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低热常见于哪些疾病
急性短期发热,大多由于感染所引起,伴随的定位症状明显,比较容易诊断。中长期高热需请医生进一步检查诊治,长期低热往往重视不够,应引起注意。
长期低热表现为:口腔温度在 37.4~38℃左右、持续在一个月以上,常见于:
生理性低热。包括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及高温环境引起的低热。 神经功能性低热。多见于女性、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神经官能症
状,如颜面潮红、心跳增速、血压暂时性升高,其表现特点为:长期低热(数月或数年),往往出现于夏季,每年如此(亦称夏季低热),体温一昼夜波动不超过 0.5℃。有的晨温较午后体温高、体重无变化、多种药物治疗无疗效、不经治疗可自行恢复正常。
感染后低热。如伤寒等急性传染病治愈后,仍有低热持续数周,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恢复有关。
结核病。如肺结核、肠结核、腹膜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盆腔结核等均可引起长期低热。结合局部症状、体征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做抗结核治疗试验,对明确诊断更有利。
病毒性肝炎。多数出现于迁延期或恢复期,是长期低热的常见原因之一。青年女性多见,伴有食欲不振、无力、腹胀、肝区隐痛等症状。
结缔组织疾病。非典型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可有长期低热表现和关节疼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早期可有长期低热。
隐性泌尿道感染。可无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及尿路症状,以低热为主要表现。
慢性病灶感染。如牙周脓肿、鼻窦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等局部症状不明显,细致检查可明确低热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亦可引起低热,女性多见。常伴有甲状腺肿大、心悸、出汗、手颤、激动烦燥、食欲亢进、体质消瘦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