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天文学家。
何承天5岁丧父,由叔父抚养长大,叔父何月兮为益阳令。母亲徐氏为晋秘书监徐广之姐,聪明博学,故何承天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诸子百家的学问无不精通。
何承天的青年时代正逢东晋末年,先后担任过南蛮校尉参军、长沙公辅国府参军,也做过浏阳令、宛陵令、钱唐令等。刘宋元嘉年间(424~453),曾担任过衡阳内史、著作左郎、太子率更令领园子博士,又迁御史中丞。受命修撰国史,又撰《安边论》,具有一定影响,《宋书》评之为“博而笃”。何承天“性刚复,不能曲意朝右,颇以所长侮同列”。因此做官也不顺利,数起数落,甚至“被收系狱”。
元嘉十六年(439)何承天为著作左郎,随即转为太子率更令。自此以后才声望日甚,宋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学。《何衡阳集》附录载《本传》说:“承天博见古今,为一时所重”,“时(文)帝每有疑议,必先访之。”《本传》曾记载这样一件事:宋文帝命张永开挖玄武湖,挖出一座古墓,在墓上发现一个有柄的铜斗。宋文帝想了解它的历史,便遍问朝臣。只有何承天才说出它的出处。原来王莽在三公死亡时,都曾赠以一对威斗,此即王莽之物。何承天又指出当时三公之中仅甄邯家在江南,因此便进一步判断即为甄邯之墓。随即又从墓中掘铜斗一个,并有一块石碑,刻有“大司徒甄邯之墓”的铭文,从而证实了何承天的判断,从此大家都很敬佩他的学识。
后人将他的著作汇集起来,称之为《何衡阳集》,因其曾在衡阳做官,故取此书名。其最著名的科学著作《元嘉历》,完成于元嘉二十年(443),正是他担任太子率更令兼国子博士之时。元嘉历有许多创造发明,是我国古代的名历之一,被郭守敬列为历代最有创造性的十三家历法之一。阮元在《畴人传》中评论说:“承天术胜于前者三事:欲用定朔,一也;考正冬至日度,二也;春秋分晷影无长短之差,三也。至其创立强弱二率,以调日法,由唐迄宋,演撰家皆墨守其说而不敢变易,可谓卓然名家者。”
刘宋初年,沿用曹魏杨伟造的景初历。自魏景初元年使用以来,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由于使用年久,加上此历本身存在的缺点,误差越来越显著。元嘉二十年,何承天向刘宋政府献出私造的新历法,经过检验以后,证实新历比旧历精密,于是取名为元嘉历,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开始颁行,至梁天监八年(509)才改用祖冲之造的大明历,先后行用达65年之久。
何承天的元嘉历并非仓促之作。他的舅父徐广就一辈子研究历数,撰有《七曜历》,并且积晋太和至太元近40年的实测资料。何承天从舅父那里学得历数的知识,从此也热心于历算工作。徐广去世以后,《七曜历》及其校测资料便为何承天所继承。他继续观测校核,至元嘉二十年,又经40余年。这些丰富的观测记录,为何承天制订元嘉历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因此,元嘉历的成就,也应有徐广的一份贡献。
宋文帝元嘉年间,长江流域出现了东晋以来未曾有过的繁荣景象,经济和文化都得到飞速的发展,正是这个时候,改订历法的时机成熟了。正逢宋文帝也爱好历算,历法改革终于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完成。
何承天在完成他的历法以后,便进呈给宋朝政府。宋文帝是较为赞赏的,认为“殊有理据”,并交历官检验。当时的太史令钱乐之、兼丞严粲经过检验后复旨说:据元嘉十一年(434)、十三年、四年、十五年、十七年的观测记录,“凡此五食,以月冲一百八十二度半考之,冬至之日,日并不在斗二十一度少,并在斗十七度半间,悉如承天所上”。又以元嘉十一年以来10年所测冬至影长,“寻校前后,以影极长为冬至,并差三日。以月食检日所在,已差四度。土圭测影,冬至又差三日。今之冬至,乃在斗十四间。又如承天所上”(《宋书·律历志中》)。对于冬至点的位置和冬至日期所作检验的结果,都证实了何承天所推是正确的。于是确立了元嘉历的优势。然而,元嘉历首先提出使用定朔来定大小月,这原本是进步的主张,但钱乐之和严粲的思想都较为守旧,主张仍用旧法。员外散骑郎皮延宗也反对这一改革。何承天革新思想得不到支持,只能妥协,仍用平朔。
元嘉历的改革和成就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利用月食测定冬至日度以月食检冬至日所在的方法,首先是由后秦姜岌(384)发明的,何承天非常重视这一方法,并广加应用。
实测中星以定岁差晋虞喜第一次提出了赤道岁差的概念,是中国天文学史上一项极其重要的发现。
创立调日法根据《宋史·律历志中》周琮《明天历》的记载,调日法是何承天创立的,但在宋以前,几乎没有任何文献谈到过调日法。
创用定朔算法刘洪造乾象历认识到“月行迟疾、周进有恒”。立损益率和盈缩积表,以求月亮的实测行度;又创月行三道术,以推算月亮出入黄道内外的度数。从此开始,历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推历日定大小余仍用平朔。魏晋历法也是如此。何承天上历表说:“月有迟疾,合朔月食,不在朔望,亦非历意也。故元嘉皆以盈缩定其小余,以正朔望之日。”(《宋书·律历志中》)他认为,月行有盈缩,仍用平朔定大小余甚不合理,于是便创定朔算法,以月行盈缩定大小余。这在中国历法史上也是一大进步。
定春、秋分晷影无长短之差元嘉以前,仅后汉四分历和魏景初历载有各节气晷影长度。景初历的数值与后汉四分历全同,故知它沿袭后汉四分历。后汉四分历在制定时,节气就落后二天多,其各节气晷影长度,大约是实测的结果。按理说,春、秋分或立春、立冬等相对应的节气,其影长也应该大致相等,即使日行有盈缩,当时太阳近地点不在冬至,但其影响仍然是次要的。因此,对相应节气的影长相差达数寸以上,是很不合理的。这只能说明,历面所定节气,比真实节气有几天的误差。何承天在其所上的历表中指出:“案《后汉志》,春分日长,秋分日短,差过半刻。寻二分在二至之间,而有长短,因识春分近夏至,故长;秋分近冬至,故短也。杨伟不悟,即用之。”(《宋书·律历志中》)只要从实测各个节气的晷影数值,即能大致判断出景初历冬至后天的日数。因此,何承天纠正了后汉四分历和景初历的错误,从对应节气的影长应大致相等的基本概念出发,重新实测了二十四节气晷影的数值。后世诸历实测二十四节气晷影,都大致不出这个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