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范仲淹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贫穷,但他很有志气,勤奋好学。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广博的知识使他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长大后,范仲淹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当时江淮一带遇到旱灾,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范仲淹多次上书要求仁宗皇帝派人去救济,仁宗都不予理睬。范仲淹就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上奏,仁宗被他打搅得没有办法,只好派他去赈济百姓。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他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曾多次提出改革的建议,却都未被采纳。一次西夏的元昊避开朝廷自立为帝,向宋朝发起进攻。当时,谁都不愿去处理这件棘手的事,范仲淹却义无反顾,他主动要求前去解决西夏问题。他去了后,先到前沿地带了解情况,之后又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多数大臣主张发兵征讨,范仲淹分析情况后没有同意。他主张采取招抚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群众,让他们安居乐业,才能稳定局势,征讨只会让双方都受到伤害。经过范仲淹的努力,宋朝与西夏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使民众避免了一场战争伤害,稳定了朝廷大局。
这时,宋朝内部矛盾又开始激化,人民不满腐败朝政,起来反抗。宋仁宗不得不采纳范仲淹的改革措施,以诏书形式在全国颁布“庆历新政”。因为“新政”触犯了官僚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才实行一年的“新政”就被扼杀了。范仲淹也因此被罢免了官职,发配去防御西夏。
尽管范仲淹一生坎坷,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却始终没有改变。他在其著z名的《岳阳楼记》里写下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正是他一生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