众王之女王”的克里奥帕特拉,这就更加激起了罗马人的愤怒。

在屋大维的煽动下,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撤销了他的执政官职务,并剥夺了他的一切权力。

克里奥帕特拉的失败

公元前31年,安东尼与屋大维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上。正当酣战之际,克里奥帕特拉命令她的舰队退出战斗,结果使安东尼海军阵容大乱,当此胜败存亡的紧急关头,身为全军主帅的安东尼,一看见艳后已率舰逃跑,居然丢下为自己血战的10万将士,乘一艘小船追赶艳后而逃亡埃及。

一年后,屋大维兵临埃及,由于埃及军队叛变,安东尼见大势已去,解下披甲,抽出佩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52岁。

克里奥帕特拉被屋大维生俘后,想以美色再次迷惑屋大维,但没有奏效。

一天,当她得知她将作为战利品被带到罗马游街示众的消息后,便恳求屋大维让她为去世的安东尼祭奠。她写了自己的遗书,沐浴后,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此后,便怅然地进入自己的卧室,安详地平躺在一张金床上,从此再没有醒来。

慌忙赶到的屋大维对她的自杀虽然感到失望,但不能不钦佩她的伟大,便下令将她的遗体安葬在安东尼身边。

女王死因的争议

克里奥帕特拉女王自杀了。这位绝代佳人的死,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而且为古今中外史学家留下了一个至今不解之谜:她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自杀的呢?

一种传统观点认为,女王事先安排一位农民带进墓堡一只盛满无花果的篮子,里面藏有一条叫“阿斯普”的毒蛇,让它咬伤了自己的手臂,导致中毒昏迷而死。

或者是,女王早就把蛇喂养在花瓶里。用一枚金簪刺伤它的身体,引它发怒,直至它缠住她的手臂。另一种意见认为,女王不是死于毒蛇,而是用一只空心锥子,刺入自己的头部所致。

然而,也有不少人反对上述两种意见,因为死者尸体上没有发现有刺伤和咬伤的痕迹,在墓堡中也未找到任何有毒的小蛇。他们认为是服毒而死。坚持是毒蛇咬死的人根据考证材料提出:墓堡朝向大海的一侧开有一个窗户,受惊的毒蛇是可以从这里溜走的,另外,女王的医生认定:“在她的手臂上,确实有两个不大明显的疤痕。”

在线小知识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即恺撒大帝。恺撒出身贵族,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订了《儒略历》。

示巴女王是否确有其人

示巴女王存在吗

传说中示巴女王具有非凡的神秘色彩,在《圣经》,尤其是成书于1世纪的《旧约全书》中多次提到了示巴女王,但她真的存在吗?

《旧约·列王记》第十章和《旧约·历代志》第九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前10世纪中叶,当以色列王国在国王所罗门治理下国泰民安、兴盛至极的时候,异国君主示巴女王因仰慕所罗门的智慧和声名,在庞大的护卫队陪同下,带着香料、宝石和黄金,浩浩荡荡地抵达耶路撒冷,拜见以色列国王。她向所罗门表示敬意,献上厚礼,并提出一些难题让对方回答。

所罗门机智的回答,更让示巴女王钦佩不已。示巴女王见所罗门有大智慧,又看到他所建造的华丽宫室、席上的珍肴美味、群臣分列而坐、仆人两旁侍立,以及他们的衣服装饰等情况,诧异得神不安舍,向所罗门献上厚礼。

所罗门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异国女君主给以盛情款待,在她回国时还馈赠了许多珍贵的礼物。这段简短的记述非常精彩,但是,这位女王来自何方?出身于哪个民族?

有关示巴女王的传说

示巴女王在《圣经》中偶然闪烁的神秘色彩,引起了历代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和民间艺人的极大兴趣,由此而产生的种种臆想、传说,更显得浪漫离奇甚至荒诞不经。

在中世纪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里,示巴女王被说成是预晓耶稣将受难于十字架的女先知。

据传她在去耶路撒冷拜见所罗门的途中,曾遇到一座小桥。她的幻觉中突然闪现出救世主将被人用这座木桥上的板木钉死的可怕图景。于是她绕道而行,并虔诚地向这座桥祈祷祝福。

所罗门得知这个不祥之兆后,立即命人把桥板取下深埋地底,以为就此万事大吉了。却不料后来仍被人挖了出来,成了恶人加害耶稣时所用十字架的板材。

宗教艺术中的形象

除了这种神乎其神的传说外,示巴女王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中,时而作为美丽的女王形象出现,时而又作为丑陋的女巫形象出现。在西欧许多国家的哥特式教堂里,人们仍可以看到表现内容截然不同的女王形象。这究竟是有史实依据的人物特征描绘,还是随意的艺术处理,就无从得知了。在非基督教信仰的世界里,示巴女王的形象基本上是被丑化了的。在犹太教的传奇故事中,示巴女王被描绘成有着毛茸茸双脚的恶魔形象,并把她比喻为古代亚述和巴比伦神话中诱人堕落的淫妇。

而在伊斯兰教的传说中,示巴女王受到了更大的贬斥,她被称为“比尔基斯”,意为妖怪,说她所行之事对人类来说意味着灾难。

民间传说中的形象

在许多国家的民间传说中,示巴女王更多地还是被描绘成天生丽质、聪颖不凡的动人形象,并传说所罗门在耶路撒冷见到她的时候,为其美丽的外貌和端庄的仪表所倾倒,两位互相爱慕的君主还结成了金玉良缘。

埃塞俄比亚的民间传说中说,虽然所罗门对示巴女王一见钟情,无奈女王把贞洁视若生命,在所罗门发誓不去触碰她之后,她才肯住进所罗门的王宫。

后来,所罗门设计引诱才逼迫女王成婚。他们在婚后生下一子名叫曼尼里克,以后随示巴女王而去。

曼尼里克长大后,到耶路撒冷拜谒父亲,并被封为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代皇帝。

有趣的是,这个非洲古国的末代君主,著名的海尔·塞拉西皇帝在位时,还以自己是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的嫡传后裔自居。关于示巴女王是否确实存在,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长期的考察和新的考古发现证明,示巴古国确实存在。《圣经》中提到的示巴王国位于濒临红海的阿拉伯半岛西面,在现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境内。

这或许能为示巴女王的存在提供一个证明,但若想找到示巴女王的真正踪迹,只能在重新发现新的依据后才能确定。

在线小知识

也门共和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与沙特、阿曼相邻,濒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1990年5月由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合并组成,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

庙宇般宏伟的地下墓室

发现宏伟的地下建筑

在繁荣兴旺的马耳他岛佩奥拉镇,一家食物店的地下竟然埋藏着地中海区域宏伟庞大的地下建筑遗迹。这个遗迹是被一群当时正在这里施工的建筑工人发现的。

1902年,一群建筑工人正在开凿岩石,建造蓄水库,突然脚下的岩石凿空了,下面出现一个大洞,他们探头一看,发现这竟然是一个凿通硬石灰岩后的宏伟地下室。

起初,工人利用石洞来堆放碎石废泥或者垃圾。但有一个工人认为这个洞穴不比寻常,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凿成的石室,于是他们将这个发现向当地的考古学家报告了。

似庙又似墓的地窖

考古学家得到消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勘察。他们搬走所有垃圾和泥石,发现里面的石室众多,就犹如一座地下迷宫。

石室最深处距离地面10米,它们一间一间地连通,上下共有3层。它由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多个房间组成。里面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的屋顶。

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它的石柱、屋顶风格与马耳他其他许多古墓、庙宇如出一辙,但别的庙宇都建在地上,这座建筑却深藏于地下的石灰岩中。

考古学家面对这惊人的发现,一时不知道给这个新发现起个什么名字,后来,一个学者只得引用希腊文中“地窖”一词给其命名,意思就是地下建筑。

考古学家在地窖范围内往下发掘时,又发现里面埋藏着7000具骸骨。

这地窖到底有什么作用,又是什么时代筑成的?

地窖筑成的年代比起地窖的作用,较容易获得解答。当地与此建筑风格相近的其他庙宇,多建于公元前2400年前后,其时岛上的石器时代居民豪兴一发,筑成不少宏伟的庙宇。岛民以牛角或鹿角所制的凿子和楔子,用石槌敲进岩石以进行开凿,他们用过的两把石槌及做精工细活时用的隧石和黑曜岩工具,都被发掘了出来。

这座“地下建筑”到底是“庙宇”还是“坟墓”?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石器时代,马耳他的岛民为何耗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来建造这座庞大的地下建筑?

有人认为它是一座地下庙宇。在这座地下建筑中,有一个奇妙的石室,人们称之为“神谕室”。在“神谕室”的石室里,有一堵墙壁被削去一块,后面是状似壁龛、仅容一人的石窟。一个人坐进去照平常一样说话,声音可以传遍整个石室,并且完全没有失真。

女人说话时声调较高,所以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这石室靠近顶处,沿四周墙壁凿了一道脊壁,女人声音就沿这条脊壁向四处传播。设计石室的人显然知道这个设计能产生特殊传声效果。

因为发现了这回声室,考古学家便认为这座地窖是在宗教方面有特殊用途的建筑,这石室说不定是祭司的传谕所。祭司虽然是男性,但是崇拜的对象大概是个女神。

因为考古学家在地窖发现两尊女人卧像,都是侧身躺卧,另外发现几尊特别肥大,也许以孕妇为蓝本的侧卧像。这些证据显示地窖可能是个崇拜女性的地方。

然而,这座建筑真的就是一座地下庙宇吗?考古学家自从在一个宽度不足12米的小石室里发现埋藏有7000具骸骨后,就对此产生了怀疑。室内骨殖散落,骸骨并非一具具完整的骷髅,说明那是以一种移葬方法集中到室内的,这种埋葬方式,原始民族中很普遍。

所谓移葬是初次土葬后若干年,尸体腐烂,成了骷髅,捡拾骨殖移到别处重新埋葬。

难道这座庙宇是供人礼拜之地,也是供死者安息之处吗?马耳他岛上这些早期居民的宗教包括崇拜死者吗?

地下建筑的未解之谜

没有人知道这座庙宇在哪个时期变为墓地,还是初建时就具有两种用途。许多屹立在地上的庙宇是模仿早期石墓建造的。反之,也许这就是一座仿效地上庙宇模式兴建的坟墓。至于马耳他岛上这种举世无双的地下建筑到底为什么兴建,大概永远是个不解之谜。

在线小知识

马耳他岛的面积仅246平方千米。但在这个小岛上,从1902年开始,人们却发现了30多处巨石神庙的遗址。其中一座名为“蒙娜亚德拉”的一座神庙,被认为是一座相当准确的太阳钟。

印度古堡的死亡之谜

接二连三的死亡事件

印度塔尔沙漠西部有一个古老的小镇,这里矗立着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之堡”。其实,这座曾结束了数百人畜生命的死亡之堡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四壁用宽大的砖石砌成,堡顶用粗大的圆木拼封,地面铺着整齐的长条状石块,东西两壁各开一扇窗子。古堡的死亡秘密,在于它几乎能将所有深夜置身其间的人畜置于死地,而且尸体上不见任何痕迹。没有一个在古堡待上一宿的人畜不是被抬着出来的。对此,政府唯一做的事就是在古堡大门口贴上一张告示:过往人畜切忌在此留宿!

不过,还是有许多人在这里接二连三地神秘死去。一对分属两个对立家族的年轻人倾心相爱了,这理所当然遭到所有人的谴责和反对。忠于爱情的年轻人铤而走险选择古堡幽会。月光静静地从窗口铺进古堡,小伙子靠在古堡的角落里甜蜜地等待着心上人到来。然而,就在姑娘踏进古堡的一瞬间,她目睹了月光下发生的一幕,厄运已经降临在小伙子的身上。第二天人们收拾小伙子冰凉的尸体时,姑娘双目呆滞,语无伦次——她精神失常了。死神以另一种方式封住了唯一的目击者的嘴巴。

使印度政府动用警力破解古堡之谜的是一名贵族小伙子。这位贵族小伙子,在同朋友云游四方时来到小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小伙子只相信自己大脑里的科学,不信古堡的神秘传说,在小镇唯一的小酒店里,当着善良的酒店主人苏赫大叔,小伙子和他的朋友不听人们的劝说,用各自的良种马打赌,要到“死亡之堡”里呆上一宿。苏赫大叔没收小伙子的晚餐钱。大叔总是这样,他给每一位古堡探险者提供一顿丰盛的晚餐,并说:“你明天早上来付钱。”自然这些全都成了最后的晚餐,苏赫大叔从未得到过第二天付的饭钱。

贵族小伙子跨进古堡之前,把大门口那张“过往人畜切忌在此留宿”的告示轻蔑地撕下来扔在地上,踏上一脚。小伙子只是撕下了有关死神的告示,可死神却永远撕去了小伙子骄傲的生命。第二天,英俊的贵族小伙子成了僵尸。于是,警察带着法医来了。法医使尽浑身解数翻来覆去检查尸体,警察将古堡掘地3尺,但最终一无所获。当晚,3名身手敏捷、枪法奇准的警察被安排守在“死亡之堡”里执行人与魔的直面较量。

那个显赫的家族悲愤而固执地要警察局给他们一个说法。第三天,印度塔尔地区警察局失去了3名忠于职守的好警察。

连警察都逃不过死亡的厄运!小镇上的人们再次感受到死神黑色的翅膀在头顶上盘旋,人们确信古堡通向地狱。政府除了重新张贴“不得留宿”的告示外还发布了一项悬赏令:凡能侦破古堡疑案捕获元凶者,奖赏10000卢比!

乔治探险队的失败行动

1923年秋天,著名英国探险家乔治·威尔斯率领他那支所向无敌的探险队向“死亡之堡”远征而来。探险队人饥马乏,粮食已颗粒无剩,金银货币也行将耗尽。

乔治写了一封信准备寄给远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好友,告诉他自己急需填饱肚子,急需一笔经费。在苏赫大叔的酒店里,乔治一口气把悬赏10000卢比的政府布告一字不漏地读了12遍。作为探险家,乔治当然不会贸然行事以致白白送死。乔治探险队对古堡做了细致入微的勘查和精心周到的准备,他把古堡四周50米范围以内的细沙抹平,以便记录可能留下的痕迹;把窗子下的沙地翻松,确保紧急关头队员们越窗而下时足够安全;检查每个队员的枪支弹药,保证关键时刻不出机械故障;每人的位置都选在靠近门窗,但不从门窗里露出身体。乔治分析,如果堡顶和墙壁足够牢固的话,门窗是杀手唯一的出入口,并依此计算好射击角度。乔治没忘记从镇上牵来一条狗,他明白狗比最敏锐的人还要敏锐。按照惯例,苏赫大叔给乔治和他的探险队提供了一顿第二天付费的丰盛晚餐。

探险家在那封寄往剑桥大学的信中加上了印度塔尔沙漠“死亡之堡”的故事,并热情洋溢地告诉他的好友:乔治·威尔斯这一名字将取代“死亡之堡”而矗立在小镇人们的心里,随着明天太阳的升起他将得到10000卢比的奖赏!他把信封好交给邮差。

夜幕降临,镇上的人们退出“死亡之堡”,回到各自家里倾听着古堡方向的动静。夜半,古堡传来两阵凄惨而短促的狗叫。太阳重新升起来的时候,人们怀着兴奋和不安,推开了古堡那扇厚重的大门。探险家和他的伙伴们倚墙而坐,凝固着昨晚的姿态。这个充满着神奇的世界,永远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探险家和一支优秀的探险队。

揭开古堡的死亡之谜

数月之后,苏赫大叔的小酒店里来了一个乞丐模样的老头,他干瘪得酷似生物实验里那些风干的标本。瘦老头骑一匹瘦马,驮一只铁箱,牵一只瘦猴。人们逗他取乐,踢那硕大的铁皮箱,箱子里除了一张网就再也没什么了。瘦老头自称是来揭开古堡之谜的。人们鄙夷地打量着他。苏赫大叔明白,又一个付不起饭钱的人想借此混顿饱饭。

但仁慈的苏赫大叔还是让瘦老头饱餐了一顿。吃完饭,瘦老头认真地表示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会用政府的赏金来付饭钱的。人们被逗得有几分乐了。瘦老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应该相信我,真的,应该相信我!”

瘦老头请人帮他把铁箱搬进古堡,表示第二天用赏金加倍付钱。可谁也不忍心把一个可怜的乞丐推进“死亡之堡”,老头只好自己动手用那匹瘦马驮铁箱。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几个年轻人抬着那块抬过无数尸体的木板向古堡走去。

这时,一个瘦小干瘪的身影幽灵般出现在古堡的窗口。年轻人吓得拔腿想跑,但迈不开脚步。幽灵发出一声长啸:“哎——小伙子们,别怕,是我!”人们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吃惊过,幽灵是那个干尸般的瘦老头——他还活着。瘦老头把一个个鸟状的东西从窗口投下。那是一只只死了的红蝙蝠。

原来,在古堡顶的圆木层上生活着一群昼伏夜出的吸血红蝙蝠,这些吸血红蝙蝠长着一根极细极密的长针,它们能在人畜来不及反应的一刹那将长针刺进人畜的大脑并分泌出一种麻醉汁,致人畜昏迷。

本来这种红蝙蝠像世界各地的吸血红蝙蝠一样靠吸食动物血液维持生命,但生活在塔尔古堡的它们竟发生了变异,干起了吸食人畜脑髓的罪恶勾当。

虽然它们把无数人畜制成了干尸,但它们最终未能逃脱瘦老头为它们布下的网。瘦老头在古堡里布好那张大网,把猴子拴在网下,自己则躲进铁箱子里,通过铁箱上的小孔观察外面的情况并控制操作绳。

这个乞丐般的瘦老头是谁呢?还记得探险家遇难前寄出的那封信吗?瘦老头就是那位收信人,探险家乔治生前的好友、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生物学家。他从事红蝙蝠研究长达20多年,我们现在知道的有关红蝙蝠的知识大都署着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汤恩·唯尔。

在线小知识

塔尔沙漠也称印度大沙漠,位于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东南部,西以印度河、萨特卢杰河为界,东以印度马尔瓦高原东侧为缘,为印度大沙漠的延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