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自然环境

自然界

生物群落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相互依存,同时与各自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系统。它们依靠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四位一体的自然界。

生态系统

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它们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并形成整体功能,使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分解者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非生命物质,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也像人一样,有一个从幼年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程。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它的结构、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生物数量比例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叫作生态平衡。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生物有机体由4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硫、磷是最主要的元素,它们都来源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和生物群落。

生产者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给消费者消耗;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及生产者的残体被分解者消化,又转化为无机物,返回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地球上无数个这样的物质循环,汇合成生物圈的总的物质循环。

在线小知识

以生物圈的碳循环为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把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取走,从而合成碳水化合物贮存在体内,食草和食肉动物吸收这种营养物质。

生活环境

城市

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城市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商品和信息的集散地。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聚集,这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城市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城市病,也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汽车

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汽车多了,排出的尾气也就多。

尾气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铅化合物等有害气体。汽车还是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声音

引起听觉的感知现象。声源从发声的物体以声波的形式传出,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声波振动内耳的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成为我们觉察到的声音。

不是所有的声波人类都能听到,正常人能够听见20Hz到2万Hz的声音。

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环境中,通过声音进行交谈,表达思想感情以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果声音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成为噪声。

能源

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生能源。

一般来说,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都是非再生能源。

衣食住行

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衣食住行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发展水平。

筚路蓝缕,人们终于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舒适和华贵,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增强。

然而,由于科技越发展,人们接触到的各种物理、化学的产品越多,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多。如今,从衣服鞋帽至饮食器具,从塑料制品、化妆品至家具、洗涤剂等,都与化学品有关。

温室效应

指大气通过对辐射的选择吸收而使地面温度上升的效应。二氧化碳气体对太阳光的透射率较高,而对红外线的吸收力却较强。随着工业燃料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致使通过大气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增强;同时地球表面升温后辐射的红外线也较多地被二氧化碳吸收,从而构成保温层。

温室效应会导致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等众多变化。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次声波

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次声波的波长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危险时可致人死亡。次声波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广泛,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雷电和台风等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可以辅助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

电磁辐射

指在射频条件下,电磁波向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电磁能量发射现象。电磁辐射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态存在的物质。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也是无孔不入的。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

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电磁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害。

紫外线

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至400nm辐射的总称,是一种不可见光。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在现代生活中,紫外线用于杀菌消毒以及治疗各种疾病;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会损害人体健康,如紫外线过量照射会诱发皮肤癌。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部分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紫外线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来发光的。

空气湿度

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空气就越干燥;水汽越多,空气就越潮湿。

它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湿度太大,人们会感到沉闷和窒息,也容易使东西霉烂;湿度过小,人们的口腔、鼻孔又会感到干燥难受。最适宜人类生活的相对湿度是在30%至75%的范围内。据调查资料表明,许多长寿者都生活在湿度适宜的生活环境中。空气湿度是气象学、水文学的重要指标,也是农业生产和食物储存的重要条件。

磁场

人类早已习惯生活在强度稳定于22.28A/m至56.5A/m的地磁场中。如果生活环境中的磁场强度发生剧烈变化,人体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对磁场作用敏感的人,在磁场作用下,很容易出现头痛、耳鸣、急躁等病症。

物态变化

由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热运动,并且不同的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不同,就形成了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状态称为物态,物态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气态继续加温会变成等离子态,这是气体在约几百万摄氏度的极高温或在其他粒子强烈碰撞下所呈现出的另一种物态。

在线小知识

空气负离子: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离子,它可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和一些细胞的活力。吸入这样的空气就会感到精神愉快、情绪轻松、周身舒服、疲劳消除等快意。

环境污染

陆源污染

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陆源型污染、海洋型污染、大气型污染构成海洋的三大污染源。陆源污染物质种类最广,数量最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最大。

海洋污染

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致发生损害生物资源、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降低或毁坏环境质量等危害,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

大气污染

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的健康或引起环境污染的现象。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也对工农业生产以及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世界各国已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污染治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土壤污染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并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作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分为四类: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噪声污染

因自然过程或人为活动引起各种不需要的声音,并超过了人类所能允许的程度,以致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一般声音达到80分贝或以上就会被判定为噪声。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可达到50%。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因塑料用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有食品包装、泡沫塑料填充包装、快餐盒、农用地膜等。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目前,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有废旧塑料回收、采用新技术生产可降解包装物等。

太空污染

人类发射的火箭散失在太空的碎片和零部件、人造卫星爆炸或故障而抛撒于太空的碎片以及寿命已尽的卫星残骸等,都是太空垃圾。太空垃圾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加。由于空间垃圾和航天器之间的速度一般为几千米每秒至几十千米每秒,因此,即使轻微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损坏。

水污染

污染物进入水体,使水质恶化,降低水的功能及其使用价值的现象。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的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水污染。

农药污染

主要指农药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产物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并破坏生态系统,引起人和动植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的一种有机污染。

造成污染的农药主要是有机氯农药,含铅、砷、汞等物质的金属制剂,以及某些特异性除草剂。

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方法有浸泡水洗法、小苏打溶液浸泡法、去皮法、储存法、加热法。

食品污染

指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蔬菜、鱼、肉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的现象。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污染。

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生产、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环节着手。

垃圾污染

包括工业废渣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两类。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污染大气、危害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紧迫问题。

放射性污染

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放射性污染物,使环境的放射性水平高于自然本底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放射物质可以通过空气、饮用水、食物链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能使人的身体致残,诱发恶性肿瘤、白血病以及各种传染性疾病等。

放射性污染源有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废物、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医疗放射源、科研放射源等。

生物污染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工厂废水、垃圾和人畜粪便排入水体或土壤,可使水、土环境中虫卵、细菌数和病原菌数量增加,威胁人体健康。

在线小知识

环境污染分类:按环境要素分,有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固体污染。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有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效应

环境异常

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需要一个正常的自然环境。这种正常的自然环境条件一旦被破坏,生物和人群就会出现各种病变,最终危及生命。人们把自然环境条件改变的现象称为环境异常。

臭氧层破坏

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元素,是一种具有微腥臭、浅蓝色的气体。臭氧主要密集在离地面20千米至25千米的平流层内,从而形成臭氧层。

臭氧层阻挡了太阳99%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灵万物。臭氧层浓度每减少1%,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2%,皮肤癌就会增加7%。目前有科学数据证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臭氧层正受到严重破坏。

洪旱灾害

指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洪涝和干旱,并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形成除地球本身运动规律外,也与人类破坏森林导致土壤涵养水源减少有关。

受气候地理条件影响,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

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

在线小知识

环境效应有三种:生物效应是环境诸要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的效果。环境化学效应是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环境物理效应是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

地球环境保护

水土流失治理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流失约50亿吨土壤,尤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因此,防止水土流失、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我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污水处理厂

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进行处理,这个场所就是污水处理厂,又称污水处理站。

森林的保护

长期以来,人类对森林无节制地砍伐,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使世界森林横遭破坏,其面积由800万平方千米锐减为现在的280万平方千米,而且森林面积目前正以每年20万平方千米的数量消失。挽救森林,就是挽救人类。

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森林法》。1987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对林区采取了禁伐措施。此后,人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2010年达到20%。

防护林体系

我国有许多防护林体系,最大的是“三北”防护林体系。所谓“三北”是指东北、华北、西北,共涉及12个省、市、自治区的466个县,总面积389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0.5%。防护林体系建设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造林育林,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牧场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以及薪炭林、经济林、用材林多林种相结合,实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发展植物园

植物园是保存植物,特别是保存濒危植物的好地方。植物园集中种植各种草木花卉,是活的植物标本馆,是植物科研和科普教育的基地。植物园分综合、专科两大类。

世界现有高等植物近30万种,未知的种类更多,要建立无所不包的大型综合植物园是不可能的。新建的植物园多以专科为主,以求专、深,老的植物园也在原有的综合性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我国多数植物园收集有2000种至3000种植物,其中上海植物园保存的植物最多,达5000多种。大多数植物园建在城市近郊,植被覆盖极高,模仿自然生态环境,也成为人们良好的旅游目的地。

垃圾分类

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称为垃圾分类。人类每日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现今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处理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给处理和利用带来困难,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

垃圾处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加以合理地利用。目前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堆肥和资源返还等,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世界水日

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代表大会决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此增强公众保护水资源意识,节约用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地球人懊悔的眼泪!

低碳环保生活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与发展,大量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1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全球变暖使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低碳环保生活是新的生活理念,是指尽量减少生活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有机食品

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规范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绿色食品是我国政府主推的一个认证农产品,有绿色AA级和A级之分,而其AA级的生产标准基本上等同于有机农业标准。绿色食品是普通耕作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过渡的一种食品形式。有机食品是食品行业的最高标准。

目前,经有关部门认证的有机食品主要包括一般的有机农作物产品、有机茶产品、有机食用菌产品、有机畜禽产品、有机水产品、有机蜂产品、有机奶粉、采集的野生产品以及用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

节能减排

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的排放;从狭义上来说,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我国的节能工作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加强用能管理,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但是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它也有过度消耗粮食、与人争食的不良后果。这在人口不断增加、粮食日趋紧缺的今天,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

太阳能汽车

相比传统热机驱动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是真正的零排放。正因为其环保的特点,太阳能汽车被诸多国家所提倡;太阳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日益蓬勃。

太阳能发电在汽车上的应用,将能够有效降低全球环境污染,创造洁净的生活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太阳能汽车作为一个产业已经不是一个神话。

但在目前,由于技术限制,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还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动力的需求,这限制了太阳能汽车的发展。

环保袋

环保袋应该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就是用天然材料做成的可以重复利用;另一方面就是,坏了以后不会在自然环境中残留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危害。

一般的塑料袋丢弃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即使有少部分分解之后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燃料电池

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就被奇妙地生产出来。它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其有害气体及噪音排放都很低,二氧化碳排放因能量转换效率高而大幅度降低,无机械振动,已被用于汽车用动力。

地球一小时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和关注。其目的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使大家明白如何遏制气候变暖。

在线小知识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不能滥伐树木、不能乱排污水、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

生态环境保护

人与生物圈计划

生物圈保护区是按照地球上不同生物地理省建立的全球性的自然保护网。世界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把全世界分成193个生物地理省,从中选出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保护区。其目的是通过保护各种类型生态系统来保存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建立生态农场

生态农场是保护环境、发展农业的新模式。它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在持续利用的原则下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进行多层次、立体、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使能量和物质流动在生态系统中形成良性循环。

生态农场既是生产的单位,又是环境净化和保护的单位。如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均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生态农场的雏型。

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地是指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

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

地衣的种植

地衣是真菌和光合生物之间稳定而又互利的联合体,真菌是主要成员。地衣对污染物十分敏感,被称为毒气自动检测站。

全世界已描述的地衣有500多属、2.6万多种。从两极至赤道,由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荒漠,到处都有地衣生长。

我国地衣资源相当丰富,人们食用和药用地衣的历史悠久。地衣营养价值较高,内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并且钙含量之高是蔬菜中少见的。

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它们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在生物学中,生态效率是指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对太阳能或其前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利用、转化效率,以能流线上不同点之间的比值来表示。生态效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营养级与前一级相比;另一类是同一营养级内不同阶段间相比。

保护生物

地球是一切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链是地球生态平衡的保障,人类也只是地球生物链中的一环。只有保护好生物,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人类才能有和谐的家园。目前,一些种类的生物资源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和栖息环境的改变而日趋减少。为了永续利用,造福后代,各国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拯救濒危野生生物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60多种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国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保护野生植物

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所以,大规模野生植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所以保护野生植物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受国家法律保护,所以滥食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野生动物应该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行为。

在线小知识

生态袋是一种最有效的绿化方式,它能在多雨季节基质层不会被冲刷和流失,可有效防止山体滑坡。生态袋采用特殊配方材料,不帮助菌类生长,不腐烂,不发霉,不变质。

环境污染事件

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达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番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卡迪兹号”油轮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卡迪兹号”,在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泄漏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千米长的海岸带。其中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原油泄漏,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在受污染海域的656类物种中,已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数千只海獭、斑海豹、白头海雕等动物死亡,将有10种动物面临生存威胁,3种珍稀动物面临灭顶之灾。

墨西哥湾大量漏油,路易斯安那州周围海域和沿岸大部分区域被封锁,导致无法捕鱼。漏油事件对墨西哥湾的生态环境提出了严峻挑战。

库巴唐死亡谷事件

在巴西热带郁郁葱葱的群山峻岭的掩映中,坐落着一个令巴西人闻之色变的城市——库巴唐。

20年前,数十个在这个城市里出生的婴儿竟然没有脑子,库巴唐在一夜之间得到了一个充满恐惧的外号——死亡之谷。

20世纪60年代这里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企业主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坐落在印度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一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千米的毒雾笼罩区。

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

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20多万人双目失明。

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漏事故,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

大量的核辐射造成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当地寸草不生。直至现在仍有大量的儿童得白血病,当地也被人们称为“鬼城”!

雅典紧急状态事件

1989年11月2日,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气质量监测站显示,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随即发出危险信号。

希腊政府当即宣布雅典进入紧急状态,禁止所有私人汽车在市中心行驶,并令熄灭所有燃料锅炉,主要工厂削减燃料消耗量50%,学校一律停课。中午,二氧化碳浓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过历史最高纪录。一氧化碳浓度也突破危险线。许多市民出现头疼、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市区到处响起救护车的呼啸声。这次事件给当地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在线小知识

环境污染的防治: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次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

自然遗产保护

大熊猫栖息地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千米。这里生活着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野生栖息地,也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黄龙风景名胜区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我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山谷。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高山景观和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绵延超过7.2万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超过4800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形态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科斯特熔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

沟中现存140多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扭角羚。沟内分布108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丹霞地貌

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我国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为最广。

我国有790余处红色砂岩地貌景观,可能是唯一拥有暖湿和干旱丹霞地貌完整发育序列和完整地貌类型的国家,因而在我国大部分的保护区中都包含有丹霞地貌景观,包括贵州赤水、福建泰宁、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

三清山

位于我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距玉山县城50千米,距上饶市78千米,为怀玉山脉主峰。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2008年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三清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南方喀斯特

我国已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是由我国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其中云南石林为我国AAAA级景区,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当时是获得全票通过的。

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我国喀斯特有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生态丰富等特点。

沙巴神山

沙巴州是马来西亚面积第二大的州,位于东马,在婆罗洲的北部,以前被称为北婆罗洲。

沙巴地处热带,常年温度在23℃~32℃之间,几乎没有变化,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各种水上活动。山脉地带则比较凉爽,比如东南亚第一高峰京那巴鲁山,位于沙巴东海岸内陆地区,山高4095米,是马来西亚的名胜之一。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沙巴州共占地754平方千米,生态保护得非常好,从热带植物到寒带植物,可以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个植物生态的会合地。有很多大自然爱好者慕名而来,研究和欣赏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这里也是马来西亚第一处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胜地。

格邦国家公园

越南格邦国家公园,中心区面积857.54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1954平方千米。成立此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该地区的岩溶地貌,其中包括300个洞穴,这是世界最大的两个岩溶地貌之一。此外,该公园还保存了北中部安南山脉生态系统。2003年6月5日在第二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

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

位于菲律宾苏鲁海中央、公主港市东南方,是一个原始的环状珊瑚岛礁,周围有近百米长的垂直峭壁、礁湖和两个珊瑚岛。这里是东南亚最大的珊瑚生成水域,其珊瑚之美丽多姿更是别处无法比拟的。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生活着种类丰富的海洋生物,仅鱼类就有379种。岛上没有永久性居民,捕鱼季节到来时,人们就在岛上搭建临时帐篷。

图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园平均海拔高度在2米至10米以下,总面积约为3.32万公顷,创建于1988年8月11日,属于国家的一部分,并于199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科莫多国家公园

为了保护世界上体形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印度尼西亚政府于1980年在东部建立了科莫多国家公园。1991年公园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该公园四周环水,风景宜人,占地21万多公顷,由科莫多岛和林卡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科莫多国家公园的主人之一是科莫多蜥蜴。在普勒尤-科莫多岛上的观测点可以很轻松地捕捉到它的踪迹。目前这个地方的蜥蜴数量不少于3000只。

朱迪鸟类国家保护区

塞内加尔朱迪鸟类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河三角洲上,距首都达喀尔以北370千米处,保护区面积1.6万公顷,水面800多公顷,是世界第七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鸟类科研基地。

这里水草丰盛,环境优美,富有原始的自然风貌,是鸟类生息繁衍的乐园。现有水禽300多种数百万只,其中三分之二是来自西北欧的候鸟。由于这里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好,到这里越冬的候鸟逐年增加,使其成为鸟类的乐园。

孙德尔本斯红树林

位于孟加拉西部的库林纳地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梅克纳河三大河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占地面积133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之一。红树林对稳定海岸带土地具有重要作用。红树林里水陆交接,形成一处处神奇的风景。穿过红树林,可以看到在河里游泳的孟加拉虎、懒洋洋地晒太阳的鳄鱼、阴暗处纳凉的鹿群、欢叫跳跃的猴子。对植物学家、自然爱好者、诗人、画家来说,这里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胜地。

阿钦安阿纳雨林

位于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东北部,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它是由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6个国家公园组成。这片残存的雨林对维持马达加斯加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生态过程极为重要。

自从在600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动植物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演化。阿钦安阿纳雨林内生活的动植物有80%至90%为此地独有的物种,因此该雨林对保存和挽救这些稀有或濒危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美国沼泽地国家公园

建于1974年,现在已经覆盖140万英亩。位于佛罗里达州南部尖角位置,一条淡水河缓缓流过广袤的平原,因而造就了这种独特的大沼泽地环境。辽阔的沼泽地、壮观的松树林和星罗棋布的红树林为无数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居之地。这里是美国本土上最大的亚热带野生动物保护地。

园内栖息着300多种鸟类,其中像苍鹭、白鹭这些美丽的鸟类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美洲鳄、海牛和佛罗里达黑豹也受到良好的保护。这些陆生和水生动植物居群相互适应,并且很好地适应了这里夏天湿润、冬天干燥的气候。

少女峰、阿莱奇冰川和比奇峰

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之一,位于瑞士境内。少女峰海拔4158米,横亘1.8万米,宛如一位少女,披着长发,银装素裹,恬静地仰卧在白云之间。阿莱奇冰川位于瑞士南部,是阿尔卑斯山最大的冰川;比奇峰,位于瑞士,属阿尔卑斯山脉部分的山峰。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少女峰、阿莱奇冰川和比奇峰综合山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维多利亚瀑布

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位于南部非洲的赞比西河上,宽度超过2000米,主瀑布被河间岩岛分割成数股,浪花溅起高达300米,远自65千米之外便可见到。

每逢新月升起,瀑布奔入玄武岩海峡,形成的水雾中会映出光彩夺目的月虹,景色十分迷人。彩虹远隔2万米也能看到。

瀑布声如雷鸣。当地卡洛洛-洛齐族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意即“霹雳之雾”。

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05年在瀑布附近的峡谷上建成跨度200米的拱形铁路公路两用桥。赞比亚一侧建有两座水电站,发电能力共10万千瓦。

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与李文斯顿狩猎公园形成瀑布地区。瀑布地区已成为非洲著名旅游胜地。

阿拉伯羚羊保护区

位于阿曼境内。该保护区成功引进羚羊,使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沙漠生态系统得以新生。保护区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遗产。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宣布被除名。

乐山大佛

在四川省乐山市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大佛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故又名凌云大佛。大佛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为弥勒全身坐像,其双手抚膝,正襟危坐,造型庄严,设计巧妙,是唐代摩崖造像的艺术精品,也是世界上同类作品的巅峰之作。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完成于公元803年,历时约90年。

在线小知识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截至2011年6月25日,我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