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检阅表演

  • 尼克松说:”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个。”
  • 伏罗希洛夫说:”我们朝夕相处,都是老朋友了,你给我帮了很大的忙,还有什么客气的。”
  •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说:”中国仪仗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堪称举世无双。”

金日成向仪仗队送苹果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按照停战协定,朝鲜北南双方又以当时两方军队的实际控制线为基础,在原三八线附近划定了临时军事分界线,这一临时军事分界线的中心区是板门店。

朝鲜战争结束前夕,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参加停战谈判。

这时,三军仪仗营刚刚成立几个月。由于组建前期的任务较少,仪仗营成为中央最得力的机动部队,又因为仪仗营的前身就是警卫部队,官兵身材高大,业务素质很好,许多重大的警卫任务也由仪仗营担负。

那时,战争还没有结束,朝鲜半岛还笼罩在枪林弹雨之中,联合国军飞机每天不分昼夜地狂轰滥炸。考虑形势的特殊,彭德怀命令:由仪仗营担负这次板门店谈判的警卫任务。受领这次艰巨任务的是二连一排,由仪仗营营长王立堂具体负责。

按照谈判规定,会场东南面由中朝部队负责警卫,会场西北角由美国和南朝鲜部队把守。

双方警卫人数均为60人,分持手枪、步枪。在这块小小的场地上,双方都安排了精锐部队,营长王立堂便站在离部队最近的三八线上。

这是一个特殊的位置,是两军对垒的交界点。前面,联合国军炮群林立,千万枝枪炮虎视眈眈地瞄准了王立堂;后面,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官兵威风凛凛,严阵以待。王立堂的眼睛紧盯着对面的敌人,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是显示一个军队力量和信念的窗口。

敌人有时突然地弄出一些骇人的声响,以恐吓站在三八线上的这位中国军人。但强悍勇武的王立堂凝目眺望着敌人的阵地,面不改色心不跳。

这种对视的时间持续了将近一天。

谈判房里,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克拉克,垂头丧气地签了字。

谈判房外,王立堂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度和咄咄逼人的眼神使敌军面面相觑。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朝中代表团发表公报:朝鲜停战协定完全达成协议。

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总司令在朝鲜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同时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了停战命令。

从三八线上撤下来,朝鲜人民军负责谈判的领导专门找到25岁的王立堂,称赞他在美国人面前,长了中朝人民的志气。

因此,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与仪仗队算得上是老朋友了。

从50年代到90年代,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金日成多次踏上过中国的土地,多次检阅过这支部队。他们一次一次地以隆重的礼仪,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深厚友谊。

共和国5周年大典,金日成率领着庞大的代表团前来祝贺。在他乘坐的专列上,还特别带来很多的礼物。其中有代表朝鲜人民心意的、专门挑选的苹果。

金日成留下话:

一部分送给毛主席吃,一部分送给仪仗营。

一辆大卡车直接将10余筐苹果拉进了仪仗营。因为是金日成点名送给仪仗队员的,师以上机关都没有经手。

一个班一脸盆。仪仗战士们拿到自己那份朝鲜苹果,爱不释手。来自异国的苹果包含着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它的份量太重了!

而且,拥有它的也仅仅是毛泽东和仪仗兵。

许多战士舍不得吃,一定要寄给家里,有的战士用一根线绳将苹果挂起来当装饰品,在上边刻上“纪念”两个字,直到干了也没有品尝朝鲜苹果的味道。

苏联主席赞中国仪仗兵

1957年4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我国。

周恩来专门陪同伏罗希洛夫到桂林和西湖旅游,并由仪仗营二连担负警卫任务。

接到命令后,连长孟兆月带领一个武装排和一个便衣排,率先进入伏罗希洛夫的专列。

第二天,伏罗希洛夫来到漓江,立刻被秀丽的风光吸引住了,同时他还欣赏到另一种景观:为他担任路标和执勤的仪仗兵。

伏罗希洛夫看到,这些仪仗兵个个仪表堂堂,精神焕发,军容严整。每到一处风景地,伏罗希洛夫总要向仪仗兵招手,示意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按照警卫规定不允许他们随便地靠近首长。于是,周恩来时常在旁边打圆场:“跟主席拍一张嘛!你们军容很威武,是解放军的代表嘛!”战士们听了总理的话,也就大方地站到了伏罗希洛夫的身边。

伏罗希洛夫又亲热地把战士刘庆贵拉到身旁,刘庆贵有些不好意思,伏罗希洛夫说:“我们朝夕相处,都是老朋友了,你给我帮了很大的忙,还有什么客气的。”说完,又单独和刘庆贵合了张影。

原来,在伏罗希洛夫刚上专列的时候,火车上没有服务员,连长孟兆月就把刘庆贵叫来,专门负责伏罗希洛夫会议室和休息室的卫生。

伏罗希洛夫每天要读大量的书报和文件,室内一会儿就会变得乱糟糟的。刘庆贵便趁伏罗希洛夫休息的时候悄悄地进去,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得干净利落。

伏罗希洛夫只知道仪仗队是来负责警卫的,根本没想到还帮他打扫卫生。这一天,伏罗希洛夫刚进休息间就碰上了刘庆贵,这才知道了这个情况。

当时伏罗希洛夫握住刘庆贵的手,又拍拍他的肩膀,用生硬的中国话说:“谢谢!”然后,又用手与高他一头的刘庆贵比划了一下,发出“唔”的一声惊叹。

从此以后,刘庆贵便成了伏罗希洛夫的随身警卫,上下车都由他来搀扶。

在杭州车站的欢迎仪式上,新疆学生为伏罗希洛夫跳起了民族舞,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伏罗希洛夫也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他还对外交部的同志说:“让漂亮能干的仪仗队员也来跳,他们肯定跳得出色。”

身负重任,仪仗队员自然没有走进舞场。

后来,伏罗希洛夫主席在北京展览馆邀请中央领导人吃西餐,专门派人邀请负责警卫的仪仗队员一同就餐。

伏罗希洛夫主席在向每张熟悉的面孔举杯敬酒时,招手叫来苏联的同志陪同在仪仗队员的桌上。伏罗希洛夫特意交待:“要陪好这些解放军的精英!”

1959年9月30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率领苏联党政代表团参加我国建国10周年的庆祝典礼。

赫鲁晓夫迈开沉稳的步伐,走出机舱。

毛泽东已经迎候在仪仗队前,他握住了赫鲁晓夫的手,不停地上下抖动着:“赫鲁晓夫同志,欢迎,欢迎你!”

两位领导人走上红地毯。

赫鲁晓夫立刻被仪仗队威武的军姿、刀切一样的步伐和潇洒的礼宾动作所吸引。

礼仪结束,赫鲁晓夫的目光仍停留在仪仗兵身上。突然,仪仗队的服装吸引了他的目光。天蓝色的大礼服,黄色的翻毛皮鞋,别致的军装引起了赫鲁晓夫的兴趣。

赫鲁晓夫向毛泽东探问:“这些仪仗兵穿的是什么料子的衣服?”

毛泽东也不清楚这种布料究竟叫什么名字,索性回答:“他们穿的是与将军服装一样的布料,样式也差不多。”

赫鲁晓夫更惊诧了:“仪仗队士兵怎能和堂堂的将军共着一衣?”

毛泽东幽默地说:“因为这支部队的素质与将军差不多。”

赫鲁晓夫终于明白了毛泽东的话,禁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越南主席给队长挂奖章

195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周年的庆典日,胡志明亲率越南党政代表团提前三天来到北京。

胡志明身穿中山装,脚穿白底黑帮的布鞋,当他踏上红地毯的时候,胡志明忽然停住了脚步,他面对着“八一军旗”,凝目而笑。

胡志明与眼前这支部队有很多次来往了,他几乎每次来中国前都向毛泽东说:“自己人,不要举行那么多繁琐的仪式。”

可是每一次,当胡志明从河内到北京的时候,这里都是“三军”林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含着微微的笑意,这是仪仗队员们对胡志明表达出的中国党和政府、军队和人民对越南人民的友谊、欢迎的特殊信息。

胡志明提出不用仪仗兵的建议被毛泽东一次次地否定了,他自己也已经习惯了,每次来北京,检阅仪仗队已经是心中的第一件事。

有一次,胡志明有紧急的事要和毛泽东商量,他就秘密来到北京。虽然前来迎接的中国领导人很多,但他还是因为没有看到那些熟悉的仪仗兵而感到有些失落。在去中南海的路上,他对陪同的外交人员说:“中国的仪仗兵很精神哪!”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经胡志明与毛泽东和周恩来协商,越南总理范文同及政治委员黎笋匆匆赶到北京,与周恩来同乘一架飞机前往日内瓦。

会议结束后,胡志明、范文同等人又和周恩来同机回到北京,在他们回国的时候,周恩来出于对胡志明的尊敬,派出专列由李先念陪同,并从仪仗营抽调两个排担任警卫和仪仗任务。

专列抵达南宁的时候,胡志明已经缓步向他们走来,他微笑着走近前来,并向大家举手致意,接着双臂反复向下按动,示意大家不要喊什么,也不要鼓掌。

战士们这才知道,胡志明因为仪仗队员们的到来,他早就迎候在这里了。

胡志明用流利的广东客家话问连长孟兆月:“是你带部队来的?”

孟兆月说:“还有我们师的参谋长古远兴。”

胡志明又握住古远兴的手说:“你们辛苦喽!越南现在还在打仗,那边的条件非常艰苦和危险。”

1959年10月1日,当胡志明走在这支长长的受阅队伍面前的时候,他心中不禁十分激动,当他迈着富有节奏的步伐走过整个受阅队伍后,再次回到队列的中间。

胡志明右手持帽,左手挥动,用中国话高声说:“同——志——们——好!”他担心自己学习的广东口音战士们听不明白,每次向这支队伍问好都要一字一顿。

仪仗队员们也用洪亮而整齐的声音回答:“主席好!”

胡志明听着这发自肺腑的声音,他又一次表现出激动的神情。他对仪仗队的表演每一次都很满意。

这一次,胡志明特意带来了他很久以前就想表达的心意。他走向仪仗队执行队长刘玉明,从布衣口袋里掏出一枚纪念章。

胡志明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在刘玉明面前,胡志明个头显得并不高,他真诚地踮起脚尖,要把纪念章挂在刘玉明的胸前。

可惜的是,刘玉明那身崭新的毛料礼服硬梆梆的,挂上去却并不容易。

这时,陪同检阅的周恩来走上前来,他看到胡志明吃力的样子,便对刘玉明说:“快,接过来!”

这是一枚精致的纪念章,中越两国国旗交叉,上面有镰刀斧头,下面写着“友谊”两个字,还刻有:“胡志明赠·1959·10·1”。

胡志明这次来中国一共带来三枚纪念章,其余两枚一枚送给了专机机长;一枚送给了总参谋长罗瑞卿。

西哈努克赞中国仪仗队

1970年夏天,西哈努克亲王和他的民族团结政府被安排在北戴河工作。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与他日夜陪伴的,是三军仪仗队。

北戴河187号驻地已经好久没有人居住,当西哈努克一家来到这里的时候,仪仗战士们已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墙壁重新粉刷了,疯长的乱草锄净了,下水道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果树园子里摆放了条椅,一切又恢复了昔日的恬静和舒适。

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自国家发生政变流亡中国后,中国人民一直把他作为内宾招待。一天晚上,西哈努克走出客厅,与正在执勤的七班班长惠明科攀谈起来。

“亲王万寿无疆!”小惠标准的敬礼和热情地问候使亲王十分高兴。

西哈努克双手合十,高举过头。谁都知道,在礼仪之邦的柬埔寨,平辈相见双手合十放于胸前;见父母长辈,则双手合十举至下颌;百姓见到高僧,双手合十举至眉宇;只有臣民叩见国王时,才双手合十高举过头。

这位平易近人的国王,给一位普通的仪仗战士以一个民族最高的礼节!

有了空闲,西哈努克坐在钢琴前,为战士们弹奏自己作词作曲的《我爱我的祖国》,让夫人莫尼克演唱。尽管听众只有三两个战士,但他们表演得严肃而认真。

“八一”节到了,西哈努克忘不了这些仪仗战士。他选最好的苹果,拿来别人送给他的鱼,还有柬埔寨特产送到连队。西哈努克甚至将自己自编自演的电影《柬埔寨》拿到连队里放映,自己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亲自陪看,主动当解说。

尽管西哈努克叫不上这些仪仗队员的名字,但他们热情的面孔,万无一失的勤务,给西哈努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哈努克无论是在散步,还是在空闲的时候,他总是走到战士们面前,由于语言不通,身边如果没有翻译,西哈努克就向战士们行一个礼。他相信,凭着这份感情,彼此都能用心灵交流。

莫尼克公主则是一位漂亮贤惠的妻子。她除了照顾西哈努克的生活,还喜欢到院中的小菜园里劳动。

8月份,正是收获的季节,莫尼克提着篮子,摘下西红柿和辣椒,又把小白菜地翻翻土。

每当这时,仪仗战士们便走过去,帮莫尼克把活儿干完,而且整得利利索索。

西哈莫尼王子和尤瓦那王子则更喜欢打乒乓球。别墅的大厅里还专设有乒乓球台。

两位王子在中国留学,与中国青年一样,20多岁时总是爱玩的。

两位王子有了空闲就去打球,如果战士们正在训练或者站岗,他们干脆就把连长吴小木或文书黄喜民叫来。第一次交手时,两位王子就被吴小木打得输得很惨,但他们好胜心很强,每天都苦练,每天都仍然叫吴小木来比赛。

有一次,大家比赛时间长了一些,西哈莫尼向吴小木想说些什么,但语言不通,吴小木听不明白,西哈莫尼就用手比划了一个圆。

吴小木看了,便疑惑地给西哈莫尼找来一个盆。他以为西哈莫尼要洗脸。

没想到西哈莫尼见了直摇头,这下吴小木也着急了,就又找了几件圆的东西,但这时西哈莫尼已经急得脸通红了。

吴小木只好带着西哈莫尼来到浴场,拨通电话问翻译,原来西哈莫尼是找厕所。

后来大家熟了,战士们跟西哈莫尼开玩笑,都把厕所比划成圆圈。

西哈努克在北戴河的时候,周恩来对他很是关心,总要抽时间来看他。

有一次,周恩来趁出访朝鲜回国的机会,特意到北戴河去看望西哈努克。

上午10时,周恩来乘坐一辆红旗轿车来到别墅,在细雨中,周恩来把轿车的玻璃摇下来,露出半个身子,对着身穿雨衣正在执勤的仪仗兵们说:“你们辛苦了。”

西哈努克就要离开北戴河的时候,他来到连队对大家说:“谢谢你们,这么辛苦。”

说着,西哈努克伸出手,用中国式的礼仪与战士们一一握别。而且西哈努克说:“我们还会见面的。”

临走时,西哈努克拿出3枚“中柬人民友好万岁”奖章,其中一枚黄的,两枚白的,赠送给仪仗队。

这3枚奖章后来就保存在军战史室里。

在北京成立柬埔寨民族团结政府期间,西哈努克曾提出让自己随从人员,包括国防大臣、外交官等全部赴仪仗营进行拉练。

1970年,毛泽东在北京卫戍区《关于部队进行千里战备野营拉练的总结报告》中,作了重要批示,号召全军都要“利用冬季进行长途野营训练”。

这时,西哈努克找到毛泽东,请求他的随从也加入拉练的队伍。

毛泽东说:“好嘛,你想让他们到哪个部队?”

西哈努克想了一下说:“就让他们跟警卫我们的仪仗营吧,我看他们的素质很好。”

毛泽东说:“跟仪仗营拉练,你们可要小心哪。这些大个子可不一般哟!”

西哈努克说:“这才叫真正的锻炼呢!”

毛泽东亲自把任务向总参谋部作了指示。

于是西哈努克40多人的队伍,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部被编入仪仗营二连的队列里。

路上要唱歌鼓舞士气,柬埔寨人不会唱中国歌,但他们还是事先做了准备,学会了哼唱,特别是《地道战》这样的旋律简单的歌,他们基本上都能哼出比较标准的曲调来。还有些哼不来的,就来打拍子。

二连的官兵们也同时学会了柬埔寨的歌,在休息的时候,战士们用中文唱词,借用了柬埔寨的曲调,这样唱起来,既有趣又好玩,逗得柬埔寨的几个大臣不停地笑。

从卢沟桥到八一射击场有几十里路,在路上,这支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队伍真是别具一格。

到达目的地以后,他们首先进行了轻武器和实弹射击。

第一个上场的是柬埔寨国防大臣,他连连打中目标,王殿海营长也不示弱,10发子弹打完,枪枪穿过靶心。

国防大臣夸奖说:“你不仅是个仪仗兵,还是个神枪手呢。”

王殿海也敬佩地说:“您才不愧是真正的将军哪!”

国防大臣接着问:“拉练对你们这支部队有什么好处?”

王殿海说:“可以更全面地锻炼部队的毅力和意志。”

国防大臣竖起大拇指说:“亲王选择你们来带我们,原来是有原因的。”

过了一会儿,国防大臣又惊奇地问:“你们这支部队是从北戴河开过来的吗?怎么跟他们这么像?”

王殿海回答说:“他们是仪仗一连,我们是仪仗二连,他们是一直保卫亲王的部队,我们在北京曾经欢迎过亲王和其他外宾。”

八一射击场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其中有一道主食是煮玉米。

柬埔寨人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吃法,仪仗兵们便教他们怎么吃。他们终于吃出了滋味。最后,几个已经当了妈妈的女士提出:“可以带着回去吗?我们家里还有孩子呢!”

八一射击场痛快地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专门又煮了一锅,送柬埔寨的孩子们吃。

一起拉练结束的时候,那位个子不高的国防大臣又找到王殿海说:“谢谢仪仗兵给我们的帮助,以后再拉练,能不能再带我们?”

王殿海握着将军的手说:“当然,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嘛!”

有一天,仪仗队和警卫连各抽调一个排组成海军仪仗队,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到榆林港参观访问。大家经过10多天的紧张艰苦的训练、合练和模拟检阅后参加了检阅。

检阅时除了旗手、护旗手和领队外,统一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大家都把自己的武器擦得闪闪发光,身着崭新的灰色海军军服。

当时,每人发了一双白线手套,就是平时施工用的劳保手套,大家训练时都舍不得戴。

年轻战士爱美,也是为了更好的展示国家形象。他们各自用肥皂把手套洗了又洗。又专门跑到军人服务社买来漂白粉把手套漂了两遍,直至把手套洗的白白的,像电影中国家三军仪仗队戴的一样。

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军港上,准备接受西哈努克亲王阁下的检阅。

三路横队面向大海,当时60多人的队伍个个都是英姿焕发、精神抖擞。

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部队领导的陪同下,走到仪仗队队首的前面深深地鞠了一恭,然后开始检阅。

随着领队怒吼般的“敬礼”,60多张共和国军人的英俊脸庞一起像西哈努克亲王迎去,行持枪注目礼。

随着西沙努克亲王和部队领导的检阅步伐,大家转动着颈部,眼睛始终平视着他们。

西哈努克亲王一直走到仪仗队的尾部后,他又向队尾深鞠一躬。

随着领队礼毕的口令,检阅结束。

西哈努克在检阅了海军仪仗队之后还参观了军舰,离开后又到天然浴场大东海进行了游泳。

仪仗队接受尼克松检阅

1972年2月21日,世界外交史上堪称里程碑的一幕出现在中国首都机场。

11时27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1号”专机平稳地落在首都机场的跑道上。

舱门打开了,中美外交的大门也从此打开了。

尼克松总统和夫人,走下了舷梯。面对迎面而来的周恩来,尼克松早早地把手伸了过去,两双巨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周恩来风趣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接着,令尼克松终生难忘的场面出现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了《星条旗歌》和《义勇军进行曲》。

乐曲刚止,身材高大的仪仗队执行队长用宏亮的声音报告:“总统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检阅!”

周恩来陪同尼克松检阅仪仗队,371名士兵个个身材高大健壮,衣着笔挺,精神抖擞。

眼睛是无声的语言。371双目光炯炯有神,射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周恩来和尼克松在队列前踏着节奏鲜明的步伐走过时,每个士兵都神态昂扬地微微转动着头,目光中透射出一股恰到好处的庄严和微笑,不卑不亢,使人觉得那么肃穆、威严、友好,令人兴奋。

尼克松打量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每一张面孔都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刚毅、无畏。那泰然自若的表情,发人深思,令人难忘。

随着执行队长的口令,三军的持枪礼节整齐划一,同壮国威,使人惊叹不已。

这眼神、这表情、这动作,深深地印在了尼克松的脑海中。

这时,尼克松正在把中国仪仗队与世界各国仪仗队做比较,因为他访问过许许多多的国家,享受的都是最高规格的仪仗礼节。

此刻,尼克松正在把中国仪仗队与美国仪仗队做比较。

美国仪仗队成立于200年前,它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美国总统迎来送往的仪式,接受外国首脑的检阅。

后来,尼克松感慨地说:“中国仪仗队,是我见到的最出色的一个!”

其实,对中国仪仗队发出感慨第一个美国人不是尼克松。

在我军历史上,曾于1946年2月在延安组建过仪仗队,当时是为了迎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前来调节国共关系。仪仗队由驻南泥湾某团的500名年轻、精干、军姿好的官兵组成,并经过了严格紧张的训练。

1946年3月4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陪同马歇尔在机场停机坪检阅了这支仪仗队。仪仗队3个连呈横队排列,每连排头是炮兵,其次是机枪班。

官兵们身着崭新的军装,紧握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武器,精神抖擞,英姿威武,向马歇尔将军行注目礼,充分显示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次仪仗司礼活动,也是古老的仪仗形式第一次作为革命政权和人民军队的象征呈现于政治舞台。

这支临时的仪仗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马歇尔将军极高评价。受阅后,仪仗队人员归回原建制,担负保卫延安的任务。

为尼克松送行仪式这一天气温零下23度。

机场冻僵了。风卷着雪花肆无忌惮地钻进仪仗战士的衣领,又迅速凝结成冰块,被体温融化的雪水顺着战士温热的躯体冰凉地流淌。

队伍已经站立40多分钟了。

尼克松的轿车从机场的一角悄然滑过。尼克松看见了这支已经不再陌生的队伍,他摇下车窗玻璃,挥挥手,让司机径直开进了贵宾室,而没有去登机。

已经等候在机场上的周恩来再度进入贵宾室。

室内,两国领导人谈着话,气氛热烈而友好。

室外,风刀雪剑,一队士兵像钢铁铸成的塑像。

时间似乎停滞了,一分一秒走得无精打采。仪仗营长周建恒的脸上显着焦虑,他走向礼宾司的人:“不知还有多少时间?能否让部队活动一下,这样下去有的战士会挺不住!”

礼宾司人员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时间谁也无法掌握,得看尼克松先生的兴趣,也许还要两个小时,也许几分钟就会结束。”

周建恒不安地走向队列,这是整个现场唯一一个可以活动的人。他查看着战士们的表情,许多战士已经在瑟瑟颤抖,脸上一层鸡皮疙瘩,一些瘦弱的战士脸色发紫,但他们以顽强的毅力与严寒和狂风搏斗着,整个队伍依然如泰山一样挺拔。

周建恒是相信自己的部队的,可是这种环境、这种天气,使他不由得担心大家的耐力。他不时地走在队列的后面,不断地给大家鼓劲:“顶住!一定顶住!”

营长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眺望着贵宾室的门口。

又是40分钟,尼克松才满意地步出了贵宾室。催人奋进的国歌声响起,他下意识地去看仪仗队。

尼克松注视着那依旧犀利地道道目光,依旧严肃的表情,依旧巍然的身姿,带着十分复杂的心情登上了专机。

飞机起飞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记者们都走了。风雪中的战士们真正成了雕像,腿木了,手僵了,他们的神奇出自他们钢铁般地精神和意志!

经过20分钟轻微活动,战士们僵直的身躯才渐渐恢复了知觉。指挥员下达了“枪放下”的口令。

尼克松专机的引擎声消失在遥远的西方天际。

后来,尼克松在《尼克松回忆录》一书中,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个。他们个子高大,健壮,穿得笔挺,当我沿着长长的队列走去的时候,每个士兵在我经过时慢慢地转动着他的头……

随行的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也在《白宫岁月》中,发出感慨:

中国这支仪仗队的严格纪律,是我随总统出访中印象最深的。

英国女王赞中国仪仗队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中国访问,出色的检阅仪式,中国仪仗队给女王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后来,伊丽莎白二世乘船到上海访问,女王专用的“不列颠”号游艇停泊在上海港。

走出游艇时,伊丽莎白二世的眼睛为之一亮:

游艇的浮水码头上,肃立着一位年轻的士兵。只见他手持钢枪,威武大方,双目熠熠闪光,平视着遥远的海面。

士兵身着漂亮的礼服,身高足有185厘米。当伊丽莎白二世走近的时候,士兵向她恭敬地举枪敬礼,动作干练敏捷。

几天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广场的欢迎仪式上,伊丽莎白二世第一次目睹了举世闻名的中国仪仗队。

当一个个英武矫健的仪仗兵进入伊丽莎白二世的视线时,伊丽莎白二世才真正体会到中国军人特有的魅力:他们的眼睛清澈有神,身材挺拔威武,着装严谨庄重,步伐雄健整齐。

一切都无可挑剔。

也就是在那一刻,伊丽莎白二世希望能有一位这样的士兵作为她访华期间的礼宾卫士。

当伊丽莎白二世在上海港码头见到这名仪仗兵时,已感到她的要求得到了满足。

这位年轻的士兵就是解绿江,他1984年入伍,作为班长和动作规范的训练尖子,他奉命执行这次礼宾的任务。

可是这次任务并不简单。伊丽莎白二世乘坐的是一艘游艇,在这条游艇上,装载着女王全部的生活设施。

伊丽莎白二世除了上岸参观、出席宴会以外,大部分活动就安排在这艘游艇上。这艘游艇因为面积宽大,两个艇翼大部分又可以随着风浪的骤变而自动打开,本身是平稳的。

然而礼宾哨解绿江站立的位置却是陆地与游艇连接的一块浮水平台,只有游艇到了岸边时才打开,因此面积很窄小。

这块平台随着风浪的涌动而不停地左右摇晃。开始,这种晃动似乎还有点荡秋千的滋味。时间长了,这种无休止的晃动便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晃荡得解绿江五脏六腑如翻江倒海。

解绿江有点支持不住了。但中国士兵的责任不允许他退缩。他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他在与英国皇家仪仗队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角逐。

这次旅行,伊丽莎白二世也带来了自己的皇家仪仗队,共200多名。他们负责艇上的升旗、降旗和迎送中国领导人等仪仗活动。

其实,在世界仪仗队的行列中,英国仪仗队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英国的仪仗队由皇家卫队中的王宫仪仗骑兵团担任。皇家卫队头戴熊皮帽子,身着红色制服,制服上绣有皇冠和和苏格兰、英格兰国花的图案,下身配上鲜艳的红色短裤和长筒袜,宛如古代将官一般雄健。每逢重要仪式,王宫骑兵粉墨登场,气派非凡。

200多名英国皇家军人与一名中国仪仗兵,分别代表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民族,船舷相隔,界限分明,自然形成了无形的对比,无形的竞争,赛精神、赛气质、赛风度。

风越来越大,浪越来越凶。游艇上,英国皇家仪仗队已经有许多士兵呕吐不止。而解绿江却像风浪中的桅杆,顽强屹立。

皇家仪仗队折服了,他们纷纷伸出拇指。

当伊丽莎白二世再次经过浮水平台时,是19时整。那时候,李先念主席已经来到上海,他要在这艘游艇上为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告别宴会。

伊丽莎白二世惊奇地发现,这位哨兵仍然一丝不苟地挺立着,姿势没变,表情没变,脚跟的位置也没变。当李先念与女王双双通过时,解绿江再一次举枪敬礼。

伊丽莎白二世感动了,她知道,这位战士已经站了整整6个小时!她边走边向李先念夸赞说:

中国仪仗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堪称举世无双。

此后,伊丽莎白二世每次路经平台,她的脚步总是情不自禁地很慢很轻。她总要脱下手套,深情地向解绿江挥手致意。

女王赞赏的目光,是对中国军人威严的精神气质和英俊潇洒的仪表风度的肯定。

伊丽莎白二世对解绿江的称赞,不完全是出于外交礼仪。因为这位战士为她在上海的访问增添了几分辉煌。

那是伊丽莎白二世到达上海的第二天。

英国女王的到来,英国皇家豪华游艇的停靠,使上海港一时成了游人云集的场所。但是,当人们在这里驻足观望时,仪仗哨兵解绿江竟成了一大“景观”。

那么多的游人,那么多双眼睛,把哨位层层围住,他们像欣赏一座精美的雕像:太绝了!解绿江的整个躯体似乎是静止的,如钢浇铁铸,似泰山耸立,“钉子”一样纹丝不动地镶嵌在浮动的码头上。

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两小时……几个小时过去了,解绿江始终是一个姿势,一样的神情。

游人被折服了,英国皇家仪仗队的队员也被折服了。岸上不断有人关切地要求他休息一会,活动活动身体。而来自英国皇家仪仗队的官兵们更是感动,他们纷纷走出游艇,三五成群,以解绿江为背景,留下了一个个珍贵的镜头。

40多位中外记者拍下了他的英姿,也拍下了这特别的场面。闪光灯一闪一闪,映出的已不仅仅是解绿江的个人风采了。

大家的视线全被这位哨兵所吸引。在那一刻:伊丽莎白二世甚至有些惊异,这个无名小卒所造成的影响,竟如此之大!

上海之行结束后,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的下一站是羊城广州。

英国武官找到陪同的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高兴地对他说:“你们的哨兵很像个样子,女王非常高兴,不知道广州的礼宾哨是怎么安排的?”

吴学谦告诉英国武官说:“广州的哨兵仍然是这位战士。”

武官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那太好了!”

几天后,伊丽莎白二世到达广州。

这里气温高达30多度,解绿江仍然担任礼宾哨。一站又是4个小时。

解绿江的手脚都累得肿了,可目光还是那样炯炯有神,黑红的脸上挂满了汗珠,在阳光下就像一座黑铁塔一样。

伊丽莎白二世从解绿江身旁上艇时,她的脸上笑得像一朵花。

广州访问结束后,伊丽莎白二世离开了广州。

解绿江也同外交部的人员同机飞往北京。

在飞机上,外交官们的话题还没有离开解绿江。

这时候,吴学谦从前舱赶来,他拍了拍解绿江宽实的肩头,坐在他旁边,对解绿江说:“不错,小伙子素质很过硬啊!连英国女王都表扬了好几次。”

后来,在人民大会堂为伊丽莎白二世举行的国宴上,她破例邀请了中国仪仗兵代表,并高兴地与中国仪仗兵碰杯答谢。

皇家游艇飞奔香港,伊丽莎白二世挥动着手臂,亲切而真诚地道谢。

仪仗队亚运赛场逞英豪

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举行。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率先站起,他蓝色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体育场上一支首先出现的队伍,不住地鼓掌,并大声说:“绝了!”

中国领导人江泽民的掌声也随即响起,顷刻间,整个会场淹没在一片热烈的掌声里。

随着中央电视塔传出的电波,五洲四海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场景: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宣布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开幕时,一个整齐的方队昂然而至会场。他们身穿白色夹克衫,高擎亚运会旗帜,身材魁梧,神采奕奕,充分展示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来自美国华尔街的报道说:

……这里千千万万的华人被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上宏大的场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没有想到今日的中国会有如此强大的阵容……

同时,《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不仅是阅兵场上的健将,也是运动场上的骁将。

萨马兰奇则发出这样的预言:

成功了,中国;成功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1951年3月时,亚运会的火炬在印度新德里点燃,成立不到1年6个月的新中国前去参加。运动场上看不到一名中国运动员的身影,人们只看到吴学谦等3个人坐在观察席上,他们都在暗自品尝着这次运动会的苦涩。

40年后,中国赢得了举办亚运会的好机会,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更是一种考验。

中国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性的考验,高层决定把这第一个令人瞩目的镜头让给仪仗队。

所有的人都说:“开幕式上有三绝:一绝是升旗,亚运会会旗从会歌第一个音符开始徐徐升起,到会歌的最后一个音符终止,会旗准时到达旗杆顶端,升旗手的动作丝毫不差。二绝是送旗。规定一分钟用174步走完从主席台前至旗杆的130米,他们一步不差。三绝是抬旗。亚运会会旗由左右各4名仪仗队员抬着进场,仔细观察,右边4人左手举旗走的是正常的正步,左边的4个人则正好相反,第一步出右脚,左手朝前摆。两边反着走,构成整齐威武的阵容,一个动作不错地走出了‘亚洲雄风’。”

仪仗大队政委刘海双说:“受领任务后,仪仗官兵们都感到很荣幸,担负亚运会开幕式会旗队、会徽旗队入场表演任务,走在整个入场队伍最前面,这是国家对仪仗队的充分信任。因此,我们每踏下一步,都要经过精密计算,每一个动作,都要精确设计,要求之严,标准之高,都是仪仗队从来没有过的。”

为了出色地完成这次光荣的表演任务,仪仗大队领导全力以赴紧抓训练,虽然仪仗队员的训练素质很高,但是,他们还是从基础技术抓走,高标准从零向高层次迈进。

7月的训练场炎热无比,播放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8名战士手举着一面亚奥理事会会旗,在相当于工人体育场北侧的方向入场。

当走到主席台北侧第一标志的时候,他们由齐步改为正步行进。8名战士将握旗手臂伸直,昂首挺胸,迈开矫健的步伐,雷动强壮的手臂,通过主席台。

当走到50米外的主席台南侧,大家由正步变换成齐步。走到体育场东侧的时候,8名队员以会旗左侧为准开始向左旋转90度,进入工人体育场足球场正中央前端集结地点。

这套动作必须一气呵成,如果稍微有些差错,向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入场行动就要受到影响。

当主持开幕式的领导人宣布升亚奥理事会会旗的时候,北京市市长撞响了古钟,伴着恢弘而悠扬的钟声,8名战士以每响16步,每步75厘米的步幅,在11响钟声中走完从集结点到升旗地点的路段,直到会旗徐徐升上杆顶。

在会旗的后面,是一支由140人组成的亚运会会旗队,三军仪仗队的战士们身着特制的白色夹克式运动服,系领带,脚穿“奇安特”高级运动鞋,每人高举一面银白色亚运会会徽旗,导引着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入场。

方队以10路横队、15路纵队排列,左右间隔60厘米,前后间隔1米,在行进中,乐队按参赛方入场顺序依次奏《运动员进行曲》或国歌。

当会旗庄严地升起时,整个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后不久,在国家体委为仪仗队召开的庆功会上,有一位国务委员说:

仪仗队官兵……真正反映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也高兴地指出:

这个任务只有部队能担负,这么高的水平只有仪仗队能反映出来。

日本天皇向仪仗兵鞠躬

1992年10月23日16时,前来访华的明仁天皇不仅受到了隆重地欢迎,而且有幸目睹了中国三军仪仗队颇为壮观的一幕。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迎宾时的规格,通常都由外交部根据来宾的级别,及对方与我国关系的程度来决定。

重要国家的元首来访,仪仗队人数为240人,以下为155人,再低一点的为120或80人。最高规格为360人,但只在具有特殊国际影响的情况下才采用。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首次访华,用的就是最高规格。

后来,日本天皇来华访问也是最高规格的。

当日,明仁天皇和国家主席杨尚昆刚刚来到天安门广场。顷刻间,一股狂风骤然而至,像奔腾的马群在广场上怒吼着,行人们弯腰折背,前俯后仰。

明仁天皇眯眼望去,仪仗方阵,军旗猎猎,精神抖擞,岿然不动。

杨尚昆和明仁天皇顶着狂风,好不容易走上了检阅台。明仁天皇着一身灰色的西装,在他身后的皇后美智子,则是一身秀气的日本和服。

那支闻名遐迩的军乐队,曾经奏出了轰动世界的音乐,而现在,那雄壮的声音却被一股接一股的狂风卷得有点飘忽不定。

大家都很清楚,在狂风的呼叫中,执行官的口令很难听得清楚,动作很难协调一致。口令下达后,一旦有人提枪慢了,整个队伍将乱作一团。

当时最担心的是仪仗大队长于华礼和政委刘海双,虽然天气很冷,但他们两个的头上却都冒出了汗。

来自全球的100多名记者也都聚集在指定的席位上,大家都在等待着可能发生的“新闻”。

然而,险情并没有发生。入场、提枪、向右转、向前看齐,几个动作整齐划一,天衣无缝。

明仁天皇的眼前走过一支昂首阔步的队伍。尘土被一双双铁脚掀起,在狂风中肆意地翻腾,极像战场上弥漫的硝烟。

中国仪仗队特有的魅力使天皇惊叹不已。

按照预定的礼仪程序,明仁天皇走下了检阅台。军旗像一匹奔腾的红马,咆哮着,跳跃着。随着风向的改变,军旗手贾巍斌身体轻飘飘的。他在寻找最佳支撑点,寻找最自然的感觉,来避免随军旗晃动。

就在明仁天皇走下检阅台,向军旗走来时,又一股强风扑面而来,军旗在旗手贾巍斌、护旗手和春、蕴建路的脸上摔打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一环一环地牢牢地缠在一起;另一端,则将蕴建路的冲锋枪一层一层地缠住。三点一线,军旗稳稳当当地覆盖在旗手贾巍斌的脸上。

大家已经听到了天皇明仁和国家主席杨尚昆的脚步声。

贾巍斌听到身边护旗手的提醒声:“天皇来了!”这种庄严的场合下,任何人也不可以将扭缠的旗穗摘下。

当明仁天皇在这面军旗下鞠躬行礼时,贾巍斌正被军旗的绸缎布面紧裹着,什么也看不见。在外宾面前,他的眼神不仅没能体现出华夏儿女的热情好客,甚至连明仁的面孔也没有看到。

此刻,贾巍斌更注意的是自己的呼吸,这种憋闷的环境久了,他担心会晕倒。因此,他在调整着自己的呼吸频率。

尽管明仁天皇检阅的路线是顺风,但他的步伐仍然很慢很慢。这样,他可以认真地端详每一个仪仗队员,这些标致的小伙子并没有为这场狂风的到来而发生任何变化。他们的衣着是那么严整,绶带所在位置整齐划一,战士们梳理着同样的发型,胡须刮得干干净净,马靴仍然光亮可照人。

明仁天皇的个头不高,他要看清每一张面孔,都需要将头抬到45度的仰视角度。他从这一双双有神的眼睛中大概领悟到了什么,脸上挂着微笑,由始至终。

分列式开始了。

明仁天皇将目光敏捷地移向了被军旗裹缠的军旗手们,看看他们有何脱身之术。

已经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旗手贾巍斌命令:缩短间距!

按照仪仗规定,两个仪仗队员之间的距离是15公分,而此刻,两名护旗手紧紧地靠着贾巍斌,他们的左右双臂挤着旗手。

在狂风中,贾巍斌像走在茫茫黑夜中,飘飘悠悠,但他的每一步,都准确无误地落下来,他们靠自己的素质和机敏,与天斗、与风斗、与黑暗斗,一分不差地到达了预定的位置。

班长曹培耀从中午开始,他的胃便翻腾不止,临上场的时候,他居然呕出两口酸水。大队本来要换人,但曹培耀却坚持留了下来。

此时,刚才本来已经很难受的曹培耀,在一阵阵冷风的吹袭下,他更感到浑身不适。但是检阅场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在震动着他的心灵。当明仁天皇出现在曹培耀的视线中时,曹培耀睁大了眼睛,他刚刚还在发抖的手握紧了枪托,他的表情依然是那么自然而严肃。

明仁天皇被他们奇迹般的创造折服了,禁不住鼓起掌来。尔后,他又在位于海军方队正中间位置的红地毯上,转过身,深深地鞠躬致谢。

检阅结束的时候,大队长于华礼站在队列前,他第一次这样诚恳动情地表扬自己的官兵:“今天的表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你们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