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计/奔袭运动——两翼合围奏寄功

时间/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一月地点/东北地区

名称/辽沈战役

兵力对照/七十万对五十五万

策略/先克锦州,再围歼沈阳援军,乘胜追击攻陷沈阳结果/共歼敌四十七万馀人,占领会东北

看官,我们说过,毛泽东的对手亦有雄才大略。当时,蒋介石一度考虑放弃沈阳,打通北宁线,将主力撤往锦州,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中。但权衡利弊之后,最后仍决定固守东北,以利巩固华北,并决定采取“集中兵力, 重点守备,确保沈阳、锦州、长春,相机打通北宁路”的方针。

蒋介石作出具体部署——

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二个军六个师共十万人防守长春,牵制东北共军部分主力。

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四个军十四个师共十五万人,防守义县至山海关一线,重点为锦州、锦西地区,以确保同关内的陆、海联系。

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率八个军二十四个师共三十万人,防守沈阳及其附近地区,作为防御中枢,以确保沈阳,并支援长春、锦州。

共军方面,根据毛泽东指示,除以一个纵队和七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之敌外,以六个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一个坦克营攻锦州,;另以两个纵队配置于锦州西南的塔山、高桥地区,三个纵队配置于黑山、大虎山、彰武地区,分别阻击由锦西、葫芦岛方向和沈阳方向救援锦州之敌。

锦州之战是九月十二日开始的,正当共军攻克义县,扫清锦州外围之敌时,蒋介石飞到东北亲自指挥,并急调北宁线华北剿总的五个师和山东的两个师来援,连同原来在锦西的四个师,共十一个师,于十月十日起向塔山共军阵地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共军阵地。

接着,廖耀湘兵团(国军第九兵团)十一个师又三个骑兵旅由沈阳驰援锦州,被共军阻击在黑山、大虎山东北地区。

十月十四日,共军对锦州发起进攻,经过三十一小时激战,全歼守军, 俘虏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第六兵团司令卢濬泉以下十万馀人。

蒋介石欲夺回锦州,打开关内外的联络,严令廖耀湘兵团继续向锦州前进。

共军在攻占锦州后,就立即向东北方面回师,从黑山、大虎山南北两翼合围廖耀湘兵团。十月二十六日将廖兵团包围于黑山、大虎山、新民地区, 经两日一夜的激战,全部歼灭廖兵团,俘虏兵团司令廖耀湘,军长李涛、白凤武、郑庭笈以下十万馀人。

共军乘胜猛追,十一月二日攻下沈阳、营口,再歼敌十四万九千馀人。至此,占领东北全境。整个战役,总计歼敌四十七万馀人。

经过辽沈战役,共军总兵力增至三百馀万人,国军总兵力下降到二百九十万人。

在这个战役中,毛泽中把歼灭战原则首次用于战略范围,是其兵法的又

一发展。

辽沈战役战场广阔,兵力众多,情况极为复杂。毛泽东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指教东北共军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奔袭战、攻坚战、运动战、阵地防御战和运动防御战等战斗形式。各种战斗形式的综合运用,为以后组织实施大型歼灭战积累了丰富经验。

看官,四十年代后期,毛泽东特别喜欢算术。一九四八年十月十日,他又计算出许多数目字来——

“在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八年六月的两年作战中,人民解放军歼敌二百六十四万人,共中俘敌一百六十三万人。两年主要缴获,计有步枪近九十万支,重轻机枪六万四千馀挺,小炮八千馀门,步兵炮五千馀门,山野重炮一千一百馀门。两年中人民解放军由一百二十馀万人增加到了二百八十万人。其中正规军由一百一十八个旅增加到了一百七十六个旅,正规军人数由六十一万增加到了一百四十九万。解放区现有面积二百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平方公里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五;现已有人口一亿六千八百万,占全国人口四亿七千五百万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三;现有县城以上大中小城市五百八十六座,占全国城市二千零九座的百分之二十九。”毛泽东心花怒放,认为战争进程可以大大缩短。他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

十四日说: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达到目的。

毛泽东已经成为货真价实的共军最高统帅,威风八面,这时他将原各大军区的部队划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将野战部队编为野战军。野战军以下辖兵团,兵团辖军(即原来的纵队)、军辖师,师辖团。各野战军以其所在地区分为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各野战军所属兵团、军、师的数目,依各大战略区具体情况而定。后来,西北野战军改为第一野战军,辖两个兵团;中原野战军改为第二野战军,辖三个兵团;华东野战军改为第三野战军,辖四个兵团;东北野战军改为第四野战军,辖四个兵团。华北野战军的三个兵团,直属共军总部。

到一九四九年四月,共军是如此“排座次”的——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

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 副主席兼副总司令:彭德怀

副总参谋长:聂荣臻、叶剑英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

政委:邓小平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

政委:罗荣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