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包括台风、雷电、沙尘暴在内的突发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台风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非常低,而且气温比较高。

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

1.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

2.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3.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4.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风的利弊

台风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等严重灾害外,同时它也会带来一定的好处。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台风的防预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的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见台风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对防止和减轻台风灾害起着关键作用。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台风紧报或紧急警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同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台风的结构和能量

台风在低层主要是流向低压的流入气流。由于角动量平衡,在内区产生很强的风速,在高层是反气旋的气流。上下层环流之间通过强上升运动联系起来,这是台风环流的主要特征。

台风中最暖的温度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它正出现在眼壁的边缘以内,这里有最强的下沉运动。在台风低层最大风速半径处,辐合最强,最大风速值半径的大小随高度变化,并位于眼壁之中。另外台风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是引人注意的特点。分析表明,无论是在台风内区和外区都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台风发展和动量及动能的输送等有重要的作用。

台风是大气中很强的动能源,因而从能量上台风对大气环流的变化和维持应有重要的影响。在能量问题上有人还指出,角动量的水平涡旋输送在台风外区很重要;另外,在外区动量的产生和输送也很重要,它们在台风能量收支中不应加以忽略,这些都与台风的不对称性有关。

在线小知识

关于“台风”的来历,一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筛”演变而来;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oon而命名。

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

闪电的类型

曲折开叉的普通闪电称为枝状闪电。枝状闪电的通道如被风吹向两边,以致看来有几条平行的闪电时,则称为带状闪电。闪电的两枝如果看来同时到达地面,则称为叉状闪电。

闪电在云中阴阳电荷之间闪烁,而使该地区的天空一片光亮时,那便称为片状闪电。

未达到地面的闪电,也就是同一云层之中或两个云层之间的闪电,称为云间闪电。

有时候这种横行的闪电会行走一段距离,在风暴的较远处降落地面,这就叫作“晴天霹雳”。

闪电的电力作用有时会在又高又尖的物体周围形成一道光环似的红光。通常在暴风雨中的海上,船只的桅杆周围可以看见一道火红的光,人们便借用海员守护神的名字,把这种闪电称为“圣艾尔摩之火”。

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普通闪电产生的电力约为10亿瓦特,而超级闪电产生的电力则至少有1000亿瓦特,甚至可能达到万亿至100000亿瓦特。

袭击的时间

就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大气中大约出现1800次雷电交加的放电现象。它们每秒钟约发出600次闪电,其中有100次袭击地球。闪电可将空气中的一部分氮变成氮化合物,借雨水冲下地面。一年当中,地球上每一公顷土地都可获得几公斤这种从高空来的免费肥料。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和印尼的爪哇岛,是最易受到闪电袭击的地方。据统计,爪哇岛有一年竟有300天发生闪电。而历史上最猛烈的闪电,则是1975年袭击津巴布韦乡村乌姆塔里附近一幢小屋的那一次,当时击死了21个人。

雷电的危害

闪电的受害者有2/3以上是在户外受到袭击的。他们每3个人中有两个幸存。在闪电击死的人中,85%是男性,年龄大都在10~35岁之间。死者以在树下避雷雨的最多。

苏利文也许是遭闪电袭击的冠军。他是退休的森林管理员,曾被闪电击中7次。闪电曾经烫焦他的眉毛,烧着他的头发,灼伤他的肩膀,扯走他的鞋子,甚至把他抛到汽车外面。他轻描淡写地说:“闪电总是有办法找到我。”

防雷击须知:雷电发生时产生的雷电流是主要的破坏源,其危害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由架空线引导的侵入雷击。如各种照明、电讯等设施使用的架空线都可能把雷电引入室内,所以应严加防范。雷击易发生的部位: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本等;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建筑物上有无线电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预防雷电的方法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他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入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垂钓等。当发生雷击时,旅伴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如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作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千万不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时机而致死。此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温。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还要为其做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在线小知识

从电闪雷鸣的形成和发生过程来看,空旷场地上、建筑物顶上、高大树木下是雷击事故多发区。雷雨天气发生时,要拔掉室内电视、天线电源的插头,防止空间电磁波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

沙尘暴的分类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至10千米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模糊不清,浑浊不堪,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的危害

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

近五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沙尘暴袭击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多亿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

2.大气污染、表土流失。沙尘暴降尘中至少有38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长期的、潜在的危害。

在线小知识

亚洲沙尘暴活动中心主要在约旦沙漠、巴格达与海湾北部沿岸之间的下美索不达米亚、阿巴斯附近的伊朗南部海滨,稗路支到阿富汗北部的平原地带。

火山

火山概况

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分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在地球上的“死火山”约有2000座;已发现的“活火山”就更多了,其中陆地上有516154座、海底火山有5464座。

火山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都出现在地壳中的断裂带。就世界范围而言,火山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一带和印度尼西亚向北经缅甸、喜马拉雅山脉、中亚细亚到地中海一带,现今地球上的活火山99%都分布在这两个带上。

火山出现的历史很悠久。有些火山在人类有史以前就喷发过,但现在已不再活动,这样的火山称之为“死火山”;不过有的“死火山”随着地壳的变动会突然喷发,人们称之为“休眠火山”;人类有史以来,时有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火山活动能喷出多种物质,在喷出的固体物质中,一般有被爆破碎了的岩块、碎屑和火山灰等;在喷出的液体物质中,一般有熔岩流、水、各种水溶液以及水、碎屑物和火山灰混合的泥流等。除此之外,在火山活动中,还常喷射出可见或不可见的光、电、磁、声和放射性物质等,这些物质有时能致人于死地,或使电器、仪表等失灵,使飞机、轮船等失事。

许多书籍中都对火山喷发的情形作了详细的描述。例如,《黑龙江外传》记述了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中两座火山喷发的情况:“墨尔根(今嫩江)东南,一日地中出火,石块飞腾,声振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

火山类型

根据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1.活火山: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如爪哇岛上的梅拉皮火山,20世纪以来,平均间隔两二年就要持续喷发一个时期、我国近期火山活动以台湾岛大屯火山群的主峰七星山最为有名。

新疆昆仑山中段于田的卡尔达西火山群有过火山喷发记录。火山喷发形成了一个平顶火山锥,锥顶海拔7.719米。

2.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此类火山已丧失了活动能力。有的火山仍保持着完整的火山形态,有的则已遭受风化侵蚀,只剩下残缺不全的火山遗迹。我国山西大同火山群在方圆约123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分布着99个孤立的火山锥。

3.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

我国长白山天池,曾于1327年和1658年两度喷发,在此之前还有多次活动。目前虽然没有喷发活动,但从山坡上一些深不可测的喷气孔中不断喷出高温气体,可见该火山正处于休眠状态。

应该说明的是,这三种类型的火山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休眠火山可以复苏,死火山也可以“复活”,相互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一直认为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是一个死火山,在火山脚下,人们建筑起许多的城镇,在火山坡上开辟了葡萄园。在公元26年,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高温的火山喷发物袭占了毫无防备的庞贝和赫拉古农姆两座古城;两座城市及居民全部毁灭和丧生。

根据火山喷发状况划分的喷发类型

火山作用受到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得火山喷发具有下列类型:

1.裂隙式喷发。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

分布于我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

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2.中心式喷发。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细分为三种:

一是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黏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

二是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568年6月25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三是中间式。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间歇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利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669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此又称斯特朗博利式。

3.熔透式喷发。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太古时代,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火山的影响

最具威力、最壮观的火山爆发常常发生在俯冲带。这里的火山可能在沉寂达数百年之后再度爆发。一旦爆发,威力就特别猛烈。这样的火山爆发常常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1.影响全球气候。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

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2.破坏环境。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像洪水一般淹没整座城市。

岩石虽被火山灰云遮住了,但火山刚爆发时仍可看到被喷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3.重现生机。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能孕育着各种动植物来供养万物。

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加肥沃。

熔岩崩解后,杂草苔类开始冒出来。绳状熔岩流过的山坡长出蕨类植物。火山灰让周围的土地肥沃,当地的葡萄年年丰收。

火山爆发呈现了大自然疯狂的一面。一座爆发中的火山,可能会流出灼热的红色熔岩流,或是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这样的自然浩劫可能造成成千上万人伤亡的惨剧,不过大多数火山爆发对生命和财产只造成轻微的伤害。

火山爆发是世界各地都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只是有些地区发生得比较频繁而已。

火山喷发的过程

火山喷出地表前的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岩浆形成与初始上升阶段、岩浆囊阶段和离开岩浆囊到地表阶段。

1.岩浆形成与初始上升阶段。岩浆的产生必须有两个过程:部分熔融和熔融体与母岩分离。实际上这两种过程不大可能互相独立,熔融体与母岩的分离可能在熔融开始产生时就有了。部分熔融是液体(即岩浆)和固体(结晶)的共存态,温度升高、压力降低和固相线降低均可产生部分熔融。当部分熔融物质随地幔流上升时,在流动中也会产生液体和固体的分离现象,从而产生液体的移动乃至聚集,称之为熔离。

2.岩浆囊阶段。岩浆囊是火山底下充填着岩浆的区域,是地壳或上地幔岩石介质中岩浆相对富集的地方。

一般视为与油藏类似的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高温流体,通常认为在地幔柱内,岩浆只占总体积的5%~30%。

从局部看,可以视为内部相对流通的液态集合。岩浆是由岩浆熔融体、挥发物、以及结晶体组成的混合物。

3.离开岩浆囊到地表阶段。岩浆从岩浆源区一直到近地表的通路的上升,与岩浆囊的过剩压力、通道的形成与贯通、以及岩浆上升中的结晶、脱气过程有关。

当地壳中引张或引张一剪切应力大于当地岩石破裂强度时,便可能形成张性或张一剪性破裂。如若这些裂隙互相连通,就可以作为岩浆喷发的通道。

在线小知识

火山喷发可在短期内给人类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它是一种灾难性的自然现象。然而火山喷发后,它能提供丰富的土地、热能和许多种矿产资源,还能提供旅游资源。

地震

概述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等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

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的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震闪就会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性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作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

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非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主要是说明已经发生的地震影响的程度。划分烈度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地震起因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20世纪以来的八大最强地震

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4年12月26日早上8时左右,发生里氏8.7级地震,这是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八大最强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按震级排列):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2.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3.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群岛。

4.印尼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5.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7.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至少有1500人死亡。这次大地震中,中印两国共死亡约4000人。

8.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俄罗斯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9.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8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随之而来的海啸造成了更大的破坏,给当地居民带来灾难外,还造成了可怕的核泄露。

在线小知识

在现代化城市中,如果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就会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如果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则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海啸

海啸的成因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500~1000千米,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650千米。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

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得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

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像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二三百千米到1000多千米。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形成海啸。

海啸的类型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返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危害: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

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环境预报室副主任于福江介绍,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但由于我国大陆沿海受琉球群岛和东南亚诸国阻挡,加之大陆架宽广,越洋海啸进入这一海域后,能量衰减较快,对大陆沿海的影响比较小。

因为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地震海啸波运行速度快,所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报的。不过,海啸预报比地震探测还要难。因为海底的地形太复杂,海底的变形很难测得准。

海啸带来的灾难

当在海底以下50千米以内发生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时,就会出现海啸。

此外,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因素。当一次震动过后,震荡波就会在海面上形成不断扩大的圆圈,它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这种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它的运动可以掀起狂涛骇浪,它卷起的海涛高度可达到数十米。在这种极大的能量面前,人类的任何制止行运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说人类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每一次海啸过后,都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毁。然而海啸又属于自然灾害,人类要避免它几乎是办不到的。如果可以提前预测到,人类就可以在灾害来临之前逃生,但在海啸预测尚不完善的今天,人类只能听天由命,任凭海啸袭击。

近百年以来海啸对人类生命及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摧残,下面是致使人类死亡过千的七次重大海啸:

1908年12月28日5点25分,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市出现由7.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海啸掀起高达12米的巨浪,造成了惊人的破坏。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就达8.2万人,而在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其他南部地区更是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这次灾难的发生,瞬间使海峡两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亚市的建筑物变成了一片废墟。当时,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的宫殿下,在5天以后才被营救出来。而就在此时,其他很多刚刚活着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人转瞬间却又被涌进市区的巨浪卷走了。由于海浪的来回席卷,使整个墨西拿市区、港口以及周边40多个村庄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随之而来的饥饿和疾病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性海啸。

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发生的地震,其震级为8.9级,是历史上震级最强的一次。此次地震引发海啸浪高达29米,死亡人数3000人。

1959年10月30日,在墨西哥由地震引发海啸,继而由海啸引发山体滑坡,造成5000人死亡。

1960年5月21日到27日,智利中南部的海底发生了20世纪以来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其中最大震级为8.9级;这次地震还引发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了高达30米的海浪。使周围房屋、建筑物被席卷不计其数,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高达5.5亿美元,造成了数万人死亡和失踪,使200万人无家可归。此外,海浪以时速600~700千米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刹那,人们被卷入巨浪中,有的是被卷进海洋的深处,有的则被巨浪抛到天空中,还有的被汹涌的波涛拥上堤岸。海浪在袭击日本时仍高达4米,导致日本800人死亡,1000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面对海啸,人们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造成了8000人丧生。可见海啸带给人类的灾难之重。

1998年的7月份,因两个7.0级海底地震导致巴布亚新几内亚约2100人丧命。当月17号,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的49米巨浪海啸,造成2200人死亡,使数千人无家可归。

2004年12月26日上午9点,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印度洋海域发生了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为此,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殃及,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据统计,伤亡人数为:

1.印尼受袭最为严重,造成近24万人死亡或失踪。

2.泰国证实罹难者总人数为5393人,失踪人数新增加3071人,其中多于1000人为外国人。

3.斯里兰卡的受袭仅次于印尼,受难者总人数为30957人,失踪者人数为5637人。

4.印度的官方统计丧生10749人,失踪人数5640人。

5.缅甸则有61人在海啸中死亡;联合国估测该国死亡人数为90人。

6.马尔代夫有82人罹难,失踪人数新增加26人。

7.马来西亚有68人受难,大多数为槟榔屿群众;孟加拉国则有2人死亡。

……

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非常严重的。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人类却束手无策。目前可以做的只能是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

海啸在世界各地发威,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着人类,使人类承受着它带来的一切灾难,人命的殒灭、家园的毁灭,这些在人类眼中视为最重要的东西,都在它轻而易举的发作之下倾然倒下,最终留给人类的是狼藉的现实。当灾难发生时,世界各国的政府、民间以及各个国际组织,都会不约而同地前来救助支援。这是目前人类面对灾难惟一的对付方式。

虽然每一场灾难过后,受灾国都会受到民间、各国和国际社会间的积极救援。就如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的海啸来说,当得知灾情发生后,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援救,印尼总统苏西洛立马指示全国对灾区实施救援,同时命令印尼军方派出通信、工程和卫生兵对灾区展开了援救。一场大灾过后,往往会有各种疫情和疾病的暴发,这些预防虽然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防护,可那些被海啸带走的生命与财物是永远也无法得到恢复的。

灾难过后,所有的难民大都是海啸灾难的幸存者。许多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伤情。在被海啸吞噬家园后的恶劣环境下,不仅患者的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甚至很有可能会使没有受伤的难民们感染某种疾病。对于这些,人类又能如何制止呢?救助工作相对于损失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1946年夏威夷发生海啸后,美国就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到海底地质结构的变化,然后将数据传送到预警中心。之后,又成立了国际太平洋海啸组织,有22个国家加入了该组织。随后前苏联、日本、美国阿拉斯与夏威夷也先后拥有了自己的海啸预警系统。由于有了这些海啸预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海啸的灾害。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很多问题都可以科学预防,可对于海啸来说,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这是人类的悲哀。灾难的时间也许极为短暂,但是就是在那以分秒计算的一瞬间,无数的生命因此而殒落,无数的家园被无情的摧毁。灾难告诫我们在自然面前应保持必要的谦卑与敬畏,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任意索取的对象或者一个可以“战胜”的对手。

虽然我们可以上天入地,但人类并非上帝,在赖以生存的星球面前,人类还是脆弱的,地球环境哪怕一点微小的突然变化,足以让我们遭遇灭顶之灾。人类是伟大的,但在灾难的面前,人类却是渺小的,灾难一旦形成,人类即使竭尽全力也难以阻挡。

海啸过后,残留的不仅是伤痛和狼籍,还留给人类深刻的反思……

在线小知识

海啸只是大自然惩罚人类的一种手段。倘若我们执迷不悟,继续破坏大自然,那将会有更大、更多的灾难……大自然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该为自己的明天考虑。

海冰

海冰指直接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亦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冰山和冰岛)、河冰及湖冰。

咸水冰是固体冰和卤水(包括一些盐类结晶体)等组成的混合物,其盐度比海水低2~10‰,物理性质(如密度、比热、溶解热,蒸发潜热、热传导性及膨胀性)不同于淡水冰。

海冰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海冰的盐度、温度和冰龄。通常新冰比老冰的抗压强度大,低盐度的海冰比高盐度的海冰抗压强度大,所以海冰不如淡水冰密度坚硬。

一般情况下,海冰坚固程度约为淡水冰的75%,人在5厘米厚的河冰上面可以安全行走,而在海冰上面安全行走则要有7厘米厚的冰。

当然,冰的温度愈低,抗压强度也愈大。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时期,为解救船只,空军曾在60厘米厚的堆积冰层上投放30公斤炸药包,结果还没有炸破冰层。

海冰的分类和分布

海冰其按形成和发展阶段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一年冰和多年冰。

按运动状态分为固定冰和浮(流)冰。固定冰与海岸、岛屿或海底冻结在一起,当潮位变化时,能随之发生升降运动。多分布于沿岸或岛屿附近,其宽度可从海岸向外延伸数米至数百千米,海面以上高于2米的固定冰称为冰架;浮(流)冰自由漂浮于海面,随风、浪、海流而漂泊。

海水具有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北半球冰界以3~4月最大(面积约1100万平方千米),8~9月最小(约700~800万平方千米),流冰群主要绕洋盆边缘流动,多为3~4米厚的多年冰。

南半球冰区以9月最大(面积1880万平方千米),3月最小(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多为2~3米厚的“一冬冰”。

海冰对海洋水文要素的垂直分布、海水运动、海洋热状况及大洋底层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对航运、建港也构成一定威胁。

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每年冬季皆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且冰缘线与岸线平行;常年冰期约3~4个月,盛冰期固定冰宽200~2000米。冰厚:北部多为20~40厘米,南部10~30厘米,对航行及海洋资源开发影响不大。

“海冰惹的祸”

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块和冰山,受风力和洋流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其推力与冰块的大小和流速有关。

1971年冬,我国渤海湾新“海二并”平台观测报告:一块6000米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

海冰对港口和海上船舶的破坏力,除上述推压力外,还有海冰胀压力造成的破坏。

经计算,海冰温度降低15℃时,1000米长的海冰就能膨胀出0.45米,这种胀压力可以使冰中的船只变形而受损;此外,还有冰的竖向力,当冻结在海上建筑物的海冰,受潮汐升降引起的竖向力,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基础的破坏。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击冰山,遭到灭顶之灾,是20世纪海冰造成的最大灾难之一。

在线小知识

我国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期间,流冰摧毁了由15根锰钢板制作的空心圆筒桩柱全钢结构的“海二井”石油平台,另一个重500吨的“海一井”平台支座拉筋全部被海冰割断。

洪水

洪水,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会淹没堤岸滩涂,甚至漫堤泛滥成灾。

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

自古以来洪水给人类带来很多灾难,如黄河和恒河下游常泛滥成灾,造成重大损失。但有的河流洪水也给人类带来一些利益,如尼罗河洪水定期泛滥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农田淤积肥沃的泥沙,有利于农业生产。

洪水分类

雨洪水: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场次的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组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积和河网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

山洪:山区溪沟,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泥石流: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连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融雪洪水: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中高纬度地区内,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节因上下游封冻期的差异或解冻期差异,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溃坝洪水: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槽成为立波向下游推进的现象。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后突然溃决时,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体坍滑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剧上涨,当堵塞坝体被水流冲开时,在下游地区也形成这类洪水。

湖泊洪水: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大风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吞吐流湖泊,当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严重顶托时常产生湖泊水位剧涨,因盛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流,有时可达5~6米,如北美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天文潮: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长周期波动现象。海面一次涨落过程中的最高位置称高潮,最低位置称低潮,相邻高低潮间的水位差称潮差。加拿大芬迪湾最大潮差达19.6米,中国杭州湾的澉浦最大潮差达8.9米。

风潮:台风、温带气旋、冷峰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降现象。它和相伴的狂风巨浪可引起水位涨,又称风潮增水。

海啸:是水下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巨浪。

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这种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根据洪水形成的水源和发生时间,一般可将洪水分为春季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两类。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较大洪水重现期10~20年;大洪水重现期20~50年;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

洪水与灾情

长江洪水:1998年汛期,长江上游先后出现8次洪峰并与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

洪水过程:6月12~27日,受暴雨影响,鄱阳湖水系暴发洪水,抚河、信江、昌江水位先后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洞庭湖水系的资水、沅江和湘江也发生了洪水。两湖洪水汇入长江,致使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水位迅速上涨,从6月24日起相继超过警戒水位。

6月28日至7月20日,主要雨区移至长江上游。7月2日宜昌出现第一次洪峰,流量为5.45万立方米每秒。监利、武穴、九江等水文站水位于7月4日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7月18日宜昌出现第二次洪峰,流量为5.59万立方米每秒。在此期间,由于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来水不大,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一度回落。

7月21~31日,长江中游地区再度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7月21~23日,湖北省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连降特大暴雨;7月24日,洞庭湖水系的沅江和澧水发生大洪水,其中澧水石门水文站洪峰流量1.99万立方米每秒,为20世纪第二位大洪水。与此同时,鄱阳湖水系的信江、乐安河也发生大洪水;7月24日宜昌出现第三次洪峰,流量为5.17立方米每秒,长江中下游水位迅速回涨。7月26日之后,石首、监利、莲花塘、螺山、城陵机、湖口等水文站水位再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8月份,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水位居高不下,长江上游又接连出现5次洪峰,其中8月7~17日的10天内,连续出现3次洪峰,致使中游水位不断升高。

8月7日宜昌出现第四次洪峰,流量为6.32万立方米每秒。

8月16日宜昌出现第六次洪峰,流量6.33万立方米每秒,为1998年的最大洪峰。

这次洪峰在向中下游推进过程中,与清江、洞庭湖以及汉江的洪水遭遇,中游各水文站于8月中旬相继达到最高水位。

干流沙市、监利、莲花塘、螺山等水文站洪峰水位分别为45.22米、38.31米、35.80米和34.95米,分别超过历史实测量高水位0.55米、1.25米、0.79米和0.77米。

汉口水文站20日出现了1998年最高水位29.43米,为历史实测记录的第二位,比1954年水位仅低0.30米。随后宜昌出现的第七次和第八次洪峰均小于第六次洪峰。

洪水量级

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是衡量洪水量级大小的主要指标。长江中下游防洪特点是:城陵矶以上长江干流河段防洪主要以洪峰流量控制;城陵矶以下河段由于有洞庭湖、鄱阳湖等通江湖泊的调节作用,防洪主要以洪量控制。

洪水量级的划分:水文要素重现期小于5年的洪水,为小洪水;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等于5年,小于20年的洪水,为中等洪水;水文要素重现期为大于等于20年,小于50年的洪水,为大洪水。水文要素重现期大于50年的洪水,为特大洪水。

在线小知识

洪水一词,在中国出自先秦《尚书·尧典》。该书记载了4000多年前黄河的洪水。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间,在1092年有较大水灾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