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雄心

我不是吞并,我是要团结,我们蒙古族不够强大,就是因为不团结。——成吉思汗

实施进攻欧洲战略

成吉思汗远征的目标已发生了变化,现在是要向西挺进,为今后蒙古军队的大规模远征做侦察性远袭。于是,成吉思汗派遣哲别和速别额台两人执行这一任务。

一路上,对于愿意屈服投降的城市,哲别和速别额台只要求有关城市交付一定数额的赎金。对于敢于抵抗的城市,他两人便挥军攻击,大肆洗劫。

哲别和速别额台占了敢于抵抗的波斯境内的大城市可疾云。他们又从可疾云出发,穿过构成波斯西北部大部分地区的草原,进入阿塞拜疆省。

阿塞拜疆省的长官斡思别住在帖必力思,不想以兵相拒,遂向蒙古军队送去白银、衣服和战马,以求平安。

1220年至1221年冬哲别和速别额台于是退出阿塞拜疆,前往里海之滨、阿拉斯河和库拉河之入海口附近过冬。他们在木干草原上休养军马。

木干草原地区气候十分温和,刚到1月份,地面上就萌发了新草。但哲别和速别额台也没有在那里久住。

1221年1月至2月,哲别和速别额台即离开这片草原,溯库拉河谷而上,进入谷儿只。

谷儿只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王国,其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首都是第比利斯。

第比利斯位处山区,蒙古军要想攻占第比利斯的话,必须打通山区十分艰险的道路,因困难太大,只好作罢。

速别额台将军平时素以足智多谋闻名,他分析形势,与哲别商量,移师东进,去占领谷儿只邻国设里汪的首都舍马哈,然后向高加索以北进军。哲别言听计从,领兵一举攻占了舍马哈城。

要向高加索以北进军,必须通过打耳班城堡。该堡位于高加索山和里海之间的隘口上,是南高加索和罗斯之间的咽喉要道,只有一条临海的单人马道通行,这一下难倒了勇猛善战的哲别将军。

在大帐里,哲别正襟危坐,满脸怒气。他前面跪着一位俘虏来的设里汪军小头领。

哲别威严地说:“你说,大军怎样才能通过打耳班城堡?如有隐瞒,绝不轻饶!”

“威严的将军,小人不敢撒谎,大军无法通过,只能单人单骑而行。”

“撒谎!如不实说,定斩无疑!”

小头领既不敢说有其他道路,又不敢说大军可以通过,只得磕头如捣蒜,请求饶命。哲别一摆手,要军士推出斩首。

此时,坐在一旁的速别额台将军说道:“且慢!”他走过来,让正要命令执行的士兵立刻停手。

速别额台吩咐:“扶他起来,让他坐下!”

哲别正满脸怒气,听速别额台一说,满心疑惑,不知这位将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设里汪军小头领战战兢兢站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速别额台说:“请坐!请坐!你不要害怕,只要你说实话,我们不但不杀你,还要奖赏你!”

“报告将军,我不敢说一句假话。”

“那么,真的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是的,只有这么一条小路。”

速别额台素来以智谋见长,见小头目不像撒谎,态度更加温和,说道:“看起来,你是个忠实的人,我们不为难你,坐下,给我们说说道路的情况。”速别额台的话,既温和又威严。

小头目带着哀求的苦相说:“将军,我的确不敢撒谎,我有几条命敢在您面前撒谎呢?这条路,平时一般人都是不能通行的。打耳班城堡归属设里汪官员管辖,只有他们批准,拿上金牌或有首府官员亲自送行才能通行。”

“好,你说得很好。”速别额台适时鼓励他。

“将军,我平生只走过这条路两次,一次送一位官员去打耳班城堡,一次为堡上送货物。这条路艰险异常,一侧是高山峻岭,另一侧面临大海,稍不留意,就会跌落万丈深渊,大军是无法通过的。要通过,必须劈山开路。”

速别额台听了,眼睛一亮,他望了一眼哲别,问道:“什么?劈山开路?这条路能开吗?”

小头目认真地说:“只要有火药,山石不算太坚硬,开出两马通行的路是可能的。”

哲别将军紧皱的眉头开了,他说道:“好!办法有了。”

速别额台笑了。“好,你说得很好!现在你下去,静候听用,不要想逃跑,将来立功有奖。”

蒙古军队火药充足,能工巧匠不乏其人。哲别立刻命令炸山开路,同时胁迫设里汪国王的九名贵族做向导。

蒙古军3万人马历尽艰险、不畏劳苦、开山辟路,扔掉所有辎重和攻城器械,终于在9名贵族的带领下,轻装通过此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批军马通过高加索山脉的奇迹。

1222年,哲别、速别额台率军进入帖雷克河流域。

这一带居住着阿阑人和钦察人,蒙古军的到来,遭到了阿阑人和钦察人联军的抵抗。

哲别为了削弱对方的实力,以金钱财物收买钦察人,并使他们相信,作为突厥人的后代,他们与蒙古人“出自同一个氏族”,而不应成为敌人。

哲别的话使钦察人离阿阑人而去。结果被蒙古军各个击破,钦察人逃往罗斯公国,蒙古军占领了北高加索一带地区。

此后,哲别、速别额台引军由钦察草原向克里米亚进军,占领了里海港口苏达克。

苏达克港是意大利热那亚城邦国所建,与西欧诸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苏达克的失陷,引起了全欧洲的震动。

钦察人被蒙古军打败后,逃到罗斯,向加里奇大公求援,并说如其不救,蒙古军的铁蹄将践踏罗斯国土。

当时的罗斯,国土很小,东到伏尔加河的支流斡迦河,西接钦察人统治的可萨地区,境内又分几个公国。他们分国而治,共同推一位大公为君主,大公住在乞瓦公国的基辅。

为了抵御蒙古军的入侵,加里奇大公出面邀请基辅大公,在基辅召开南俄诸公国会议,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蒙古军。

1223年,罗斯各公国向第聂伯河下游集结军队,与钦察人组成10万联军。

哲别、速别额台得知消息,认为敌众我寡,要想以3万人的部队战胜10万大军,必须分化、瓦解敌人,各个击破。为了取得胜利,要采取示弱骄敌的作战方针。

于是,他们派出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的10名大臣,到基辅去会见各位大公,劝说他们不要支持钦察人。

大公们不听劝阻,杀死了10名使臣,并命令联军渡过第聂伯河东进,在行军途中歼灭了1000多名蒙古先锋部队。

哲别、速别额台认为,10万联军对3万蒙古军,众寡悬殊,联军以逸待劳,因此不能轻易与敌接触,须诱敌深入,寻机决战,决战地点要能发挥蒙古骑兵特长。只有这样,才能造成联军补给困难,并等待术赤援军的到来。

于是,他们一面派快骑到里海之东,请求术赤派军援助,一面以一部分兵力与敌人保持接触,掩护主力退到顿河以东地区集结。

联军消灭了1000多名蒙古先锋部队后,蒙古军连连东退,罗斯联军误以为蒙古军不敢迎战。于是,加里奇大公不等弗拉吉米尔大公的部队到来,跟踪追击蒙古军,于1223年冬到达亚速海北迦勒迦河,与蒙古军隔河对峙。

这时,术赤的援军也已赶到。哲别、速别额台见时机已到,引军到达里海北岸的阿斯塔拉干,分兵两路,一路沿亚速海东南到黑海,迂回北上,一路冲过了已结冰的顿河,并迅速列阵以待,形成了钳形阵势。

加里奇大公在第聂伯河取得小胜,认为以绝对优势兵力,不难击败蒙古军。他不愿别人分享战功,不相约其他公爵,率联军八万乘胜追击到迦勒迦河。几昼夜的追击,联军疲惫不堪。

哲别派出少量骑兵佯攻,攻不久即退。

加里奇大公邀功心切,乘胜追击。只有一位老将米斯提斯拉夫将军提出探听虚实,而后再打。但他的明智主张,遭到加里奇大公的坚决反对。

哲别抓住时机,下令切断联军后路,进攻钦察人,造成联军右翼空虚。钦察人战败,溃退时把罗斯军冲得七零八落。

罗斯军腹背受敌,激战三日,全军覆没。加里奇大公逃跑,渡河后将迦勒迦河上的舟船全部烧毁,使罗斯军无法渡河,几乎被蒙古军全部歼灭,生还者仅十分之一。

在这次战斗中,罗斯方面有6个公国的公爵和70多个贵族阵亡,损兵7万多人。

蒙古军并没有就此罢手,派一部兵马跟踪追击,最后迫使加里奇大公屈膝投降,俯首称臣。

人们原以为,哲别和速别额台在取得了这一辉煌胜利以后,必然会挥军向基辅公国和契尔尼戈夫公国进攻。

但是,他俩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已教训了这几个公国,对此他们已感到满足了。随后,他们只在罗斯与库梅克交界处摧毁了一些城市。

哲别和速别额台的蒙古军队又进入克里米亚地区。该地区由于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的经商活动而呈现出一派富裕繁荣的景象。这里最大的港口是苏格德亚。

热那亚人来到这里购买灰鼠皮和黑狐皮之类的北方皮货以及奴隶,然后到埃及转卖。

蒙古军洗劫了克里米亚,这是他们当时对“拉丁世界”采取的唯一敌对行动。

1222年底,哲别和速别额台转向东北面,攻击“卡马河流域的不里阿耳人”。

这个民族属突厥种族,信奉伊斯兰教,居住在今喀山森林地区。他们向波斯和花剌子模出口皮货、蜂蜡和蜂蜜之类的北方产品,生活富足。他们拿起武器抵抗蒙古人的入侵,最后被蒙古人诱入埋伏圈,死亡甚众。

此后,哲别和速别额台开始想到回师亚洲,于是渡过下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征服了乌拉尔河以东的康里人。

随后,哲别和速别额台率领军队渡过位于塔尔巴哈台的叶密立河,回到蒙古。先期回国的成吉思汗组织大军,热烈欢迎他们凯旋。

在这次侦察性的远征中,哲别和速别额台二将长驱直进,驱驰八千多公里,击败波斯人,高加索人,突厥人和罗斯人。他们带回了关于所过地区皆软弱不堪一击的宝贵情报。20年后,成吉思汗的儿子又命速别额台前往征服欧洲,届时他必定还会记得当初远征所了解到的一切情况。

1223年,成吉思汗在八鲁湾避暑,各路大军纷纷前来报捷。哲别、速别额台在迫杀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后,辗转攻取阿塞拜疆、谷儿只,越太和岭,深入克里米亚,经里海北东归。

拖雷胜利进军呼罗珊,迫降也里;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等已平定阿姆河以北诸地。此后,蒙古在西域设达鲁花赤,监治其地。

成吉思汗这次西征,战胜了兵力数倍于己的花剌子模帝国,征服了辽阔的中亚、波斯、及东欧部分地区,并战胜了罗斯联军,大显了蒙古军的神威,为建立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奠定了基础。

西征的胜利,也远远超过了预期目的,于是全军得胜回国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1224年,成吉思汗在班师东归的路上,在也儿的石河畔奇遇两个童子。一个名叫忽必烈,时年11岁,一个名叫旭烈兀,时年9岁。他俩是亲兄弟,是拖雷的第四、第六子,这两个小孩儿都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忽必烈和旭烈兀在其祖父出征西域时都还是幼儿。

成吉思汗在万里征程的凯旋路上,见到自己的两个爱孙,真是悲喜交加,热泪横流。

成吉思汗喜的是两个爱孙长得如此聪明、英武,前途无量;悲的是在西征中,另一个爱孙、察合台之子木阿秃干,在跟随自己围攻巴安山堡作战时中箭身亡。

成吉思汗按照蒙古习俗,当场给两个爱孙用其猎物鲜血涂了手指。忽必烈和旭烈兀两兄弟,一生都在铭记祖父对他们的教诲。

1225年春,成吉思汗结束了历时7年的西征,回到了他在斡难河源头的大汗汗廷。

制订稳定中原计划

现在,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已扩大到从撒马尔罕至今北京的广大地区。

创业初期历尽磨难的成吉思汗,现在这时候完全可以对他的宏伟事业高枕无忧了,并且可以考虑休息休息度过一段相对放松的日子了。

一天,成吉思汗面对绿草新生的草地,一种奇怪的忧郁突然罩上了他的心头,心里有一种需要平静生活的无法解释的欲望。成吉思汗面对这片草地说:“此地风景甚美,真乃乐业百姓盛会之处,鹿奔跑之地,老者休息之所啊!”

实际上,成吉思汗的休息和放松的方式首先是打猎、竞技,当然还有豪饮。

南宋杭州宫廷曾经派了一名外交官到木华黎处。一天,木华黎派人把这位南宋外交官找来,问他说:“今日我们曾玩球戏,你何以不来参加?”

“未曾被邀,”外交官回答说,“所以不敢擅自与会。”

“自你来帝国。”木华黎坦率而朴实地说,“我即视你为亲信。今后有宴会、竞技或围猎事,望你即来参与,不必待邀。”

木华黎同这位南宋外交官建立了真正的友谊。在南宋对金国的战争期间,这位南宋外交官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才能。他最后离开木华黎返回南宋时,木华黎命令部下要对他特别尊重。

上述那位外交官当初拜会木华黎时,木华黎首先向他一一介绍了家里的人。然后他被请坐在木华黎的妻妾身边饮酒。

在这类宴会上,人们最大的乐趣当然是饮酒。

但成吉思汗曾经说过,合乎礼仪的饮酒应该是每月只醉三次,最好是每月只醉两次或一次,甚至一次也不醉。但天下哪里有如此自制能力的人?

成吉思汗的内心深处善良淳朴,必要的时候,成吉思汗还表现出出人意料的高尚和谦恭。成吉思汗的前附庸之一,契丹首领耶律留哥曾在蒙古的帮助下在辽东建立了一个小公国。

耶律留哥于1220年去世,当时成吉思汗还在河中战场上激战。其遗孀征得蒙古亲王、成吉思汗之弟帖木格斡惕赤斤的同意,亲自摄政。

成吉思汗远征结束回到蒙古后,这位耶律留哥的遗孀携其子前往蒙古拜见成吉思汗。她见到成吉思汗时,按礼节他们给成吉思汗行了下跪礼。

成吉思汗盛情接待她,并亲自为她把盏。她奏请成吉思汗允许由已故耶律留哥之子主持辽东王国。耶律留哥之长子曾陪同成吉思汗远征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对这位年轻懂事的王子很满意,便同意了那位女摄政王的请求。至于年轻的契丹王子,成吉思汗也慷慨地奖赏了他的忠勇行动。

对汪古惕部的继承人,成吉思汗也采取了同样的态度。

自从成吉思汗离开中原以后,蒙古同金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大将木华黎一直在那里顽强地进行着征服工作。

现在,成吉思汗已使他居于首要地位。为了使木华黎这员大将拥有对中原百姓发号施令的权威,成吉思汗曾封他为国王。

但尽管如此,扮演主子角色的木华黎却善于听取意见,绝不对好的建议无动于衷。

一天,一位已归降蒙古的名叫史天倪的原金国将领大胆地向他指出,蒙古军队在被占领的地区行为太野蛮。

史天倪真诚地对木华黎说,为了使蒙古的征服取得成功,要安抚已经表示臣服的人们,争取尚未臣服的人们的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这番直言,木华黎不但没有发怒,而且说史天倪言之有理,并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劫掠,释放俘虏。

在这方面,木华黎给军队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这大大促进了他的征服行动。

木华黎还改变了蒙古征服战争的特点。在此之前,这种战争一直是骑兵袭击、然后即离去。切实占领所攻陷的城池,木华黎很快就开始重视这一点。

木华黎越来越多地重视起用已归顺蒙古的中原人,契丹人,甚至女真人。

这些人为木华黎提供了蒙古人最缺乏的东西:步兵和攻城器械。

金国的几个投降蒙古的将领在这方面给了木华黎以很大的帮助。这些降将还说服其他的金国将领归降蒙古。

过去,为了保卫北京附近的地区,金国军队曾坚持战斗了5年多时间。

现在,金国军队虽已退到了河南,但他们凭着黄河天险,抵抗得更加顽强了。

在7年中,木华黎虽然逐步把金军逼到了河南省,但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因为,在此期间,一些州府虽被蒙古军攻陷,但不久又被金军收复,于是蒙古军又必须重新攻陷,经过如此多次攻陷,最后才把金军逼到了黄河以南。

1217年,在今河北省南部,木华黎首次攻陷华北大平原前哨重镇大明府,但未能守住,不得已又于1220年再次攻占该城。

1218年,木华黎再次攻陷山西各大城市,如太原和平阳。

1220年,他又攻陷山东首府。

1222年,陕西省首府长安落入木华黎手中。

1223年,木华黎攻取了位于山西西南、黄河拐弯处之重镇蒲州。

不久,木华黎辛劳成疾,不久就去世了。

开封的金国宫廷虽然也在做着绝望的抵抗,但它并未因此而不想求和。

早在1220年8月,金王就向成吉思汗派去了一名使臣,企图争取成吉思汗作出让步。

当时,成吉思汗正在阿富汗战场上。

1221年秋,金国使臣取道伊犁河谷,来到成吉思汗大营。

听了这位使臣代表金王提出的和平要求后,成吉思汗回答说:“早先,朕已告知你主,令其在黄河以南称王,将黄河以北让予朕。此乃当时朕同意停止敌对之条件。而今木华黎已征服朕所需之地,你方不得已而求和。”

金使苦苦哀求,请成吉思汗怜悯金王。

成吉思汗说:“念你远道来此,朕宽恕你本人之过。朕意已决:今黄河以北已悉为朕所有,然而你主尚据有潼关数镇,可传语你主,交出上述数镇,方可言和!”

金使无奈,只好将成吉思汗提出的讲和条件如实禀报金王。开封宫廷不敢接受这一条件,因为,潼关附近各要塞是河南西面的唯一防线。对于金王来说,交出这些要塞,就等于交出了自家大门的钥匙。

但是,金王并没有死心,一直至1227年,他不断派遣使臣到成吉思汗处,表示保证称臣,想以此软化这位顽强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曾多次征讨西夏,迫使西夏王于1209年向他称臣。这种关系要求,一旦发生战争,附庸必须向君主提供军队。

1219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花剌子模帝国苏丹时,遣使通知唐兀惕王派军队协助西征。

成吉思汗遣使致语唐兀惕王说:“你曾答应为朕之右手。今朕与花剌子模关系已破裂,朕将征讨之。你应为朕之右手而行!”

但是,当时的唐兀惕王似乎已受到一位强有力的大臣的控制。这位大臣名叫阿沙敢不,他十分憎恶蒙古人。

听了蒙古使节所传达的成吉思汗的话后,不等其主子开口,阿沙敢不就对成吉思汗的要求作出最傲慢的回答。

他说:“成吉思汗既无足够之力量从事其欲行之征战,何以称汗?”

西夏拒绝出兵,这深深地刺伤了成吉思汗的自尊心。对于这种傲慢行为,成吉思汗没有加以原谅。

但是,当时,西征花剌子模的计划已经确定,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如果在这个时候立即发动惩罚唐兀惕人的战争,势必会打乱既定之部署。因此,唐兀惕问题只好留待以后解决。

从1225年的冬天到1226年的夏天,成吉思汗都驻营在土兀剌河畔的龙廷里,这个地方在从前就是他的君主王罕的营帐。

成吉思汗是一个依照自己意志组织绝对服从自己意志的广大帝国的元首,他也是一个世界闻名百战百胜的忠顺强大军队的统帅。

成吉思汗的左右都是为着建设帝国而奔走多年的信实幕友。他们既不是卑鄙的家仆,也不是阿谀的朝臣,却是由成吉思汗分配工作给他们的那些可靠而有效率的执行者。因此,成吉思汗此时已经达到了光辉的最高峰。

向西夏做最后征讨

1225年的秋天,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向西夏做最后的征讨。

因为成吉思汗当初出兵西征时,曾经向西夏国王征召军队,西夏国对他却置之不理,没有派出军队参战。在黄色金顶大帐里,有人提起过去西征的时候,西夏不肯出兵的旧账。成吉思汗一听,果然不高兴起来:“西夏真是太可恶了!他们竟敢刮我的胡子。那好,你瞧不起我,不肯一起去西征,等我休好了,就打到西夏去,看你有什么本领,再来刮我的胡子!”

成吉思汗后来又令西夏国王让他儿子到蒙古当人质,西夏国王又不加理睬。成吉思汗又听说王罕部落的残余民众,也有大多逃入西夏国隐藏了起来,心中更加愤怒,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西夏。

西夏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屈服于蒙古,但在后来,主战派渐占上风,继神宗之后,即位的献宗李德旺和金朝结盟,相约共同抗蒙。

在成吉思汗把主要力量放在西征花剌子模和南下伐金期间,西夏国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艰苦支撑,所以才得以苟延残喘。

在欲亡金朝必先灭亡西夏的既定战略下,成吉思汗军队过完了冬天以后,等到元宵节刚过,成吉思汗立即下令率军出征,重新召集和编制军马,全军浩浩荡荡,陆续向前方进军。

成吉思汗留下次子察合台镇守草原,这时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已死,于是他带着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进军西夏。

也速皇后也穿上了军装,身披铁甲,脚蹬皮靴,骑着黑色的高头大马,坐着精制的马鞍,跟随在军队的后面,缓缓地随着大军前进,真是既威风又美丽。

成吉思汗骑着一匹红黑相间的骏马,身躯高大,马儿膘肥体壮,真是威风凛凛,在将士们的簇拥中,缓缓地前进。到了城市的郊外后,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就在当地设立围场,又一次亲自率领将士进行围猎。

突然,有一只野猪猛冲了过来,直接奔跑到战马前面。只见成吉思汗不慌不忙,凭着平生烂熟的弓箭射击技巧,拉开弓,搭上箭,一箭射出去,野猪当场毙命。

成吉思汗心中正在得意的时候,他突然发觉马的脑袋高高昂起,马的四条腿在地上乱踢乱蹬。成吉思汗一时驾驭不住,骏马竟然把他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真是一个不祥之兆。

见此情景,部将们急忙过来救护,从地上扶起大汗,重新更换一匹马让成吉思汗骑坐。这时,成吉思汗还感到有些头昏眼花,神志也不够清醒,他随即命令大军停止打猎,安营扎寨,就地休整。骏马是因为被庞大的野猪惊吓所致,因此跳跃起来,成吉思汗在一瞬间无法控制。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在马背上度过了大半生,没有人知道他驾驭过多少骏马。但是这匹摔他下地的红鬃马,偏偏被凶猛的野猪惊吓把他摔伤,这也许也是上天不让成吉思汗长寿的预兆。从此以后,成吉思汗的晚年身体一直欠佳,后来,就生起寒热病来。

这时,有部下劝阻他说:“西夏人筑城而居,能跑到哪里去?莫如先回去,等养好伤再来。”

成吉思汗坚决不同意撤军,说:“这样做,西夏人必然以为我们畏惧。且在这里休养,先派人去西夏,看他回什么话。”

第二天一早,也速皇后对各位将领说道:“昨天大汗被摔伤生病了,南下的事不如暂时停下来,现在请大家商议一下吧,怎样办才好呢?”各位将领纷纷出谋划策,商议了一阵,最后自然依从了也速的意见,进入中军大帐,向成吉思汗奏知。

成吉思汗还是坚持说:“如果西夏国听说我在出征途中率军回去,必须会误认为我是惧怕他们,我现在就在这里养病,先派遣使臣到西夏国,责问他不主动送儿子来当人质,擅自收容敌国逃难的人,看他如何回答,然后再作决定是否班师回去。”

派遣的使臣到西夏国对西夏国王说:“你过去曾和我国谈判后决定,情愿归降蒙古,我国的军队出征西域的时候,你就不派出军队参战。近来你又不派儿子去蒙古作为人质,还擅自接纳王罕部叛逃的人,你可知道你所犯下的罪行吗?”

这时,西夏国的国王李纯枯已经死了,他家族中的子弟遵顼继承王位,遵顼又传位给他的儿子德旺。德旺本来是一个庸俗无能的人,听到蒙古使臣的责问,惊骇得战栗起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时,从旁边走出了一人个人回答说:“西夏国过去所做的事,都是我主张的!如果你们想和我国厮杀的话,你们就率军到贺兰山来对垒作战吧!如果你们想要索取金银缎匹,你们就派人到西凉来取吧,除此之外,什么话都不必多说了,你赶快走罢,我们西夏国并不惧怕你们!”说这话的人是阿沙敢不。

蒙古使臣回去后,就把在这里遇到的情况报告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听了,勃然大怒,立即从床上站起来。他对部下说:“你们看,他们说出这样的大话,我们怎么可以回兵呢?”说完就大喊着命令大军紧急集合,立即向西夏国进军。

他左右的将士都来劝阻,成吉思汗愤怒地对他们说:“西夏国王既然不知天高地厚,说了这样的大话,我们怎么能立即回去?我就是死了,我的魂灵也要去责问他,何况我现在还未死呢!”

成吉思汗带病上马,率领大军直接奔向贺兰山,去寻找西夏国决战。贺兰山在河套地区的附近,在宁夏首府西面30公里的地方,西夏人把那里作为牢固的防线,那里的树木都是青白色的,远远望去,好像是无数的骏马,北方人称呼骏马为贺兰,所以就把那里取名为贺兰山。

蒙古大军来到贺兰山前的时候,看见西夏的军队早已在山下驻扎下来了,询问他们的带兵的头领,回答说统兵的将领,就是上次说大话的阿沙敢不。

阿沙敢不看见蒙古大军开来,立即率领军队下山,迎战敌军。谁知道蒙古军士,岿然不动,只是把强弓硬驽射击敌人,压住阵脚。西夏国军队看见没有丝毫的缝隙可以寻找,无法冲进蒙古军营,就只得撤退回去。过了好一阵,西夏国军队又前来冲杀,蒙古军队仍然使用原来的办法,西夏军队的冲锋依然没有取得效果。

直到西夏军队发起第三次冲锋的时候,才听见喇叭一响,军营的大门全部打开,蒙古大军的千军万马,就像愤怒的潮水一样,排山倒海般地倾泻出来,来势凶猛,锐不可当。

那边西夏军队的气焰已经衰竭,这边蒙古大军的气势正在旺盛,任随他阿沙敢不如何口出狂言,如何胆大妄为,在此时也堵不胜堵,拦不胜拦。无可奈何,阿沙敢不只得率领士兵重新逃上山寨,躲避起来。

蒙古军哪里肯就此善罢甘休,全军将士奋勇地冲上山去,一齐杀入敌人营寨中,把阿沙敢不部下的将士杀死了一大半。阿沙敢不只得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正如古代兵法上所说的,敌军衰竭我军旺盛,每战必胜,由此可见,成吉思汗真是善于用兵,是一位了不得的军事家。

成吉思汗占据了贺兰山后,立即又攻陷了黑水等城镇,后来因为天气炎热,蒙古将士的体能衰退,大军就在珲楚山休整避暑。

另有一支蒙古军进攻甘州。西夏甘州守将曲也怯律之子察罕当时是成吉思汗部下的将领,随蒙古军前来。在进攻之前,察罕将招降书绑在箭上射入城中,并且要求见他的13岁的弟弟,同时派遣使者入城,劝城民尽快投降,以免遭到灾祸。

甘州副将阿绰等人决心抵抗,谋杀了曲也怯律父子和蒙古使者,合力拒守。蒙古军招降失败,尽力攻打,很快攻破了城池。

避暑修整的蒙古大军直到凉爽的秋天到来,才又开始进攻西凉府以及绰罗和拉等郡县,这些地方都全部攻占了下来。接着,蒙古军队翻越沙陀,到黄河九渡那个地方,占领了雅尔等郡县,再一次围攻灵州。

成吉思汗大军逼近都城,这时西夏国国王派出嵬名令公率师十万增援,做最后的挣扎。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成吉思汗站在封冻的黄河上,下令放箭射敌人的脚,不让他们从冰上过来。

蒙古军队攻占进入了灵州城,进军到盐州川驻扎下来,当时天气寒冷,北风凛冽,雨雪交加,道路泥泞,无法行军作战,成吉思汗就命令军队驻扎下来,在这里度过年关。

不久后,腊月过去,春天回来,河面上的结冰刚刚融化。成吉思汗就立即率军渡过大河,攻下了积石州,攻破了临洮府,占据了洮河和西宁两个州,向德顺发起进攻。

西夏国的节度使官马肩龙这时正统领着德顺城,挺有才能,声名远扬。他听说蒙古大军到来,立即打开城门,英勇地与蒙古大军迎战。

两支大军混战了三天,蒙古军士死伤了不少,马肩龙部下的军士,也死伤了几百名之多。攻守双方都没有取得胜利,马肩龙因此派遣使者报告西夏国王,请求立即派兵援助。

这时的西夏国王李德旺,由于忧伤和恐惧生了病,不久后就去世了。李德旺死后,西夏国人推举他的侄子李睨继承王位。

李睨年龄还幼小,哪里晓得什么军政事务,各位将士大都是得过且过,投机钻营,牟取私利,各自凿穿山谷,修建仓库,藏匿财物,全都狡兔三窟,自寻后路。朝野上下的文臣武将,都愚蠢痴迷到了极点。这样,就把勇于作战的马肩龙的军情告急文书,高高地搁起,没有人予以理睬。

马肩龙等不来援军,不禁叹息了一声,说:“西夏如此腐败,真是无可奈何,现在内无军粮,外无援军,只有我在城在,城亡我亡吧!除此之外,我是别无选择了!”

马肩龙又率军坚守了几天,终于经不住蒙古军的猛烈攻击,后来只得自己率领左右警卫军士冲出城门,与蒙古军队殊死战斗,直到蒙古军队把他包围了好几层,他还在手握大刀,圆睁着双眼,砍死了几名蒙古士兵。这时,蝗虫一样的箭头密密麻麻地向他飞来。马肩龙身上中了无数箭后,大叫了一声,口吐鲜血阵亡。

主将战死,城市很快陷落。

成吉思汗攻占了德顺州,接着,他率军到六盘山躲避酷暑,又派遣将领直接逼近西夏国的都城。西夏国王李睨得知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惊慌失措,慌忙召集文武官员开会商议,他哪里知道,所有臣民,这时全都到窑洞中避难去了,根本没有人理睬那位无能的国王。后来听说窑洞中的臣民又被蒙古军队搜了出来,财物全部被抢掠,臣民全部被杀死。

在此期间,成吉思汗派察罕到中兴府谕降。夏主李睨粮尽援绝,偏偏这时又发生了强烈地震,城中房倒屋塌,瘟疫流行,军民更加困惫不堪。

夏主李睨被迫遣使向成吉思汗投降,提出的条件只是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时间,以便准备贡物,迁徙民户。

当时成吉思汗正在病中,便假意答应了夏主的请求。

西夏国自元昊称帝,总共传了十个国王,经历了201年,最后被蒙古大军灭亡。

精心筹划灭金大略

1227年春,成吉思汗灭亡了西夏国王,正想班师回朝的时候,忽然觉得身上一寒一热,交替发作,咳嗽不止。也速皇后整天精心侍奉在他的左右,随军的所有良医,都来进行诊治。成吉思汗壮志不已,带着患病之躯,又在进行新的战略构想。

成吉思汗在西夏灭亡大局已定的形势下,只留少量兵力在夏境等候接收投降,自率主力进入金国西境。在他避暑于六盘山时,精心筹划灭亡金国的军事大略。

成吉思汗首先考察了蒙金战争的新形势。他得知金国在近十年期间,曾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曲折的道路。

金宣宗完颜殉在权臣术虎高琪操纵下,为了补偿对蒙古作战的损失,发动了进攻南宋的战争,结果却是劳民伤财,徒伤国力,并且激化了金、宋矛盾,迫使南宋更加向蒙古靠拢,自陷于腹背受敌、四面楚歌的危险境地。

金哀宗完颜守绪于1224年即位后,为了集中力量抗蒙,主动停止了攻宋战争,重新调整兵力部署,把数十万主力部队屯驻潼关附近,并沿黄河1000多公里,分为四段派20万大军坚守。

现在,摆在成吉思汗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种金军与蒙古军隔河对峙的局面。

成吉思汗又考察了南宋与金国的世仇关系。

宋朝从1126年以来,一直备受金国的欺凌。1127年,北宋被金国灭亡。南宋建立后,又屡遭金军南下攻掠,先后于1141年、1164年、1208年被迫与金国订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宋割让六个州土地给金国,年年向金国纳贡,岁币由20万增为30万,南宋向金国称伯父。

自从蒙古发动攻金战争以后,一向对金国卑躬屈膝的南宋朝廷,态度逐渐强硬了起来,并为金国有难而幸灾乐祸,乘机停止了向金国交纳岁币。

宋、金历来战争的结局,从来都是以金胜、宋败而告终,唯独1217年至1224年的宋金战争,南宋因有黄河以北的蒙古军作为不结盟的盟军,形成对金军的南北夹击之势,故而取得了胜利。

成吉思汗还仔细地考察了蒙古与南宋的关系。蒙古、南宋之间,初期因有金国、西夏的阻隔,两国不相邻、不相属,也不直接交往。

随着蒙、金战争的进程,蒙古和南宋双方都逐渐把对方当作可以借用的力量,成为不结盟的同盟关系。

1221年,成吉思汗在西征中,曾经亲自接见了南宋派来的使者苟梦玉,双方在攻打金国问题上达成了谅解和支持。

1223年,苟梦玉第二次出使西域,成吉思汗再次接见来使,并且进行密谈。

史料对他们两人的会谈内容没有记载,但历史学家从之后双方的言行分析,可能在两个方面达成协议:

第一,蒙、宋双方都把金国看作共同的敌人,并把对方视为对抗金国的同盟军;

第二,蒙、宋在适当时候联合起来灭金。

蒙、宋在以后的交往中,因为双方有着金国这个共同敌人,存在着许多一致性;但因为双方有着许多根本的利害冲突,又存在着对抗性。所以,蒙、宋关系也时好时坏。

1227年春,成吉思汗为探察绕道宋境攻金的路线,特遣一支游骑偏师,深入南宋利州路今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及甘肃东南部一带,由此,成吉思汗已经十分清楚地洞察了从后侧迂回包围金国都城南京,即今河南开封的进军路线,但是必须向南宋借道并联合南宋,这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在成吉思汗的脑海中,一个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的大迂回、大包围战略逐步形成了。

6月,成吉思汗从六盘山移营清水县的西江。当时天气酷热,65岁的成吉思汗患病,发起高烧。

他自知病情严重,活不多久了,而自己苦心谋划的灭金战略,也只能交由别人去实现。

于是,他召集拖雷及亲密部将,把胸中方略口授于众。

成吉思汗的灭金战略,大体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对蒙、金战略形势的客观、冷静分析。他认为,鉴于金军还有主力数十万,地处要冲,只靠蒙古军自身的力量从正面攻击,在短期内灭亡金国是不可能的。

其二,最终确定了利用宋金世仇,绕道宋境,实施大迂回的作战方略。

成吉思汗这一灭金战略,在其去世后,由儿子窝阔台、拖雷实施。

1231年春,蒙古军兵分三路:

东路出山东济南,以做牵制;

中路由窝阔台率领,从白坡南渡黄河,从正面进攻;

西路系三路之主力,由拖雷率领,从宝鸡南下,绕道宋境,经由川北、陕南入河南,包剿开封。

1232年正月三峰山大战,歼灭金军精锐15万人,俘杀金帅两人。

郑州大战,歼灭金军主力十余万人,至此金军精锐已尽,金哀宗被迫逃离南京,辗转至蔡州。

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金国临时首都蔡州,金哀宗自杀,金国灭亡。

成吉思汗的灭金战略全部得到实现。由他亲自发动的蒙、金战争,历时24年,至此以胜利告终。

病危的成吉思汗还想到要彻底地向唐兀惕报仇雪恨,彻底消灭唐兀惕人。他的这一愿望也是在他死后才得到实现的。

他病危时,西夏首都兴庆正在陷落。成吉思汗心里清楚,假如他在这个时候死,那也是唐兀惕人导致的,因为正是这些不忠的附庸迫使他带病继续征战。

他指示部下说,他死后,作为献于他的遗体前的祭品,应当告诉他:大仇已报,唐兀惕王国已经消失,不复存在了。

成吉思汗还遗嘱说:“每饭则应告朕:唐兀惕人已被消灭无遗矣!大汗已消灭其种矣!”

就这样,成吉思汗临终以前就已决定以屠杀整个唐兀惕人来作为自己死后的葬礼。

不过,后来唐兀惕人并没有一个不留地被杀绝,因为仅陪伴成吉思汗最后一次远征的也速一人就得到了许多唐兀惕人,这些唐兀惕人都成了她的奴隶。

上述这些胜利,为建立元朝全国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吉思汗临终遗言

出征西夏,成吉思汗在围猎时坠马受伤。但成吉思汗带伤病出征,当他路过一个名为巴音昌霍克的地方时,手中马鞭突然失落,随行侍卫要下马拾取,成吉思汗阻止说:“不要,马鞭失落必有缘由,我看此处是个风水宝地,将来我死后,就葬于此地为好。”

剿灭西夏以后,成吉思汗伤病日益恶化,纵使是人参和茯苓等名贵中药材,也无法医治好他的疾病,让他起死回生。

1227年7月,成吉思汗自知不久于人世,叫来窝阔台、拖雷以及诸子侄,说:“蒙上天佑护,我建立了大蒙古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论到哪里,策马一年也走不到头。我的事业,需要你们继承,愿你们齐心协力,尊敬朋友,不可更改我的《札撤》,让大蒙古国永世长存,巩固下去!”

成吉思汗屏退左右,当面交代诸子说:“我病势已不能救治,死期将近。赖天之助,我为你们建一广大帝国。若你们保其不致分解,则必须同心御敌,一意为你们自己及友朋增加富贵。你们中只能有一个继承汗位,我重申,由窝阔台为继嗣人,不得背我遗命。”又说,“如果我的儿子们个个都想当大汗,岂不是变成我常讲的故事中的多头蛇一样吗?”

在往日,成吉思汗为了促使儿子们同心御敌、不闹纠纷,经常给他们讲述多头蛇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有一条多头蛇想钻进洞里去御寒,但这条多头蛇的每一头都想最先进洞,哪个头也都不肯让步,结果这条多头蛇便冻死在洞口外边。

可是那些长着一个头的蛇,却都顺利地钻进洞里,安全地度过了严冬。

窝阔台等诸子听了父亲的临终遗言,一齐跪下说:“我们俯首听从您的命令和吩咐。”

成吉思汗在弥留之际,看见也速皇后在身旁侍奉着他,他就牵着她纤细的小手,对她说:“你精心地侍奉我已经有许多年了,从来也没有什么过失。现在你又主动提出跟随我出师远征,消灭了西夏。我们现在只希望回到国内以后,好好地和你们再团聚几年,共享荣华富贵,天伦之乐。没想到我今天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难以医治。我死以后,你回去要告诉各位皇后,以及你的姐姐,一定要节哀,不要过于悲伤,都要好好地生活下去!”

也速不等到成吉思汗把话说完,早就已经痛苦地掉下泪来,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成吉思汗坚强地忍住了眼中的泪水,对也速说:“人生就像早晨的露珠,转眼之间就消失了,有什么值得伤心的?你赶快替我把各位王公大臣叫进来,我还有很多话对他们说。”也速立即传令召见诸位王公大臣,他们全都到成吉思汗的床榻前,看望和问候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对他们说:“我的病非常沉重,看来是好不了了,可惜的是各位皇子都没有跟随在身边。术赤已经在西域征战途中死去了,我叫察合台前去办理丧事,至今也没有回来。窝阔台呢,我命令率领军队前去攻打金国,责问金国为什么不按时缴纳每年必须缴纳的黄金和财物;拖雷现在又正监守着故国的都城,不能离开远走。现在只有你们跟随在我的身边,其实你们都是我的亲戚和旧交,关系亲密无间,我死以后,国家里的一切大事,都全仗你们辅佐和扶持了!窝阔台为人谨慎,厚道老成,我过去已经命令他接替皇位,只是我们短时间内不能回到国内,你们就替我传达命令,叫拖雷暂时行使监国权利,治理好国家。”

成吉思汗又指着也速皇后,对各位王公大臣说:“她跟随着我征讨西夏,我在生病时,她又悉心地侍奉我,真是劳苦极了,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报答她的,只有从俘虏和抢掠的西夏国的子女和玉帛财物中,多分一份给她,这样也不枉她跟随我辛苦了一场!”王公大臣都齐声回答说,一定遵照他的嘱咐办。

成吉思汗的力气越来越弱,他安静下来,休息了一会儿,接着对各位王公大臣说:“还有一件大事,你们为我告诉继位的皇帝:现在西夏已经灭亡,金国的势力已经孤单,但是金国拥有精兵强将,西面占据着潼关,南面占据了连山,北方有大河阻隔,此后我们的军队进攻的时候,纵使战争取得胜利,攻占了下来,恐怕也不能很快使他们灭亡。我的战略方针是从南宋的国土上绕道,宋朝和金国结有世世代代的仇恨,南宋必然允许我们从那里绕道,我们的军队首先率军攻打唐邓,直接攻占大梁,金国都城被我军围困后,一定要向潼关征调兵源,那时由于路途遥远,战事紧急,已经无法增援,纵使其他地方的援兵到来,由于千里奔驰,人马劳顿,到达时也早已不是我军的对手了,这样消灭金国就是很容易的事了。”

成吉思汗到死也不忘记攻城略地,开拓疆土,真不愧为是“一代天骄”,旷世英雄。

1227年8月18日,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肃东部山区渭河北面的清水县,终年65岁。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儿子和将臣遵其遗嘱,为之举行了特别的葬礼。

这次葬礼之所以“特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秘而不宣。

这是根据成吉思汗的遗命行事的。因为当时,西夏的投降事宜正在办理之中,金国与蒙古正处于对峙状态,南宋对蒙古的军事行动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蒙古军人正在迎接新的更大规模的战斗和胜利,因此秘不发丧对蒙古的军事行动及稳定内部等均为有利。

这是成吉思汗最后留给继承人的一条锦囊妙计。

遵此,成吉思汗的儿子、诸将,迅速把他的遗体装入灵柩北行,并将沿途遇到的人全部杀死,以防走漏消息。

二是丧期三个多月。

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克鲁伦河畔,陆续陈柩于其各斡露多中,丧期历时有三个多月。

因为蒙古大帝国远至西域,诸位宗王、公主、统将等在接到监国就是代理大汗拖雷的使者报告,长途跋涉,远道者三个月方至。

三是唱颂大汗的赞歌。

当载着成吉思汗的灵车离开他的斡露多时,一名蒙古歌手领头唱起了成吉思汗挽歌。

歌词大意是:

您成为遮天盖日的鹰羽,飞去了啊,我们的圣主!

大车荷载着您的灵车缓行,我们的君主!

您的蒙古亲族们,在遥远的地方痛哭,可亲的国主!

您的伟大国土故乡,都在等待您,我们的君主!

四是无陵墓的葬地。

成吉思汗的丧礼过后,人们便按照他生前狩猎时指定的地点,把他的遗体在此深深埋葬。

这个地点,处于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发源地不尔罕山的起辇谷。

入葬后,人们遵循蒙古习俗,在成吉思汗的遗体深埋处,以群马踏成平地一般,规定任何人不得接近葬地。

随后即派出骑兵在周围看守巡逻,待来年青草茂密,葬地已和大地成为一样的面目,不见任何遗迹之时,才撤除警戒。至今,人们也无法寻其踪迹。

元代追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

今天,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境内,有重新修建的成吉思汗陵。

在那里存有他的遗帐和遗物,这不是成吉思汗的真正葬地,人们却可以从这窥视这位伟人极不平凡的一生,及其逝世后如何受到世人的敬重和仰慕。

自从成吉思汗死后,继位的其他几个可汗以及元朝的皇帝,死后也埋葬在萨里川,埋葬的办法也像成吉思汗那样“不封不树”,因此直到现在人们都找不到这些可汗与皇帝的陵墓。人们为了纪念成吉思汗,每年都到那里举行祭祀仪式。

成吉思汗去世后,大蒙古国召开忽里勒台,按成吉思汗生前决定,1229年由窝阔台继承汗位。

窝阔台继承父汗的遗志,制定灭金大略,7月率军伐金,经过禹山、钧州三峰山、铁岭、汴京、蔡州诸战役,终于在1234年1月消灭了金国。

1235年,窝阔台组织长子军,进行第二次西征,进军罗斯、孛烈儿、马札儿、布达佩斯等国。

但因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蒙古军东归。

窝阔台去世后,乃马真皇后掌政。

1246年贵由汗即位,但不久于1248年病逝,皇后海迷失执政。

1251年蒙哥汗即位,组织拖雷之子旭烈兀第三次西征,进攻波斯、叙利亚等地建立伊儿汗国。

同时蒙哥汗征南宋,派忽必烈征川滇,消灭大理国。

蒙哥亲自率军南下,1259年7月病死在金剑山温汤峡。

蒙哥汗死后,忽必烈于1279年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开拓了领土,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的元朝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