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庐山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位于江西北部,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庐山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云雾缭绕。险峻与柔丽相济,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庐山山体呈椭圆形,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奇巧灵秀的庐山美景
传说,早在周初时,有一位名叫匡俗的人,在一座大山中寻道求仙。他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但匡俗却屡次回避。
后来,匡俗为了不再被打扰,潜入了山林深处修炼仙道,人们就再也找不到他了。后来有人说看到他是飞升成仙了,于是人们就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而这座山就称为庐山了。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庐山为匡山,或匡庐。
庐山的山峰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主峰大汉阳峰海拔约1.7千米,雄伟高大,气概非凡。其北还有一座小峰,故人们称它为大汉阳峰,小峰为小汉阳峰。
大汉阳峰顶上有一石砌平台,名汉阳台,相传在盘古时候,洪荒稽天,汉王曾在这里躲避洪祸。据说在此可夜观汉阳灯火,即或在白天,远望近览也颇令人心旷神怡。
庐山的奇山美景非常的多,比较有名的有锦绣谷、大天池、龙首涯、石门涧、五老峰、黄龙潭和乌龙潭等。
锦绣谷是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为一段长约两公里的秀丽山谷。锦绣谷长约1千米,曲径盘空,云雾迷漫,峰回路转,步移景换。峰壑组合奇特,盘崖峭峙,典雅深幽,两边如斧劈刀削一般。锦绣谷内长满奇花异草,神采非同一般,这里四季花开,犹如锦绣,故有锦绣谷之名。
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米的天池山顶,即可来到大天池。这里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两水萦回,四山豁朗。相传,释迦牟尼侍徒文殊曾经骑着青狮从五台山来此,见此峰峦叠翠,云雾重袅,幽雅翠滴,认为是座人间仙山。
但是文殊在山上转了一圈以后,觉得缺一分秀水,于是文殊施展法力,双手插石,顿时土开石裂成两个旱坑,又施法力,引来灵水,所以人们称它为天池,而这个泉眼,称为神泉。山泽通气之时,池水常冒出如珍珠般的气泡。
从大天池西南侧,循石阶下行数百米,便可见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龙首崖。
人们若从悬崖左边一石亭观看,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劲松,宛如龙须,微风吹拂,恰似龙须飘飞。
龙首崖是观云雾的好地方。每当大雾袭来,深涧峡谷中,云雾升腾,龙首崖如傲游在茫茫云海之中。人们站在岩上,有如腾云驾雾,云游太空,也似乘龙探海,嬉戏波涛。不多时,浓雾散去,晴空艳阳,满目青翠,远处峡谷,河流、田野、农庄清晰可辨。
在龙首崖上凭栏俯瞰石涧峡谷,可见悬索桥似的彩虹横卧,狮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凉岩、万丈梯等诸多美景,奇石累累,姿态万千。
从龙首崖下去不远处,就可以到达石门涧。庐山石门涧位于庐山的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而得名。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最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人们入“门”必须侧身才能通过。
峡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与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镌有“石门涧”3个大字。
过了大磐石,峡谷更加险峻,如剑插天尺,争雄竞秀。在这大断层中,桅杆峰与童子崖从涧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拥,迭峰屏立。削壁千仞的峰峦,上接霄汉,下临绝涧。真是奇峰奇石奇境界,惊耳惊目惊心魄,纵有鬼斧神功,也难劈此胜景。
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黄龙潭、乌龙潭。两潭相邻,各有千秋。
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乌龙潭原来并不是一个,而是由3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据古书中记载:
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
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像是一把银锻的竖琴,日夜在拨动着琴弦。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后来,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后来,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两字。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5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5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
五老峰海拔1.3千米,陡峭挺拔,根连鄱湖,峰接霄汉,奇峦秀色,驰誉天下。五老峰东南面绝壁千仞,陡不可攀,而西北坡地势较缓,人们可循小道爬坡登山。
登上五老峰,只见危岩削立,层崖断壁,天高地迴,万仞无倚。站立山顶俯视山下峰峦,有的挺立如竿,有的壁立如屏,有的蹲踞如兽,有的飞舞如鸟,山势此起彼伏,犹如大海汹涌波涛。极目眺望,远处的城郭川原宛如盘中玉雕,鄱阳湖中来往的船帆尽收眼底。
倘若朝夕登峰极顶,则可见朝霞喷彩,落日熔金,色彩缤纷。有时山上天风乍起,白云四合,身埋雾中,霎时那蓝天、澄湖、远树、遥山统统迷藏在云雾里。
片刻云消雾散,头顶露出蓝天,云海逐渐消失,蓝空下鄱阳湖好像一面巨大明镜,把扬帆的船影映照得特别清晰。阳光里,几朵白云把五老峰衬托得更加雄奇,渲染得格外富有诗意。
有云雾时,它好像腾云驾雾的五仙翁,高高腾起于半空的云雾中。月光下,它衬托蓝天白云,俨如一朵仰天盛开的芙蓉花,格外鲜艳夺目。历代许多诗人名士来到五老峰,无不为这里的瑰丽景色所迷恋,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庐山不仅景色宜人,还盛产名茶,云雾茶就是其中的一种。关于云雾茶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传说孙悟空在花果山当猴王时,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要尝尝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过的仙茶,于是一个跟头上了天。孙悟空驾着祥云向下一望,见九州南国一片碧绿,仔细看时,竟是一片茶树。
此时正值金秋,茶树已结籽,可是孙悟空却不知如何采种。这时,天边飞来一群多情鸟,见到猴王后,问他要干什么?
孙悟空说:“我那花果山虽好但没茶树,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采得?”
众鸟听后说:“我们来帮你采种吧!”于是展开双翅,来到南国茶园里,一个个衔了茶籽,往花果山飞去。多情鸟嘴里衔着茶籽,穿云层,越高山,过大河,一直往前飞。
不料在飞过庐山上空时,巍巍庐山胜景把众鸟深深吸引住了,领头鸟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领头鸟一唱,其他鸟跟着唱和。鸟一张嘴,那些茶籽便从它们嘴里掉了下来,直掉进庐山群峰的岩隙之中。从此云雾缭绕的庐山便长出一棵棵茶树,出产清香袭人的云雾茶。
神话传说中的庐山奇峰
庐山的山水名扬天下,但传说庐山原来没有那么多山峰,那这些山峰又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这些山峰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据说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征集了大批民工修筑万里长城。这些民工整日挑砖运土,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个叫苦不迭,怨声连天。
一日,黎山老母打坐在天宫,忽见一股怨气冲上云天,拨开云雾一看,见那些修筑长城的人,全被扁担压弯了腰,步履踉跄,苦不堪言。
黎山老母见他们委实可怜,不觉动了恻隐之心。她拿出一把红丝线,做起法术,喝一声:“去”往下一抛,只见满天的红丝线,飘飘忽忽,随风降落,一根根系在民工挑土的扁担上。
说来也怪,这些红丝线一系在扁担上,百斤重担顿觉轻了很多。民工们挑得也轻了,跑得也快了,人人喜形于色,个个笑容满面。
这件事很快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想:是什么红丝线,竟有这般神通?看来一定不是凡间之物,肯定是仙家之宝了。于是下了一道圣旨,立即把这些红丝线全部收集来,另派用场。
圣旨一下,官员们不敢怠慢。当民工们晚上熟睡的时候,他们派人把扁担一根根收拢,把红丝线一条条解下,第二天送进了皇宫。
秦始皇看看这些红丝线,跟一般丝线同样粗细,并无两样。可是仔细一看,却见这些红丝线熠熠发光,用剑砍,砍不断。拿火烧,烧不烂,真是奇珍异宝啊!
秦始皇想:一根红丝线系在扁担上,都有如此威力,如果把红丝线全都拧在一起,岂不威力无比吗?于是,他选派几名能工巧匠,编啊,绞啊,一直编绞了三天三夜,编成了一根又长又粗的鞭子。秦始皇非常高兴,他要亲自试试这根神鞭的威力。
秦始皇前呼后拥地就来到庐山前,只见他手握神鞭,扬手一挥,“呼!”带起一阵狂风,紧接着山崩地裂一声响,顷刻间走石飞沙,那神鞭抽到的地方,就像斧劈刀砍一样,把骊山劈去了一半了。
秦始皇又惊又喜,这真是一条赶山鞭啊!我何不赶着山去填东海呢?也好让普天下的人都知道我的威风!秦始皇这么一想,就一连摔了九十九鞭,把庐山劈成了九十九个包,九十九个洼,变成了九十九座奇峰,九十九个险谷,想要赶着庐山往东海方向去。
这一来,东海龙王可慌了手脚啦!他急冲冲出了龙宫,登上天廷,奏知玉皇大帝,说秦始皇要赶山填海,毁他的老巢,请旨定夺。玉皇一听,啊!有这等事?当即传旨,命龙王的女儿三公主去阻止秦始皇赶山填海。
三公主聪明能干,法力无穷。她领了法旨,知道不能力敌,只能智取,当即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村姑,在山边摆起了一个茶摊。
秦始皇忽见山边高高地悬挂着一个斗大的“茶”字,飘出阵阵清香,原来是一个茶摊。秦始皇握着赶山神鞭,来到了茶摊,一看,只见那卖茶的村姑,一头乌黑油亮的披肩长发,一双黑宝石似的大眼,再配上一张樱桃小嘴,一笑一对酒窝儿,真是如花似玉,赛过天仙。
秦始皇看得发呆了,心想:我这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与她相比,全都逊色了呀!
秦始皇真是一见倾心啊!在这时,三公主又对着她回眸一笑,招呼道:“客官,想必是要喝茶吧,请坐,请坐!”
三公主这一笑一招呼,更使秦始皇神魂飘荡,他喜滋滋地坐了下来,两只眼睛盯着三公主,舍不得移开。三公主却满脸含笑,殷勤相待,给他沏了一杯香茶,说:“村野山茶,客官请勿见忌!”
秦始皇慌忙品尝了一口,连声说:“好茶,好茶!请问村姑姓甚名谁,为何独自一人在此卖茶?”
三公主见问,脸上顿生愁云,答道:“奴家名叫海姑,家住在南山之下,只因为家境贫寒,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在此抛头露面,卖茶糊口。”
秦始皇一听,心里更加高兴,便说:“我是当今皇上,你只要随我进宫,保管你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
三公主一听,故作惊讶之色,继而又摇了摇头。秦始皇一看,急了,忙说:“我还可以给你造一座最美丽的宫殿,任你游玩消遣!”
三公主还是摇了摇头。秦始皇更加着急,又说:“我的美人儿,你究竟要什么呢?只要你抹掉脸上的愁云,露出笑容,要什么我都给你,你快开口吧,不要急煞孤王了。”
三公主见秦始皇总是握着那根赶山神鞭,一刻也不松手,便心生一计,说:“万岁所说是真?”
秦始皇说:“有道是君无虚言。”
三公主急忙跪倒在地说:“谢主隆恩!”
秦始皇喜不自胜,慌忙丢下赶山神鞭,双手把三公主搀扶起来,说:“美人儿,你需要什么,快说吧,孤王全都给你。”
三公主见秦始皇丢下了赶山神鞭,心里暗自高兴,她趁秦始皇不备,瞅个空儿,“刷!”的一把就夺过了赶山神鞭,说:“我要的就是它!”
三公主说完,“呼!”的一声化作一阵清风,回东海龙宫向父王复命去了。秦始皇丢了赶山神鞭,再也不能赶山了。被秦始皇九十九鞭抽打出来的九十九个坡,九十九个洼,也就成了后来庐山的九十九座奇峰,九十九条险谷,显得分外巍峨壮丽。
秦始皇不见了三公主,心里还是十分想念着。他登上庐山去寻找,踏遍了山山岭岭,跨过了险谷深沟,也没见到三公主的身影,就坐在马耳峰下的巨石上休息。
秦始皇的心里思念三公主,又站起来开始爬山,他攀上九奇峰,一直登上了高山绝顶大汉阳峰,找啊,找啊,还是找不到他思念的三公主。秦始皇站在汉阳峰顶,极目遥望,但见云天相隔,白雾茫茫,不觉满腹相思,万分悲切,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无奈,只好失望地回京城去。
后来,秦始皇在马耳峰下坐过的那块巨石,被人们称为“秦皇石”。秦始皇在攀山时洒下的汗水,化成了九奇蜂下的喷泉。
宗教文化和诗词古韵
在与龙首崖隔涧相望的地方,有一个高峰矗立,似巨舰昂首,人们称它为铁船峰,俗称“桅杆石”。
相传,东晋大将军王敦,军事大权在握,欲篡夺帝位。一天,王敦在建康邀请道教祖师许逊和他的随从等人,共同饮酒作乐。席间,王敦让人给他释梦。
王敦说他昨晚梦一木破天,问是否吉祥?
许逊等人知其用心,便释说:“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不可轻举妄动。”
王敦听后不悦,暗起杀心。许逊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至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来,幸好许逊学有法术,呼来二龙挟船并飞,并告诫众人紧闭双目,不得窥视。
当船飞临庐山紫霄峰上空时,云雾迷漫,船底擦着树梢沙沙作响。此时,船上的人感到奇怪,就偷偷去看个究竟。看到有人偷窥,二龙突然离去,船随即坠于紫霄峰下的石门洞旁,而化为铁船峰。
虽然这个传说,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但它却给铁船峰这一景观增加了传奇色彩,使铁船峰更加扬名天下。
在东晋,佛教的净土宗也在庐山诞生了。慧远于381年奉东晋名僧道安之命,沿襄阳、荆州东下,来到庐山宣扬佛法,时年47岁。后来,于384年在庐山创建东林寺,自此一住30余年,直到离开人世。
东林寺坐落于庐山西麓,椽摩栋接,丹辉碧映,“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是我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再加上庐山沟壑纵横,云雾缭绕,绿树掩映,曲径通幽。
这山水和建筑相呼应的场景,在慧远心中形成了一个奇幻的境界。慧远善诗会文,在庐山的漫长的岁月中,他留下了许多作品,后来仅存《庐山东林杂诗》、《庐山记》等。
慧远题咏庐山的诗,是后来保存下来有关庐山的诗篇中最早的作品。其中,有一首五言诗《游庐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全诗道: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熟是腾飞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东林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景物优美。群山环抱,溪水回流的东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虎溪迂回向西而去,溪上跨着一座石砌拱桥,这就是我国文化史上传为佳话的“虎溪三笑”故事发生的地方虎溪桥。
据传,慧远和尚来东林寺后,“影不出山,迹不出俗”,一心修行,连送客也未曾过虎溪桥,若是过了桥,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
一天,慧远送陶渊明与陆修静,三人携手边走边谈,越谈越开心,不觉过了石桥,谁知没走几步,山上的神虎便吼叫不止。他们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视仰天大笑,惜别分手。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文苑佳话“虎溪三笑”。
过了虎溪桥,北行约百余米为第一道山门,门墙书有“秀辑庐峰”4个篆体大字,山门上竖挂着“晋建东林寺”石刻。
跨进第一道山门有一条南北伸展的石砌甬道,甬道东侧屹立着一棵苍劲挺拔,形如圆盖的罗汉松,其旁立着刻有“护法殿”,正中盘坐的大肚弥勒佛。
由此再往里走,可见一排正殿。其中究其精巧壮观者首推“神运宝殿”,它殿堂高大,精雕细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殿内有一口神话传说中出木建寺的“出木池”。据传,神运宝殿就是用出木池中涌出的良木建造而成的。
神运殿西侧是接待室,东面是三知堂。与三笑堂毗连的为“十八高贤”影堂,是慧远与共修净土的18位佛教徒结白莲社诵经的地方,故亦称“念佛堂”。
堂内西壁嵌有刘程之、雷次示、高僧慧远、梵僧佛驮跋陀罗等“十八高贤”石刻像。雕塑精细,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在十八高贤影堂和神运殿后有两口水泉。一口叫聪明泉,是慧远与其好友殷仲堪经常一起研究《易经》,盘教谈天的地方。
另一口是在文殊阁下墙根处的古龙泉,相传为慧远和尚举杖扣地而成的水泉,后因其弟子慧安为计时立芙蓉12叶于泉水中,据波转定12个时辰,故亦称莲花漏。
东林寺西的山丘上,还有东方佛教“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墓塔荔枝塔。
庐山文殊台也是始建于东晋。文殊台下有石突出,象角如虚凌霄,叫“凌霄石”。上面建有一亭,号“老母亭”,因为庐山民间又叫黎山,说是黎山老母修行的地方。此亭,也称聚仙亭。
文殊台倚于天池山的西边,临壑而建,顶端平面呈半月形,左旁垒有上台石阶,沿台石叠护栏,下有石室五楹。据说文殊台是后人为了表示对文殊以其双手插石成天池的纪念,而专门立台供“文殊菩萨”像予以纪念。
又传文殊骑着青狮空临俯见此山秀丽,惊喜之余不慎跌下,臀部落地印一半月痕迹,文殊随即就地朝天拜日,后人按照印痕围砌了一石台,故也称拜日台。
文殊台的周围环境雅致,树木茂盛,令人产生“不登此台,不穷此胜”之慨。若是登临顶端,眼前峰峦耸立,田畴锦绣,远处青山在望,平地渺渺,仰观白云蓝天,泛媚雅然。俯视翠谷清涧,深深幽幽,富有野趣。
随着时间的流逝,庐山的美景渐渐被人们所熟悉,在东晋,庐山的美景开始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创作中。
东晋时期,文学界一改过去为宣扬儒学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开始去追求美的载体,美的源泉,美的情怀。由于这神演变,“峻伟诡特”的庐山,便成为山水诗的讴歌对象,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
首先关注庐山的是山水诗人谢灵运。他出身于东晋最显赫的士族家庭。当时,诗坛还处在“庄老击退,而山水方滋”的阶段。
寻觅山魂水魄及其雄浑深厚的底蕴,以抒发崇尚自然的文化情感,是当时文人极为困惑和迫切追求与探索的难题。谢灵运正于此时来到了庐山。
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登上绝顶,放眼四顾,灵感飞来,题脉了《登庐山绝顶望诸顺》一诗:
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巳绝。峦珑有合沓,往来元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在诗中,谢灵运对庐山自然山水的高度敏感和刻画再造,使之成为精美的诗歌意象,自然与时节的变幻,同时也展现了他外在平静和内在的不平静,融合一体的绝盼。
正是这种既富于对自然山水的兴趣,又强烈地显露人生精神的融合,使山水诗有了灵魂,有了生命,有了活力,有了高品位的蕴涵,才使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也因此,庐山成为这个诗歌流派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也选择庐山作为自己的归隐之地。
365年,陶渊明诞生于庐山脚下,他少年丧父,家境贫寒。陶渊明后虽五进仕门,却都因“有志不获聘”,官场与自己淳真的禀性不相融,自己又难以曲意奉迎。
从他的“云无意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出,陶渊明一直眷恋着庐山的奇峰异水,最终他还是离开了仕门,择庐山而隐。
陶渊明归隐处,即后来星子县白麓乡的玉京山麓磨盘岭附近。这里背依庐山,面向鄱阳湖。既可赏群峰嵯峨,又能观平湖浩渺,有良田可劳作,通舟楫之便利。
陶渊明在此得到身心的放松。从他的诗作《归园田居五首》和《归去来兮辞》中反映出他的心情是那样潇洒,那么豪放不羁,令人尊崇!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庐山由此为田园诗的诞生地。
然而,陶渊明虽然写过许多关于庐山的诗,却没有一回写下“庐山”两字。他对庐山似乎十分苛刻,只是用“南山”、“南岳”、“南阜”和“西山”等代称庐山。这大概和当时人们对庐山的称呼有关。
410年,晋安郡长史殷景仁来浔阳,与陶渊明为邻。陶渊明当时居于浔阳城内,正因为他居于浔阳城内,才容易按照此城里人的习惯,称庐山为“南山”,也才会信口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
陶渊明诗中的庐山其他“南岳”、“南阜”和“西山”称呼大概也和南山相仿。但不管如何,在陶渊明的诗中只字未提庐山,这令后来生活在庐山的人们感到一些遗憾。
升仙故事和书院建筑
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是道教的福地洞天。
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在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3字。左右刻有对联道: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
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
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匡山一奇景。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4个大字,传为诗人陈三立所书。
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约7米,深约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这就是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洞宾身背宝剑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一联道: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
另一联道: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
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的对联。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
此处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妍。绕洞的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
庐山不仅山水名扬天下,山上的人文建筑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道,庐山上的东林寺就是其中之一。唐代诗人杜牧曾经游览过庐山,并在其作品中提到了东林寺。他在他的《行经庐山东林寺》中这样写道:
离魂断续楚江堧,叶坠初红十月天。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常在好闲眼。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为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到了817年初夏的一天,白居易来到庐山,写下了《大林寺桃花》这首诗,诗中写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山上的人文建筑除了东林寺和大林寺还有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东南,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书院始于唐代。据说南唐时期,唐代诗人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时,便在这里筑台榭,植花木。
到了940年,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
到了宋代,江州的乡贤明起等人,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开始,但不久即废。直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从此,白鹿洞书院开始扬名国内。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成为了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场所。
存留下来的白鹿书院建筑群,建筑体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白鹿洞书院坐落在贯道溪旁,有棂星门、泮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主要建筑。
其中礼圣殿是书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歇山重檐、翼角高翅,回廊环绕,但与一般文庙大成殿有所不同,而是青瓦粉墙,使这座恢弘、庄严的殿堂,又显出几分清幽和肃穆,与四周坡屋面、硬山造带有民间风格的建筑和谐、协调。在礼圣殿的石墙上,嵌有石碑和孔子画像石刻。
礼圣殿东侧的朱子祠是为纪念朱熹而建。朱子祠后有一石洞,内有一头石雕的白鹿。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存留下来的石洞和石鹿,是后来明代修凿的。
在朱子祠之东厢,设有碑廊,内嵌宋至明清古碑120余通,这是后来为保存文物古迹而新建的。在这些古代碑刻中,有朱烹的手书真迹,也有署为紫霞真人的明代状元罗洪先的《游白鹿洞歌》。
这些名迹,笔锋庄重遒劲,运笔犹若游龙。它们既是弥足珍贵的书法艺术品,又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历史资料。
在朱子祠前,与礼圣殿并列的是一座两层楼阁,即“御书阁”。阁前有桂树两棵,相传是朱熹手植。这里古树浓荫,阳光穿过树隙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小光圈,风吹树动,光影摇晃,有如微波荡漾的湖水,显得环境清幽,风景宜人。
在棂星门西北隅,不仅有曲径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还有“钓矶石”、“漱石”、“鹿眠场”和“流杯池”诸胜迹。在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书“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
“鹿眠场”相传唐代诗人李渤饲养的白鹿就睡在这里。而钓矶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书“钓台”两字。据说当年朱熹常在此垂钓,实际上这里水浅泉碧流急,很少有鱼,故后来明代刘世扬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鱼”4字,可谓中的之妙语。
白鹿洞书院拥有的山林保存了庐山的原始森林和原生植被,有千年古松18棵,有柳杉、水杉、紫荆、红枫、银杏、广玉兰、珍珠黄杨、红叶继木等珍稀植物。山上林木葱茏,山下流水潺潺,这是白鹿洞书院拥有的一份自然遗产。白鹿洞书院融于大自然之中,占尽了自然风光之美。
白鹿洞书院环境优美,风光如画,门前贯道溪上的拱桥和桥头矶上的小亭与碧水青山相映生辉,成为古道来书院的前奏,成为书院的标志和景观。
富含传奇色彩的庐山
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带大战,开初各有胜败。有一次,朱元璋被陈友谅打得大败,一直逃到了庐山,眼看追兵就要赶上,忽然,在竹林深处出现了一座古庙。朱元璋近前一看,见山门上有破旧不堪的“竹影寺”3个字,便赶紧藏进庙里。等陈友谅的兵马赶到,只见山谷中烟雾弥漫,根本不知朱元璋的去向。陈友谅搜索了半天也不见踪影,只好悻悻地走了。
朱元璋在庙里只听得外面人喊马嘶,却不见有人进庙里来,觉得非常奇怪。过了好一会,看见追兵往山下赶去,他才放心了,打算休息一下再走。
这时,从庙里走出位老和尚来,手里捧着一本化缘簿向朱元璋化缘。朱元璋接过那本化缘簿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历代帝王的姓名,自汉朝开始,有刘彻捐银一万两、孙权捐银两万两、李世民捐银三万两等。朱元璋看着,心道:真是个贪僧,我登帝位后,一定要把他杀了。但一想,这老和尚以此簿向自己化缘,分明是暗示自己也有帝王之相,心中又有几分高兴。当即向和尚要了笔,在此化缘簿上写下:朱元璋捐银四万两。随后还在墙上题了一首诗:手握乾坤杀伐权,威名远震楚江西。清风起处妖氛净,铁马鸣时夜月移。有志驱胡安乱世,无心参司学禅机。荫荫古木空留意,三笑长歌过虎溪。
老和尚看着壁上的诗,不悦地说:“出家之人慈悲为本,佛寺非杀伐之地,岂可题这等诗。”当下命小和尚提一桶水来冲掉墙上的诗。朱元璋笑着说道:“那就待我另题一首吧!”于是,他挥笔又写了一首,诗道: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全球。眼观湖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州。庐山美景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和尚看了高兴点头说:“这首诗倒使得。”朱元璋在庙里歇了半日。料知陈友谅的兵马早已下山去了,就绕道回了军营。
后来,朱元璋便建立大明政权。相传朱元璋称帝后,突患热病濒于死亡,宫内太医束手无策。忽报庐山仙人洞的赤脚僧持天眼尊者和周颠仙人赠送温良药至,朱元璋服后,立即病愈,朱元璋龙心大悦,让使者到庐山寻找仙人。
当使者来到仙人洞小道上寻找时,不见寺庙,只见苍岩巨石上刻的“竹隐寺”3字。使者称奇,回京城复命。朱元璋便下旨在刻处旁建“访仙亭”。
亭侧小道也因此称为“仙路”。过“访仙亭”沿“仙路”前行,便到“新访仙亭”。在明代,黄龙寺也在庐山一步步建成了。黄龙寺坐落于群山环抱、竹木茂盛之中。周围环境峰连嶂嶂,霞寂雅静,谷邃森森,封闭奥秘,白云深锁,盘岩添彩,山色清目,水声夹耳,灵秀绝尘,妙在“幽”字,堪称黄龙幽谷,故有“不厌山行远,还知幽可寻”之赞。
黄龙寺是明代彻空和尚所建,最初寺庙叫“鹿野禅林”。据《庐山志》记载:“寺因黄龙潭而得名,潭之为龙居也。”另据考证,其实黄龙寺系佛教临济宗分支黄龙派,寺因所奉佛教派系得名。
黄龙寺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仙人洞修炼时,以为自拜师汉钟离所学的剑术高超,蔑视佛教。
一日,来到鹿野禅林,气势昂然,欲试黄龙禅师法力,趁其不备,飞剑斩之。结果刃不见血,对方安然无恙。吕洞宾大惊失色,面拜请罪。这就是庐山流传的“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的故事。这个故事教育人不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随着庐山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致引来了明代的著名才子唐寅。唐寅中年脱离官场,获自由后,乘船经鄱阳湖返回故里,在途中登上了庐山。逃脱出“鸟笼”的唐寅,放情于庐山的山水中,有感有悟,不免作诗作画。写了一首七律《登庐山》,并画了一幅《庐山图》。
《庐山图》为全景山水画,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一带的景观,画面峰岩嵯峨、古木惨淡、瀑泉湍泻,画风清刚俊逸,而意境却萧索苍冷。诗言志,画寓怀,画中的题诗令人品味:
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赢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
在明代,山水画产生了一个突出特征,即画派林立。明代中期,以苏州为中心,崛起了一个在野文人画派吴门派,并成为明代中后期画坛主流。吴门画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合称“明四家”。沈周是一位优秀的文人画家,而唐寅却是一位落魄的士人画家,虽然都是以庐山作为审美载体,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味。
沈周的《庐山高图》是沈周为老师祝寿而作。此图为浅绛山水,图中峰峦叠嶂,气势奇伟,飞瀑之下有一老叟伫立静观。画面布局疏朗,厚重凝练,宾主和谐团聚,浑然一体。
在画中,人们可以看到,庐山在沈周的心目中,是那样的奇崛,那样的巍峨,那样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