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长缨缚鲲鹏——写在刘济昆《毛泽东兵法》出版前
谭洛非
在当今林林总总研究兵法谋略的著作中,刘济昆君的《毛泽东兵法》可算独树一帜,别开生面。据我所知,作者花在编写这本书上的时间并不多, 却是他二十五年来悉心研究毛泽东生平、诗词和军事思想的结晶。这之前, 他编著的《毛泽东诗词全集》和《毛泽东诗词演义》早已享誉海外,脍炙人口,高踞香港三联畅销书榜,并且在台湾获得了成功的出版。《毛泽东兵法》今年三月在港甫出问世,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半月之内再版,接着又在台湾公开发行。现在,巴蜀书社与香港昆仑制作公司及作者达成协议,决定在大陆印行。据悉,该书今明两年内还将发行英、日、法、德文版。
为什么这样一本推崇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纪录国民党在大陆崩溃实情的著作,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如此轰动的效应,特别是能够得到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关注呢?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问题。我想,除了本书的出版“躬逢其时”(“毛泽东热”的兴起和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竞争的需要)而外,主要的还是本书阐述的毛泽东兵法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 以及作者持有的客观、率真的态度。我们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世界兵法的宝库。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兵学圣典”,毛泽东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成功的军事战略家。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概,雄视古今, 汇纳百川,创造了一整套军事理论和兵法谋略,“万丈长缨缚鲲鹏”,运筹帷幄,所向披靡。正如本书作者所说:“毛泽东千秋功罪,任人评说。但是,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无可批判的。”毛泽东兵法吸收了孙子兵法的精华而又高出于孙子兵法之上,他关于战争性质的分析,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关于游击战、运动战的论述,都是对孙子兵法的发展,这方面前人已有诸多评论。但是,把孙子兵法的特点归纳为“以强制弱”,把毛泽东兵法的特点归纳为“以弱制强”,不能不说是本书一个创造性的概括。这一概括看起来是那样的平凡一般,却道出了一个具有恒久和普遍价值的哲理。从总体上看,孙子从一般战争的规律出发,强调“庙算——五事七计”,强调“以众击寡”, 反对“以弱击强”,就是要以自己强大的实力去战胜对手,以自己的威摄力量“不战而屈人之兵”。毛泽东则根据人民战争的特殊规律,在几十年戎马倥偬的实战中,总结出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达到“以弱制强”的战略和谋略,它是革命的法宝,弱者的武器。世界上任何新生的事物,最初总是很小、很弱的,它们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斗争、竞争,依靠自己战略谋略上的正确,逐步强大起来,终于战胜或代替了那些“庞大的”旧事物。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毛泽东兵法充分体现了这种历史的辩证法,恰如本书所指出:“他以所谓‘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从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开始,发展到一支二、三百万人的解放军,‘枪杆子里出政权’,最终指挥红色江山。”当今世界充满着激烈的斗争和竞争,第三世界的国家要发展,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要解放, 一切目前看起来还弱小的力量要反强权、争生存、求发展,就得学习研究毛泽东兵法。本书总结的毛泽东兵法四十八计,不仅比中国传统的三十六计多出十二计,而且在很多谋略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与毛泽东独特的思维方式,不信邪,不怕鬼,敢于想人之未想、言人之未言,是紧密联系
着的,他往往能“不拘一格”,“出奇制胜”。例如,“守株待兔”、“杀鸡焉用牛刀”,这是人们熟知的兵家大忌,毛泽东却在一定情况下反其道而用之,淮海大战围而不打就是“守株待兔”,集中优势力量用三倍或四倍的兵力全歼敌人就是“牛刀杀鸡”。毛泽东有时强调“寸土不争”,有时却讲“寸土不让”,有时讲“穷寇莫追”,有时却强调“宜将乘勇追穷寇”。一切以时机、地点、条件为转移。毛泽东用兵之“奇”,简直使对手摸不着头脑,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得到了中国传统兵法的真谛。能够把毛泽东兵法中这种活生生的辩证法学到手,不仅用兵打仗,就是在经济竞争, 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和经营管理中,也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创造出奇迹来。难怪作者喟叹:“人生如战场,商场如战场,政坛如战场⋯⋯任何人研究毛泽东兵法,有百益而无一害。人生奋斗搏杀之术, 尽在其中矣!”
由于作者在撰写本书时采取了比较客观的求实的态度,因而他所得到的很多结论,自然就比较能使人信服。要谈毛泽东兵法,必然涉及到国共两党斗争的历史,作者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必须两党的史书同时找来看,进行比较,作出分析,才能真正客观地认识历史。”作者生活在香港, 有条件充分利用两方面的材料,他不仅引用了毛泽东著作、中共的史书,也大量引用了外国记者的评述、国民党史书和蒋介石的著作、电文,其中有些材料是鲜为人知的。例如在论述井冈山斗争时,除了引用中共党史和毛泽东著作中关于红色割据的地形优势、群众基础和战略战术上的成功而外,还引用蒋介石的话加以印证:“剿匪之难,甚于大战。盖彼利用地形之熟识与民众之协从,避实就虚,随所欲为;而官兵则来往追逐,疲于奔命矣。”但是, 作者并没有把蒋介石写成一钱不值的草包,他指出毛泽东与蒋介石之争,是“二十世纪中国两大军事高手之战”。本书引用蒋介石在《剿匪成败与国家存亡》讲词中提出的剿共五大政策(封锁政策、交通政策、工事政策、挺进游击,争取主动)和十条战略布置(以静制动、以拙制巧、以实击虚、以迂为直⋯⋯等等),看起来也说得头头是道,颇得曾国藩、胡林翼剿杀太平天国的兵法真传。与此同时,红军却召开了反围剿誓师大会,会场挂了毛泽东写的一付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对比之下,毛泽东显然比蒋介石棋高几着。为什么北伐中槃赫一时的蒋介石, 在这里一切法宝都失灵了呢?作者虽然没有从理论上(战争的伟力植根于民众之中)加以阐释,却用历史事实作了回答。蒋介石曾经指示要用“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来瓦解红军及其根据地,结果却是:“用国民党的话来说, ‘毛泽东使得并冈山的红军和民众都愿意为他捐躯卖命。’用毛泽东本人的话来说,‘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作者把红军的政治思想工作称为“洗脑”,但却认为这种“洗脑”是很成功的。所以蒋介石不得不承认:“自从当参谋,一直到现在,打仗从来没有这样的失败过。”不过,作者也没有为红军抹粉饰过,在第五次围剿中,中共领导人排斥了毛泽东,结果就打了大败仗,丢掉了井冈山中央苏区,被迫进行长征。关于长征,作者引证了国民党史书的一段记载:“赤匪自称这次流窜为长征。遵义会议后的四个月中,军队差不多经常在移动,激烈的战斗也不断发生,经过无数的困难,穿过中国最长最深的河流,跨过最高最险的山隘, 经历了广漠的草原,备受冷冻、炎热、风霜、暴雨,终至抵达陕北。”从另
一个角度具体描绘了红军的艰苦卓绝以及最后胜利。作者从胜败对照的事实中、从正反各方史料的比较中得出结论:“中共打仗,只要有毛泽东指挥, 必然节节胜利;一旦排斥了毛泽东,就会一败涂地。”这样的例子,在尔后的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可以说俯拾即得。因此,本书虽以章回小说的形式出现,实际上蓨集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为了增加本书的可读性,作者穿插了很多别有情趣的小故事,但决不单纯追求“秘闻奇轶”,所言所叙,都有历史文献作本,都经过作者的抉择订证。把科学的严肃性与记叙的生动性结合起来,殊非易事,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是非常可贵的。
本书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不像坊间那些讲兵法的小册子那样,孤立地提出一个一个的谋略(即所谓一计),然后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解释,而是以毛泽东的生平为经,以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为纬,从求学时代起直到抗美援朝结束,透过他驰骋南北几十年的战争生涯,总结他的治军用兵之道。这种史论结合的方法,可以让读者清楚地看出,毛泽东的 48 计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下提出的,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前后贯串起来更可以分明看出毛泽东是怎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步一步地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军事思想和兵法谋略。毛泽东不是神,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而是被“逼上梁山” 的,只不过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善于总结创造罢了。所谓天才就是比常人更聪明更勤奋。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的。所以我们读这本书,有如浏览一遍中国现代革命战争的历史。加之作者文笔挥洒自如,纵横开阖,热情犀利而又富于幽默感,读起来引人入胜,趣味盎然。这也是本书能够畅销的另一重要原因。我们虽然不同意他在具体问题上的某些看法和提法,但对洋溢在全书中的那种民族自豪感、那种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挚爱,那种对毛泽东发自内心的崇敬,我们不能不为之感动。书中谈到一九四九年渡江解放南京之后,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强闯我军防线,被我开炮击伤。毛泽东以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身份,发表了一篇义正词严的声明。作者在摘引声明之后,这样写道:
毛泽东这篇声明,是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之后一百年来痛斥英国佬的最痛快淋漓的声明,每一个被英国佬欺负过的中国人都会大叫“好嘢!”
毛泽东这个人,平生最不怕的就是洋鬼子。反共人士也承认,自从毛泽东席卷神州大陆,坐上民族元首宝座,洋鬼子就奈何不了我们中华民族了。
这确实一语道出了当前海内外兴起“毛泽东热”的“玄机”,说出了炎黄子孙心里的话,令人拍案叫绝。
一九九二年七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