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烽火年代

1938 年,华罗庚被西南联合大学聘请为教授,一家人在昆明重新团聚。战时的昆明,物价飞涨,货物奇缺。华罗庚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艰难。为了养家,华罗庚这个大学教授被迫改名换姓,偷偷到中学去兼课。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华罗庚一家挤在昆明郊外名叫黄土坡的小村子里。由于无钱把妻子送进医院,华罗庚的第三个孩子就降生在破旧的茅屋里。“就叫华光吧!我们家的钱又花光了!”华罗庚半是辛酸半是幽默地给儿子取了名字。

为了使华罗庚专心致力于教学研究,妻子吴筱元担负起全部的家务。她精打细算安排全家的衣食起居,为了省钱,她宁愿自己跑很远的路去挑水, 并且亲自做全家人穿的鞋子她还抽空为商店绣些小手巾,挣点零钱贴补家用。有时,夜深人静,当她忙完家务后,还主动帮丈夫抄稿子。正是有了这位贤内助的全力支持,华罗庚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对于妻子的功劳,华罗庚总是念念不忘的。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华罗庚不仅忍受经济上的困难,而且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几乎每天都有日寇轰炸的空袭警报,即使躲进防空洞,华罗庚依旧钻研数学。有一次,敌机将防空洞震塌,华罗庚被埋在土里,幸亏脸露在外边, 在别人的帮助下,费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从土堆里拉出来。

艰难动荡的生活,迫使一些教授自谋生路,有的改行经商,有的跑到国外,而华罗庚却没有向生活屈服,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竟先后写出 20

多篇论文,并于 1941 年完成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可他没有料到, 这部凝结着他数年心血的重要著作,送给中央研究院之后,没有出版竟然丢失。随着第四个孩子的出世华罗庚家中的生活更为艰难,长女华顺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挑水、磨面样样都干。有一天,她不小心将近视眼镜摔碎了,父母竟无钱再给她买一副新眼镜。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华罗庚高兴得又抽起了香烟。然而,当人民还

没从战争的创伤中康复的时候,腐败的国民党又挑起了内战。进步的知识分子奋起反抗,反饥饿、反内战,要民主、要自由的浪潮风起云涌,冲击着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不少大学教授也走出书斋,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中去,华罗庚的好友闻一多就是其中的一个。

1946 年 3 月,苏联科学院用英文出版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并邀请他访问苏联。闻一多听说后非常高兴,鼓励华罗庚“千万不要错过了这个机会”。在去苏联途中,华罗庚乘坐的飞机在伊拉克的雪山顶上被困,他请求国民党驻德黑兰大使馆帮忙。大使馆的官员不但置若罔闻,而且冷冷地对他说:“到苏联去,你红帽子已经戴上了!”华罗庚听后十分生气,挥笔写下一首诗发泄胸中的不满。后来在驻德黑兰苏联大使馆的帮助下,才乘一架运输机到达斯大林格勒。他在苏联各大城市参观访问了三个月,回国后冒着生命危险在昆明青年会的阳台上,为数千名大学生做了题为“访苏三月记” 的报告。中共地下党组织为保护华罗庚免遭国民党特务的暗害,事先做了周密的安排。闻一多听了报告后,对华罗庚大加称赞。同年 6 月,国民党加紧内战准备,昆明战云密布,形势紧张,不少人先后离开昆明。华罗庚在临行前叮嘱闻一多:“多加小心”。然而,没过多久,他便从报纸上看到闻一多惨遭杀害的消息,不禁流下了悲愤的眼泪。闻一多生前送给他的一枚图章, 他一直珍藏在身边。

1946 年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华罗庚访问美国。临行前他接受了《东南日报》记者赵浩生的采访,随后赴上海安顿好妻子儿女,便偕同李政道、朱光亚、唐敖庆等人在黄浦江畔登上“美格将军号”轮船飘洋过海前往美国。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华罗庚以客座讲师的身份工作了一年多,随后住进医院医治残腿。经过手术,两条腿总算可以靠拢了。他特意拍了张照片寄给国内的妻子。吴筱元看了照片高兴地逢人便说:“他的腿在美国治好了, 看这照片,多利索!”

不久,华罗庚被美国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当他听说国内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势如破竹,蒋家王朝即将土崩瓦解,在他们逃到台湾的同时, 有可能把一些社会名流及其家属弄到台湾的消息后非常不安。他立即火速为远在上海的妻子孩子办理护照,要他们来美国团聚。但是他的长女华顺坚决表示不去美国,她对吴筱元说:“妈妈,你到了美国跟爸爸说,我已经加入了共产党。希望爸爸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早一点回来!”吴筱元见女儿态度坚决,不好勉强,便打发老母带着最小的孩子回故乡金坛,自己则带了三个男孩飞往美国。他们来到美国后,便住进了华罗庚为他们安排好的舒适洋房。华罗庚本人则每天坐着雪亮的小汽车到伊里诺大学上课,但是,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安逸并没有使华罗庚萌生久居之意,身在海外,他的心却时刻牵挂着祖国,牵挂着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

1949 年,从大洋彼岸传来了祖国解放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华罗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立即决定返回祖国!他开始在暗中积极准备,寒假一到,他便以到英国讲学为名给全家人弄到船票,然后舍弃了洋房、汽车和半年的薪水,带领妻儿四人在旧金山登上一艘邮船,踏上了归国的路程。到达香港后,他便发表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在信中他满含激情地写道:“⋯⋯受了同胞们的血汗栽培,成为人材之后,不为他们服务, 这如何可以谓之公平?如何可以谓之合理?⋯⋯为了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

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1950 年 3 月,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这封公开信。这封信,字里行间充满对新中国的无限深情和希望,它使许多处在犹豫徨中的海外游子,纷纷冲破各种阻挠,返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