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隋、明、清科技名家

李时珍

李时珍生平

李时珍(1518~1593)生活在明朝的嘉靖、万历年间。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关于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记载很少,除了他的儿子李建元在把《本草纲目》献给万历皇帝时写的《进本草纲目疏》以外,几乎找不到什么更详细的文字记载。直到清朝初年,李时珍的同乡人顾景星才为他写了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我们今天了解李时珍的重要史料。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东门外瓦硝坝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李时珍的上几辈都行医。他的父亲李言闻,号月池,著有《月池人参传》、《四诊发明》、《痘疹证治》和《蕲艾传》等书,在家乡一带颇有医名。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李时珍从小就对祖国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常常被人看不起;在正史里,他们的传记也排列在方伎列传里,医学被人视为末学杂流。一般读书人热衷于科举考试,轻视实际知识的积累。李时珍的父亲也希望儿子能够“学而优则仕”,因此督促李时珍从小就读那些陈腐枯燥的八股文。

李时珍在十四岁那年即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考取了秀才。此后又三次到武昌去应乡试(省一级的考试),考举人,但三次都落选了。

李时珍从小身体瘦弱,20岁那年参加乡试前后还生过一场大病。据他自己在《本草纲目》中所说,这次病是从感冒引起的,咳嗽了很久,没有及时注意,结果转为“骨蒸病”,皮肤发热,热得像火燎一样,觉得心烦口渴,每天吐痰一碗多。从现在的医学知识来看,他患的可能是肺结核。李时珍当时已懂得医道,他自己用了柴胡、麦门冬、荆沥等各种清热化痰的药,治了一个月,病情未见好转,甚至以为生命有危险了。后来还是由他父亲给治好了。他的父亲根据李时珍皮肤发热、口渴,而白天又更加严重的情况,选用了名医李东垣的独味黄岑汤,李时珍服后第二天就退了烧,痰和咳嗽也渐渐好了。李时珍事后感叹道,药对病症就好像鼓槌敲在鼓上一样,立刻发出响声,“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李时珍从小遵父命读八股文,应科举考试,但他对这一套实在不感兴趣。嘉靖十九年(1540),他第三次乡试落选后,从此告别了八股科举,专心一意地钻研医药学。由于李时珍的刻苦钻研和他父亲的精心指导,他进步很快。

李时珍在25岁那年,即嘉靖二十一年(1542),开始正式行医。当时他已结婚,有了第一个儿子建中。他帮助老父共同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蕲州玄妙观是李言闻、李时珍经常行医的地方。

李时珍行医不久,蕲州一带连年大旱,河塘干涸,粮食歉收,同时又发生了瘟疫。按明朝的医事制度,明政府在各地都设有“医药惠民局”。而所谓“惠民”,只不过是统治者笼络人心的话。当时贪污成风,药局的官吏营私舞弊,贱买贵卖,以假充真,实际上穷苦百姓很少能沾到什么“惠”。

在贫病交加、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许多穷苦百姓来找李家父子求医。对待穷人,李时珍总是细心诊察、用药,不论他们是乡邻还是远路来的病人,有时甚至还为病人赔上药钱。由于李家父子的精心治疗和热情帮助,许多危重病人恢复了健康,所以后人称赞李时珍道:“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报酬)。”

李时珍行医十年之后,在医学上的造诣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的父亲,他的医名也越来越大。不久,明朝皇族住在武昌的楚王朱英火佥得知他医术高明,就把他召去,让他以王府“奉祠正”(管祭祀礼节的八品官员)的名义掌管王府“良医所”的事务。楚王的长子患有“暴厥症”,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抽风病,经李时珍的治疗,很快就好了。

李时珍在楚王府呆了好些年。他过去长期给群众看病,同普通老百姓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到楚王府后,仍旧常到外面给人看病。武昌蛇山观音阁就是他常去的地方。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明朝皇帝令各地举荐医学人才到北京太医院填补缺额,楚王推荐了李时珍。太医院是掌管医政和为宫廷服务的御用医疗机构。关于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情况,缺乏确凿的记载。据顾景星的《李时珍传》,李曾任太医院判,院判系太医院负责人之一,六品。但后来朝廷应李的长子李建中之请,封李时珍为七品的文林郎、蓬溪县知县(都是空衔,不是实职)。后来所封的官按例不会低于先前所任的官,所以李任太医院判一事,确否存疑。

关于他一年后托病辞去太医院职务的真正原因,由于史料不足,也无从确知。但有一点值得指出来的,那就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历史上出名昏淫无道的嘉靖皇帝,执掌朝廷大权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严嵩。在他们的统治下,朝政十分腐败,官场里一片乌烟瘴气,就是太医院这个清水衙门也不能例外。这种情况,对于秉性正直的李时珍来说,的确是难以久处的。李时珍辞职后,回到故乡,除了行医,把主要精力用于编写早已着手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大约是在明万历六年(1578)写成的,但直至万历十八年(1590)才着手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先要把字雕刻在整块的木制印板上,这是一件相当费时的工作,所以一部书往往要刻很久。

两年后李时珍病倒了。他在病中仍盼望着《本草纲目》能早日刻成,但当快要刻成的消息传来时,这位老人的病势却更加沉重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李时珍与世长辞,终年76岁,遗体安葬在蕲州东门外雨湖的南岸。

李时珍一生除了研究本草外,他在脉学、诊断学以及其他一些中医理论方面,都有深湛的造诣,并有不少专著。现存的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此外如《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和《白花蛇传》等,都已失传。李时珍还是一个诗人,写过《所馆诗》、《诗话》,可惜也都已失传了。

李时珍遗留给后人的著作,价值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他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的内容概要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全书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部分:

1.《本草纲目》的序言、凡例、目录和附图

由于《本草纲目》在国内翻刻过几十次,所以各种刻本的《序言》也不完全一样,但一般都收有初版时王世贞所写的《本草纲目序》。和李建元写的《进本草纲目疏》。《进本草纲目疏》转述了李时珍临死前写的准备上奏皇帝的《遗表》的部分内容,陈述了李时珍一生勤奋编纂《本草纲目》,“历岁三十,功始成就”的经过。

卷首除了序言和《进本草纲目疏》以外,还有全书五十二卷的目录,说明编写的方法、体例的《凡例》,以及附图。

《本草纲目》共有附图一千一百六十幅。在《本草纲目》初次刻本中曾有“李建元图”的记载,可以推测这些药物图大约是李建元画的。这些图虽然不算十分精美,但都比较清楚、真实,对于识别药物和防止药物相互混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2.《本草纲目》的《序例》和《百病主治药》

《本草纲目》第一、二卷是《序例》部分。《序例》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四十一部历代诸家本草,这些都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主要参考书。《序例》中还列有“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和“引据经史百家书目”,这些也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时的参考文献。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民间歌谣集,其中记有到现在还应用的药物五十余种,如妄(贝母)、艾(苦艾)、苤苡(车前子)等。《尔雅》是我国古代解释词义的书,共收载了各种动植物约三百种,其中可供药用的有四十种。司马迁《史记》中这方面的资料就更丰富了;其中讲到汉文帝召见当时有名的医学家淳于意时,淳于意叙述的二十五个病人的病历记载——“诊籍”,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记录。这些古籍中的有关资料,李时珍都充分采用,正如他自己说的,“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无)不收采”。

序例中还一一列出了《本草纲目》从历代各种本草中收录的药品数目。例如:从陈藏器《本草拾遗》收入了三百六十九种,这是收录最多的;从《神农本草》收入了三百四十七种,次之;等等。李时珍自己发现、收集的药物,则有三百七十四种。

为了便于后人学习,李时珍还从历代医药学名著中摘录了一部分祖国医药学的经典理论和有关知识,列入序例,以供查阅。例如:“神农本草经名例”、“五味宜忌”、“服药食忌”等。其中“神农本草经名例”一节,把《神农本草》收载的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分为三类:能够补养身体,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的属于上品,有一百二十种;可以治病补虚,但有一些毒性的是中品,也有一百二十种;专门用来治病但毒性大的为下品,共一百二十五种,使用一定要谨慎,不可久服。

《本草纲目》第三、四卷是“百病主治药”。其中详细归纳了当时认识到的各种疾病共一百一十七种,在每种病的后面开列了治疗用的主要药物。例如在“诸虫”病项下,李时珍列举了百多种可以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药物:如使君子、扁蓄、乌梅、龙胆可以治蛔虫,鹤风、槟榔、百部、榧子可以治蛲虫等。这些药现在一般统称为驱虫药。李时珍当时就能了解这么多驱虫药实在不容易。而且他还认为各种驱虫药对不同寄生虫有选择作用,所以应当因虫选药。又如在“失眠”项下,列举了大枣、酸枣、朱砂、灯心草等药物;在“痢疾”项下,列举了白头翁、绿豆、枳壳、马齿苋;在“黄疸”项下列举了茵陈、大黄、白鲜皮、苦参。这些记载,从现代医学科学角度来看,大体上也都是正确的。

3.《本草纲目》的正文内容

由第五卷至五十二卷是《本草纲目》的正文和主要内容。这里,李时珍把所收录的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共分成十六个部分;每部又细分成若干类,共六十类;各类之下再分别列出所属的药物名称;对每种药物又按“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正误”、“附方”等八个方面加以解说。对这八个方面,下面略作说明。

“释名”解释各种药物的名称来由,并且列出该种药物的别名。例如,白头翁又名野丈人,那是由于白头翁“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的;再如,夏枯草又名铁色草,是由于“此草夏至后即枯”而起名的;远志又叫细草,李时珍认为“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等等。

“集解”专门介绍药物产地、形态、采集等。例如夏枯草,“原野间甚多,苗高一、二尺许,其茎微方”,“开淡紫色小花”,花谢了以后就结出细小的种子。李时珍在这儿还批评了元朝的大医学家朱丹溪观察事物不够细致,因为朱氏曾讲夏枯草是不结种子的。

“修治”该栏介绍药物加工炮制的方法。中药炮制是我国一门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可以降低毒性,提高临床疗效。李时珍十分注意研究各种药物的加工炮制方法,除了引证诸家学说,综述古来记载外,还特别重视调查当代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

石膏,古来只把它“打碎如豆大”,然后用丝绸包好就直接入汤药了。石膏性很寒,会影响肠胃的功能。李时珍认为近年来人们都先用火来煅烧,或用糖拌炒后再入药,这种方法好,因为经过煅炒的石膏不会影响肠胃的功能了。

同一种药,炮制方法不一样,加入的辅料不同,疗效就会有差别。黄连味很苦,可以泻火解毒,是治疗目疾、痢疾等许多疾病的重要药物。古来处理黄连,仅以布擦去须根,用水浸泡一下,取出后切片、焙干,就供药用了。李时珍认为根据病情不同,应该有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可以不加任何炮制而生用,也可以按照需要分别用猪的胆汁浸炒、《本草纲目》书影醋炒、酒炒、姜汁炒、盐水炒、朴硝炒、黄土炒,然后再使用,这样可以增加疗效。例如,用来治上焦(身体上部)的病,就可以先用酒炒;治中焦(身体中部)的病,就用姜汁炒;治下焦(身体下部)的病就用盐水和朴硝炒;黄连治食积,最好是用黄土炒后再入药。

“气味”气味本来讲的是食物的味道、性质,中药为什么也谈气味呢?原来上古时对药物与食物还分不太清楚。最古的本草书《神农本草》中所列的上品药就有许多是今天常用的食品。随着医学日益发达,本草才逐渐分为食用本草和药用本草。明代编写的《食物本草》、《食鉴本草》都是典型的食用本草,而《本草纲目》基本上属于药用本草。由于药用本草和食用本草本来是一家,所以药用本草仍沿用了“气味”这个词。在《本草纲目》中,气味指甘苦咸酸涩,寒温凉平(平指不寒不温),有毒无毒等特性。如甘草,甘平无毒;知母,苦寒无毒;五味子,酸温无毒;迎春花,苦涩平无毒;翦草,苦凉无毒;桔梗,辛微温有小毒;旋覆花,咸温有小毒;银朱,辛温有毒;附子,辛温有大毒;等等。

“主治”列举这种药物治疗的主要病症。例如:五味子可治泻痢,生津止渴;白及可以治痈肿恶疮、白癣、疟疾、跌扑损伤等。李时珍在这一栏中所列内容虽丰富,资料却比较庞杂。像当归名下所列的主治病就有十多种,到底哪一种是主要的呢?这样往往就使人不得要领。这是《本草纲目》的一个缺点。

“发明”这一项记录了李时珍和历代医家对一些药物研究的心得体会。例如黄连,李时珍引述了历代名家对黄连药理作用的一些不同的看法,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黄连虽无毒,但性质太寒,所以不宜长久服用。

“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一些讹误。例如前面提到的,旧本草误认萎蕤和女萎是一物。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所载萎蕤的“正误”栏下指出:“古方治伤寒风虚用女萎者,即萎蕤也,皆承本草之讹而称之。诸家不察,因中品有女萎,名字相同,遂致费辨如此。今正其误。……其治泄痢女萎,乃蔓草也,见本条。”

“附方”专门收录以该种药物为主的经验药方。中医的处方是很有讲究的,一种药配方不同,功效也就不同。只讲药,那就只能孤立地了解一味药,没有药方,或方剂组合得不合适,药也就不能够发挥作用。有了好的药方,才能把药物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本草纲目》共收载了历代经验药方11096个,其中8160个是李时珍亲手收集的,约占全部的附方3/4。“附方”很有实用价值,是《本草纲目》的重要内容。

以上八项,每种药物名下不一定项项俱全,有的多几条,有的少几条。例如,人参这味药八项俱全;百合由于晒干后即可供药用,不需特殊加工炮制,所以缺“修治”一项;棚梅由于收集的资料比较少,仅有“集解”、“气味”、“主治”三项。

就《本草纲目》全书来看,正如李时珍在凡例中所讲的,是“以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而就每一样药品来看,则以这种药的名称为纲,而以其他八项解说为目。由于这种编排方法提纲挈领,纲目分明,正文前又有丰富的资料便于查阅,所以既可由病症来寻找所需用的药物,又可由药物来寻找可供选择的方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