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一呼群山应, 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 微言如闪首传真。

这是老革命家林伯渠为 1959 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它以贴切的比喻、形象的语言,充分说明李大钊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是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之后,又一位“登高一呼”,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物,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受人们尊敬的一位伟人!

一、童年的不幸

李大钊,字守常,1889 年 10 月 29 日(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生于直隶

(今河北省)乐亭县大黑索村。在当时,他的家境虽然并不贫困,但却因为变故而使他的童年充满着苦难和不幸。

李大钊的父亲李任荣,是大黑索村有名的好青年、好学生。他聪敏好学, 达礼知文,写一笔好字,为乡里所称道。可是,正当这位好青年风华正茂的时候,1888 年(光绪十四年)6 月 23 日,渤海湾发生了 7.5 级大地震,乐亭县被震得房倒屋塌。李任荣当时正患病,他不顾危险抢救生母,并把她背着跑了好远,直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李任荣由于在病中受到惊吓和劳累,当场大口吐血。其后,李任荣的病情日益严重,终于在 1889 年 3 月病逝,

年仅 23 岁。这时,李大钊尚未出世。

李任荣的妻子周氏,是位性情十分温和、淳厚、善良而又心灵手巧的妇女。她在遭受丈夫不幸早逝的沉重打击之后,整天生活在悲痛的泪水中。她依靠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持,在丈夫逝世 8 个月后,生下了李大钊。但 1 年以后,她也终因过度忧伤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从此,李大钊就成为失去父母的苦孩子。

李大钊是由继祖父李如珍老人抚养长大的。李如珍当时已 60 多岁,素来精明能干,刚强正直。早年,他曾到“关外”奉天(今沈阳)一带做行装商, 由于屡遭土匪的抢劫,不得不辍业回乡。他有 3 个女儿,但没有儿子,所以过继二弟李如珠的儿子李任荣为子。李任荣夫妇早逝后,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就完全担起对孙子李大钊抚养和教育的重任。

可是,当李如珍老人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抚养孙子的时候,他的老伴却不但不能成他的有力的内助,反而给他制造种种困难。这位老祖母心胸狭窄, 只顾疼爱自己的亲闺女,却不关心过继孙子,甚至还嗔怪李如珍疼爱孙子。她的女儿甚至还伙同自己游手好闲的丈夫,图谋把父母双亡的孩子李大钊害掉,以获得李家的家产。为此,李如珍对李大钊就不得不更加特意地保护和照料。

李大钊后来回忆说,在出生后的第二年,“母亲又去世了,丢下了一个十分需要她照看的可怜的婴儿。我没有兄弟和姐妹,于是我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等我长到 15 岁的时候,他们又留下我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多么不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