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各大媒体集中采访全国第三位“林业英雄”孙建博
2018年1月9日,孙建博作为全国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和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典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该同志“林业英雄”称号,号召全国林业战线干部职工向他学习。至此,孙建博是我国继马永顺、余锦柱之后第三位“林业英雄”。4月26日-27日,中央主要媒体“林业英雄”采访团走进原山。采访团深入挖掘,呈现“林业英雄”的内在能量,激励林业新时代的改革发展,激励万千林业人持续奋斗,吸引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林业,与林业人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愿做原山一棵松记“林业英雄”、山东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人民日报》记者??常?钦
他创新“三三一”工作制、造林成活激励机制,让石头山里长出森林;他带领林场职工不断拓展绿色生态产业,将林场周边村民纳入林业产业链,绿起来还要富起来……他就是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孙建博。近日,记者来到原山林场,采访了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位“林业英雄”。
“绿起来是林业人的使命”
经过几代林场工人的努力,730种植物在这里扎根,上百种鸟类在这里安家落户
走在原山林场羊肠小道上,满眼是绿,低头一瞧,树根就裸露在不足10厘米厚的土层上面,像是白色石灰岩之间“插”着一棵棵树。“这林子是在石头缝里长大的!”孙建博说,原山山脉大多是石灰岩地质地貌,地表多数是裸岩,生态脆弱。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陷入山穷水枯、林衰土瘦的恶性循环。
“林场刚建成那时,山头都是光秃秃的。”今年75岁的原山林场退休职工段新安回忆,林场新职工的第一堂课就是学栽树,在石坡上凿坑种树,从悬崖上取水滴灌。遇上干旱年份,还要在陡坡上排成之字形,100多号人手拉手接力往山上传水。
“下雨天,别人往家里跑,我们往山上跑。”段新安当年跟着工友趁着雨季,左肩扛着镢头,右肩扛着树苗上山,就在这片石头缝中挖坑、填土、浇水。“多栽树多活树,让大山早点绿起来!”
“绿起来是林场人的使命。”孙建博说,以前林场植树缺乏机制保障,年年栽树不见成林。他在场部机关创新实行“三三一”工作制,即三天办公、三天造林绿化、一天休息。把宜林地分段编号,每人承包一块,包期3年,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年底发奖金。有了激励机制,新植树木成活率一下提升到了90%以上。
孙建博说,经过几代林场工人的努力,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从2%提升到94.4%。730种植物在这里扎根,上百种鸟类在这里安家落户。原山林场好生态改善了小气候,这里的年降雨量比附近城市和平原高1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态势。“原山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比60年前提高了40倍,近5万亩森林就是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和森林氧吧。”
三分造林七分管。“山不仅要绿起来还得守得住。”孙建博说,“这片林子长起来不容易,就像拉扯小孩一样,树小的时候怕长不活,活了又怕放牧的牛羊给吃了,如今最大的威胁就是火灾。”
为此,林场每年有上千万元的资金投入到森林防火和生态管护中。原山林场还组建了山东省第一支专业防火队,在全国率先装上雷达探火系统,连续为周边镇、村(社区)配备灭火机等物资2000多台套,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人员培训。到今年,原山林区内已经实现21年零森林火灾。
“不仅要保护好森林资源,还要创造更多财富”
森林生态是个宝库,只要把森林管护好、发展好,就会不断裂变出庞大的生态产业来
山绿了,人却依然是穷的,原山林场还多了个“要饭林场”的称呼。上世纪80年代,原山林场被确定为“事改企”首批试点,“断奶”让职工生产生活一度难以为继。原山人不得不走向市场“找饭吃”,奶牛场、冰糕厂、印刷厂等一批与林业无关的项目纷纷上马。到1996年,多数企业因经营不善亏损破产,林场陷入困境。
累计负债4009万元,职工13个月领不到工资,126家有名有姓的债主轮流上门讨债……这是1996年12月31日孙建博走马上任原山林场场长时面临的“烂摊子”。
“正常人都管理不好,孙建博一个残疾人能管好?”当时,从党员干部到职工群众不乏这样悲观的声音。孙建博幼年因病致残,走路要靠拐棍。“林场找不到出路,心中的焦虑真比自己身体伤残的痛苦还大!”孙建博说,“靠要饭过日子,只会越来越穷,必须闯出一条新路来!”
孙建博拄着拐杖、拖着一条病腿几乎走遍了原山的沟沟岭岭,他敏锐地发现,位于城市近郊的原山林场是发展森林休闲旅游的绝佳场所。“让绿色赶走贫困,绿色才会永不褪色。”孙建博认为,“绿起来与富起来绝不是对立的,我们既要绿又要富,不仅要保护好森林资源,还要创造更多财富。”
1999年6月1日,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在原山林场开业。仅用一年时间,原山森林乐园便收回了所有的投资成本。在这之后,民俗风情园、鸟语林、滑草场也陆续建立起来,原山林场改变以门票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以餐饮、住宿、娱乐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今年“五一”小长假,原山成了淄博市民乃至山东省旅游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
“森林生态是个宝库,只要我们把森林管护好、发展好,就会不断裂变出庞大的生态产业来。如今,原山林场正不断拓展绿色生态产业。”副场长王延成说,“我们现在不仅在林场种树护林,还把绿色带到了城市。”原山林场成立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公司从单一的道路绿化,逐渐向厂区绿化、校园绿化、广场绿化、高速路绿化拓展,每年承接工程资金规模上亿元。
目前,原山林场实现了由经营景点到经营品牌的跨越,拥有一处森林公园、一处湿地公园、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旅游度假区和五家星级宾馆。产业大发展,让原山林场成了“绿富美”。
“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尤为重要”
不少职工家庭两代甚至三代人都是原山育林人、护林人,艰苦创业精神代代相传
“孙书记身体不太方便,但信念坚定,自强不息,付出了常人几倍的努力,带领原山林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王延成说,孙建博20年来代管了4家濒临倒闭的事业单位,使近千名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累计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
“林业英雄不是给我个人的,这是给全体林业人的荣誉称号。”孙建博说,从第一个林业英雄马永顺再到第二个林业英雄余锦柱,生态蓝图接力到了我们新时代林业人手里,要一代接着一代画,一茬接着一茬干。
在原山的如月湖湿地公园,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座红色古朴的建筑很是显眼。这是原山林场艰苦奋斗纪念馆。纪念馆以大量珍贵的图片、实物资料,讲述了原山建场60多年来在资源保护、深化改革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事业是大家共同干起来的,每一个林场人都可以在纪念馆里对号入座。”纪念馆讲解员“80后”刘芳是“林三代”。“原山林场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在不断学习,创新工作。”刘芳说,现在很多外乡年轻人被“原山人”的标签吸引,每年招聘都很火爆。
孙建博说,原山林场能有今天,靠的是艰苦创业这个法宝,第一代林场人每人植树超过10万棵,现在有不少职工家庭两代甚至三代人都是原山育林人、护林人。原山林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家人”理念: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一起为国家做贡献。林场职工年均收入由1996年底的5130元提高到2017年的6.4万元。
孙建博对于个人发展,看得很淡。曾有一位旅游公司老板开出百万元年薪想挖走孙建博,他也多次有过到省直部门任职的机会,但他都婉言谢绝了。“我愿变成原山一棵松,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原山。”…在孙建博看来,原山林场要做的还有很多。
如今,孙建博正谋划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原山林场发展的新篇章。“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尤为重要。”孙建博说,让乡村生态宜居、确保乡村振兴的底色,这方面原山林场要走在前列。
根据他的设想,原山林场将做大做强生态绿化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互联网+产业”,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林场的奋斗目标,力争实现绿色产业产值再翻番。
“你看地图上林场周围67个自然村,我们要带它们加入林业产业链一起奔小康。”孙建博说,他准备发起成立林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近期先在5个村子进行试点。
原载《?人民日报?》(2018年05月27日?11?版)
“林业英雄”孙建博: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新华社记者??邵鲁文
从负债累累,到固定资产10亿元的国有林场改革典范;从满是荒地的秃岭,到森林覆盖率94.4%的绿水青山;从封闭林场到城市后花园……山东省淄博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在过去20余年里,带领原山林场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孙建博“林业英雄”称号。谈到这一称号,今年59岁的孙建博说,今后的日子里,他要护好绿水青山,让原山林场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二十余载执着守护
原山林场于1957年建场,半个多世纪来,一代代护林人在石坡上凿坑种树,从悬崖上取水滴灌,让一座座荒山绿起来,建成了鲁中地区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
一棵棵树苗拔地而起,带来的是对“守护绿色”的考验。1996年孙建博成为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守护这片青山。“原山都是生态林,没有一棵树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只要守住林业这条根,做大各个产业就有根基。”孙建博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效益差,职工人心涣散,林场年年栽树不见林成了常态。孙建博上任后,创新造林机制。“当时林场推行了‘三三一’工作制,就是三天办公、三天造林绿化、一天休息。还把宜林地分段编号,职工每人承包一块,拿出工资的20%作为抵押金,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才补发并兑现年底奖金。”通过这种方式,原山林场的造林机制活了,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而在当时,林场防火工作存在疏漏,每年都要发生几十起森林火警、火灾。孙建博上任后,成立了一支专业救火队,投资200多万元,建成防火物资储备库。对此,原山林场青年防火队员、“林三代”贾玄璞颇有感触。“当年父母经常拿着扫帚、树枝去救火,孙书记来了后,林场的防火开始专业化。”贾玄璞说,如今林场已经建起护林防火微波图像监控通讯指挥系统,能对林区的森林防火进行动态监控。
在孙建博的带领下,原山林场营林面积从1996年的40588亩,增长到如今的44025.9亩。“绿起来是林场人的历史使命,要保证一直绿下去,则是现代人必须坚守的目标。”孙建博说。
科学管理促发展?“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
20世纪80年代后,原山林场被确定为当地“事改企”首批试点,林场开始面临“断奶”。到1996年,林场及下属企业因经营不善,负债达到4009万元,连续13个月发不出工资。山绿了,人依然是穷的,是当时原山林场的真实写照。
“只有让绿色赶走贫困,绿色才永不褪色。”孙建博说,绿起来与富起来绝不是对立的,只要科学规划就能闯出一条新路。1996年后,孙建博对下属6家亏损企业关停并转,筹资建起了市场前景看好的纸箱厂、工具厂、酒厂、苗圃等。几年下来,原山林场的副业项目发展到了十几个,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林场重新焕发生机。
“能够分到危改新房已经出乎意料了,没想到以后还有机会再分到两套房子。”说起当年林场的困难和现在的待遇,已经退休的老职工刘家国深有体会。刘家国说,在孙建博的带领下,这些年职工工资普遍涨了好几倍,当年的职工全都分到了房子。
除了传统产业,1999年,孙建博还带领职工搬石头、搅水泥、砌石堰,建成了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此后十几年,鸟语林、民俗风情园等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项目相继建成,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成了现实。”孙建博说。
二次创业迎蝶变?绿水青山渐成金山银山
2011年,原山林场如月湖湿地公园一期正式开园,公园里有高空滑翔、峡谷漂流等娱乐设施。“林场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二次创业。”孙建博说,原山林场在旅游产业升级中,正逐步改变过去以门票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以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除了旅游,原山林场的二次创业正把林场的资源优势产业化。“原山的出路就在于深化改革,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孙建博说,原山林场在山东国有林场中率先成立了绿化公司,每年承接工程上亿元。“原山要实现新作为,就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艰苦奋斗,金山银山不是等来的。”
记者了解到,在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原山林场还注重科技创新,积极与高校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已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和中国北方种苗花卉研发中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开启了原山二次创业的新征途。”孙建博说,2018年,原山林场还将推动“六大金山工程”,规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林场的奋斗目标,实现绿色产业产值再翻番。
来源:新华社济南5月8日?电
原山上的一棵松柏“林业英雄”孙建博的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李慧
左手紧紧按住左腿,靠着右手的黑色拐杖支撑着,一步一步往前挪动。拐杖的扶手处斑斑痕迹,述说着岁月的沧桑。
一瘸一拐中,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踏上原山的最高峰禹王山,豆大的汗珠从他那黝黑的脸庞滑下。被岁月和疾病折磨的双腿越发无力,不停颤抖。
这已经不知是他第几次来到禹王山了。20多年里,就是拖着这样一双腿,靠着一把拐杖,孙建博走遍了原山的边边角角、高山沟壑。
20多年里,原山从植被稀少的石头山变为郁郁葱葱的林海,而他也从意气风发忙到了两鬓斑白。20多年来,他带领原山人将一个“要饭”林场发展成为年收入过亿元,集森林景观、森林产业、森林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林场,成为全国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和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典范。
“松柏之茂,隆冬不衰。”松柏不仅是原山的主要树种,更是孙建博的精神支柱。他爱松柏,爱它的傲骨,爱它的庄重,更爱它身上透射的那种坚贞不屈的品格。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孙建博“林业英雄”称号,他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3位“林业英雄”。
坚守——保护好这片森林,是对苍天立下的誓言
站在原山凤凰山上远眺,目光所及之处,新植的嫩绿,经冬的深黛,层层交融。
石海中的那些白色石块,如大海的波涛。这是北方不多见的喀斯特地貌,也是罕见的自然奇观。
景色虽好,造林却难。
山林场处于山脊分水岭,土层薄、石头多,土壤常年干旱贫瘠。在这里种树,要把树栽到“石缝”里。
走进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一组巨幅雕塑《百人传水》把思绪带入1960年。干涸的山坳里,半人高的荆棘和杂草丛生,一片枯黄景象。为了抵御旱灾保住树苗,上百人手挽手、肩并肩排成“之”字形,手把手把水桶一阶一阶往上传。
最初,“之”字形队伍由100余名职工组成,后来职工家属也加入了传水队伍,甚至有些孩子也帮忙运水、放水,几百人只用了3天时间,就把林区全部浇灌了一遍,保住了树苗。
“林场人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水,更是希望和力量。”每次来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孙建博都被这样的精神感染着。他说:“保护好这片森林,是我们对原山人民做的保证,也是对苍天立下的誓言。”
眼看着树苗拔地而起,“护绿”又成为新的考验。“以前,林场里散落着2000多座坟头。每年发生的几十起森林火警,几乎都和上坟烧纸有关。”在林场工作20余年的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回忆,那时一到春节,职工分片包坟头,“就怕一把火把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林子烧没了”。
孙建博暗下决心,一定要拿掉这个“埋”了几十年的大雷子。很快,原山林场的“长青林”公墓落成。然而,“要动别人的祖坟,可比登天还难”。
一天,孙建博冒雨上山巡查,遇到了对此有意见的孙家四兄弟。“咱们眼前的这片林子,是整个原山的希望啊。难道你们想让原山再回到乱石坡吗?你们为原山做出牺牲,迁坟时我和你们家人一起去祭祖。”孙建博耐心劝说着。
迁坟那天,孙建博一早就赶到坟地,拄着拐杖和四兄弟一起迁坟,并亲自向老人的墓碑叩拜。看到这一切,孙家老大眼含热泪拍着孙建博的肩膀说:“建博兄弟,我服你了。”
真情换得人心。如今,林区内2000多座坟均迁入了“长青林”公墓,公墓里绿草茵茵,青松常在。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原山林场还成立了专业防火队,设立了生态环境检察室。多年来,原山林场造林成活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林区由万亩荒山变成鲁中重要生态屏障。
致富——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原山一定会站起来
山绿了,人却依然穷。
负债扩大至4009万元,126家债主上门讨债;职工连续13个月领不到工资,有人甚至靠卖血供孩子上学……这是孙建博出任场长时原山林场的现状。
人们议论纷纷:正常人都没办法,一个残疾人能咋地?…
“从今天起,我孙建博豁出这条命也要和大家一起干好。我身体有残疾治不好了,但我向大家保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原山一定会站起来。”在第一次职工大会上,孙建博这样回应人们的疑虑。
“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困境面前的孙建博苦苦思索,青山不等于贫穷,让绿色赶走贫困,绿色才永不褪色。绿起来与富起来绝不是对立的,能否致富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后,孙建博提出发展森林旅游的想法。在20世纪90年代,听到这样的大胆设想,人们一下子炸了锅。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节省资金,孙建博带领职工亲自干,大家搬石头、和水泥、砌石堰,干得热火朝天。
1999年6月1日,原山森林乐园正式开门迎客。作为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原山森林乐园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周边城市游客蜂拥而至,不出半年投资全部收回。
随后,原山林场又建成了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第一家民俗风情园、第一家山体滑草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造林场一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森林文化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山东省生态文化创作基地等,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如今的原山,又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指导下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途。
在原山,孙建博不仅是想得最多的人,也是“跑”得最快的人。为了更好地开源,孙建博拄着拐杖跑遍了除西藏、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区市。用孙建博的话说,他是和太阳赛跑的人。
“你的拐杖很轻,很轻,但它却称量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斤两。”诗歌《榜样》中的这句话,仿佛是写给孙建博的。
拄着拐杖的孙建博,在20多年时间里只休息了三次,每次休息的原因都是累得晕倒被送进了医院。每一次住院,治疗还未完成,他就赶紧跑回了林场。
在大家眼中,孙建博把自己的时间都留给了原山,唯独没有留给家人和他自己。
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在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的橱窗里,21个金色大字遒劲有力。“一家人”理念成为新原山精神的重要诠释。
在原山林场,员工并没有身份的差别,只有分工的不同。相同级别的职工享受相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工资稳增、分配住房、及时解决子女上学和就业问题……
为了替职工排忧解难,孙建博还创新地提出“双联”模式——场领导联系8至10名职工代表和中层以上党员干部;每名职工代表和中层再联系3至9名普通职工。职工在工作、生活上有了任何诉求,都可以直接找到自己的联系人反映情况。
56岁的残疾人杨玉坤就是受益人之一。多年前,他被高压电打成残疾,身上多处烧伤,双腿不能正常行走,一只手指畸形。2008年招工时,孙建博安排他看守长青林公墓,劝他学习刻墓碑。几年下来,杨玉坤的手艺已达到专业水准,一人身兼三职:长青林维护、夜班看护和刻碑员。通过孙建博多方协调,杨玉坤从临时工转成了正式职工,还在林场分到了住房。
像这样的残疾职工,原山林场有50多位。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旅游的旺季,但原山林场一年四季都处于旺季状态:春夏秋以宣传经营为主、冬季以建设为主。为提高旅游质量和档次,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只要自己能干的,全部自己干。在原山林场,上至董事长,下至职工,全部参加野外劳动,每周4天时间办公,其他时间用于劳动。
作为一个国有林场的“家长”,孙建博星期天还经常在山路边卖矿泉水、卖盒饭,有时还帮着宾馆收拾盘子、抹桌子洗碗。
共同劳动、同甘共苦,在孙建博的带领下,原山“一家人”抱得更紧了。
在孙建博的心里,不仅仅林场职工都是“一家人”,林场和周围的村民也是“一家人”。“你看地图上林场周围67个自然村,我们要带他们加入林业产业链一起奔小康。”孙建博说,他准备发起成立林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近期先在5个村子进行试点。
根据他的设想,原山林场将做大做强生态绿化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互联网+产业”,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林场的奋斗目标,力争实现绿色产业产值再翻番,带领周围的村民都过上小康生活。
心在哪里,事业就在哪里。
曾有一位旅游公司老板想用年薪百万“挖”走孙建博,但孙建博却说:“原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我真的离不开。我觉得自己就像原山上的一棵松柏,根在原山,长在原山。原山养育了我,我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原山。”
原载《光明日报》(?2018年06月13日?01版头版头条)
“林业英雄”孙建博
《经济日报》记者??黄俊毅
松柏堆翠,苍苍莽莽,这是山东淄博原山林海。
历史上,原山崖高谷深,乱石纵横,寸草难生,植被覆盖率不足2%,民生极其艰难。如今,原山人工造林5万亩,绵延上百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4.4%,成为远近知名的富裕之地和生态旅游胜地。
穷山恶水变身金山银山,与一位名叫孙建博的人不无关系。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原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山东淄博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林业英雄”称号,号召全国林业战线干部职工向他学习。
他也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国第三位“林业英雄”。
身残志坚,带领林场脱困
记者在原山林区见到孙建博,心中不免一震——这是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
孙建博原本在博山区民政局任团支部书记兼文书收发员,与林场毫不相干。1986年,原山林场陶瓷经营门市部濒临破产,他辞了公职,要去承包。
铁饭碗不要了,人人都说他傻。原山林场陶瓷经营门市部可是一副烂摊子——只有3间破平房、3000元流动资金、6名工人,严重资不抵债。
孙建博铁了心,他太想干一番事业了!
孙建博拖着残腿,跑遍全国,把本地的陶瓷推销出去,又将外地的好陶瓷购进来,“买全国,卖全国”。短短3年后,破平房变成了大高楼,小经营部变成了年营业额3600万元的陶瓷公司。
烂摊子门市部成了市场新秀,原山林场的日子却过不下去了。到1996年底,全场累计负债4009万元,职工连续13个月领不到工资,有人甚至靠卖血供孩子上学。
林场生死存亡之际,上级想起承包林场陶瓷经营部的孙建博。这个人准行!
1996年12月31日,孙建博临危受命,出任国有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
这是一副更大的烂摊子。
人们议论纷纷:正常人都没办法,一个残疾人能咋地?!
“为了咱原山人过上好日子,我孙建博从今以后豁上这条命,和大家伙一块干了!”在第一次职工大会上,孙建博坚定地说。
上任伊始,已近年关,126家债主找上门,要搬走林场机械抵债。孙建博好话说尽,拍着胸口作保证:“一年内还清全部债务。”
债主被说服了,生产设备保住了,林场职工这边又出了问题。没钱过年,没钱交水电费,大家去市政府上访。
孙建博当时正在市里开会,闻讯火急赶回林场。林场没钱,怎么办?他四处托人帮忙,以个人名义赊了200多桶花生油、200多袋面粉,连夜送到职工家,又费尽周折恳求有关部门给林场职工送电、送水。这一年,原山林场职工过了一个像样的春节。
安抚只是权宜之计,孙建博深知,唯有锐意改革才有出路。
他决定将增长点放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的纸箱厂、工具厂、酒厂、苗圃等项目上。对市场前景不好的6家下属亏损企业,他顶着各方压力,坚决关停并转。
短短几年间,原山林场新发展副业项目十几种,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上缴利润1000多万元,不仅全部下岗职工重新有了工作,还为社会提供了700多个就业岗位。外债还清了,工资补发了,医药费报销了,全场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职工纷纷说:“这个场长办实事,俺们服!”
不忘初心,拄拐造林护绿
在发展副业创收脱困的同时,孙建博没有忘记森林资源才是立场之本、发展之本、生存之本。
原山林场创建于1957年,几十年来林场人在石灰岩上凿坑种树,从悬崖上取水滴灌,将座座石山披上绿装,成为淄博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
1996年12月份,孙建博就任场长伊始就发现:原山林场新植林木成活率不到30%,年年栽树不见林。
他拖着瘸腿走访职工,开座谈会,很快拿出了改革方案:破除大锅饭,宜林地分段编号,每人承包一块,拿出工资的20%作抵押金,秋后验收成活率超过85%才退还抵押金并兑现年底奖金;机关实行“三天办公、三天造林绿化、一天休息”的“三三一”工作制。
孙建博率先垂范,每次都与大家一起上山栽树。这是一个能要他命的决定!
原来,孙建博3岁时,因高烧打针,被医生扎坏坐骨神经,变成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对正常人而言,步行再容易不过,对孙建博来说,则难上加难。他需用左手夹紧拐杖,将重心落在状态稍好的左脚上,再用右手提着裤腿,将整条右腿向前拽出一步。每前进一步,他身体都要大幅倾斜,稍有不慎就会摔倒。
林场职工都劝他别去,他不为所动。少年时代,孙建博拖着残腿,每天爬行几个小时,坚持读完了小学、初中。进入社会后,他四处求职,处处被拒。为自食其力,他拖着残腿,收过破烂,干过推销,砸过石子。民政局的岗位正是完全靠他自己千辛万苦干出来的。这辈子他什么苦没吃过,还不能爬坡种树?
四五万亩的原山林场施业区,崖高谷深,乱石纵横。孙建博硬是拄着拐杖,蹒跚着踏个遍,与林场职工同甘共苦造林护绿。 2003年春天,孙建博带着职工在陡峭的凤凰山植树。由于雨后地滑,他多次滑倒。有一次,要不是被一棵大树挂住,他险些坠崖。
原山林场青年防火队员、“林三代”贾玄璞记得,小时候林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起火警、火灾,父母常扛着扫帚、树枝去扑火。孙建博担任场长后,很快成立了专业救火队,投资200多万元,配备专业防火器材,林场的防火逐步实现了专业化。如今,原山林场已安装护林防火微波图像监控通讯指挥系统,能对林区的森林防火实行动态监控。
功夫不负有心人。20年来,原山新植树木成活率达97%,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82.39%提升到今天的94.4%,活立木蓄积量达19.7万立方米,林区内连续20年实现零火警。由博山区政府交给原山管理的万亩荒山,也已遍栽绿树,成为绿色资源宝库。
20年间,孙建博带领全场员工再造了一个新原山。
二次创业,打造金山银山
就任场长短短几年,林场副业搞得风生水起,职工日子越过越甜,孙建博威望越来越高。
他清醒地认识到,原山林场要彻底走出困境,要可持续发展,不能靠副业,还得靠主业。
主业出路在哪里?二次创业怎么突破?孙建博苦苦思索。
原山林场别的没有,但有四五十万亩林子。森林覆盖率超过90%,植物有937种,野生动物有332种。凤凰山林区2500亩优质侧柏林,被林业专家称为北方石灰岩山地侧柏模式林分。这里紧靠中心城市,活生生天然大氧吧。他灵光一闪,何不发展生态旅游?!
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后,孙建博决定全力打响“原山旅游”品牌。
上世纪90年代末,森林生态旅游还是个新鲜事物。林场发展旅游业,前期投入大,谈何容易。
为节省资金,孙建博带领职工亲自干。数九寒天,大家搬石头、和水泥、砌石堰,干得热火朝天。
为争取银行项目贷款,孙建博赶到济南,打听到分管行长的住处。这位行长住在5楼,孙建博平时爬一层楼需要10多分钟,登5层楼就像登一座高山。他左手抓着栏杆,右手将右腿一级一级向上拽,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行长家门口,累得瘫在地上,汗水湿透了全身衣服。
行长深受感动,对孙建博说:“你们的事,我马上办!”
1999年6月1日,原山森林乐园正式开门迎客,作为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周边城市游客蜂拥而至,不出半年,投资全部收回。
原山林场紧扣“森林生态”这个主题,又相继建成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第一家民俗风情园、第一家山体滑草场。为吸引更多的游人和回头客,孙建博打出文化牌,每年主动邀请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文艺团体,来原山演出。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艺术团体的演出,在这里常年都能观赏到。淄博市每年的大型演出活动,几乎都在原山林场举行。
短短5年间,原山林场年旅游收入迅速飙升到3800万元,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如今,原山林场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森林文化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山东省生态文化创作基地。原山林场森林旅游已实现从经营景点到经营品牌的跨越,旅游服务业收入60%来自餐饮住宿,30%来自旅游产品,门票只占10%。
不仅如此,原山林场在全省国有林场中成立了第一家绿化公司,获得“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每年承接工程创收上亿元。
经过二次创业,原山林场绿化、文化、餐饮、森林旅游、旅游地产5大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已成长为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职工年均工资近6万元的企业集团。
原载《经济日报》??(2018年05月15日12版)
孙建博: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
CCTV《朝闻天下》
【导语】…近日,山东淄博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被全国绿化委员会等三部门授予“林业英雄”的称号。孙建博是一位腿脚不便的残障人士,他是怎么成长为“林业英雄”的呢?
【正文】淄博原山林场占地4.4万亩,树木全部种在不适合生长的石灰岩山体上。20多年前,林场负债4000多万元,职工有十几个月发不出工资。1996年,右腿残疾的孙建博临危受命,成了原山林场的掌舵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孙建博带领职工,把原山林场从一个负债累累的“要饭林场”…发展成为年收入过亿的新型林场。
【同期声】…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依托这个森林,我们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苗木产业,我们使林场走向了市场,换取了资金继续造林、护林,使生态林保护得更好。
【正文】原山林场赚到的第一笔钱就来自于森林旅游。1999年6月1日,原山集团建成了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刚好国家假日旅游政策出台,森林乐园半年时间收回全部投资,并实现盈利。这让孙建博初步尝到了绿水青山的甜头。随后,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民俗风情园、山体滑草场相继在原山林场建成,经过评定,这里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原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现在,孙建博带领原山人,把绿色从林场向城市延伸,承接了文昌湖、范阳河、孝妇河的生态恢复工程。既绿了家园,也富了自己。
【同期声】淄博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杨刚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英雄。像新中国成立之初需要大量的木材,就出现了伐木英雄马永顺;后来需要造林护林,就出现了无私奉献的护林英雄余锦柱;再到现在的林业英雄孙建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林业人过上好日子。
来源:CCTV1《朝闻天下》(2018年5月6日)
“林业英雄”心中的绿水青山梦记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人民政协报》记者??王硕
人物档案
孙建博,男,1959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等荣誉称号。?2011年1月,孙建博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时代先锋”;2018年被授予“林业英雄”称号。
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原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决定,授予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同志“林业英雄”称号,号召全国林业战线干部职工向他学习。至此,孙建博成为继马永顺、余锦柱之后中国第三位“林业英雄”。
怎样的人物能被称为“英雄”?文件里这样描述——他大胆改革,勇于开拓,发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带领原山林场千余名职工,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使原山林场从负债累累的“要饭林场”发展成为森林覆盖率达到94.4%、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集生态林业、森林旅游、文化产业等多产业并举的新型林场,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完美统一……
成绩斐然不假,但真正了解了简单文字背后那一个个动人故事,才会真正懂得这沉甸甸的“英雄”二字当之无愧——
临危受命:捡起负债4000万元的烂摊子
在人生的最初,命运向孙建博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3岁时,因一次发烧打针被医生错打在神经上,孙建博失去了原本健康的双腿。几十年的恢复治疗最终让他拄着拐杖又能站起来了,但右腿终究丧失了行走功能。
对正常人而言简单的一步,于他则得分解成好多个步骤——用左手支着拐杖,将重心全放在左脚上,再用右手提着裤腿将整条右腿拖到前面来……为了保持平衡,每行走一步,他的身体得随着重心大幅度地左右摇摆……
然而,就是凭借着这样的身体,他硬是拄着一支拐杖在20余年间走遍了4.4万亩林场的沟沟坎坎,把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落魄时欠下4000余万债务的小林场建成了全国林业系统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这期间走过了怎样的道路,必须要回溯一下林场的过去——
1957年建场的原山林场有着令人钦佩的历史:初建时当地山石裸露,森林覆盖率不足2%;为了让荒山披上绿装,几十年来林场人在石灰质岩层上凿坑种树,从悬崖上取水滴灌,让一座座荒山变了颜色,使林场成为鲁中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道生态屏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对国有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原山林场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兴建了陶瓷厂、奶牛厂、包装印刷厂等一系列副业。
但由于国家金融政策变化、管理不善等多种原因,林场副业经营的并不成功。到1996年底,林场累计负债4009万元,单位职工已经13个月发不出工资,有的职工甚至靠卖血供孩子上学。
怎么解决林场职工的“吃饭”问题?市里的相关负责人想到了孙建博。
孙建博当时承包着林场的陶瓷经营部,由于颇有经营头脑加上勤奋努力,几年里他和几位伙伴把一个烂摊子经营成了省内外颇有名气的陶瓷销售公司,在林场各项副业中可谓一枝独秀。
在林场生死存亡之际,怀着为国家做事、为职工解困的情怀,1996年12月31日,孙建博临危受命,担任起国有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
然而,迎接他的没有鲜花和掌声,除了负债累累的烂摊子,还有从干部到职工消极悲观的情绪:正常人都管理不好,你一个残疾人来林场能干啥?
“说不怵头那是假的。但只能咬起牙根,硬着头皮向前冲。”于是便有了他在任职后第一次职工会议上的誓言:“我孙建博从今以后豁上这条命和大家伙一块干了。为了咱原山人过上好日子,就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我也情愿!”
20多年过去了,孙建博始终践行着他自己的承诺,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上。“20多年来,我超过2天不问工作的时候只有3次,而每次都是在病床上迫不得已。”
最初接手林场的那段时间,孙建博经常失眠,他总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原山的发展跟上时代?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彻底的改革。
为此,孙建博与林场班子一起顶着内外部压力,对下属6家亏损企业坚决关停并转;同时又多方筹资建起了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的纸箱厂、工具厂、酒厂、苗圃等。
事实证明了这些决策的正确性———几年下来,林场的副业项目发展到了十几个,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外债,还为职工补发了工资,退还了集资,报销了医药费。
岌岌可危的林场终于稳定了下来。
保护森林:不惜坟前一跪
靠副业让林场职工“有饭吃”的同时,孙建博始终谨记“保护好森林资源”才是林场的立场之本、发展之本、生存之本。他向场内职工反复强调:“生态才是我们的靠山,没有它,原山就没有生命。”
孙建博发现,由于经济条件差,森林火灾和侵占林地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大锅饭”思想影响下,新植林木成活率不到30%,面临着“年年栽树不见林”的窘境。
为解决这个问题,孙建博提出要创新造林机制,场部机关实行“三天办公、三天从事造林绿化、一天休息”的“三三一”工作制;他把宜林地分段编号,要求每人承包一块,拿出工资的20%作为抵押金,只有秋后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才补发工资并兑现年底奖金。
实行这些办法后,造林质量大幅提高,新植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树栽上了,还需防火。
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原山与67个村庄比邻,林区内散落着2000多座坟头。因上坟烧纸等原因,过去林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起森林火警。
为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在孙建博的倡议下,原山在全省成立了第一支专业扑火队;在林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专项投入建成了防火物资储备库、瞭望台,给扑火队配备了一系列设备,并成立了省内第一支防火专用摩托车队;同时建起护林防火微波图像监控通讯指挥系统,实现了森林防火报警系统的现代化。
治标的同时关键得治本:要想真正减少火灾隐患,统一管理坟头是必须采取的措施。让周边群众迁坟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事情。
在山东这个饱受传统文化熏染之地,祖坟无比神圣。虽然有许多政策支持,但迁坟的难度可想而知。甚至有人挥着菜刀,叫骂着要砍掉孙建博的另一条腿。
面对威胁,孙建博并不退缩。他站在队伍最前面,向阻挡迁坟的村民说:“我们就算牺牲了也是烈士,正义一定压倒邪恶!”
在凛然的正气面前,村民拿刀的手再也举不起来了。
坟迁成了。但在新坟落成那天,孙建博又一次出现在墓地。
孙建博蹒跚地走到墓碑前,费力地跪倒在石板上,真诚地向着村民的先人叩拜。身后,那些曾经阻挡他迁坟的村民不禁湿了眼眶。
就这样,林区内散落的2000多座坟头统一迁入了长青林公墓,一座座整齐的墓碑在松柏下掩映中更显庄严肃穆。
除了依靠道德的感召,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更是原山守护森林的“利器”。
在实际工作中,孙建博深刻体会到环保领域的违法行为往往具有游击战、捉迷藏等特点,搜集证据难度大、鉴定程序复杂。在他的呼吁下,山东省首家生态环境检察室落户原山林场。
该室成立后带来了明显变化:通过检察室的警示教育、防火宣传、告诫约谈,外来游客和本地群众的护林防火意识不断增强;周边村集体侵占国有林地、林木的现象基本绝迹;还促使护林人员坚守岗位、谨记职责。
经过博山区生态环境检察室的成功实践,2016年,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孙建博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建议,呼吁在全国基层推广生态功能检察室,并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响应。
这些事情正是孙建博和原山人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的缩影。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原山林场森林资源规模不断壮大,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82.39%,增加到94.4%。活立木蓄积量19.7万立方米,林区内连续20年实现零火警。由博山区政府交给原山管理的1万亩荒山也已经变成了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绿色资源宝库。短短20年时间,相当于又造了一个新原山。
解放思想:站在市场建林场
原山越来越美,职工有了饭吃,正当林场职工对这位残疾场长收起怀疑态度时,他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发展森林旅游。
1997年,休闲旅游还未兴起。“森林旅游”是个啥东西,不仅整日与树木打交道的林业人不知道,就连很多学者也弄不明白。
“咱林场刚稳定下来,哪有资金上项目?”“林场最不缺地,最缺流动资金,怎么还要用宝贵的资金去整合土地?”这一次,就连一贯支持孙建博的一帮老同志也站出来坚决反对。
为解开职工的思想包袱,孙建博就带着大家到外地考察。“原来一个小景点能收入那么多钱!”“原来一座山能作这么多文章!”……一路走来,职工们大开眼界。
孙建博也在不停地向他们解释:“我们既要绿又要富,就是要不等不靠闯出一条新路。这不能仅靠副业,最终还是要走‘以林养林’的路子,将宝贵的生态资源转化为财富。”
大伙儿终于明白了孙建博的苦心。
说干就干。寒冬腊月,孙建博和林场职工一起在工地上搬石头、和水泥、砌石堰……1999年6月1日,山东省第一个森林乐园开业。当年,景区就赶上了全国第一个十一旅游黄金周,原山生态旅游一炮打响。
随后,原山林场紧扣“森林生态”这个主题,又相继建成了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第一家民俗风情园、第一家山体滑草场……原山一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森林文化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活动营地、山东省生态文化创作基地等,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2016年,原山走上了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道路。在孙建博的倡议下,原山联合淄博市10家A级景区,并与省内50家重点旅行社签约,向省内17个城市的游客赠送总价值超过6000万元的旅游一卡通、门票等,一举打破传统门票经济的藩篱,将陶瓷、琉璃、生态农业、红色文化等淄博独有的旅游文化元素有机地串联起来。
同时,孙建博还带领原山人在林场内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通过改建、扩建,在荒地上建成了原山大会堂、快捷酒店、学员公寓等,实现了从经营景点到经营品牌的跨越,完成了旅游服务业收入“六三一”———即60%餐饮住宿、30%旅游产品,10%旅游门票的转变。
不仅如此,发展林业产业也成为原山林场优化林场产业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在全省国有林场中率先成立了第一家绿化公司。2015年,该公司获得“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每年承接工程上亿元。
为提升林业产业技术水平,林场还与各大院校和林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中国北方花卉苗木研发中心,打造出淄博林业科技示范园,并建设了集科研、展览、培育苗木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智能温室。
“原山的出路就在于深化改革。”如今,原山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的同时,已逐渐形成了绿化产业、森林旅游、餐饮服务业、旅游地产业、文化产业等5大产业齐头并进、互为依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不仅改善了职工的生活,更不断反哺着森林资源的保护———助力完善现代化林区基础设施,保障护林员几十年如一日,安心守护在最偏远的林区……
不忘初心:建起第一座务林人艰苦奋斗纪念馆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来原山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除了到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如月湖湿地公园游玩,有两个地方也成了游客的首选之地——原山艰苦奋斗纪念馆和党性体检馆。
艰苦奋斗纪念馆是全国第一家以弘扬务林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为主题的纪念馆,里面主要介绍了原山林场从1957年建厂以来一代代原山人艰苦奋斗的岁月和历程。
来自青岛的张女士走出场馆时不禁擦了下湿润的眼窝。“真没想到,如此漂亮的林场背后竟然有着这样的故事……回去以后,我要向单位和朋友们推荐,大家都该来这里感受下心灵的洗礼……”
说起建立这个馆的初衷,其实是想提醒林场人“勿忘初心”。
2004年左右,原山林场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不小进步。有部分职工不禁反映:“差不多了、歇一歇吧。”孙建博有些焦急: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发展成果尚未稳固,前进的空间还那么大,怎能就这样懈怠?
于是,自2004年8月起,林场组织开展了“二次创业”,并先后实施了4个二次创业“三年计划”。同时,孙建博认为应建立起一座艰苦奋斗纪念馆,作为教育本场职工,传承务林人艰苦奋斗、永不忘本的重要场所。
2010年,在一个小四合院中,艰苦奋斗纪念馆被初步建立了起来。没想到,这个馆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016年,在省市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经过重新组织打造而成的纪念馆正式落成,成为一座面向全国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全社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主阵地。短短2年间,参观者超过百万人次。
“过去是用旅游带动纪念馆的参观;如今专程来参观馆的人多了,反而带动了旅游。”对这样的结果孙建博有些惊喜,“这也是对我们务林人精神的认可。”
党性体检馆也是原山林场的一大特色。在馆内,党员可通过跟唱国际歌、党性知识学习、观看党性教育专题片、对照自检、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进行一番严格而深刻的党性“体检”。
在孙建博看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原山林场最大的特点。通过建章立制、严格管理,20余年来,原山林场形成了“有困难找支部,怎么干看党员”的良好氛围;孙建博颇为自豪:“在原山林场,我们的党员始终在基层、在工地、在一线……”
共享发展:“一家人”同步奔小康
由于历史原因,林场职工是由5个事业单位整合而成的;再加上施行着“事业—企业”一场两制制度,凝聚人心成为摆在孙建博面前的难题。
为此,孙建博提出“一家人”的理念———“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一起为国家做贡献。”
怎么一起?就是在原山并没有身份的差别,只有分工的不同。相同级别的职工享受着相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工资稳增、分配住房、及时解决子女上学和就业问题……
为更好地促进团结,替职工排忧解难,孙建博还在林场开展了“双联”工作——场领导联系8至10名职工代表和中层以上党员干部;每名职工代表和中层再联系3至9名普通职工,这样职工在工作、生活上有了任何诉求,都可以直接找到自己的联系人反映情况。
提起这项政策带来的福利,张敏不禁红了眼眶。
张敏本是颜山宾馆的服务人员。2011年,濒临倒闭的宾馆被整合到林场,她也成为林场的一分子。还没工作几个月,家里突然乱了套:在其他单位工作的丈夫下岗了;公公被查出得了癌症;儿子因为学着美术特长,需要很高的费用……经济重担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在“双联”工作走访时,联系人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即汇报了上去。
“林场解决了我丈夫的工作,后来还分了房;我们两口子加起来,一个月到手有万元左右的收入……真得感谢林场,感谢孙书记……”
无独有偶。56岁的杨玉坤多年前被高压电打成残疾,身上多处烧伤,双腿不能正常行走,有一只手指也畸形着。2008年招工时,孙建博把他留了下来,派他看守长青林公墓的大门。
为了让杨玉坤有个谋生的手段,孙建博多次劝说,让他学习刻墓碑。
几年下来,杨玉坤的手艺能和专业的媲美,一人身兼三职:长青林维护、夜班看护和刻碑,让林场职工刮目相看。
通过孙建博多方协调,杨玉坤从临时工转成了正式职工,工资提高了,还分了房子。就在去年,50多岁的杨玉坤找到了老伴,人生迎来了新的开始……
像这样的残疾职工,原山林场有50多个。
“不要瞧不起残疾人。”孙建博说,“腿有问题的咱叫他坐着干,手有问题的咱叫他走着干,有一技之长的发挥他的一技之长,他们能在各个岗位上都发挥得非常好。”
如今,像杨玉坤一样,原山林场的人们都过上了幸福生活:职工年均收入增长了10倍以上,还在以每年10%以上的幅度递增;人人都有了房子,多数人还不止一套;私家车拥有数超过50%……
“过去城里人都瞧不起我们林场工人,如今听到谁在林场工作,都是满眼羡慕。”原山林场计财科科长刘持刚是原山林场从“要饭林场”到年收入过亿元的直接见证者。“这必须得感谢孙书记的决策和带领。”
近日获得了“林业英雄”的称号,面对来自各界的赞誉,孙建博并没有特别的兴奋:“这其实是给我们全部林业人的赞誉,更是对我的鞭策。”孙建博说,“原山的改革永远在路上。但不管怎么改,原山人创新、发展、实干、奉献的精神不能变;越改森林保护越到位,越改产业发展越好,越改职工生活越幸福……”
原载《人民政协报》??(2018年05月3日05版)
“林业英雄”孙建博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王钰??本报通讯员??曹钢
编者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年初作出决定,授予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林业英雄”称号。这是继马永顺、余锦柱后,我国第三位“林业英雄”。
1996年以来,孙建博带领原山林场千余名职工,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使原山林场从森林覆盖率82.39%、负债4009万元发展成为森林覆盖率达到94.4%、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集生态林业、森林旅游、文化产业等多产业并举的新型林场,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完美统一,成为全国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和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典范。
4月25日出版的《原山旅游》报上,1版是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荣获“林业英雄”称号的新闻报道,6-7版是《淄博市原山林场(原山集团)2018-2020三年奋斗目标规划纲要》。过去22年的艰苦奋斗与未来3年的百尺竿头,凝聚着这位原山领头人的全部心血。
拖着一条幼年因病致残的腿,孙建博带领原山林场“跑”在了全国国有林场的前列。从曾经的“要饭林场”到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原山的山头绿了,林场活了,职工富了。相比荣誉,孙建博更看重未来,“‘林业英雄’这个称号是给所有林场人的褒奖,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在新时代如何改革创新,保住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上任:“要饭”的场长
用“临危受命”来形容走马上任原山林场场长的孙建博再合适不过。
上世纪80年代,原山林场被确定为“事改企”首批试点。林场“断奶”,只会种树看树的林场人不得不走向市场找饭吃。一时间,奶牛场、冰糕厂、印刷厂、陶瓷公司等项目纷纷上马。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大部分企业陆续亏损破产,到1996年,林场已负债2000多万元、职工3个月发不出工资。
1996年底,孙建博被任命为原山林场场长,同时划入林场的,还有负债2000多万元、13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市良庄园艺场。两个“老大难”外欠债务高达4009万元,126家有名有姓的债主轮番上门讨债。林场生存发展陷入绝境,职工生活难以为继,最困难的时候,有的职工甚至要靠卖血供孩子上学。
如何让林场和职工活下去?孙建博在全场职工大会上发誓:“我孙建博从今以后豁上这条命和大家伙儿一块儿干了。为了咱原山人过上好日子,就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我也心甘情愿!”1997年春节,林场账面上没有一分钱,孙建博硬着头皮找到民政部门,以个人名义借了200多桶花生油、200多袋面粉,分发给职工过年。
顶着内外部压力,孙建博对下属6家亏损企业关停并转,又创造性地提出“一场两制”的思路,率先探索事业单位与企业合并运行的发展模式。1997年7月,淄博原山集团有限公司经淄博市经委批准成立,纸箱厂、工具厂、酒厂、苗圃等一大批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筹措建立,最多的时候,集团下属子公司达28个。
短短几年间,林场工副业年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外债,还为职工补发了工资,退还了集资,报销了医药费。林场职工定了心,生态建设也回归正轨。
坚守:森林是根本
从原山岭西营林区到樵岭前营林区,再到凤凰山营林区的30多公里范围内,山上森林密布、流水潺潺,一副浑然天成的怡人风景。而只有经历过营林护林的原山人,才知道这满目青翠的来之不易。
“那时候,森林防火是最棘手的问题。”在林场工作20余年的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告诉记者,1996年以前,林场辖区坟头林立,每年都要发生几十起森林火警、火灾。“一到春节,职工分片包坟头,就怕一把火把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林子烧没了。”
为了守住青山,孙建博挨家挨户做工作,将林区内散落的2000多座坟头迁入长青林公墓。1997年,原山在全省成立了第一支森林专业扑火队,随后又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防火物资储备库和8处瞭望台,建成了现代化森林防火报警系统,林区内连续20余年实现零火警。
原山林场专业扑火队队员贾玄璞是“林三代”,外公和父亲都是护林员。在他的印象中,外公上山打火用的是扫帚和树枝,到父亲时已有了少量风力灭火机,但铁锹仍是主要工具。如今,他和队友们人手一台风力灭火机,无人机巡航可兼顾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而微波视频监控摄像头可以监控方圆20公里的森林火情,并实现自动报警。
在提高自身防扑火能力的同时,孙建博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区域防火理念,将林区内的插花地、周边的荒山坡地纳入统一管理,连续3年为周边67个自然村配备防火物资2000多台(套)。2015年12月,国家林业局大区域防火试点——原山山脉大区域防火体系签约仪式在原山举行。
立足培育森林资源,孙建博在场部机关实行了3天办公、3天造林、1天休息的“三三一”工作制。将宜林地分段编号承包给每名职工,包期3年,将工资的20%作为抵押金,验收成活率超过85%才补发并兑现年底奖金。在这一机制下,多年来林场造林成活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1996年-2015年的20年间,原山林场营林面积净增3438亩,活立木蓄积量净增11676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从资源总量上,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原山。
“如果没有始终牢记‘生态优先’和‘以林为本’这个历史使命,原山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没有今天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孙建博说。
谋新:资源是财富
“想把林子养好首先要把人养好,想把人养好就必须依靠市场,把森林资源变成旅游资源,进而变成旅游商品,拿到市场卖出去。”上任之初,孙建博就提出了“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1998年冬天,孙建博力排众议,动工建设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为了节约资金,他带领林场职工亲自上阵,自己设计旅游设施、自己动手搞土建。1999年6月,森林乐园正式开业,不久,全国假日旅游政策出台,第一个“十一”旅游黄金周到来,原山人第一次尝到了森林旅游的甜头。
趁热打铁,孙建博紧扣“森林生态”主题,相继建成了山东省第一家鸟语林、第一家民俗风情园、第一家山体滑草场,原山一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森林文化教育基地等,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点整合交给原山林场。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大区域思路,原山相继推出了“10元游两山”“博山旅游一卡通”等优惠活动,年接待旅游团队近千个。目前,原山正在积极创建淄博首家5A级旅游景区。
“绿起来与富起来绝不是对立的,关键是在人,关键在思路,我们既要绿又要富,不仅要保护好森林资源,还要创造更多的财富。”孙建博说。
一手抓紧森林旅游,一手紧抓工程建设。2003年,原山在全省国有林场中率先成立第一家绿化公司,承接工程涉及城市基础建设、城市绿化、水系绿化等多个方面。
2005年,公司设计施工的“海岱园”绿化工程被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组委会评为“室外景点优秀奖”“室内布展银奖”。目前,公司已具有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在济南、东营、日照、潍坊等地设立了工程基地,每年承接工程上亿元。
聚力:原山一家人
“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一起为国家做贡献。”这是原山人熟知的“一家人”理念。
孙建博对此的解释更加朴实:“不管什么人,到了原山就当自己的家人对待。”
在“一家人”的理念下,原山林场先后接收整合了淄博市良庄园艺场、淄博市实验苗圃、淄博林业培训中心、淄博市委接待处颜山宾馆等4家困难事业单位,盘活资产上亿元,近千名员工得到妥善安置。
2011年,颜山宾馆整合到原山,原宾馆职工张敏也成了原山的一名职工。2012年,张敏的丈夫下岗,公公突发急病,家里还有正在上高中的孩子,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她身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林场将张敏的丈夫也招入林场工作,两人月工资合计超过1.1万元。2015年,张敏和丈夫在优惠购房中分到了称心的楼房。
山上一套房,山下一套房,学区一套房,几乎是每个原山人的“标配”。依托集团下属的房地产公司,每名原山职工都可按成本价购买公司承建的楼房。
林场退休护林员刘家国,分别在2004年、2008年、2015年购买了3套住房,顺利解决了两个不在林场工作的儿子的住房问题。“我买这3套房加起来不到40万元,现在一套都不止40万咧。”说到自家的房子,刘家国笑得合不拢嘴。
提起林场的变化,计财科科长刘持刚颇有感触,“孙书记来之前,我最怕的就是每天越堆越多的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的凭据,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流动资金。‘十二五’以来工资每年上调10%,现在普通职工的月工资有5500多元。”
在原山,党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千难万难,相信党依靠党就不难”“有困难找支部,怎么干看党员”的信念和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2016年,山东原山艰苦创业纪念馆成为全国第一家系统展现国有林场艰苦创业、改革发展、敬业奉献的大型展馆,“国家林业局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国家林业局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相继在这里挂牌。
如今的原山,已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指导下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途。2018年,原山将推动现代化林场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生态绿化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互联网产业。而在孙建博心中,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林场、力争实现绿色产业产值再翻番的蓝图早已绘就。
原载《中国绿色时报》(?2018年5月8日01版?)
孙建博:让更多的人吃上“饺子”
作者:曹钢
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英雄”?…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
全国林业英雄、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是一位重度肢体残疾人,右腿至今还保留着上百个手术缝合的针脚,完全没有知觉,从小到大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根拐杖。
可就是这样一位原本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殊照顾的残疾人,却将一个负债4000多万元、职工13个月发不出工资的“要饭林场”,发展成为总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的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实现了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进而到金山银山的美丽嬗变。孙建博以实干和奉献成功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论述。
有人说,孙建博是甘为他人做“拐杖”的拄拐人。孙建博却给大家讲了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
3岁时,孙建博因病致残,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全家6口人为了给他治病,可谓节衣缩食,倾其所有,想尽了一切办法。每天天不亮,父亲便背着小建博到处求医问药,常常是一大早满怀希望而去,晚上又顶着满天的星斗失望而归。有一次,在看病的过程中,父亲背着他到一家亲戚那里串门歇脚。还没进门呢,小建博便闻到从门缝中飘出的饺子的香味。可是,敲了半天门才进去,进了门的小建博左顾右盼,可除了亲戚稍显尴尬的表情,却始终没见到饺子的影子。从亲戚家出来后,父亲觉得孩子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都满足不了,便忍不住放声恸哭。而伏在背上的小建博却宽慰起了他:“将来我一定要活出个样子,让父母吃上饺子,让天底下所有的好心人都吃上饺子。”
身体的残疾,并没有阻碍孙建博在思想上跋涉的高度和在实践中推进的深度。
中学毕业后,不能上学、不能就业、不能参军、不能上山下乡的孙建博没有放弃自己,他看大门,收破烂,在工地上砸石子,到福利工厂加工塑料把手……20世纪80年代,原本已经在当地民政部门参加工作的他,毅然辞去公职,带领一帮跟他一样的残疾人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后来又辗转承包了原山林场下属的只有3间平房、3000元流动资金的青年待业门市部。孙建博发扬自强不息、敢闯敢干的精神,短短几年时间,便做成了江北最大的陶瓷批发公司。
孙建博终于吃上了“饺子”,可此时林场却因经营管理不善负债4009万元,几百号职工发不出工资,报不了医药费,吃了上顿没下顿。老职工刘承东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为了孩子们的学费,他竟多次偷偷卖血……1996年12月31日,组织上找到孙建博,希望他挑起这副重担,他二话没说,毅然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在全场职工大会上,孙建博斩钉截铁地说:“我孙建博就是拼上这条命,也要让林场人过上与社会同步的幸福生活。”
从1996年接手原山林场,孙建博一直为原山美好的未来“奔跑”,这关乎每个职工的一喜一哀、一粥一饭、一屋一宇。通过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苗木绿化等林业产业,不仅逐步消化、归还了所有内外债,还相继整合了淄博市园艺场、实验苗圃、林业培训中心、颜山宾馆4家濒临倒闭的单位,以“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一起奔小康”的理念,团结带领1000多名职工一起为国家做贡献。
在国有林场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今天,孙建博和他带领的原山人所创造出的典型经验和时代精神,一直在发挥着巨大的鼓舞和引领作用。“国家林业局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国家林业局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相继在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挂牌,全国越来越多的林场来到原山参观学习,之后又把先进的理念和精神带回去,用以推动自身的改革发展。正如孙建博对全场186名党员所说:“原山改革永远在路上。通过推动原山整体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我们要为林业改革提供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学习的典型经验。”
孙建博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吃上“饺子”。
原载《中国绿色时报》(2018年7月4日04版)
“林业英雄”孙建博
山东台???李玲???淄博台??王学深??朱由涛
【导语】…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淄博原山林场,有一位拄着拐杖的奋斗者,他守住青山不放松,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生态振兴。他就是被授予全国林业系统“林业英雄”称号的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正文】…眼下,由原山绿化公司承接的淄博市孝妇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200多亩绿化面积,90%都选用了原山林场自有苗木。
【同期声】…原山绿化公司副经理…王玉川
孙书记一直说,走出林场办林场,我们绿化公司今年在全省,已承建了十几个项目,总投标额达到1亿元,同时我们林场里的一些优质苗木资源也通过绿化公司这个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正文】…绿化公司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需要的苗木每年都在增加,这让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有了一个新想法,那就是联合周边的金桥村、和平村发展苗圃,种植适应市场的多样化苗木,试点打造全国林业系统第一家林业合作社。
【同期声】…孙建博和几个村书记商量
你们回去再进一步到村里到各家各户确定,你到底还有多少山林,还有多少土地,还有多少技术,再对一遍按照这个数字入社……入社后咱拿出大规划来
【同期声】…淄博市博山区金桥村党支部书记…肖玉博
现在如果种花草树木这块,(收益)能增加10倍,他提供苗木,咱负责管理负责种植,然后回收这一块都是(原山)园林公司负责回收,确确实实这样我们一合作,老百姓得到实惠。
【正文】…原山林场是个帽子林场,自有林地大都集中在山上,而林区内分散的67个自然村里过去荒置着不少退耕还林的偏远坡地,对村里来说,既没收益,还要增加防火投入。这些年,在孙建博带动下,林场以产业发展反哺周边生态振兴,主动承包了这些地段植树造绿,统一管理。
【同期声】…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林场过去,就是保生态,就是看护林子,就是种树的,我们现在创新,不光你自己种树,还要把(周边)老百姓都调动起来,都去种树去,都去管树。这就是我们的创新。
【正文】…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孙建博到原山20多年,让原山的营林面积净增了3000多亩,森林蓄积量净增了11万立方米,从资源总量上,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原山。如今,守住的绿水青山成为林场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原山的绿色生态链不断向周边延伸,发挥着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同期声】…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进入新时代,作为林业人来说,就要把生态林保护得更加美好,要使林业走向城市,走向乡村,带动周边乡村都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使林业成为美丽中国的亮点,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2018年5月9日?)?
林业英雄孙建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山东台???李玲???淄博台??王学深??朱由涛
【导语】…继续关注林业英雄孙建博。让林场绿起来,如何再富起来?在孙建博带领下,原山林场“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生态循环。
【正文】…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在原山林场如月湖风景区,一列崭新的“绿水青山号”森林小火车正式与游客们见面,配套打造的景观河道也要竣工,一个5A级景区即将形成。
【同期声】…淄博原山林场副场长…张宏伟
这个景区的定位是每年都有新亮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先是把人文景观打造好,就是主要目的既要吸引游客来参观,还不能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
【正文】…产业走出去,游客引进来。现在,原山每年的旅游收入和游客量都在稳定增长。这都得益于孙建博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其他的国有林场普遍还在伐木求生存时,1996年,孙建博刚一上任就提出全面停伐,保住生态。这比国家全面叫停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提前了20年。
【同期声】…淄博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40年的树,只能做坑木用,就是煤矿的坑木,一棵树卖十块钱,人抬出来的成本,还有砍木头的成本,也接近十块钱,太可惜了,我就说咱不伐树,难道说吃不上饭吗?
【正文】…伐树是林业人的老本行,不伐树了干什么?怎么转变大家的思路?孙建博带队到各地考察项目,最终一致同意,要以林养林,建森林乐园,发展生态旅游。
【同期声】…淄博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
没有钱孙书记就带着我们自己干,那时候我们机关的实行331工作制。三天在一线孙书记带着我们来搞建设,用了72天,就把森林乐园建起来了。建成以后呢,全国(实行)假日经济十月一第一个黄金周,一下子迎来了井喷式的旅游,大家一下子就有了种信心。
【正文】…全省第一家森林乐园、第一家鸟语林、第一家山体滑草场,原山一口气创下6个“山东第一”,盘活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原山不断擦亮生态旅游品牌。眼下,利用艰苦创业教育基地这个红色旅游招牌,孙建博还在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干部学院”,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再次引领原山人的创业征途。
【同期声】…淄博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打造这个地方为啥?还是为了保护林子,通过这个地方换取一定的资金,投入到再造林、再管林、再护林上。实际上这就是循环的内容,实际上这种办法就是使绿水青山变成一个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2018年5月13日)
【奋斗者的故事】孙建博:绿水青山的守望者
山东台???孙娟??郭健??李玲
【导语】…从负债4000多万元到固定资产10亿元,拄着拐杖的孙建博,把原山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今天奋斗者的故事,咱们来认识林业英雄孙建博。
【同期声】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1957年原山林场建厂的时候是一穷二白。
【同期声】…淄博市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
由于这个管理不善,还有不适应市场的原因,导致负债达到了4000多万,职工13个月发不出工资。我来的时候,就住在一个破庙里。
【同期声】…淄博市原山林场总工程师…贾万利
孙书记(1986年)来我们林场,当时这些老林场人也有过顾虑,因为孙书记他是残疾人,他又不是学林业专业的,他来了,这林场能不能培育好、发展好、保护好?
【同期声】…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满山上都是石头,我们用石缝扎针、百人传水的办法,把树一棵棵地栽到山上。
(字幕)到2015年,原山林场移民面积44025.9亩,比1999年净增34437.9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4.4%,从资源总量上看,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原山”。
【同期声】…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再多要账的,再多来这讨债的,这一切只能慢慢地来化解,通过挣钱来一步步地化解。钱从哪里来?一棵树卖十块钱,实际上人抬出来的成本还有砍木头的成本,也接近十块钱,太可惜了。我就说咱就是不伐树,难道就吃不上饭?我就跟大家探讨如何以林养林。
(字幕)2018年原山林场开始建设生态乐园…第二年开始运营
【同期声】…淄博市原山林场副场长…王延成
没有钱孙书记就带着我们自己干,那时候我们机关的实行331工作制。三天在一线孙书记带着我们来搞建设,用了72天,就把森林乐园建起来了。建成以后呢,全国(实行)假日经济十月一第一个黄金周,一下子迎来了井喷式的旅游,大家一下子就有了种信心。
【同期声】…淄博市原山林场退休职工…杨美玲
我是1990年退休,当时才270多块钱。直到现在,我开大约4000块,确实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字幕)迄今原山林场固定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带动就业1000多人,辐射带动13个乡镇67个村脱贫。
【同期声】…淄博市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
绿水青山就是我们林业人的靠山,我们林业人就是要把它变成金山银山,我们林业人就像山上的树,牢牢地扎根在石缝里,向往着蓝天,奋力长成参天大树。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201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