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是在解剖学、生理学上代替人体因重症丧失功能不可修复的自
然心脏的一种人工脏器。
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全人工心脏。辅助人工心脏有左心室辅助、右心室辅助和双心室辅助,以辅肋时间的长短又分为一时性辅助(二周以内)及永久性辅助(二年)两种。完全人工心脏包括一时性完全人工心脏、以辅助等待心脏移植及永久性完全人工心脏。
要想制成像自然心脏那样精确的组织结构、完全模拟其功能的人工心脏是极不容易的,需要医学、生物物理学、工程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和及相当长时期的研究。
从广义及泵功能这一角度考虑,人工心脏研究可以回溯到体外循环的动脉泵开始,即 1953 年 Gibbons 将体外循环应用于临床。心肺机利用滚筒泵挤压泵管将血泵出,尤如自然心脏的搏血功能进行体外循环。而人工心脏这个血液泵恰是受此启发而开始研究的。1957 年美国 Kolff 和 Akutsn 将聚乙烯基盐制成的人工心脏植于人体内生存一个半小时,以此为开端展开了世界性人工心脏研究。1958 年日本及前联邦德国均设立了专门研究中心。1964 年Kolff 利用人工心脏使小牛生存 24 小时。1966 年 DcBakey 将人工心脏用于瓣膜置换病例,辅助数小时。1968 年开始临床研究,1969 年动物实验生存记录为 40 天。同年 Cooley 进行了第一个临床病例植入一时性完全人工心脏后因合并症死亡。1970 年 Nose 等的动物实验生存 100 天。1973 年以后,动物实验成活率迅速上升:1976 年 Kolff 试验牛成活 89 天、122 天;1980 年渡美和彦试验山羊生存 232 天、242 天、288 天;1982 年 12 月 1 日美国盐湖城犹他大学医学中心人工心脏研究小组为一患者植入完全人工心脏使其存活 112 天。
世界上虽已进行了几例完全人工心脏临床应用,但目前人工心脏仍处于动物试验为主的研究阶段。但已有的临床应用表明,完全人工心脏能代替自然心脏功能,用其较长维持循环是可行的,其前景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