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艰苦训练
- 周恩来指示:要从我军实际出发,形成中国仪仗队的特色,不要一味地学习外国。
- 毛泽东在电话中幽默地对金日成说:“你等着,我派仪仗队去迎接你,要按国际礼仪办!”
- 汗水、泪水、血水,换来的是祖国的荣誉,民族的尊严,我军的风姿。
周恩来说形成中国特色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营在紧锣密鼓中组建的同时,紧张有序的训练也随之展开了。
仪仗营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没有现存的训练教材,也没有懂国际仪仗礼仪和富有训练经验的教官,包括营长王立堂,教导员翟白元在内谁也没有见过迎接外宾的礼仪场合。
王立堂给公安部写报告,请求外调教官帮助仪仗营抓训练,不然难以走上阅兵场。
公安部从沈阳步校选调了宋荟等三名队列动作比较好的干部任仪仗营参谋,主抓动作训练。
但他们也只执行过泽登巴尔来访时的仪仗任务,当时的仪仗远不能代表三军的形象和国家的尊严。因此,这些教官对抓好新中国第一支仪仗队的仪仗训练,也缺乏足够的底气。
在此紧迫之际,外交部想起了苏联“老大哥”,建国之初,毛泽东、周恩来都出访过苏联,检阅过苏联红军的仪仗队,中国的外交司礼程序与模式也都首先想到学习苏联的。
外交部为仪仗营找来了苏联红军仪仗队受阅的电影、图片和文字资料,这些东西虽然为新诞生的仪仗营带来了一定的依据,但毕竟已经跨越了国界,接受和吸收都需要一个过程。
外交部还请来了苏联仪仗训练专家。他们都是极其负责任的,一心想把中国的仪仗营训练成苏式的三军仪仗队。
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苏联人个头高,按苏联训练模式摆臂高,步伐大,走起来很别扭,看上去也不美观。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军人的枪几十年来都一直是托在右肩上,走起路来自然美观而且方便,而苏联教官却一定要仪仗队员们把枪托在左肩上,不仅别扭而且又和全军的托枪动作相反。这样训练下去,仪仗队就无法代表三军的形象。
王立堂看不下去了,他向苏联专家提出来更改动作规定,苏联专家摇摇头,他们说:“我们的教学是按大纲进行的,完全符合规范,不能更改。”
王立堂没有当场再坚持,而是向中央作了反映。
周恩来很快作出指示:
要从我军实际出发,形成中国仪仗队的特色,不要一味地学习外国。
王立堂、翟白元、刘玉明心里有了底,他们背着苏联专家开始研究中国特色的仪仗动作训练方案,一边形成理论教程,一边组织人探索动作规范。
苏联后来看到不是按他们的方法训练,他们无可奈何地撤走了。
1953年11月12日,朝鲜首相金日成来华访问,新组建的中国仪仗队迎来建队后第一位外国元首。
1953年11月7日,金日成访问中国,刚到丹东便与北京的毛泽东通了话。
毛泽东在电话中幽默地对金日成说:“你等着,我派仪仗队去迎接你,要按国际礼仪办!”
一天后,一队仪仗兵齐刷刷地站到了他的面前。这些挺拔威武的战士,像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一样,显示出中国军队的强大气势。
11月的丹东,天寒地冻。战士们里面穿着皮背心,外边穿着皮大衣,再套呢子大衣。可是,仍然难御关外的风寒,足登翻毛皮鞋,就像光着脚板一样冷。
尽管如此,仪仗队的官兵们仍以最高仪仗礼节,一丝不苟地为金日成首相做了表演。
依照不同规格进行训练
新中国有了自己的仪仗队,先后由师警卫营、仪仗营、独立仪仗营、仪仗队演变而成,主要执行国家重要仪仗司礼,殡仪葬礼,大型阅兵,军事演习,军事表演,重大活动执勤以及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出警卫任务等。
三军仪仗队在执行不同的仪仗任务中有着不同的规格。
国家级的三军仪仗队,由151人组成,主要用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如主席、总统来访时的检阅。
军队级的三军仪仗队,由127人组成,主要用于军队的高级将领,如总长、国防部长等来访时的检阅。
单军种仪仗队,由101人组成,主要用于军种司令,如空军司令、海军司令等来访时检阅。
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根据来访者的规格临时确定。
一般执行仪仗任务,都是由外交部门礼宾司提前一个星期通知仪仗队,告知来访者的国籍、职务、姓名,给执行队长拟好报告词。
每次执行任务都由外交部派出专车,把仪仗队受阅人员接到检阅地点,一般都是提前一两个小时到达,以便受阅人员熟悉地形环境和提前演练。
不管是在什么背景下和气候中,仪仗司礼雷打不动。
所有仪仗队员都保持着一致的美观军姿。
然而,这过硬的军姿,仪仗队官兵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军姿是军人最基本的姿态。于是,军姿就成了军人们必修的课目。仪仗队对队员们军姿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
优美的站姿是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
仪仗队具有自己的训练项目,他们要求每一位仪仗兵站姿挺拔、自然、神采奕奕;两脚立稳、有力;提臀收腹,挺胸梗颈;两臂自然垂下,上下成为一条线,充分地展示人体美。
人在观察、评价一个人的气质时,往往是“由表入里”,透过对方的目光、神情,才能洞察到内在的气质。
常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神情是感情的外露”,仪仗兵不仅要气质良好,还要给人以美的感受。
外貌英俊,举止端庄,性格果敢,身体魁梧,行动雄健等这些要求,对仪仗兵来说,不经受一番刻苦的磨练,是难以达到的。
在操场上,仪仗兵们一字排开,骨干们出列纠正体形、军姿。
为了练出过硬的作风,每个仪仗兵都在手指紧贴裤缝线的地方夹一小石子,只有手指始终紧贴裤缝线,石子才不至于掉下来。
在身体各部位中,最富于表情的莫过于面部。在外交礼仪上,面部表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尼克松来京,正是仪仗兵“不卑不亢”的眼神,传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态度;
胡志明来华,正是仪仗兵“和颜悦色”的微笑,表达了中国对他的欢迎和爱戴;……
另外,仪仗队对眼神也有独特的要求:30秒钟不眨眼,不流眼泪。班长拿着计时表逐一过关。
仪仗兵们每个人的背后一律插上木制的“十字架”,前后左右都被限制住。
钟表在缓缓地走,1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3个小时。汗水浸湿了军衣,流淌在翻毛皮鞋里,又从皮鞋里溢出来,浸湿了水泥地面。
练头正,颈直。在领子上别上大头针。
练挺胸、挺膝。睡觉一律仰卧,不枕枕头。
一个合格的仪仗队员首先要练好走步功:
每步75厘米,脚掌离地面25厘米,每分钟走出116步,差半步也不行;
走出的队列,必须是横看、纵看、斜看都是一条线。
为了达到“踢腿生风,落地砸坑”的标准,无论是炎热的酷暑盛夏,还是寒冷的三九严冬,他们都要在水泥板操场上一步一步地练,一厘米一厘米地抠,就是在寒风呼啸的冬天,他们的内衣也会被汗水湿透。如此训练,几乎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
细心人曾计算过一个仪仗兵每天所走的正步:三年时间加起来,就是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啊!
有人还计算过仪仗兵洒下的汗水,他们用一套干军装放进脸盆里浸湿,然后拧成和仪仗兵被汗水湿透的衣服一样的程度,再求出水所减少的份量,如此一算吓了一跳:每个仪仗兵每天洒下的汗加起来,两年就是一吨重啊!
还有人数仪仗兵磨损的皮鞋,一人一年就穿破7双啊!因为常年穿皮鞋训练,80%的人脚上长鸡眼。
副大队长董凯礼教唱了一支歌,它的名字叫“十子歌”:
身子上挺顶帽子,
踢腿慢绑沙袋子。
练军姿贴墙根子,
脚腕无力踢石子。
测量步幅用尺子,
纠正军姿照镜子。
练习摆臂拉绳子,
脚尖上翘压跟子。
腰不当家别棍子,
头型不正别针子。
在仪仗队,无人不知道这首《十子歌》,也无人不按它的要求去做。
穿行在这支仪仗队列里,会看到那一个个如雕的脊梁,眼前会幻化出横亘着我们祖国的脊梁:长城。
汗水、泪水、血水,换来的是祖国的荣誉,民族的尊严,我军的风姿。
独特的仪仗队殡葬礼节
1990年10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放了仪仗大队为徐向前元帅送行的情景:
8名仪表堂堂的仪仗兵,身着崭新礼服,臂带黑纱,神情庄重,合着哀乐的缓缓节奏,迈着标准一致的小正步,一个动作,同一时间,将徐向前灵柩放在肩上,送往灵车。
八宝山的殡葬师傅,看着这悲壮的殡葬礼节,情不自禁地说:“真棒,共和国的殡葬兵!”
仪仗部队承担殡葬任务,在世界司空见惯。
俄罗斯仪仗队除了承担迎送外国贵宾和各国政府代表团的任务外,还参加代表团的无名烈士墓献花圈的仪式和纪念碑、纪念像的剪彩活动。此外,还担任红场列宁墓的护卫任务。
在列宁墓入口两旁值勤的人员,由仪仗队派出,被称为“第一号哨所”。守护卫兵一小时一换,每岗3人。交换岗仪式在每小时的正点进行,极为正规、严肃,给世界游客留下了难忘的烙印。
美国“老卫兵”殡葬排,在世界仪仗部队的行列中,也堪称一绝。
大多数美国人首次看到“老卫兵”是在1963年11月。在“老卫兵”的护卫下,6匹雪白的骏马拉着肯尼迪的灵柩走向国会,走向阿灵顿国家公墓。现在,许多美国人每年都能在重大和庄严的场合看到“老卫兵”的身影。
“老卫兵”是美军现役中服役历史最长的部队,它先于美国宪法的诞生。作为美军的第一个团,它组建于1784年。“老卫兵”的番号是美国第三步兵团。
1948年,第三步兵团成为美军的正式仪仗部队,负责护卫总统,迎送来访的外国贵宾,为逝世的军界要人举行葬礼,参加游行和重大的庆典活动等。
在第三步兵团中,较有特点的是殡葬排、护陵排。
殡葬排的特点是要士兵保持宁静肃穆的表情、庄严挺拔的姿态、机警敏锐的目光。对士兵来说,做到上述几点要求并不轻松,而对那些马匹的训练,就显得更加困难。为了让参加葬礼的马匹在仪式上保持安静,需要长期的不间断的训练。殡葬排士兵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养马、驯马和“与马交朋友”。
每次出殡,殡葬车都是由6匹马拉着。这些马要么全部是白色,要么全部是黑色,分成3对。驭手身着蓝色军服骑在左侧的马上,车队指挥官单人一匹,走在车队的前面。在灵柩车的后面是一匹没有驭手的马,由士兵牵引着。马背上披裹着饰物,马鞍上挂着一把入鞘的马刀,马镫上倒挂着两只马靴,象征着倒下的战士再也不可能骑马驰骋疆场。
护陵排的任务区是阿灵顿国家公墓。墓地有大约22.5万个美国军人的坟墓。在这里,每年要安葬大约4000名死者,举行2000次仪式。
护陵排士兵主要是负责在无名勇士墓前作礼仪性的守卫工作。士兵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轮流上岗,夏季每班岗一个半小时,其它季节为一个小时。
士兵在站岗期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套要求十分严格的动作:
在橡胶甬道的一端开始,向前走出21步,精确地行走63英尺,到达墓碑的中央线,立定之后,转身面向无名勇士墓,肃穆站立21秒钟后转身,再次停留21秒后,走21步折回原出发地。21步步幅,相当于迎接外宾的21响礼炮,它象征着对无名勇士的崇高敬意,是美国军队的最高礼节。
中国将仪仗部队用于葬礼,起步较晚。为徐向前送行时,我军仪仗队的殡葬礼节尚处在探索阶段。
当时,八宝山殡仪馆的师傅为仪仗大队送灵设计的是小碎步,喊着号子,显得有些不太庄重。参考国外资料,一般采用的是大步,但不够平稳。最后,这些方案都被推翻了。
在议论中,不知谁想出这么个主意:“对!就用小正步抬!”
小正步是外国首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时,仪仗兵抬花圈的步伐。
模拟演练开始了。20人担负礼宾哨,8人负责抬灵柩。为了练得更逼真,他们自制了一个模拟的木柩,压在了3块重500斤的水泥方砖上,在方砖上放着一盆水。在水泥方砖下面压着一副床板。
在哀乐声中,8名战士肩扛着这副沉重的木柩,正步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走时同时起,落时同时落。无论是抬起,还是落下,无论是上台阶,还是下台阶,盆里的水不能溢出一点来。
就这样,一连几天不停地练,战士们肩头和臂膀都磨得红肿,可没有一个吭声,训练照常进行。直到练得非常圆满为止。
向徐向前遗体告别那天,他们成功而出色地完成了为徐向前抬灵柩的光荣任务。
1992年5月26日,仪仗大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一名元帅聂荣臻送行时,他们的殡葬礼节已经走向成熟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小礼堂回响起哀乐声。礼堂的正门上挂着黑纱,礼堂内气氛肃穆沉痛,正面的黑色横幅上,9个白字注释着这里的凝重:“沉痛悼念聂荣臻同志”。
为开创和建设新中国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聂荣臻元帅,走完了长达70载的革命征程,安详地仰卧在长青松树和花草丛中。
解放军8名仪仗队战士持枪肃立在遗体两侧,就像8座雕塑一样一动不动。目光中闪现着深沉的悲痛。
起灵了。8名身材均等的仪仗兵,表情严肃、庄重,迈着小正步,每步20公分,丝毫不差。他们合着哀乐的缓缓节奏,抬起安放聂荣臻遗体的灵柩送往灵车。
在他们的身后,是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党政军领导人。
哀乐低缓,战士们的步伐沉重、缓慢、庄严。灵柩像飘浮在平静的水面上,载着戎马一生的聂荣臻静静地远行。
聂荣臻的葬礼之后,中国仪仗大队的殡葬礼节更加炉火纯青。特别是那种独一无二的小正步送灵,一直沿用到今天。
后来,许多国家的仪仗队殡葬礼仪,也效法了中国仪仗大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