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世间兴亡更替如斗转星移。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在后起之秀奥斯曼土耳其的强大攻势下,城毁国亡。

公元 395 年,曾经煊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以罗马为中心的西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千年历史的帷幕拉开了。由于君士坦丁堡曾叫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名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强盛期,其领土遍及欧洲的巴尔干半岛、西亚的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及非洲的埃及和利比亚,成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性帝国。

强大的拜占庭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即便在今天,拜占庭文明仍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株奇葩,在西起西西里,东到高加索,北起俄罗斯,南至红海之滨,众多民族受惠于拜占庭文明。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位于亚欧交界处的重要商道上,长途跋涉的商队和扬帆远航的船队云集而来,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大都市。马克思形象地将君士坦丁堡比作“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

然而强大繁荣的拜占庭帝国,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衰落。先是在公元 8 世纪,阿拉伯人从帝国手中夺走北非,接着随着国内大土地所有者力量的增强,中央国家政权被削弱了,同时这些分裂疆土的领主们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又激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断反抗。1204 年 4 月,以罗马教皇和威尼斯为首的欧洲第四次十字军东侵,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十字军在君士坦丁堡城中纵火三天三夜,全部坊肆及收藏丰富典籍的君士坦丁堡图书馆被付之一炬。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帝国的绝大部分领土被侵占,十字军在其侵占的拜占庭国土上建起拉丁帝国。直至 1261 年,拜占庭帝国才收复君士坦丁堡,但帝国已今非昔比,领土缩至一隅,经济也失去活力。外患未除,内战又起,1321 年至 1326 年,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与孙子的战争爆发,使帝国更趋衰弱,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到 15 世纪时,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地,“整个民族变成了暮气沉沉,既无主动精神也无意志。在皇帝和教会面前,他们匍匐在尘埃之中,转过身来他们却不禁伸拳顿足。上面是暴政和榨取,下面是仇恨和怯懦。⋯⋯所有的政治和社会组织都同样的腐朽,民族精神已经衰老了⋯⋯”

在千年古国拜占庭无可挽回地走向穷途末路的同时,一个年轻的民族奥斯曼土耳其正在迅速崛起。

13 世纪 30 年代,突厥部落的一支,奥斯曼土耳其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西北角与拜占庭毗邻的地区定居下来。不久,便向拜占庭领土发动了蚕食进攻,从拜占庭手中夺取布尔萨作为首都。1331 年,又从拜占庭手中夺走尼西亚城。到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一世时期,领土向东南欧扩张。1367 年移都阿德里亚堡,君士坦丁堡与东南欧的关联被切断,成为一座孤城。1396 年,击破十字军以后,土耳其更是威震海外。

与拜占庭相对比来看,拜占庭早在 13 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侵以后便已名存实亡。14 世纪中期以后,长期处于奥斯曼苏丹附庸的地位,向苏丹纳贡称臣。14 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对面的亚洲岸边建起安纳多卢希萨尔要塞。这样,经过对拜占庭帝国的长期分割包围,灭亡拜占庭已指日可待。完成这最后一击的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征服者”土耳其苏丹穆罕

默德二世。

穆罕默德二世在历史上以“饮血者”著称。1451 年,年仅 19 岁的穆罕默德继位伊始,便杀死了自己年仅 8 个月、尚在襁襁之中的幼弟,以防他将

来与自己竞争王位。在位 31 年间,穆罕默德几乎年年在戎马生涯中度过,从小亚细亚到巴尔干都留下了他这个“征服者”的足迹,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晚年,由于大臣中有人欲立他的小儿子杰姆为苏丹,图谋叛乱, 使他疑神疑鬼,对异己无情杀戮。甚至颁发了令世人咋舌的法令,“朕儿子中即位的那个人,有权杀死自己兄弟,以维护王位和国家的安宁。”纵览古今中外,统治者为争权夺位,而同室操戈的可以说屡见不鲜,像中国古代曹魏时期的曹植被其兄曹丕威逼无奈写下的著名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便是一例。然而,明确地以法令形式允许同胞相向,血染宫廷的,却属罕见。穆罕默德的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穆罕默德二世在一生的南征北战中,曾身经百战,其中,最著名的战役便是攻陷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这次战役震撼了亚欧大陆,标志着千年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新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和壮大。

穆罕默德二世虽生性多疑易怒,残酷无情,但却不乏领导者的聪明才智。他精通五门外语,酷爱读书,在文学、艺术、哲学、神学等领域都进行了广泛涉猎。他崇拜亚历山大、恺撒、查理大帝的功业,发誓要征服全世界,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

1451 年,苏丹穆拉德病逝,年轻的穆罕默德二世登基执政。他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其先辈们蓄谋已久的、也是他心中酝酿多时的对君士坦丁堡的征服。

他的先辈们已为他占据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的东南部,包括保加利亚、色雷斯、马其顿和希腊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亚洲的安纳托利亚东部、中部也臣属于这个新兴帝国。

穆罕默德二世虽对君士坦丁堡垂涎多时,但他并没有盲目地立即率兵前去进攻。他深知拜占庭帝国虽已衰落,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君士坦丁堡毕竟是昔日叱咤风云的强大罗马帝国的故都,而且,君士坦丁堡还有两大优势:首先,它是信奉东正教的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其次,君士坦丁堡的地势易守难攻,东、南、北三面濒临马尔马拉海和金角湾,西面陆地又有多年修筑的坚固城墙。所以,没有充分的战前准备,胜利也并非垂手可得。

穆罕默德二世的战争准备,分外交和军事两方面。

在外交方面,穆罕默德二世宣布承认父王穆拉德与拜占庭君士坦丁签订的所有条约有效,制造和平、友好的假象,以免拜占庭提前察觉自己的侵略野心。为了避免在战争中腹背受敌,与威尼斯签订和约,答应维护威尼斯商人的权益,又与匈牙利签订为期三年的休战条约,和华拉齐亚、波斯尼亚也建立起友好关系。

在军事方面,穆罕默德二世虽在战场上也吃过败仗,但总起来看,在他亲率大军征伐欧洲的 20 多次战斗中,他所制订的作战计划比较周密,行动神速,败而不馁。在征战君士坦丁堡这次战役中,他的战前准备尤其充分。

1451 年冬,他下令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岸边开始修建坚固的博加兹凯森(意即切断博斯普鲁斯海峡)碉堡,后改名罗迈利希萨尔,与一个世纪前修建的安纳多卢希萨尔隔岸相望。这就切断了君士坦丁堡与黑海沿岸各港口的联系,使君士坦丁堡丧失了粮草来源。

在军事装备上,穆罕默德二世下令,扩充军队。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战斗打响前,土耳其陆军总兵力已达 15 万至 20 万人,分为新军、地方军和杂牌

军,其中新军是 15 世纪最精锐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穆罕默德二世

还下令大批兴建兵船,其海军舰队有战船 150 艘至 350 艘,另外,还配备了

一支炮兵部队,与陆军一起构成其军事征服的支柱。这支炮兵部队有 12 个大炮连、14 个小炮连,最大的一门火炮能发射重达 1500 磅的石弹。

对奥斯曼帝国的侵略野心,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并非没有察觉。早在奥斯曼土耳其加紧兴建罗迈利希萨尔工事的时候,他就派出使节,要求奥斯曼土耳其方面停止兴建,但被穆罕默德二世一口回绝。他蛮横地说:“你们有什么权利或实力来阻止我在自己土地上做想要做的事情呢?海峡两边都是我的,对于小亚细亚你们又无力保护。回去告诉你的主人,现任苏丹根本不同于他的前辈,他的实力已超过了他们的誓言”。

遗憾的是,拜占庭帝国虽已听到奥斯曼土耳其的霍霍磨刀声,却不能有效地作好迎敌的准备。统治阶层内部由于宗教观念的分歧,一派倾于向西欧各国,特别是向罗马教会求助;另一派坚持东正教的独立性,声称“我宁愿在君士坦丁堡看到土耳其人的头巾,也不愿看到教皇的法冕。”统治阶层的内部分裂削弱了拜占庭的防御力量,也限制了它在外交上求得别国援助,使在后来的战争中陷于孤立。

不过,皇帝君士坦丁还是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抓紧修建和加固城墙,在金角湾出口处埋设木桩,架起大铁链,选拔杰出的将领吉斯提尼任君士坦丁堡城防总司令等。这些措施后来在奥斯曼土耳其攻城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然而,总起来看,尤其是服役士兵的素质远远不及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军队,城内适龄男子 25 万人之中,只有不足 5000 人应召服役,加上外籍军人在内,拜占庭的总兵力不足万人,而且在海军方面也只有几只小船,武器装备也不如奥斯曼土耳其。

随着双方紧锣密鼓地加紧战争准备,一场必不可免的战争一触即发,拜占庭的上空火药味十足,战争的阴云已笼罩了这个古老的城市。

1453 年 4 月 5 日,“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亲率 20 万大军和 300 艘战舰,突然逼近君士坦丁堡城下,战争爆发。在此之前,拜占庭外围的两个据点——提拉皮亚和斯地门已被奥斯曼土耳其攻下,全部守兵被统统用钉子钉死,在普林基波岛上的守军,也被奥斯曼土耳其用硫磺薰出来,驱逐出去。围城前,君士坦丁曾向穆罕默德二世求和,愿意交出首都以外的地方,

遭到穆罕默德二世的拒绝,他说“世界的帝国只能有一个,世界的宗教只能有一个,要缔造这个联合,世上没有比君士坦丁堡更合适的地方了。”东罗马求和不成,只能背水一战。

1453 年 4 月 15 日,士耳其舰队抵达普林基波岛,先是用重炮对准君士坦丁堡全面炮击了三四天,未能攻下,接着改变战略,集中一点攻击,但好不容易打开的缺口很快又被守城军民补好。

穆罕默德二世遂下令,“对城墙和铁链封锁线全线出击!”

于是,20 万土耳其军人如漫天的乌云铺天盖地涌向护城河边,一时间, 枪炮声、号角声、兵器碰撞声、士兵的喊杀声、妇女的哭声、儿童的尖叫声响成一片,声势之大,连脚下的大地也跟着发抖。

但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军民在皇帝君士坦丁的领导下,凭借着优越天险,

英勇不屈地进行了顽强抵抗,城墙上的火器喷着火苗,一同投向敌群,许多土耳其士兵没能冲到护城河边,就被击毙,喊杀声与嚎哭声交织在一起,土耳其士兵伤亡惨重。与此同时,土耳其海军也被罗塔拉斯大公统率的拜占庭帝国军队击退,全线进攻失败了。

接着,穆罕默德二世又下令,让手下士兵夜以继日地挖掘地道,企图越过护城河和城墙,从地下潜入城内,但很快被城内的居民发现,地道被炸毁了,土耳其军队士兵不是被炸死、烧死,就是被闷死、淹死。穆罕默德二世挖空心思,又想出一计,他下令将战船的外面包上不易着火的牛皮,运送士兵和云梯穿过护城河,架起云梯,企图以此对付君士坦丁堡军民的猛烈炮火, 但架起的云梯很快又被东罗马军队扔下来的蘸满松脂的火把烧断,土耳其士兵狼哭鬼嚎地坠入河中,土耳其再次被击退。

穆罕默德二世一筹莫展,他未曾预料到,小小的君士坦丁城堡会如此坚固。军事上接二连三地失败的同时,土耳其大军的庞大后勤补给也面临危机, 在月底前如不能结束战争,将不得不自动撤离。土耳其将领内部也有人风闻西方世界的援军已经开拔,主张从君士坦丁堡撤退。但是,穆罕默德二世是个有坚定意志的人,对于他梦寐以求的世界最好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岂肯轻易放弃?

穆罕默德二世终于露出了笑脸,他以保证热那亚商人商业利益为代价, 换得了从其控制的加拉太地区进入金角湾的权利,困扰土耳其军队时日已久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当天夜里,土耳其军队将船只从涂有牛油羊油的木板路上,拖到金角湾的尽头,在天亮时分,君士坦丁堡城内的人们吃惊地发现土耳其船队已在金角湾搭起一座浮桥,筑起了炮台,开始对君士坦丁堡发动炮袭。

君士坦丁皇帝见状也大吃一惊,金角湾坚固的铁链防御工事一向被认为是万无一失的,他急忙从别处抽调援兵,然而由于城内兵力有限,这一来, 又削弱了其它地区的防御。君士坦丁本来计划利用夜幕掩护,突袭金角湾的土耳其军队,但是不幸被一个叛徒告了密,派出的突袭士兵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此时,君士坦丁堡城内守军已不足 4000 人,谣言四起,民心动荡,有人劝君士坦丁皇帝,为保全个人性命,赶快逃命。但君士坦丁含着眼泪说:“我求你们不要再向我说这种话。而且也希望你们永远不离开我,而我也永远不会离开你们!我决心与你们一起死在这里!”

5 月 28 日晚,君士坦丁与全城的教徒们一起来到圣索菲亚教堂,举行最后一次基督教祭礼。所有参加者都悲痛欲绝,整个仪式沉重而肃穆。

5 月 29 日凌晨,浓雾迷漫,万籁俱寂,土耳其大军的号声、鼓声、喊杀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双方的大决战开始了。拜占庭军民誓死保卫自己的城池,他们与冲进城内的土耳其军队展开激烈的肉搏战,皇帝君士坦丁身先士卒,高呼“我要与我的城池共存亡!”带领残余将士冲向敌阵。

土耳其大军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内,拜占庭方面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皇帝君士坦丁也英勇阵亡,拜占庭帝国宣告结束。

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城池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辉煌的拜占庭文化遭到致命的打击。圣索菲亚教堂被改为清真寺,穆罕默德二世宣布将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并以此作为新都。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从此不复存在。然而,拜

占庭人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却永远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