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发现

在距安阳市西北约5里的小屯村,是古代殷都的所在地。殷国被周国消灭后,殷都败落成了一片废墟,被人们称为“殷墟”。

光绪年间,小屯村的剃头匠李成,长了一身疥疮,没钱医治。一天,他将那些扔在河边的甲骨捡回家,碾成碎粉敷在脓疮上。奇迹出现了!那些脓水都被吸干,疥疮也渐渐消退了。后来,李成手被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村民都说这是神仙显灵。读书人就说这是“龙骨”。李成觉得这龙骨能治病,就拾了一些去卖,中药铺以每斤6文钱的价格收购。

剃头匠的巧遇,导致了凝结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甲骨涌向中药铺。

第一个揭开甲骨文之谜的人叫王懿荣。1899年,在朝廷当官的王懿荣患了疟疾,他精通医道,中药都要亲自过目后才让去煎。有一天,他看到一块龙骨上有刀痕。仔细端详,发现原来上面刻的是文字,字迹与他研究的铜器铭文相似。他立即将刻有文字的龙骨全部买回来进行考证,最后得出结论:所谓的龙骨,其实就是商代的卜骨,是研究商王室的珍贵档案。后来,人们就把龙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